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宗鏡錄略講下冊(第七十五章)05


時間:2020/1/10 作者:清淨心

宗鏡錄略講下冊 (第七十五章)

南懷瑾教授講述

第七十五章 開掌大千小05

是心非心的方法論

《楞伽經》云:『非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者,謂以非心量,為遣心量。若以非心量為是,斯即心量。今謂非心量即不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

這是《楞伽經》的原文,當初從梵文翻譯過來的時候,翻得很老實,但是以看過中國文字的中國人來看,就會覺得翻譯得很難懂。然而像大家常誦的佛經,如《普門品》、《藥師經》、《阿彌陀經》等,都很容易懂、很好懂。《普門品》的內涵求衣得衣、求食得食,因此能廣為流傳。反過來看《楞伽經》好難懂,所以難以流通,很少有人去讀它。

『非心之心量』,不要用現在的文字去翻譯,我有過經驗,千萬不要隨便動手想去翻譯佛經,在還沒有大徹大悟以前不要去做這種翻譯的工作,翻成了白話很難懂。不過我曾做過這種的翻譯工作,因為我沒有悟、膽子大,假使悟了就不敢翻了。因此,古代有人曾經想把佛經再做翻譯註釋,把它寫得更明顯一點,碰到了南陽忠國師,國師問他,你要把佛經翻譯呀?他說,是的。國師說,好!就叫一個徒弟說,你倒一碗水來,再放進七顆米,碗上再放一雙筷子。國師問,你看我這是什麼意思?這個人說不懂;國師說,喔!我的意思你都不懂,那你還懂佛的意思!所以,佛經不要亂翻。

『非心之心量』,非心就是佛講的無心,所謂明心見性的這個心,不是我們現在習慣所講的這個心。那個真的心量不是你所能想像的,不是意識心。『我說為心量者』,那麼我在表達的時候,為什麼也把無心的現象說是心量呢?『謂以非心量為遣心量』,我說一個空並非是真的空,那是因為你像那猴子一樣把包穀抓得太牢了,我叫你放下就可以自由自在了,就是這個道理。這是為遣除你心量的限制,因此才講個非心量。

『若以非心量為是』,假如你認為空了,一切無了這才是佛法。『斯即心量』,那你早就著相了嘛!已經又抓了一個妄想了。『今謂非心量即不可思議之心量者,不礙心量故』,因此,佛說我沒有辦法表達,只好跟你們講,這個道呀!是不可思議的啦!不可思議就是不去想!想也想不通的!不可以用你的思想你的方法去追求、去討論。佛說不可思議,這句話是方法論。不可以用思想、用普通的知識去研究它。在佛經上叫遮法,就是障眼法。嘿!這一面很髒,因此擺一個不可以看的標示牌;這一面太亮了,你看了眼睛會看壞的,因此把它擋起來,這就叫不可思議。一般我們看佛學常把不可思議誤以為是不能思議,沒有告訴你不能思議喲!有真智慧就可以思議,因此叫你觀心!如把不可思議解釋成不能思議就錯了,不可思議指的是研究的方法論,而心性的本體則是要你止觀觀到了極點,觀法成就了以後,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大智慧是由思惟修來的!這點請大家了解清楚。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