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5/10

以勝妙法.常行教誨──西方寺華嚴吉祥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非常的高興,有這麼多的居士來念誦《華嚴經》。佛教講求聞、思、修;因此我們聽經聞法以後,就要善自思維,要弄個明白,這樣才會得到真正的利益和好處。所以,我們誦《華嚴經》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經裡面的深意,把我們的心安住在佛法之中,在佛法的薰陶之下,得到身安、心安。能得心安,才能得心不退轉。我們今天的經文讀誦到〈十住品〉的部份,所以,現在過堂,我們說來說一說這個「十住」;我們都知道,《華嚴經》中成佛之道具體分為五十二階位行法,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住品〉是《華嚴經》七處九會的第三會,會主為法慧菩薩。〈十住品〉之「住」乃菩薩住三世諸佛之家。菩薩住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十種住即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是名菩薩十住,去、未、現在諸佛所說。在〈十住品〉中,一開始,法慧菩薩承佛的威神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復從定起,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佛子!菩薩住三世諸佛家,彼菩薩住,我今當說。」這段話是大乘佛法的典型語法,明確地表明「菩薩住處廣大,與法界虛空等」,特彆強調法的廣大性,普遍性更向上提高,因為越是普遍的真理,其價值就越高。法慧菩慧說:「菩薩住三世諸佛家。」可見當下充斥著無量無邊的諸佛,而諸佛不一定是在人間的閻浮提,因為每一尊佛皆有其佛國淨土,並且互攝互融,毫不相礙,自在地遊戲於三世諸佛家。那麼,具體地說,什麼是「菩薩十住」?菩薩住處廣大,然可劃分為十種住:「菩薩住有十種,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何者為十?所謂,初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頂住。是名菩薩十住。」(1)發心住:

「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差別智,種種界差別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普盡智。是為十。」何謂「處非處智」?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初分辯大乘品〉第十五之三:「云何處非處智力?佛言善現,若以無所得為方便。如實了知因果等法處非處相,是為處非處智力。」「處」是指六入處;「非處」自然是非六入處了,不管是處或非處,菩薩皆應作意無所得,如實知、如實見處非處相皆是不可得,之後自然生起處非處智。除了緣以上的十種法而發心外,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以勝妙法常行教誨,嘆無上法學佛功德,生諸佛前恆蒙攝受,方便演說寂靜三昧,讚嘆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何以故?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為什麼還要菩薩學這十種法?主要是要希望行者能「不由他教,即自開解」。「不由他」尤其被原始佛教所重視及強調,佛法的教導能使人成為智者,在成為智者的過程中,從親近善知識到聽聞正法都需要別人的引導,唯有在「如理作意」之後,才能正式進入自利的階段,因為「心」的訓練是每一個人內在的自修,唯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誰也幫不了忙。當心轉增廣後,因緣成熟,也許一句說話、一個動作,乃至是任個偶然的契機,都會令行者豁然開朗。(2)治地住:

菩薩應於眾生髮十種心:「所謂利益心,大悲心,安樂心,安住心,憐愍心,攝受心,守護心,同己心,師心,導師心。」除了這十種心,還應勸學十法,「所謂誦習多聞,虛閒寂靜,近善知識,發言和悅,語必知時,心無怯怖,了達於義,如法修行,遠離愚迷。安住不動。」治地住與發心住的差別,在於前者乃緣眾生而發心,後者則緣佛陀而發心,故治地住的發心內容多是往內收攝的心,不使放逸而勤於佛道。十種發心中,「守護心」對於自修者尤其重要,因為自修者不住僧團,沒有團體力量的約束,完全靠自己守護六根,所謂「根律儀」;什麼是「根律儀」?如《雜阿含經》中,尊者賓頭盧為婆蹉王優陀延那說根律儀道:「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莫取隨形好,增上執持。若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憂惡不善法,則漏其心。是故汝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這段引文,強調「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讓我們對「根門」的守護,即對「漏」有所警覺,當六根面對或接觸六塵時,若沒有好好地加以收攝或收斂,世間的貪憂等不善法就會往我們的心漏進來,心也就跟隨著世間的不善法轉了,所以,從這裡我們得出一個省悟:若要達到「無漏」,就是使心恆常保持醒覺的狀態,也就是不讓世間的不善法漏進來。依此基礎,大乘菩薩在度化眾生的時候,就能入一切險厄之境而不被境轉,因為菩薩的基礎功夫已經根深蒂固,不動不搖,不管外在境界如何的強大,都無法漏進菩薩的心裡。因此,治地住主要是讓發心者於諸眾生增長大悲心。

(3)修行住

菩薩以十種行觀一切法:「所謂觀一切法無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無作,一切法無味,一切法不如名,一切法無處所,一切法離分別,一切法無堅實。」十種觀法的前四種為「無常、苦、空、無我」,恰好與原始佛法的基本觀法相約,而不同的是,菩薩乃「觀一切法」而修,原始佛法則只就「身心」而修。「一切法無作」,指心無造作物之念,據《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卷一云:「住空無相無作法,能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淨於佛道」。「無作」是三解脫門之一,有時又作「無願」,修此法門能超越所有的聲聞、獨覺,到達菩薩第八地的不動地。大乘經典為了有別於聲聞法,多勸行者修「三三昧」以顯示其超越性。菩薩復應勸學十法:「所謂觀察眾生界、法界、世界;觀察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觀察欲界、色界、無色界。」一一觀察這十界乃欲令菩薩的智慧明了,因為了解了「共相」後,還必須能作用於「別相」,現實界不是只有「理念界」,而是「感官界」與「理念界」並行不悖,然而,若要在世間起種種功用,還是得從事於感官界的活動;可是,一入感官界必有「能所」的對待,所謂「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如是十八界遂生。因此,靜中修練目的就是為了在動中能套用得上,故智慧型必須歷一切界而無礙時,才稱得上是圓滿、圓融。

(4)生貴住:

此住的功用主要使菩薩「於三世中,心得平等」,在此之前,菩薩必須成就十法,「永不退轉於諸佛所,深生淨信,善觀察法,了知眾生、國土、世界、業行、果報、生死、涅槃」。復應勸學十法,「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法。修集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法。圓滿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法。了知一切諸佛平等」。由勸學十法中可以了解何以「生貴住」能使菩薩心得平等,因為菩薩把自己的眼界打開到三世諸佛的廣度,而不局限於某一世。但是,承認三世諸佛並不等於承認三世實有,因三世諸佛的說法主要是為了解決「佛陀只在人間(閻浮提)」的問題,所以唯有將佛陀觀放大到三世,才能真正達到平等的真義,否則只有現世佛的話,那麼過去、未來不就都沒佛了嗎?而且,如果佛陀只在閻浮提,那豈不又造成地理上的不平等嗎?因此,「三世諸佛說」是佛教義理發展的必然結果。(5)具足方便住:

此住說明菩薩所修善根須以眾生為前提,必緣眾生乃能成就,菩薩應「救護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哀愍一切眾生,度脫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諸災難;令一切眾生,出生死苦;令一切眾生,發生淨信;令一切眾生,悉得調伏;令一切眾生,鹹證涅槃。」總括而言,菩薩必須盡其可能地利樂一切眾生,而對眾生的種種利樂無非是一種善巧方便,目的就是為令眾生悟入唯一實相。 菩薩復應勸學十法:「知眾生無邊,知眾生無量,知眾生無數,知眾生不思議,知眾生無量色,知眾生不可量,知眾生空,知眾生無所作,知眾生無所有,知眾生無自性。」無邊、無量、無數、不思議、無量色、不可量,都是從「量」的角度來說明菩薩應把所緣的眾生相,擴大到無限,即空、無所作、無所有、無自性,也就是從般若空義,說明所度的眾生終究不可得、不可執著;假如所度的眾生不空,一般人總會自滿或得意於自己所做的善事,由此進一步就會產生對於「善」的執著;一執著了,就會著相,就不得自由與自在。然而,《般若經》空的思想,是「盪相遣執」的,它破除一切相與執著,不容許有任何阻礙或停滯,若有的話,馬上就會掃除,必須要做到「一法不立」的畢竟空,般若智慧型才能任運無礙地呈現、套用於一切人、事、物當中。

(6)正心住:

此住主要是訓練菩薩在「動」中的定力,「聞贊佛毀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贊法毀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贊菩薩毀菩薩,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贊菩薩毀菩薩所行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眾生有量無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眾生有垢無垢,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眾生易度難度,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法界有量無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法界有成有壞,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法界若有若無,於佛法中,心定不動。」以上經文主要說明了:不管境界有多麼美好、多麼迷人,無論是好境界或是不好的境界,菩薩都能藉境練心,如能修到「心定不動」,就算是成就了「正心住」。 復應勸修法十法,「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體,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無真實;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夢,一切法無分別。」這裡繼續闡發般若空義,指出所有法的虛妄性與不真實性,目的就是讓菩薩將來能得不退轉,證「無生法忍」。據《大智度論》卷五十:「無生法忍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據《華嚴經》卷三十四,將「不動地」判為第八地,當然其他的經論亦有不同說法,但《華嚴經》的這個說法較被普遍採用。總之,行者若能不斷地實踐般若所強調的空的精神,就不難證得不動地。(7)不退住:

此住的意義是堅固不退,菩薩聞十種法就能堅固不退:「聞有佛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法無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無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行無菩薩行,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離,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過去有佛,過去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未來有佛,未來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現在有佛,現在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佛智有盡,佛智無盡,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有佛、無佛是就當下現實環境而言,大家試想一下,如果現在佛陀住世,就好像一盞明燈指示我們明確的道路,我們就不會迷失;佛陀對我們的修行將有無窮無盡的幫助,我們是多麼的有福啊!佛陀在世將會攝化更多人信佛、學佛,勢別成為熱潮。可是,事實卻非如此,現在沒有佛陀,我們只得花費加倍的時間在黑暗中摸索,即使有三藏十二部經典,但是卻沒有耳提面的直接教誨,難以令我們生起真切不移的信心。是故,佛的在世與否實是一大關鍵,然而,菩薩要修至「堅固不退」的道心,正是以此因緣為歷練之境,無論佛在世、佛不在,依然能保持道心堅固不動。(8)童真住:

此住的目的在使菩薩能於一切法得善巧,菩薩先需住十種業:「身行無失,語行無失,意行無失,隨意受生,知眾生種種欲,知眾生種種解,知眾生種種界,知眾生種種業,知世界成壞,神足自在,所行無礙。」佛教的戒律中,「諸惡莫作」就是「止持」;「眾善奉行」就是「作持」。對於違法亂紀的事,不去做就是持戒,做了就是犯戒;對於利人慈悲的善事,不去做就是犯戒,發心去做就是持戒。身、口、意皆能無失,是就消極面來說明菩薩於造惡方面能善巧地「止持」,其後的六種行乃就積極面講菩薩能神通自在地「作持」;其實,止持與作持不應只被套用於戒律的持守上,而應被廣泛地套用於修學佛法的各層面,也就是戒、定、慧三學中。 復應勸學十法:「知一切佛剎,動一切佛剎,持一切佛剎,觀一切佛剎,詣一切佛剎,遊行無數世界,領受無數佛法,現變化自在身,出廣大遍滿音,一剎那中,承事供養無數諸佛。」自在往來於佛與佛的淨土間,是菩薩最大的自在,這從凡夫的角度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如果我們將不同的佛剎推理成世間各別的學術領域,乃至不限於學術領域,而是遍一切人類文化的領域,那麼一個處於「遊戲三昧」的菩薩,就是能在各個領域裡發揮自在的人。不過,這在實踐上是絕不容易的,甚至是困難重重,是故菩薩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或無量阿僧祇劫的修行來累積這些資糧。

(9)王子住:

為何此住叫王子住呢?原來菩薩修習多修習後,就能夠像王子在宮殿裡頭一樣,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隨意自在,無所障礙,這是比喻法,比喻行者的心能像王子一樣無所障礙。菩薩應善知十種法:「善知諸眾生受生,善知諸煩惱現起,善知習氣相續,善知所行方便,善知無量法,善解諸威儀,善知世界差別,善知前際後際事,善知演說世諦,善知演說第一義諦。」「受生」是輪迴的主要原因,是眾生一切苦惱的根本,正因為如此,菩薩更應積極地善知諸眾生受生,才能更勇猛地發起大悲心;世間之苦可有多種,三苦、八苦、無量諸苦,這些苦都是無可避免,亦是無可奈何的;然而世間越苦,菩薩就越會因此而發起悲憫一切眾生之心,借著緣苦,成就悲無量心。 菩薩復應勸學十法:「法王處善巧,法王處軌度,法王處宮殿,法王處趣入,法王處觀察,法王灌頂,法王力持,法王無畏,法王宴寢,法王讚嘆。」但學這十法有個限制,必須是生在王子家;可是一個人要能生於這種環境是相當難的,因為這種環境有限,不是到處都有,因此只有福德資糧具足的大菩薩才有可能如意地生於這種環境。生於這種環境後,上述所應修學的十法才有辦法開始修學,否則的話,只是空談而已。

(10)灌頂住

我們在閱讀大乘經典的時候,可以看到,一般開場的時候,佛陀總是現種種神變,並且極儘可能地遍一切處,使一切眾生皆得普潤,這些神變其是都是真心智慧的流露,因為灌頂住的內容就是這些,只要菩薩成就十種智,同樣可以具此能力:「震動無數世界,照耀無數世界,住持無數世界,往詣無數世界,嚴淨無數世界,開示無數眾生,觀察無數眾生,知無數眾生根,令無數眾生趣入,令無數眾生調伏。」 這十種智造就了菩薩身及身業的神通變現。 除此之外,菩薩還應更進一步地學習諸佛的十種智:「三世智、佛法智、法界無礙智、法界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眾生智、知一切法智、知無邊諸佛智。」 學習這十種智,主要是開發菩薩的最高潛能──一切種智;一切種智乃三智之一,三智分別為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其中以一切種智為最高。而三智的意義又什麼是呢?《大智度論》卷八十三的〈釋三慧品〉,就是專門解釋三智的,舉要義來說,(一)一切智:就是認識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即空相,此乃聲聞、緣覺之智。(二)道種智:就是認識一切諸法別相之智。別相即種種差別之道法,此是菩薩之智。(三)一切種智,就是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即佛智。 天台宗認為,此三智為空、假、中三觀所成,即一切智為空觀所成,道種智為假觀所成,一切種智為中觀所成。同時,又可與華嚴宗來比對,一切智相約於「理無礙」,道種智相約於「事無礙」,一切種智相約於「理事無礙」。如若約中文字面來說,一切種智取了「一切」智與道「種」智而合成一切種智的名稱。修菩薩道的難度遠超過聲聞道,聲聞道只需在別解脫律儀、根律儀、三十七道品等等內觀的基礎上,即可獲得阿羅漢的成就;聲聞人不須要亦不必要遍學一切法,因為他的目標只是想要離苦得樂,解脫一切煩惱。菩薩道的偉大正因此而被襯托出來,沒有聲聞道則顯現不出菩薩道的偉大,菩薩不僅要求解決自身的煩惱,同時要更進一步,將離苦得樂的妙方教原一切眾生;菩薩具有慈悲喜舍的熱誠,希望一切眾生同得解脫,同登彼岸,同證菩提,因而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的悲情大願。今天大家來西方寺念誦《華嚴經》的情況亦是一樣,不是有人對你說西方寺的菩薩很靈,你才來拜,亦不是有人跟你說這裡的菩薩不靈,你就就不來拜;因為你對佛法有真正的認定,內心才會不受影響,意念才不會動搖。正如上述「不退住」中所說的:「聞有佛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法無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無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行無菩薩行,於佛法中,心不退轉。」因此,我們誦經就要明白一切法之真義,要知道一切法無相;就好像《金剛經》中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一切法有相,這個相就是虛妄的。

正如上述「正心住」所言:「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體,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無真實;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夢,一切法無分別。」所以,我們學佛必須了解一切法都是無相、無體的。就好像毘盧遮那佛的法身一樣,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哪裡有相、有體?而且一切法可不可修啊?一切法不可修。而且一切法無所有、無真實;為什麼說是「無真實」?因為,佛陀曾經說過:如果世人認為如來有所說法,那就是謗佛。大家要懂得這個意義,一切都是方便法,都不是真實的;所以說,一切法無有實。而且一切法空,之所以是空,因一切法為緣起,故一切法如幻、如夢、無分別。正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都是無有自性,所謂「緣聚則生、緣散即滅」;好像大家我們今天緣聚在西方寺,到了下午四點鐘以後,大家各自回家,各散東西,這個緣就沒有了,那裡有什麼不變的實性?所謂「一切法如幻、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空花、如尋香城、如變化事」(《大般若經》)夢、幻、光影、空花、音響之中,那有永恆不易的存在? 是故永嘉玄覺禪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大家誦了《華嚴經》,只要能有一句受用就很好了;能夠了解一個「華嚴字母」就已經很不起了。因為前面說過,這個是境界的差別;菩薩有五十二個階位之分,我們上面所講的是「十住」;「住」就是安住、不動搖、不退轉的意思,希望剛才我所說的這番話,能令大家對「十住菩薩」有深一層的認識。

所以,我們學佛必須從身、口、意上下功夫,做到身、口、意三業都沒有過失、缺失;我們要學習如來十八種不共通聲聞、緣覺、菩薩,唯佛所獨有的功德法,即所謂「十八不共法」;如《佛說法集名數經》卷一:「云何十八不共法,所謂身無失,口無失,意無失,無不定心,無異想心,無不知舍心欲無減,念無減,精進無減,智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身業隨智慧行,口業隨智慧行,意業隨智慧行,知過去無礙,知未來無礙,知現在無礙。」(《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中亦有同樣的說法。)《華嚴經》告訴我們,學菩薩行要知道菩薩境界的種種差別,更要知道眾生種種的界別;宇宙十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種種界的差別。當然了,以佛的境界來說,一即十,十即一;當我們到達佛境界的時候,就無所謂十法界或一法界了。但是我們眾生現在仍在迷中,所以有十法界的差別,有種種業的差別,而且隨業受生,所以修行就是要令我們的業變得清淨;比如說,我們修六度,將來就是菩薩;我們修十善,將來就是生天的業因;我們修十惡,將來就是地獄的業因;我們必須要懂得這個道理,造什麼因,將來就會得什麼果?我們還要知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宇宙世界離不開生、住異滅或成、住、壞、空;唯有了解一切法無有實性,才會真正安住於佛法之中。

從《華嚴經》的菩薩階位的認識中,十信是一種境界,十住是一種境界,十行又是另一種境界,這個境界是一層比一層高。所以說每一個菩薩都要修六度萬行。在〈菩薩問明品〉第六中說到:文殊師利菩薩問法首菩薩,佛曾這樣講過:若有眾生受持佛法,悉能斷除一切煩惱,現在為何還有受持正法而不能斷除煩惱的人?反而隨貪、瞋、痴三毒,慢、覆、忿、恨、嫉、慳、誑、諂等種種不良習氣的力量大小而有種種變化,受持正法以後應該產生出離心,但為什麼反而沒有出離的心,無法受持正法?為什麼內心裡頭還有種種煩惱呢?

從佛法真理的立場來看,一個佛教徒在「受持正法」時,應該要從這個立場來看,來接納別人;我們常講「心在道上,永不退轉」,就是指這個追求真理的心不變;什麼是「追求真理的心」?其他經典中講的就是把心安住在七寶池(七菩提分)、八功德水(八正道)裡面;七菩提分、八正道就是真理。可是我們的心能不能一直放在真理上?七菩提分、八正道實際上不只是佛學理論,而是修行、實踐的方式,它的作用的展開是相當廣的。能夠這樣了解,我們就不會受到貪,瞋,痴,慢,疑等等的影響而產生煩惱;我們之所以受到這些煩惱的影響,就因為我們用心於佛法上,下面是法首菩薩的回答。

時法首菩薩以頌答曰: 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有生王宮,而受餒與寒,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盲繢眾像,示彼不自見,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譬如海船師,而于海中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在四衢道,廣說眾好事,內自無實德,不行亦如是。

「佛子善諦聽,所問如實義,非但以多聞,能入如來法。」

佛子要善諦聽,你問的這個問題,不是見識多聞就能夠明白的,因「如來法」是自性的法,靠多聞是沒有用的。「多聞」只是了解、知道了,可是單靠知道,並不能入自性海中。所以只是「我知道了,我懂了」,那是沒有辦法了解自性的。

「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被大水沖走,因他怕溺死,而不敢喝水,不喝結果就渴死了。現在我們對於佛法的真理,確切地相信了,那就必須要實行,否則是沒有用的。

「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就好像一個人弄了很多美味的菜餚卻不吃,自己在那裡挨餓;美味的菜餚就像正法一樣,「不去吃」就如同不修行一樣,所以說,光知道是沒有用的,必須要落實修行。

「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就像有人很懂得用藥,卻無法醫治自己的病,可能連自己得到什麼病都不知道。這就如同光懂得道理,而不肯修行一樣,因為「法」是必須要去修、去實踐的,不是單單知道、明白而已。我們可以看到世間上,確實有很多人是這樣,對佛法的真理雖然都明白了,可是因不肯去實行,所以無法得到真實的受用。

「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對佛法只是知道而不修行,就如同數他人的珍寶一樣,終究不是自己的。多聞的情況亦是一樣,因「知道」只是一種知見,所以必須啟發自己的自性知見,而非一般的知見。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

「如有生王宮,而受餒與寒,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有人生在王宮,當然就是王子或公主了,王宮應該吃、穿都沒問題,可是如果你不吃、不穿,還是要挨餓受凍。同樣的,我們能夠接近正法,那就是所謂的法王子,但若不修行的話,就跟王子不吃、不穿的道理也是一樣。所以,多聞而不修行,也是沒有用的。

「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就好像聾子演奏音樂給別人聽,這個音樂雖然很美妙、動聽,可是自己卻聽不到,這就如同「於法不修行」的情況一樣,光懂得道理是沒有用的;只會講給別人聽,而自己卻不實行,因此一點受益也沒有。佛法不光是道理,而必須付諸於實踐,所以我們常強調「事修一定要有」,尤其初學的時候,一定要花個三、五年下死工夫,把這個基礎打好,不管是誦經、念佛或拜佛都可以,總要定時、定課老老實實的去修。若剛開始學的時候,事修基礎不打好,等開始廣度眾生的時候,就沒時間再修了。所以,如果自己沒有事修的基礎,就將自己一點粗淺的認識去告訴別人,就會如同聾子奏音樂一樣,「悅彼不自聞」,取悅了對方,自己卻什麼也聽不到。

「如盲繢眾像,示彼不自見,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我們學佛之後,知道了、明白了「法」是如何的殊勝,但自己卻不修行,只是將其種種的好處,講給別人聽。這就好像瞎子畫了各種畫像,拿給別人看,而自己卻完全看不到。多聞而不修,情況也是一樣。

「譬如海船師,而于海中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海船師」就是船上的舵手,海船師領航船隻,在海上行駛,渡人無數,而自己卻死在海中。這就好像很多人,雖然多聞,自以為懂得很多的道理,可是卻不肯努力修行,結果也是得不到任何的利益。那實在是非常的可惜。「如在四衢道,廣說眾好事,內自無實德,不行亦如是。」

「四衢道」就是十字路口。比如說,一個人在十字路口,廣說種種好事,也許過路的人能聽到,但自身一點內在的實德也沒有,不修行也是一樣,講再多也沒有用。上述這些經文,都是在告訴我們,若不真修實行,就無法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佛的說法原本只是一味,但是由於每個人的根器不同,所以領悟到的東西都不一樣;因此《法華經》有「三草二木」、「一雨普潤」之說,比喻天上下雨的時候,不會遇到大樹就多下一點,遇到小草就少下一點。雨是平等地普施遍降,但是由於地面上的草木有大大小小不同,所得到的雨量就有大者多得、小者少得的差別。佛平等說法,而其所說,唯一佛乘,而普收三乘。因觀眾生有三種不同的根機,而方便說有三乘。眾生所得法益,則依其程度深淺不同而有高低之別。又如《維摩經》所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以一種語音說法,說的是同樣的法,可是凡夫聽到的是人天的五乘共法,小乘人聽到的是三乘共法,大乘人聽到的是大乘不共法。各各隨著不同的程度,而得到不同的利益。由此可見,佛法是平等一味的,只因客群不同,故佛巧設各種方便說法;而佛法的修學,實離不開聞、思、修,若聞法後,不去思考、不去實行,是不可能有真實得益的。所以,上述所引經文中一直強調「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就好像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難,就是典型的例子,雖多聞卻沒有定力,是故我們常常說「多聞無益」。所以,今天我們讀了《華嚴經》,懂了、明白了十住菩薩的修學方式後,就應依此實踐途徑而行,這是引導我們成佛之道,整個的《華嚴經》就是成佛之路。佛是怎麼成的?如果你做到了經中所說的種種菩薩行,那自然就成佛了;但是若做不到的話,就是凡夫。如果你做到了,就要看你的願心大小及修行功夫的深淺,到底是聲聞?是緣覺?還是菩薩?就要看我們的修行,看我們的境界,所以我們學《華嚴經》、誦《華嚴經》必須要懂得這個道理。要不然我們誦完了,只覺得經文很勝妙,「華嚴字母」很好聽,而且加上法師們又唱得得特別好,所以都很歡喜,因而種下了一些善根智慧的種子,既然這個種子已經種下了,所以回去以後,就要好好地聞、思、修,真正的踏實修行。這樣才有功德。阿彌陀佛!(全文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