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5/10

垂手接引.普度眾生(一) ──寬運大和尚五台山白雲寺佛學開示七月八日下午,寬運大和尚在白雲寺為四眾解答佛學問題後;晚上八時三十分,又於寺內做了一場佛學開示;對「佛法概論」及「淨土法門」等內容,作深入淺出之解說;現埸氣氛熱烈,掌聲不斷;與會者皆感到法喜充滿,受益匪淺。現將全文刊出,以饗讀者:非常的歡喜、非常的高興,今天借著夢參長老九十九歲壽辰的機緣,又來到了五台山!在這五台山上,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白雲寺」。(掌聲)因為白雲寺昌隆法師以懇切至誠的心來推廣念佛。今天早上真是因緣殊勝,一百尊彌陀佛接引像,排列在我們白雲寺前面,就在通往佛母洞的地址,垂手接引,普渡芸芸的眾生。(掌聲)阿彌陀是梵文,意譯就是「無量壽」、「無量光」,他的慈光在這裡頭攝受白雲寺和佛母洞有緣的眾生,令眾生們都能乘著彌陀的慈航,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掌聲)我們都知道夢參長老是黑龍江省開通縣人,而且和倓虛老法師特別有緣份;倓老在東北創建營口楞嚴寺、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般若寺、復興瀋陽般若寺及瀋陽永安寺等,後來又創建了青島的湛山寺。因為湛山寺的關係,夢老與倓老的因緣就更加深了。由於倓老非常重視戒律,自從慈舟老法師離開湛山寺後就沒有人講戒,因此,倓老就派夢老去請弘一律師來,這個過程在倓老的《影塵回憶錄》中都描述得很詳細,比如說,當時夢老去請弘老;弘老開出了三個條件:第一,不為人師;第二,不開歡迎會;第三,不登報吹噓。當然是倓老都答應了才肯來;而弘老來到湛山寺後的種種感人德行,更是令人無比敬佩。期間都是夢老當他的侍者,照顧他的起居飲食,所以弘老基本上只肯接觸夢老;其他人想拜見都是很難拜得到的。最後當他準備離開的時候,又再開了五個條件。第一:不許預備盤川錢;第二:不許準齋餞行;第三;不許派人去送;第四不許規定或詢問何時再來;第五:不許走後彼此再通信。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不想彼此有任何世俗的牽掛與情執。 而當弘老辭別倓老的一幕,那就更為令人感動了:「弘老臨走時給倓老告別說:『老法師!我這次走後,今生不能再來了,將來我們大家同到西方極樂世界再見吧!』說話聲音很小、很真摯、很沈靜!讓人聽到都很感動。」 由此可見,弘一律師實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高僧。我們在民國的時候,念佛的有印光大師,改革的有太虛大師,禪門有虛雲老和尚,天台有諦閒老和尚,而律宗則有弘一律師,他們都是一時的法匠,他們都主張念佛,求生淨土。今天我們看到剛才有一位居士是從深圳弘法寺來的,不禁令我們想起了本煥老和尚;他是中國現代的一位禪門法匠,佛門泰斗,年高德劭,到了晚年的時候,勸導大家念〈普賢菩薩行願品〉,同時也主張念佛求生西方淨土;而且他自己就是念佛求生西方的,他活到一百零六歲,仍然弘法不斷,接引有緣的眾生。而現時我們的夢老已經九十九高齡了,依然是天天不忘弘法,日日普度眾生。我們可以看到,不單是禪宗的祖師念佛,律宗的大德還是念佛,那可想而知,這念佛法門是八宗的歸宿,是我們學佛人的理想目標。我們都知道釋迦佛成道三七日以後,第一部所講的經典是就是《華嚴經》;其內容組織即是「七地九會」,就是在七個地方有九次說法,有的是在我們人間說的,而有的是在天上說的:「七處」包括地上三處、天宮四處(注1)。佛的說法,一個層次比一高層次高,因為佛都是在定中說法,所講的是證悟境界,亦即成佛之道──成佛是一個逐步上升的修學過程,成佛就好像我們讀書求學的過程一樣,由國小、中學、大學,再修碩士、博士;成佛就相當於取得博士學位的學歷;因為在《華嚴經》裡面,釋迦佛講的全部都是菩薩的境界或實踐菩薩道的方法。而菩薩道分為五十二個階位:從十信位、十住位、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到圓滿佛道。這個成佛之路是非常漫長與困難的,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成佛;就好像釋迦佛在因地修行時,往返娑婆世界要有八千返,最後才圓滿佛道。因為凡夫眾生實在有太多的無明煩惱,也就是太多的「惑」──所有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要徹底的斷除,實在是不容易,所謂「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十信」還在凡夫位,「十住」始入賢位,至「十地」入聖位,因為菩薩有凡聖之分,地前都屬凡夫菩薩,至「初地」才入聖位,稱「聖位菩薩」,至「等覺」才是自覺覺他大的菩薩(注2),但覺行尚未圓滿,至「妙覺」才覺行圓滿,究竟成佛。(未完待續)

垂手接引.普度眾生(二) ──寬運大和尚五台山白雲寺佛學開示但是要破無明,這個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這指的是四十一位的法身大士的境界,他們都是菩薩,而且是「菩薩摩訶薩」,也就是「大菩薩」。那什麼叫「法身大士」呢?凡是契證了空性,證得如幻三昧,了解一切法如空,當體即空,證到這個境界就叫法身大士。《華嚴經》就是佛示現報身,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宣講的。佛的境界是最高的,法、報、化三身一體;佛能夠現報身,說明佛有法身,法身是經過無量阿僧祇劫,累功積德而得來的;沒有法身就不能現報身,也不能現化身。

那麼佛和菩薩有什麼不同?佛所證得的是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就是清淨解脫的境界。「涅槃」稱為「斷德」,即斷除了一切煩惱,達到清淨解脫的境界。佛所證的涅槃為無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就是不再受生,達到徹底的解脫。法身大士還沒證到這種境界,這在程度上是有區別的。

我們出家人有三衣在身,也受了菩薩戒,但是我們只是凡夫菩薩,要從凡夫菩薩到大菩薩,這個道路是非常漫長的。「三衣一缽」代表我們出家人的形象;出家人不管雲遊何方,總是三衣一缽不離身。相信大家都知道,「三衣」(注1)是指僧伽梨、郁多羅僧、安陀會,總名「袈裟」──袈裟是壞色、不正色、染色之意。

根據《藏義經》說,袈裟有十種利益:一者菩提上首;二者眾處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龍子捨身;五者龍披免難;六者國王敬信;七者眾生禮拜;八者羅剎恭敬;九者天龍護緣;十者得成佛道。宋初永明延壽襌師《戒序儀文》說,蓮花色比丘尼曾披袈裟作戲,以此因緣,得值佛陀,出家證阿羅漢果,由此可見袈裟之尊貴。

而「缽」是出家人的食器,(古時候或現在南傳國家)出家人托缽乞食,堪受人天供養,故代表「福田」。缽又名應量器,有三事相應:色相應──缽要灰黑色,令不起愛染心;體相應──缽體質粗,使人不起貪慾;量相應──應量而食,含有少欲知足之意。

由此可見,「三衣一缽」意義殊勝。

當然了,可能大家會問,菩薩與菩薩之間有何不同?就在於發心而已。你看今天昌隆法師發了大心,今天她就是大心菩薩。所以我們每一位都要發心、發心、發大心。(掌聲)所以說,發了大心就是大心菩薩。

前面已經說了,《華嚴經》裡面所說的菩薩道有五十二個階位;其中〈入法界品〉說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參就是實踐,真正發心修菩薩道,就必須從理論走向實踐。而同經中的〈普賢菩薩行願品〉,更是菩薩道的實踐。這一品有很多不同的譯本(注2),其實,唐德宗貞元年間般若三藏所譯四十卷本的《華嚴經》中,此品全名稱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現時通常單行流傳的〈普賢菩薩行願品〉,僅是四十卷本的最後一卷。

〈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所說的「十大願王」即是: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然而到最後的時候,十大願王導歸淨土;也就是說文殊和普賢兩位法身大士,華藏世界裡面的大菩薩,他們最終也要去到西方極樂世界。那為什麼要去西方極樂世界呢?我們前面已經說了,就是因為成佛實在太難了,所以,修行未得究竟圓滿的菩薩,就先到西方極樂世界中去繼續學習,而到了那裡,就確保不再退轉了。我們都知道,宇宙是無有窮盡的,那麼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宇宙虛空既然有無數的銀河系,那麼也就有無數的世界與眾生;在《華嚴經》中簡稱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廣大的世界為「大華藏世界」;此世界住於香水海中蓮華之上,種種妙寶莊嚴,含藏一切世界,深廣而無窮盡。

據八十卷《華嚴經.卷八.華藏世界品》載,華藏莊嚴世界海乃毘盧遮那如來往昔於世界海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時,親近微塵數佛,於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此世界海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其最上之風輪能持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蓮華,稱為種種光明蕊香幢,華藏莊嚴世界海即住此大蓮華中,有金剛輪山周匝圍繞。(未完待續)

垂手接引.普度眾生(三) ──寬運大和尚五台山白雲寺佛學開示金剛輪山內,所有大地,皆以金剛所成。此大地中,復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一一香水海周圍有四天下微塵數香水河,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之世界種,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其最中央之香水海,稱為無邊妙華光,出大蓮華,其上有世界種,稱為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二十重莊嚴世界(注)皆由此出,重迭布列,各有佛剎微塵數世界周匝圍繞,各有佛出現,教化眾生。

關於第十三重娑婆世界,《華嚴經.華藏世界品》的描述是:「此上過佛剎微塵數世界,至此世界名娑婆,以金剛莊嚴為際,依種種色風輪所持蓮華網住,狀如虛空,以普圓滿天宮殿莊嚴虛空雲而覆其上,十三佛剎微塵數世界周帀圍繞,其佛即是毘盧遮那如來世尊。」

「至此世界名娑婆」的「娑婆」,意譯為「堪忍、能忍、忍土」;娑婆世界,即為釋迦牟尼佛進行教化的現實世界。此界眾生安於十惡,忍受諸煩惱,不肯出離,故名為忍。《華嚴經》所說的二十重華藏世界,所展現的華嚴法門,重重無盡,不可思議,一法門中演無量門,無量門中一法門;蓋諸法性相力用,原為互攝互具,即使一法一相,無不圓具諸功德。

又華嚴宗把法界分為四種,即所謂「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這四種法界,代表對世界的不同層次的認識,第一種是凡夫的認識,後四種屬於佛智。華嚴宗認為,只有事事無礙法界,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但是要真正達到「事事無礙」的境界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佛陀成道後的三七日講完了《華嚴經》,但發現此時之說法程度太高,聲聞人皆如聾如啞,無法體會佛的高深境界,未能收到化益之效果。這在「五時八教」中稱為「華嚴時」。所以釋迦佛才去到鹿野苑講小乘法,講苦、集、滅、道,講十二因緣,講三十七助道品,這就是佛說法的「五時」中的「鹿苑時」,也就是「原始佛教」的內容。在這十二年間,佛陀在鹿野苑說《四阿含經》(又取所說經之名,故亦稱「阿含時」。)這個時段,所說法的程度較低,僅為小乘法即三藏教,目的就是希望誘導根機較淺的人。 我們都知道,在原始佛教裡頭,特彆強調「苦」──人生有很多的苦:生、老、病、死,這四種苦是最基本的、更是無可避免的,此外還有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乃至是無量諸苦。修行人既然學佛、想成佛,就要找出了生脫死,也就是解脫痛苦的方法;但這個痛苦如何才能解除?就必先要找到苦之所以生起的原因,然後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即通過修道來斷除種種的苦。所以整個的原始佛教就是教我們如何認識苦的起因與滅苦之道。但依此而修,所證得就只是阿羅漢果。如何才能進入提升或進一步超越?因此,佛陀在鹿苑時說小乘法之後,再用了八年間說《維摩》、《思益》、《勝鬘》等大乘經典;由於「方等」為大乘經的通稱,所以這個時期的說法,又稱為「方等時」。此時的教法並說藏、通、別、圓四教,打破視第二鹿苑時所得之小乘淺證,誤以為與佛深證同一之偏見。其中所說為斥小嘆大(斥責小乘而讚嘆大乘)、彈偏褒圓(彈訶偏教而褒揚圓教)的意義,目的就是希望啟發小乘人生起恥小慕大(恥小乘,尊大乘)之心。因為,唯有發大乘心才能勇猛精進,不斷進步。所以,佛陀又苦口婆心地講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經》,這個時期稱為「般若時」;此時所說教法,在內容上為通、別、圓三教。從佛陀教化的意義來說,此時為淘汰大、小乘分別的偏執,說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於一味,故又稱為「淘汰時」。我們都知道《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它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斷我執、斷法執、斷空執。般若系統的經典中,我們最熟悉的,有《金剛經》、《心經》等。(未完待續)注釋:註:「二十重世界」又稱「二十重佛剎」,自下而上即:一、最勝光遍照華藏世界,依眾寶摩尼華而住,佛號離垢燈。二、種種香蓮華妙莊嚴華藏世界,依寶蓮華網而住,佛號師子光勝照。三、一切寶莊嚴普照光華藏世界,依種種寶瓔珞而住,佛號淨光智勝幢。四、種種光明華莊嚴華藏世界,依眾色金剛尸羅幢海住,佛號金剛光明無量精進力善出現。五、普放妙華光華藏世界,依一切樹莊嚴寶輪網海住,佛號香光喜力海。六、淨妙光明華藏世界,依金剛宮殿海住,佛號普光自在。七、眾華焰莊嚴華藏世界,依一切寶色焰海住,佛號歡喜海功德名稱自在光。八、出生威力地華藏世界,依種種寶色蓮華座虛空海住,佛號廣大名稱智海幢。九、出妙音聲華藏世界,依恆出一切妙音聲莊嚴雲摩尼王海住,佛號清淨月光相無能摧伏。十、金剛幢華藏世界,依一切莊嚴寶師子座摩尼海住,佛號一切法海最勝王。十一、恆出現帝青寶光明華藏世界,依種種殊異華海住,佛號無量功德海。十二、光明照耀華藏世界,依華旋香水海住,佛號超釋梵。十三、娑婆華藏世界,依種種色風輪所持蓮華網而住,佛號毘盧遮那如來世尊。十四、寂靜離塵光華藏世界,依種種寶衣海住,佛號遍法界勝音。十五、眾妙光明燈華藏世界,依淨華網海住,佛號不可摧伏力普照幢。十六、清淨光遍照華藏世界,依種種香焰蓮華海住,佛號清淨日功德眼。十七、寶莊嚴華藏世界,依光明藏摩尼藏海住,佛號無礙智光明遍照十方。十八、離塵華藏世界,依眾妙華師子座海住,佛號無量方便最勝幢。十九、清淨光普照華藏世界,依無量色香焰須彌山海住,佛號普照法界虛空光。二十、妙寶焰華藏世界,依一切諸天形摩尼王海住,佛號福德相光明。

垂手接引.普度眾生(四)──寬運大和尚五台山白雲寺佛學開示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在世的演教,以「般若部」所說經典為時間最長,亦最具代表性。其中的《心經》,是《大般若經》的濃縮;《大般若經》有六百卷之多,其精髓就在一篇二百六十多字的《心經》(《般若心經》)之內。因此,《心經》被喻為領悟《般若經》的簡易法門,亦為領悟佛法的心法所在。有大德說:「讀了《心經》,等如讀了六百卷《大般若經》。」佛法特重般若,菩薩所修的「六度」法中,最後一度就是般若。「般若」是梵文,漢語譯為「智慧」;般若猶如人的眼睛;其他五度就像行路的腳。如果沒有般若的慧眼為前導,那麼五度所修的功德,就會如盲人行路,不但容易誤入歧路,無法到達目的地,而且還有墮坑落井的危險。 《般若心經》若從修證佛法的程度次第說,般若分為三種:

第一、 文字般若:是指從佛所說的經教文字,或佛弟子所說的一切言教,而引生的智慧。《般若經》說;「般若當於何求,當於須菩提所說中求。」因須菩提解空第一,最善說般若,般若所說即一切法皆空之理。所以說,文字般若,即是解空的智慧。但文字般若的範圍甚廣,不獨指經典文字,凡能代表正當思想的文字、語言、圖表、符號等,藉以修學佛法的方便作略,都可以攝入文字般若。第二、 觀照般若:是觀察諸法事理的智慧。對於人生社會一切事理,加以深刻的觀察、分析和體驗,而能辨是非,別邪正,從而實踐修行的智慧。《大智度論》說:「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名般若。」諸法實相,其性本空,實無有相,知這無相,便是大乘平等的空慧。菩薩知這空慧,加以觀照,而發大慈悲心,起大方便用,自行化他,就是「觀照般若」。所以這觀照般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既非凡夫人我利害的俗慧,亦非外道徒勞無果的邪慧,更非小乘沈空滯寂的偏慧,而是大乘菩薩觀照諸法空相而起的大悲方便的利生濟物的妙慧。《大智度論》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所指的就是「觀照般若」,是從般若畢竟空的實智中所起的權智。權智,是從真出俗,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殊勝作用。第三、 實相般若,是指法界諸法如實的本相。換句話說,就是人生的真諦,宇宙的理性。能從觀照般若的修持,證悟人生宇宙的真實智慧,稱之為佛;迷此不知,謂之凡夫。《大智度論》說:「般若者,即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這就是說的實相般若,因這般若是契證諸法實相的本體,這本體的理性,常住不滅,法爾本然,牢不可破。而眾生與佛的差別,僅在迷悟之間而已。從文字般若而引發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契證實相般若,這是修學佛法逐步提升的過程;因文字般若屬聞慧,觀照般若屬思慧,實相般若屬修慧。由聞法而運思、而修證,成了自然次第的學佛階梯。三種般若,以「觀照」為中心的主力。因觀照是因,實相是果,文字則為初心的方便。如無觀照的力行,則文字固然成了戲論,即實相亦空有其名,難以達到究竟目的佛果。

垂手接引.普度眾生(五) ──寬運大和尚五台山白雲寺佛學開示經文說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音菩薩在甚深的禪定之中,用般若智慧來觀照。菩薩貴行,所謂六度萬行;離開行,就沒有證,也沒有菩薩。光說不行,是永遠無法到達彼岸的。踐行般若波羅蜜,有深有淺,因為踐行的深淺,所以從登地菩薩到十地菩薩,從等覺到妙覺,都是由踐行般若波羅蜜的深淺度來分證的。 前面所說的「觀照般若」,就是不用六識也不離六識。唯識宗的修行重點是把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轉為「成所作智」,把意識轉成「妙觀察智」。觀照般若是要使六識消融於般若,產生觀照作用;觀照作用就是「大圓鏡智」。 我們經常聽到說所謂「一塵不染」,然什麼是一塵不染呢?這個「不染」不是指我們的色身,色身在混濁的世間,無時無刻都會受到污染;真正不染是指我們的心。染:就是被它黏住了、波及了、污染了。如果我們只觀照而不執取,它就不會污染到我們。我們用分別心,就會因見取而受染;六根面對六塵就構成了層層的心垢,逐漸掩蓋、埋沒了原本的自我──真實的本心。觀自在菩薩,用自覺觀察,藉甚深般若波羅蜜的行證,從真智慧中獲得了究竟解脫,所以能照見五蘊皆空──真正達到「一塵不立」。 「五蘊」又稱「五陰」(色、受、想、行、識)。「蘊」就是聚集,色、受、想、行、識,愈來愈多,於是我們從生到老,腦細胞的褶子也愈來愈多。如果我們用分別法,則色、受、想、行、識,每一樣都可以寫一篇很長的論文,而且大有內容,大有文章。如果我們用觀照,則色、受、想、行、識,原本不存在,原本並非實有,畢竟如幻如化,空無自性。空,很多人認為是什麼都沒有,是斷滅,其實不然。佛教說「空」,有很多種:二乘聖人所講的空是分析空,分來分去分到最後什麼也沒有了。菩薩的空是當體空、般若空。也就是說,菩薩離二邊、行中道,二乘偏空,凡夫執有。也可以用天台宗空、假、中三觀的「空觀」來說明:空觀是觀諸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假觀是觀諸法雖同幻化,但有假相和作用;中觀是觀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實理。我們經常說「內觀觀自在,外觀觀世音」,如果我們內觀不自在,又怎可能外觀觀到世音?我們之所以不能自在,就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煩惱。我們眼觀妙色,這眼睛喜歡看好看的東西,所以對顏色起煩惱,我們會起心動念;我們耳慕好音,這耳朵喜歡聽好聽的音樂,我們喜歡繞樑三日的音聲;還有喜歡聽到別人讚嘆的聲音;人家讚嘆我,我就高興;人家批評我,我就起煩惱。我們鼻嗅好香,我們喜歡嗅好香的味道,鼻子也就起煩惱。

我們舌貪嗜味,舌頭喜歡吃好吃的東西,舌頭也會起煩惱。我們身貪細滑,冷了不行,熱了也不行,身體同樣也起煩惱。我們在香港的體會就特別深刻,現在白天熱,晚上熱,室內熱,室外還熱,哪裡最好?五台山最好,這裡是清涼地呀!(掌聲)當然了,我們外在的清涼很容易,但內心的清涼卻很難,那為什麼難呢?因為我們現在人就是身不安、心也不安;但這身體的不安較容易解決,可以休息、睡眠來彌補,或者鍛練身體、做做運動,很快便會得到調節。現在是心不安,我們的心念念都在攀緣,念念都在起心動念;我們有太多、太多的煩惱;這些煩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只是輕重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因為我們人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聞利養,都是五欲六塵,都是貪、瞋、痴、慢,都為是非得失而計較,這些都是我們的根本煩惱,而且煩惱熾盛,如火燒燃。(未完待續)

垂手接引.普度眾生(六) ──寬運大和尚五台山白雲寺佛學開示 你說那個人不是自私自利,不是名聞利養?記得有一個公案是這樣說的: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江蘇鎮江金山寺,看到山腳下大江東流,船來船往,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便問旁邊一老和尚道:「你在這裡住了幾十年,可知每天來來往往有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說:「在我看來只有兩艘。」乾隆皇帝覺得很奇怪:「一天到晚這麼多的船隻往來,為什麼只得兩艘?」「一艘為名,一艘為利。」老和尚緩緩地說。此可謂一語道盡世間真相,所謂「熙熙為名來,攘攘為利去」,眾生相確實是如此啊!我們現在的人,每天形形役役,奔波勞碌,又何嘗不是為名為利?名與利的誘惑實在是太吸引了。但是我們要知道,所謂「好名必為名所累,好利必為利所傷」,其實名與利都是短暫的,都是虛幻的,唯有我們真心自性才是真實的、不變的、永恆的。所以佛教教我們要「識自本心,見自本性」,要舍迷向覺,要管好生命,要自覺覺他;因此,佛教這種教育方式,我們稱之為「覺悟的教」。也就是說,在學佛的過程中,除了努力行持之外,還需要覺悟;但這覺悟必然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也就是說,其中有不同的層次或境界,就好像禪宗裡頭經常說的:未曾悟入佛法之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有個入路的時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當真正覺悟了,明白了,「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說明了智慧不同,所見就不同,所感受到的境界就不一樣。我們之所以無法看到事物的真相,就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分別與執著,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他;有長就有短,有黑就有白。好像我們現在,看到後面這個山,我們把它叫「山」,英文叫「Mountain」,但是無論它的名字是什麼,其實都只是假名而已,而不是它的本質;這個本質,佛法稱之為「諸法實相」,也就是「空性」。我們如何才能諸法實相?就必須經過不斷修、悟的過程。因此,今天既然大家都已經學佛了,就要好好把握生命,努力用功,安心於法上,精進於道上。所謂「人命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有出沒入,有入沒出的時候,那就下一世了;當我們離開人世之際就會四大分離,所謂「塵歸塵、土歸土」,這個身體就會化作山脈,變成河流;「我」到底在哪裡呢?哪裡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呢?所以,佛法告訴我們──「無我」,不但「無我」,而且更無「我所」;「我」固然沒有,連屬於我的都存的,因為一切緣起性空,一切都是苦、空、無常,唯有修行學道,才能離苦得樂,到達清淨解脫的彼岸。這個娑婆世界,有什麼值得我們追求呢?生命的價值到底在那裡呢?古德云:「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說話的意思是說,早上能夠聽聞到「道」,也就是「真理」,那麼到晚上便死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為什麼沒有遺憾?因為這個「道」就是生命價值與意義之所在;能夠獲得或領悟到其中的道理,那麼即使死去,就沒有什麼值得可惜了。好像今天大家是個學佛、念佛的人,發願持名念佛,希望乘著彌陀慈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份「至心信樂」的虔誠,就是生命最高的目標與意義──能夠得蒙彌陀慈父的接引至西方淨土,那麼五濁惡世間的一切,又有什麼值得留戀,又有什麼不能捨棄?而且阿彌陀佛是因地成就,果地圓滿,他發了四十八種的願望,在十八願的「中心愿」(又稱「十念必生願」)中告訴我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未完待續)

垂手接引.普度眾生(七)──寬運大和尚五台山白雲寺佛學開示願文的意思是說:假設我(阿彌陀佛)成佛的時候,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聽到我的名號,發起無上的至誠心,相信並且樂意要往生極樂世界,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乃至少到只有念十聲佛號,除了犯五逆重罪及誹謗佛法的人以外,都必定往生。如果不是這樣,我不成佛。除了是犯了「五逆十惡」或「誹謗正法」的人。

這個「十念必生」願是四十八願中的核心,也就是四十八願中,最偉大的一願,它普攝十方無量念佛眾生往生極樂。只要有信有願,即使是三惡道在內的一切眾生,只要十念念佛,就無不往生。所以這個願是阿彌陀佛無上大悲心的具體顯現,是無上智慧所流出的究竟方便。

「至心信樂」:「至心」就是至誠心,即登峰造極的誠心,至誠懇切到最高最極的程度。「信樂」,信是信心,樂是歡喜,表示非常相信、非常願意、非常高興。「至心信樂」就是聽到了佛的名號,知道了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殊勝,就一心歡喜信受,想要往生極樂國土。有人單重視持名,不重視信願,這樣是不圓滿的,而且亦很難會有成就。蕅益乂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截流大師亦說:「若無正信,雖努力念佛,不能往生。」由此可見,欲得往生,必須要信、願、行三者具足並相資。

「欲生我國」:非常想要往生極樂世界,非常嚮往而且下定決心一定要往生,並且相信只要具足信願,一心念佛,決定能往生極樂世界。

「乃至十念」:雖然所念的佛號不多,甚至少到只念了「十念」就可以往生。能夠多念當然更好了。蕅益大師說:「十念通二時,晨朝十念屬平時;十念得生與《觀經》十念稱名同,屬臨終時。」「十念」,若在臨終時,是連續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在平時修持,則可遵照宋朝慈雲懺主所立的「晨朝十念法」,每天晨朝都要連續念十口氣「南無阿彌陀佛」,從起修到臨終都不間斷。若能早晚都念就更好了。淨土宗就是要我們信願持名念佛,「至心信樂」主要是信,「欲生我國」是願,「乃至十念」是持名,是行。具足信願,但有十念就可以往生。包括三惡道在內的一切眾生,若能夠信願念佛,沒有不能往生的。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五條是極端罪惡的行為,犯了任何一條都要墮地獄。「誹謗正法」就是誹謗了佛法,誹謗了大德,這罪是極大的,必墮地獄。善導大師說:在四十八願中,是以第十八願為核心,其他每一條願都是第十八願的引伸。因為此願就是攝客群生都能往生,都能證入無量光壽大誓願海的無上大願,顯出阿彌陀佛的究竟方便。一乘願海、六字洪名,普令一切眾生同成佛道。

蕅益大師說:「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第十八願主張信願持名,名號就是佛德,就是佛所證的實德。這句佛號具足了無量無邊的一切法門。但當深具信願,乃至少到只有臨終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平時修「十念法」念佛,都決定可以蒙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凡夫往生極樂就永離惡趣,證三不退,位齊一生補處菩薩,將來決定成佛。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易行道。所以,我們即使再忙、困難,每天只修「十念」總是可能的。所以「十念必生願」的功德確實是不可思議。

垂手接引.普度眾生(八) ──寬運大和尚五台山白雲寺佛學開示 前面說了,「至心」就是「至誠心」,這個心是至誠懇切到最高最極的程度,所以,也就是「一心」,亦即「不二心」。如果我們有了這種心,然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會感應道交,才會淨念相繼,才會都攝六根,如果不能都攝六根,又如何能夠照見五蘊皆空?這當然是很難了。

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五蘊皆空呢?就是因為我們對色、聲、香、味、觸有所分別、有所執著;所以《心經》告訴我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麼是「色」呢?我們所見現象界的一切都是「色」,而這個「色」為什麼是「空」呢?就是因為它是「因緣所生」的,也就是因緣和合而有的,既然是因緣和合而生,那麼當因緣離散的時候,它就不復存在了。所以,眼前所見到的「色」,是短暫的、無常的,亦即是不真實的,也就是「空」的。不過,這個「空」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有人可能誤以為這空就是否定、就是沒有,事實上卻剛巧相反,就是因為空,所以才能包含萬有──你說我們這個殿堂空不空呢?當然是空的,如果不空的話,我們就不能安住在這裡念佛;你說這個杯子空不空?如果不空的話,就無法裝下滿杯的水。由此可見,因為空才能成就一切;但一切亦不過是一個假名而已,任何事物其本質都是無常的、變幻的、空的;我們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它是由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的,四大和合的時候它存在,四大分離的時候,就再也找不到了!那麼,是不是如幻的?是不是空的呢?宇宙間萬事萬物亦復如是──一切都是幻化、幻化,正如《中論》「三是偈」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存在、都是假名,離開了因緣的話,哪裡可以找到真實呢?試想想,十年前我們又知道今天會在這裡見面?今天早上我們一起為一百尊的阿彌陀佛,也就是接引佛做開光灑淨儀式;到了晚上,又給大家做念佛的報告,這一切都是緣份,而且這個緣份,不但只是今生今世的,而可能是多生多世就結下的,所以我們見面時才會覺得這麼親切。但是,到了後天,我們就會分別了,我就回到香港去,而你們很多人啊,就會回到家裡去,大家各散東西,這個相聚的緣就消滅了;那麼,我們唯有期待昌隆法師給我們安排另一個緣來相聚。當然了,我願做不請之友,(掌聲)不請也會來啊!為什麼要做不請之友?因為念佛法門的目的,就是給眾生「惠以真實之利」,希望讓眾生實實在在得到好處、得到利益。我們常聽大德開示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這句說話的出處,其實是道綽法師於《安樂集》中引《大集月藏經》云:「我末法時中,億億眾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當今末法,現是五濁惡世,唯有淨土一門,可通入路。」(雖然《大集經》月藏分總共十卷經文事實上並找不到相關開示,但對於正信念佛求生西方,並沒有任何影響。)而後來許多祖師相似的法語,大部份都是根據道綽法師而來的。為什麼說:「罕一得道?」因為在末法五濁之中,誘惑或其他障礙實在太多太多了,所以修行得道實在非常非常之困難。也不是說沒有,但實際得道者與修行眾生的數目,可以說是不成比例。故為罕一,希有難逢。(未完待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