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6/26

略述佛子為人基本修養

遠塵法師

佛陀和歷代的祖師都要求佛弟子在修行之前,首先要做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他們認為一個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去談修行成道。故而現代人間佛教的倡導者太虛大師曾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我們每個佛弟子都應該在為人處世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我認為,一位真正的佛教信徒在為人處世方面應該達到以下幾點基本修養:

第一,謙恭有禮。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的祖先十分講究為人的禮節。儒家思想的創立者孔子就是以「溫、良、恭、儉、讓」的謙恭態度來贏得當時士大夫的愛戴的;佛門歷代高僧也都是以謙恭有禮的人品而得到王室和廣大信徒的尊敬的。

作為佛教信徒,應該將我國傳統為人禮儀和佛教為人優良禮儀相互融合加以繼承。在與別人相處時,態度首先要謙虛。謙虛是一個人贏得別人尊敬的基礎。不管你的地位多高,學問多深,對人一定要有謙虛的態度。我們都知道,凡是真正有修養的人,他一定也是一個謙虛的人。古人言:「深水不響,響水不深。」那種盛氣凌人,到處炫耀自己的人,會處處受到別人的指責,他自己也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在謙虛的基礎上,佛教信徒對人還應該有恭敬的態度。這是禮貌待人所必須的禮節。學問比我們高的,以恭敬的態度來對待他,我們就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知識,從而使我們能夠不斷得到進步;學問或地位不如我們的人,我們以恭敬的態度來對待他們,使他們能夠感覺到受人尊重的幸福,我們同時也能夠反省自身,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這就是孔子說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道理所在。

第二,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做人處世的基本要求。在我們與人相處時,要有真誠待人的態度,只有我們對別人付出了真心,才能得到別人的誠心相待。我們常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當你以真誠之心來幫助人、關心他人時,別人才會深切地感受到你的真心誠意。當你有困難時,別人也會不惜一切代價來幫助你。那種整天花言巧語到處騙人的人,他們永遠也不會有仁慈之心,更不會誠心待人,這樣的人永遠也得不到別人的真誠相待。所以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

做人不但要誠實,而且還要守信用。在守信的問題上,我們的祖先為我們樹立了許多光輝的典範。他們凡是答應過別人的事情,就一定會為別人去做,決不失信於人。

現代人的誠信意識比過去淡薄。在全社會都在呼喚誠信的今天,佛教信徒更應該起帶頭作用。在與人相處時,不要隨便對人許諾言,如果你真的願意幫助別人,付出行動比事先許諾的效果更好;對於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做,並且願意去做時,你可以答應別人。如果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千萬不要向別人許諾。一旦你向別人許下諾言之後,就要儘快實現自己的諾言。否則,向別人許過願之後而不兌現,便再也難以取得別人的信任。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說一個人不守信用就沒有辦法了。可見一個失信於人的人,永遠也得不到別人的尊敬和信任的。

第三,忍辱寬容。在我們紛繁複雜的塵世上,總有一些人整天無事生非,今天道東家的長,明天說西家的短,仿佛除了他本人以外,人世間沒有一個完美的人。這些人不只是評論別人的不是,有時還會搬弄是非,挑撥離間,使本來關係融洽的人之間,因這些人的挑撥而心存隔閡。不僅如此,他們有時還會無中生有地捏造事實,以誹謗他們看不慣的人,使人每天處於他們的造謠中傷之中而不能自拔。

對於這些是是非非,大多數人通常會採取以牙還牙方式來報復對方。這樣一來,你可能因發洩了心中的不滿,得到了一時之快。但同時又增加了對方的憎恨之心。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報復你,使你因此受到更大的傷害。也有的可能會因雙方互不相讓,致使本來很小的矛盾不斷激化,最終造成人們都不願看到的悲劇。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人若是不能忍受一時之辱,往往會做出過激的行為,既傷害了別人,也給自己帶來了莫大的痛苦。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這種以怨報怨的方式,不但不能使是非恩怨得到有效的化解,反而會使積怨越來越深,久而久之便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與其兩敗俱傷,倒不如採取忍辱寬容的態度來對待這些無中生有,誹謗別人的人。

作為佛教信徒,學會忍辱寬容是必備的基本功。我們在進入佛寺天王殿時,都會看到大肚彌勒菩薩袒胸露腹,笑呵呵地歡迎我們。彌勒菩薩就是忍辱寬容的典範,他告訴我們,對待別人的侮辱,應該採取忍辱寬容的態度來對治。彌勒菩薩的詩偈中說:

老拙穿衲襖 ,淡飯腹中飽 。補破能遮寒 ,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 ,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 ,老拙自睡倒。

唾涕在面上, 隨他自幹了。 我也省力氣 ,他也沒煩惱 。

這樣波羅蜜 ,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訊息 ,何愁道不了。

如果我們都能以彌勒菩薩的忍辱精神來對待外來的傷害,不僅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傷害,而且還能夠使你生活得平靜安樂,無憂無惱。

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實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如果你對那些是非之人的中傷行為不予理睬,並且一直寬容他們的過錯,日久天長,會使他們的良心發現,從而對自己的錯誤行為追悔莫及。在良知的驅使下,他們會主動向受害者懺悔道歉,請求他們的寬容。他們也會因此而變得品行高潔,寬容別人。

很多時候,人若能夠忍得一時之辱,有時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孟子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段話表明,成大事的人必須要先具有忍大辱的精神。作為一名佛教信徒尤其應該忍大辱的精神。

第四,不論人非。不論人非這句話意在提醒佛教信徒在與別人交談時,不要說別人的是非。宋代慈受禪師在《訓行童頌》一詩中說:「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遭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慈受禪師告誡初學修道的人,要想修行,首先要學會不說是非,少言多聽。因為說是非的人最終會因自己的是非之語而自食其果。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許多時候,人我是非多是從口舌中引發出來的。嘴巴兩張皮,說好說壞都是它。如果嘴巴不好,說話又沒有節制,不僅不會討人喜歡,有時還會引來殺身之禍。

現代淨土宗高僧印光大師對言語是非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一個人不僅要對人謙恭有禮,而且還要忍辱寬容,看別人都是菩薩,將自己看成凡夫之人。如果以這種心態來看待別人,學習別人的長處還來不及,哪裡還有心思說別人的是非話呢?印光大師說,「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 」

印光大師要求佛弟子在生活中要「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如果我們都能在平時多反思自己的不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我們不僅可以少犯過錯,而且還能夠更多地看到別人的優點,從而也不會再不負責任地對別人說短道長。

石屋清珙禪師在《題裁縫》詩中,對那些整天只知道說別人是非的人也提出了中肯的批評。他在詩歌中說:「手攜刀尺走諸方,針去線來日日忙。儘量他人長與短,自家短長何曾量。」詩歌語言淺白,寓意遙深,表面是在說裁縫整天忙於為別人裁布製衣,而從來顧不上自己的事情。其內在含義是說,一些人每天只知道說別人的長短是非,而從來不知道反躬自問——我自己是不是也有許多目前不曾發現的短處。殊不知,「烏鴉說豬黑,自己不覺得」。當自己真正回過頭來反觀自身的時候,才會發現,喔,原來我也一無是處。

避免說人是非的重要一點是減少言語。人們常說「言多必失」,當一個人說話過多時,人們往往會認為他是一個華而不實,誇誇其談的人。而且話語過多,常常會說出失言的話,惹人生氣,招致別人的厭惡。更可惡的是那些故意捏造事實陷害別人的人,他們為了達到中傷別人的目的,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其實,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學識和人品並不是靠過多的話語來顯露的。適當的減少自己的話語,別人會認為你很有涵養,從而對你尊重有加。我們常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就是這個道理。父母給我們一個嘴巴,兩個耳朵,意在讓我們少說多聽,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少發表一些言論,多傾聽他人有益的言教,對我們進德修身是會有一定助益的。

第五,不念舊惡。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體會:對於那些曾經在公眾場合給自己難堪的人,或是譏諷並加害過自己的人,我們通常會記恨在心,總想著尋找機會報復他們,以發洩心中的怨氣。對於與我們有深仇大恨的人,我們甚至會想置對方以死地而後快。

以怨報怨的結果,常常使仇恨越積越深,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好處。對於這些積怨,我們應該將它們拋至九霄雲外。這是化解仇恨的最好方法。孔子云:「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意思是說,伯夷和叔齊不記以往的仇恨,漸漸地怨恨他們的人就少了。《菜根譚》亦云:「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意思是說,不因別人有了小過失就橫加指責,不張揚別人的個人私事,不計較別人以前的罪惡。做到這三條,既可以培養良好的品德,又可以避免受到傷害。

只有我們不念別人的舊惡,我們才徹底忘掉對人的仇恨。當我們對有怨與我們的人懷有善意了,他們自然會以善意的態度來對我們。如果雙方再能加強溝通和理解,久而久之,彼此之間自然不會有任何怨恨了。

以上幾點是作為一個佛門弟子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如果我們都能按照這些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們不僅能夠處處受到別人的尊重,而且還能成為一位品行高潔之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