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9/29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十一章 四食 問答

二一六、開悟或明心見性而未斷除四種食,這樣的人能成佛嗎?

答:不能。對四種食仍有貪愛,便繼續生死輪迴。

二一七、四種食是什麼?最容易引起紛爭的是哪一個?

答:粗摶食:指三餐飲食,能滋養色身,又稱為段食。

觸 食:指感官的接觸、享受,如看美色、聽音樂,口嘗美食。

意思食:指意見、思想上的同化,主宰欲、控制欲皆是。

識 食:深層的自我聚集,更多的我、我所,同時排斥與我相異者。最容易引起紛爭的是意思食。

二一八、舉出五個例子來說明「意思食」給人們帶來的煩惱和痛苦。

二一九、意思食的實質是什麼?

答:是自我、我是、我能的影子。有意思食和識食,就有我慢、就有苦,生死未了。

二二O、用怎樣的心情來吃食物?

答:用慚愧心和感恩心。因為植物是有生命的,它們也是眾生。

二二一、什麼人沒有意思食和識食?

答:只有阿羅漢,只有證到空的人沒有。了解四種食,跳出食物鏈,比閉關修行十年還有價值。

二二二、生命是用什麼堆積而成的?

答:生命是由動、植物的死亡堆積而成的。

二二三、六祖慧能說「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當下的時候,就是你的本來面目」,那麼,見到佛性或自性就是成佛嗎?什麼是佛性、自性?

答:不是的。這只是把本有的覺性開發出來,還有結縛、習氣,包括意思食和識食都沒有斷除,所以不是成佛。佛性也叫自性、法性,就是三法印。

二二四、開發覺性、開發明覺的心是目的嗎?

答:不是。開發覺性是工具,是為了去體悟三法印;是為了照見四種食和十個結。

二二五、明覺心是工具,用來體悟什麼?照見什麼?

答:用明覺心的工具去體悟三法印;去體悟法性、法住法界,照見我們內心的十個結;照見到深層的自我、我慢,然後把所照見的放下;把過去的顛倒夢想放下。

二二六、狂禪是怎樣產生的?

答:一些人認為「無相修行剎那間」,不立文字,從果地起修,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然而沒有聞思基礎,沒有去體悟「無常、無我」的法印,結果落入我是、我能的意思食和識食里,於是越修我慢越大,形成狂禪。這種人喜歡與別人比境界,較量高低,狂妄自大。

二二七、一個解脫者對四種食的心態是怎樣的?

答:對粗摶食,是因生存需要而吃,吃飽就好,而且是用一種慚愧心和感恩心在吃。對觸食,是不迎不拒、不抓取,空觸,觸等於沒有觸。對意思食和識食,因為已斷除了十個結,體悟到了無我,不會有意思食和識食。

增補:

145、為什麼說很多學佛的修行人、不知道自己就在食物鏈裡面輪迴?(219頁)

答:佛說只要對這四種食,你有喜,有貪愛,就會繼續再輪迴。一般眾生,包括很多學佛修行的人,如宗教師、大法師、如果沒有好好回來檢驗那四種食,自己本身在那四種食里打滾,也是很難覺察到。我們更是如此啊!

146、收攝六根是為了做什麼?(211頁)

答:是為了去看到食物鏈,意思食,還有自我的影子,我是、我能的影子。當你收攝六根、打坐、經行、如果不是讓你的心靜下來,去看這四種食,你就沒有辦法斷生死輪迴。所以修行用功方面,不要用錯方向。

147、在意思識與識食上政治家和宗教家各善用哪一個?(222頁)

答:政治家善用意思識,宗教家善用識食。

148、什麼叫余依涅槃?(223頁)

答:已經證到涅槃無為、空的世界,在這個階段叫余依涅槃,還有剩餘的一些依靠,依賴這一種涅槃界,因為今天色身的存在,維持基本生存還需要衣、食、住。

149、在聽聞阿含解脫道次第上、怎樣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226頁)

答:聽聞到之後,不在於多少,而是在於你要去落實去實踐,隨時都在歷緣對鏡中反觀自己、你能夠有反觀、有覺察力,那每一次的聽聞、每一次的看書,都會不斷地在突破、在成長,這樣才能真正從聞思受益。

150、中國禪宗走向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什麼?(227頁)

答:六祖壇經有:「不思善、不思惡,正在這當下的時候,就是你的本來面目」。後來很多人錯會其意,認為這樣就明心見性了、見到佛性、見到自性了,認為自己開悟了。以為這樣就到家了,就這樣繼續保任下去。錯了!這只是一個明覺、覺性的開發而已!當你的心澄清下來,有明覺心之後,要以此為工具、去照見、去體悟三法印、去體悟法性、去照見內心的十個結,而不是到此就結束啊!不是這樣繼續保任就好,不是這樣啊!

151、證到三果的人還有意思食和識食嗎?(228頁)

答:證到三果的人,因為自我、我慢的結縛還尚未突破,意思食和識食都還存在,也都一定有,不要以為證了三果,就沒有這兩種食了。你覺得沒有,是因為你的心不夠細微,沒有回來認真的反觀、反照、反省。

152、空海師父講幫世間點一盞明燈、讓世間光明普現是什麼意思?(228頁)

答:並不是說這個世間黑暗,沒有太陽,是有太陽,但是眾生的智慧眼沒有打開,看不到解脫的路,摸不著解脫的門,要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出發,跟有緣的眾生廣結法緣,以知恩、感恩、報恩、知足惜福回饋這世間。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