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0/11/10

攝心

我們的老朋友,苦,可能由身體上的不適所引起,可是在更多的情況下,是由心的錯亂和糾葛所引起。我們的心會創造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心。

我們的心會使我們快樂或不快樂——這是世上其他事物無法做到的。因為事件通常是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引起我們的反應,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內心的專注力。

我們可以利用禪修來練習。禪修有兩種方式:止(samatha)和觀(vipassana)。假如我們達到某種定境,那就表示我們的專注力有了進步。但是除非我們把它用在觀照上面,否則這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當心靜下來後,會有些喜悅,但是我們應該觀察這時的喜悅是如此的浮動和無常,而這樣的觀察過程會讓我們的心更平靜。只有觀照才是不會退轉的,不過內心中的定境愈深,遠離紛亂的能力就會愈強。剛開始時,隨便的噪音、不適或者是想法都會破壞我們的定境,特別是當我們的心在白天沒有平靜下來的時候。

我們應隨時清楚地了解事物的無常(anicca),不光只是在禪坐的時候。不斷變遷的事實能讓我們觀察到真理。念住是佛教禪坐的核心,而觀則是它的目標。我們只花生命中的部分時間在打坐上面,可是我們可以用生命所有的時間來觀察自己的心。這就是世事的舞台。心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我們越是觀察自己的心靈,並且了解它的造作,就越想要照顧它、尊重它。我們最大的錯誤是對於心靈習焉而不察。心靈具有創造善惡的能力。不論外在的環境如何,只有當我們保持平靜與快樂,才能去掌握它。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做主,而我們的想法就是我們的主人。

不論仇敵如何互相傷害,

或者冤家如何彼此憎恨,

邪惡的心,

總是傷害更大。

無論是父親和母親,

或是任何親戚,

都不如良善的心

那樣利益他人。

——《法句經》四二、四三

在佛陀的眼裡,沒有什麼比得上調伏柔順的心。只有在禪定中才可能調伏自己的心,那是很特殊的訓練。就好像打網球一樣,我們要不斷地跟教練練習,直到我們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和擅長的地方,才能真正地去和別人比賽。而調伏心的比賽場地就在日常生活——我們所遇到的每個狀況里。

我們最大的支柱就是念住,也就是時時活在當下。假如心是專注的話,它就不會杜撰任何故事,例如這世界是不公平的、某人對你是不公平的、或是自己的欲望或悲傷。這些故事可能千變萬化,可是當心念專住時,這些妄想都會停止。念住也就是指完全溶入這個時刻,注塵不染。我們完全活在當下——不論行住坐臥,感覺喜悅或痛苦——我們都維持著不起分別的覺照,「只是知道」。

清晰的理解力意味著觀照:理解自己的想法、言詞和行為的目的,而且知道那是善巧方便或是實際達到所追求的結果。我們必須跟自己保持一些距離,才能冷靜地去觀照,因為假如我們完全認同某件事的話,幾乎不可能客觀地評定。念住和清晰的理解力是並肩而行的,能讓我們和「我」保持距離。

我們任何的苦,不管程度大小、持續或間斷,都是由心所生的。我們的心創造了一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和別人沒有關係。每個人都在這舞台上扮演著他自己的角色,這就叫「生命」。有時候別人剛好在附近,我們就會想像是他要為我的不幸負責。可是事實上,我們的所有造作都是來自我們的內心。

在禪定中,我們越觀察自己的念頭,觀照的力量就會越強。當我們觀察到自己的心是剎那剎那地生起、暫住和息滅時,在思維過程中就會產生離欲,讓我們不起執著。念頭總是不停地來來去去,就像呼吸一樣。假如一旦我們和它產生關係,就會有問題產生。我們相信我們擁有自己的念頭,而且應該回應它們,特別是當它們有負面價值的時候。這就是苦的起源。

佛陀對努力修行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惡念未生令不生,惡念已生速令斷。善念未生令生起,善念已生令增長。

這方法用得越純熟,對我們就越有好處。這是我們的禪修訓練之一。當學會了在禪定中不理會念頭的生起,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妄念。當在數息中捨棄雜念時,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隨時守護我們的心。我們越能舍離影響內在平靜的妄念,就過得越輕鬆自在。心靈的平靜不是槁木死灰,覺察到煩惱而隨它去,這並不是壓抑,平靜的心是慈悲的心。

苦是自己創造的,也是自己讓它繼續存在的。假如我們真要去除苦的話,就必須小心地看守這顆心,因此需要觀照的力量以觀察內心的變化。是什麼牽動了我們?我們是如何反應的?雖然有無數次的牽動,但反應永遠只有兩種:捨棄和渴求。

我們可以從任何事情上學習反省。今天有些出家眾在銀行里等很久,這是耐心的訓練。不管這樣的訓練成功與否,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個學習的經驗。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訓練,也是挑戰。這也就是人類的目的、存在世間的唯一理由。在這個小小星球上,我們用自己的時間來學習和成長。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生命當做是全人教育課程。其他的人生目的是錯誤的。

我們在這裡只是過客,只能使用過客般的能力。假如我們花時間來觀察自己——好惡、抗拒、拒絕、憂慮和恐懼——我們就會以最好的方式來生活。以這樣的方式生活需要相當的工夫。佛陀稱為「舍離」(samvega),這是感覺到必須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自己的內心上,而不會等到未來,只要自己有時間,不必要特別找日子。每件事都能成為學習的經驗,而唯一能實現的時間就是現在。

當我們遇到我們的老朋友「苦」的時候,我們應該問它:「你是從哪裡來的?」當我們獲得答案後,我們應該再問一遍,然後更深入一點。真正的答案只有一個,但我們不會馬上就找到。我們會經過幾個轉折,然後才達到最後的答案,那就是「我」。當我們達到這裡時,我們知道我們達到了一連串問題的終點,而且這也是觀照的開始。然後我們可以觀察這「我」是如何產生苦的。我們曾做了些什麼?我們是如何反應的?當我們看到原因的時候,或許就可以捨棄那種錯誤的見解。當我們看到原因和結果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忘記它們。滴水可穿石,一點一滴地我們逐漸地淨化。每個時刻都是值得的。

如能經驗到每一刻的專注,我們的心就會產生更多的力量。沒有任何時間是虛擲的,假如我們能善巧運用的話,每一秒都非常重要。然後心的力量就會生起。珍惜生命的每一刻,是我們最好的生活方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