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0/11/10

無明

無明並不是指無知。在佛學辭彙里,無明只是指一件事——那就是不了解四聖諦。無明是生死輪迴(samsara)的開始。四聖諦是佛法最核心的部分。假如忽略它的話,我們就錯失了佛法的本質。

我們或許學習了一些比較能接受的、不那麼困難的教法。也許我們喜歡聽到關係開悟的事;或是很高興不必回應別人不禮貌的態度;或是希望在漫長的禪坐中能有不尋常的經驗;或是喜歡慈悲、布施和利他。當然這些都是佛陀的教導,但是當我們忽略了最基本的教法時,那就像只是繞著佛塔外圍逡巡而已。這種平常的習性沖淡了教法的力量。在佛法外圍徘徊只會讓我們感到不確定。我們會開始懷疑是否應繼續禪坐和修行,還是去過比較舒適愉快的生活。

就人間來說,生命的本質和實體是有漏的(苦)。生命是不圓滿的、相對的,是身體和心靈上不斷的苦楚。出生就是苦,也是所有苦的新開始。假如個人經驗還沒有讓我們體會到內在的平靜和圓滿,那麼什麼是我們的選擇呢?有什麼道路我們可以走呢?

佛陀的回答是「不死」,或者說是涅槃,就是不再輪迴。我們應該把目標放在下輩子生在更好的家庭、有更多的錢、更多的朋友、更健康的身體、更聰明的頭腦嗎?這就是答案嗎?或許有人希望生在天界?或許有些人認為這是對的。他們認為籬笆外的草總是綠一些。或許是吧。其他世界的有些東西是滿吸引人的。但是假如我們知道生就是苦,我們就知道生於哪個世界都是苦。

怎麼會「不死」呢?涅槃的不死是因為沒有再生,只要沒有生,就不會有死。假如有不死,假如我們承認生是苦,那麼擺在我們眼前的,只有趨向不死的道。光是密集的禪坐,希望能有些神秘經驗,和學習一些佛法,這是不夠的。自己的心靈還必須說:「除了獲得不死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要生起這樣的信念,有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吃足苦頭。當然沒有人希望這樣,不過有了許多苦的經驗,卻能使我們有那樣的動機。在佛陀的本生故事裡,有許多是關於婦女失去她們的家人、所愛的人、無處可依靠時所經歷的苦。在我們目前的社會裡,有許多方式可以排遣這樣的苦。我們可以去沙灘、享受著海水,或者出國去印度、去地中海沿岸的度假勝地,或者去發展另一段新關係,或者去吃中國料理。不論是哪一種排遣方式,我們都可以把它們串連起來,就像是一幕幕的浮光掠影,它們總是短暫的。除非整個經驗能夠變得很清晰,否則我們的精神成長總是搖擺不定。禪門有句話說:「當你在走路的時候,就是走路。當你在跑的時候,就是跑。不可以要走不走,要跑不跑的。」不論我們在這條道路上做什麼,讓我們真正的走,穩定地走,堅決地走。

唯一會使我們偏離菩提道的,是感官的接觸。佛陀常常苦口婆心地勸誡感官欲望的危險。我們應該檢驗佛陀的話是不是正確的,或者只是講些不曾聽過的有趣故事而已。解脫之道只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佛法是不會活在書本里或是別人的話語中;它只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一定要去檢驗是不是所有的愉悅都來自感官的接觸,而所有的不愉快都是因為缺乏感官的接觸、或者是接觸到我們不喜歡的東西。

我們有兩種選擇。我們可以選擇愉悅的感官接觸,或者是走在堅定的道路上,引導我們出離生老病死,出離所有的苦。有趣的是,只有少數的人選擇後者。苦是使我們選擇堅定的道路而決心修行的一種方法。

我們需要勇氣來選擇佛法之道。假如我們走向出離苦的這條路,我們必須捨棄許多的執著。這是需要勇氣的。我們必須捨棄過去認為會帶來快樂和滿足的許多事。我們需要勇氣與它們斷絕關係,自己單獨站起來。但是那並不表示我們就不喜歡和我們的老朋友相處,或者是再也不和親人見面。我們是放開執著、渴求和所擁有的一切,相信沒有什麼事會比解脫更重要,所有的能量和考慮都是為了求得解脫。

只有專心致志,才有可能成功。之後我們所有的經驗——愉快的、不愉快的、不好也不壞的——都成為佛法的一部分,而且我們也會視之為一種訓練。假如有不愉快的感覺生起,我們會馬上知道,「這是不愉快的感覺,現在我準備要反應。但是我不要這樣做,我同樣也可以放棄這反應。」假如我們仍舊執著於感官的接觸,那這就不管用了。我們不可能同時有八正道,又有感官欲望,我們只能選擇魚或是熊掌。而且,恪守八正道極有可能會有一些不太愉快的感官接觸,因為它需要自我規範和自我守護,所以有時候會有不愉快的感覺。

我們也不能希望馬上成功。但是我們知道自己要走的路。一旦知道了方向,而且不再需要作選擇,或者擔心是否需要有人導引時,安定的感覺就會生起。我們可以依靠佛陀,但我們不需要再去決定趨向解脫的路。我們有生活的明確引導。

我們的最大困難是找出什麼對「我」是好的。「我」的本質在哪裡?我們有五蘊(khandhas)——身體和心靈的五個層面,我們有四大元素和身體的三十二部分。沒有什麼東西或什麼人是特殊的——每個人都一樣。我不需要去發現什麼對我有好處。我們所做的只是在愉悅的感官接觸和息滅苦之間作選擇而已。而那個選擇決定了我們的生活。

假如我們不再忽視四聖諦,而且把它們當做是我們生活的重心,那麼無明就會減弱。無明要完全消失,要等到第三聖諦的實踐,也就是我們已獲得解脫、涅槃,息滅所有的苦。直到那時候,我們才滅除了無明的根本——對「我」的執著。

所有佛陀的不同教法,主要是幫助我們堅持正道。在經典中,舍利弗尊者列舉了許多開發正見的方式,來幫助我們增加理解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觀察自己說話、想法和行為的動機。當我們的人際關係並不是那麼好的時候,我們必須反省一下自己的動機。問題不是出在別人身上,我們應該反躬自問。動機就像冰山一樣——看得到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是看不到的。除非我們學會更深入地探究自己,我們會知道行為是由「我」所控制。我們必須為了淨化來檢驗我們的動機:我們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自己?這些動機是出於自我肯定,還是出於恐懼?我們需要檢查我們的企圖,因為我們創造自己的業力。就像我們日常課誦所誦的:「我擁有自己的業,繼承自己的業。」

戒的基礎在於正語、正業和正命。沒有這些作為堅定的引導,我們所有個人的力量都將白費。我們的能量並不是來自於身體,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安定,這安定只有在自覺無咎的情況下才會生起。想要依靠某人,會讓我們變得軟弱,這是很危險的。別人和我們都一樣是無常的,母親、父親、先生、太太、老師,有一天都會分離、死亡或是改變心意,或是我們需要他們的時候不在身旁。我們需要有個很好的守護者,能小心地保護我們的步伐。

正精進、正念、正定,需要深植在內心中。正精進是指持續不懈怠,不只是在禪修中,也在我們所有清醒的時候。假如我們還沒有學會或是了解新的東西,或者沒有幫助或愛過他人,我們這一天就白費了。日子是珍貴的,而且只能過一次。過去已經過去,而未來我們不可知。下班飛機可能墜毀,下班公車可能會翻車,所以當下是最好的修行時機。不能說我們過去就這麼活過來的,將來也會一樣。除非我們能把握每一天,對自己和佛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否則就不算是正精進。當正精進成為習慣後,我們就會獲得更多的益處。

時時刻刻都維持正念對我們來說可能是種理想,很難達成。除非我們下定決心時時刻刻增加念住,否則我們會很輕易地忘記修行。念住並不是一句話或者是佛陀所教的法,而是具有意義的心靈狀態。我們必須把握此時此刻,對內境外境瞭然於胸。我們要覺知自己的動機,而且學習改變不健康的想法和情緒,使其成為健全的想法。念住是心理的活動,它自然會消除所有的苦。它明白地告訴我們,除了五蘊(色、受、想、行、識)之外,沒有其他的現象。剛開始念住會讓我們遠離對過去和未來的憂慮恐懼,而安住於現在。最後,它會指向正見。

當正定生起時,我們應努力去實修。「止」的一個層面是舍離,舍離愉悅的色、聲、味、觸和想法。我們通常會非常喜歡感官接觸,而且會很強烈地執著它們。我們也需要對自己的禪定能力有足夠的自信。雖然覺得困難,但我們會克服它的。

我們內心要準備妥當,把四聖諦和八正道當做是日常生活的重心,而其他的都在其次。假如我們對佛法的興趣已超過理性的了解時,我們會希望依循這些真理來生活,而這就是通往涅槃的唯一道路。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