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4/2/3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說方立天一念三千說是天台宗人依據《法華經》等有關思想,吸取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經過綜合創造而提出的極其重要的義理。內容深邃,富有特色。以下擬從一念三千說的內涵、意義和來源三個方面,加以簡要的述評。一、一念三千的內涵天台宗創始者智頡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五上說:「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種世間,百法界即具三千種世間。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而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祗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境,意在於此。」[1],智顏又在《法華玄義》卷二上說:「游心法界者,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於十界中必屬一界。若屬一界,即具百界千法。於一念中,悉皆俱足。」[2]以上兩段引文集中體現了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思想,其中心意思是,人的當前一念心,就具有三千種法的內容,從而也就顯現出宇宙的全體。一念三千思想的要點有四:(一)「一念」,即一心,指妄心。然妄心又是染(無明)、淨(法性)之所在,從差別相狀言是無明,從真如理體言則是法性,所以也可說是「一念無明法性心」。智頓說:「念只是處,處只是念,色心不二,不二而二。為化眾生,假名說二耳。此之觀慧,只觀眾生一念無明心。此心即是法性,為因緣所生,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心,三心一心。今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一句,名為一念無明法性心;若廣說四句,成一偈,即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3]這是說,無明與法性是同體的,一念心就具足三千種法,不論一念心是無明染心,或是法性淨心,都不能離三千種法,即都具足三千種法。這表現出天台宗性具思想體系的特點。(二)「三千」由三種譬喻構成,即「十法界」(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人、天、二乘、菩薩、佛),十法界互具成百法界;「十如是」,每一法界都不外乎十如是法(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再配以「三種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而構成三千的內容,此「三千」也即天台宗對宇宙的總稱。(三)一念與三千的關係,智顗以「一念」為修行的所觀境,即觀此一念是「不可思議境」,而這不可思議境就是指「三千」法(一切法)。可見一念與三千的關係是主體與客體、修持與境界、一與一切的關係。智顗強調兩者不是生與被生、含與被含的關係,兩者「非前非後」、非縱非橫」,同時頓顯,同時俱起,一念即是三千法,三千法,三千法即是一念,非一非異,難言難識,不可思議。(四)「游心法界」。智顗重視修持,追求游心法界,也就是不斷提升精神境界,以達到不受任何對象所囿的絕對自由之境,從而游心於世界,此時一念具足三千,而世界則都成真理的世界——法界。「游心法界如虛空,則知諸佛之境界。法界即中也,虛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4]游心法界時的法界,為空、假、中三種真理的綜合、呈現,而毫無偏蔽、隔離,這也就了知諸佛的境界,乃至可以說是進入了佛境了。「一念三千」,可以說是天台宗人的最高理想追求。北宋時代,天台宗分化為山家、山外兩派,在一念三千義理上出產生岐解。山外派認為,心、佛、眾生三者中,只有心是理,心是能變造的主體,而佛和眾生則是心所變造的別相,是事不是理。由此認為只是理(心)具三千,而事不具三千。山家派則以為只是理具三千法是不夠的,事也可造三千法。知禮說:「良由灸病得穴故,百疾自瘥;伐樹得根故,千枝自枯。故云:任運攝得,權實所現,以皆由理具方有事用故。只觀理具三千俱空、假、中,故事用所造自然皆空、假、中」,[5]「事用,即「事造」,變造。這是說,如灸病、伐樹,只要抓住根本,就能解決問題一樣,由「理具」而有「事用」,觀照理具一切法俱是空、假、中,事用所造自然也都是空、假、中。在山家派看來,理具三千是指萬有在本質上原來就依真如之理而一一都具足三千諸法,並不是由人等眾生所造作的;不止於此,在理具的基礎上,萬有也都相互為緣,即眾生心隨染淨諸緣顯現而變造生起三千諸法,宛然呈森羅差別狀,也就是說,在理具三千法以外,事也可造三千法。這合稱為「事理三千」或「兩重三千」。「皆由理具方有事用」,表現了由體而用的體用關係。理具與事用名雖異,體是一,並不是合有六千之法,而仍是三千之法。山家派的這一說法,意在強調世間的一切事相,雖然森羅萬象,千差萬別,但又互相融攝,彼此統一,當下即是真實的理性,即一切事相都是理體所具有的。二、一念三千說的意義從理論視野考察,我們以為一念三千命題具有以下三重意義:(一)工夫論。智頡說:「然界內外一切陰人皆由心起,佛告比丘,一法攝一切法,所謂心是。《論》(指《大智度論》)云:一切世間但有名與色,若欲如實觀,但當觀名色。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6]強調止觀修行,須從根本處,即由「心」(識陰)人手。心既統攝一切法,又是一切惑的根本,是觀行的人手處。心既是止觀修行的主體,又是止觀修行的對象,在修行中居於關鍵性的地位。一念三千的一念心是妄心,無明心,由這一念妄心,無三千的一念心是妄心,無明心,由這一念妄心,無明心通到一念真心,法性心,需要一止觀工夫,即通過觀心,對三千法由執著不捨到不起執著的轉化工夫。這種觀心工夫是排斥語言文字和思慮分別的,是超越正常的思維方法和思維程式的,是非理性的直觀、體認。(二)境界論。《摩訶止觀·序》說:「此之所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7]止觀法門的智頡本人修行的法門,也是他觀行所體認的境界。《摩訶止觀》提出「一念三千」命題的目的在於說明「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的不可思議境界。這種境界即是觀行所達到的境界,也是觀行所體證的境界。在《摩訶止觀》中,智頡以一念三千表不可思議境界,其主要旨趣在於以此不可思議境界作為觀行的所觀境界,並引導眾生進入止觀法門,直至度化眾生。一念三千,無論是作為觀行所達到的境界,或是作為觀行所觀的境界,都代表不可思議境界。這種不可思議境界是智頡所提出和追求的理想精神世界。在這樣的精神世界裡,心與物,精神與物質,主體與客體,一與一切,一與多,乃至千差萬別事相之間的界限、差別、矛盾都不存在了,彼此相即相滲,圓融和諧,這是平等無差別的境界,是主客融通合一的境界。從哲學思維來看,這是主觀對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性,個別與一般的依存性,以及森羅萬像的平等性,即對宇宙圓融統一的最高確認。(三)存有論。一念三千說是否有存有論意蘊呢?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思索的問題。智頡在《摩訶止觀》卷五上說:「問:心起必托緣,為心具三千法?為緣具?為共具?為離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緣。若緣具者,緣具不關心。若共具者,未共各無,共時安有?若離具者,既離心離緣,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得,云何具三千法耶?」[8]這是通過四個問題否定三千法的根據。智顗批判地論師與攝論師分別以法性或阿賴耶識為一切法的依持的論點,[9],也就是前二個問題的展開,應當指出,智頡否定一切法的依據,是就「空」的角度立論的,其意旨是強調法無自性,反對對自性的追求。法無自性是不可說,然隨順因緣則可說。《摩訶止觀》卷五上云:「雖四句冥寂,慈悲憐憫,於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或作世界(悉檀),說心具一切法,聞者歡喜,如言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造,即其文也。或說緣生一切法,聞者歡喜,如言五欲令人墮惡道,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即其文也。或言因緣共生一切法,聞者歡喜,如言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即其文也。或言離生一切法,聞者歡喜,如言十二因緣非佛所作,非天人修羅作,其性自爾,即其文也,此四句即世界悉檀說心生三千一切法也。[10],這是順應眾生的心情、願望,而說世界之法,認為若就因緣可說法的角度來講,說因、說緣、說共、說離都是,因句都可說。「佛旨盡淨,不在因、緣、共、離,即世諦是第一義也。又四句俱皆可說,說-因亦是,緣亦是,共亦是,離亦是。當知終日說,終日不說。終日不說,終日說。終日雙遮,終日雙照。即破即立,即立即破,經論皆爾。」[11]智頡以「不可說」與「可說」來貫徹即空假即中的三諦圓融模式,以顯破立相即無礙的緣起中道實相之原理。就因緣可說的層次而言,「心生三千一切法」的思想,除了認識論意義外,是否也可說有宇宙生成論的意義呢?就心與三千法的關係而言,心是否具有三千法的本體的色彩呢?心生三千說是否邏輯地包含了主體相合一的傾向呢?我想在這些方面,一念三千說都給我們留下了很大的探討空司。三、一念三千說的來源一念三千說的來源,有以下一些方面:「十法界」,諸經都沒完整的記載,《華嚴經·十地品》在敘述第十「法雲地」時,比較完整地論及十界的內容。[12]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七也列舉多種道種道門[13],其內容大體上與十界相當。應當說,《華嚴經》以十代表無盡的說法,也給智頡以啟發,正如《法華文句》卷三下所說:「約十法界者,謂六道四聖,是為十法也。法雖無量,數不出十」。[14],智頡就以六道四聖組成十法界,並以十法界代表無量法。「十界互具」,主要來自《法華經》的「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15]的思想。再是,《法華經》的佛的垂跡顯本以化度眾生的主旨,強調佛垂跡現身教化眾生,如此佛界即徹人眾生界,與眾生互通互具,也為十界互具說提供根據。「三世間」,來自《大智度論》,該論卷四十八云:「能照一切世間三昧者,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種世間:眾生世間、住處世間(即國土世間)、五眾(五陰)世間。」[16]「十如是」,源自《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經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17]所謂「如是」即如實。這是從十個方面描述諸法實相,極富哲學意味。慧思和智頡均給「十如是」以很高的評價,智顗還以「十如是」的三轉讀來說明諸法實相。如「如是相」可轉讀為「是·相如」、「如是相」和「相如是」[18]三句,並分別與空、假、中三義相應。以上我們揭示了三千法各組成部分的思想來源,至於結構三行法的運思,以及創建一念三千說的理路,我們以為除了繼承佛典所講的心物不離、一即一切等思想外,也是深受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維模式影響的結果。諸如《莊子·齊物論》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以及人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孟子·盡心上》的「萬物皆備於我」即萬物的道理均可為我所具有,以及惠施說的「天地一體」[19],視萬物為統一體等論說,對於天台宗人提出一念三千說的啟發作用,我們想是可以肯定的。注 釋:(1)《大正藏》卷第四十六,第五十四頁上()(2)《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六百九十六頁上。(3)《四念處》卷四,《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五百七十八頁上——下。(4)《法華玄義》卷二上,《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六百九十六頁上。(5)《四明十義書》卷上,《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八百四十一頁中。(6)《摩訶止觀》卷五上,《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五十二頁上、中。(7)《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一頁中。(8)《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五十四頁上。(9)詳同上。(10)《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五十四頁下。(11)《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五十五頁上。(12)詳見《大正藏》第的第九卷,第五百七十一頁下——五百七十二頁上。(13)詳見《大正藏》第二十五卷,第二百五十七頁下——二百五十八頁中。(14)《大正藏》第三十四卷第四十二頁下——四十三上。(15)《華嚴經·如來光明覺品》,《大正藏》第九卷第四百二十三頁上。(16)《大正藏》第二十五第四百零二頁上。(17)《大正藏》第九卷第五頁下。此段經文僅在《妙法蓮華經》中有,其他譯本均無。(18)詳見《法華玄義》卷二上,《大正藏》第三十三卷第六百九十三頁中。(19)見《莊子·天下篇》。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