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4/2/11

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卷第五

賢護分現前三昧中十法八法品第十三

十法、八法是世尊對交流、解說般舟三昧的一些基礎要求。此法本中,世尊已具體、清晰地羅列了如何實踐這個法則,如何具足成就這個法則,乃至說如何與他人交流的基礎要求亦涉足到。在此,我們來看看十法、八法的具體內容。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若有比丘。樂欲修習此三昧者。先當思惟彼無相想。

「先思維彼無相想」,這是第一首要。在一切法的緣起中,若不以法無自性作為緣起,那麼此人修外道知見,此人行外道法,不能於世尊菩提教言中證菩提分。為什麼?這是我們學習佛法與外道知見的一個根本差別,比如在邊見中、對立見中,是不會思維無相的,一思維就會產生斷滅、頑空此類邪見。此「無相想」,實是無染想、無著想,亦是無自性想之善巧。

既思惟已。我慢不生。

因為了無諸相可得,無對法可生,慢心不可得,卑賤之心亦會丟失,平等心智自然純熟,於是見佛不難,如淨水照物,自然是不難。但末世之中,多於驕慢,蔽塞人心啊。

賢護。除慢高已。心意泰然。

何以故?平等安泰,心自明了。驕慢邪見蔽殺有情,很快就把人的道德、善根殺掉了,許多學佛的出家、在家菩薩們比較令人遺憾的就是丟失了現下對自、對他的尊重,丟失了如實的恭敬、遠離戲論的恭敬。有的人把尊重當成一個戲論,當成一個不實之物了,這就丟失了當下的珍寶,即當下所有依正二報的廣大利益。若恭敬心中如實地尊重、平等地守護,現下就為珍寶!這是一劑防腐的藥啊,不恭敬就是腐朽,而這味藥能使腐朽之物化作珍寶,不離剎那,不離當體。諸位善知識,我們與人交往、與人共住、與人同參、與人施教,乃至向人求教,若不以恭敬真誠之心,此人不得成就,這是珍寶所在。

遠離眾相。

即所謂清淨平等的心智,這是大摩尼寶存放之處。清淨平等,能促生一切功德。

爾時即應為他宣說如是三昧。

在與人宣說此三昧時,若有人相、我相、眾生相,若有驕慢,此法難以交流。以前我接觸過許多沒有學習這個法則,以及對這個法有疑惑的人,因為見一些走過般舟的人的驕慢心、自大心之後,而生起疑悔,當然也有的是此類眾生自身的驕慢、嫉妒心產生的自我障礙。當這兩種問題成熟的時候,就產生謗法、疑法,乃至說遇法而不願意行、不願意了知的這樣一個惡性後果。因此,我們觀眾相無相、遠離驕慢、心生真誠平等,這樣與人交流三昧是有意義的,別人就會感覺到親切、可愛、真實,相應故;若以驕慢心與人交流這個法則,實是傷害世間、欺辱世間、欺辱他類有情,因為大家本具諸佛同等的功德,只是說在起用方面有異,你何以驕慢呢?這是宣說此三昧時十分重要,也是首要的一個條件。

記得第一屆般舟法會將要召開之時,許多人問我設供的問題,我說現前的一切大眾都有資格供養諸佛、讚嘆此法則,但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接受這個供養,如果說假我這個人的因緣來接住這個供養回施給三寶、回施給法則,我是願意的,作這樣一個使者、僕人,我作得,但若是說供養我,則要不得。後來就做了一個供養法會,大家以種種物質的供養、禮讚的供養、念誦的供養來讚嘆此法則的住世與傳播,來讚嘆諸佛世尊的慈悲與威德,我們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應受人供養的東西。若我們當中有親證三昧,三摩波地如實安住的人,我一定極力推薦大家去供養他,何以故呢?緣此成就者,即得善巧,即很容易契入三昧。

在這個法則中,為什麼我們不敢邁大步子呢?其中有一點就是因為此時代人的善根福德不具、法緣不具,若是輕易地廣泛傳播,就會給人帶來謗法、疑法的惡性機制。所以,現在以這種一日一夜的行持為主,這樣逐步相續、成熟,能令人的身心有所依止,於法則有所依止,有進趣的善巧,這樣會利益很多人、天,乃至說世間不可思議的有情。若我們有浮躁的、不相應的、貢高的東西,即有言不符實的法則,那就會危害這個法,遮這個法,甚至毀滅這個法本的住世。所以,對於此法,若不依經教、不依歷代成就善知識所傳播的法則,我們是很難把它如實地傳播下來的,虧得我們有這樣的經典來依止、來了解應如何交流。

不應起諍。是中云何名為諍也。所謂妄想誹毀。即謗於空。名為諍也。

諸法性本空、無有塵染、無有一法可成,與這樣的心智不相應者,是為諍心。若人證得無諍三昧,於一切世間皆作包容,平等守護,何以故?心智無掛礙故、無對待故。阿彌陀佛因地是以無諍三昧作根本守護,歸結其三個根本誓願之根,就是無諍,就是所謂空、無染、無著、平等一味。此三昧不離一切有情的當體,你說:「我運用的是貪、嗔、痴、慢、疑、不正見,染著種種顛倒知見,這跟三昧有什麼關係呢」?當體即是,就是你識不得,你錯認自己現前的業相,實不知此業相實無所得,是幻緣所生,若用智慧門來觀察,是如夢如幻,現前成熟,緣滅就滅,了無所得啊;若用本質來視,其幻緣生起,即是三昧生起。

抉擇此處者甚稀少!那怎麼辦呢?就先以無諍來感動此類有情。所以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誓願中,是以無諍作為清淨相守,或說為清淨緣起的,順性發起廣大善巧誓願,欲度脫一切眾生,成就菩提,或說離一切苦,得一切樂。此「樂」,是法性之信順者因真實相應故,而得的廣大安樂與不可思議之智;而若不相應,則產生種種摩擦、對待、傷害,所以說逆性則多諸傷害,這些傷害實在是無益的。諸佛如來不過是法性寂滅海中的莊嚴相、真實相、威德相、具足相,令人期盼、嚮往,如此而已。而我們凡夫羸劣的、卑賤的、讓人痛苦的相,實在不過是瑣碎的、扭曲的、變異的、迷失的相,但還是不離寂滅海,未有離法性。所以,未有剎那因緣,未有一有情能離法性真如海啊。這是真實不虛的。阿彌陀佛親證這樣一個無諍的心智,所以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決定一切眾生「聞我名號,俱來我剎」,何以故?心智如是,威德如是,本質如是,願力如是,攝眾生窮於未來孜孜不捨如是啊。因為其自性發心真實相應,真實成就,無所畏懼,乃至未來際面對無量的眾生,無所畏懼,對於再頑愚的有情,也是無所畏懼,令其度脫,所以作廣大清淨教言獅子吼,威伏一切世間有情,現大威德,窮於金剛際,徹度無間相,予一切眾生得究竟利益。這個利益,是世尊守護此根本誓願所引發的一切凡聖不可思議的利益,若思議,你很難相應,因為無以契合。

「即謗於空。名為諍也」,以前接觸到阿彌陀佛因地三個願的時候,我說怎麼世間人宣傳的阿彌陀佛教言與這三個誓願都是違背的呢?舉一個誓願,不說誓願的具體內容,只說其表相,阿彌陀佛立的一個誓願是廣習一切法、利一切眾,其三昧耶誓願的名字不是這樣,但內容是這樣,即要習一切法則,不論是佛法,還是外道,要利一切眾,不論是蜎飛蠕動,乃至愚痴有情,乃至謗滅佛法者,阿彌陀佛世尊皆以威德力攝護,即無畏威德力,無對待威德力,無諍威德力,順用法性、徹底了知一切諸相非相之威德力。所以謗疑者,亦不得謗疑之真實之業,何以故?阿彌陀佛徹底摧毀了這種虛假、變幻無常的相,他在一切眾生無量壽、無量光心智這個根本法則上抉擇了。若不以一個根本法則來抉擇,那九界眾生還是九界,何以故?大家安立在自己的業相中,不能自拔,以為業為實,以為業為真,以為業為守護。這樣怎麼能饒益十方呢?善導大師也講「專復專」,但這個「專復專」的後面是指一法深入之方便,非是謗他法、疑他法,非是不利他類有情,非是排斥他類有情!絕對不是這樣的,而只是說初學、欲得此利益者,應「專復專」。那些利益現前者、隨順佛誓願者,是「專復專」之功德現前者,他們就不會說排斥哪一類、嚮往哪一類、守護哪一類,若有親有疏,怎麼與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得以相應呢?所以,無諍甚為重要。在淨土法門的修行中,如果我們不理解這種用心的方法,就把淨土法門變成一種等死的法門、趨死的法門,或者說是狹隘的、卑劣的法門,因此許多人不願意習這個法,再談般舟三昧,就更感覺「那是聖人的事」了。而我們從這個經典看,世尊自始至終宣化的都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應愛樂此法、求證此法、廣宣此法、讀誦經教、親證利益,處處如是宣化,沒有哪段文字說這是哪一類的聖人才能行的法。

我們是不應與別人諍,本來世間是無諍的,本來世間是無對待的,出世入世中,對待法是凡夫所擇取,如果我們擇取這個「諍」,那就會墮入凡夫類心智,就會在凡夫業緣中流轉。我們不能妄認為誰凡誰聖,凡聖無位啊,你說:「我這無明迷失、愚痴顛倒業是不是凡呢」?是,但你不能強執這個業,這個位也不能說是屬於你的,只是這種業相相續,而業相無我啊。善知識們,我們認識不到業相無我的時候,就會認為名字我、無常我、業相我、煩惱我、習氣我、男女我、色身我,這些「我」都會壞掉的,都是在無我法中表露的一種因緣相罷了,若認此為我,那真是錯認了一個法則,流轉無窮啊。

賢護。是故彼比丘以無諍故。當能修學。為他宣說此三昧也。

如果與人諍論,則很難交流這個法則。別人贊也好、謗也好,再惡劣的說法,我們也不能去有對待,何以故?事相無我,你何以染著呢?法則是無人相、無我相的,我們順應法則,就可以成就,但若順應人、我,則背道而馳,舉個例子,比如長江兩岸有許多池水、湖水,此湖水可能說彼湖水「非長江水」,而彼水說此水「也非長江水」,因此,如果我們要說一個法則的時候,就說這個法則,大家隨順這個法則、歸到這個法則裡面,就會被此法載負,得到利益,而法則之外的話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我們說以人我是非,就會蒙蔽一個法則,於法則之外浪費自己的生命,而我們隨順一個法則,就會逾越這種人我之諍,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處,都有是非變化之相、凡聖變化之相,這與總體的法則機制可能相應,也可能不相應。若相應了,我們就在隨順法則;若不相應了,我們就在法則之外,迷茫於自己的業相之中。我們不可以用別人的業相,或自己的業相去迷惑自己、迷惑他人,那才是佛法中所說的可憐憫者,對其應該疏導他們回到佛法之法流中,進趣於諸佛智願海中,而徹底得到解脫,無有毀滅,無有乾枯。例如我們到武漢一帶可以看到,長江兩邊有特別多的池塘湖泊,你能說它是長江水,或不是長江水?疏通到長江裡面,就是長江水;疏通不到了,就是池塘水。我們每個眾生的業相就象一個池塘水,或一個盆子水,污濁水、淨水、工業廢水、家庭廢水,什麼樣的水都有,但若是把它投到長江里,它都可以流到大海去,這是決定的。你說怕自己這點水污染大海,大海畢竟極為寬廣,是能消融你那一點兒污濁的,對此我們要放心,不要怕自己能玷污大海,我們也沒有這個本事的。有人怕他人的污水會玷污大海,你也不要怕,它畢竟要歸海的,大海心智廣大故,無所遮蓋故,容納一切故,你怕什麼呢?所以,我們不要怕頑愚的有情、罪惡的有情、顛倒的有情,如同把水導引到河流去則必然會歸海一樣,我們把他引導到這個法則中,就能消融他的業相,對此放心就對了。如果一定還要說這樣的人如何不行,其實也不要說別人,你自己也差不多,很多人以為別人不怎麼樣,實際自己也不怎麼樣,若不然怎麼生活在這同一時代?怎麼不生活在佛在世的時代?你說你乘願再來,那更應該悲憫有情。我們應審視,此無諍甚為重要。

賢護。有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修學。為他解釋此三昧者。

世尊一步一步地來導引我們了解此三昧的成就法則及成就相,乃至與他人交流的法則。細膩、體貼者,莫過於世尊啊,真對我等有大恩德,實是我等法身慧命之父母、道德養育之父母啊!

應當具足成就十法。然後為他解斯三昧。

你說:「我現在還不具足十法,能不能給人解釋呢」?世尊說,你欲給人解釋的時候,先把這十個功德、十種法看一看,學一學,這是假他言而證自身於佛法法則的利益,所以一切不離法則啊。

我剛接觸比丘戒的時候,把《四分律藏》讀了一遍,出了一身汗,因為就有一個感覺——世尊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啊,釋迦牟尼世尊,乃至說拘留遜世尊、拘那含摩尼世尊、迦葉世尊,賢劫四佛未離開過我們,賢劫以前的世尊也都沒有離開過我們,以種種身相、種種音、種種法則,不斷地施教於人。你若讀一讀藏經,尤其是出家人要讀一讀,十分有意義,你就會感覺這太平常、太真實、太親近了。以前感覺離世尊在世的那些阿羅漢太遙遠了,兩千多年的時空距離太大了,但一讀優波離尊者的《八十頌》,就感覺到十分親切,任何距離都沒有了,即使用我們的凡庸之心,都沒有距離感,況且你還是發心勇猛、清淨持戒、善根深厚的有情呢?所以還是希望大家深入經典,能多讀的還真要多讀一讀,念佛的好好念佛,行般舟的好好行,經教還是要讀的。

以前我剛住山的時候,有一個畏懼,這個吃飯問題怎麼辦啊?後來經常遇到出家師父問我,你住山吃飯怎麼辦?我說我不知道,這不是我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是誰的事情?我說有人管。誰管?佛!誰管?菩薩!誰管?護法!誰護法啊?人天護法啊,那是他們的誓願。你若真做佛事的時候,無所顧忌,無所畏懼!我以前住過很多很偏的地方,絕對沒有餓著的事情,除非你不學佛了;也沒有遇到什麼違緣,除非你製造違緣了。

我們現在這樣的聚會,若沒有行法基礎,也是不可能的。對於這個法會,我一直說這個殿堂不大不小剛好,大不得,小不得,大了,也開不下去,小了,開不下去,有龍天護法嘛,對不對?若沒有護持,我們真是一天也住不進來。若不是四個月的安居,有諸佛菩薩的護念與照顧,我們坐不下來的,你看看有多少外緣侵擾啊,我們無始以來的成熟惡緣之中,真是熱惱,這個事情、那個事情,一百八十個人都牽動著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把你拽過去了,也不知會被拽到什麼地方。但因為安居這個願望清晰,佛菩薩的加持清晰,我們就輕鬆地坐下來了,避免了一個夏天的炎熱的侵害,這算一個最大的身體感知吧?我們不用扇子、電扇、空調什麼嘩嘩地吹,最起碼說是避避暑吧?這個福德是有的,對不對?將來這個道場要建成五百人的規模,如果五百人避避暑,是多大的規模啊?不用空調,省了多少電啊?為國家創造了多少財富啊?那如果一千人?一千五百人?三千人呢?即使是避避暑,也是福報。

何等為十。所謂一者。彼諸善男子善女人。先摧我慢。起恭敬心。

恭敬心,還是放在頭一條。我遇到一個事情,現在還記憶猶新,有一個法師去給別人指導般舟行法,本來是很好一個家庭道場,大家走得很好,有的人拿出來房子,有的人提供飲食,大家全力以赴地為行般舟而維持著這個家庭道場,可這個法師去了,鼻孔一朝天,一來就說,啊,給你們開個會,然後一、二、三……,別人一看,這麼驕慢,算了,我們不行這個般舟了,什麼破般舟,我們不走了!房子的主人先說,你們要走般舟,需要有房費,一個月多少多少;接著供養飲食的菩薩說,哎呀,你們誰走般舟誰就自己帶飯菜吧;然後護關的人說,哎呀,我還得工作,照顧不了你們了。OK,這個道場就結束了,這個法師的指導就「圓滿」了。什麼圓滿了呢?驕慢。後來有幾個居士跟我說,某某法師怎麼這麼驕慢呢?我說,人不自知啊。可能是自己眼很高,很輕易地看到別人有很多不如法,鼻孔一朝天,把人一說,結果很好的行法道場,已經很多人走過的道場,就這樣解散了。

所以,我們與人交流,要真誠、要尊重,如我給恆陽庵提的三點——尊者、包容、交流,如果這三點做得到,這個道場就健康了,就有意義;如果不交流,不尊重,也不包容,那就維護不下去,為什麼呢?因為大家不願意知道尊重、包容的內涵,不願意知道交流的基礎。世尊是個知恩必報者,成道後在那棵給他做伴的菩提樹下站了七日,注目菩提樹,一生感激心,說,凡我弟子,當禮敬此樹,何以故?因為此樹與我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不退增上緣啊。而這周邊的樹,都是我們成就道業的增上緣啊,我們能不能向它們七日禮敬呢?

世尊在此段文字中給我們講解了如何與他人解說此三昧?應當具足什麼樣的法則來與人解釋?如果我們在這個三昧法中不願與人解釋,那我們心中有一個什麼樣的障礙呢?實際上在解說的時候,我們能走出自我意識的障礙、自我的局限,若能依法來解釋,自然隨順佛陀的教言,自他二利就能如實地現前。

我慢會遮菩提心智的成熟,因為恭敬心是一切法之本,也是菩提心智的根本,若沒有恭敬心,菩提心無以純熟,而若沒有菩提心,那一切法何以成就呢?所以,恭敬心是一切法之行法、求法、證法之首要。菩提心是我們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離不開的,而恭敬心是菩提心最外層的表現,如果沒有這個包裝、這層表現,菩提心是不完善、不真實的。在我們漢傳佛教的習法中,大家對恭敬心的薰陶、訓練,或說這種自我體驗就相對少一些。恭敬心並不是說要有一種委屈的恭敬表現,最主要是從內心引發出來的對法則的如實的尊重、如實的守護、如實的傳達,這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們中國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育中,實際也是圍繞著一個恭敬。恭敬心是一切眾生基本之需求,不論是貧是富,是凡是聖,是出家在家,學佛不學佛,相互尊重是最基礎的一個教育機制,我們對此認識不夠的話,後面九種法是很難相應的。

二者。知恩不忘。心常念報。

我們常說「上報四重恩」,師長恩、父母恩、國土恩,眾生恩、三寶恩、出家還有檀那施主之恩……,這些恩,的確遍及在我們生活的每一時刻,養育著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依正二報中處處時時都充實地表現著這些恩德的具體內容。如出家人的衣食,乃至所有用品皆來自於施主恩,而師長恩、佛恩、三寶恩表現在教育、養育我們的法身慧命的機制上。對於在家菩薩們,這四重恩亦復清晰地存在著。

行般舟一法,若心不知恩,則常會生種種不相應的心理狀態,因為感恩心是一種十分調柔、謙順的心理,知恩報恩是佛教的一個首要課題,是佛法延續的一個必要守護。許多人說自己學佛沒有動力、修行上沒有動力;也有不少學佛人、出家人三五年後就十分消沉於法則的實踐及守護,為什麼?就是沒有知恩報恩心,如果真正了解了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那我們想證三昧之願望是會十分迫切、十分真實地延續的。

三者。心無倚著。亦無嫉妒。

不攀緣於高下,專行一法,深入實踐,以得「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之親證,所以說「心無倚著」。現在的習法可能普遍存在一個大問題,就是朝三暮四的心理狀態,即相互地攀比。世俗人攀比,有情可原,佛法中的攀比往往會自贊謗他,或者產生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理,或者妒忌,或者增上慢心,或是攀緣之心,種種這樣的心都會生起來,那我們那個踏實、如實修持的機會就會丟失在自己的現緣之中了。

四者。除斷疑惑。及諸障礙。

我們的障礙一般表現在三個方面:煩惱障、業障,還有報障。報障是隨身俱來的,業障是在延續過程中不斷增強或減弱的,煩惱障亦復如是。大家還比較常說的兩種障是所知障與煩惱障。不論三障說或二障說,其中,煩惱障令我們寂靜的心智不得安樂,所知障令我們無上的菩提心智不能隨順成就。在我們漢傳佛教這塊熱土上,所知障往往比煩惱障更為熾盛,因為涉獵的書籍、法門,或者人緣甚為複雜,沒有篩選,泥沙俱下,因此遮障了許多習法的清淨緣起、圓滿緣起、真實緣起。

五者。深信不壞。繫念思惟。

在佛法中說的「不壞」不是常見,是「四信」所守護,即在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中,以信其真實功德故。此真實者,是指能如實地饒益世間。對於佛、法、僧、戒饒益世間的真實功德所在,深信不疑,常繫念思維、如實觀察,這是「不壞」之深信。若我們學佛,不論出家在家,離開這種對三寶、對戒法的深信與觀察,則會墮入非佛教徒的心理或生命狀態。此第五點在我們這個時代也是十分需要不斷串習的。

六者。精進勤求。經行無倦。

般舟行法在恆陽庵的確做到了一定的相續性,大家對法則知見的認識也在相續地不斷深入,現在通過學習經典,可能會使我們更加細膩、真實抉擇。對經典的學習,不僅是我們現在人不太重視,從祖師教在中國廣泛傳播以來,對經文的實踐、守護就是我們漢傳佛教一個較大的弱項。現在我們如果依這個法本,依佛陀的直接教言來不增減地實踐,那就會得大方便。

能信得及佛語,那是大福報啊。但在漢傳佛教中,我們對經典教言機制的認識往往會打折扣,我們信人語,信善知識語,而對佛語直接取用的反而甚少,如《圓覺經》這樣的總持陀羅尼教言、如來藏性教言,基本是口訣性的,是無以理解的,若強行理解,反而不得其用,何以故呢?凡夫心智中的理解,就是用我們可思議的思維去處理了一次,使其變成自己識心的污染,是一種變形的對佛語的意識,而如果我們依教言去實踐,不斷地消除我執、我見,隨順佛陀的教言,就容易深入法界的真實之相,或者說容易親證法則的真實利益,這真需要我們去不斷地實踐。

般舟一法,別無什麼技巧,就是讓我們在本無生滅中、本無染著中、本無痛癢中、本無失念中、本無煩惱不煩惱中、本無昏沉無昏沉中,去消除昏沉,消除煩惱,消除痛癢,消除饑寒。這個「消除」,實在是觀察業相自然延續,方法是很簡單的,「三字訣」中,「立一念,斷諸想」後面的諸多「勿念」,就是不加了知,不滯不隨,順應誓願,清晰觀察,不黏不著,不執不懼,如此而已,行起來是十分簡單方便的,若是真正去實踐,這個法則是不難的。

今天下來到恆陽庵,大家問我是不是休息一下,我就休息了一會兒,但感覺到人一旦貴其身時,道業就退失。不論是大家的勸說,還是自己的意識,一旦認為自己的色身需要休息、需要珍惜的時候,就已經變成道業的減退了,這在法則上,每個人可能都是一樣的。

恆陽庵這一日一夜的行法,乃至有一些人能走七日八夜、三天三夜,不管怎麼延續,一日一夜是大綱。最近我感到還是希望大家在這一日一夜、一日兩夜中能如實地按照儀軌來行持。因為之前也有傷痕累累,一個法則走出來,就會有披荊斬棘者,即先行者,中間有多少艱辛呢?可能行者是知道的。我也參與過一些行法的護持,也知道一些道場實踐法則的內容,也遇到一些出家人、居士在這個法上相應或不相應的地方,不相應就會有諸多苦難或對法的疑慮,相應處就會生起喜悅,乃至生命的改觀、意識的改觀。這個法畢竟是有意義的,不論是以何因緣,一旦行過這個法,就會與佛法結一個不退轉的因緣,這是真實不虛的,只是說我們在現世中因如法或不如法而表現出利益的貼切或不貼切、現前或不現前,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了,但就與有情作廣泛的因緣,即念佛的因緣上來看,從究竟的利益上講,從根本的大利上講,是實在不可思議的福德,所以此法謗不得、疑不得,也贊不得,是行得、守護得,我們如實地傳播它,這樣能廣利世間有情。

七者。常行乞食。不受別請。

這是對出家人而說,實際還是一個讓我們去除驕慢的法則。在僧法中,常行乞食,是放棄驕慢、放棄「我」尊貴的一種最重要的守護與實踐。在我們漢傳佛教中,托缽乞食是一個一直未被廣泛推廣的僧法,雖然從古至今也有行者在陸陸續續延續此法,但多不是日常生活,只是某個因緣下大家去托一下缽,是象徵性的、禮儀性的,或者是警世性的。我們對此如何來守護、審觀呢?實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除貢高慢心、去除貪圖安逸的心,這樣是有意義的,在家居士也應該注意這一點。

世尊講過一部《瓔珞經》,並在許多經典中都特別提到佛菩薩所佩的瓔珞,它是一種莊嚴表法,就是指要常生慚愧啊,於自己所行生不足想,所以就會有增上的進取心;對眾生及佛陀有慚愧心,那麼就有自我的勉勵。行般舟一法的要求也是如此。在一些走般舟的地方,因為對行法人的飲食或其他方面過份照顧,也形成了走般舟人對他人供養的不尊重等負面作用,有時候我們因衣食的充分、環境的安逸會丟失行法的真正利益,即三昧的親證。

許多人問我,你現在談的淨土法門怎麼與以前談的不相應呢?實際不是,我們親證三昧與阿彌陀佛的願望是不矛盾的。若我們對隨順阿彌陀佛願望這一點上放心,再來行般舟,不是一個矛盾的事情,親證三昧也不是一個矛盾的事情,我們在現緣中嚮往這個法則的住世與傳播,與阿彌陀佛廣利世間有情、令佛法住世安慰一切有情的大願也是不相違背的。有時我們的二種邊見心智,即有無啊、是非啊等等,這樣的知見隨時就會生起來,而無對待的知見、隨順的知見,還是需要不斷調整的,若能依中觀見,或說智慧見、無染著、無對待見,來觀察法,就甚為方便。

八者。少欲知足。調伏諸根。

這是菩薩所行的聖行功德,不論是聲聞乘、大乘、金剛乘,所有成就的基本依止都有「少欲知足,調伏諸根」等八法善巧,即八大人覺。八大人覺是在家、出家菩薩必行、應行的法則。少欲、知足是此八法中的前二法,寂靜為第三,其後有正念、正定、精進、正慧、無戲論,這八法是菩薩當行。

我們現在可以觀察到一個習法不相應的現象,比如在殿堂里、功課中、念佛時、交流佛法時我們都很正規,一旦到平時中就容易放逸,不攝諸根,意志散漫,乃至有多諸習氣的縱慾或不知足,凡夫有情十分容易這樣,這對「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的親證亦是障礙。在般舟道中行法,可以隔離開這些業習,可以照見自己的業習,但如果到日常生活中走般舟,是需要十分猛利的心智才可以行持的,所謂隨意三昧的行持,時時收歸心意,但提名號,無染無著,於現緣的善惡是非中了無掛礙,對於煩惱不煩惱、業習不業習,不去回顧,直直地走去,這樣隨意三昧就容易成就。實際念佛三昧就含攝著這種隨意三昧的修持,因為易行故,隨時可念,隨時可修,不擇地點,不擇方法,所以持名念佛實在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修行方法,其功德與利益內涵唯佛與佛世尊能知能曉。此處的八大人覺的修法,或十法的修法,使我們能夠照見自己、覺醒自己,都是平常能用的法則。若我們只專於行般舟的那一刻,而一到平時日常生活中就不去關注,那想於法真正有所成就,實在是大難。

九者。正信甚深。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是諸佛親證的法則,也是法性的真實表現,即一切法本不生、本不滅,無來無去,諸法寂滅,本無所得。在無生法忍的教言機制中,因為一般凡夫無有涉獵,所以設定菩薩相似法忍,所謂一相一行相似忍中得安樂,如六祖大師《壇經》中宣化的就多是一相一行的菩薩法忍,即菩薩無生忍,是為相似忍,即於一切善惡是非無染無著,無掛無礙,若人能善於守護,如是能不見世間之過,直趣清淨心源,即菩提心的成就。

真正的無生法忍唯有諸佛親證,所以此處只有深信諸佛大功德相,此處是我嚮往,是我皈依,是我消歸之處,非我思議之處,這是一個方便。因為我們在所知障中,多是以思議自我遮蔽,若把三藏十二部都思議一遍,就都是障礙,是不能證果的。許多人就是在這個地方走了彎路,用自己的意識思維經典,而不是用經典隨文入觀,去掉自己所謂的辨識之心。思維已經是我們無始以來業相取捨的一個力所在,也就是說若我理解了、這個事情有意義了,我就取,沒有意義,我就舍、就排斥,對經典亦復如是取捨,這樣對無生法忍就會落入一個名字忍,還是把自己的心念放到裡面了,結果就形成所謂的「所知障」。所以在行法中,如五停心之後的善知識與我們一般人的心理狀態就有天地般的差別,因為未停心之前,二邊語是必須說的,不是就非,不這樣就那樣,沒有一個我所不造作、安樂平和、放下勞慮的清淨心。對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善思維、觀察,在念佛中證得相似停心,也得方便。

十者。常念誰所有是三昧。即於彼師生諸佛想。然後修習如是三昧。

常存念誰證得了此三昧,世尊給我們舉了個例子:我弟子中摩訶迦葉親證此三昧。迦葉尊者就在我們上方的華首門中,我們朝他禮敬就對了,十分方便。你說那是個石頭,誰知道裡面有什麼,若這樣疑慮,那我們還可以疑慮佛法,也可以疑慮文字。實際說信、疑是心智所依、心智所生,所依所生中會產生方便,一個是疑,一個是無疑,無疑者是智者所行,疑者是凡夫所行,同是一個心念,大家善觀察。

賢護。是為彼善男子善女人具足如上十種法已。應當修習如是三昧。亦令他人受持讀誦。如是行者。當得八事。何等為八。

以上十法,我們在與人交流時應該思維、觀察,這樣就有交流善巧,接下來說「如是行者。當得八事」,即有八事會顯現出來。諸位善知識,我們學習的時間來學習,下去還希望大家常思維、常存念此」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的法則。

一者。畢竟清淨。於諸禁戒無毀犯故。

本質上來說,一切眾生無持戒亦無犯戒,無戒可持,無戒可犯,因為俗諦現前因緣故,本位法中各有法則,各有禁戒,即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具體的身份與所應守護,出家、在家、比丘、沙彌、比丘尼、沙彌尼、近住戒、在家五戒、十戒、菩薩戒等等,本位法中各有守護。而「畢竟清淨」者,其本源是清淨,在本位法中有持有犯,若無犯禁,我們現世中得安樂相應的法則。

二者。知見清淨。智慧和合。不與余相應故。

運用智慧心智行法,即無染無著,當然這樣也會成熟清淨的知見。在外緣的尋求中,比如大家談論比較多的誰有什麼境界、什麼色身的感知、意識的感知、外緣境相的感知等,這與清淨髮心知見是毫不相干的。有的人感覺到輕安,有的感覺到粗重,有的感覺到昏睡,有的感覺到疾病,這與清淨知見實在都不相干,我們目的清晰,就直去目的,無掛無礙,這個知見是十分應該清晰的,半路中所謂的感受、所謂的境界、所謂的外緣,不為其牽掛,這樣「不與余相應」,是為證此三昧方便,也是個捷徑。我們行般舟,包括一日一夜中,基本上都是障在此處,比如痛來了,人就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痛上面了,就沒有「立一念,斷諸想」清淨一念。

清淨知見,就是無染無著、清清晰晰。見佛,就是如宗下人所講的「前念不生,後念不滅」,其守護的實際是諸相無相、本來見佛。你說這不成禪宗了?你可以不在意、不留駐在這個言說上,就無所得地念佛,是很方便的。但如果腳疼了就要揉腳,腿疼了就要揉腿,困了就要靠一靠、停一停,這就不與智慧相合了,就透視不了法無自性,透視不了法本無生滅、本無感受、也本來沒有痛癢。既然「本無」,為何現在現痛癢呢?面對如此幻業,無染無著,人就得安樂,因為它是剎那間的因緣業相異熟罷了,不會有實質,不會長久,一旦我們對此一個個地逾越過去了,其本質就自然地揭示出來,即法無自性的本質就自然地揭示出來了,諸佛自然現前,如水鏡照物一樣。

這的確需要不斷實踐才能純熟,一次一次地,不斷去觀察,不斷去運用。我們單單學一些理論,不去實踐,實在是沒有意義的,此處用理解也實在是沒有意義的,應依正知見、清淨知見、依智慧而行,單單言說,單單聽聞,那只是一個緣起,若不去行持,十分難以親證,所以對此應常行、多行。現在若能真正走走般舟,真是福報,在什麼時間走?可能在我們每個時刻不丟念、不染著,這是一個很好的般舟,大家互相激勵吧。我們在未證法則利益前都應大生慚愧啊,因為法不相應,雖然大家對這個法則經常聽聞、交流,但沒有真正的成就利益之前,都是應生慚愧的。

三者。智慧清淨。更不復受諸後有故。

前面講知見清淨,這裡講智慧清淨,而智慧清淨立在不為後有。諸位菩薩各自審視審視,若明天沒有任何你所進趣的世俗因緣,你會不會產生畏懼?如果明日所有作為中但是利益世間有情,此後有是無後有之相續,是智慧相續,或是慈悲相續。而一般我們都是後有相續,也就是業相續,若對業相續產生了橫斷橫出的心,這樣於智慧清淨是不難守護的。

當我們還為自身的作業、自身的得失打算時,那是後有之相,是染污之行,是無智慧的。圭峰禪師講菩提心有三種相,其中大智者,上無諸佛可成,中無諸法可修,下無眾生可度,如此之相就是大智之相,空淨無礙啊。如果我們還設立一個後有,說什麼明日、後日如何行為,那就無力守護現下的清淨心、智慧心。如果我們發心運用智慧、慈悲來延續未來,那就是菩提心的守護了,即在後有的生命中延續悲智二法,那就是不離父母生身而成就菩提,心念一轉,此造業身就成為一個悲智身,可廣利世間,這是十分清晰的。

在藏傳佛教的加行中,厭離心,以及徹底捨棄此身之受樂,即一切享受與安樂的心,這是兩個最基本的加行,若不然上師是絕對不會給你授法的。我剛出家時,有菩薩就對我講:「若要此身有真正的佛法成就,你就要捨棄此身任何業相之染著,否則是不會有成就的。」當時我有觸目驚心的感覺,對於徹底捨棄此身在物質、精神上的受用,還是有一些顧慮,有一些茫然。經過一段實踐,乃至遇到阿彌陀佛這個教言機制,才知道橫斷橫出的善巧所在,也即聖者如阿羅漢所證果之不為後有的抉擇在什麼地方,就在於不再延續自己的善惡無記之業,所有延續依悲智二法,如曇鸞法師所講的「以佛願為生命,豈可思議」?即是說用佛願來延續這個生命是不可思議的,而如果我們依自己的業力,依貪嗔痴慢疑不正見來延續生命,那就是後有。這一點是比較好審觀的。

四者。施與清淨。不願一切諸行果報故。

此處說的是對一切施與不求回報。我們在布施過程中,不求回報是甚為重要的。同樣,在行法過程中,如果急於得到什麼,急於功利,也會遮蔽自心。有所回報,以及名聞利養,都是世間的教育,若有所作為,則欲有所回報,若沒有回報,人就會生怨,比如會說:「我付出了多少,怎麼沒有得到」?這是一種正常的凡夫心理。

此處的「施與清淨」,就是不求回報。我們可以審視自己所有的作為是不是不再求於回報?如果就在作為之當下徹底了脫,無有後有,無有黏著,無有回報之心,無有回報的索取,無有回報的妄想設定,那我們這樣做是無畏的,也利索,不會在得失上衡權。得失心是凡夫心中一切法的根本之始,一切凡夫作為都離不開此心,而我們的作為如果真正不再計得失了,施與清淨自然就會呈現。這些經文對凡夫有情的知見都十分有針對性,也十分具體,我們大家在平時生活中可以自己審觀。

不求回報,往往說起來簡單,在凡情之中,不求回報是什麼樣的心理呢?大方?無私?無我?如果真是要你所喜愛之物、貪愛之物,或者你尊重之物,你能否給出呢?昨天有個法師說,他在終南山住時,遇到過強盜來搶衣缽,這時他該怎麼來面對呢?應不應該給呢?就這個問題,他問了很多人,有的比丘說全給他,有的說制服他,也有說寧捨生命也不能舍衣缽的,說法不一。我們如何來看這個問題呢?《四分律藏》中對此是有解釋的。真不求回報的人,做事是很無畏的,無私者無畏啊,肯定不會有委屈、責難的心智。往往委屈就委屈在回報上了,因為回報不相應,人就會感覺到委屈。所以,「施與清淨」是我們出家在家人都應該審觀的一個大法則,世尊在這八法、十法中,講的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中十分具體的內容,我們平時心中最容易犯的過失,或者最容易強執的知見,這裡都一一表述出來了。

五者。多聞清淨。既聞法已畢竟不忘故。

我們於不捨法心智中多聞諸法,是善巧;聞而不染,機緣成熟即能行持,是為方便。因此,「多聞清淨」是很重要的,多聞而不成負擔,不成驕慢,機緣一熟就能行持,或者布施於人、廣傳世間,這都是善巧。有的人接觸法、接觸人多了以後,會產生驕慢、邪見,那就是多聞不清淨了,因為以自己多聞而產生慢心、邪見心、高低心,這樣就會污染這個法則。

六者。精進清淨。於一切時求佛菩提故。

所守護法則普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依最上乘心,不為他求,不為他墮,是為「精進清淨」。在三乘心智中,有聲聞菩提心、緣覺菩提心,乃至佛菩提心,此處說唯「求佛菩提」,即是求最上乘心,是為精進,應於此心無舍無墮。

七者。遠離清淨。於一切名利不染著故。

在佛法的機制中我們也看得到名聞利養,若稍有正行,對法則有一些相似實踐,名利隨之而來,稍不注意就會被名利所害,被名利所染,被名利所污,所以應「遠離清淨」。

八者。不退清淨。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不動搖故。

最初不能動搖,實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無上菩提心,從初發心一直到成就都是同一心智,所以說「發心佛即成」。既然「發心佛即成」,所以十分需要清晰此發心,是為「不退清淨」。

賢護。是為彼善男子善女人所獲八法也。

「獲」者,當守護,當實踐,當成就。這些經典真是應該常讀,在放光寺大家讀了一個月,然後我們再做這個個提示,無外乎是為了使般舟經典能廣泛傳播於世,令大家能依經而行、依法而行、如法而行、如法成就,這樣就不走彎路,免除無益之苦而進趣菩提。

爾時世尊。為重明此義。以說偈曰。

智人不起有相想亦當除慢及我心

於深忍中無取著彼能速宣此三昧

空中本求滅諍根涅槃無相大寂定

於佛無嫌不謗法彼能速宣此三昧

說明宣化此三昧應守護的一種心智。

智者不興嫉妒意念佛知恩及法僧

所生降伏無遷移如是寂靜持三昧

無有嫉妒亦無疑思惟深法真實信

精進不懈離諸欲彼能如是得三昧

偈中有「宣三昧」、「持三昧」、「得三昧」,這個說法次第無外乎是從求法中、讀誦中、傳播中、解說中、親證法則利益中,設定種種法則以印契我等自心。這裡藥方很多,以治我們各種疾病,但對嫉妒與驕慢的提示是十分突出的,此外對精進也作了特別提示,但於無上乘作以守護,是為精進善巧。

常行比丘乞食法舍諸別請況求財

斷除垢染證真如彼能如是得三昧

「乞食法」,實際是舍離諸驕慢之法,亦是舍離貪圖安逸的法則。

「舍諸別請況求財」,出家人或行法人若貪於諸財,過患無窮,會因這個沉重的包袱而耽擱自己成道的機遇。

誰能有此三摩提我應聽受廣流布

於教師所起佛想彼能如是得三昧

三摩提,就是三昧成就與安住。現在行法者這麼多,若真正有證三摩提安樂法則者,那應該請這類善知識廣泛利益世間。

「於教師所起佛想」,現在漢傳佛教中對師、對師教的尊重還是比較薄弱的,而藏傳佛教中對師的審視、認知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也可以說是一個首要的問題,因為於師處若不作佛想,法益流通就受到了阻礙。實際此想非過患想,我們於所宣法本相應契合,才能得到佛法真正的加持。

若人修行此三昧當具功德超世間

「當具功德超世間」,世尊出世教言,絕對不是單單為了增益世間,而是為了令世間有情真正地在超世間法則中審視世間,若不然我們就會把佛法當成人間之教,同化佛法,即把佛法世俗化,這也是一個特別大的現實問題。

彼應速受八種法稱諸佛心淨無垢

我們若能隨順諸佛,那麼自然就會超越諸垢障業緣。

持戒清淨無有邊三昧菩提及勝見

彼能清淨諸有中住以最妙功德聚

這兩句偈子特別簡潔地提示了「清淨諸有中」,我們於諸有中若無染,即是清淨的,若有染,即是染著於諸有。若染著於諸有,那麼產生的一切都是業相相續;若於諸有中無染無著、清淨安立,則自然就是殊妙功德,即所謂「最妙功德聚」。因此,我們就是在這個現緣業相中,依染或不染二法,得以清淨與不清淨、妙用與業相續的。

智慧清淨不受有布施離垢入無為

偈頌主要是重宣前面長行的內涵,所以我們讀起來有重複之意,實際不是,法之教言即使一句話說十遍,也是逐漸深入、細膩、純熟的,莫作重複想。

得彼多聞未曾忘其為智人功德藏

在後得智中,若沒有多聞之法,我們很難有所謂「不空智」的成就,因為在修德法中,即利世法則、現前操作中,還是需要教授、需要薰習、需要聽聞的。

勇猛精進得菩提於世名利不貪染

若諸智者善行此彼入無上深妙禪

還是不斷提示無染無著、斷除後有、悲智延續、傳法延續、行法延續,而不在業相延續。

我們看到,此十法、八法所宣化的內容要點中有除驕慢、離妒忌、不求回報、於諸有中無有染著、於無上菩提作守護而不貪世間、於無上菩提抉擇而不貪別法、不行別法等等。

[1]見一卷本《佛說般舟三昧經》。

[2]華首門:迦葉尊者守衣入定之所,在雞足山華首放光寺上方300米位置,大約海拔3000米左右。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