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解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 第十章 自覺聖智離言說  


第十章自覺聖智離言說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佛言:「惟願世尊為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我等及餘諸菩薩眾覺悟是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已,離有無妄想,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白話解

大慧菩薩再請佛開示:世尊!請為我們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等法相,讓我們和其餘所有菩薩徹底弄清楚這些法相,然後舍離執著有無二邊的妄想,迅速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經文

爾時,世尊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廣分別說。

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白話解

世尊告訴大慧:好好聽著,認真思考,隨時憶念。我現在詳細給你說。

大慧說:好啊。世尊!我用心聽著。

本章有三節一七種空相二無生無二離自性三非實聖智在於言說

第一節七種空相

經文

佛告大慧:「空空①者,即是妄想自性處。大慧,妄想自性計著者,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

[注]

①空空一切法空,連「一切法空」這句話也要空掉,便是「空空」。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說種種空,空也要空。這都是在妄想自性範疇內說的。為對治愚夫在妄想自性上的執著,說空,說無生,說無二,說離自性。

經文

大慧,彼略說七種空,謂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白話解

關於空的說法,大略有七種:相空、性自性空、行空、無行空、一切法離言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經文

云何相空?謂一切性自共相空。觀展轉積聚故,分別無性,自共相不生,自他俱性無性,故相不住。是故說一切性相空,是名相空。

白話解

?說一切法性的自相、共相空。觀察所有法性,都從因緣展轉積聚而生,並無實性,實際不可能說出各種法有什麼自相,也不可能說出它們有什麼共相,也無什麼自相他相俱生,所以說相空。

經文

云何性自性空?謂自己性自性不生,是名一切法性自性空,是故說性自性空。

白話解

性自性空是什麼意思?說自己心性清淨不生妄想,那麼一切法無從生,便說一切法性的自性空,這叫做性自性空。

經文

云何行空?謂陰離我我所、因所成,所作業方便生,是名行空。

白話解

行空是什麼意思?說心內五陰的一切行作,離我我所,所作種種業都從因緣生,從有意施設的方便法門生。以所作方便法門為因緣生起的業相,都虛妄無實,即五陰的一切行作虛妄無實,就說是行空。

經文

大慧,即此如是行空,展轉緣起,自性無性,是名無行空。

白話解

這行空的「行」依內外因緣展轉生起,因緣虛妄無實,所生起的法性不可能有自性,可以認為其實無所行,所以說無行空。

經文

云何一切法離言說空?謂妄想自性無言說,故一切法離言說,是名一切法離言說空。

白話解

一切法離言說空是什麼意思?說妄想自性不是用言說能說清楚的,所以妄想自性生起的一切法相離言說,便說一切法離言說空。

經文

云何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謂得自覺聖智,一切見過習氣空,是名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

白話解

一切法第一義聖智大空是什麼意思?說修得了自覺聖智,脫離了一切虛妄習氣,捨棄一切自我執著的錯誤知見,便說是第一義聖智大空。

經文

云何彼彼空?謂於彼無彼空,是名彼彼空。大慧,譬如鹿子母舍,無象馬牛羊等,非無比丘眾而說彼空,非舍舍性空,亦非比丘比丘性空,非餘處無象馬,是名一切法自相。彼於彼無彼,是名彼彼空。

白話解

彼彼空是什麼意思?把「於彼無彼」說是空。譬如在鹿子母親建的精舍里,不養象馬牛羊,想在那裡找到象馬牛羊,一定落空,這叫做彼彼空。不是說那裡沒有比丘,也不是說別處沒有象馬牛羊。只是想在「彼」(精舍)處找不到要找的「彼」(象馬牛羊),便說是空,稱這種「空」為「彼彼空」。

經文

是名七種空。彼彼空者,是空最粗,汝當遠離。

白話解

這就是所說的七種空相。這七種關於空的說法,彼彼空最粗陋,修行人要遠離這種彼彼空。

第二節無生無二離自性

經文

大慧,不自生非不生,除住三昧,是名無生。

白話解

怎樣理解無生?自己不生妄想,不能說是什麼都不生。所謂無生,是指在三昧中面對現前的幻相,離相不生心,說這種境界是無生。

經文

離自性,即是無生離自性。剎那相續流注及異性現一切性離自性,是故一切性離自性。

白話解

說離自性,即是在無生境界中離自性。一切幻相都剎那剎地那變異,時刻不停地相續流注,說不出如是法性有什麼自性。所以說一切性離自性。

經文

云何無二?謂一切法,如陰熱、如長短、如黑白。大慧,一切法無二,非於涅槃彼生死,非於生死彼涅槃。異相因有性故,是名無二。如涅槃生死,一切法亦如是。

白話解

怎樣理解無二?譬如涼與熱、長與短、黑與白無二。它們都是共處於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的統一體之中。凡夫執著二邊見;修得無分別智的菩薩,觀察涼與熱、長與短、黑與白不加分別。菩薩觀察一切法都如此,不加分別,這便是無二法門。譬如涅槃與生死,不是在生死外另有涅槃,也不是在涅槃外另有生死。凡夫與菩薩,同時觀察同一種法相,凡夫因法相變異,見有二性,沉溺生死海;菩薩則離一切法自性,不起分別心,即於此生滅相見不生不滅的涅槃,入無二法門。因此說涅槃與生死無二。像涅槃與生死無二一樣,一切法都無二。

經文

是故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應當修學。

白話解

修習菩薩行,應當好好修學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的觀點。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常說空法,遠離於斷常。

生死如幻夢,而彼業不壞。

虛空及涅槃,滅二亦如是。

愚夫作妄想,諸聖離有無。

白話解

世尊把上面的主要精神再宣示一遍,說偈言:

我常為眾說空法,遠離斷常二邊見,

生滅滅生如幻夢,前業後業車輪轉。

虛空涅槃離自性,無生無二離二邊,

愚夫立相作妄想,離有離無是聖賢。

第三節非實聖智在於言說

經文

爾時,世尊復告大慧菩薩摩訶薩言:大慧,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一切修多羅①。凡所有經悉說此義。諸修多羅悉隨眾生希望心故,為分別說顯示其義,而非真實在於言說。

[注]

①修多羅用散文體裁記述佛陀所說的法,梵語稱為修多羅,意譯契經,簡稱經。

白話解

佛接著說:經經都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諸經所說,都是順眾生希望心隨機隨宜分別顯示的權宜之說,都未說到真實義。在言說中得不到真實義。

經文

如鹿渴想,誑惑群鹿,鹿於彼相計著水性,而彼無水。

如是一切修多羅所說諸法,為令愚夫發歡喜故。非實聖智在於言說,是故當依於義,莫著言說。

白話解

好象群鹿渴極了,認為遠方的陽焰是水,歡喜馳逐,到了那裡才知道其實那裡並沒有水。

一切經文說的法,也是如此,只是讓愚夫生歡喜心,發菩提心,還不是聖智真實義。經文所說,只是言說之相,不著於言說相,才能得真實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