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放下貪瞋痴的根


時間:2017/9/16 作者:白

修行要放下罣礙的、執著的,要怎麼放?先從自身的習氣先改,自身的毛病、起心動念上下手,根本就是自己的貪瞋痴,這是最嚴重的。家人是外境,那是枝末。所以根就是這貪瞋痴、這些妄想。貪瞋痴不是三個心,是一個心,這是虛妄的心,眾生不知道它是虛妄的,把它當作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想法。現在起了一個念頭,就覺得這念頭是我想的,這就是錯誤的。

所以「我思故我在」這個觀念是不對的,這是凡夫。有所思,就落意識,隨凡情,這是凡夫見解。學佛人不要隨順自己的妄見、不要隨順自己的習氣毛病:偷懶、放逸、懈怠。像大家有家庭、有事情要做,在做事情當中會生起貪瞋痴,要把這些放下,這才叫做把最執著的放下。所以修行要將道理講很清楚,究竟該放下的是什麼。有很多的居士學佛,他說自己什麼都放下了,但是毛病習氣沒有一絲毫的轉變,這不是放下。他說:「我事業也不做了,我家也離開了」,他說這叫放下,搞錯了。

有一天道場來了三位居士,我跟他們說:你們有家庭,該管教你小孩的時候,就要管教,不是說不管教他叫「放下」,我說那叫放任,不叫放下;他不對,你不糾正他,叫放縱,跟放下是兩回事。像現在許多當父母的,他是因為他管不住小孩了,所以才說我放下了,所以這是不會修行。要是會修行,你就在你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起心動念處、言語造作時,看自己有沒有清淨,有沒有與佛性相應,平時做事有沒有自私自利,有沒有帶著自己的好惡?即使事相上做得再對,大乘佛法講的是,這念心有沒有起貪瞋痴,這才叫放下自己最罣礙的。

眾生跟自己習氣最熟、最好,尤其是當煩惱習氣在起現行,正念會提不起來,如果是一般凡夫自然就隨順妄念、隨順他的貪瞋痴去了,那就叫做輪迴。如果能隨順正念,這叫出離。是出離煩惱、出離妄想,這就叫出家,這叫修道。凡夫不但隨順妄念,還把妄念當作是自己,當作是自己密不可分的親朋好友。如果是這樣,正念要起卻起不來。你會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是對的,可是你的煩惱會告訴自己,另外那樣做會更好,所以你的貪瞋痴就會帶著你走下去。

所以眾生為什麼會六道輪迴,就是當自己的善念說:我是善。你的貪瞋痴馬上會告訴自己:我是大善!這是廣欽老和尚講的。要是不會修行,可以去看看廣老的開示,就會修行了,他的開示沒什麼高深的佛學,但都是真真實實的功夫,都是講修行人,從日常生活待人處世要如何做、如何用心,樣樣從難處做來,做到了,就是真正的修行。

「轉凡心成聖心」的關鍵,在於要知道什麼是凡心?什麼是聖心?知道以後還要曉得它們是同一體性,沒有差別,才能夠轉。祖師大德講:「若於轉處不留情」。要轉至無可轉,才能於轉處不留情。想要徹底轉變過來,就要知道這凡心是妄的,而不是我的凡心,不是我的妄心。從來沒有妄心,只有真心。之所以說是妄心是因為,第一個,對真心不明了;第二個,你隨順它造作。所以它就非妄成妄,不有而有。實際上正在虛妄的當下就是真心。就像夢境,正在做夢的時候,全體是心,就像水在起波浪的時候,全波是水,水與波沒有分開來,水的濕性不屬於動也不屬於靜。就像真性不屬動、靜二相,不屬有、無,不屬一、異,不屬能、所,不屬於愛、憎,乃至於不屬於佛法界、不屬於九法界,所謂「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要知道這是佛心、這是聖心。在這裡面沒有凡聖的見解,要知道這道理才能轉。

很多人都用錯一個詞,「我的凡心、我的妄想」,這就是沒有試著破妄想,還是把妄想當作是自己,所以終究還是會隨順它,這是修行的盲點。總說:「我的妄想」,如果總認為這妄想是自己,那你就永遠轉不過來,因為把虛妄作實了,不知道它空,不知道它假,所以就轉不過來,即使用很強大的心力去轉,都還轉不過來。佛號再怎麼念,越念煩惱妄想越大,越念它越強,怎樣都轉不過來,念得再熟都沒有用。所以才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成就的人更少,就是因為不明了真心本性,不明了真如實際,不明了妄想是空的。

大家都會感覺很訝異,妄想怎麼會是空的呢?佛不是教我們斷嗎?「修證即不無。」這是真心本性;「染污即不得。」沒辦法染污,因為本自圓成。所以達摩祖師講:「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就像你知道自己在夢境中,那還需不需要在夢中做個觀想,想自己現前這個夢境是虛妄的?你很清楚所以不用!這就叫覺悟。可是現前身心世界雖全體是虛妄的,大家卻迷而不覺,總認為它是實有,所以才需要藉由佛所說的經教來作觀。好像有作觀的動作,好像有念佛的行為,有種種破妄顯真的這些動作,但是自己要曉得,這念清淨的真心,不是外來的,不是別求得的,不是自己造作出來的,不是透過修斷煩惱而讓它清淨,是它本來就清淨,修斷煩惱只是除掉自性本無的垢染,修行是這樣修的,這叫從根本修。

要是懂了這個道理,其餘所學都是枝葉。翻開所有的經典,無論性宗、無論相宗,都能通達,再多的名相也會覺得很簡單,以前看經教名相,看得坎坷崎嶇不平,如過荊棘,要是真的明了心性,再看這些名相、經教,就如履平地,再也沒有高下、再也沒有先後、再也沒有次第,而從此次第、先後、高下都是你度生的機宜,都是幫助眾生的手段。所謂菩薩應以何國土而度眾生,他就顯現什麼樣的國土,應以清淨的國土度眾生,他就顯現清淨的。《維摩詰經》講:應以淨國而得度,就現清淨的國土。隨所化眾生而現國土。

《維摩詰經》說:「汝心不淨。故見此土穢而不淨。」其實菩薩顯現染淨,只是為了度眾生。也沒有所謂的清淨跟染濁的問題。

有人說:想求生淨土是自己心不淨,所以看娑婆世界就不淨。一般人看《維摩詰經》講:本來清淨。但是沒看到後面,佛告訴舍利子,國土現染或現淨只是為了教化眾生方便,都是手段。娑婆世界不關乎清淨與不清淨。所以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是為了度眾生,娑婆的染也是為了度眾生,現染現淨,強烈的對比,只為攝化眾生。所以要知道轉凡心為聖心的關鍵在哪裡才能轉,這樣在生活上觀照,才能觀照得力,這是修行的重點。

文章出處:《火焰化紅蓮》悟顯法師講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