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智圓法師:大慈菩薩發願偈講記


時間:2017/10/3 作者:淨土解行

大家每周都念佛,念《大慈菩薩發願偈》。我也自祈請,在今天短暫的時間裡講述這篇殊勝發願偈的內涵。

簡要概括,這篇《發願偈》攝集了淨土「一心希求」的要點。包括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恩德,發起信心、恭敬以後作大歸依,懺悔無始以來所造的一切罪業,將所修的所有福善至心回向在淨土方面。而且,大願貫穿了平時、臨終以及往生後大乘的四弘誓願,鋪展成無盡普賢大願的內涵,因此非常圓滿精要。念誦這五偈半,能夠把握住大乘淨土佛道的殊勝內涵。

以心、佛、眾生三相續這個要點,能貫通發願的要旨。也就是我心作為中間樞紐,與法界藏身諸佛第一的阿彌陀佛相連通,而這份功德修持要普及到法界一切眾生。上連彌陀,下連眾生,其中以信心向著佛尊,以悲心向著眾生。如此我們會明了發願的要旨。

這是成佛的捷徑。我們要永遠頂戴阿彌陀佛。以信心了解他佛的悲願力能入我心,只要我至心祈請最有緣的阿彌陀佛,他無窮的威德力就會入在我心中,成滿我的所願。因此對自身來說,信心是根源,完整地說,我以信願心能感,阿彌陀佛以智悲力能應,自佛與他佛相感通,佛功德入自心。這樣無論懺罪、回向,都得到佛的攝受。再者,以悲心與群生相感通,也就是要有慈悲引起的增上意樂菩提心。這樣的話,一切時處不忘眾生,從始至終不捨離一個眾生,乃至虛空界盡之間廣利無邊有情,這就是普賢行願的內涵。

說到心與佛的感通,在剛才內支和外支因緣和合之下,我們應當祈願在此生歸命以後,感應要隨時現前。佛力時時住在心中,得到佛光的加被。清淨光、安穩光、歡喜光、智慧光、常照光等的十二光德,就在自己心中同分而現。當然大的有見光、見佛等,但也不要執著,起碼自心常常處在與佛同分的境界裡,歡喜、安穩、智慧、光明等。再者,推及到臨終時佛力注入,親見阿彌陀佛、極樂聖眾、淨土聖境等。而且往生以後花開見佛、頓悟無生、圓證功德、開啟智慧等等。這一路都以信心與彌陀相應,之後他佛入心、本佛現前來完成佛道。

說到心與眾生感通的方面,是以周遍悲的力量入一切眾生心。其中特別提及「念佛人」,廣義來說,一切與阿彌陀佛有緣者,所有沉溺苦海的眾生,普願他們都往生極樂剎土。這就是《普賢行願》結歸到「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的發願。這一條的具體落實,就是無論何時何處,發願回向都不忘眾生。這是大乘佛法的心要。因此,在悲的方面要想到:無論懺罪、回向,都與眾生一同作,自己想得到的從始至終的利益都不忘眾生。也就是同一切念佛人,感應隨時現;同一切念佛人,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同一切念佛人,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同一切念佛人,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這就叫做「悲利眾生」。像這樣,結合在淨土上以信心和悲心來完成佛道,最終推為無盡的普賢行願,就得到了大願的心髓。

在總的把握了心要,貫通了大願的血脈後,接著要了解願文每一頌的涵義。由此能具體隨文入觀,得到發願的極大力用。

大慈菩薩發願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實修是以心來進入的。這裡我們心中首先要觀出阿彌陀佛,當我們心作佛時,是心是佛,也就是現出阿彌陀佛,佛的願力必然在此。因此,無比殷重地以心緣念佛的功德和恩德,來向無上慈尊阿彌陀佛作敬禮。

當念到「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時,要從深度上進入。也就是一切佛都是同一本性,當他們開發時都是同一功德。這樣,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功德全攝在阿彌陀佛一尊上。從功德來說,阿彌陀佛無等無上,括盡了一切功德海,無有遺余,因此至心歸依。從恩德來說,阿彌陀佛與我最有緣,他的大願偏接濁苦業重眾生,從恩德、因緣上也尊阿彌陀佛為第一。因為有緣,加被就來得快;因為有緣,所有佛的力量就在自身上出現作用。而佛是無等無上的,想到在十方三世一切佛里,阿彌陀佛救我的恩德是最大的,因此想到緣念其他佛,不如念阿彌陀佛。這並沒有貶其他佛的意思,而是從佛的恩德、緣起上發起至心的歸依。之後要以非常寬廣的心眼,看到此生解脫、登入淨土,來世在阿彌陀佛座下開發本性,圓成普賢行願海,所有這一切都要靠阿彌陀佛,因此,把生命完全交付給阿彌陀佛。要這樣以很深的信心來緣念佛的功德和恩德,至心發出「阿彌陀佛第一」的認定。

念後兩句時要擴展觀想。面前的阿彌陀佛實際是法界藏身,他的光明遍照法界一切處,威德入於無邊眾生心。這時要觀到,佛光遍照到所有地方,佛心入在一切眾生心裡,佛的大願威神以九品或無量品類普接法界一切眾生。乃至五逆十惡,臨終至心念佛都蒙佛接引,生到淨土。下至鸚鵡、八哥,稱念佛名即生得到解脫。像這樣,普救上中下所有種類的有情,有無窮無極的威德,在這種狀態里對阿彌陀佛生起無上的信仰。

我今大歸依懺悔三業罪

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

前面已經緣念佛的功德和恩德,發生極大的信心和敬重,現在就作大歸依,這個歸依是普同法界一切眾生歸入阿彌陀佛願海。由於這種緣起上的認定,對於佛功德、恩德的深信,因此,發心把生命完全歸投阿彌陀佛,把一切解脫成佛的願望歸向阿彌陀佛,這樣確認自己的道路。

大歸依就是沒有任何保留,大歸依就是沒有任何徘徊猶豫,大歸依就是在苦海中沉迷的自性佛,向著他佛作最大的歸依。這決定因上所有道路結合阿彌陀佛來修,果上所有功德依靠阿彌陀佛來完成,最終與阿彌陀佛一體無二,要以這樣的心來歸向阿彌陀佛。也就是已經觀了佛,念了功德,作了敬禮,起了信心,之後這樣歸依就得佛攝受,佛的神通眼親自看到了我的心。

在歸依阿彌陀佛以後,在導師前懺悔、回向。也就是要發最大的心,想到無始以來,自從一念迷失以後,執著一個我,然後縱貪嗔痴起身口意,所造的罪業無量無邊,現在與法界一切眾生一起在阿彌陀佛面前懺悔,願一時清淨。之後想到,過去、現在、未來所造的一切福德善根,全部至心用於回向,完成佛道。這條道路就是後面所說的「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等。也就是心中要緣想法界裡的一切眾生,他們的名字都可以說是「念佛人」。或者從切近的角度來說,一切與阿彌陀佛有緣的人,包括結各種緣的眾生,所有都回向在這一點上。也就是要有淨土往相回向和還相回向兩重內涵。「往相回向」,就是和法界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還相回向」,就是到極樂世界後,成就大道來度脫一切眾生。

「福善」,包括今天所修的念佛、念經、修法等功德,以及供佛、布施、給大眾做事等功德,以這些為主,再攝集過去、現在、未來所作的一切福德善根,合起來回向在以下所希願處。也就是結合在淨土大道上,如何與佛感應、臨終往生、見佛了生死、普度一切眾生等。要這樣作最圓滿的回向,作和法界眾生一同得利益的回向,這就是回向的要旨。以下是回向的具體內涵: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

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回向以祈願為體性,要想到所希願之處,善根就回在這裡。希願之處,包括從現前的感應到臨終的往生,到往生後的成就。

首先,「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此生歸依阿彌陀佛以後,我有信願行的力量,佛有智悲力的感通,願我和一切法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前,佛光住在心中,隨時有不同程度的感應。也就是要和佛心接通的意思,以信心為主,和佛的力量相感通。這樣時時在佛光的護佑中,在佛心的加被中,我的心也自然轉成佛的智慧、功德、福德、受用等。像這樣,時時祈願我和佛的心不離,如同母子心心相應一樣,這叫「感應隨時現」。不論白天醒覺中,還是晚上睡夢中,都不離佛,隨時和佛感應。

有了這個基礎,自然和佛心不斷地連線,而且越連線越深。因此接下來的祈願是:願我在臨終時,阿彌陀佛現前,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現前,海會聖眾現前,西方蓮池、寶樹現前,了了分明地出現在我眼前。這是臨終的祈願。作這個祈願時也要想到,和一切念佛人或有緣者臨終都出現這些境相。

接著是見佛之後的往生祈願。也就是,當見到佛、聖眾、淨土莊嚴等的瑞相後,無論是我還是有緣者,由見聖境、聽法音等都發起大精進心,然後一同生到極樂國土。一往生就見到佛給我授記,給一切有緣者授記:「某某!你決定在某時成佛,名號是什麼,國土是什麼」等等。這樣見佛以後就了脫生死,畢竟成佛。再也沒有生死輪迴,登上了不退轉地,開發本性了。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等全部打開了,智悲力的大用圓滿了。之後像阿彌陀佛一樣,像十方諸佛一樣,還來生死界中普度諸有情。就像《普賢行願》所說,速疾圓滿普賢行願,能入到一切塵塵剎剎中普度眾生。

一切諸佛的願海、菩提心的內涵,可以普攝在四弘誓願里,因此接著作四弘誓願的總集回向:

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

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

無邊的煩惱,誓願斷除;無量的法門,誓願修集;無邊的眾生,誓願度脫;無上的佛道,誓願完成。要像這樣發起四弘誓願,這總括了菩提心的內涵。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這是普賢大行願海的總結回向。具體願文是:「虛空盡故,我願方盡,眾生業、眾生煩惱盡故,我願方盡。以虛空無盡,眾生業、眾生煩惱無盡故,我願無盡。」

這裡是用反顯的手法來結成無盡大願。也就是虛空本來是沒有窮盡的,即使虛空有盡,我的願也無窮,因此肯定這是無盡大願。要把以上結合淨土完成普賢大行願海的要旨,發揮到無盡的程度。我這樣見佛,成佛道,還來度一切的大願,乃至盡虛空邊際之間都無有窮盡之時,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要像這樣發起最極廣大的普賢行願。

《大慈菩薩發願偈》講解完畢。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