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把佛法建立在自己的內心當中,然後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內心還沒有建立佛法的概念,不知道什麼是佛法,就會有很多很多的煩惱。佛法是我們內心的一種信念,它不是物質,不像一杯水,倒在杯子裡,人就可以看得見。我們內心裡的佛法是看不見的,它是一種高尚、善良的信念,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去學習和累積。佛法,不是一輩子可以學完的,我們要用多生多世去學。
佛法比世間的任何學問都更難學,所以我們不能著急,要慢慢、踏實地去學。只要大家在一起,用佛法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共同探討佛法的問題,生活就過得比較有意義了。不然的話,內心很容易變得空虛,每天除了工作就無所事事。
要知道,我們對自己生活的了解和認知,是非常局限的,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對世間上人類生活的認知是很缺乏的,所以我們更需要去了解別人是怎樣以佛法來指導生活的。正確的信仰,它告訴我們怎樣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和方法。我們可以去了解,信仰佛教的人和不信仰佛教的人有什麼不同。我們如果還沒有信仰佛教,可以先去接觸有信仰的人,去了解他們、認識他們,看看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怎麼做的,然後慢慢和大家交朋友。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論語》講:「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所以我們要多交善友、益友,不要結交不好的朋友。在寺廟裡,在佛門裡,就比較容易交到很多很好的朋友,不知不覺,對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的裨益。
現在大家的工作很忙,壓力也很大,整個社會提倡適者生存,教育大家拚命去競爭。因為鼓勵競爭的緣故,人就活得越來越累。實際上人的心情是需要放鬆的,你越去競爭,內心就越緊張、越恐懼,甚至產生很多無奈的情緒。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心靈就更需要靠佛法的保護和滋潤,來幫助我們消除這些怖畏、恐懼、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減緩這種惡性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壓力。這個時代,不但個人、公司、團體之間有競爭,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世界也都在競爭。提倡和鼓勵競爭已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全世界都是這樣的發展趨勢。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如果不去競爭,好像很難生存,但如果不斷地去和別人競爭,就會活得非常累。所以我們需要學習佛法,獲得一個非常好的、非常正確的生活態度和方法,創造一個快樂的、有價值的人生。
我們有了正確的生活態度和方法以後,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成就更大的事業,我們的身心才會越來越健康,因為我們的志向越來越高遠。世間上所有的問題都源自人心,佛法的信仰正是幫助我們解決內心的問題。我們內心的問題解決好以後,外在行為的結果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好,人生就會越來越充實,越來越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