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生死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人生問題包羅萬象,總括起來,不外「生死」二字。世人關心生活,其實,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古往今來,東西方各種哲學、宗教都在努力探討生的來源及死的歸宿。佛教作為人生智慧及生命科學,不僅對於有情生死問題有著深入探究,更為我們指出了解決之道。 無明至老死,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續的十二個過程,又名十二緣起。具體內容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下面一一解釋其含義,並說明關係。 一、無明:佛教以光明代表智慧,無明,就是沒有了悟生命真相的智慧。因為缺乏這種智慧,使人生充滿困惑,前景黯淡。無明,又是痛苦產生的根源。在「人生的大智慧」這部分,列舉了凡夫認識上的種種困惑。這一切,都是由於眾生無始以來的無明所致。 二、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思想行為,如想乾好事的善念,或是想做壞事的惡念;二是語言行為,指生活中的各種語言,有愛語、真實語、利他語等善的語言,也有兩舌、惡口、妄語等不善的語言。三是身體行為,有殺生、盜竊、邪淫等惡行,也有禮佛、誦經、布施等善行。人類由於我見使然,往往對自身行為充滿自信,以為凡是自己想的、說的、做的,都是合理的。但我們知道這些行為是在什麼狀態下產生的嗎?佛陀告訴我們:無明緣行。對於凡夫來說,一切行為產生的心理基礎不是其它,正是無明。這些行為的正確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更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善行或惡行,並不會隨行動結束而結束。換言之,任何一種已經發生的行為,都會轉化為潛能或種子,成為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比如我們為希望工程捐款,在客觀上說,有社會效益,能使部分失學兒童因此得益;從自身而言,既是對慈悲等正面心行的長養,也是對吝嗇等負面心理的克服。所以,事情在形成客觀結果的同時,還會產生心行的結果,這是我們必須加以關注的。 三、識:是支撐有情生命的三種主要力量之一。此外,還有壽和暖。壽,是一期生死的時限;暖,是身體具有的溫度。對於生命體而言,三者缺一不可。當壽限到來,識就會離開色身。於是乎,這個會說會動、會唱會跳的身體馬上就會變為冰冷的軀殼,逐漸腐爛敗壞,化為塵土。所以,識是執持有情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受世間常見的影響,只看到肉體現象,卻未看到識的作用,才會有「人死如燈滅」的誤解。須知,我們看到的那個有形色身,只是生命的存在形式。而無形的識,才是生命載體。所以說,死亡僅僅是一期生命形式的結束。離開這一色身後,識還在繼續,還將以另一種生命形式出現。 行緣識,是說識在下期生命的結生相續時,需賴「行」的推動。此處,「行」是指往昔善惡行為遺留下的種子,又稱業力。這正是推動識繼續投生的力量,就像火箭推動衛星上天。《瑜伽師地論》中,對這一過程作了詳細闡述。《論》曰:「彼於爾時,見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顛倒。起顛倒者,見父母行邪行時,不謂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覺,見已自行,見自行已,便起貪愛。若當欲為女,彼即於父便起會貪;若當欲為男,彼即於母起貪亦爾。乃往逼趣,若女於母,欲其遠去,若男於父,心亦復爾。生此欲已,或唯見男,或唯見女,如是漸近彼之處所,漸漸不見父母余分,唯見男女根門。即於此處,便被拘礙。」人類投生,既是由業力推動,也是由淫慾心驅使。足見淫慾在有情生命中的「地位」。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中,有戀母情結及戀父情結之說。從《瑜伽師地論》來看,弗氏之說也有一定道理。有情投生,正是基於情慾之心。男子於母親起貪愛,女子於父親起貪愛。那麼,有情受生的當時,所見又是什麼情景呢?《瑜伽師地論》對此也有說明。《論》曰:「若福薄者,當生下賤家,彼於死時,及入胎時,便聞種種紛亂之聲,及自妄見入於叢林、竹葦、蘆荻等中;若多福者,當生尊貴家,彼於爾時,便自聞有寂靜、美妙、可意音聲,及自妄見升宮殿等可意相現。」投胎者福報不同,受胎時所見境相亦不相同。 關於生命的構成,唯物者以為是物質派生意識。《瑜伽師地論》則認為,意識也有自身的遺傳系統。《論》曰:「爾時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合為一段,猶如熟乳凝結之時,當於此處,一切種子異熟所攝,執受所依阿賴耶識,和合依託,云何和合依託,謂此所出濃厚精血合成一段,與顛倒緣中有俱滅。」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父母的精卵,其精神基礎則是阿賴耶識。正是由父母精卵與阿賴耶識和合一處,才完成這期生命的最初狀態。 那麼,阿賴耶識與父母精卵又是什麼關係呢?《瑜伽師地論》說:「又此羯羅藍色與心心法所安危共同,故名依託,由心心法所依託力故,色不爛壞,色損益故,彼亦損益,是故說彼安危共同。又此羯羅藍識最初托處,即名肉心,如是識於此處最初托,即從此處最後舍。」阿賴耶識與父母精卵相互依賴,安危與共。當壽限到來,也是由識的離去,宣告此期生命的結束。 四、名色:名,即受、想、行、識四蘊,色,即色蘊。現有的生命體,不外是名和色這五蘊的和合。或許有人會問,之前已專門談過「識」,而五蘊中又有「識蘊」,二者豈非重複?須知,前面所言的「識」,是指生命的根本識,也就是經論中所說的「阿賴耶識」或「第八識」。而五蘊中的「識蘊」,則是由根本識派生的前六識。《解深密經》說:「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處的阿陀那識,即阿賴耶識異名。由阿賴耶識為根本依止,前六識才能生起活動。 阿賴耶識住胎後,在它的執持下,生命的最初結構發生變化。《瑜伽師地論》說:「由一切種子識功能力故,有餘微細根及大種和合而生,及余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於此時中,說識已住結生相續,即此名為羯羅藍位。」由根本識投胎,已進入住胎狀態。又由根本識的執持,生命形式開始完成。 五、六入:即六根,是有情生命接收外部信息的六個視窗,故名六入。分別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所謂名色緣六入,也就是說,六入是在名色的基礎生長起來。前面講到有情住胎,生命在最初住胎階段,身心處於混沌狀態。生理上,根身尚未形成;心理上,六識活動尚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名色逐漸形成六入。這一過程,《瑜伽師地論》也有描述:「此羯羅藍中,有諸根大種,唯與身根及根所依處大種俱生,即由此身根俱生諸根大種力故,眼等諸根次第當生。又由此身根俱生根所依處大種力故,諸根依處次第當生。由彼諸根及所依處具足生故,名得圓滿依止成就。」諸根大種,即地水火風四大。四大為所依止,生起眼等六入,這是色身的形成情況。精神方面,根本識種子為依止,根身為緣,六識隨緣生起。 六、觸:是一種心理狀態。在《百法明門論》歸納的五十一種心所中,屬於普遍活動的五種心理(五遍行)之一。其活動遍於善惡無記三性,遍於三界九地,遍於有漏無漏、世出世間,遍與八識心王相應,故稱普遍活動。《成唯識論》說:「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十二因緣中,以六入生觸。但在《成唯識論》中,卻將六入列為生起觸的因緣之一,提出三和生觸。三和,為根、境、識三種相應。即由六根、六塵、六識的和合,而能生起六觸。如眼根、色塵、眼識和合,始能生起眼觸。由此可知,六入緣觸是以六入為觸生起的重要因緣,但並不代表一切。 觸,是由根境識和合產生的感覺。作為精神領域最基本的心理之一,觸心所又是其它一切心理活動產生的基礎。在五遍行中,受、想、思三種重要心理都是在觸的前提下生起。十二因緣中的「觸緣受」,也是基於這種情況。 七、受:也是一種心理狀態。《成唯識論》說:「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非二欲故。」受,是領納義。領納什麼?領納順適的境界,領納違損的境界,領納非順非違的境界。當我們面對逆境時,會生起苦受、憂受;面對順境時,又會生起樂受、喜受;而對非順非逆的中庸境,則會生起舍受。受能引發對所緣境染著的心理,因而對境界就有合和離的希求。 八、愛:還是一種心理狀態,為依戀義。當我們接觸順境時,內心自然感到快樂,感到歡喜。於是,對所緣境生起依戀之情。通常所說的「依依不捨」、「留連忘返」,都是愛的表現。人類由於貪著驅使,處處都表現出愛戀情結。愛戀優越的條件,愛戀和諧的家庭,愛戀可口的飯菜,等等。在這些愛戀中,又以男女間的相互愛戀最具影響力。 愛,是一種占有。無論是愛一件物品,或是愛一個人,一旦產生依戀,就希望屬於自己所有。有些人依戀優越的物質環境,覺得生活中有了這些才舒適自在,所以就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有些人依戀兩情相悅的感覺,於是從戀愛發展到結婚,希望長久占有對方,不再分離。十二因緣中的「愛緣取」,就反映了從戀愛到彼此占有的過程。愛,還是一種牽掛。那些熱愛家鄉的人們,不論走到天涯海角,總會關心家鄉的變化;那些熱愛事業的人們,即使在工作之餘,也會時時為事業操心;那些熱愛兒女的人們,更是讓兒女的學習、生活占據了全部精力。愛,更是一種束縛。它就像膠水,把兩件物品牢牢粘住;它又像繩索,一旦捆住就別想逃脫;它還像羅網,使人們在網中彼此糾纏,彼此束縛。所以,世間將男女戀愛稱為墮入情網,可謂準確、形象。 九、取:是占有。佛教認為,取有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欲取,是對財、色、名、食、睡五欲境界的占有;見取,是對自己的見解觀念執以為是,執以為真,甚而強加於人;戒禁取,是執取種種非佛教之戒律;我語取,是在五蘊法中執我,以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所謂愛緣取,就是執著於自己喜愛的對象,並想牢牢地占有它。 十、有:是業有。我們想要得到自己喜愛的人或物,於是採取行動。這行動可能是道德的,也可能是不道德的。不論通過什麼方式進行,這種行動都會留下痕跡,成為業種子,儲存在阿賴耶識中,演變為推動未來生命發展的動力。 十一、生:是受生。生命延續要通過四個不同時期,分別是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是投生、住胎的那一剎;本有,是從投生後的那一剎起,到死亡的前一剎那止,其間正是一期生命的發展過程;死有,是死亡的那一剎;中有,則是從死亡的那一剎起,直到投生的前一剎那。通常,人們總以為生命將隨著死亡徹底結束。其實不然,當一期生命形式走向死亡,就進入中陰身的狀態。經中形容為「如秤兩頭,高低同時」。中有身的出現,與本有色身的敗壞是同一時間。其生存期限,是隨生有的出現而結束,一般為七天或四十九天。 有緣生,是說業力決定我們的投生。佛教認為業有兩種,一曰引業,二曰滿業。引業是總業,將有情引向六道任何一趣,如投生天道、人道、地獄、餓鬼等,就是由引業決定的。滿業,又名別業,決定有情在那一趣的生存狀態,如感得男女、貧富、美醜等,都是滿業決定的。《唯識三十論》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業習氣,即業種子。由於業種的力量,招感有情生死果報。前期業報結束,其它業因隨即成熟,繼續推動生命投生。如是,業力無盡,生死無窮。 十二、老死:是衰老和死亡。有情受生之後,必然走向衰老、死亡。 有情生命的延續,就是由這些步驟構成,在佛法中稱為十二因緣,即相互依賴的條件。佛經對它的定義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四句話,又可簡單歸納為三個字,那就是「此故彼」。彼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有此的存在。結合十二因緣來看,有無明存在,故有行的存在;有行的存在,故有識的存在;有生的存在,故有老死的存在。十二因緣中,前支都是作為後支生起的條件。 此外,還有將十二因緣分為三世二重說明:以無明、行作為過去因,以識、名、色、六入、觸、受作為現在果;以愛、取、有作為現在因;以生、老、死作為未來果。對此,我們也不可機械理解。比如無明,它雖是過去因,但在眾生生死過程中,無論何時何地,無明都是存在的。 佛教中,又將十二因緣歸納為惑、業、苦三法。惑,是迷惑,代表有情生命的現狀,以無明、愛、取為惑。業,是業行,以行、有為業。苦,即苦果,以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為苦果。生命的延續,就是由惑造業,由業感果。在生死苦果中,又繼續起惑,依惑造業。如是,盡未來際輪迴不息。 從無明盡到老死盡,正是佛陀教導聲聞弟子的修行方法。眾生隨十二因緣的相續,由此有故彼有,在輪迴中死而後生,生生不已。如何才能從這十二因緣中解脫出來?這就必須透徹其發展規律,並從還滅門進行觀察。前面說過,十二因緣的原理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比如老死,誰都討厭,但誰也避免不了。我們為什麼有老死?正是因為有生。那麼,我們當時因何受生,且選擇這個而非那個家庭?是誰在安排這一切?其實,也是往昔所造業力決定。業力面前,人人平等,誰也無法享有特權。而當初所以會去造業,又是因為占有欲的驅使,不知有因必有果。如此,一步步從果推到因,就是十二因緣中還滅門的觀法。 依還滅門的觀法,明了老死是因為生,生是因為有,乃至行是因為無明。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乃至沒有無明,就不會有行。聲聞的解脫,正是從還滅門入手修行。由聞思經教而樹立正見,通過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行,開發般若智慧,徹底打破生命的無明狀態。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從而獲得人生的大解脫。 有無明,有老死,隨無明到老死而流轉,這是凡夫境界;認識到無明至老死延續的過患,滅盡無明乃至滅盡老死,這是聲聞境界;以般若慧觀照無明乃至老死,照見無明乃至老死皆無自性,皆是空性。認識到無明不異空,空不異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這是菩薩境界。怎麼理解「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呢?那是告訴我們,沒有無明,也就沒有無明的消失;沒有老死,也就沒有老死的消失。在聲聞人的認識中,覺得有實在的無明,所以才有無明的滅除;覺得有實在的老死,所以才有老死的滅除。而在菩薩境界中,以般若智慧觀照無明乃至老死,皆是無自性空。換言之,無明乃至老死不過是因緣假相,如夢幻泡影。因此,菩薩不滅除生死,也不必厭離生死。菩薩的修行,正是在生死中通達生死的了不可得,在生死中超越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