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慧法師:《僧伽吒經》淺釋 卷四


時間:2014/6/19 作者:隨喜功德

【僧伽吒經卷第四】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以何方便。令諸眾生悉聞正法。】這時,藥上菩薩向佛請法說,世尊,以何種方便能讓諸眾生皆聞正法呢?佛具足方便智慧,時時處處以多種方式演說正法,山河萬象無非廣長舌,虛空大地儘是清淨身;而眾生愚痴顛倒,無法明了正法音聲義理,只有惡行苦受與無明煩惱;其不知正法音聲義理盡在其中,苦集苦苦憂悲而不醒,生老病死無情而不離,怨憎愛別殘酷而不厭,蘊習熾盛壞滅而不倦。滅道聲聞善行而不修,十二因緣覺悟而不學,六度萬行彼岸而不登,一乘圓教法船而不上。只待因緣和合,補足善根業盡,再能聞佛說正法音聲。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有諸眾生我說生苦。而不聽受老苦病苦。憂悲之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死滅之苦。藥上是名一切苦。時少眾生聞此法已。合掌禮佛白佛言。世尊。我等亦有死耶。佛告年少等。汝一切眾生亦歸於死。彼少眾生白佛言。世尊。云何死至。佛言善男子。臨死之時滅行識風起。識轉風起。識相應風起。善男子。是三種風。臨死之時動於行識。彼少眾生白佛言。世尊。何等三法。臨死之時惱於身識。佛言。善男子。一者刀惱。二者針惱。三者杖惱。是三種風惱切其身。彼少眾生白佛言。世尊。何者是身。佛言善男子。身名火聚。身名燒然。身名愚痴。身名崩壞。身名刺聚。身名丘塚。身名水泡。身名重擔。身名生惱。身名老病苦惱。身名為死愛別離怨憎會。是名為身。彼諸年少複白佛言。世尊。如此之身云何名死。云何名生。佛言善男子。識滅名死。福德因緣識起名生。善男子。名為身者有無量億筋脈相纏。身有八萬四千毛孔。複有八萬四千戶蟲。在中而住。彼諸蟲等。亦有死滅。人將死時。諸蟲怖畏。互相啖食。受諸苦痛。男女眷屬。生大悲惱。迭相食啖。諸蟲相食。唯有二蟲。七日斗諍。過七日已。一蟲命盡。一蟲猶存。如彼蟲斗臨死不息。凡夫之人亦複如是。乃至臨終諍論不息。不畏生苦。不畏老苦。不畏病苦。不畏死苦。如彼二蟲至死不息。凡夫眾生亦複如是。死至之時賢聖呵言。丈夫汝作不善。汝豈不見世間苦耶。不見生苦。不見病苦。不見老苦。不見死苦。答言。如是已見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汝若見如是苦。何不作諸善根。何故不為後世樂故修諸善法。丈夫我複問汝何不作善離於生苦老苦病苦及以死苦。云何不修正念之觀。汝於閻浮提。豈可不聞犍椎聲耶。不見眾生行佈施耶。不見眾生於佛福田種善根子香華幡蓋施佛之時汝不見耶。如來所有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佛法中有此四眾能救苦厄。賢聖呵言。不善丈夫造作如是不善之業。爾時法王說偈告曰。見如來出世聞擊法鼓音見演說法時寂滅至涅槃見於多眾生作福者甚少福能後世樂何故而不作】

佛對藥上菩薩說,你等應知,於諸眾生中,由於因緣善根不同,佛說聲聞法都不能聽聞信受。眾生掙扎於生苦、老苦、病苦、憂悲之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死滅之苦等一切皆苦的苦海之中,不得出離。此時道場中年少眾生,聽聞佛如此說法後,合掌禮佛向佛請法說,世尊,我等年少眾生也有死嗎?佛對年少眾生說,你等一切眾生也終歸於死亡。年少眾生向佛請法說,世尊,什麼樣是死亡將至呢?佛對年少眾生說,眾生身臨死亡之時,滅行識風起,呼吸困難障礙疼痛;識轉風起,心裡悲哀恐懼無奈;識相應風起,身體僵硬意識消失。你等應知,就是這三種風,使眾生臨死之時,運動作用於行識。行識,行為身體機能運轉,識為思維憶念覺知。年少眾生向佛請法說,世尊,什麼是三法呢?臨死之時大腦於身體機能運轉中如何思維憶念覺知呢?佛對年少眾生說,你等應知,三法是這三種風的作用傳導於大腦,反應於身體如用刀切割般痛苦。大腦的思維憶念覺知,是身體的反應如刀切、針刺、杖擊般痛苦。年少眾生向佛請法說,世尊,如何理解身體之法義呢?佛對年少眾生說,眾生身是色受想行識蘊習和合體,五蘊在業習力的牽引下,貪嗔痴慢疑功用自然發揮,故眾生身為火聚,充滿欲望;眾生身為燒然,充滿貪婪;眾生身為愚痴,充滿顛倒;眾生身為崩壞,充滿險惡;眾生身為刺聚,充滿危害;眾生身為丘冢,充滿腐化;眾生身為水泡,充滿變幻;眾生身為重擔,充滿壓力;眾生身為生惱,充滿憂愁;眾生身為老病苦惱,充滿悲傷;眾生身為死愛別離怨憎會,充滿戀恨。年少眾生向佛請法說,世尊,眾生如此之身如何是死又如何是生呢?佛對年少眾生說,你等應知,眾生身思維憶念覺知功用消失,即識滅為死。福德因緣和合相聚,即識起為生。眾生身由無量億細胞形成的筋脈等,相互纏繞組合成體,有八萬四千毛孔;又有八萬四千戶蟲(各種微生物菌類)在中而住;這些蟲類也有死亡滅失,人將死時諸蟲怖畏,互相吞啖噬食受諸苦痛,男女眷屬離別生大悲惱,加劇互相吞啖噬食痛苦。諸蟲互相吞啖噬食中,唯有二種蟲須鬥爭七日。過七日過後,一種有益的蟲命盡,另一種有害蟲猶存體內腐敗。眾生利用身體如其二種蟲鬥爭一樣,臨死戰鬥不息。凡夫之人就是這個樣子,乃至臨命終時諍論不息、戰鬥不止。凡夫之人在這種執著力作用下,不畏生苦,不畏老苦,不畏病苦,不畏死苦,如其二種蟲至死益害相諍不息。當凡夫之人死亡將至之時,有賢聖之人呵責說,身為丈夫,你作過諸多不善,豈不見世間有多麼苦嗎?不見人有生苦、病苦、老苦、死苦嗎?將死的凡夫之人回答說,早已見知生苦、病苦、老苦、死苦。賢聖之人說,你若見知諸苦,為什麼不作諸善事培植福德根本呢?什麼緣故不為後世之樂而修行諸善法呢?我再問你,為什麼不作善行脫離於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呢?為什麼不修正念起正觀察諸法呢?你在此世界中生活,豈能聽聞不到犍椎相擊之聲嗎?看不見有那麼多善人在行布施嗎?看不見有那麼多善人在佛福田中播種善根種子,供養佛香華幡蓋嗎?如來所有四眾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於佛法中有如此四眾弟子,能救眾生苦厄。賢聖之人,如是說將死的凡夫不善之人,所造作的不善之業。這時,賢聖法王以偈對將死的凡夫之人說,見聞如來出世間,擊大法鼓傳妙音。見演說法道場時,身相寂滅至涅槃。見於無量多眾生,作善積福者甚少。福能蔭及後世樂,何故而不即行作。

眾生生時身不由己,老時自然法則,病時償受苦果,死時憂悲萬端;還有,怨憎不見還相會,愛無厭時還別離,五蘊熾盛不停息,厄難隨身不捨離。又有,常在有益與傷害之間爭鬥,常在生存與危險之間選擇,常在享樂與痛苦之間奔波,常在真理與謬誤之間迷茫,常在成功與毀壞之間執著,常在命運與無奈之間掙扎,常在占有與失去之間忐忑,常在人前與背後之間周旋,常在善良與醜惡之間煩悶,常在溫順與暴強之間忍受,常在進步與倒退之間徘徊,常在光明與黑暗之間驚恐。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於佛法中能救眾生苦厄;為四眾弟子荷載佛法重任,可依法門修行成就法體,可嚴持戒律成就戒體,在眾生中行一切善法,詮解身命無常慧命常住真諦;在眾生遭遇災難苦厄時,慈悲喜舍施一切無畏,化無助為皈依三寶,化戾氣為祥和法雲;在鮮活生命逝去時,舉辦誦經法會,追福亡人安心。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商人為表示貨真價實,不缺斤短兩,主動表白「我是信佛的,不會做虧心事。」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拿著沉重的物品在風雨中行走,一輛計程車停在身邊,司機打開車門說,「請上車,我送您回家!」老人說,「我身上沒帶錢!」司機說,「我不收您老人家的錢!」老人事後經常對人說,「那位好心的司機是信佛人,手上戴著念珠呢!」有一位老闆是信佛人,辦公處經常放佛教歌曲,往來辦事的人耳目一新,急躁情緒立刻放鬆下來,以平常心一邊辦事一邊受教。這樣的事例太多了,信佛人在默默的依教奉行。還有工作在各種道場的服務義工、網路傳媒、印刷發行、製造音像、獻藝梵音、捐款出力、法物流通、修建塔寺、弘法利生等,無量在家信眾,受佛囑累行菩薩道,以法施利益一切眾生,也以身心財物等供養、擁護、讚嘆出家二眾,還以國法、國策、國力等維護著塔寺與出家二眾的一片安寧。

【爾時彼人。以偈答法王言。我愚痴無智親近惡知識造作不善業由欲迷於心我以多習欲今受苦痛報多殺害眾生破壞和合僧破壞佛塔寺愚痴無智慧口作不善語呵罵於父母我以不覺知自多造眾過我見所生處在於大叫獄於眾合地獄受於大苦痛複於阿鼻獄受無量劇苦大蓮華地獄受於無量苦黑繩大地獄百千生受苦於一切地獄遍受諸苦惱無數百千劫受於大苦痛行於黑暗獄不見其門戶複墮火鑊中輾轉客群苦複有一地獄名曰刀劍獄百千億刀劍行列在我前以此割截身自業受苦惱非工師所作業感自然生大風吹令起割切遍其身我應受如是地獄諸苦惱一切諸眾生見我受此苦我所有財寶盡留在世間男女及兄弟姊妹親眷屬父母及知識奴婢作使人牛羊諸畜生我意迷於此貪著金銀寶及精妙衣服貪著造舍宅善工畫舍師眾婇女娛樂箜篌簫笛音以此痴心者香湯自澡浴如是自娛樂頑痴無智身種種而供養我亦無兄弟虛妄心貪著今日受無量苦痛不可盡世間勝上味貪著而啖食香澤以塗發寶珠以為鬘貪色自迷醉今無救濟者眼為惡業因見已則生貪耳因諸音聲聞已則生貪臂貫以寶釧指著金寶鐶咽頸著寶瓔腳著於金釧作金寶羅網交露覆其身身著種種寶以此自莊嚴世間第一者以為身莊嚴細軟上妙觸增長於愛欲種種妙床榻以自悅其身種種好妙香以塗其自身栴檀龍腦香以此自塗身麝香等諸香用之自塗身瞻卜須摩那以此塗其發第一精妙衣白氎自衣身若舍白象乘複乘於馬乘為王治國政人眾悉敬重宮中諸妃後善學歌舞戲禽獸在曠野無事獵殘害作如是等惡不知後世報食啖他肉故受如是苦報愚痴無智慧不知當有死我以愚痴意養育於身命今日至死門無能救濟者汝等諸親族何用視我為何不服勝衣何故自憂哭何故不梳發而受於苦惱我命終不存造惡增多故狐狼烏鵲等食我此身肉長養此身體為諸蟲所食生死因此身眾生則有生應如是授藥令得離此難世醫不能治無人救濟者今日授法藥令滅煩惱病種種養此身會必歸於死世間無上尊救度諸眾生寂滅諸佛子亦能救眾生施諸妙法藥令遠離生死食肉長此身不知諸苦報長養於此身無有少利益此身頑痴聚不知少恩分妻妾男女等不知其恩力長養得成立無能救濟者絕望無有知憂愁入死地眾生生有苦後則有死苦想行觸受等是則為中苦愚痴愛所縛生在於諸有為愛欲所縛樂著於境界眾生無知故唯有憂惱苦善法不識知心但著名字不知於後世猶如惡毒蛇無明轉眾生遠離於解脫不識解脫故惡業所流轉心有煩惱故眾生住生死煩惱燒眾善如火焚乾木流轉於五道無有少樂受不知好妙樂在於何處所清淨佛國土世尊轉法輪如來淨音聲說戒定智慧】

將死的凡夫之人以偈回答聖賢法王說,我是愚痴無智人,經常親近惡知識。造作諸多不善業,由於欲望迷於心。我以多種業習欲,今受苦痛因果報。殺害無量諸眾生,言行破壞和合僧。破壞塔寺盜佛寶,愚痴無智盡惡行。隨口常出不善語,呵罵父母君師僧。我以噁心不覺知,自造眾多過失處。我見不善所生處,墮在大叫喚地獄。或墮於眾合地獄,受盡無量大苦痛。重業墮入阿鼻獄,受極劇苦無盡期。還有地獄蓮華色,受於冰凍無量苦。黑繩無光大地獄,百千受生苦煎熬。一切大小地獄中,遍受業習諸苦惱。無數百千劫難出,身心受盡大苦痛。若行黑暗地獄中,四壁不見其門戶。又墮勐火鑊湯中,展轉受盡眾業苦。還有一大地獄名,刀山劍樹獄寒慄。百千億刀劍刃鋒,行列擺在我眼前。以此割截身骨肉,自業自客群苦惱。地獄不是工師作,眾生業感自然生。大風吹動令身起,如刀割切遍其身。我本應受如是報,地獄了業吞苦果。一切惡行諸眾生,如我當受此等苦。所有財產與珍寶,盡皆留在人世間。成群兒女與兄弟,姊妹宗親諸眷屬。父母長輩及朋友,還有奴婢作使人。象馬牛羊諸畜生,我意執迷在於此。貪著難捨金銀寶,喜著精工妙衣服。貪著建造豪舍宅,善巧工匠凋畫師。愛見婇女娛樂舞,不厭箜篌簫笛音。以此痴心盡享樂,香湯自澡沐浴身。如是歡快自娛樂,頑痴無智誤己身。種種供養皆受用,獨享我樂無兄弟。虛偽妄心貪著取,今日得受無量罪。當時不知後世苦,口貪世間勝上味。啖食美味擺宴席,香脂澤膚膏塗發。寶珠為鬘多妝飾,貪戀美色自迷醉。今墮無有救濟者,方知眼為惡業因。見後則生貪取心,耳之業因差別聲。聞音則生貪婪心,手臂貫以寶釧貴。手指再著金寶鐶,脖頸配著寶瓔珞。腳著革靴釧飾金,再作金銀寶羅網。交織顯露覆其身,身著種種諸寶物。以此自為最莊嚴,唯我世間第一者。莊嚴細軟上妙觸,增長愛欲貪歡心。精巧設計妙床榻,皆以自悅覆其身。盡用種種好妙香,自以塗身喜悅人。栴檀龍腦名貴香,塗身抹面光澤潤。麝香熏衣散香氣,身著宜人好心情。各色香華鮮美麗,插滿髮髻顯瀟灑。華貴第一精妙衣,白細布料身穿著。有時若舍白象乘,又乘車馬疾如風。為王治理國政務,眾人禮敬加尊重。宮中有諸后妃子,善學歌舞演戲嘻。禽獸飛行在曠野,無事狩獵玩殘害。造作如是等惡業,不信因果報後世。食啖他肉緣由故,遭受如是慘烈苦。愚痴無智耍聰明,不管他日當有死。我以愚痴意謀算,養育滋補於身命。今日時至臨死門,難逃懲罰無救濟。你等相憐諸親族,視我何用徒傷悲。為何不著勝衣服,何故自感憂哀哭。何故不梳散亂髮,空受苦惱折磨己。我命終究不再存,造惡增多故短壽。狐狼烏鵲等鳥獸,期盼食我此身肉。昔日長養此身體,盡為諸蟲所爭食。生死皆因有此身,眾生業緣則有生。佛應如是授法藥,救濟此難令得離。世醫不能救治我,唯佛再無救濟者。今日聖賢授法藥,呵責令滅煩惱病。才明種種養此身,終會必然歸於死。佛為世間無上尊,慈悲救度諸眾生。寂滅為樂諸佛子,也能依法救眾生。廣施諸佛妙法藥,生死苦難令遠離。食肉長養罪此身,苦報當受不難知。長養此身作不善,損他無有少利益。此身頑痴聚合體,不知報佛少分恩。妻妾男兒女子等,得其恩力不知酬。長養得罪已成立,無能救濟唯自救。絕望他人無法知,憂愁入死墮地獄。眾生生時有諸苦,後來還有病死苦。想行觸受等愛欲,染著是則為中苦。愚痴愛戀所纏縛,生執諸有惑見思。愛欲所縛為幸福,樂著境界貪無窮。眾生無知顛倒故,唯有憂惱苦自留。不識善法知懺悔,心著假名文字相。不知後世身何處,欲望猶如惡毒蛇。眾生智慧轉無明,遠離生滅解脫法。若人不識解脫故,惡業流轉所輪迴。心有煩惱故不安,感召生死住魔窟。無明煩惱燒眾善,毀德如火焚乾木。流轉五道還業債,少樂受時皆是苦。不知妙樂身心淨,在於含藏修證處。十方清淨佛國土,世尊轉法善音輪。如來清淨妙音聲,說戒定慧正法門。

這位將死的凡夫之人,是受聖賢開示後彌留之際,自見自業將受業報境界,迴光返照之時或增壽還陽後,向他人描述所見所聞;一般世人半信半疑,當做胡言亂語而不在意;只有信佛人知所說真實,是臨終時世人的自白,警示親人眷屬與後人。對於這種現象,現代科學解釋為心理暗示作用出現的幻覺。若是心理暗示作用能出現如此幻覺,平時為什麼不暗示一下,出現幾次幻覺玩一玩刺激嘛?問題是心理無法如此暗示,如此幻覺也不可能出現。我從童時就見聞過這類人和事,當時只覺得特別害怕;青年時再見聞這樣的人和事,也半信半疑不在意;至信佛修行定觀實見有地獄苦報後,才真信不疑。

人生共同心理,大都渴望如此生活方式,追求幸福享樂,眼貪美好諸色,耳悅優雅音聲,鼻嗅香氣不厭,口貪眾味滋補,身願軟觸無窮;還有,穿金戴銀配玉,妝飾首足全身,香水香脂香膏,熏衣塗臉抹身;還有,豪華舍宅家具,寶車名器古董,嬉戲寵物逗鳥,釣魚狩獵諸等,貪心不足蛇吞象,當了宰相望王侯。卻不知人也空來物也空,享樂如同三更夢,聰明用盡千般算,反誤了卿卿性命,不知苦墮何年出。追求人生幸福享樂,怎麼追到地獄中去了呢?一般人弄不明白,還自認有道理,反是信佛人多事,因果報應誰見了,堅持生命不息吃肉不止等。其不知從起心動念至言行造作,都在十不善業中,又積業成習,隱藏於蘊識,命終後中陰身隨業習自感召輪迴受報,除罪大惡極者外無人強迫。

【爾時世尊。複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如是如是。惡行眾生命終之後。受諸苦惱無救濟者。善果報者今說伽他。造惡不善業必入於地獄吞啖熱鐵丸飲於沸融銅雨火灑其身遍身體火燒無處而不遍輾轉受苦惱不知於淨樂於法亦不知愚痴作非法遠離於樂果信佛禁戒法修習於智慧以淨戒具足速疾成菩提精進為第一生淨佛國土宣說善法要攝護諸眾生具足慈悲心修行淨梵行具解脫知見成如來善名世間之父母菩提心第一說此法門者第一善知識聽此法門者必作無上尊具世尊十號寂滅心相應】

這時,佛繼續對藥上菩薩說,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惡行眾生命終之後,受諸苦惱無救濟者。今佛為善行得善果報者說讚頌;造作惡行不善業,必然墮入地獄中。口吞咽啖熱鐵丸,飲於沸融銅火漿。毒雨勐火灑其身,全身遍體火燒焦。無有好處皆糜爛,地獄展轉受苦惱。不知於身有淨樂,於法不知有淨行。愚痴造作非法事,遠離善行於樂果。信佛守持禁戒法,修習禪觀證智慧。具足福德以淨戒,速疾成就菩提道。精進為第一要務,往生清淨佛國土。宣說善法要義理,攝護覺悟諸眾生。具足慈悲喜舍心,修淨梵行第一義。具足解脫知見覺,成就如來善名稱。如世間眾生父母,願行菩提心第一。宣說此經法門者,眾生第一善知識。聽聞此經法門者,必作如來無上尊。具足世尊十名號,寂滅境界心相應。

惡行眾生命終之後,受諸苦惱無救濟者;對於這樣眾生,不是諸佛菩薩不慈悲救濟,是法則不依人;如世人常說的一句話,對牛彈琴。佛語善法聽不進,固執己見業迷心;障礙隔心萬重山,如風馬牛不相及。待到了業輪迴時,又作惡行滾雪球;除非結緣種善根,有朝一日盼光明。

聽聞此經法門者,必作如來無上尊;是佛為聽聞此經法門者,授無餘記,授有餘記。得佛授菩提記者,必然有因緣成就善根,終歸得成佛道。成就佛道速與緩、快與慢,完全在於自己如何行作;特別是於人道中,只要肯於正心正行精進,可以由凡夫證聲聞果,再由一果阿羅漢速超至四果阿羅漢,再由四果阿羅漢發菩提心速證菩薩品位,再由菩薩速超諸地。就怕精進禪行三年五載,在恢復童貞階段不見動靜就退轉,屬於不能正心正行。還有遇到障礙險阻就縮頭,怕這怕那,「一個屁」就能吹過江,自毀菩提道,還是屬於不能正心正行。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大地震動。】這時,藥上菩薩向佛請法說,世尊,因為什麼緣故大地震動呢?佛法奇妙,才有奇妙不測事件發生,超乎人之常理想像。佛法中的大地震動,不對一切環境與動植物造成破壞,於道場中身心略有感知。與現在的地震相比,理性相通,概念不同;佛法中的大地震動,是祥瑞吉兆;現在的地震是自然災害,是險惡凶兆,對一切環境與動植物造成的破壞無法彌補,給人類世界造成的生命與財產損失無法估量。

【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言。汝觀何故大地震動。】

這時,佛對藥上菩薩說,你可觀察是什麼緣故大地震動呀!佛法中的大地震動,菩薩可觀察緣故知;觀其緣故,知其奇妙,堅固信念,教化眾生。現在的地震,震後可測震級、震源、深度、廣度、時間、地點,可見對一切環境與動植物造成破壞的程度,科學結論是地殼變遷的規律運動等。若依佛法也可觀察緣故;即地震帶裂口處與火山口處,有鬼道修羅兵居住隱匿;若人共同善業增益天道眾生,天將天兵鎮守強勝不退;若人共同惡業損害天道眾生,天將天兵不守而退,震後再逐漸恢復強勝鎮守。其實在大災大難來臨前,七日至百日,還有一至三年,時間根椐災難程度造成各道眾生死亡數量而確定,將面臨災難的各道眾生,由天道與地府及本地神執,共同逐一核對善惡罪業,再確定死亡數量;上報忉利天王、地藏王、各道神主批准後,再確定地震的震級、震源、深度、廣度、時間、地點等;不該死的人與動物有驚無險,業報傷殘依個業而定;只是人愚痴無智,無法測知而已;如局部將要發生重大水災,七日前即可觀知;再如日本海嘯引發的核洩露,百日前即可觀知;再如汶川大地震,一年前即可觀知。有的修行人雖能觀知卻不能說,其中緣故,一是天機不可洩露,一旦洩露,個人即接受懲罰,又會喪失觀察能力;二是與世無補,若私泄於世即可發生民眾不必要的恐慌,又無法更改各道眾生命運。就是修行人觀知本人損財、傷身、災難、罵辱、殺害等,不躲避、不驚慌、不怨恨、不更改,坦然面對事件發生,欣然接受各種懲罰,免去後世利息增大,還去往昔所欠業債。

【爾時藥上觀四方時。見下方界有二十億眾生從地踴出。見上方界二萬五千億眾生同時而生。時諸年少見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出生者是何等人。佛言。汝等見此大眾不耶。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佛言。此眾生出為汝徒伴。問言世尊。此諸眾生亦有死不。佛告年少。一切眾生悉皆有死此亦不免。時諸年少。合掌向佛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更不能忍流轉生死。佛告年少。汝等能起大精進不。年少白佛言。世尊。我等面見如來。耳聞如來說甘露法。見菩提薩埵現大神力。見佛弟子諸聲聞眾集會。於此世尊願修精進。不能忍受生死流轉。】

這時,藥上菩薩觀察四方時,見下方地界有二十億眾生從地踴出,見上方空界有二萬五千億眾生同時而生。此時諸年少眾生,見如此事項後向佛請法說,世尊,今出生者是什麼樣的人呢?佛對年少眾生說,你等見到如此化生的大眾了嗎?諸年少眾生回答說,當然已經見到。佛對年少眾生說,如此眾生出世,皆為你等徒眾夥伴。諸年少眾生向佛請法說,如此諸年少眾生也有死嗎?佛對年少眾生說,一切眾生盡皆有死,如此諸年少眾生也不可避免。此時諸年少眾生合掌向佛,頂禮佛足後而向佛請法說,世尊,我等現在更不能忍受流轉生死大苦了,應該怎麼辦呢?佛對年少眾生說,你等能起大精進禪行嗎?諸年少眾生回答說,世尊,我等面見如來形像莊嚴,耳聞如來說甘露法;又見諸菩薩現大神力,見佛弟子與諸聲聞眾皆來集會。以如此因緣,世尊,我等願修精進,不能再忍受生死流轉大苦。

從上下方怎麼化生眾生,屬於佛境界,可不必探討。而必須應知的是為什麼起大精進禪行,能解脫生死流轉大苦呢?這才是經中含藏法義的關鍵所在。起大精進禪行,從三乘法中突顯出來,又不離道場聞法大眾根基。於修行人而言,三乘法中最珍貴的就是起大精進禪行;起大精進禪行是正法所行,是修行人的基本功。若能起大精進禪行,於聲聞、緣覺法中,滅生死流轉大苦、發起菩提願心,根本不再是問題,所行所遇一切障礙迎刃而解;乃至超越各種次第品位,根本不在話下。但是,起大精進禪行可不是心裡想的,也不是嘴上說的,而是須依法持戒身體力行的。於現代修行人中,凡是有修證道果的人、有把握往生諸佛淨土的人、發菩提心不退菩薩行的人,及有證悟智慧的人等,都是能起大精進禪行的人,絕對無一例外,也絕不可能有例外。正法時代的修行人,十人修行十人成道,萬人修行萬人往生,就是能起大精進禪行。現代有的修行人,心裡想的比誰都好,嘴上說的天下第一;而能身體力行起大精進禪行的卻在九宵雲外,什麼靜坐念佛的是行外道法,什麼禪行密修的不是佛法,就是一句佛號是正法。最可惜的是,就是一句佛號不能精進禪行的,是末法中的末法,別說修證道果、有把握往生、不退菩提心等,根本沒有這種可能,連色界天都去不了,只種善根,在欲界天享天福罷了。不能精進禪行,僅靠一句佛號打保票有把握往生的,誰說的你找誰去。佛有願力接引往生的,是能靠自力精進禪行修證道果不退菩提心的人,不是練假把式的人。修行人禪行不精進,等於工人幹活瞎胡溷,如同農民種地不上糞。有的修行人,寧願自欺欺人,也不願聽真話,也不願見實相法;因為如此既省身力苦行,又能得大果報回應,所以最對根基。當然,多數寺廟都保持著打七的傳統,提倡靜坐禪行,行持夜不倒單,堅持頭陀行日中一食等,都是在起大精進禪行。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及五百眷屬。以神通力踴身虛空。身出師子勐虎白象。現大神通。於高山頂結加趺坐。滿二萬由旬。化作十千億日月。時諸年少白佛言。世尊。何故世間有此光明。爾時世尊告諸年少。善男子。汝等見此日月不耶。時諸年少。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佛告年少。此是菩提薩埵自身光明。現作日月示於眾生。為之說法安樂利益一切天人。人中修行得此神通。時諸年少白佛言。世尊。願說如此光明因緣。】

這時,藥上菩薩及五百眷屬,以神通力踴身虛空,身出師子、勐虎、白象,現大神通。於高山頂結跏趺坐,身體高大滿二萬由旬;又化作十千億日月,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此時諸年少眾生向佛請法說,世尊,是什麼緣故世間有此大光明呢?佛對年少眾生說,你等見到如此日月了嗎?諸年少眾生回答說,當然已經見到。佛對年少眾生說,是菩薩自身光明,現作日月為之說法,開示於眾生,安樂利益一切天人,人中修行可得如此神通。諸年少眾生向佛請法說,唯願請世尊說如此光明因緣。藥上菩薩及五百眷屬,身出師子、勐虎、白象;為菩薩顯現勇勐精進相,顯現禪行無畏相,顯現自在神通相。結跏趺坐,身體高大;為菩薩能起大精進禪行,唯精進禪行至高至尚,如居高山頂一覽眾山小。現作日月,為眾生說法;為精進禪行法光明,勝超世間一切光,如日月過日月。因緣,則是菩薩能依教奉行,起大精進不放逸,勇勐禪行不懈怠;即行動是無聲的言辭,此時無聲勝有聲。

【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汝見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不。】

這時,佛對藥上菩薩說,你見聞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了嗎?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為佛讚嘆菩薩起大精進禪行至彼岸,以六度萬行菩薩法開示眾生,安樂利益一切人天聞法大眾,明示於人中修行可以證得自在神通。年少眾生問因緣,菩薩無聲作示現;六種震動是了答,奉行精進佛讚嘆。菩薩彼岸光明法,人中修行清淨禪;震動驚醒心智迷,所聞皆是正知見。

【時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唯然已見。我有少疑欲問如來願佛聽許。】

這時,藥上菩薩回答說,世尊,當然已經見聞。但我有少疑欲問如來,唯願佛能聽聞恩許。有一位六十多歲農民,堅持靜坐念佛多年後,開始過午不食二年,現在又日中一食。如此精進禪行,完全是根椐身心調適而行,無人要求他如此行作,他人也無法如此要求。六十多歲的農民,忙於農活很累,起早貪黑勞作,能如此精進禪行,真的很了不起。有人問他,「日中一食,農活又累,身體能行嗎?」他說,「一開始自己也擔心身體受不了,打算試試看;家人也怕身體出現狀況;結果半年過去了,身體越來越好,走路身輕快捷,好象恢復年輕時一樣。每日省去二頓飯時間,又省去了上廁所的時間,增加了四個小時的靜坐念佛時間,每日靜坐念佛時間達九小時左右。念佛的效果聲聲清淨入心,與一句佛號不靜坐時相比,所出現的善境界不知差多少重天。若不讓我靜坐念佛,覺得活著都沒勁,嘗到甜頭了,割捨不下了。」這位在家人雖無法與出家人相比,無法與幾十年如此精進禪行的在家人相比,但與修行淨土法門的在家人相比,也算鳳毛麟角啦!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隨汝意問。當為汝說令汝歡喜。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之事當為汝說。】

佛對藥上菩薩說,很好的佛子,可隨你意想所問,佛當為你說,讓你等大眾歡喜;佛當為宣說,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之事。

凡有所疑,才有所問,表示人對事物關心或感興趣,既為自己明白,又為他人解惑。弘法人應對一切有疑有問者,歡喜讚嘆,耐心酬答。首先有個好態度,將心態放平,讓疑問者高興,放下各種戒備猜想,從人格上平等無敵意,願意接近與交流等。然後尊重對方,讓人把話說完全,從中發現疑之所據,問之所理。其次認真解答,以實相告,知之不以為慢,不知不以為恥,交流相互增益,受讓共同提高。最後禮儀待客,結友存誼,法緣言笑於表,義理融化於心。佛與菩薩之間的問答,示範教化功用已立。儒教中有一句名言,「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於佛教而言,若對佛法義理不感興趣,閒著喊天也不疑不問佛教法理之事;故遇有疑有問者酬答時,即便不為自己著想,也應照顧信佛人形像,增輝僧相在大眾面前的莊嚴。

【藥上白佛言。世尊。我見如來有八萬四千天子圍繞恭敬。複有八萬四千菩薩亦圍繞恭敬。又見萬二千億諸龍圍繞恭敬。複有萬八千億天神等圍繞恭敬。複有二萬五千億諸餓鬼圍繞。世尊。何因緣故有此眾集。】

藥上菩薩向佛請法說,世尊,我見如來有八萬四千菩薩、八萬四千天子、一萬二千億龍眾、一萬八千億天神等圍繞恭敬,又有二萬五千億餓鬼圍繞。世尊,是什麼緣故,才有如此大眾集會呢?一切眾生集會道場的緣故,皆是為聞佛法而來;只有聞法受教,才能解脫成道。修行人遊走於寺廟之間,遍訪善友於人群之中,也皆為聞法理受戒益,培德解惑修行,求得解脫成道。雖然求法者多得法者少,求戒者多得戒者少;但是得法得戒者,必是遊走遍訪願求精進的禪行人。在我的心裡,一切願求聞法受教者,喜樂正法皆是未來佛。必須理解願求聞法者,於遊走遍訪中的千辛萬苦,耗財費時損力,遭多少冷遇白眼;雖因緣有別,善根不同;但鑿鑿之心,可昭日月。

【爾時世尊。告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言。善男子。在此眾集為欲聽法。藥上。此諸眾生今當背生死。今日當得住於十地。住十地已得離煩惱得寂滅佛法。】

這時,佛對藥上菩薩說,你等應知,在此道場大眾集會,皆為欲聽聞正法而來。如此大眾聽聞正法後,今日當背離生死,當得住於十地;住於十地後,得離煩惱,得寂滅佛法。

聞佛說法與聽人講法,存在著懸殊差別,不可同日而語;因佛身有直接的加持力,人依佛法有間接的加持力;故存在直接受益與間接感受的差別。世間人無論如何依佛法間接加持,與佛身直接加持力相比,存在的根本差別都無法改變。現代經常有人流通某大師開光的或加持過的各種法物,無論怎麼宣說,其加持力都是間接加持,不是佛身直接加持。

【藥上菩提薩埵白佛言。世尊。此諸眾生雜業所生。如來云何淨此眾生。】

藥上菩薩向佛請法說,世尊,道場中如此聞法諸類眾生,皆為雜染業習召感所生。如來如何淨化如此眾生所染業習呢?

淨化眾生所染業習,若聞佛說法,直接得佛身加持,身心有立改頓除效應,當收立竿見影的效果;如快刀斬亂痲,淨染業習兩分立見;又如一竿子插到底,直接越過心裡疑層而發生根本變化。若聽人講法,間接得依佛法加持,身心名相效應難除,辨別對錯效果緩慢;如鈍刀割肉,淨染業習因緣糾纏不清;又如裝漿煳的瓶子裡外發搔,心裡舊疑未盡又添新聞思惑而難得徹底改變。

【佛告藥上菩提薩埵言。善男子。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藥上。此諸眾生愚痴無智。不知解脫在於何處。多有年少諸眾生等。今日當得法陀羅尼。得知一切法。得於十地。至十地已能作佛事。能轉法輪雨於法雨。紹無上佛法安樂眾生。天龍阿修羅健闥婆餓鬼等。聞法歡喜皆住十地。擊大法鼓。吹大法螺。此年少等勤修行故得此十地。今所得法如十方佛。】

佛對藥上菩薩說,你等今日應仔細聽聞,佛當為其演說。藥上菩薩你等應知,如此諸眾生愚痴無智,不知解脫從何處下手啟修;但從今日於道場聞佛說法後,多有諸年少眾生等,今日當得法總持,得知一切法,得於菩薩十地境界。如此諸眾生至菩薩十地後,能依智慧廣作佛事,能轉佛法輪雨於法雨,紹隆無上佛法安樂眾生。諸天龍、阿修羅、乾達婆、餓鬼等,聞法歡喜皆得住菩薩十地,擊大法鼓,吹大法螺。如此年少眾生等,由精勤修行故,證得如此菩薩十地智慧,今所得法如十方佛。

今所得法如十方佛,為佛具足一切法總持,是佛性具足;菩薩得法總持,得知一切法,是心得而不是佛性具足,如十方佛而未證佛智慧。十地菩薩化身成就,可隨緣化現天龍、阿修羅、乾達婆、餓鬼等各道眾生;身雖是各道眾生相,而智慧則具菩薩十地境界,故聞佛說法後,慧命得住菩薩十地品位。慧命得住菩薩十地品位,而不是身命證得菩薩十地身相,故不能稱為天龍菩薩、阿修羅菩薩、乾達婆菩薩、餓鬼菩薩等。若如此稱名,則使眾生生疑,淫嗔痴貪輪迴相者如何是菩薩呢?勢必造成法相秩序大亂;如修行人無論證悟何種境界,除佛示現身外,皆現凡夫相,皆稱凡夫名,不違法則,不壞次第,雖有稱肉身菩薩者,也有行菩薩道的人,仍不能稱菩薩名。

【爾時五千年少眾生。從座而起白佛言。世尊。此身為重擔大可怖畏。不知道以非道。我等猶如盲冥之人。願佛憐愍。我等勸請世尊。願佛說法。我等生無智慧。不知法藥。願世尊為我等說法。令得遠離生死之苦。所生之處願見佛身。】

這時,有五千年少眾生,從座而起向佛請法說,世尊,我等此身為重大負擔,心感大可怖畏,不能明了道以非道法義,猶如盲人摸走冥路。唯願佛憐愍我等,勸請世尊坐道場,願信受佛說法教化。我等生來無有智慧,不知法藥八萬四千味,願求世尊為我等說法,使其證得智慧遠離生死困苦,所生之處常見佛身。

此身為重擔大可怖畏,為身藏蘊識,識藏業習;業習感召其身,其身增長業習。重擔為身心欲望大而多,滿足欲望須擔當責任義務,有獲得就須有付出,獲得與付出成正比。大可怖畏為滿足欲望獲得過程中,時時處處暗藏兇險,天秤公正永不藏奸,稍有不善則易淪墮。

道以非道,道為一切法生成、發展、終結的全過程中,應完全符合運轉變化軌則。佛教依福德與慧德的圓滿為道,即緣起性空、自性本空、無我圓滿,具足福德慧德,成就佛道。菩薩以大我圓滿為道,即慈悲喜舍救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大施一切內財外財與無畏力,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但是,菩薩道無自我圓滿相,不以圓滿諸相為道;既圓滿一切相,又遠離一切相,故為非道。非道為離我法執著,以慈悲喜捨生其心,心遠離一切道相。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語諸年少眾生言。汝等食已然後為汝演說正法。時諸年少語藥上言。我不識汝汝為是誰。色相寂滅離三惡道怖。如汝身相離諸惡法。見汝掌中七寶莊嚴。身服寶瓔以功德聚。我不知汝是何等人。我等不須食。亦不須飲。以食入身甚可憎惡。變成屎尿。作血肉筋皮。是故我等不須食飲。不須一切細軟衣服。不須臂印金釧。真珠瓔珞莊嚴身具皆所不欲以無常故。我等亦不顧惜身命。為離惡道。我等求於法施。為安樂天人。為求善知識。不求轉輪聖王。以轉輪王雖主四方不免磨滅。男女妻子不能隨從。所有七寶亦不逐去。無量人眾亦不隨去。於四天下無複自在。一身為王多見無常。作惡業故墮叫喚地獄。七寶自在游四天下竟何所在。仁者且聽我等所說速至佛所。佛觀一切愍之如子。我等無父無母。無兄弟親族。一切皆無。佛為我父。如來是母。佛如日月示人善道。於生死中能救眾生令不復生。諸煩惱河甚可怖畏。眾生在中煩惱漂溺。如來救之令不復入。世尊憐愍為說正法。示人無上菩提之處。我等不貪飲食。不欲世間富貴。不願生天。不畏墮惡道。得人身已願見世尊。眾生短壽流轉無常。以惡業故貪著五欲不覺死至。知死必至亦不怖畏。不念生滅。不知細法。不修細業。不知寂滅界。無明覆心。生已歸死。死已複生。心亦不生厭離之想。長夜受苦鞭撻撾打不生厭離。但起劫奪受獄縛苦五縛所系。本惡業故命識欲滅悲泣而言。誰救濟我。一切悉與金銀雜寶。身為奴僕一切作使我悉能為。王位自在我悉不欲。不須財物但求活命。如是仁者我等不須飲食。諸王自在食則上味會歸於死。天食甘露亦歸磨滅。種種百味王所貪著求實則無。飲食等味我等不須。我等求聞正法。令得離苦。願離愛縛諸結煩惱。歸依世尊願離諸縛。我等敬禮大仙世尊。為諸眾生未知仁者名字何等。願自說之。藥上菩提薩埵言世界廣博眾生名字寧可盡知。】

這時,藥上菩薩對諸年少眾生說,你等先吃飯吧!用飯後再請佛為你等大眾演說正法如何?此時諸年少眾生對藥上菩薩說,我等不認識你,你是誰呀?雖觀你色相寂滅已離三惡道怖畏,觀你身相清淨已離諸惡法,見你掌中法器七寶莊嚴,見你身服寶瓔衣皆以功德聚集;但我等不知你是什麼樣人。告訴你吧,我等不須吃飯,也不須飲水。我等認為,以食物入身體內甚可憎惡,變成屎尿等垢染,化作血肉筋骨皮等軀囊。以此緣故,我等不須飲食,不須一切細軟衣服,不須臂印、金釧、真珠、瓔珞等莊嚴,以身體無常的緣故,心裡對飾品用具皆所不欲。我等為脫離惡道,也不顧惜身命。我等雖求於法施,為安樂天人,為求善知識;但不求轉輪聖王位。認為以轉輪王位,雖主四方世事,但不能避免有磨滅失去時。那時男兒子女妻室眷屬等不能隨從,所有七寶也不能追逐隨去,無量天人眾也不能隨去。雖王於四天下而身又無自在,雖一身為王而又多見無常,若造作惡業還要墮入叫喚地獄,七寶自在游四天下又能有何究竟,意義又在哪裡。仁者,您暫且聽我等所說,速帶領我等至佛所住近前,佛觀一切眾生愍之如子。我等無父無母,無兄弟親族,一切眷屬皆無,佛就是我等父親,佛就是我等母親。佛說法如日月光輝,明示人間善道,於生死中能救度眾生,不在生滅法中。諸煩惱河甚可怖畏,眾生在其中煩惱漂溺,唯有佛能救度使之不再墮入。世尊憐愍我等眾生,能為演說正法,示人無上菩提勝處。我等不貪飲食,不欲世間富貴,不願生天享樂,不畏墮入惡道,只為得人身後能見世尊。眾生短壽流轉無常,以諸惡業習故貪著五欲,不覺死亡隨時而至,知死必至也不怖畏,不念生滅之苦惱,不知微細法則懲罰之無情,不修微細善業培植德本,不知寂滅為樂清涼境界;已被無明遮覆心識,生後歸死,死後又生,心也不生厭離之想,身長夜受苦鞭撻杖打也不生厭離;但劫火起時,奪取身命後還受地獄綁縛諸苦,五體受縛所系無助不得出離。眾生由根本惡重業的緣故,命識欲滅悲泣而叫喊,誰能救濟我!誰如能救濟我,一切金銀雜寶盡數贈與,身可為傭人一切勞作喚使也皆能為,王位權勢自在富貴我皆不要,不須財物只求活命。根椐如是緣由,告訴仁者,我等不須飲食,就是諸王自在飲食上味也會終歸於死,天眾天食甘露也終歸磨滅,種種百味諸王所貪著,若探求真諦則無真實可見。根椐如是緣由,我等不須飲食等美味,只願求聽聞正法使得離苦,遠離情愛綁縛諸根塵識結煩惱,皈依世尊,敬禮世尊。仁者,您為救濟諸眾生,而我等未知您的名字如何稱呼,願您相告。藥上菩薩說,世界廣博無邊,眾生名字甚多,我的名字不重要,為保持你等心裡寧靜,可以不必盡知。

藥上菩薩請諸年少眾生先吃飯,再請佛演說正法;若從其表相上理解,即為順應世間飯時,又以方便利益眾生。若從其實相上認知,即為方便啟發眾生智慧,又以眾生自身說法自我受教。藥上菩薩不說自己名字,突顯佛名佛法重要,無求個人名相;或個人名相在廣博世界中無關緊要,心與甚多的眾生平等。若說自己名字,則說法義益人。

諸年少眾生對藥上菩薩說,我等不認識你,你是誰呀?從其實相上認知,眾生著相生心,求善知識而不識真正善知識,不受善知識教化,不知感善知識恩。人皆易犯如此過失,注重一切終極目標結果,輕視一切發展變化過程;不知無發展變化過程,則無終極目標結果。若舉例說明,如人生病去醫院,院長一人再醫術精湛、管理有方等,也需有科室主治醫師協助,才能救治千萬眾人病患;再如人去求學讀書,校長一人再學術高明、賢名遠播等,也需有賢達聖偉的各門類教師協助,才能辦學培養出成千上萬的優秀人才。否則,一人包攬不了,也做不好應完成的事業。佛教事業也是如此,佛既出於菩薩,又教化於菩薩成佛;佛既護念菩薩修行,又囑累菩薩護佑眾生;佛既當醫院院長、學校校長,又須菩薩當好醫師、教師治化眾生頑愚重疾。

諸年少眾生不須飲食,不須一切細軟衣服,不須臂印、金釧、真珠、瓔珞等妝飾;顯示諸年少眾生髮起勇勐精進心,只須法食,只須法衣,只須法寶莊嚴。法食能治眾生生死大病,法衣能護眾生法體清淨,法寶能濟眾生慧命莊嚴。一些人開始信修佛法時,也有這種勇勐精進的勁頭,只不過有人沒能堅持多久,又恢復以往稀鬆平常,到最後只種點善根無果而終;而勇勐精進堅持不懈的人,一年一層天的證悟境界的飛躍,定入四禪境界的有之,證得各果阿羅漢的有之,發菩提心有把握往生佛淨土的有之,超越菩薩諸品位的有之。誰修行證得什麼誰知道,也有明眼人觀之印證。

諸年少眾生聽聞正法後,今日當背離生死,當得住於菩薩十地品位;怎麼會如此無智慧呢?讓人聽後難以置信。其實聽聞正法後而法會此時尚未結束,今日當背離生死而此時尚未背離生死,今日當得住於菩薩十地品位而此時尚未悟入。還可理解為從今日起當背離生死,從今日起當得住於菩薩十地品位。如果這樣理解經文法義,諸年少眾生所言所行符合法理,也穩合道場實際。

【諸年少言。我等願知仁者名字。甚深名字願為宣說。藥上答言。我名藥上。治眾生病。藥中最上。我今為汝等說。令離諸病滅除一切世界病苦。世間貪為大病。能除滅之。嗔為大病。無智眾生流轉地獄畜生餓鬼。痴為大病。眾生受苦皆能滅除。諸年少言。聞此妙法離諸苦難。凡夫無智受諸苦惱。聞此淨法離諸惡業離惡業故無惡道畏。速見如來救一切病。醫王施藥療治眾苦。仁者速去禮敬如來。以我等語向世尊說。世尊能除我等之病滅煩惱火。慾火燒身不能滅除。我等極苦願佛憐愍。身為重擔甚可怖畏。三毒所壓不可得勝。去來常擔不能遠離。不知死至。不生驚怖。不知解脫道。亦不知示解脫者。以愚痴意自謂不死。見父母死猶不生怖。諸業煩惱濁亂其心受諸苦惱。云何而食。我等無明覆心有如是苦。大怖重擔想行及受。痴愛無智流轉諸有。世間妄生不識解脫。世人愚痴浴以香湯。衣以上服。食以上味。耳聽樂音種種自娛。種種好色樂欲觀之。一切好味舌求貪食。細軟之觸身欲著之。二身和合痴心謂樂。此身頑痴何處有樂。著好履屣衣服飲食無如之何。臨終困至無有能救自不能救。衣服之具豈能救濟。生在世間馳諸象馬。常作惡業不求解脫。自作教人不知後報。我等前死有生。今生有死憂悲苦惱。我具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喪亡悲哀憂愁苦惱皆悉見之。諸行皆空。智者云何而生樂著。不求寂滅法。不求離生死法。以貪覆心。生在世時不行佈施。一切過中無過貪心。著於世法多作有行。不知修習禪定解脫之道。不知發大誓願成無上道。佛是父母。佛是示解脫道者。能雨利益眾生愚痴眾生不知護法。發心愿求無上菩提。名為護法。一切行空財物亦空。若觀我空不復受生。願仁者憐愍。以我等語具向佛說。為諸菩提薩埵故。諸菩薩法不應懈怠。勤修精進舍惡行善。仁者為我往至佛所。禮敬如來作如是言。世尊。知一切法悉無有疑。惡魔眷屬佛已調伏。如來已能然大法炬令眾得樂。如是之法能成佛者我等未聞。仁者速往佛所。為我等故。我等不見如來猶未得度。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見此身已然後得度。】

諸年少眾生說,我等願知仁者名字,有什麼甚深含義的名字,願求能夠相告。藥上菩薩回答說,我的名字為藥上,其法義為治療眾生諸病,諸法藥中藥效最上。我今為你等說一說,世間唯有法藥能使眾生遠離諸病,滅除一切世界眾生病苦。世間眾生貪為大病,善行布施能除滅之;嗔為大病,無智眾生流轉地獄畜生餓鬼,善行忍辱能除滅之;痴為大病,眾生常受三災八難苦厄,善行不殺皆能滅除。諸年少眾生說,我等聞此妙法,能遠離生死諸病苦難;而凡夫之人無有智慧,遭受諸病苦惱時,聽聞如此淨法後能離諸惡業,以離惡業的緣故,身心無惡道畏,不能徹底治癒眾生一切病苦。還是請您帶領我等速至佛前,佛能施妙法救治眾生身心一切病苦,佛為醫王能施法藥有妙療效治眾生大苦。仁者,再一次懇求您帶領我等速至佛前,禮敬如來,將我等眾生所表白之語,向世尊匯報說明;世尊定能慈悲,施妙法藥去除我等身心大病,銷滅業習煩惱慾火。我等慾火燒身,不能轉化煩惱為菩提滅除極苦,唯有願求佛憐愍救濟。我等身有業習重擔甚可怖畏,心有貪嗔痴三毒所壓不可得勝,死去生來經常擔負不能遠離,身不知死期何日而至,心不知驚怖畏懼,也不知解脫道在何方,更不知開示佛知見的解脫者。凡夫之人還常以愚痴妄意自想長生不老,見父母死不及己身心猶不生怖畏,諸業習煩惱濁亂其心須承受各種苦惱,我等見此還能吃下飯去嗎!我等無明覆心也有如是大苦,須承受想行大怖畏重擔,及痴愛無智流轉各道苦。世人妄生邪知邪見不識解脫義理,愚痴以香湯沐浴為自豪,衣以上等款式面料服裝為華貴,食以上等美味餐飲為滿足,耳聽順意樂音種種自娛為歡樂,種種好色樂欲觀感受用為快意;即一切好味舌貪求食,一切細軟觸身歡欲著迷,男女二身和合痴心自謂得樂,其不知如此業身頑固痴迷何處有樂,著好鞋履裘衣飲食不知應作什麼,臨命終時困至惡道無有能救濟者又不能自救,衣服飾品用具等豈能救濟如此困苦,人生在世間時馳騁於諸象馬車乘常作惡業,不求解脫自作又教人作惡,全然不知後世因果惡報。我等今日方知皆有前世死,又有今世生,今生仍有死憂悲苦惱。我等詳見前世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又皆盡見今世喪亡悲哀憂愁苦惱,悟知人生在世諸行皆空。智者,人生在世為什麼而生歡樂執著,不求寂滅法,不求離生死法呢?今日方知是以貪求遮覆心識,人生在世時不行布施,一切過失中無非貪心最大,執著於世法歡樂而多作諸道染行,不知修行善習禪定解脫之道,不知發大菩提誓願心,成就無上佛道。佛是父母,佛是示現解脫道者,能以法雨利益眾生,愚痴眾生不知護法。發心愿求無上菩提,才為護法。一切諸行皆空,一切財物皆空,若再觀我空不願受生。願求仁者憐愍,以我等所說話語,全部向佛詳說。以此為諸菩薩行的緣故,於諸菩薩行法中不應懈怠,應勤修精進禪行,舍諸惡習行諸善業。仁者,還是再三地懇求您,為我等前往至佛所住處禮敬如來。您代表我等這樣說,世尊,所知一切法皆無有疑惑,所有惡魔眷屬佛已經調伏,佛已經能然大法炬使眾生得安樂,如是勝法能成佛,我等前所未聞。仁者,還是反覆地懇求您,為我等前往至佛所住處,我等不見如來身像,猶未完全得以度脫;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見此身像後才能完全得以度脫。

諸年少眾生向佛請法佛為什麼沒有回答呢?佛於道場中說法為什麼須藥上菩薩引領轉答不自見自說呢?諸年少眾生為什麼如此向藥上菩薩反覆懇求見佛呢?又為什麼如此向藥上菩薩反覆表明知見呢?對諸多疑問,應解知為眾生善根不足,而攀緣心過重、期望值過高,遇見佛就一切賴上啦!雖為善求,仍為有貪;故佛不答諸年少眾生所問,是止貪習,放下相求,去除染心,激勵自醒。由此因緣,佛於道場中隱身不現,諸年少眾生目不見佛,語不向佛,迫切願求,難顧其他;故不能自見自說。不能自見自說,還迫切求見求說,只有一切又賴上藥上菩薩;故反覆懇求仁者引領見佛,轉答知見,表露心態,求得憐愍,獲得解脫。諸年少眾生心外馳逸,以不見如來身像不得佛度脫為欲求,佛相好莊嚴說法才度人,執著我法,追逐名相,難求甚解,不明自性;故貌似迫切不知內求迫切,求佛憐愍不知自我憐愍,語言求法不知法離言說相,勝心修道不知以平常心行無上法。此正所謂:眼欲見佛是模樣,心能見佛是圓光;化入萬象顯般若,無體之體表法相。諸佛真體為法性,遍滿虛空盡萬方;無相現相一因緣,明了自性見實相。

惡魔眷屬佛已經調伏,為佛調伏,不是人人自調伏。佛調伏為佛依法轉化惡魔眷屬心態,轉變惡行破壞善法為擁護善法;也為佛自調伏身心無魔蘊,慈悲行一切善法。於修行人而言,仍須自調伏身心淨行去除魔蘊,慈悲喜舍一切善法去除染習。有的修行人不解其中義理,認為不勤修精進禪行時,甚至破戒惡行時,身心一切感覺良好,不見惡魔眷屬也無魔事;反而稍有勤修精進禪行,或嚴持戒律善行時,身心一切感覺不順,常見惡魔眷屬惱亂於心,也常有魔事干擾於行。其實是修行人放逸懈怠及破戒惡行時,本身即為惡魔眷屬,不但一切感覺良好,還得魔法魔力助持呢!若稍有勤修精進禪行及嚴持戒律善行時,魔王發現子民中有叛徒,想要逃離三界魔法魔力控制,還敢與我三界主對著幹,那還了得,百般惱亂破壞其淨行,阻止叛逃或重新拉回惡魔陣營;故內有蘊魔惱亂於心,外有魔事干擾於行,修行唯勇勐無畏大丈夫所不能為。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語諸年少。汝觀上方有何等相。諸人聞已觀上方。見五百化佛。又見三千大台七寶嚴飾。七寶羅網以覆其上。如蓮華葉出種種香。時諸眾生問藥上言。此諸華座是何等相。藥上答言。此是汝座速至佛所禮敬如來。諸年少言。我等不知所行之路。不見如來。知詣何方。禮敬如來。藥上告言。汝但禮敬如來世尊。如虛空塵無有住處。如來亦如是。如來安住處如須彌山。如來等須彌山。如大海水。三千世界微塵數等十方菩薩。欲求佛住不知所在。十方諸菩提薩埵但遙禮敬。諸年少言。願仁慈恩滿我所願心。欲見佛親近禮敬。藥上告言。如來不求香華。為眾生作因令離生死。惡魔眷屬不共諍論。歸依佛者不入死門。速得法陀羅尼。發淨心愿即得見佛。】

這時,藥上菩薩對諸年少眾生說,你等快觀上方有什麼瑞相。諸年少眾生聽聞後,即觀上方虛空中見五百尊佛化身;又見三千大台,皆以七寶裝飾為莊嚴,以七寶羅網遍覆在上面,如蓮華葉出種種香。此時諸年少眾生向藥上菩薩求問說,如此諸華寶座是什麼瑞相啊?藥上菩薩回答說,此是你等座位,可上座速至佛所禮敬如來。諸年少眾生向藥上菩薩求問說,我等不知至佛所之路怎麼行走,還是不能見到如來,也不知去往何方禮敬如來啊?藥上菩薩相告說,你等只在本處禮敬如來,如來如虛空微塵無有住處,如來安住處如須彌山,身相等須彌山如大海水;三千世界微塵數來集的十方菩薩眾等,欲求佛所住處不知所在時,十方諸菩薩眾只遙相禮敬。諸年少眾生說,願佛仁慈,垂恩滿我等所求願心,我等欲見佛親近禮敬。藥上菩薩相告說,如來不求香華供養,只為眾生離生死作福因慧緣,不與惡魔眷屬共相諍論,皈依佛者獲新生而不再入死門,速得一切法總持,發淨行心愿即得見佛。

如來無處不在,於本處禮敬即見如來。修行人應知,如此絕非言語一說,既是實相,又是真法。實相者即相非相,即見如來;實見如來者,不以相好見。真法者從當下一念一行恆常不變,菩提誓願恆常,行菩薩道不變,極樂世界雖隔十萬八千土,阿彌陀佛近在眼前。本處為世間,出世不離世間法;當下一念不離念佛,一行不離禪行,即為禮敬如來。修行人若離開本處當下一念一行,喊破喉嚨也是假,踏破鐵鞋總歸空;不識正道在何處,枉然出家苦用心。至佛住所無路徑,六度萬行法門通;自然湧出蓮華座,如來接引佛道成。

不與惡魔眷屬共相諍論,為惡魔眷屬諍而不止,論而不休,魔法使然,詭辯偽詐。勤修精進禪行佛法者知,斗心生邪,空談誤道,福因在善,慧緣於德。惡魔眷屬閒來無事喜諍論,佛子禪行淨心無染爭時間。止語默賓息諍論,聽而不聞不共相;自斷惡魔眷屬緣,寧心靜氣觀大千。喜樂諍論非辯法,交流知見憑心談;拉幫結派共因相,魔法乖張多使然。

【爾時世尊。以加陵頻伽音熙然微笑。從其面門放八萬四千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下至十八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其光雜色青黃赤白頗梨等色。如是等光從面門出。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遇斯光者一切眾生皆得安樂。照世界已還至佛所。繞佛七匝從佛頂入。】

這時,世尊以共命鳥美妙音聲熙然微笑,從其面門放八萬四千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下至十八層地獄,上至色究竟天;其光雜色青黃赤白玻梨等色,一切眾生遇斯光照觸身者皆得安樂。其光明遍照十方後還至佛所住處,繞佛七匝從佛頂入。

佛從其面門放青黃赤白玻梨等雜色光明,為不同色光中,顯佛以不同相,為不同眾生說法,度脫不同道眾生出離本道。佛出世、所說法、般涅槃,所放光明遍照時,光中有佛,佛身有光,三惡道眾生有因緣遇斯光照觸身者,可轉人天道中皆得安樂;無因緣者難遇斯光,其光遍照不照其身,如陽光遍照有烏雲蔭處暗地。唯有佛示現身所放光明遍照時,才有一切眾生遇斯光照觸身者皆得安樂;諸佛法身、報身、化身所放光明遍照時,一般眾生皆無功德相遇,唯一有因緣入正法道場者與常得佛護念的證道人可遇其光,故有因緣聽經聞法、參與水陸法會、塔寺開光供養等功德不可思議。

【爾時藥上菩提薩埵。從座而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我欲少問。若佛聽者乃敢發言。】

這時,藥上菩薩從座而起,合掌向佛請法說,世尊,我有少疑欲問,若佛聽允才敢發言。諸年少眾生向佛請法,佛不用語言回答,又於道場中隱身不現;諸年少眾生反覆懇求藥上菩薩,引領見佛,求法解脫,而佛現虛空瑞相,又美音微笑放光,這是什麼緣故呀?當有所疑。其實佛為諸年少眾生隨緣方便說法,方便隨緣增益善根,使身心與慧命功德相應,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用;如學生從課堂上書本裡間接接受知識,與教師和學生一起互動實踐直接接受能力,相得益彰。

【爾時世尊告藥上言。善男子。隨汝所問。如來為汝分別解說令汝歡喜。】

這時,佛對藥上菩薩說,很好的佛子,可隨你所問,佛當為你分別解說,讓你等歡喜。初行人找不到自我解脫路徑,東奔西走遍訪高人不容易,口袋裡的錢花的差不多了,身體也疲憊了,三年五年的十年八載的也過去了,心裡覺得高人不高人的都差不多,身心才稍微的能消停下來,有的開始靜坐念佛吧!有的念佛還不能靜坐。開始靜坐念佛的人,總算沒有白參訪,終歸找到了自我解脫路徑,身心進入了修行狀態。念佛還不能靜坐的人,方便說為修行,超近說為修善,身心只有念力而沒有定力。念力是慧德,定力是福德;只有慧德無福德為空慧,只有福德無慧德為福報,二者合一才為功德,證道果出世間全憑功德。修行一段後,逐漸發現修行路上不平坦,岔路也特別多,還有家賊外鬼常誤導,稍有不慎又被境界因緣轉,整天活在自我煩惱的陰影里;上經書裡找對治方法不明含藏義理,弄不好又被文字相轉;上外邊尋善知識指點一下吧,又不知善知識在哪裡,即便聽了一些知見,是正是誤心裡沒底。修行人處於如此狀態時,當知一切煩惱皆屬見思二惑,是庸人自擾;當記一句話,以平常心修無上道,自己找樂於禪樂法喜中。

【藥上白佛言。世尊。此三萬億年少。欲聽如來微妙深法。願為說之。】

藥上菩薩向佛請法說,世尊,如此三萬億年少眾生,欲聽聞如來微妙深法,唯願佛為之演說。此是藥上菩薩方便順勁向佛請法;是順聞法大眾習慣力的勁,是順一切聽經聞法者習慣思維的勁。恆順眾生,除恆順因緣、習俗、文化、實際等外,還須順勁。若不知順勁,在某一細節上生起見思二惑,前面努力所行全部白費勁,往往事物發展變化的某一細節決定成敗,講法也是如此;如這裡我不講藥上菩薩方便順勁,有人會想藥上菩薩還在向佛請法呢,他講佛於此處無說已說、無答已答,難道藥上菩薩還不如你嗎?如此一見疑,思惑相繼而起,接著就放不下,這人講法可信嗎?這人若是外道可怎麼辦呀!等等而論,不一而足,我所講法付出的努力全部白費勁啦!聽聞者未受法益,反增惑業,故講一講順勁。

【佛告藥上。善男子。若聞如來深妙法者。當覺諸法得具足一切功德。日即得住於十地。能擊大法鼓。建大法幢。藥上汝見如是大台不耶。】

佛對藥上菩薩說,你等應知,若能聽聞如來深廣妙法的一切眾生,當覺悟諸法性相義理,證得具足相應的一切功德,於一日間即能得住於菩薩十地品位,能擊大音法鼓,建立大高法幢。藥上菩薩你見到虛空中三千大台了嗎?

聽經聞法,是聽聞如來深廣妙法,一切眾生也應具足相應的一切功德;即有多大的功德,就能獲得多大的法益,覺悟到多麼深廣的諸法性相義理。獲得法益為增福德,覺悟諸法性相義理為增慧德。增其福德在慧命中,增其慧德在道果上。凡夫之人,凡知俗見解其義理,覺悟在世智聰明、謀略深廣、思想成家、宗派領袖等;法益轉化為人天福報,表現在身體健康、幸福享樂、財寶富貴、權勢一方等。證得不同道果之人,殊知勝見解其義理,覺悟在苦集滅道、十二因緣、六度萬行、常樂我淨等;法益轉化為諸漏已盡、梵行已立、為佛眷屬、常坐道場等。同樣是人同樣聞法,差距怎麼這樣大呢?差在相應功德上,距在覺悟認知上。

【藥上言世尊。唯然已見。】

藥上菩薩回答說,當然已經見到。佛與藥上菩薩一問一答在作什麼?誰都能回答,在作佛事。如何認知佛事呢?不同人有不同想法、不同觀點、不同見解等,但很少有人與自我一切言行、一切命運、一切根本大事聯繫在一起,佛事與我有何相干嗎?誰怎麼認知的誰自己心裡清楚,但誰能與自我一切言行、一切命運、一切根本大事聯繫在一起,誰的覺悟知見非同一般。誰若將佛事於人一生一世唯此為大,於一家一寺一國一世界眾生中唯此為大,於一欲界、一色界、一無色界、一佛國土至無量宇宙虛空眾生中唯此為大,其道業已經成就,一切皆已空掉放下,唯所發菩提心愿舍不去,唯自性真空妙有放不下。修行人起心動念皆為佛事,一言一行皆為佛事。唯此為大,為起心動念處與一言一行處的主業要務,其他一切一切的一皆為餘業雜務。

【佛告藥上。此諸年少。今日得坐此台。證一切法。滿足一切善根之法。今日當得擊大法鼓。無量天人。得聞法已悉得利益。無量地獄眾生。得聞法已得背惡道。說此語時。眾中九千億老眾生。得須陀洹果。藥上。聞此法者。得離一切苦具一切善法。藥上。一切皆能成就佛身。藥上。汝觀四方諸大菩提薩埵。】

佛對藥上菩薩說,如此諸年少眾生,今日證悟通達一切法義理,滿足一切善根正法因緣,當得坐此大台,當得擊大法鼓。無量天人得聞佛說法後皆得大善利益,無量地獄眾生得聞佛說法後背離惡道。佛說如此法語時,聞法大眾中有九千億老眾生,證得一果阿羅漢。藥上菩薩應知,有因緣聽聞本經正法的眾生,獲得福德能離一切苦厄,具足一切善法根本,一切善行皆能成就佛身。藥上菩薩,你再觀察各方諸大菩薩,同來集會擁護道場。

擊大法鼓;擊非世解敲打碰撞意,而是無擊而擊。菩薩擊大法鼓,為感應因緣自然出聲,隨順善根演說正法。法鼓,為諸天設有大法鼓,常出覺悟法音;如世間廣播、電視、網路等,傳遞信息媒體所出音像,人皆見聞受益。若諸天子行放逸時,於虛空中出聲告言,你等當知一切欲樂皆無常,虛妄顛倒須臾變壞,只有誑愚之夫戀著;你等莫放逸,若放逸者墮諸惡趣後悔不及,放逸諸天子聞音生大憂怖,舍自宮中所有欲樂,詣天王所求法行道。

【爾時藥上即觀四方。見東方界五十億恆伽河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南方界六十億恆伽河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西方界七十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北方界八十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下方界九十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見上方界百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而來向此。到已皆於佛前在一面住。藥上白佛言。世尊。於虛空中見黑色黃色是何等相。】

這時,藥上菩薩當即觀察各方,見東方世界有五十億恆河沙數菩薩來此道場向佛集會,見南方世界有六十億恆河沙數菩薩來此道場向佛集會,見西方世界有七十億恆沙數菩薩來此道場向佛集會,見北方世界有八十億恆河沙數菩薩來此道場向佛集會,見下方世界有九十億恆河沙數菩薩而來此道場向佛集會,見上方世界有百億恆河沙數菩薩來此道場向佛集會。各方諸大菩薩到後,皆於佛前坐在一面。藥上菩薩向佛請法說,世尊,於虛空中出現黑色黃色是什麼兆相呢?

各方諸大菩薩怎麼才來呢?各方諸大菩薩,即為往昔聽聞本經正法,受教成就佛道,擁護道場而來證法,又為諸年少眾生證得十地菩薩品位,今日登臨大台法座前來慶賀!相慶聞佛說法受益,相慶正法道場隆興,相慶增添佛子眷屬,相慶諸佛家業相續。

【佛告藥上。汝不知耶。】佛對藥上菩薩說,於虛空中出現黑色黃色是什麼兆相你不知道嗎?佛法中的黑色,象徵嚴肅、鎮靜、威勐、畏懼,給人以力量的感覺;其反面,則表示兇惡勇勐,陰森恐怖,使人望而生畏,心生暗想。佛法中的黃色,象徵知識、光明、吉祥、和睦等,給人以正確的感覺;其反面,則表示殺氣騰空、古怪妖邪,使人見而迷惑,疑竇叢生。惡魔及眷屬所發光色中,黑而暗鈍不純,黃而溷濁不清,顯示其邪惡氣質與不善用心;如密宗行人,通過觀察人體所發氣罩光色,判斷認證其心善惡與修行次第。

【藥上白佛。唯佛如來能一切知。】藥上菩薩回答說,唯有佛能一切知。藥上菩薩明知故問,又知而不說,非故弄玄虛,也不是做作;是突顯於道場中教主地位,突顯佛智通達無礙了知盡知一切,增強聞法大眾於佛向心,堅定受持佛法金剛信心。同時,突顯了藥上菩薩尊師重教的形像,表明了虛懷若谷的無相心境。否則,如世間人的小聰明。

【佛告藥上。此是惡魔及諸眷屬欲來至此。藥上汝欲見不。】佛對藥上菩薩說,虛空中所出現的黑色黃色,是惡魔及其諸眷屬欲來至此惱害正法道場。藥上菩薩,你想見一見他們嗎?

有人會想,佛說正法道場都有惡魔及眷屬干擾惱害,難道你釋解本經正法就沒有惡魔及眷屬干擾惱害嗎?我準確的講,有!千真萬確的有!可惜惡魔及眷屬隱其形態,人無法用肉眼觀知,也不會對聞法眾人造成任何傷害。我於定觀中,見於釋解本經道場上空,約百米高空處,有一朵五彩祥雲,圓約百平方米,如天蓋大傘一樣遮罩。虛空中有毒汁如黑雨般降下,皆被五彩祥雲擋去,有些微細水滴從雲邊濺起,被妙風吹散。同時,虛空中有妙音出,「弘法人莫驚,吾乃觀世音菩薩,代替你等接受惡魔惱害,護佑你等安心」。故有幸見聞釋解本經義理的人,在感佛恩謝法時,應感觀世音菩薩護佑恩。於此所觀境界真實不虛,切莫生謗!道不遠人人自遠,法不異人人自異;行到水盈蓮花開,坐得山色秀盡時。淨土不遠歸心去,極樂佛祖迎當頭;禪行頭陀衣衫爛,誰管冬夏與春秋。

有人要問,惡魔及眷屬干擾惱害不著說法者與聞法者,那麼干擾惱害著誰了呢?干擾惱害了不具善根者的聞法因緣,使之失去聞法機遇。

【藥上白佛言。世尊。我欲見之。佛令藥上即見惡魔。藥上見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惡魔至此。】

藥上菩薩回答說,世尊,我想見一見惡魔及眷屬。佛依無畏慧力,使惡魔及眷屬顯形現態,藥上菩薩與大眾立即盡見。藥上菩薩向佛請法說,世尊,因為什麼緣故,惡魔及眷屬來至此道場?修行人於定觀中,常見惡魔及眷屬顯形現態,相貌極其兇狠暴惡;或常於夜暗風高時、子時等,隱其形態以魔力干擾惱害,使人頭根發憷,心極畏懼恐怖,坐臥不安,閉眼驚厥;或常於白日平時,也隱其形態以魔力干擾惱害,使人心驚肉跳,精神恍惚,頭暈目眩,不知所措。如此等等,不細詳述。修行人若遇如此境界時,首先淨心念佛,放下一切,切忌慌亂;然後坐立於燈光下、陽光下,穩神定心,切忌萎靡;其次可誦降魔咒,以功德回向令生歡喜,切忌怨恨;最後保持定力,相信佛法,魔來魔斬,切忌疑惑。應知惡魔及眷屬法力極強,誦經誦咒念佛等,一切人為思念手段措施,皆不起作用,越是慌亂、萎靡、怨恨、疑惑等,其魔法魔力就越強,人的身心無法承受。若不能如此行作,再無善知識護持,非常容易著魔毀道;當如此魔考過後,諸境界現象再來時無懼,坦然澹定,如同平常,自然消退。這樣人的經歷和事例太多了,種種境界差別,種種表現不同,不加詳解。但是,修行人應知魔考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只須學會臨危轉境。講其魔考是好事,一能證明所行正法;二能驗證因緣善根;三能認證不同境界,四能證悟諸法智慧。對於凡夫之人,用思維是難以想像的,唯有臨命終時,有的人才能感應知,無法說出畏懼感受,表現為遺容惶恐狀。

【佛告藥上。魔欲亂此法座。】佛對藥上菩薩說,魔及眷屬欲擾亂此道場法座。凡是正法道場,釋解大乘經典,都程度不同的有魔及眷屬擾亂道場法座,惱害弘法法師。有的法師功德不具,定力不足,在釋解大乘經典時,法座自然翻倒,法師從法座上自然掉下;有的聞法大眾因緣不具,善根不足,在聽經聞法時,心神不安,緊張易怒,障礙不順,中途退場等,都是魔及眷屬來至道場擾亂惱害的效果。就是於眾人中,有依正法修行的人時,魔子魔民及染行的人,怎麼看這淨行人怎麼不順眼,唯打殺罵辱驅離而後快;如水火不容一理。在佛說法道場,魔及眷屬既無法擾亂法座,又無法惱害聽眾;只是顯示逆助道因緣,增益聞法大眾無畏智慧,彰顯印證佛法至高無上。同此一理,正法道場中,弘法法師與聞法大眾也是如此獲得法益;故修行人遇其狀況時,應知感恩其助道功德。

【藥上白佛言。世尊。此諸菩提薩埵。為觀諸年少受位故來。】藥上菩薩向佛請法說,世尊,來此道場的各方諸大菩薩,是為觀諸年少眾生得受菩薩十地品位的緣故而來的嗎?藥上菩薩所問,既是又不是。是,各方諸大菩薩為諸年少眾生證法,得受菩薩十地品位,得入諸菩薩行列,是清淨菩薩眾中一員,其法界菩薩行平等。不是,各方諸大菩薩為禮敬如來續佛慧命而至,顯示清淨菩薩眾如大海水一樣無量,諸佛雖不捨一眾生,但不專為一特定眾生而說法,也不專為一世界特定眾生而說法;否則,為諸佛與諸大菩薩有相,諸年少眾生得受菩薩品位也有相,將出世間法溷為世間法。

【藥上。汝見此諸菩提薩埵。種種形色種種相貌種種力不。】佛對藥上菩薩說,你見如此諸菩薩種種形色、種種相貌、種種神力了嗎?佛用轉答的方式,告訴聞法大眾各方諸大菩薩是自在、自覺、自願而至,不專為有相諸事而來;但又不離世間法,隨順世間法因緣。若用世人的說法,說話適宜場合,把握分寸尺度;有的話不能說的太直白,太過直白則與氣氛不合。

【藥上白佛言。世尊。唯然。我見百千億恆伽沙菩提薩埵。自在神通而來至此。】

藥上菩薩回答說,世尊,是啊!我當然見到了百千億恆河沙數菩薩,皆以自在神通而來,至此擁護道場。

再進一步講,各方諸大菩薩是為聽聞、擁護、讚嘆、流通本經正法而來道場,用具體的實際行動表法。有時一種具體的實際行動,勝似口說千言萬語,所表法義更直接了當,具有確定的不可更改性。具體的實際行動一旦成立,即以真實的事件成為歷史,留在眾人心裡的記憶烙印無法抹去。【爾時世尊說此法已。一切勇菩薩。藥上菩薩。一切老少眾生。一切天人世間。阿修羅揵闥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這時,世尊說完本經正法後,一切勇菩薩、藥上菩薩、一切老少眾生、一切天人、世間人、阿修羅、乾達婆等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聞法大眾,從佛所住道場,得佛開啟法藏,示教義理,悟達智慧,入正知見。身受佛光照觸,心獲正法利益,皆大歡欣鼓舞,充滿法喜禪樂。

本經第四卷中,有四種不可思議;其一佛所開示生滅義理不可思議;其二聞法眾生受教能自醒不可思議;其三起大精進禪行功德不可思議;其四老少眾生得受法益不可思議。若能以此脈絡來理解本經法義,本經義理權實立見,可助其憶念。

在本經釋解結束時,再講一定觀境界為惜緣語,可知聽聞本經正法的因緣善根多麼稀有。在釋解本經正法道場外,有無量男眾站立聽聞,為首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比丘,對我說,「我等為發菩提心的聲聞,前來聞法,又為證法」。第二位身穿黃色長衫,頭戴方巾帽,對我說,「我等為發菩提心的外道,前來聞法,又為證法」。第三位身穿灰色長衫,髮髻扎巾,對我說,「我等為發菩提心的天眾,前來聞法,又為證法」。我請他們入室落座聽聞,他們說,「室內無我等座位,為法而來,在此站立足矣」。當我回身入室時,有無量僧人坐滿,為首的僧人有十位,分別合掌自我介紹說,「我是一地菩薩的代表」,「我是二地菩薩的代表」,直至十地菩薩的代表,皆前來聞法,又為證法。講如此定觀境界,應知諸菩薩眾為聞佛正法,又為證明往昔聽聞佛說本經正法受化成道而來,不是為哪個人而來。我與見聞本經正法的人一樣,都是凡夫之人,共具稀有因緣善根而已。藉此殊勝因緣,願將我的人生格言及當下心境與諸位分享。人生格言即,平澹一生,一生平澹。當下心境即,修無所修,無修而修;行無所行,無行而行;證無所證,無證而證;悟無所悟,無悟而悟。

具因緣善根聽聞本經正法的人,一定能於未來世中成佛!感謝諸位擁護道場!祝願諸位速成道業!淨慧愧慚釋解於:佛曆二五五六年正月西曆二零一三年二月回向天仙不墜國主清寧世界和平人民安康法界有情念佛同音智心圓成同證佛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