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明華居士遊學江蘇、浙江期間,應住持定亮法師邀請,參學龍游塔石鎮秀峰寺。
秀峰寺總體規劃鳥瞰圖
古寺和名山相映,梵音與松濤和鳴。
秀峰寺位於縣北20公里塔石鎮真武山下村豸屏山。主峰海拔458米,寺建於峰頂,有東嶺、西嶺和後山三條道可以上下。俯瞰山下,公路似彩練飛舞,村落如棋子散落。環顧四野,古木參天,竹林蔥鬱,風景殊異。民國志載:「始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1369),名豸屏道院,由村人余、胡兩姓建。」(民國志按:康熙志有按語云:「舊志雲元里人姚勉卿捐地,有碑。」又按:澤隨徐氏譜則云:「宋末徐勉卿舍基建,洪武間毀,有姚克讓、姚亮觀、姚克華三人契賣於澤隨徐子勝,子勝乃約胡、徐兩姓重建」云云。明童珮有詩。)其時規模宏大,寺宇數十間,佛像百餘尊。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龍游知縣萬廷謙有游《豸屏山》詩云:
疊嶂中開一縷青,躡雲疑欲入青冥。
半空樓閣岩依屋,十里風光翠作屏。
藥檻寶珠花不換,洞門猿鶴性俱靈。
塵勞那得雙飛鳥,一嘯頻來問小亭。
詩中所言「寶珠」乃山頂一株千年茶花樹,樹高丈八,花呈七彩,被譽為「寶珠」。清人周光葆作《與吳春台登真武山寺次韻》,詩曰:
不識豸屏路,相從到梵林。
嶺高青靄合,門遠暮鍾深。
寂寂諸天靜,沉沉眾壑陰。
逃禪非有意,聊與洗塵心。
清人余華作《豸屏山二首》贊曰:
松屏缺處露僧樓,石磴盤空出樹頭。
策杖登來剛梵午,一聲清磬逐雲流。
只因松頂結禪房,勝境人呼小武當。
最是年年上巳日,如雲士女共焚香。
從此詩看出,廟會期間,香客如雲,斷非誇張。詩中所指的「上巳日」便是農曆三月初三日。此日是真武大帝的聖誕,亦是彌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圓寂之日。無論是道家還是佛家都將三月初三視作重大的紀念日。因此真武山清修聖地雖有釋道兩家的歷史更替,廟會的習俗卻沿襲至今,成為信徒與當地民眾每年例行的盛事。
清末,高僧釋忠信任寺主持,在山中修行得道,圓寂後得金剛不壞之身。文革期間,不腐肉身惜遭破壞。自此,隨著時世衰敗,寺宇日見蕭然。
民國二十七年(1938),余紹宋游豸屏山,作詩《戊寅三月,同胡寶燦、陳兆蘭、曹大寶、祝葆諶諸子游豸屏山》紀游,詩很長,共21句,現摘錄數句。起句為:
東下岡巒走蒼龍,西來大嶺馳青驄。
南臨平疇郁蔥蘢,北向群峰涌芙蓉。
五至七句為:
月台十畝積翠叢,四圍修竹擁長松。
躑躅絢爛滿山紅,秀峰捧出梵王宮。
東西兩嶺勢不同,天然之美非人工。
次年春,余紹宋再次考察秀峰寺,為千年茶花樹手書隸書「寶珠」二字,並用楷書題記:「明知縣萬廷謙、清教諭黃濤已有詩詠此樹,稱為寶珠,載在縣誌。今縣長周公俊甫屬書,以存古蹟」。「文革」期間,此碑曾被村民搬去家中用作石板。2006年,由縣博物館及村民居士吳彩英追回。現保存完整。
至20世紀60年代,秀峰寺僅存遺蹟。幸10多方明清時期摩崖石刻及千年古井猶存,兩棵千年香樟依舊華蓋如雲。1992年,真武山下村村民吳彩英等發起重建寺宇,得到村民回響,當年建起觀音殿。1998年,擴建殿宇110平方米。半山腰建涼亭一座。2000年12月21日,與村委會簽訂劃定秀峰寺占地面積48畝範圍協定書。協定商定,寺廟範圍涉及村民的自留山一律無代價奉獻,寺院有管理好一草一木的義務。2001年9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務局批准為浙江省宗教活動場所。2006年被公布為龍游縣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7月起,定亮法師任秀峰寺住持兼寺管會主任。定亮法師:浙江省佛教協會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浙江省佛教協會教育培訓委員會委員、衢州市佛教協會理事、副秘書長,龍游縣佛教協會理事、龍游政協委員。1976年7月出生,河南省駐馬店人。受佛教家庭影響,自幼喜結佛緣。2000年因緣具足,父母遂其志,至龍游竹林禪寺剃度出家,師從戒成法師,朝暮依持,親灸師教,受益良多。歷煉經年,慧行俱進。2004年至江西雲居山真如禪寺依一誠長老受俱足戒。2005年依戒成法師之命回龍游任竹林禪寺監院。2006年從戒成法師去廣東,任佛光寺監院。2008年7月應邀再回龍游,任秀峰寺住持。上任伊始,定亮法師立即制訂出秀峰寺近、中、遠期發展規劃,並繪製了總體規劃圖。在縣文廣新局的指導下,對豸屏山古佛、道教場所及自元至清7方摩崖題刻予以重點保護。從開闢了上山簡易公路、舉辦佛事弘法利生、印製寺院宣傳冊頁入手,香客和遊客一時猛增。新建大雄寶殿已在近期竣工。
2010年7月,秀峰寺住持定亮法師、衢州市佛教協會會長戒成法師分別為秀峰寺大雄寶殿前庭漢白玉石柱題字:
半空樓閣岩依屋梵音清流 十里風光翠作屏法雨共澤
秀峰勝景殊塵俗惜福當來 佛法智慧離苦海有緣得度
「大雄寶殿」四字匾額為當代禪宗泰斗本煥長老題寫。2010年8月中國著名女書法家周傳英(翰暢)老師來秀峰寺觀光,頓覺與此山有緣留下:
「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萬人來萬人舍萬人同結萬人緣」等對聯以及「秀峰禪寺」四個大字以留將來山門落成所用 。
點我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