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五講)
請看經文,十五講這個經文。『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那麼這個是總結前面所講的依報莊嚴,都是阿彌陀佛他老人家的願力、行力之所成就。那麼這裡講的是『重重結示,令生信一切莊嚴皆是阿彌陀佛願行所成,種智所現』這個種就是一切種智,所現的境界,這就佛這一方面說。『也是我們自己淨業所感,唯識所變。』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了解。由此可知,極樂世界我們常講的二力法門,這個二力,指的是阿彌陀佛的願行,願力行力,也指我們自己的淨業,唯識所變的。這個世界是這樣形成的,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理論依據,我們才能真正地相信這個莊嚴是可能的。
蕅益大師有一句很感嘆的話,說『奈何離此淨土』這個『此』就是指世尊給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別談唯心。』把事撇開了,單單去講理,這個是有很大的弊病,為什麼呢?離開了『事』,就是這個淨土,專門去講這個唯心淨土的道理,這個決定是緣影妄想。千萬要記住,決定會墮在緣影妄想裡面。譬如金與器一樣。我們把『金』比做唯心,把『器』比做淨土,如果我們說把器撇開了,單談金,諸位想想,是不是緣影妄想?離開了器,那有金呢?須知金與器是一不是二啊!那麼這一段里,這個意思是總結前面有情無情,法音莊嚴,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我們講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佛是根據什麼道理變出來的,這是講原理給我們指示出來。
佛在大本經裡面說:『願後修行,常以和言愛語饒益眾生。』有這麼幾句話。語此地所說微風吹動羅網,皆出妙音,完全相合。那麼又說於三寶生敬仰、恭敬之心,這樣才能夠成就眾生聞法的殊勝因緣。因緣之所以殊勝,就是眾生聽了法音之後,都能夠生起念三寶之心。願行是能莊嚴之因,那麼情與無情的法音,這是西方極樂世界所莊嚴之果報。經文到這個地方我們講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簡單地跟諸位就介紹到此地。
向下的經文,這是要講到正報。這個經,它是先將依報說在前面,然後再說正報,這是有它一番用意在裡面。依報都是這樣莊嚴了,正報當然更為殊勝。好比我們到一個人家,還沒見到主人,先見到他的庭院,種種的設施,已經感覺到美不可言,贊之不盡,可想到主人之高雅。正報,這就講阿彌陀佛了,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本師,我們也稱之為導師:阿彌陀佛。請看經文,經文講到正報,正報是先征釋名號,就是解釋佛的名號。『舍利佛,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麼樣呢?『彼佛何故,號阿彌陀。』這一尊佛,他是什麼緣故,他是取了『阿彌陀』這個名號。這一段經文,這就是征釋名號。『上面說明依報的殊勝,此地再給我們說明正報之妙。』這個正報裡面,有主有伴。這個意思是說西方世界實在是一個最理想的教學處所,也等於說是十方諸佛,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學校,專門來接引十方有願往生,有志了生死、成佛道的這一些眾生,給他們做特別地增上緣。彌陀是導師,好比是校長,當然這個裡面有許許多多的學生。導師,這是主,教化主;學生,這是為伴侶,也就是為佛所教化的對象。
釋迦牟尼佛在此地又叫著舍利弗,來問他:你的意思以為如何呢?彼佛: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尊佛,他為什麼叫阿彌陀?那麼這個意思剛才跟諸位說過,我們在經題裡面也特別地為大家介紹過。實在佛這個幾句話是開導我們,因為在這個法門裡面,是特別著重持名念佛,也就是說,他這個修行的方法很特別。因此佛的名號,自自然然就成為這一部經的總持了,也就是這一部經修行最重要的是一個綱領。所以這個法門修學著重是持名,『名』就是阿彌陀佛;要我們顧名思義,深信佛的萬德洪名,就是不思議的境界。那麼諸位如果要問,這個不思議的境界,究竟是個什麼境界?我們讀華嚴經就明了了,四十華嚴的經題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你們想想這個題目裡面,有入不思議境界,那麼這個地方呢?就叫我們顧名思議,萬德洪名就是不思議境界。一心執持則為能入;我讀華嚴經,講華嚴經,時常提醒諸位同修,這一部彌陀經是能入,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這是能入。華嚴裡面不思議解脫境界,或者我們講一真法界,那是能入,能所不二。因此華嚴經可以說之為詳細的阿彌陀經,阿彌陀經也可以說之為簡略的華嚴經,希望諸位細細去想一想這個道理,我們的疑惑才可以斷除。後面幾句大家看看就可以明了了。『本經,的示持名妙行,故征釋名義為一經之宗要』。『因名思義,深信萬德洪名,即不思議境』,就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一心執持,決定不疑也。』
請看下面經文,看這個底下經文『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那麼這是先征問,這個地方就是解釋了,解釋為什麼叫做阿彌陀呢?阿彌陀是梵語,這個地方掉了一個字,諸位在此地,即不思議境界,這個地方是不議境,這裡掉了一個字,不思議,好我們加上去好了,大家看看就行了,不思議,不思議境,好,看到就好了。在經題裡面給諸位介紹過。阿彌陀,他的意思翻成中國話,這個『阿』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的意思,『阿彌陀』就翻作『無量』。『佛』是『覺』的意思,所以阿彌陀佛,他的意思是無量覺。現在我們單講阿彌陀這三個字的意思。釋迦牟尼佛在此地用兩個意思統攝無量義。第一個意思,就是講光明無量,無量光的意思,照十方國度,都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這個『光』是代表的十方,代表十方。這個地方看這個解釋『彼佛名號』,實在講,『具足萬德。今本師釋迦,特以光壽二義釋之。』給我們解釋。『光』代表十方,拿我們現在來講就是空間,因為光,它有『照』,有『遍照』的這個意思。譬如我們這個房間,我們點上一盞燈,而這個燈光就將我們整個房間都照明了,所以他有遍十方的意思。而壽,這當然是講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那麼用這兩個意思就是佛門裡面常說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用今天的俗語來講,十方是空間;三際是時間。整個時空之內,則無所不包。這個就把無量的意思,表顯無遺了,叫我們全部都能夠體會到這個無量的意思。那麼這兩個意思,實際上講,也是佛法裡面所講的法界,亦是經裡面所講的不思議解脫境界。
我們的本師以及西方世界的導師,都希望我們執持名號,由持名而悟入體性,了知心佛一體。這是這一部經,在修學法門裡面,非常重要的一點。這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他們的意思都是叫我們持名要悟,『悟』是講開悟,『如』是講證得,體性就是法界,就是華嚴經裡面的一真法界。在本經裡面講,是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曉得生佛一體,『生』是眾生,『佛』是十方諸佛,到這個境界,就如古德所說的,法界圓融體啊!一真法界理體是圓融的,這個圓融之體,作我一念心。我們今天念佛的這個心,念什麼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就是法界體的名字,就是名號,我們今天心念佛,前面跟諸位說過,全心是佛,全佛是心,你們想一想,對不對呢?整個法界圓融體是自己的一念心,自己一念心就是法界的圓融體。後面這裡講,故我念佛心全體即法界,所以我們念佛的人,必須要能夠悟入這一個境界,這個是非常非常地重要。這才是一個真正念佛人,念佛的殊勝功德利益,我們才能夠證得,也就才能夠體會得到,才能夠受用得到。那麼底下,我門再說這個『光』與『壽』的意思。先講『光』,『光』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智光,一類是身光。那麼我們要從三身上來說明,三身,我們講報身,報身梵語叫盧舍那身,盧舍那就是『報』,是報身。盧舍那中國的意思,此雲光明遍照。
那麼,底下呢?我們再說這個光與壽的意思。先講光。
光,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智光;一類是身光。那麼,我們要從三身上來說明。三身,我們講報身。報身,梵語叫盧舍那身;盧舍那就是『報』;就是報身。盧身那,中國的意思,此云:光明遍照。盧舍那就是光明遍照的意思。前面講過,報身有兩種,一個是自受用報身:一個是他受用報身。你看看,照一真法界,這是自受用。最重要的就是要證得;你能夠照一真法界,當然就能夠證得一真法界;這個是毫無疑議的。必須有自受用,然後才有他受用。他受用,就是照眾生的機宜;機是根機,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宜』是當應當;佛應當用什麼方式,來度他,才能夠是契機,契理。那麼機宜呢?在楞嚴經裡面,就是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那是講一切眾生;而佛呢?則是隨機應現;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感應道交,這個是照眾生的機宜。所以,我們首先要明了自受用與他受用的這個差別。
然後,我們講到這個,身光又有兩大類。一種叫常光,一種叫放光。那麼,要就應身來說,佛的常光,也有大小不相同。那麼,這個是要看眾生的機宜了。眾生,如果他的福報很大,就是他的善根、福德、因緣要都很深厚的話,佛身光就很大,就很殊勝。如果,眾生福報不怎麼大,佛的這個身光,那就現的比較小。你想,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他有身光。身光有多大呢?經上有的講一丈;有的講一旬;一旬是八尺。可見得,這個光明不太大。那麼由此可知,我們這個世界眾生,正如同,本經所說,是處在五濁惡世的眾生;我們的福德因緣,都不算殊勝;所以,佛為我們所現的身,叫劣應身,也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丈六金身,他的身光,只有一丈。如果,眾生福報殊勝的時候,佛的光有一由旬,要是算大由旬的話,合我們中國八十里;乃至於無量由旬;那眾生的福報就太大太大了。那麼,這個是講的身光;身光也是常光。第二種呢?叫放光。放光,不是常常有的;不像這個身光;身光是常有的,不會消失的。放光呢?必定有一種特別的因緣;譬如,佛,講經說法;特別是講到最重要的地方,往往佛光顯瑞。實際上,這個放光,它有兩種作用;一種,光就是表法的;根性大利的人,見到佛的光明,他就開悟了,不必等說法;根性鈍的人,見到佛放光了,引起他的注意力;曉得,底下佛有重要的話要說;他會特別注意的去聽。所以,有兩個意思。
那麼,光表法?在我們這個世間,自古以來,也就用光表法了,你比如,在這個海上航行;在白天,那麼,諸位曉得,有旗語,就是用兩面旗子,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姿勢,代表一個意思,讓遠方的船隻看到了,它知道我們表達一種什麼意思;用這個來通訊。而在晚上呢?則是用的燈光;用燈光來傳遞訊息、來通信。那麼,這個就是放光的意思。而在現在都市裡面,我們看到這個十字馬路,我們看到有紅燈、綠燈、黃燈;有許多燈光在那裡指揮交通;這也是屬於放光的意思。紅的光一放了,就叫你暫時要停止;綠色的光一放了,就叫你趕快通行。那麼,由此可知,用光明來做佛事,這個是理所當然的,我們無須要懷疑。
佛放光,也有許許多多的差異;光有大小不相同、有色彩不一樣,甚至於,這個放的部位也不相同。你比如說,我們在楞嚴會上,就看到佛五次放光;五次都是不同的處所;佛從頂髻放光、從面門放光、從白豪放光、從這個胸口卍字放光;都不一樣。某一個地方放光,代表某一個法門,代表某一種的意思。諸位常常讀誦大乘經典,慢慢就會體會到。那麼,這個地方經上講的,無量;無量是說,他這個光,所照的『廣』,照無量無邊的世界;而不是照一個世界,照幾個世界。所以,從廣上來說的。十方呢?是從周遍上來講的;不是照一方;不是偏在某一點,或者某一方面;他是周遍的。所以說廣大周遍,它有這個意思在;無量是廣大的意思;十方是周遍的意思。那麼,『無礙』是徹底的意思,就是顯出所照的徹底;不像其他之光。你比方說,太陽,太陽的光照的,還是有障礙;比如說,它只能照我們房屋的外面,而不能照房屋的裡面;那麼,這個就是說明了,它這個光是有障礙的。而阿彌陀佛的光明是無有障礙。這個無有障礙的光,也許諸位聽了之後,感覺到奇怪。其實,我們現在科學的發現;這個光,大家曉得光波;光波的長短、種類、差別,實在是無量無邊。而我們人,這個眼球的構造,在無量光波裡面,只有很少分的這個光波適合我們這個眼球;我們能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麼,比這個標準長的光波,我們見不著;比這個標準短的這個光波,我們也見不到;譬如說,這個X光、紫外光,我們都見不到,必須要借重儀器,才曉得它的確存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科學所發現的這個幾種不同型類的光波,在整個光波裡面,那是極少極少數;還有許許多多,我們沒有能夠發現。那麼,就以所發現的來說吧!像X光,它就可以穿透牆壁,很多這個物質,它能夠穿得透。那麼,他道呢?就有許多沒有障礙了。佛光真是如此;換一句話說,無量無邊型類的光波,它是統統具足。因此,它是無所不照,才有真正的廣大、周遍、徹底這個意思。
阿彌陀,也可以翻作無邊光,或者是無礙光,或者是超日月光,都可以說;那麼,這些呢?都表光明無量的意思。那麼,說到這個地方,也許,有人要問,佛光既然是這樣的圓滿而且大經裡頭又說,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不像我們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所現的這個相,只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觀經裡面講,西方世界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都有八萬四千好;每一種好,都放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的眾生,攝取不捨;觀經上,有這麼一段經文。那麼,也許我們要問了,為什麼,我們沒有見到阿彌陀佛的光明?這是一個問題呀!其實,佛光真正是無時不照,無處不照;我們那一個人不在佛的光明遍照之中呢?只是我們自己不曉得罷了。
譬如說,日月光明普照,如果你的眼睛瞎了,你就見不到它。你雖見不到,太陽照不照你?月光照不照你?雖照你,是你自己見不到啊!同樣的一個道理,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決定沒有障礙。如果,這個眾生,不信念佛,不信佛法,業障未除啊!這就好比盲人一樣,他不能夠見到佛的光明。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把業障除掉的話,信心具足,精進念佛;就像大勢至菩薩說的一樣‥『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連佛都必定見,何況於佛光呢?所以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夠破除我們的迷惑,才能夠堅定我們的信心。
光,所因有二,就是光的因緣;第一個因緣,是佛萬德所成;第二個因緣也是佛在因地所發的大願,本願所致。那麼,由此可知,願力不可思議。這個字幕上,都講過了,大家自己看看就好。也稱無邊光、無礙光、日月光。請看底下經文。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故名阿彌陀。』這一段經文呢?這是從壽量上來說的。所以,這個阿彌陀,也翻作無量壽。意思就是說,不但佛的光明無量,佛的壽命也是無量的。壽者,受也。這是一種享受;我們俗話講,五福之一。這個五種福報裡面有長壽。既然講到壽了,這個壽之修短;『修』是長的意思;這個壽的長短,必以生命之生滅為標準。我們講壽長、壽短,一定是以這個身命,以身命住世的長短為標準。世間人,那一個人不希望長壽呢?
佛的壽,這要從三身上來講。那麼,法身是理性為命,無始無終;報身是智慧為命,有始無終。應化身是因緣為命,有始有終。那麼,這個我們要有一個簡單的解釋。法身是以真如本性、理體為命。實在講,是說不上『命』;這是真理、是真如本性,根本就是無始無終。所以說,離一切相,既一切法啦!它那有始終?報身,這是講智慧之身。我們無始劫以來,忽然起了無明,迷失了我們的本性,喪失了本有的智慧,這個叫凡夫。我們覺悟之後,斷無明,恢復本性裡面原有的般若智慧,這叫證得報身。所以,報身是有始無終。講到應身、化身那就不然了。因為,應化都是以眾生為主,眾生有感,佛才有應。眾生感的這個力量,時間要是長,佛應現的時間也長;眾生感的這個時間短,佛應現的時間也短。確實,感應道交,分毫都不差,這個就叫作壽命;這個是應化身的壽命。那麼,由此可知,這個三身的壽命,真的,在佛很難講;我們講壽命,都是從跡象上來說的。從體性上來講,不但法身沒有壽命;報身,應化身,同樣,也不能說有壽命;這是真正的無量壽啊!那麼,如果就這個應身來說呢?應身,實在報身也包括其中。,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有入涅槃的時候,這是就應化身來講。阿彌陀佛入滅了,觀世音菩薩次補佛位;就是觀世音菩薩成佛。這一個世界所特殊的,阿彌陀佛示現入滅;觀世音菩薩緊接著成佛;換一句話說,這個世界不會有滅法的時候;不像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入滅了,這要再等五十六億萬年之後,彌勒佛才到我們這個世間來成佛。當中,滅法時期很長,很長。有佛法的日子是太短暫了。西方極樂世界不然,阿彌陀佛一入滅,觀世音菩薩馬上成佛。而觀世音菩薩成佛,他的名號叫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那個時候的國土,也不叫極樂世界了,國名叫眾寶普集莊嚴世界。就是觀世音菩薩在那兒成佛,實際上地方是一個地方,名字改了,也就像我們中國古時候改朝換代一樣;你比如,這個秦始皇滅亡了,底下改作漢了;實際上,秦始皇的首都是鹹陽;這個漢朝的首都是長安;長安就是鹹陽,他把這個地方的名字,改了就是了。那麼,這個地方將來極樂世界,改名叫眾寶普集莊嚴世界;那麼,觀世音菩薩成佛叫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由這裡可見,這從應化上說。那麼,觀世音菩薩成佛,他將來也要滅度的;他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又成佛了,補這個佛位。那麼,大勢至菩薩成佛,這個佛號叫善住功德寶王如來。那麼,這就是說明了,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尊佛,一尊佛連續到的。那麼,由此可知,在這一個世界,只有正法,沒有像法,也沒有末法。這個是真正不可思議!也是我們真正嚮往的所在。
經上說,及其人民,這一句很重要。佛壽無量,我們聽到很歡喜。那麼,我們如果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壽有多長呢?會不會像佛一樣呢?給諸位說,像佛一樣。正如同,當年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世間,佛的壽命八十歲,跟我們的世間人一樣,示現八十歲。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示現的壽命與西方世界的那一些眾生,也是相當的。這個對我們真正是安了,安了心。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喔!原來我們的壽命也同佛壽量。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說,無量無邊,阿僧只劫;這一句是講的時間。這個時間到底有多長呢?在從前,我們在大專講座裡面,有一些學生喜歡來計算,就算算看,算得正確不正確,是個未知數;可是,這些學生們算的這個數字就太可觀了,我們在此地,也寫在這個地方,給諸位作作參考。
那麼講到,阿僧只;阿僧只是古印度數字單位之一。印度這個數字單位,大概在全世界,恐怕是最多的,它有一百多個單位。我們中國的數字,大概只有二十幾個單位,它有一百多個單位。那麼,它計算的方法,是倍倍相乘,不是像我們中國這個數字是十進數;譬如說,我們是一到十,十個十就是一百,十個百叫一千,十個千叫一萬;我們是十進位。印度不然,它是倍倍相乘,阿僧只呢?這是最後的十個大數之一;十大數裡頭,第一個,第一位。那麼,這個算法呢?是萬萬,這以中國數,萬萬為億,萬億為兆,我們用這個字來作單位;多少兆呢?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兆;一千,下面有八個萬字的單位是兆,這叫一個阿僧只。諸位想想,這數字可觀啦!天文數字啊!阿僧只個阿僧只,就是阿僧期乘阿僧只為一個無量。無量個無量,就是無量的平方,為一個無邊。再無邊的無邊,如是倍倍增積,就是無邊的無邊,叫一個無等。無等個無等,叫一個不可數。不可數個不可數,叫一個不可稱。不可稱的不可稱,叫一個不可思。不可思的平方,叫不可量。不可量的平方,就是自乘,叫不可說。不可說再自乘,叫不可說不可說,這是最大的數字,後面就沒有了,這是最後一個單位。那麼,諸位想一想,這印度計算這個單位,這印度人,在我們今天來說印度的古人,算很聰明,他們這個數學的頭腦,真好!這樣大的數字,恐怕今天,我們電腦,是不是能夠計算得出來?可能,現在這個電腦都沒有這麼大的數字單位。
那麼,佛在此地說,他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只劫。無量,不要說多,就一個無量吧!無量個無邊阿僧只劫;你們想一想,這個數字,太大太大了。佛常常在經裡面告訴我們,凡夫修行成佛,只要三個阿僧只劫;你們想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把三個阿僧只劫看作什麼?大概像我們,人壽百年看作三小時一樣;唉呀!這個事情三個鐘點就辦了,那不是太容易了嗎?所以說,只怕你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有不成佛的道理呢?那麼,這個無量無邊阿僧只,這隻講到阿僧只,後面這個單位是劫;不是年啊!是劫啊。
劫,梵語叫劫波;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時分。多長呢?在此地講,一千六百八十萬年這是一個小劫。二十個小劫則是一個中劫。四個中劫則是一個大劫。那麼,此地講的劫都是大劫。所以,這個數字,諸位自己去計算計算。我的數學也太好,我也不願意用這個腦筋。究竟,這是多長的時間,諸位自己去算去。
那麼,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了,極樂世界那些眾生,也就是經上講的,諸上善人。這個諸上善人,我們一般都講的是凡聖同居土;他們的福報,竟然有如此之大,這也不外乎兩種力量成就的。一種,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所發四十八願裡面,就有一願,這個意思是說:我成佛之後,我這個國土裡頭的眾生,壽命皆無央數劫;無央數,就是無量數。那麼,現在他成佛了,他國裡頭的人民,果然不錯,有這麼長的壽命。可見得,與他的本願完全是相應的。那麼,第二種就是自力;所以這個法門叫二力法門。自力就是眾生念佛,念佛這個力量。一心念佛,我們淨業成就了;往生到西方國土,那邊是蓮花化生,所以,決定沒有生老病死苦,因此,得到這樣殊勝的壽命。
那麼,要是稱性而說,從理體上來講,光與壽都是稱性建立的。自性常照是無量光義;自性常寂是無量壽義。佛性如是,生心亦然。這個生是眾生;眾生的心,就是佛性。心佛一如,聖凡平等。令持名之人,易悟是心是佛之理。這一段,要解釋一下。佛性,是周遍法界的。就『周遍』這個意思上來講,就是無量光的意思。佛性,如果就豎窮三際這一方面來講,那就是無量壽的意思。所以講,佛性如是,眾生的心亦然。換一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念佛知心,你想一想,是不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個地方,要細心去領會。當我們心在極靜的時候,也就是說,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像清水一樣,是圓滿周遍的。念佛,要用這樣的心去念,與佛就感應道交。如果,我們用的這個心,是亂心,是虛妄分別心,我們這個心水,就起了大風大浪。在作用裡面,就失掉了周遍的意思了;這個豎窮、橫遍的意思,都失掉了;理也失掉了,相也失掉了。那麼,這樣念佛,就很難有感應道交的作用。我們念佛求一心不亂,心一定要靜,為什麼?念佛的人,在念佛的時候,像這個課誦的時候;上來,先唱贊佛然後再念經、再念咒,而後再念佛號,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心是亂的,念佛不相應;用前面,這麼多時間,有贊、有經、有咒,把你這個心定下來,就這個意思;心定下來,這個心與佛心相應;所以,這個念佛的心就是佛心;真正作到心佛一如,心佛不二,要做到這個境界啊!前面跟諸位講的,念佛的時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這才能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夠念到感應道交。所以說,聖凡平等啊!這樣,才容易悟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雖然,西方極樂世界導師阿彌陀佛,他老人家的智慧、功德、神通、方便,樣樣都無量,我們沒有法子能夠說得盡。世尊在本經裡面,只舉出『光壽』這兩個意思,來作為一個代表;這一點意思,我們必須要曉得。
下面一段經文,要講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多久了?當然,這也是我們很關心的事情,請看經文。成佛,此地這個是題目,啊,成道時劫,就是成佛,這個多久了,經上說:
『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這一段話,諸位要好好地記住。剛才給你講了,佛的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只劫;他現在成佛才十劫。正好比我們舉一個比喻來說,這個比喻當然還是不太恰當的。實際情形,比這個還要殊勝。好比一個人,他的壽命有一萬歲;這個比人,不好比啦!好像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它有一萬年的歷史了,像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有這麼長遠的歷史,那麼,它現在建國才多久呢?才只十天,那剛剛開始嘛!諸位想想,這正是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為什麼呢?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建造他這個世界,不久,才開始啊!現在去正好,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老資格。第十劫他就來了,壽命是無量無邊阿僧只劫。第十劫他就來了,豈不是老資格嗎?這個意思在此地是這樣子。
先講此地這個『劫』:十劫。唐譯的本子說,這是十大劫;先確定,這個劫有三種,這是大劫。在華嚴經,壽量品裡頭,有這一句經文,說:『娑婆世界一劫,為極樂世界一日一夜。』娑婆世界是我們這個世界;說我們這個世界一劫,為極樂世界一日一夜。由此可知,如果說是以我們這個時間來講,才十劫;那麼,極樂世界才開幕啊,不過十天而已。他那裡才開幕十天,你就去了。阿彌陀佛,對你是如何的歡迎。那諸位上善人歡迎,那是可想而知啦!所以,佛壽無量,這幾句話,我特別在此地,鄭重勸勉諸位:佛壽無量,今僅十劫,則現在說法;前面講了,今現在說法啦!時逢其會啊!一個有智慧的人,應當趕快發願往生,到極樂世界去。
下面呢?這是要說明這個成道的時劫,也就是這段經文;我們從三身上來看。因為古人常講,有人講『成』,有人講『成』這個意思不可得;究竟,是『成』?是『不成』?三身,在前面,都跟諸位介紹過。如果從自性清淨的法身上來講,這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那沒有成與不成這個意思;無成與不成這個意思,都沒有;無成,無不成,沒有這個意思。如果,要是從離垢清淨法身上來講,就是離垢極妙的法身來講,那必須要依修德方顯。依修德方顯,就可以講成。你譬如,我們在大經裡頭,常說的:『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沒有破,法身在不在呢?法身當然在。法身是理體,焉能不在嗎?法身當然在。法身雖然在,可是,你有無明煩惱障礙了法身;你見不到法身。什麼時候,你無明破了,你見到法身了,我們那時候道:『耶,你呀!證得了法身!』所以,這個有成的意思。所以,從理上講,沒有成的意思;如果,從修德上面來講呢?有這個成的意思。
那麼,再講到報身。報身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理所本有的。這個是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像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本覺。這個智慧就是本覺,本覺本有,不覺世無明;不覺本無。即然本有,那成與不成也談不上。可是,這是從理上講;然而,因圓果滿;我們現在修因;菩薩修因。因修圓滿,果證得,成無上道;這個時候,說法利生,也可以講,也成了,你證得報身了。譬如,我們在修證上說,拿我們念佛法門上來講吧!我們念到事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世界方便有餘土;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的法身、報身,沒有證得。本師:阿彌陀佛的報身、法身,我們也沒有見到。必需修到理一心不亂,分破無明,證實報莊嚴土,就是花開見佛,生實報莊嚴土,這個時候自己智慧現前了,自己已經分破無明,證得了分證的法身;證得了部份法身。而法身裡面,透出來的本覺,本具的般若智慧。這個時候可以說,我們證得了圓滿報身,證得了清淨法身。所以,從理上講,是講不通的。在事修上講,可以講證得。
應化呢?那更是如此了。這應身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無別自體;所以也無成不成。這從理上講,佛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佛就有顯;眾生沒有感,佛就不顯。所以,在理上講,這個應化身,也是無有生滅。可是,跡象上來講呢?你看,因緣示現,八相成道,亦可論劫。譬如,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來說。那麼,他老人家示現,住世八十年。我們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在這一次,在我們世界所示現的這個壽命是八十年。那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成道的時劫,諸位明白了,你就曉得,古人說:不可以論時劫,他有不可以論時劫的道理,從體性上說的。那麼,講時劫呢?從跡事相上講的,從跡象上講,當然可以。就以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來說,假如,我們是帶業往生去生的,我們在凡聖同居土,把見思煩惱都斷盡,念到理一心了,這個時候生實報莊嚴土;那麼,我們可以說,佛的應身滅度了;佛的報身生起了;不有這麼一個意思嘛!當阿彌陀佛法緣盡的時候,他示現滅度了;觀世音菩薩示現成佛。那麼,我們也可以說阿彌陀佛報身入涅槃了,也能夠講。所以說,從法緣上面來講,三身都可以論時劫;如果是從理上來講,三身都不可以論時劫;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曉得、要明了。那麼,再要講到這個成佛,當然也不是偶然的。有許許多多的因緣,像阿彌陀佛,本師在經裡面告訴我們,累劫的修行,才能成就今天如此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我們在經裡面,舉出幾條給諸位作一個參考,也能夠引發諸位的歡喜心。當然,更重要的意思,是要有見賢思齊。我們要效法本師,也要有這樣的大願、大行,將來成就殊勝的國土,接引無量無邊的眾生。
這是講到阿彌陀佛成佛之因,是講的成佛的因緣。那麼,這一段是從諸經所說彌陀因地;這是舉出,這一些大乘經典裡面,佛所講的這個阿彌陀佛因地。這個第一:大本,大本就是無量壽經:淨土三經之一。無量壽經裡面說:法藏比丘,舍王位出家,對佛發四十八大願,即今佛是。那麼,經上講,在定光佛之前,有五十三尊佛;定光佛前面,第五十三尊佛,這一尊佛的名號叫世自在王佛。世自在王佛住世度化眾生的時候,他有一個護法,是一個國王,護持他的。那麼這個國王非常地發心,聞法歡喜。於是乎,他捨棄了王位,把這個國王的位子,讓給他的兒子了,他自己出家了。這就是法藏比丘。他對世自在王佛前,就發了弘誓,很大的誓願,一共是有四十八條,我們稱之四十八願。這個無量壽經有好幾種的翻譯本;一般我們現在流通讀誦的都是四十八願這個本子。也有講二十四願的,二十四願跟四十八願是開合不同;它有的時候,把這個願、幾個願歸納為一願;有這種情形。那麼,一般啊,我們都講四十八願。法藏比丘,就是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前身;前身,這是久遠劫之前的事情;我們從無量壽經裡面看到的。
第二法華經,法華經裡頭也有一段說這個事情。法華經裡面講,大通智勝如來的時候,有十六個王子出家;其中第九王子,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那麼,這是法華經裡面的一段公案,說這個十六王子跟大通智勝如來出家學佛,求無上菩提;佛滅度之後,這一些人都非常歡喜法華經。就是常常持誦妙法蓮華經,後來這十六王子都成佛了。那麼,其中這第九王子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就是阿彌陀佛。
第三悲華經裡面有說,講在無量劫以前,有一位轉輪聖王,他的名字叫無諍念。他供養寶藏如來,供佛。他發願成佛。他說,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國中種種清淨莊嚴。實在講,跟大本彌陀經四十八願大概是差不多的。那麼,由此可知,佛在因地修行,的確是生生世世不忘他的本願。就是,他所發的這個願,絕不是說,一轉世就給忘掉,他不忘他的願,生生世世依他這個願來修行。那麼,當時寶藏如來給他授記,跟他講,再過恆河沙劫,西方極樂世界,就作佛;你那個國名叫作安樂,就是極樂世界,你的國名叫作極樂。那麼,這一位轉輪聖王無諍念轉輪聖王,也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第四大乘四等總持經裡面說,在無垢焰乘其如來的時候,有一位出家人,他的名字叫淨命;就是此地講的淨命比丘。這一位比丘非常的了不起,博學多聞,他能夠總持諸經,有十四億部之多,隨眾生的願望,就是一切眾生,你想聽什麼經,他就給你說什麼經。多人聽,他給你說;一個人聽,他也給你說。真正是大慈大悲啊!那麼,這一位淨命比丘也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第五賢劫經裡面講,在雲雷吼如來的時候,有一位王子,他的名字叫作淨福報眾音;這都是從梵文裡頭翻出來的意思,淨福報眾音;這是這一位,雲雷吼如來時候,有王子名淨福報眾音,就是這一個人。那麼,他供佛。這一個王子也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第六也是賢劫經上講的;又雲,也是跟前面一樣,賢劫經上講的;說在金龍決光佛的時候,無限寶音行法師,力弘經法,即今佛是,那麼,這是說的以法師的身份,在這個金龍決光佛的時代。那麼,法師名字叫無限寶音行。這個名號非常之好。法師,盡心盡力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這一位法師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
第七觀佛三昧經第九卷,這個第九經,就是觀佛三昧經的第九卷。空王佛的時候,有四位比丘;他們煩惱很重,去求佛,教給他們斷煩惱、證菩提的方法。空王佛非常慈悲,就教他們觀佛。觀佛是念佛法門的一種。這個大家曉得念佛法門,可以分為四大類,像我們本經著重在持名,就是二六時中,阿彌陀佛名號不能夠間斷。像十六觀經它的方法就是觀想;除此之外,還有觀像,就是塑佛的形像,一天到晚將佛像擺在面前,看佛像,這也是一種念佛的方法;另外一種就是實相念佛,念佛法門可以分為這個四大類。這個就是教他觀佛像,用這個方法來念佛。那麼,沒有多久,他們用這個方法就成功了。那麼,這個也是,教我們看到,念佛,就是度眾生,一定要契機;佛對於這四位比丘,過去世的宿因,知道得很清楚;所以教給他們這個法門,沒有多久,這四個人都成就了,都得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一心不亂。這四位比丘當中的第三位,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
第八在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上,也有這麼一段。這個經名字長一點,叫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這個經上說,在獅子遊戲金光如來的時候,有一位國王,他的名字叫勝威尊重。這位國王也是獅子遊戲金光如來的護法,他常常供佛,修禪定。這一尊的國王也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我們在此地,只簡單舉出大乘經裡面,所講的這個八條。其實阿彌陀佛因地的修行,實實在在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修行多劫,實具無量因緣,不可思議。但是,在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這個幾段經文裡面,我們就可以能夠看到,佛,在過去,因地修行當中,他也做過出家人,也做過在家人。出家人裡面,他做過比丘,他也做過法師;在家人裡面,他也做過王子、也做過國王、也做過轉輪聖王。實在上說,我們在華嚴經,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幾乎是無論什麼樣的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他參學的處所。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無論是在因地,或者是在果地,悲心愈是深重,六道當中,沒有一道不現身,沒有一道不化眾。佛在經上所講的,我們剛才所看到這個八段,都是在人間。其餘的幾道沒有說。雖不說,我們可以想像而知。這一點,確實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值得我們認真地去效法。我們要有佛一樣的弘願。
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無論是在因地,或者是在果地;悲心愈深重,六道當中,沒有一道不現身,沒有一道不化眾。佛在經上所講的,我們剛才所看到這八段,都是在人間。其餘的幾道沒有說;雖不說,我們可以想像而知,啊,可以想像而知。那麼,這一點:確實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值得我們認真地去效法。我們要有佛一樣的弘願。生生世世,不忘自己的弘願,這一點非常非常地重要。如果,你的願力薄弱,你的煩惱很重,這一投胎、一轉世,必定有隔陰之迷。把你前一生,或者是多生多劫之前所發的弘願,忘得一乾二淨,那就可惜了。你的本願要是忘掉之後,又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這個時候,業報力量強大,現前了,免不了又要三塗受苦。什麼時候,你從三塗出來,再遇到佛法,才會想起你過去的本願。其實,每一位學佛的同修,多數,我們都是這種情形。你學佛,是這一生的嗎?決定不是。你一定是與佛一樣,多生多劫的因緣。這個話,不是我說的。佛在大乘經經裡面講的太多太多了。你像,佛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末法時期的眾生,如果聽了金剛經,不畏不怖,你還能生歡喜心。佛講,你的善根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的,你過去已經親近無量諸佛,這不就是說得很明白嘛!我們那一個人不是在過去生中,親近無量諸佛?為什麼,我們今天還是做博地凡夫?還在這裡生死輪迴呢?就是一轉世、一投胎,把前世本願,忘得一乾二淨,不能再繼續修學,原因在此地。當然,那些諸大菩薩們,是時時刻刻,關心這些初發心的人;也就是關心這些小菩薩。當他一轉世,有隔陰之迷,在適當的時候,他來給他作增上緣,要把他喚醒,從迷妄當中喚回頭來,這個是大菩薩護念小菩薩,為這些小菩薩作增上緣的時候。那麼,我們想想,我們就是這些小菩薩,初發心的小菩薩。這一些諸大菩薩,常常提示我們,常常再喚醒我們。問題是,我們自己一下要猛然地警覺過來,繼續以往的願行,再精進、再努力;我們這個一生,就有決定性的成就了。但是,這個決定性的成就,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往生西方淨土,才是一個決定性的成就。我在此地可以這樣說法。我們過去生中,自信心太強了。認為什麼呢?嘿!不往生極樂世界,我一樣可以斷煩惱,可以了生死、證菩提。這個一念是錯誤的念頭,無論你修學那一個法門,你看,都沒有辦法超越生死輪迴。假如,我們要是過去發願,我們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今天也不在此地了。所以,我們今天必須要覺悟,要曉得我們過去這個錯誤的想法、錯誤的作法。從今天起,統統把它改正過來,一心一意專修淨土、專念彌陀。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決定不再錯過了,不會再誤失了,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才是真正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