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十七課  


第十七課

思考題

1.聽聞淨土法門是需要很大福報的,請以教證說明此理。

2.請介紹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光明。

3.列舉無量壽佛的十四種異名。

4.複述關於極樂世界聲聞數量不可思議的兩個比喻。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前面世尊宣說了阿彌陀佛無量劫以前發願、修行的狀況,聽到這些說法後,阿難產生了一個疑問,於是向世尊提問。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彼法處菩薩成菩提者,為過去耶,為未來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

這時阿難對佛陀說:世尊,這位法處菩薩成就菩提者,是過去成佛已示現涅槃?是未來成佛?還是如今在他方世界成佛並住世?

其實這個問題很重要。聽到佛陀宣說法處比丘發願、修行的經過後,當時在場的很多人也有這樣的疑惑:如果法處菩薩已經成佛、轉*輪並示現涅槃,他的教期已經結束,與他結緣的眾生已經得到度化,那我們就無法得到他的度化了;如果法處菩薩還沒有成佛,尚未擁有圓滿的度化眾生能力,那我們也不一定能得到度化。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在藏文譯本中,阿難問佛陀後,有這樣一段經文:佛告阿難:「彼法處菩薩非過去佛,非未來佛,乃現在佛。」意思是,法處菩薩既不是過去已經出世轉*輪並示現涅槃的佛,也不是像彌勒佛、勝解佛那樣未來出世轉*輪的佛,而是正在住世的佛。

佛告阿難: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彼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處比丘在彼成佛號無量壽,今現在說法,無量菩薩及聲聞眾恭敬圍繞。

佛陀告訴阿難:從這個娑婆世界往西方經過十萬億個佛剎,那裡有一個世界名叫極樂[1],法處比丘已經在那裡成佛,他的名號叫無量壽,如今正在住世說法,有無量菩薩聲聞眾恭敬圍繞在他座下。

密宗的續部和論典中經常講到五種圓滿——處圓滿、本師圓滿、眷屬圓滿、法圓滿、時圓滿。這段經文也講了極樂世界的五種圓滿:處圓滿是「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彼有世界名曰極樂」,本師圓滿是「法處比丘在彼成佛,號無量壽」,眷屬圓滿是「無量菩薩聲聞眾恭敬圍繞」,時圓滿是「今現在」,法圓滿是「說法」。

喬美仁波切的《極樂願文》中說:「自此日落之方向,越過無數眾世界,稍許上方聖境處,即是清淨極樂剎。我等肉眼雖未見,自心卻應明然觀。」因此,雖然我們的肉眼看不見,但極樂世界絕對是存在的,大家對此要有堅定的信心。

聽聞淨土法門是需要很大福報的。在《淨土教言》中,麥彭仁波切引用大量教證說明,如果沒有宿世的善根和因緣,則今生不可能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偈》中說:「若人無善本,不得聞佛名,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2]。」《無量壽經》後文中說:「懈怠邪見下劣人,不信如來斯正法,若曾於佛殖眾善,救世之行彼能修。」確實如此,如果沒有宿世的善根,不可能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果是傲慢、懈怠、邪見等下劣之輩,即便聽到淨土法門也不會生起信心。從這些教證來推斷,在座各位肯定有前世的善根,否則今生不可能遇到這麼殊勝的法門,所以大家理應生起歡喜心,同時也要對淨土法門深信不疑,經常祈禱、頂禮阿彌陀佛,並發願回嚮往生極樂世界。

曇鸞法師在《贊阿彌陀佛偈》中說:「現在西方去此界,十萬億剎安樂土,佛世尊號阿彌陀,我願往生歸命禮。」意思是,從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往西經過十萬億佛剎,有一個世界名叫極樂世界,那裡有一位佛陀名叫阿彌陀,我願意往生他的剎土,為此歸命頂禮阿彌陀佛。大家應該經常按此修行。

諸佛菩薩和歷代傳承上師一再強調,只要以信願行修持淨土法門,就一定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大家要抓住這三個要點來修行。在信願行中,最關鍵的是信心。我們到底要信什麼呢?

首先,要相信極樂世界是存在的。雖然人們無法以肉眼見到極樂世界,天文學家用再先進的儀器也無法發現極樂世界,甚至連小小的銀河系和太陽系都無法完全測知,但依靠佛經的教量,我們可以確信極樂世界是存在的。

其次,要相信雖然極樂世界遠在十萬億世界之外,不可能通過飛機、飛船前往那裡,但依靠心的力量卻可以往生到那裡。心的力量非常大,即便在短暫的時間中憶念阿彌陀佛,也必定能依靠佛陀的願力往生極樂世界。

最後,要相信自己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再也不會有世間的各種苦惱,能夠與無量菩薩永遠享受大乘妙法的美味。

因此,大家首先要對淨土法門有信心,在此基礎上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然後要恆時憶念阿彌陀佛。

下面講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光明。

阿難,彼佛光明普照佛剎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我今略說。光照東方如恆河沙等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唯除諸佛本願。威神所加悉皆照燭。是諸佛光或有加一尋者,或有加一由旬,乃至億那由他百千由旬光者,或普照佛剎者。

阿難,彼佛光明普照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佛剎。我今對此略說少分。其光明普照東方如恆河沙數國土,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方也是如此。除了有些佛往昔發過願,自己能放光照耀國土以外。在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下,其他世界都能被照耀。諸佛的光明各不相同,有的能照射一尋[3],有的能照射一由旬乃至百千億那由他由旬,有的能普照整個佛剎。

有些佛往昔發過願,因此依靠他們自身的光明就能普照國土,就像房間裡有了燈就再不需要其他燈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就不需要阿彌陀佛放光照射了。阿彌陀佛的光也要節約,他要把節約下來的光照射沒有光明的世界,開玩笑。

佛光不僅是肉眼能看到的光,還包括威神之光和加持之光等無形的光,佛的這些光明是世間任何光明無法比擬的。《雜阿含經》中說:「有三種光明,能照耀世間,晝以日為照,月以照其夜,燈火晝夜照,照彼彼色像,上下及諸方,眾生悉蒙照,人天光明中,佛光明為上。」《大寶積經》中也說:「諸佛不思議,佛光不思議,信者及獲福,亦爾難思議。」

一聽說佛陀的加持不可思議、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議,個別沒緣分的人就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甚至以很不高興的態度說:「你們這些人呀,又開始講神話了。」那天我就遇到一個這樣的人,他那種表情讓人覺得很可憐,我很想找個機會跟他聊一聊,看他有什麼理由破斥佛教。如果自己不明白的道理都是神話,那可能很多真理都成神話了,這種看問題的方式肯定是不合理的。

聽到佛光的功德後,我擔心有些沒福報的人也會說:「哇,太玄了!太妙了!不要提這些!」其實這些人非常愚痴,為什麼不能提這些?世界上有那麼多不可思議的境界,如果因為自己的智慧跟不上,連提都不讓別人提,那未免也太過分了。現在是21世紀,人們應該有言論自由,任何人都無權控制別人的言論。如果這些人說:「那我也有言論自由,我也可以批評佛教。」請注意:胡說八道不叫言論自由,這叫做言論瘋狂,所謂言論自由,應該是有權利說有道理的語言。

在這個世界上,不承認真理的人就是愚痴者。不管佛教的真理還是世間的真理,我們都應該承認。不僅世間人應該承認佛教的真理,佛教徒也應該承認世間的真理。不過有些佛教徒對很多不得不面對的事情都一概否認:不要做這些,這些沒有意義……可能是他們見識不廣,閱歷不豐富,所以說話特別簡單,根本不加考慮。這樣其實是不合理的,長此以往,不僅對他們個人,對佛教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反過來說,現在有些人看到個別佛教徒的言行不當,就認為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如此,這當然也是不對的。個別人和所有的人應該區分開,不能混為一談。)

阿難,以是義故無量壽佛復有異名,謂無量光、無邊光、無著光、無礙光、光照王端嚴光、愛光、喜光、可觀光、不思議光、無等光、不可稱量光、映蔽日光、映蔽月光、掩奪日月光。[4]

阿難,因為這個原因,無量壽佛又有不同的名稱,所謂無量光、無邊光、無著光、無礙光、光照王端嚴光、愛光、喜光、可觀光、不思議光、無等光、不可稱量光、映蔽日光、映蔽月光、掩奪日月光。

彼之光明清淨廣大,普令眾生身心悅樂,復令一切余佛剎中天、龍、夜叉、阿修羅等皆得歡悅。

他的光明清淨廣大,能令一切眾生身心愉悅,又能令其他一切佛剎中的天、龍、夜叉、阿修羅等眾生都得到歡悅。

《華嚴經》中說:「眾生遇佛光,離苦永寂滅,悉安隱快樂,歡喜遍充滿。」意思是,眾生遇到佛光後,就會遠離身心的痛苦,獲得永恆的寂滅,一切時處都安隱快樂,歡喜充滿整個身心。為什麼許多佛教徒心情很快樂,沒有什麼煩惱和痛苦?就是因為有佛陀的加持。有些佛教徒即使身體有疾病,生活中有各種壓力,工作中遇到種種不順,但依靠佛陀的加持,他們都有面對的勇氣。我遇到過的很多人都說,如果不是學佛,他們早就自殺了,自從學佛之後才重新有了生路,才重新有了光明的前途。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佛光普照吧。如果佛法僅僅是一種文字或者理論,佛法的加持不能融入人心,那它不可能吸引這麼多人,不可能有那麼多人從中得到快樂。

無論在家信眾還是出家僧人,只要佛法學得比較好,就能將痛苦轉為道用,與不學佛的人相比,他們的內心經常充滿歡喜。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驗:作為一個凡夫人,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痛苦(娑婆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大苦海,泡在苦海里不可能沒有痛苦),但是和其他人相比,不管是再有錢、有地位、有名聲的人,我這個普通修行人的心態還算是比較快樂的。

佛陀的加持的確很不可思議。在沒有任何政策或者規定的情況下,為什麼這麼多人自覺地聚集在一起學習佛法?原因也在於此。前一段時間,我參加了廣東省放生協會組織的放生活動。這個協會的某些人是有一定世間職位的人,他們對我說:「我們主持過許多世間團體的活動,在主持的過程中都感覺特別痲煩,唯獨主持佛教的放生活動感覺很容易,大家都很自覺——或者買生命,或者包車,或者出錢,或者出力,不需要刻意去組織,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一股合力,做起事情來非常有凝聚力,每次放生以後都感覺特別開心。」我想:這一方面應該是善法的加持,另一方面也是佛陀不可思議的加持所致。

修行人應該善於藉助三寶的加持。如果是修行比較好的人,當遇到煩惱痛苦時,通過祈禱上師本尊,所有的煩惱痛苦都會蕩然無存,甚至在面對最可怕的生老病死時,也會有跟其他人截然不同的力量。所以大家不要忘記經常祈禱上師三寶。

《佛本行經》中說:「佛光晝夜三千世,及至一切眾生心。」所以,世間的光只能驅除黑暗,而佛光可以深入一切眾生的心。很多人認為,所謂的光就是肉眼能看到的光。有人說:「太陽和手電筒都有刺眼的光,既然阿彌陀佛的光明無有限量,那我為什麼看不到佛光呢?」其實,光有很多不同的類型,不一定所有的光都能被肉眼看見。雖然肉眼看不到佛光,但它的確是存在的,當它入於眾生的心時,就像陽光照射在雪山上一樣,貪嗔痴等一切煩惱都會徹底消融。

為什麼很多佛教徒經常勸別人皈依三寶、學修佛法?並不是這些人想占有其他眾生,而是因為他們通過學佛深深地體會到:世間是非常痛苦的,想通過其他方式得到快樂非常困難,唯有學佛才能擁有快樂;暫且不談來世的快樂,即便今生的快樂,也只有具足一定佛法境界者才能享受到;而且佛法帶來的快樂遠遠超過金錢、地位等世間的快樂。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努力向眾生傳播佛法。

阿難,我今開示彼佛光明,滿足一劫說不能盡。

阿難,如今我開示阿彌陀佛的光明,如果要詳細宣說,即便滿一個大劫也說之不盡。

既然釋迦牟尼佛在一個大劫中也說不完阿彌陀佛的光明,只能象徵性地略說一些,何況我這樣的凡夫要在短短一個小時中說完,這更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也不多說了。

下面講阿彌陀佛的眷屬無量無邊。

複次阿難,彼無量壽如來諸聲聞眾不可稱量知其邊際。

再者阿難,無量壽如來有許多聲聞眷屬,其數量多得不可衡量,誰都無法知道其邊際。

為了讓阿難對這些聲聞的數量有個大概了解,世尊宣說了一個比喻。

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如大目揵連神通自在,於晨朝時周曆大千世界,須臾之頃還至本處。

假使有百千億那由他個比丘,這些比丘都像目犍連尊者一樣具足神通自在,能夠於清晨時週遊三千大千世界,須臾之間又回到本處。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非常不可思議。佛經中記載,佛陀在世時曾出現饑荒,目犍連尊者問佛陀:「世尊,大地之下有地味,我能以神通將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移到我左手,以右手取出地味遣除饑荒,我可不可以這樣做?」佛陀說:「雖然你有這個能力,但因為眾生沒有福報,取出的地味很快會消失,所以沒必要這樣做。」

在藏文譯本中,這段經文的說法略有差別,藏文中的說法是: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如大目犍連神通自在,於一日中能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星辰數。

彼經億那由他百千歲數,欲總計算無量壽佛初會之中諸聲聞眾,盡其神力乃至滅度,於百分中不知其一,於千分百千分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中亦不知其一。

如果這些比丘經過百千萬億那由他年,想共同計算無量壽佛初轉*輪時聲聞眷屬的數量,他們直至滅度之間用盡各自的神通進行計算,對這些聲聞眷屬數量的百分之一都不能了知,甚至連千分之一、十萬分之一乃至鄔波尼殺曇[5]分之一也不能了知。

這麼多神通如目犍連的比丘都無法計算出阿彌陀佛首會聲聞眷屬的數量,所以,一想到極樂世界的狀況,沒有一定信心的凡夫人恐怕難以接受,尤其對大乘佛教一無所知的人更是覺得不可思議。1990年,我去了一趟漢地,回來後跟鄰家的一個老太太聊天。她問我:「聽說你去了漢地,漢地是不是有很多人啊?」我說: 「是,有上百萬人口的城市,還有上千萬人口的城市。」她一聽根本不相信:「不可能吧,比我們開會的人還多啊?」這個老太太一輩子連縣城都沒去過,我們那邊開鄉村大會最多幾百個人,所以她怎麼也不相信我說的話。就像這個老太太一樣,聽到佛法的種種境界,有些智慧有限的人也很難相信。

很多人剛學佛時問題特別多,為什麼問題這麼多呢?就是因為他們的心是空空的,佛法對他們來講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以聽到什麼道理都會產生懷疑。如果他們學佛有了一定境界,基本上就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那時就不會有很多疑問了。有些老闆剛開始沒有很多錢,覺得這也需要那也需要,後來他們做生意發了大財,有了很強的經濟實力,那時就覺得什麼都無所謂,好像沒什麼可希求的;有些不已開發國家或者經濟正起步國家的人對錢財特別希求,而已開發國家的人對錢財反而沒什麼感覺了。學佛者的心態也有這種變化的過程。

剛接觸到淨土法門時,一聽說無量壽佛有無量無邊的聲聞眷屬,很多人會產生疑惑:會不會有這麼多眷屬啊?無量個像目犍連尊者那樣的比丘在無數時日中都計算不出他們的數量,這怎麼可能呢?凡夫人的心非常小,只能容納有限的所知,無法容納無量無邊的所知, 接受不了這些道理也是很正常的。

為了讓阿難易於了解,世尊又宣說了一個比喻。

阿難,譬如大海深八萬四千由旬,以目極觀不知邊際,若有丈夫析一毛端為五十分,以其一分於大海中沾取一滴,阿難,彼之水滴比於大海何者為多。

阿難,比如有一個既深且廣的大海,大海深八萬四千由旬,以目極眺也無法見到邊際,如果有人將一根毛頭分成五十份[6],以其中一份在大海中沾一滴水,阿難,這個毛頭上沾的水滴與大海中的水相比哪個多?

阿難白言:假使取千由旬水猶以為少,況以毛端一分而可方之。

阿難回答說:假使從大海中取千由旬深的水,這些水都比整個大海的水少,何況以一毛頭的五十分之一所沾之水所能比擬?

剛才說大海深八萬四千由旬,和八萬四千由旬比起來,千由旬都算少之又少,一根毛的五十分之一所沾取的水就不用說了。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不要說阿難這麼有智慧的人,如果佛陀問我們,我們也會這樣回答。

佛告阿難:假使比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如大目揵連,經百千億那由他歲皆共算數彼無量壽如來初會聲聞,所知數量如彼毛端一滴之水,余不測者猶如大海。

佛陀告訴阿難:假使有百千億那由他個比丘,他們都像大目犍連一樣具足神通,這些比丘經過百千億那由他年共同計算無量壽如來初會聲聞的數量,他們所知道的數量就像剛才毛端上的一滴水,不知道的數量就像大海中的水。

有些人可能會想:將來我往生極樂世界後,一定要看看阿彌陀佛周圍有多少人。這種想法真的是無法實現的。將來這些人往生極樂世界以後,千萬不要在阿彌陀佛說法的現場站起來一個一個地數:1、2、3、4、5、6、7……這些人應該想想《無量壽經》是怎麼講的,無量個目犍連那樣神通自在的比丘都無法算清楚,自己想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這恐怕是不可能的。有時候看起來,作為一般的凡夫人,確實很難對極樂世界的不可思議產生信心。當然,如果是前世善根深厚的人,也會對這些道理深信不疑。

諸菩薩摩訶薩眾亦復如是,非以算計之所能知。

諸菩薩摩訶薩眾也是如此,他們的數量也不可能以計算所能了知。

和聲聞眷屬一樣,阿彌陀佛的菩薩眷屬也是無量無邊的,無數個目犍連那樣的比丘在無數年裡共同計算,所了知的數量與不了知的數量相比,也像毛端五十分之一所沾之水和大海水的差別一樣。

在《阿彌陀經》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如雲:「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通過上面的經文可以看出,極樂世界的團體非常優秀——主尊是阿彌陀佛,眷屬是無量無邊的阿羅漢和菩薩,沒有一個是世間的凡夫。而我們這個世界則不同,很多團體都是由凡夫人組成的——負責人今天頭痛,明天生煩惱;下面的眷屬也是如此,一會兒身體不舒服,一會兒心情不舒服,一會兒跟別人吵架。所以娑婆世界的很多團體是非常痲煩的。而極樂世界的團體不是這樣,那裡的聖者沒有任何痛苦,也從來不會和別人發生衝突。

下面講阿彌陀佛及其眷屬壽命無量無邊。

阿難,彼佛壽命無量無邊,不可知其劫數多少。聲聞菩薩及諸天人壽量亦爾。

阿難,阿彌陀佛的壽命無量無邊,不可能知道其壽命有多少個劫。聲聞菩薩以及諸天人的壽量也是如此。

阿難白佛言:世尊,彼佛出世於今幾時,能得如是無量壽命。

阿難對佛陀說:世尊,阿彌陀佛出世到現在以來有多長時間了?為什麼他能獲得這麼無量的壽命?

佛告阿難:彼佛受生經今十劫。

佛陀告訴阿難:阿彌陀佛誕生到現在以來已經有十個大劫了。

此處的十個大劫是按照娑婆世界的時間計算的,如果按照極樂世界的時間來計算,那就像《極樂願文》中講的那樣,阿彌陀佛降生以來剛剛經過十天。

在今天這堂課中,我們介紹了極樂世界的情世界功德莊嚴,下堂課開始介紹極樂世界的器世界功德莊嚴。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 《阿彌陀經》中說,因為那裡的器情世界莊嚴無比,凡是往生彼國的眾生身心都極其安樂,所以名為極樂世界。

[2] 這個偈頌應該是從《無量壽經》的康僧鎧譯本提煉出的,如雲:「若人無善本,不得聞此經……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

[3] 古代的一種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

[4] 此處提到了十四個名稱,康僧鎧譯本中有十二個名稱,藏文譯本中有十九個名稱。

[5] 又作優波尼沙陀分、憂波尼奢分,略稱尼殺曇、尼薩曇。古印度形容極少之數量名稱。《希麟音義》卷一雲:「尼殺曇分,梵語,數法之極也,或雲優波尼灑陀。《慧苑音義》引《瑜伽大論》譯為微細分。如析一毛以為百分,又析彼一分為百千萬分,又於析分中加前析之,乃至鄰虛,至不可析處,名為鄔波尼殺曇分也。」

[6] 藏文譯本中是:「析一毛端為一百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