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十五課  


第十五課

思考題

1.根據「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請比較淨土和穢土的差別。

2.學習「於諸眾生,常樂愛敬,猶如親屬,其性溫和,易可同處」這段經文後,你在做人方面有何感想?

3.有些人說:「藏傳佛教講四皈依,這有什麼教證依據呢?」請回答。

4.為什麼要先奉事師長,之後才敬佛法僧?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前面講到,法處比丘在世間自在王如來面前發了四十八大願,之後依靠如來的威神力又宣說了一些偈頌。這些偈頌的內容相當殊勝,上堂課已經對此作了介紹。下面繼續看經文。

佛告阿難:彼法處比丘於世間自在王如來及諸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等前,廣發如是大弘誓願,皆已成就世間希有[1]。

佛陀告訴阿難:法處比丘在世間自在王如來以及天人、魔類、梵天、沙門、婆羅門等大眾前發了如是廣大誓願,這些都成為世間最稀有的發願。

阿彌陀佛在因地發下如此具有遠見、能利益無量眾生的殊勝大願,確實是非常稀有難得。人們一般認為,天人、仙人、沙門、婆羅門在世間是很高貴的,他們堪為世間的應供處、恭敬處,可是他們也不能發這樣的宏願。因此,如果大家也能發願:「願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能救護無量無邊的眾生」,那麼自己也會成為世間極其稀有者。

《入行論》中說:「是父抑或母,誰具此心耶?是仙或天人,梵天有此耶?彼等為自利,尚且未夢及,況為他有情,生此饒益心?」大乘的菩提心確實很難生起,父親、母親、仙人、天人、梵天都沒有這樣的善心,他們甚至在夢中都沒想過利益眾生,更何況在真實生活中有這樣的想法了。

一般來說,世間的父母師長對兒女晚輩非常關心,可是他們的關心僅限於即生:小時候怎樣學知識,長大後怎樣成家立業,等等。換句話說,他們關心的僅僅是短暫的幾十年,至於讓自他一切眾生獲得無量的功德、擁有恆常的快樂、現前究竟的果位,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

總之,世界上的人雖然很多,可是能發利他大願者卻極其罕見。甚至在學佛的人當中也是如此,皈依三寶、念佛行善的人雖然相當多,可是內心真正發願利益眾生的人卻不多。

我們要向法處比丘學習,要學習他為利益眾生而發願,更要學習他發願後永不捨棄的精神。發願後不能隨意捨棄,這一點非常重要。麥彭仁波切曾說:「直士自己所述語,雖無大義亦不捨,若具大義或發誓,永不違越何須說?」因此,在座諸位要切記:自己所發的誓願千萬不能改變!

跟古代的高僧大德相比,現在的很多修行人非常差勁,他們的心態特別容易隨著生活環境和所交的朋友而改變。有些人今天在上師面前激動無比,淚流滿面地發誓:「我永遠都不會捨棄三寶!」甚至邊發誓邊用兩個膝蓋用勁「挖地」,但是過了一年、兩年、十年,這些人的誓言會不會變呢?很難說。

我特別佩服那些幾十年出家為僧、幾十年信心不退的修行人,這種人非常值得大家學習。世間人也常說:「這個人說話算數,他很值得信任」,「那個人說話不算數,今天承諾得好好的,明天就完全變了,沒什麼可信任的。」所以,短暫的人生中,大家千萬不要失壞學佛的誓言,否則自己就不值得信任了。

一個人的誓願是否堅固,從外在的行為就可以體現出來。有些人發心了三年、五年或者十年,在此過程中從來沒有動搖過;而有些人不是這樣,只要遇到一點點事情就馬上改變主意,原來的承諾全部推翻。這種行為是一種很不好的緣起,對自己的菩提之路有一定障礙。希望各位道友以後要注意這個問題。

發是願已,如實安住[2]種種功德,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法處比丘)發了這些願後,如實安住種種功德,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的佛土。

發了願還不行,還要拿出實際行動,一方面要安住於種種功德法,一方面還要建設清淨莊嚴的道場,這樣才能真實利益眾生。就像辦教育一樣,一方面要有優秀的老師,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學校,否則老師雖然特別好,但是如果沒有學校,也開展不了工作。

從這段經文也可以看出,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在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差別。

從莊嚴來說,極樂世界是娑婆世界無法相比的。以前我講《阿彌陀經》時對極樂世界的莊嚴做過介紹。以後如果能講《觀經》,我會更加詳細地介紹極樂世界的莊嚴。娑婆世界雖然有一些莊嚴,但很多都是人工假造的,比如擺一些花、抹一些漆,看起來不是很自然;而極樂世界的莊嚴都是以阿彌陀佛的願力形成的,所以非常自然。此外,娑婆世界的莊嚴不徹底,比如有的相框看起來金燦燦的,但只是外面塗了一層金,實際上裡面都是塑膠;而極樂世界的莊嚴內外都是七寶,可以說是徹底的莊嚴。再者,娑婆世界的莊嚴也不清淨,存在各種化學、生活等污染;而極樂世界的莊嚴非常清淨,不會有任何副作用,對眾生的身心完全是有利的。

從面積來說,娑婆世界狹小不堪,而極樂世界則廣大無邊。我們學院因為地方不夠廣大,來的人多了就沒辦法住。剛才我看到一個道友在炒菜,因為他的房子不大,所以只能在牛糞棚里炒菜。(他右手拿著勺子炒菜,左手不停地從鍋里撿菜吃,等菜炒完可能也吃完了。)現在漢地住房也特別緊張,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一個小小的房子都要賣上百萬,很多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特別痛苦。據有些科學家的觀點,最近幾十年以來世界人口不正常地增長,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再過一百年地球上的資源就會被耗盡,甚至連人類居住的地方都沒有了,要移民到別的星球恐怕也有一定的困難。而極樂世界則不存在這些問題,那裡整個大地廣大無邊,想住在哪裡都可以,想要怎樣的環境都能馬上現前。

從清淨來說,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也是無法相比的。娑婆世界有些地方表面上比較乾淨,但真正觀察就會發現並不是很乾淨。比如日本等國家的衛生狀況雖然很不錯,但還是有一些不清淨的地方。前一段時間,我去漢地某城市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會議現場美化得像天堂一樣,可是僅僅離開一公里左右就到處是垃圾,特別骯髒。有些道友的家也是如此,他們買了很多花放在家裡,屋子裡面這裡是花,那裡也是花,好像自己也成了賣花的老太太,可是屋子外面什麼花都沒有,全都是垃圾。所以,娑婆世界實在是太不清淨了,不管內有情的身體還是外世間的環境,都存在許多不清淨的東西,不管再怎麼裝飾也掩蓋不了骯髒的本質。

總之,輪迴中的一切都是痛苦、不淨的,這些道理在佛經中講得很清楚。不管我們從哪個方面入手觀察,最終都會明白佛教的觀點絕對是正確的,不可能有確鑿的根據破斥它。我遇到過很多知識分子,他們剛開始對佛法不太理解,對佛教也有一些看法,當他們理解佛教的道理後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舉出可靠的理由破斥佛教的觀點,以前沒有這樣的人,現在也沒有,以後依然不會有。

修習如是菩薩行時,經於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億那由他百千劫內,初未曾起貪瞋及痴欲害恚想,不起色聲香味觸想。

(法處比丘)修習這些菩薩行時,經歷了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百千億那由他劫[3],在此期間從來沒有產生過貪嗔痴欲害恚等想法,也沒有起過分別色聲香味觸的念頭。

《華嚴經》中說:「無數無量劫,廣修習大悲,逮成等正覺,度脫群生類。」因此,不管是哪一位佛陀,包括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在內,都在無數劫中廣修大悲心,行持六度萬行,積累了無數資糧,最後才成為無上正等覺,利益了無量眾生。

只要有一位菩薩在世間示現成佛,依靠他的甘露法語就能令無量眾生走上解脫之路、解除一切痛苦。眾生的痛苦有身苦和心苦,身體的痛苦可以通過醫生護士的治療護理得以減輕,而心靈的痛苦則要依靠佛法的妙藥才能遣除。依靠佛法的妙藥,千千萬萬內心絕望痛苦的人獲得了新生。在座的有些人便是如此:以前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種種不順,自己實在走投無路,覺得活著沒什麼意義了,好幾次準備以跳樓、跳河等方式了結自己的生命;後來,他們以某種因緣遇到了佛陀的教言,從此又看到了光明和希望,重新有了人生的目標。這就是佛法妙藥的作用!

其實跟治療身病的藥物比起來,治療心病的妙藥更重要。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人的心得以調伏,哪怕住在一間小小的木屋中,只有最基本的生活資具,也會過得非常快樂;相反,如果沒有調伏內心的貪嗔痴,即使這個人住在七星級、八星級的賓館中(現在可能沒有八星級的賓館,這是我假設的),一切資具都是黃金做的, 也不會過得快樂。在有些電影裡,很多有錢人表面上過著天堂般的生活,內心卻感受著地獄般的痛苦。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內心沒有佛法的滋潤。所以,現在的社會很需要佛法的心靈教育。

人跟人確實不同:法處比丘自從發願以後,在無數劫中不起貪嗔痴欲害恚等想法[4],對色聲香味觸也不起分別執著,這一點確實非常難得;可是我們不同,剛學佛或者聽到一些教言時,覺得炫目的美色、動聽的聲音、芳香的氣味、可口的美味、柔軟的所觸都是虛假的,對這些外境沒有什麼貪執,但因為沒有實地修行,所以日子久了就不行了。就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大師,我道理上是明白,但就是煩惱深重,不可救也。」

凡夫的習氣比較嚴重,如果沒有長期修行,遇到對境時很難息滅內心的煩惱。法處比丘因為調伏了內心的煩惱,所以外境再誘人也不會耽著,這樣就避免了散亂,又因為沒有散亂,所以功德越來越增上。雖然我們現在不能像他那樣,但作為佛陀的後學者,也要盡心盡力對治煩惱,避免散亂,不要越學佛越貪,越學佛越嗔,越學佛越痴,否則就和佛法背道而馳了。

於諸眾生,常樂愛敬,猶如親屬,其性溫和,易可同處。

(法處比丘)對所有眾生恆常慈愛恭敬,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屬一樣,他的性情非常溫和,容易與別人相處。

從發願到成佛這麼漫長的時間中,法處比丘能隨順一切眾生,這就是大乘修行人的風範。而世間人卻不是這樣,有些人很難和別人相處,不管說話還是做事情都不隨順別人,甚至跟他吃一頓飯都非常困難。人們也經常說:某人很難相處,做什麼事都是憑自己的性情和想法,從來都是要求別人隨順自己,自己卻從來不隨順別人。

更為難得的是,法處比丘隨順的是一切眾生,並不是有限的眾生。世間有些宗教雖然也提倡愛,可是他們的愛僅限於人類,對於人類以外的眾生卻肆意摧殘殺害,並沒有將所有的眾生納入愛的範圍。由此也可以看出,佛教所提倡的愛非常廣大,在其它任何宗教和學說中都沒有這種大愛。

有大愛好還是沒有大愛好呢?當然是有大愛好。為什麼呢?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不僅生活著人類,還生活著其它許多眾生,如果人類能以大愛來維護一切生命,就能給整個地球帶來和諧的氣氛。只要好好思維,每個人都應該認同這個道理。

佛教不是天花亂墜般地空談理論,也不是形式上的死板教條,它有非常甚深的思想內涵。作為佛教徒,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佛教的思想。如果沒有掌握佛教的思想,也許今天你守持比丘戒, 剃著光頭,穿著三衣,威儀非常寂靜,別人看起來都懷疑:是不是馬勝比丘來了?可是過一段時間遇到外道後,你的頭髮又長了出來,法衣也換了下來,最終趨入對方的宗教,有這種可能性。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內心沒有懂得佛教的道理,只是形象上到僧團里「短期出家」。所以,不管居士還是出家人都要具足佛法的正見,這一點非常重要。

佛教就像一座寶山,裡面蘊藏著無盡的佛法珍寶,如果你沒有深入挖掘,只是在山的外面轉一轉,那不會得到佛法的珍寶,如果你依靠信心和智慧的工具去挖掘,肯定會有一份收穫。所以,希望大家在佛法上好好下工夫,一定要樹立佛法的正見。

這裡說法處比丘與他人很容易相處,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品質。法王如意寶的教言中也說,作為修行人應該儘量隨順他人。當然,所謂的隨順他人不是一點主見都沒有,今天有人說往上去,自己馬上跟上去,明天有人說往下去,自己馬上跟下去,這並不是真正的隨順。隨順要有原則,如果別人真正有道理,自己才能跟隨對方。

人當中有兩種類型:一種人非常調柔,不管到哪裡都受歡迎;另一種人特別不調柔,不管做什麼事都不隨順別人,所有的人看到他都害怕。我們這裡有些人報名去發心,稍微了解他的人都搖頭:「不要,不要,這個人千萬不能要!」為什麼大家都拒絕他呢?就是因為他從來不隨順別人。這一方面也許是前世的習氣所致,另一方面也和接受的教育有關。現在的教育很成問題,從小就是抓分數,除了分數什麼都不管,連基本的為人處事、接人待物都不教,這種教育確實非常令人遺憾。

有來求者,不逆其意,善言勸諭,無不從心。

不管有什麼人來求任何所需,法處比丘都不違越他們的意願,並且善言規勸其它眾生,對方沒有不聽從的。

我們有些人不是這樣,別人哪怕求一件小小的事情,他馬上就一口拒絕:「不行!不行!不行!」這也許跟自己的性格有關,本來幫別人完全沒有問題,也不是特別困難,但自己就是不願意幫,即使幫也要講很多條件。而有些人在這方面則很不錯,平時都是儘量幫助別人,即使不能完全滿足對方,但口頭上儘量滿足:「好好好,好好好……」別人聽到說好,心裡也很舒服。過了一會兒,他才委婉地解釋說:「不過,確實有點困難……」這樣說至少讓對方有接受的餘地。否則,一上來就聽到「不不不」,別人心裡肯定會很難受。

在我們當中還有些人性格很剛強,別人只要說一句,他就頂兩三句,不管別人說的有沒有道理,自己一律拒絕別人的規勸。這樣也很不好。其實人很需要他人的規勸。現在很多團體都有顧問,我覺得不僅團體需要顧問,個人也需要顧問,應該讓有智慧有悲心的人做自己的顧問,這對自己是非常有幫助的。有些人可能想:我這麼小的人,還需要安排顧問嗎?當然需要。只不過你不需要和別人正式簽訂協定。如果你經常向某人請教:「我這樣做合不合理?」「我的行為如不如法?」經常讓他監督自己,那他就是你的顧問了。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別人的規勸確實很有必要,對自己會起到很大作用。

在學習此經的過程中,大家要注意兩點:一是自己的解釋要符合原文,二是要能解釋經文的密義。在講考時,我發現有些道友講得很不錯,字面上解釋得可以,意義上發揮得也可以。可能他們一方面深入思考過經文,另一方面也參考了我的講解。雖然我講得不是特別好,但也不是特別不好,所以我的有些語言也可以供你們參考。而有些道友則講得不太好,表面上講了一大通,實際上跟經義有一定差距。以後大家在講考時,遇到不懂之處不要講一些其它的話來應付。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裝懂,隨便糊弄別人,這是不合理的。總之,希望大家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學習,每一字、每一句都不要放過。

資養所須,趣支身命,少欲知足,常樂虛閒。

(法處比丘)所需要的資具和供養非常簡單,僅僅能夠維持身命就可以了,生活少欲知足,常樂清虛閒靜。

人類非常需要簡單的生活、清閒的環境和輕鬆的心態。現在很多城市人患上了現代病,為什麼會患上這種病呢?原因就是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有些人實在承受不了壓力、跟不上節奏,所以內心經常產生恐慌和焦慮。現在很多人每天都在考慮:我怎麼工作,我怎麼生活,我的房屋,我的轎車……白天一直思維這些,晚上連覺都睡不著,即使睡著也夢到這些事情,最後搞得身心都不正常了。相比之下,古人的生活則很輕鬆:白天到田裡乾乾活,晚上回到家舒舒服服地睡覺,睡眠質量也很不錯。和古人一樣,出家人的生活也很輕鬆,他們從來不會想:我會不會餓死?我會不會交不起房租?……

當然,我這樣一說,你們也沒必要馬上都出家。出家是一件大事,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能決定。有些人遇到一位慈悲的上師,上師一直對著自己微笑,自己也覺得無法承受生活的壓力,於是馬上央求上師:「上師,您回寺院的時候,我一定要跟著您出家。」以這麼一個簡單的因緣就出家,我覺得也不一定合理。從很多高僧大德的傳記來看,他們都是經過長期觀察才選擇出家的。實際上,有些人即便暫時沒有出家的因緣,同樣也可以過安閒的生活,關鍵是自己要明白生活的意義,不要盲目跟著社會「進步」,這樣就能避免許多無謂的苦惱。

稟識[5]聰明,而無矯妄,其性調順,無有暴惡。

(法處比丘)智慧敏銳,無有矯揉虛妄,性情調柔隨順,無有粗暴兇惡。

在世間,稍微有點知識的人往往很傲慢。我遇到過一些大學老師,其實他們對自己的專業並不是很精通,可是他們卻特別傲慢,好像已經獲得三地菩薩果位一樣。而法處比丘不是這樣,雖然他的智慧極其敏銳,但是從來不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而且性情非常調柔,沒有任何粗暴的言行。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為什麼佛教經常說要摧毀傲慢心?就是因為如果有了傲慢心,什麼功德都不可能得到。不管在修行、人格、財富、技術等任何方面,如果你自認為很了不起,其它人都不放在眼裡,這種傲慢就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礙。

在世間,還有些人性格特別粗暴,他們的語言、表情、行為讓別人膽戰心驚,始終給別人帶來恐懼感,這也是一種缺點。其實,作為大乘佛教徒,我們已經讓諸佛菩薩作證將身語意奉獻給眾生了,所以我們是眾生的僕人,是為眾生服務的,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對眾生粗暴呢?

當然,如果沒有學習佛法,要想身心調柔是有一定困難的。只有長期學習佛法,人的身心才會逐漸變得調柔,而一兩天的學習不一定馬上見效。今天你剛進經堂時特別粗暴,下課後就徹底調柔了,神情非常柔和,走路也非常輕柔,這是不太可能的。但只要堅持聽法,性格和行為慢慢就會發生大的變化。其實,從一個人外在的言行舉止,也能看出他有沒有受過佛法的教育。如果受過佛法的教育,那不需要假裝和造作,言行舉止自然會和其它人有所不同。

現在我們有學習佛法的良好機緣,各地有很多佛友在學習佛法,希望大家抓住機緣一直學下去。否則,如果一旦失去了這個機緣,肯定會有所損失。經濟上、名譽上的損失容易發現,心靈上的損失卻不容易發現,很多人甚至將這種損失視為收穫。有些人對聽法生起厭煩心,於是耍小聰明不去聽法,這個時候他們認為自己成功了、解放了,這種把損失當作收穫、把失敗當作勝利的想法非常愚痴。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心不詐諂,亦無懈怠。

(法處比丘)於諸有情恆常懷有大慈大悲心,能夠忍耐眾生的種種邪行,無有狡詐諂曲心,也沒有懈怠心。

這幾句經文可以反襯出凡夫的各種惡相。

首先,法處比丘是「常懷慈忍」,而我們最大的毛病就是對眾生沒有慈悲心,很多人都缺乏發自內心的慈悲心,也缺乏對眾生邪行的忍耐心。

其次,法處比丘是「心不詐諂」,而現在社會卻有許多狡詐諂曲的現象。如今人們把善人當作愚人,把好人當作不成功的人,社會風氣已經成了這樣,所以很多人不得不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否則就沒辦法生存下去。出家人的團體還算可以,在很多世間的團體中,如果你比較老實,人們都認為你是傻瓜,用各種方法欺騙你,最後你連生存都成問題。本來,「人之初,性本善」,可是環境卻把很多好人變成了壞人。很多罪犯在自白中都說:我本來不是壞人,但是環境把我變成了壞人,朋友把我變成了壞人,我不得不面對現實……當然,作為修行人,我們應該出淤泥而不染,即便整個大地遍滿惡人,我們也要秉持善良的心行。

最後,法處比丘是「亦無懈怠」,而很多人卻精進不夠,一直懈怠度日。有些人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兩三天很精進,之後又不精進了。其實學佛需要長期的精進,兩三年、三四年的精進是遠遠不夠的。大家想一想:大菩薩們多生累劫精進,我起碼要一生一世精進吧。當然,凡夫人有時候身體不好,有時候心情不好,不得不面對許多困難,但無論如何還是要精進。

善言策進,求諸白法,普為群生,勇猛無退。

(法處比丘)以善言策勉眾生求諸白法[6],普為一切眾生而勇猛不退。

這幾句經文也可以作為菩薩和凡夫的對比。

法處比丘是「善言策進,求諸白法」,而現在很多人卻常說惡語。其實人的語言和自身的水平是有關的:如果一個人的素質比較高,那他根本說不出低賤的語言; 如果一個人的素質比較低,那他好的語言始終說不出口,而不好的語言尤其罵人的語言會不斷地說出來,就像智者口中不斷地流出教證一樣。

法處比丘是「普為群生,勇猛無退」,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他的勇猛心始終不會退轉,而我們的勇猛心卻容易退轉。有時候我們也想幫助眾生,也發願要度化眾生,可是兩三天以後就退心了,這就是凡夫人的毛病。

總的來講,阿彌陀佛的發願和《無量壽經》的意義最終都落在利益眾生上,大家一定要清楚這一點。現在很多人認為佛教是一種自我的精神安慰,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想法。佛教的真正宗旨是利益一切眾生。這種宗旨在其它任何宗教和思想中都找不到。世間有許多文學家、科學家、明星等名人,他們擁有相當多的追隨者,他們的某些言行也能感動很多人,雖然他們在世人心目中非常了不起,但他們有沒有利益一切眾生的心呢?沒有。他們只不過以偶爾的因緣出了名。從究竟上講,人類真的需要這種人嗎?不一定。我們需要的是善良、慈悲、能利益一切眾生的人。

世間有很多名人,但他們都是轟動一時,很快又銷聲匿跡,就像海潮一樣「嘩」漲起來, 然後馬上又退了。而釋迦牟尼佛出世兩千五百多年以來,他的名聲一直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為什麼會這樣?就在於佛陀的利他理念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為什麼很多世間人推崇孔子孟子?也是因為他們的思想中利他成分比較濃。因此,在座諸位都要記住:不管你將來成為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要有一顆利益眾生的心!利益眾生的這顆心非常珍貴,在佛法中如此,在世間法中也是如此。

利益世間,大願圓滿,奉事師長,敬佛法僧。

(法處比丘)利益世間的無量眾生,圓滿實踐所發的大願,供奉承事師長,恭敬佛法僧三寶。

阿彌陀佛在因地最主要的修行就是圓滿實踐了利益眾生的宏願。現在我們每天念《普賢行願品》,在念的過程中也要思維利益眾生。雖然我們現在是薄地凡夫,沒辦法利益很多眾生,但只要不斷地發願,就有了很好的緣起,也許今生就能實現這種發願,即使今生沒有實現,未來生生世世也能利益眾生。

法處比丘奉事師長、敬佛法僧,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四皈依。有些人說:「藏傳佛教講四皈依,這有什麼教證依據呢?」《無量壽經》此處就講得很清楚,而且是先講奉事師長,然後講敬佛法僧。為什麼把上師放在三寶之前呢?因為上師是一切三寶的總集。不僅密宗這樣認為,顯宗也這樣認為,在《華嚴經》中就有很多讚嘆善知識的教證。

對於這一點,我們只需稍加思維便會知道:雖然佛法那麼好,但是如果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我們也沒辦法接觸到佛法,不可能懂得佛法的真正意義。我自己經常有這種感覺:來到這個世間,能遇到精通教理、有修有證的上師,確實是不幸當中的萬幸!因此,末法時代很多眾生雖然煩惱深重、違緣重重,但是能夠值遇具相的善知識,並且善知識的教言深入自己心田,令本有的智慧種子發芽,這應該是非常歡喜的事。

對上師生起信心很重要。許多上師瑜伽儀軌的前面都是「喇嘛欽,喇嘛欽」,在《開顯解脫道》中,前面也是「喇嘛欽,喇嘛欽」。現在很多人也經常說「喇嘛欽」。其實,「喇嘛欽」就是「上師知」的意思,即上師您知道我的一切,請上師始終垂念、加持我。我在廈門翻譯完《釋迦牟尼佛廣傳·白蓮花論》後,有一天在植物園放生了很多鳥,放完以後有幾個人朗誦了自己寫的詩,有一個男居士用閩南口音國語念了一篇長長的詩,我大概聽懂幾句:「上師知,上師知,上師,您是三世諸佛之幻化身……洶湧澎湃,滾滾而至……」這樣的語言也是對上師有信心的體現。

於菩薩行,常被甲冑,志樂寂靜,離諸染著。

(法處比丘)於菩薩六度萬行恆常披上精進的鎧甲,喜歡安住寂靜之處,內心遠離一切染著。

前一段時間我去了上海某座寺院,那座寺院的遊人特別多,有一間房屋的門上寫著幾個字——閉門即深山。我覺得這句話很好,關著門確實就像在深山中一樣,什麼染污都沒有了。現在大城市裡的很多人沒有到寂靜處閉關的機會,但如果能關上房門,這也可以算是深山了。所以,想閉關的人也可以在門上寫「閉門即深山」。

為令眾生,常修白法,於善法中,而為上首。

(法處比丘)為了令眾生恆常修習白法,自己率先精進行持一切善法。

這是在講以帶動眾生行善來利益眾生,這種以菩提心攝持的善行在所有善法中是功德最大的。淨土宗這樣認為,禪宗和密宗也是這樣認為。所以大家今後也要這樣做。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 藏文譯本中為:成為世間希有。

[2] 藏文譯本中是:「如實安住修持」。

[3] 這是從一個方面講的,有些了義經典中說,依靠大乘的方便,不需要經歷漫長的苦修,在短暫的時間中也可以獲得佛果。

[4] 此處為總說,如果細分則有許多種。《俱舍論》中說,三界的煩惱各不同,即使同大類煩惱,以所緣不同也有很多分類,比如貪分為欲貪與有貪兩種,其中欲貪是緣欲界的色香等欲妙而產生,而上兩界中生起的貪為有貪。

[5] 稟識,指天賦的見識。同類詞如:稟質,指天資;稟才,指天賦的才華;稟分,指天賦的資質;稟形,指天賦的形貌。

[6] 藏文譯本中說以愛語度化眾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