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五十二集)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請大家看「必成正覺第七」品,經文在科題是「己四、期如佛德」。我們讀這一段的經文:

【如佛無礙智。所行慈愍行。常作天人師。得為三界雄。說法師子吼。廣度諸有情。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

這一段經文還是偈頌,接著上面的偈頌說下來的,上面一大段我們上次就說過了,都是說阿彌陀佛大誓願海,也就是四十八大願的總結;不僅是總結,還有深化、提高。我們現在讀的這八句經文,在四十八大願里就沒有提到,所以這一段的偈頌可以說是添加了新的內容。在佛經里這一種體例也很常見,就是前面叫做長行,長行的文字沒有提到的,在後面的偈頌里就會提出來,加以補充。

這一段確實是有非常重要的含義,這一段的大意是說阿彌陀佛發願。他是將四十八大願講述之後,這裡說的『如佛無礙智』,我願有如同佛一樣自在無礙的智慧。「無礙」就是無所障礙,一般世間人說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行慈愍行』,就是和佛所行的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的行為一樣。『常作天人師』,就是發願要像佛一樣,盡未來際常作天、人的導師,不僅是人的導師,天都要拜他為師,這樣才能教化一切有情眾生。『得為三界雄』,就是成為三界當中無所畏懼的大英雄,只有佛才能夠做到無所畏懼,因為他已經得到了圓滿的智慧和德能。法藏比丘這裡又說,我願『說法師子吼』,我講經說法好像獅子吼一樣,意思就是能夠震動三界。獅子是森林中之王,牠大吼一聲,所有的小動物腳都發抖,這是比喻佛講經說法能夠震動三界一切眾生,使得外道邪魔都起畏懼。『廣度諸有情』,度盡一切有情眾生。『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願自己四十八大願,這是往昔所發的,所有的這些大願都能夠圓滿,一絲毫的欠缺都沒有,這就是「一切皆成佛」,所有的眾生都同成佛道。

這八句的經文是特別顯出法藏比丘,他已經成菩薩了,他發願要成佛,成就無量壽、無量光,打開智慧,恢復自性的光明身,恢復自性的一切德能。這是他自覺,自己先要覺悟,等到他的覺悟等同如來了,自然就度盡一切眾生。他發的四十八大願,願願都是度眾生。你想要度眾生,這是覺他,首先你要自覺,自己如果沒覺悟,你想要別人覺悟,是不可能的。就譬如你自己都不會游泳,你在河裡都非常危險,你還想去救岸上的人,這不可能。自己還在迷惑顛倒,想去救別人這是妄想。《楞嚴經》上說,「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自己都是盲的,什麼也看不見,你還想去救別人,去度眾生,其實是什麼?你帶著眾生一起跳入火坑都不知道。

這種狀況在末法時期非常多。一般人一接觸到佛法了,覺得很歡喜,就想去度別人。自己的煩惱一絲毫都還沒斷,整個就在貪瞋痴慢疑這種煩惱當中不能夠自拔,就想要去度別人,往往是叫做什麼?好為人師。甚至為了去度別人,自己誇耀自己,說自己有些什麼悟處、有什麼功夫了,還有些更加不知羞恥,說自己是什麼菩薩再來,什麼佛再來,這個叫做大妄語。大妄語的結果就是阿鼻地獄,在《戒經》裡說得很清楚。所以這一點我們非常重視,不能自覺,就不能夠覺他,即使你想要弘法利生,去幫助別人覺悟,你都要首先要求自覺。你看法藏比丘在這裡為我們做個榜樣,先要「如佛無礙智,所行慈愍行」,你才能常作天人師,廣度諸有情。自己還一絲毫覺悟都沒有,學了這些經教,會講幾句名詞術語,即使你能夠講這部經,落到自己意思里都會講錯,難免就會放毒,誤導一切眾生,這個比庸醫殺人更可怕,這個叫誤人子弟。

以前李炳南老居士跟我們師父說過這樣一個笑話,有一個庸醫,一個醫生醫術很差,他還要給別人治病,結果治一個死一個,後來被閻王爺鎖去閻王殿審判,結果判他下十八層地獄。他在十八層地獄裡不服,在跳,喊冤枉。結果他在跳的時候,下面居然有個聲音傳上來說,大哥,你別跳了,跳得這些灰塵都全部落到我身上。他覺得很奇怪,我已經是十八層地獄了,難道下面還有十九層?他說是,我在十九層。他就問,你是做什麼的?下面那個人說,我是教書的。教書誤人子弟比庸醫殺人更可怕,將來要墮十九層地獄,這是說教世間的書。如果你講佛法誤導眾生,那應該是二十層。這些都是提醒我們弘法利生,首先你自己要開智慧,自己有斷煩惱的功夫;如果不是,你還上去講,你的膽量不小,真是不怕墮二十層地獄?

所以我自己知道自己,我沒開悟、沒斷煩惱,不敢為人師,所以講經說法是以學生的身分,台下的全部都是老師,請他們來批評指導。自己是學經,按照批註復講,復講之後請下面的老師來批評,看哪裡講得不對的,糾正我,存這樣的心態。到什麼時候才能夠為人師?你開了智慧,開悟之後,你就能夠如佛無礙智,這樣你才能夠常作天人師。所以佛法不能夠用一種自欺欺人的心來學,一定要認真,對自己負責任,這是自愛、自重。你能夠自愛、自重,你才能夠愛別人,你才有真正的慈悲。否則,你就不是在弘法,不是在護法,是在敗壞佛法。如果還存了一個心,在這裡面想求一點名利,這叫做欺世盜名,斷人的法身慧命,作惡多端,將來一定是阿鼻地獄。所以學佛人,特別你想要弘法、護法,一定要將自己的名利心斷盡,稍微有少少名利夾雜在你的學佛的這種心態裡面,「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是因得如是果,你的因不是真的,這個果就不會是真的,所以騙不了別人,自作自受。

我們很多同修學佛多年,自己煩惱沒減少,業障反而還在加深,什麼原因?自己要好好反省,原因都在自己身上,與外面境界沒關係。因為境界是你的心變現出來的,還是這顆心不真誠,用的是假心、妄心來學佛,自欺欺人。而且欺人未必能欺到,自欺,自欺的結果是什麼?自己唯有是業障愈來愈深重,福報愈來愈少,智慧愈來愈低,很可憐!所以我自己學佛二十年,學到現在沒有什麼成就,唯有一點就是不敢再自欺。所以我自己知道自己沒開悟,過去還有一種想要弘法利生的心,這個心到現在還是不變,但是行為上反省過去還是狂妄,膽量不小,在外面能夠登高座講經,這個在佛法過去是不允許的。但是師父又說,如果沒有人講經,那佛法沒人講就會斷、就會滅絕,所以不得已勉強而為之。愈講就覺得自己愈慚愧,所以才決定將這種弘法利生的這一種因緣都暫時推遲,不急著現在去做。現在要急著做的是自覺,你要開悟,你要至少得到念佛三昧,這樣你講的佛法才能夠保證不會有錯誤,不會害人。所以我就將圓明寺講經停了下來,大眾有很多覺得依依不捨。我是去年年底十二月二十九日最後一次登座講經,我就向大家宣布:從今以後,我沒開悟之前不會再登座講經。實在有人請法,最多就在攝影棚裡面對攝影機,將它錄下來,送給他們做參考。

過去蕅益大師人家何等人物!尚且非常謙虛,他一生不登高座,就是不登高座講經說法,只是面前的幾個人,有緣的,大家一起,他才對他們講,真正來求學他才講。他為後世留下著作。這都是為我們末法時期眾生做一個表法。你講經講得好,很熱鬧,能登上萬人的法會上的高座去為別人講經說法,但是你自己沒開悟,別人看到你這個樣子就會向你學習,以為這樣就叫做成就,結果到最後都搞成名利。在這裡面,你自己雖然未必有名利心,但是很難保證跟著你的人他沒名利心,也都很難保證以後你的學生,你以後後世的人,他要學你的時候,他會不會起名利心。所以真正要傳佛法,一定要能夠安住寂靜,將心定下來,先求自覺。自覺之後能不能覺他?看因緣。

在末法時期,最好的弘法的因緣就是攝影棚,通過網路遠程教學,不聚人氣,不搞熱鬧,避免妒忌障礙。你一有很多信徒的時候,別人就會起忌妒,特別是同行,從古至今都是如此。所以最好的方法,你講經沒有聽眾,沒有信徒,你也沒有出家弟子跟著你,叫做孤家寡人一個,又沒名又沒利,什麼都沒有,別人就不會忌妒你了,能忌妒都是因為你有名利。所以師父上人為我做這種示現,愈到晚年就愈選擇在攝影棚,愈是清淨,這是為我做表法,我要向他學習。這一世工作的環境就是這個攝影棚,小小一個房間,一個攝影機,有二、三個護持的人幫忙攝影,足夠了。所以這裡經文上說,「如佛無礙智,所行慈愍行」,在什麼時代用什麼方式來度眾生,這個要有智慧。這個慈悲心就是你能夠不斷的講經,無論有沒有人聽你都講下去,有鬼神聽。你留下來的這些視頻、錄音,後世的人他可能會聽,只要有一個人聽,一個人覺悟了,你就沒白講。這個就叫慈愍行。

師父老人家為我們做出個樣子,他這是無礙智。他一生受多少人的妒忌障礙,到了晚年,才在香港有這麼個立足之處,很小很小,還不是一個寺院,一般居家的這種精舍。沒有信徒,講經對著攝影機,這個就是為我們顯示出將來弘法的方式。如果真是想學習的人,他在網上自然就會跟著聽,這個叫做有緣人,他不肯聽就沒有緣,沒有緣就不需要急著去度他,度也度不了。佛都不度無緣之人,你能度得了他嗎?等到我們將來往生之後,看到因緣成熟了,再下來度他。佛菩薩度眾生不急的,非常有耐心,可以等你等無量劫。你這一生不肯覺悟,還有來生,來生可能會墮地獄,佛菩薩就看著你,墮地獄也由得你去。為什麼?因為勸你不回頭,唯有是墮地獄之後,知道痛苦了,這種痛苦叫做刻骨銘心,他才能夠記得住,將來才不敢再做惡業,這個時候他能回頭,佛菩薩就會出現。

所以這個緣分完全是看眾生,他自己肯不肯用真誠心來學佛,肯不肯懺悔自己的罪業。他不肯,這就是自欺欺人。其實佛菩薩什麼都知道,真是無所不知,因為他的智慧是無礙的,所以所有眾生他心裡想什麼佛菩薩都知道,知道但是他不說,等於是給他面子,不使他難堪,不使他煩惱。但是因果佛菩薩知道得清清楚楚。他不知道,所以他才敢做這種惡業,將來墮到惡道後悔了,後悔了,他就可能會想到佛菩薩,這個時候祈求佛菩薩來救的時候,這種真誠心出來了,佛菩薩就會來。這些都是我們要向佛菩薩學習的地方,所謂悲智雙運,慈悲與智慧兩個不能夠缺一。如果只有慈悲沒智慧,就會產生情執,而且你即使想幫助眾生沒效果。沒智慧,不懂得怎麼去做,什麼時候去做,所以智慧比慈悲更重要。

這裡說如佛無礙智,有這個智慧了,才能夠所行慈愍行,這個慈悲的行為才叫做真,才不會有副作用。阿彌陀佛在這個時候,根據善導大師、曇鸞大師說的,法藏比丘這時已經證得十地菩薩,但是還沒成佛,所以他發願要再更上一層樓,他要成佛。如來的智慧他圓滿,如來的慈悲、大慈大悲的行為他要做足,到了無礙智現前了,就好像釋迦牟尼佛說的,「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對一切法、一切宇宙的現象,他自然都通達、融通,入不二法門,樣樣都不會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說悲智雙運,慈悲、智慧好像鳥的雙翅,缺一不可。

下面經文,「常作天人師,得為三界雄,說法師子吼,廣度諸有情」,這就是說「說法如佛」。佛的慈悲行體現在哪裡?就是教化一切眾生,他的教化是不會間斷的,所以常作天人師,做一切眾生的老師。他不僅是講,還要做出來,身教、言教,一日二十四個鐘頭都是教化,很多眾生聽未必聽明白,他看你的所作所為,他可能就明白了。而且這種教化是持續的、長期的,短時間他未必能覺悟,一定要長時熏修,終於有一天他恍然大悟。所以這也是說明我們眾生的業障很重。

我們學經教就跟佛學,佛的行持、佛的說法都記錄在經教里,我們學,不是說一日、二日就學得會的,長時間的學習。所以這裡說說法獅子吼,佛的任務來到人間,主要就是講經說法,真正的佛教是教育。不是只是搞一些宗教的儀式,儀式是一種附帶的,是後期才慢慢發展起來的。佛陀當年在世,他每日的工作只是講經說法,就是上課,一日講八個鐘頭,有這個體力,大家又好學,所以他就每天講。我們真正學佛要知道,就是接受佛陀的教育,一定要依靠經典,依據經典來學。如果我們學佛不是從經教里認真學習,搞其它的都叫捨本逐末,本末倒置了。所以有的人學佛很多年都沒有什麼成就,原因是什麼?沒學到根本上來,經聽得太少,道理不明白,不知道要怎樣去修行。以為自己,我已經皈依了很多年了,是個老佛教徒了,其實對佛經教的道理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認識,這種人很多。所以世間人看到我們這個樣子,他以為佛教徒都是這樣的,煩惱習氣這麼多,他就不肯信佛了。你看我們自稱為佛教徒,結果不是在護法,是在敗法,這個因果很重,自己未必知道。所以真正學佛,入手處就是一定要聽經聞法,而且聽經一定要改自己的習氣,改過才叫做修行。

什麼叫修行?行為有錯誤將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如果學佛不是真正從修行上去用功夫,都是沒用,都是門外漢。所以學經教有個好處,就是明白自己有什麼過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定會有過錯,就是怕自己不知道自己的過錯,還以為自己很好,這就很痲煩了。所以能夠知道自己過錯,這個人叫做開悟,他不叫大徹大悟,起碼他小悟。每日都有這些悟處,就是每日都知道自己有什麼過錯,然後你能夠改,這個叫悟後起修,開始修行了。真正改變自己了,才能夠感化別人。

你得為三界雄,成佛就是將自己所有過錯都改掉,改盡了,全沒有過錯,你就是叫做三界雄,大英雄。所以人人都可以做三界的大英雄,人人都能夠成佛,就是看你肯不肯改自己的過錯。三界是說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有六道,上面六層天,色界、無色界都是天道,是禪定天,他們的功夫修行都很好,但是他比不上佛,所以對佛非常尊重,因為知道佛能改自己過錯,他們做不到。所以什麼叫英雄現在就知道了,不是說你能夠打得過別人,很能打,這個叫做英雄。是能夠將自己的過錯改正過來,這種人就是英雄。這叫做勇敢,勇敢是什麼?敢於面對自己的過錯,敢於懺悔,向大眾講出自己的過錯,這個叫發露懺悔。這個要有勇氣,要有膽量,沒這種勇氣不敢說出口,這就是自欺欺人,自暴自棄,不能夠奮發。

要知道人皆可以為聖賢,人皆能夠成佛。我自己就不肯這樣去做,不肯面對自己的過錯,這就叫做縱容自己的過錯。你都不敢去面對它,怎麼可能去改它?你不去改,這就叫自暴自棄。人生世間幾十年,光陰很快過,就是這樣在自欺欺人當中度日,這種人就是佛在經里說可憐憫者,很可憐,來生三惡道去了。所以真正明白的人,有智慧就會有勇氣,過錯不怕別人知道。別人知道,好,他批評我,他譏笑我,幫我消業障。過能夠改,改掉就沒有了,這個業障就消除了。所以什麼叫業障?自己的過錯不肯改,這個就叫做業障。能夠改自己的過錯,這就叫做消業障,這叫做英雄。所以你能夠改,向別人分享自己改錯、改過的這種心得,你就可以說法。

說法師子吼,就是可以震動人心。如果你沒有真正去修行、去改過,你說出來的所謂的法不會感動人,別人只是聽,他不相信你。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做出個好樣子給別人看。同樣的經教,為什麼別人說就有這樣的感動力,別人就信服,別人就依教奉行,為什麼我不行?這個就是修行不同。你要去度有情眾生,一定要為眾生帶個好頭。眾生都有這種惰性,知道自己的毛病習氣,不肯去面對,更加不會去改。你要生起這種大慈悲心,你為眾生做一個示現,我有過錯我一定要改,我不自欺、不欺人。即使整個世界的人全都來批評我、指責我,但是我自己對得起我自己的良心,因為我對自己是真心,我對別人也是真心。有過錯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改,我肯改了,我的心就安。天大的過錯都能夠懺悔,特別是淨土法門,即使我們做了五逆十惡的重罪,臨終能夠懺悔,一念、十念都能夠往生。但是你別等到臨終你才懺悔,臨終未必,臨終你往往是業障現前,可能自己都不省人事,甚至胡塗了,甚至變成植物人了,想懺悔都遲了,整個就被業障給包圍住,掙脫不出來了。現在就要懺悔,現在就要回頭,這就有得救。那你這種懺悔就是為佛講經說法做證,做個證明,做個樣子出來,廣度諸有情,你能啟發大眾的覺悟,啟發大眾斷惡修善。

下面經文說,「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昔,就是法藏比丘在過去五劫里所結成的四十八願,法藏大士在這裡說,我一切的大願都要圓滿。怎樣才算圓滿?一切皆成佛就圓滿。「一切皆成佛」這五個字不得了,一切是一切眾生,包括有情眾生和無情眾生,這句話可以說是粉碎虛空,平沉大地,不可思議!一切有情眾生,包括蚊子、螞蟻、老鼠、蟑螂都能夠成佛,包括地獄的眾生都能夠成佛,連無情眾生,山河大地,地上的磚頭泥沙,我們身上穿的衫褲鞋襪,桌椅,一切皆成佛。所以這一句經文就是四十八願的本體,四十八願就是從這一句經文流露出來的。

在《往生論》裡說的,西方極樂世界三種莊嚴,國土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國土莊嚴是依報,佛菩薩是正報,依正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之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之中。這一句是清淨句,清淨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就是說自性,就是法身,所以一切一切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顯露。自性生一切法,所以一切法都是法身佛,所以一切皆成佛。一切有情眾生、無情眾生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都是同成佛道,這就是《華嚴經》裡說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自性,一切萬法的本體。什麼叫一?沒有一切的對待、對立就叫做一,有二就不是一。什麼叫真?離開一切虛妄這就是真。圓融萬法這個叫做法界,一真法界綜合起來說,就是沒有任何對待,圓融一體,離開一切虛妄的法界。一個微塵,我們現在說一個基本粒子,都是一真法界,都是一體。一真一切真,絕對沒有一點虛妄,沒有一點對待,分不開,沒有分裂的。所以一成佛就是一切成佛,法藏大士成佛了,一切有情無情眾生皆成佛。

現在問題來了,法藏比丘成佛了,成為阿彌陀佛。而且經文說得很清楚,「成佛以來,於今十劫」,已經成了十劫這麼長時間。那為什麼我還沒有成佛?一切皆成佛,他成佛了,我還沒有成佛,這不能夠叫一切皆成佛。這個怎麼解釋?究竟「一切皆成佛」這句經文,只是一個理想,還是已經實現?告訴你,已經實現了,真是一切皆成佛。如果我們沒成佛的話,阿彌陀佛不會成佛,因為他這個願是這樣的。但我們確實沒成佛?這是你自己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佛。其實你本來就是佛,完完整整的佛,一點都不會欠缺,與阿彌陀佛是一模一樣的佛。

但是問題是你自己不知道,你以為自己還是個眾生,是凡夫,與阿彌陀佛一個天一個地,差別很大。其實這些統統都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自己失去了自信心,不肯相信自己成佛,相信自己是凡夫。為什麼?明明我自己很多煩惱、很多業障,我還造惡業,這就是自己迷在裡面,沒有覺悟。果然你一覺悟,原來自己就是佛。那怎麼可以做這些惡業?自己一切都具有,為什麼要貪?我與眾生原來是一體,為什麼要對立?為什麼要起衝突?為什麼有瞋恚心?為什麼會有傲慢?我與大家平等一體,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有什麼好傲慢?一旦你覺悟,真是煩惱全都盡了、沒了,斷盡一切煩惱,一切皆成佛,我成佛,一切眾生也成佛。所謂成佛是什麼?明白了、覺悟了,知道原來自己本來就是佛,與阿彌陀佛沒兩樣,這是最究竟圓滿的境界。我們敢不敢去承擔?如果你敢去承當,你的善根福德就太厚了,有這一種信念,你斷煩惱、消業障就非常快速。但是你這裡面一定要用真誠心,不可以自欺,不可以說,我已經成佛了,就狂妄自大,看不起別人,看不起別人說明你還在迷。為什麼?成佛的人一定是一切眾生平等,絕對不會有一絲毫的傲慢,更加不會起貪瞋痴,更加不會做殺盜淫妄,種種惡業全部一時離開了,徹底懺悔乾淨,為眾生做最好的榜樣。

所以極樂世界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看不見就是因為我們迷,被什麼擋住了我們?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擋住了我們自己,看不到極樂世界,將極樂世界看成什麼?我們的五濁惡世。然後在這個五濁惡世里搞自私自利,損人利己,造作種種惡業,受因果報應,還要怨天尤人。你能怪誰?只能怪你自己,明明眼前就是極樂世界,一切受用都具足,你自己迷惑顛倒愚痴,自作自受而已。所以佛看我們就是,覺得我們很可憐,就是這樣太迷了,現在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不怕做這些惡業。你能不能得到?你就算得到了都是你命中該有的,命中沒有的,你無論用什麼手段去謀都謀不到。

為什麼不放下?放下了,回頭了,你一樣都不缺,極樂世界就是你的。所以一念能夠回頭,不用等我們臨終,現在就已經註定在極樂世界裡,你就是極樂世界的人,將來臨終往生之後,種種受用你就真正得到。好像極樂世界的水,七寶池、八功德水,水都可以說法。你在八功德池裡游泳,水能夠隨著你的意思,經里寫得很清楚,你想這個水到你的腳板,它就到你的腳板;到你膝蓋,它就到你的膝蓋;到你的腰部、到你的頸部,隨著你自己的意思,或深或淺。水溫,你想暖一點也行,要涼爽一點也行。甚至這水可以向上流,你說我想淋浴,水從頭頂淋下來也可以,隨意自在。所以極樂世界水都是佛,都是阿彌陀佛變現的,如果不是佛的話,水怎麼可以講種種妙法,幫你開悟?所以這個水,你叫它佛水也行,叫它水佛也行,一切皆成佛,水都成佛。

所以極樂世界一香、一花、一棵樹、一幢房子(宮殿)統統都是佛,你往生極樂世界整個就融入法身裡面,與阿彌陀佛合為一體。所以「一切皆成佛」這一句,可以說是禪宗向上一著,「踏著毘盧頂上行」,在密宗里說是大圓滿,一切皆圓滿,一一都成佛。《首楞嚴經》裡說,首楞嚴的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事就是任何的事,任何事物都是究竟的堅固,就是常恆,不變化,不生不滅,本來如是,都是一切皆成佛的意思。所以這句話可以說是萬德圓成,圓滿成就了。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斯願若克果。大千應感動。虛空諸天神。當雨珍妙華。】

這四句是科題說「祈願感證」,是法藏大士祈求得到感應,為他做證明。

『斯願若克果』,法藏大士說,我所發的大願若能夠圓滿的話。「克果」就是成就,克就是成,果就是達到目的地,達到目標。我的願望若能夠成就圓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聖靈都應當感動。虛空當中的諸位天神自然歡喜,示現瑞相,就是從天降落一陣奇妙的花雨,下的不是雨水,下的是花。這就是求證,發了這樣的大願,希求天地為他認證。他的真誠心可以說是天地可鑑,如果這裡面有一點點的虛假、諂曲、虛偽,他不敢說這句話,因為天地鬼神都知道我們的心。我們說的話騙人可以,騙不了天地鬼神,更騙不了佛菩薩。所以一定要有純真的心,不能夾雜絲毫的虛假,夾雜虛假只是自欺,天地鬼神、佛菩薩誰不知道?所以這裡要學法藏菩薩用真誠心、至誠的心,所以發出這個願之後,自然就得到感應。下面經文: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應時普地六種震動。天雨妙華。以散其上。自然音樂空中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

這就是法藏菩薩得到的感應,這種瑞相。『佛告阿難』,這個「佛」是釋迦牟尼佛,他告訴阿難尊者。法藏比丘這時候剛剛講完這一首偈頌,就是前面這四句,『應時普地六種震動』。「應時」就是當下,立即出現。「普地」就是整個大地,出現六種的震動。這六種震動包括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六方,東南西北,再加上上下,六方震動;第二種意思是六種不同的震動的現象,有動、有聲、有起伏、有波動,各種形態不同,六種。這種震動不是我們世間說的地震,地震是災難,這種震動不是地震,是什麼?經上說「地皆柔軟,令眾生和悅」,大地很柔軟,這種震動是使大家能夠非常快樂歡喜,沒有一點恐懼,更加不是災難,所以它完全與地震是兩回事,這是天地神靈為法藏菩薩做證明。

不單只有震動,還有『天雨妙華』,天上降落花雨,這是法藏菩薩要求,果然天神就呼應,降落天花。『以散其上』,散到當時法會的現場,供養當時的世間自在王佛、法藏菩薩,以及在場的所有大眾。而且還有『自然音樂』在空中響起,這些是天樂,天神奏樂,非常悅耳。『空中贊言』,虛空當中天神,也是佛菩薩加持,同聲讚嘆,『決定必成無上正覺』,就是一定能夠成佛,法藏菩薩的四十八大願一定能成就。所以法藏的大願處處都表現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而且在這裡得到了證明,一定能夠成就,一定圓滿。不可思議的因就必定結出不可思議的果,所以我們一切眾生,法界一切的眾生都要依淨土法門得度。所以這個事件,當時法會的現場就出現這麼殊勝的瑞相,等於是在宣告,未來一切的眾生都可以得救,都可以成佛,所以這是無比殊勝的時刻。這是「必成正覺」,第七品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我們看第八品:

【積功累德第八】

發了願一定要有行,如果有行這個願才是真的,如果是發了願沒有行動,那只是一種虛浮的狂願,你在奏狂想曲,假的不是真的。願是指導你的行為,行為是落實你的願,所以發了願之後一定要積功累德,就是積累功德來圓滿你的願。所以法藏菩薩發了這樣的大願,就真乾,他是真心發的願,所以自然就會真乾。而真幹才能夠體現出他的願是真實的,不是虛浮的。這些我們要學法藏菩薩,雖然現在發不起他這麼大的大願,至少我們要對自己、對別人都要真誠,發願,不發則已,一發就要去做,努力去做到。下面我們看經文:

【阿難。法藏比丘。於世自在王如來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

這裡釋迦牟尼佛叫著『阿難』,告訴他下面這種開示很重要,凡是叫著他的名字就是告訴他很重要的開示。說『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如來前』,以及『天人大眾之中』,就是法會現場,對眾發了這樣弘大的誓願。這個『弘』就是弘大,『願』前面加個『誓』,說明這種誓願是非常堅定,任何事情都動搖不了它,這個就叫做誓願。發了這樣的弘大的、廣大的誓願,之後就真乾。『住真實慧』,就是安住於真實的智慧當中。真實智慧是什麼?在《往生論》裡說,這一句經文,黃念祖老居士在批註里引用了很多次,所以我們都記得很清楚,就是三種莊嚴,國土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入一法句,一清淨句,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住真實慧」是什麼?念佛,安住在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里,整個極樂世界全部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所以安住真實智慧,就是安住在極樂世界,也就是安住在這一句佛號,安住在念佛三昧當中。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怎樣能夠去?念佛,臨終時十念,這十念就是念佛三昧,去到極樂世界就安住在念佛三昧當中,就住真實慧,所以就住極樂世界,恆常不變,這是自性法性土,是阿彌陀佛的法身。

『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就是這一段最重要的開示。本經里說到的三種真實,真實之際,在第二品里說的;真實之利,第三品說的;這裡第八品說真實之慧,三種真實。這種真實說的就是本體,就是真如、就是自性。它是超情離見,真實,不是我們凡夫用情見可以見到的,將你的情見統統放下,這樣你才能夠見到真實,見到就是真如自性、無為法身。真實名相很多,天台宗說「諸法實相」,華嚴宗說的是「一真法界」,等等,名相很多,說的是一回事,所以這個真實的含義非常深。阿彌陀佛就是能夠證得真實之際,又普令一切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

怎樣去做?他自己安住真實智慧,為一切眾生宣說妙法。而這個妙法是什麼?就是淨土法門,令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含靈就是一切眾生,這就是經文第三品講到的。所以四十八大願,一乘願海,能夠使我們業障深重的凡夫當生成就,成佛。這一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淨土的大法門就是「惠予眾生真實之利」。而法門,極樂世界、四十八大願、這一句阿彌陀佛,統統都是從真實本體裡面流露出來真實的智慧。智慧是用,體相用,用於什麼?用於救度一切眾生。所以經文說的「住真實慧」,說到底就是安住在一句佛號,而且是幫我們一切眾生都安住一句佛號。我們真正明白一句佛號的功德不可思議,自然就會安住了。

我們不肯念佛原因就是不知道這句佛號的功德有多大。你當下提起這句佛號,放下萬緣,你就當下成佛,「圓滿昔所願,一切皆成佛」,極圓滿,極快速,頓超!所以這個功德真是一句不可思議,講出來只是勉強的說,確確實實是不可思、不可議,絕一切的情見。這個真實之慧就是佛的知見,佛的知見就是令一切眾生都能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個知見是什麼?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一切情見,回歸自性。而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橋樑,通過這句阿彌陀佛,我們念阿彌陀佛,念到最後將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念到沒有了,就入佛知見。所以法藏大士積功累德,這裡講第一句就是「住真實慧」,非常重要!整個極樂世界都是真實智慧所流露,也是真實智慧所成就。

住在真實智慧里就叫做勇猛精進,勇猛是無所畏懼,沒有任何疑慮,這個叫做勇猛。勇猛不是說你在那裡拼了老命,修行不是靠拚命,你剛剛想用力的時候,已經偏離了十萬八千里。你不可以用這種執著心,像世間去攻克一個目的地一樣,不是這樣的心。就是你沒有任何懷疑,也沒有任何間斷,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叫做勇猛精進。你一想,我一定要往生,現在就要走!我見過有的人都是這樣,包括我以前都犯過這樣的錯誤,逞匹夫之勇。我若往生極樂世界,不怕,我不怕死的,現在走最好!這種心是浮躁的,不是清淨。所以修道要用平常心,平常心就是精進,一失去平常心已經不精進了,你就叫做懈怠。因為什麼?你求速、求快,你一求速求快其實都是懈怠,想要急於見到成果,不肯付出真功夫,不肯下鈍功夫,所以這個就是懈怠。

這種問題很多修行人都有。我以前都有這個毛病,現在明白了,也都不需要求著急著去見佛,去往生,不需要,你只要好好念佛就行了。你念佛能夠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勇猛精進。將你的心調柔,別用剛強的心,用柔和的心,這樣才能夠得定,才能夠得三昧。三昧不是靠硬來就可以得到的,你愈是想硬來愈得不到,一定是很平淡、很自然,這種很悠遊,但是又不是懈怠,這種柔和的心才能契入。所以秘訣就是放下,萬緣放下,什麼都不求,什麼都不想,這樣你才能得三昧。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其它什麼都放下,連我現在想急著見佛這個念頭都要放下,只是阿彌陀佛。想見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就不是阿彌陀佛,你是想見阿彌陀佛,是急著想見,你想見的心就不是念佛的心,已經偏離了佛號。所以自己要細細緻致的體會。

「一向專志」,一向就是一個方向,希望極樂世界能夠現出來。但是這個希望又不是整天想著它,是有這個願,朝著這個方向走,不是整天想著它。譬如說你現在去趕路,向北京走,你就朝著北京的方向走就好了,你不用一天到晚想著北京北京北京。你就走這條路,自然就會到北京了,這就叫做一向。我們去極樂世界也是這樣,一個方向,向極樂世界,一往直前,不會退心,不會改方向,更加不會後悔,將這個世界什麼都放下,這叫一向。專志,專是專一,志是志向,將你的志向專一在極樂世界。那怎樣才叫做專?專在一句佛號上就行了,這句佛號就是莊嚴妙土,莊嚴妙土是這句佛號流露出來的,因為這句佛號就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三種莊嚴都入這一句佛號。所以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就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這樣成就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心土不二,土就是心,心就是土,什麼心?念佛心、清淨心。這個土是極樂妙土,完全就是這個心現出來的,所以心清淨光明,即是佛土的清淨光明。心是真心,沒妄想分別執著在裡面就是真心,真心具有萬德,所以國土也具有萬德,因為土是心現出來的,心土不二。

這個道理我們明白之後,你對極樂世界這種信心,求生淨土的這種願心就會很堅定,因為什麼?完全就在我們自性心中。這句佛號就是極樂世界的大根本,我只要專念佛號,就是專志莊嚴妙土,妙土自然會出現。你要專志妙土,或者是說專念這句佛號,最重要的就是將其它萬緣放下。在本經二十六品里說到,阿彌陀佛對十方來極樂世界聽法的這些大菩薩說,「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如是剎就是極樂世界,你怎樣才能滿足諸妙願?就是滿足你的大願成就極樂世界,一定是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覺悟,覺悟到一切萬法如夢如幻,《金剛經》裡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就是金剛般若智慧,與本經經文是相應的。說明什麼?你要成就佛剎的根本是靠金剛般若智慧,我們念佛能不能成就,也是要靠金剛般若智慧。這個金剛般若智慧就是幫我們放下,既然一切都是夢幻,作夢,你還執著什麼?你還有什麼煩惱?統統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還有什麼希求?還有什麼值得我抱怨、遺憾、後悔、怨恨的?沒有,全都是假的,一場夢。夢醒之後,自己淡然一笑,全沒了。在夢裡這種分別執著當它是真的,這種是愚痴胡塗,你現在所受的種種的感受,遇到的種種境界,你別當真,一當真你在裡面就受苦,這就叫做自作自受。

全是你的心自己變現出來的,這個境界、夢境是你作夢的心變的,你晚上作夢是誰做個夢境出來給你受?遇到不好的人,遇到不順心的事,都是你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你怨誰?誰都不用怨,也不需要怨自己。為什麼?全部都是假的,根本不需要起一個怨的念頭。一切的分別執著、一切不平全部放下,你就自在了。放下之後幹什麼?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是真的。為什麼?這句佛號,極樂世界三種莊嚴都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部經說的真實之際,這裡說的安住真實之慧。你有這種覺悟,念這句佛號,自然就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最重要就是你要放下。

所以本經里有句經文說,「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通達諸法性,一切法(就是一切現象),它的性是什麼?什麼性質?這裡說是本體,就是一切空無我,一切都是假的,沒有一個我在。一切都無我,就是一切事、一切萬物都沒有一個自體,完全就是妄念生出來的,「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就是諸法的本性。你通達之後,明白之後,知道一切皆空,怎麼樣?仍然還是要專求淨佛土,必成如是剎。你要專求極樂世界,就是這裡說的一向專志莊嚴妙土。你就即相離相,不著相也不著空。如果說什麼都空的,那也不需要往生淨土了,淨土都是空的。那其實你有沒有真正空?你沒有空,你還著了個空相,還執著空。

我要求生淨土,為什麼要求生淨土?帶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一切皆成佛,這就是《金剛經》裡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永明大師說的「建立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道場是水月道場,水裡的月不是真的,看它有,去撈它撈不到。這是做比喻,相上是有,本體是空,實質是不可得。所以建立水月道場是為了幫助眾生覺悟,但你又不執著度眾生,你知道一切相都是假的,一切法是空,但是又不退失你的菩提心。大作夢中的佛事,你自己是覺悟的人,你是醒的人,眾生在夢裡,你就進他的夢裡作佛事,佛事就是覺悟眾生的事。佛是覺悟,覺悟眾生這個叫做佛事。你做得很努力,但是你一點都不執著,因為你知道一切都是假的、空的。雖然知道它是空,又不捨離眾生,這個就叫做中道,不著空、不著有,遠離兩邊,契合中道,圓修圓證,圓成佛道,這個就叫做真實智慧。這個真實智慧,專志莊嚴妙土,就是四十八大願的根本。

從這個根本流現出來極樂世界,因此極樂世界水、鳥、樹林,一塵一香、一草一木全部都是真實智慧,這就叫做一真法界,圓明具德,不可思議。所以講極樂世界的相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講到本體上面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就是真實智慧。果然能夠萬緣放下,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你自然暗合真實智慧,你和阿彌陀佛自自然然就融為一體。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思、不可議,關鍵就是我們一定要有這種信念,要相信。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有講得不妥當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