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法師:非常金剛經 三  


非常金剛經(三)──第一章

〈2-20〉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這部分是講受持經典、經教所得的功德。從字義上看,似乎極易了解,但若要真能明白經文的真實義,恐頗費周章。

印度人一般將一日分為六個時段: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初夜、中夜、後夜。我們常聽到「二六時中」,「二」指白天和晚上,「六」即指這六個。西洋人將一整天劃分成二十四小時,中國人則劃分成子、醜、寅、卯……等十二個時辰,所以中國的一個時辰等於西洋的二小時,以前印度一個時段,即等於西洋時間的四小時。經文這裡的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也就是白天的意思。

現在他以恆河沙等那麼多的色身來布施,有可能嗎?不可能啦!這輩子這個色身布施之後,得再等二十年才可能又是一條好漢,但也必須是好漢才行,萬一成了「好豬」就難以布施了。所以這是一種譬喻,真實情況不可能早上布施後,馬上投胎以另一個色身來布施,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你發無量心愿意布施,譬如九二一地震時,有些人很急,心想:「唉!他這樣死太可憐了,留下孤兒寡母的,我單身漢,替他死好了,死一百遍都無所謂。」事實上哪能死一百遍?但這表示他有那個願、那個心。

佛門中修學,若能真心誠意來發心,功德福報不可思議。可不要學一學,盡發些假願。我遇過這種情況,有人開文物流通處,一聽說要蓋道場,馬上去找那位師父:「沒問題,佛像通通包在我身上,我那個三聖佛、四大天王很大,要從大陸運過來……你跟別人買六千萬,我打五折就好,而且我先捐一千萬。」佛像六千萬打五折是三千萬,他又捐一千萬,所以實際上是兩千萬而已。大家看他那麼發心,就選他當會長,結果聽說那些佛像總共只要二百萬。師父經營道場,勢必有好多信眾,一旦他當會長,信眾們就成為他的顧客。兩百萬的東西,他賣你兩千萬,生意買賣,大家甘願,這倒無所謂,做生意賺錢無可厚非。但他不是真發心,他的目的不僅賺那一千八百萬而已,同時還想招攬一堆信眾去買他的東西。

另外一種情況,南部有位中醫師常跟人說,凡是師父來看病都免費。有些師父去了,真的看病免費,但其它居士來,索費卻比其它醫院多一倍。到底是師父多,還是居士多?這都不是真心布施,美其名說慈悲、供養三寶,實際上卻是靠著師父吃飯。那就不對了,那是假的,不是真心。

經文這裡指的是真心布施。真心布施,才有可能「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不然照經文解釋:「反正我死一次,看你要幾條命通通給你。」一個人能給幾條命?但當你真正感動,願意真心發起,那就有可能以「恆河沙等身布施」,故其涵意甚深,不是逞口舌之能。

我們與父母親之間,相信多少也有這種情況。父母親病重很痛苦時,你可能會感受到:「哎!從小父母親培育我們長大成人,無怨無悔付出,現在老了病了,正需要照顧,此時不在身邊陪伴,更待何時?」這時你可能發起大孝心,不顧一切為父母效命。有些子女甚至還祈求神明,願意減壽十年、二十年,好讓父母親康復,這是真正的至誠。夫妻、子女也有這種情況,唯有真誠心才有功德,有口無心徒然顯現人格上的缺陷罷了,佛法不論這個部分。

現在經文這樣舉例,每天這般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用那麼長的時間布施,你看,功德、福報多否?既然時間是「百千萬億劫」,把它轉過來,假設我從現在開始盡未來際百千萬億劫,初日、中日、後日一直布施,那麼其量也可等同恆河沙量。這樣解釋當然亦無不可,但這叫大腦推理。時間一長,百千萬億劫中有多少生命?初日、中日或後日這樣一直布施……這樣說當然也通,但卻全屬邏輯推理的解釋。從知識面、哲學面可以如此理解,但絕非佛法表達的重點。它其實是指生命中一種「至誠」的現象,如此布施福報很大。

接著經文又舉了另一個例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另外,有人聽到這個經法就建立信心而不退心,這叫「信心不逆」;這種人福報超過前者。要想擁有前面那麼大的福報,本身要有一個虔誠心;想要聽聞經典以後真正獲得福報,關鍵就在信心上面。

學佛真的是不可思議,我並未要求各位像我這樣,但我願意提供本身的經驗供各位參考,那真的是不可思議。我當年也非常鐵齒,叫我拜佛,怎麼可能!「合掌」對我來說已經算很有禮貌了,更別提「禮佛」了。我家那尊釋迦牟尼佛,還是去龍山寺夜市跟店老闆討價還價,一陣廝殺後買回來的。對我而言,那有什麼好拜的?但從我發心開始拜佛,第一拜開始,我就一直帶著一個疑情──這樣拜對嗎?為何拜佛?我學佛六、七年,才開始真正拜佛,一邊拜一邊懷疑:「奇怪,這六百塊的東西有什麼好拜的?為何拜佛?」

我一直在「參」這個疑情:為什麼要拜?因為有個動力驅使我拜。你知道嗎?歷代很多偉大的禪師、成就者,他們都拜佛,顯然這並沒有錯,他們不可能比我笨嘛!何況他們都已證果解脫,而我尚於煩惱苦海中打滾,為何我不拜?他拜,他對,但我就是找不到對的原因,那要怎麼拜下去呢?我一直在參這個問題,拜到將近三十萬拜時,啊!豁然開朗!拜佛原來是這樣,前面拜的都錯了,從頭再來!各位,這個重新再來,讓我把癌症末期轉換掉了,從這拜佛當中斷絕了,就在我拜到三十萬拜時。

一位台南的中醫師,雖是天主教徒,但因他在佛光山讀過佛學院,所以也算是同修。他說我得了肝硬化。我想,西醫應該有辦法,便去檢查。一檢查,不得了,醫生說我得趕快開刀。開完刀,我問醫生情況如何?他說肝硬化事小,但癌症末期擴散出來的部分比較痲煩。開刀後我一直問到底怎麼回事?臨床大夫說:「癌症末期,你那個瘤沒辦法處理,癌細胞黏在心臟下面主動脈的地方,無法開刀。」就醫學而言,它擴散得很嚴重,脾、膽、肝都受感染了……它的長相百分百是惡性的,然而另一位病理大夫做過切片檢驗之後卻說是良性腫瘤,不是癌。臨床大夫說是癌症,病理大夫卻說是良性,怎麼可能?為什麼這樣?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我知道它是由惡性轉變成良性的。你有沒有那個信心?前面沒有信心的三十萬拜是一種疑情,要參!當你信心真正建立時,它就轉了,不為什麼,科學邏輯無法解釋。這還不稀奇,當年我用功時把工作辭掉了,憑著僅存的積蓄在家拚命做功課。後來積蓄用盡,但家無恆產,這下就必須找工作了,但如此便又無法精進,於是我跟菩薩說:「您替我找個工作,要輕鬆有時間進修的那種,最好是公務員。」我還跟菩薩強調,我沒時間準備考試,所以最好是不必考試的那種。各位,觀世音菩薩真是我們最好的人際官,我請他關說,半年後,我去應徵的經濟部通知我上班。他真是神通廣大、千手千眼,可能還有一千隻腳。你知道嗎?真的不用高普考就能去當公務員,而且不是工友,還有公保。

你有沒有信心?你敢不敢?就這麼簡單,不可思議啊!

大家都知道,我師父被關了三十三年,我問他:「你怎麼出來的?」他說自己也不知道。當年他被關在鄉下,一關三十三年,有一天突然一通電話叫他去北京。他問原因,卻是怎麼問也沒人知道,只是催著他趕快前往。到了北京,他問怎麼回事?也沒有人搞得清楚,只叫他趕快回家。沒有為什麼!三十三年,他一直堅持著地藏菩薩的信念,最後就這樣被釋放了。

信心啊!就看有沒有信心。「我菜吃那麼多根了,怎麼還沒效果?」我們是「吃不到三把應菜,就想上西天了。」(台灣俗語)你才吃幾根嘛,怎會有效果?信心!有了信心就不要管,有了信心以後還拜了三十萬拜,境界都轉了。開刀時,人家問我為何不緊張,我也不知道。有這麼好的醫師、醫藥和醫療設施,哪有什麼好緊張?緊張也沒用啊,自然就沒事了。我們對三寶一定要有信心,對於這樣的經典,各位接觸良多,在哪裡產生信心,這很重要啊!你的信心到底在哪裡?

有位教內的老行者,十年前相遇時,他說:「年輕人,我跟你講,念佛真好!」當時我問他往生有沒有問題?「沒問題,我絕對有信心。」去年,他來我們道場暫住。我又問他還念佛嗎?他說念啊!往生有沒有問題?他說不敢保證。耶!怎麼愈修愈倒退?那年夏安居,我要求他住下來好好用功,三個月後往生有份。他道:「沒問題,我絕對精進。」結果才住了兩個禮拜,失蹤了。知道嗎?不經嚴格考驗,根本難以體會,雖然只有三個月,但要能待得下來,沒那麼容易。早上四點起床,晚上九點半睡覺,中午可以小睡片刻,這當中都不可說話。人在這裡,心想著那裡好殊勝,人到了那裡,卻是好煩惱喔,你知道嗎?要磨練!

「真的有信心嗎?」你信誓旦旦沒問題,現在要出征,大家不必相送,到時候卻偷偷溜了。為什麼?你沒有真正的信心,關鍵在這裡。所以這裡講:「聞此經典,信心不逆。」「信心不逆」這四個字,說易行難啊!各位,不用等人家來考驗,一切都看自己。很簡單,要你每天誦一部《金剛經》,做得到嗎?你認為這何難之有,但我敢說下禮拜就有人跑來問:「師父,生病時能不能請假?能不能事後一次補三部,加倍償還?」都是理由!為什麼這樣?沒有信心!你沒有辦法克服。

建議大家「結界五十三天」,這當中有幾人真的做到?總是一大堆理由,哎喲!師父我要出國;師父,我要出差;我如何如何,所以無法怎樣……你看,一個五十三天的功課,要連續不斷都有困難了,對經典還能信心不逆嗎?不要講太多大話,該做的就實在去做,每天早、晚課,是否真能堅持不斷?信心啊!若連這個都做不到,還有什麼信心可言?

我第一天到嘉義講課時,就有同修許願:「師父等我,三年後我出家,一定要等我。」他一講五年多,至今不見人影。當時他說得斬釘截鐵,但那次之後,我再也沒有看到他。當時有多少人「強強滾」啊,可是最後都不見了。

很多人建議:「師父,我們來弄個大大的場面……」我說不必了,能持之以恆才重要。台灣有句話很好玩,闊嘴吃得多,還是長命的吃得多?你自己慢慢參,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信心夠不夠?就從這裡看。

結婚典禮上,布置裝飾都很美,「永浴愛河」、「白頭偕老」等賀聯掛了一堆,但法院裡頭吵著要離婚的,不都是昔日愛侶?祝福的話冠冕堂皇,但沒有信心基礎,結果未見分曉。同樣地,現在對於這樣一個法,你有沒有感受其殊勝?這得從三方面來:

第一,人生的存在、那個價值的殊勝,你有沒有感受到?如果能,你對這經法便會信心不逆。

第二,你有沒有感受到這生命的真相、宇宙天地中真理的存在是那麼地偉大?如果能,你也會信心不逆。

假如以上兩者都沒有,那你有沒有感受到「眾生受苦」?若然,則對此經典,你也會信心不逆。

某日我在宜蘭,看到有人將一隻老鷹關在籠子裡,鷹翅一展,就會打到鳥籠。有位高中女學生站在鳥籠旁觀看良久。第二天,她拿了六千塊向鷹主人買老鷹。主人問:「你要牠幹嘛?」她央求道:「把牠放開,讓牠飛走好不好?」鷹主人罵道:「三八!」她嚇壞了,錢掉落一地,哭著跑回去了。

當時有位同修就在旁邊,問我:「怎麼不度那個孩子,看來很可憐,需要安慰。」我說不必,為什麼?她能感客群生之苦,又受這逼迫和壓抑,將來學佛定然很精進,她會信心不逆。雖只是個女孩子,但若真正出家修行,一定會證阿羅漢,因為她有那個信心,能感客群生苦。你看,她站在那裡一直看著老鷹,面對著牠,是不是在許願?是不是在安慰那老鷹:「放心,明天為你贖身,放你回大自然去。」

後來我把地上的錢撿一撿,對那老闆說:「錢給你,老鷹給我。」他問道:「做什麼?」我說:「跟你買,還管我幹嘛!」我把老鷹解開放走,滿了那女孩子的願。你看那個小女生,多美啊!心地無邪。我們當然不知道她有沒有讀《金剛經》,但可以肯定她能感客群生之苦,這種人信心不逆,是最美麗、最偉大的人格情操。天花亂墜說要救遍天下蒼生的,都不如這樣一顆心。這是最偉大的生命,我們要從這地方去看。學佛不是為了賺更多錢,而是要讓生命成長、綻放芬芳。不僅如此,還要能看得到別人的灑脫,雖然我們感受到她脆弱的心靈受到傷害,但她會堅強起來。我相信以後她要幫助眾生就不會那麼傻了,她的生命在成長。

對生命要能夠真正去感受,對於生命真理的經典能夠信心不逆,那是很不容易的。尤其處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在追求數字、速度,如何賺得更多、快速達成目標,在這前提下,人們如何能對生命深刻地體驗和認識呢?雖說很多人願意追求生命真相、了解人生真諦,但都僅僅停留在聽聽看、修修看、拜拜看、誦誦看,這些都未能真正產生信心,只能說有點善因緣而已,談不上真正的福德。

信心不逆,這福報比前面的大多少?以身布施,福報已經非常大,是天上的福報了;而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經百千萬億劫,這福報又大更多,但若能聞此經典,「信心不逆」,那個福德還勝過前面這些。接著經文又強調:「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這是《金剛經》所講的四大法門。古代經書是用書寫的,現在則用印刷,而印刷功德不及書寫功德。

如今我們該怎麼書寫呢?這部經讀誦下來,有哪些字句是你認為非常好的,把它寫下來,會用計算機的就打出來,再用E-mail傳送出去。你不必整本《金剛經》寄給人家,他沒耐心看的,所以只要一句一偈就夠了,把字打大一點,設計得漂亮一點,然後寄出去,人家一看,喔!就這麼幾句,念一念,會心一笑,弘法的目的便達到了。這時,書寫和為人解說兩個法門都同時發揮了作用。

提醒各位一個修福的好方法,當你讀到好句子時,就讓家裡的孩子幫你打字,給他一個工作做,打完後通通E-mail出去,既不花錢,又能替佛陀弘法。假如你想祈福、升官、發財、賺錢、做生意……依此而行,其福勝彼,所得的福遠超過前面的。你不光只是叫別人打、叫別人看,甚至自己讀誦、書寫、摘錄、寄發出去,四大法門都同時修了。即使你目前還做得不太好,那也不打緊,只要不斷改進、修正即可,這些方法都是修行。聽聞以後,信心不逆的福報都那麼大了,何況書寫、受持、讀誦。這是《金剛經》的四大法門,順序如何、從哪個下手都無所謂。各位必須明白弘法非常重要,「為人解說」是弘法,「書寫」也是弘法,寫了以後不要收起來當壓箱寶,而是要廣為人知,寫多寫少無所謂,即使只是寫個對聯、題個字送人,都很好,這是修福最好的一個媒介。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佛陀作了個簡短的結論,他說須菩提,總之,這部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無邊功德。原本完整的應該說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量等無邊功德」,由於中文講求洗鍊,鳩摩羅什大師遂將四句化為兩句。「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量」是印度人計算極大數字的語言模式,這個數字相當大,有那麼多的功德。

這裡補充一下,我常說鳩摩羅什常依中國人讀經的習慣來改經文,而不完全原文直譯。相信古代很多人譯經也是時有改動,但改得並不理想,鳩羅摩什卻改得很好。玄奘大師的翻譯風格就大不相同了,他不敢隨便改,他唯一大幅度改的就是《心經》,而且改得非常成功。玄奘大師也翻譯很多經典,但我們耳熟能詳的就只有這二百六十字的《心經》,再來就屬《藥師經》了,其它的大概就不甚了了。玄奘也譯了《金剛經》、《阿彌陀經》,但這兩部經流傳最廣的,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版本。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的。我每次講《金剛經》總會先把昭明太子數落一番,尤其說他沒學佛,因為他不懂得如何分段。他大概表面粗淺地讀過就分段了,法義根本沒弄通。這一點,我都已經一一指出。自古以來大概還無人敢出此言,因為經典神聖不可侵犯,豈能妄加批評,這個道理我不會不懂。我講經時有此批評,是提出參考,假如你認為有助於了解佛經,那就取而用之;或者等你將來深入研究時,發現我是亂罵,你要回頭來依樣罵我,那也無妨。我的目的只在於讓各位有更開闊、活潑的思惟模式,不要太僵化了。

我不是專修《金剛經》的,只是信手拈來點出問題。《金剛經》有一貫的思惟模式和語言模式。我也說過,佛陀有佛陀的思惟模式,鳩摩羅什有鳩摩羅什的思惟模式,一看便知,而你呢?若連我的思惟模式都聽不出來,那這幾個字你如何看得出?學佛的重點在於學開悟的方法,而不是死守著知識。佛法里經典、理論那麼多,當然就有很多知識,但學那些沒用,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方法,能掌握開悟、成就、解脫的方法才好修行,才是學佛的重點。

《金剛經》怎麼修?各位是否想過?告訴你,基本上,「哪一部經典要怎麼修」,這個前提都不能成立,因為法門不一定從經典來。前面提過,經典的修法稱「修多羅藏」,修「修多羅藏」的是法行人,而一般修行人都屬信行人,信行人就得依止善知識,善知識從各種經法中整理出一套修行方法,稱「修法藏」。你從修法藏上修,那當然就不直接從《金剛經》等等經典上面來了。

《金剛經》不是不能修,但若是不了解其語言和思惟模式便無法修。《金剛經》的法門是「雙破」,其修法是用破的,一破再破。從破的這個方法告訴你如何修,但還需另有一套。那一套不是從《金剛經》上來,而是要依從大德、上師來為你加持,教你如何修,因為你自己從經典裡頭是看不出來的;能從經典看得出怎麼修的人,都是歷代諸佛再來的,並非普通人。

我們絕大部分修行人都屬「修法藏」的信行人,你可別自己往臉上貼金說:「我不一樣,我不是信行人。」除非盛唐再來,否則以現代的物質文明來看,西方人或許這種可能性還大一點。各位,光是我講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你若感受不到都沒辦法下手了,那還要怎麼從修多羅藏下手修?在台灣這種僵化的狀態里,很難有法行人。上述經典的表達方式,提供各位參考,從這裡可以看得到,鳩摩羅什、昭明太子和釋迦牟尼佛他們的思惟模式。

非常金剛經(三)──第二章

〈頁22-頁43〉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前面經文雲「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接下來這段是講佛為何要說這麼了不起的一部經,所以應該要再加這樣的補充:「佛告須菩提,此經為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這是敘述講經的因緣。

這裡提到「大乘者」,那是佛經譯典里的一個特殊現象;北傳佛教常有一個盲點,大乘在梵文里稱為「摩訶衍」,如今稱「摩訶薩」,是「摩訶菩提薩埵」的簡稱。「摩訶薩」是大菩薩、「摩訶衍」是大乘的意思。梵文里雖有「摩訶衍」,但要記得,沒有小乘。

小乘,是中國註解經典的人相對於大乘而有的稱呼,在印度的分類里只有「菩薩乘」和「聲聞乘」,並無大、小之分,只有講到「菩薩乘」時,特別稱讚其心量之深、廣、大,因而衍生「大乘」之說;假如稱「廣乘」或「深乘」,那可能相對的也把聲聞乘稱作「狹乘」或「淺乘」了,對不對?對比式的稱呼雖然比較容易了解,但實際上在很多地方稱「小乘」是沒有意義的。

各位必須了解,「小乘」之「小」並非渺小,萬萬不可輕視它。它是個基礎,沒有小乘的基礎,講大乘毫無意義。所以我們雖然廣弘大乘,但切勿輕忽小乘。我們只能說,小乘的立場還不夠圓滿,要想圓滿小乘的功德,必須懂得如何運用大乘,所以大乘又稱「運用佛法」,小乘則稱「基礎佛法」。

沒有基礎佛法,運用佛法便無由開展,但光有基礎佛法而無運用佛法,那個基礎佛法也沒有意義。好比蓋房子一定得先造地基,否則颱風、地震一來就全倒了,禁不起任何考驗;然而空有地基而無建物也無意義。可見,基礎佛法和運用佛法是相輔相成的。這裡「為大乘者說」是提醒我們,既然已經發心,就要知道為何而發心,既然要走大乘之路,便要明白所為何來。這地方特別將此基礎、因緣解開來。

一般講的小乘,也就是所謂的基礎佛法,大家必須先了解。小乘修行首先講人生是苦──苦、集、滅、道──因為人世間苦,所以要離苦得樂,所以必須修,但離苦得樂會陷入一種迷茫。當你得樂以後,又怕失去、怕不能永遠擁有,仍是不離煩惱,這個樂屬相對樂。四十年前的台灣物質還相當匱乏,人們只愁沒錢吃飯,今非昔比了,富裕更甚,卻是煩惱更多:孩子不聽話、怪病、擔心另一半拈花惹草、招蜂引蝶……等。以前煩惱三餐都來不及了,哪有餘力煩這些?

我們發現,「相對樂」是現有的問題解決後,會帶來更大的副作用。因此這地方告訴我們,生死輪迴中的苦樂是相對的。那,有沒有一種了生死、出三界、永離輪迴的究竟樂?有!於是有人開始進行這方面的訓練。究竟樂是對的,但卻是有大有小。談到這個也很痲煩,如今台灣佛教界形同春秋戰國之局,亂七八糟,什麼都有,有往生俱樂部,也有與外道思想極近的佛教,還有一些類佛教,又稱附佛外道。附在佛法上的外道,雖是講修行,聽起也像佛教,事實上卻不是,都僅屬類宗教。模仿基督教、天主教的稱「類基督教」、「類天主教」,最近出現在烏干達的就稱為「類天主教」。台灣有宋先生、妙禪師、盧先生……也都屬類佛教。還有某「大禪師」舉辦大法會的,奇怪!法會是法師的事,怎會是禪師辦法會?這就像「蠶」吐出來的是蜘蛛絲而不是蠶絲一樣,那就痲煩了。

我們要搞清楚,很多這種情況,都屬類似,並非真佛教,這比生死輪迴更恐怖。我們必須釐清「真修行」的部分,只要是真修行,都對!無論大小,只要是真修行,能夠真正看清何謂生死輪迴,知道如何避開,如何走出一條光明坦途來,都對!什麼內觀禪、十日禪、動中禪、水果禪、自在禪……其中有對有錯,只要站在對的一邊,都可說是「真」,但這些都只求自己離苦得樂,畢竟都太小了。只要能離開「相對」的,而得究竟樂,都稱為「偏真出離」;偏一邊而出離,這稱為「小乘教」。發小乘心,求究竟樂,這並沒有錯,但太小了。

此外另有一種人,他在小乘上再多發一點心,認為「佛法這麼好,應該分享給眾生,所以要度眾」。這當然很好,但眾生難度啊!叫他來修行,他說:「哎喲!我吃了三天素,怎麼還沒效果?」才吃三天,能怎樣?但他認為功德無邊啊!這種人會覺得眾生難度、難成佛、難成就,因此要度就要找有善根的。這種人雖然想度人,但有分別心,我們稱為「大乘始教」。

還有另一種人,他了解「眾生」,知道眾生就是如此,難度不要緊,於是他「吃得肥肥,裝得捶捶,等眾生來擂」(台灣俗語),要當師父就要等眾生來「擂」。這種「眾生皆可成佛」的心態,稱「大乘終教」。因為他有耐性,眾生雖然難度,但還是得度,我不度誰度呢?這種精神情操是很可貴的。

第四種人,他告訴我們,成佛很簡單,只要「一念不生,即成佛道」,此謂「頓悟」。如何一念不生呢?那就看個人了。有的往他頭上一敲,就一念不生了;有的歷經一番訓練後,也可達到此種目的。一念不生這個法門,並非是想辦法讓妄念不起,而是從「意根」下手,身口意的「意」,不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意」(這是意識),不一樣!從身口意的「意根」下手修行,叫「善用其心」。這種使妄念不起的方法,稱為意根修行法,這樣才能達到目的,我們稱為「頓教」、「大乘頓教」。

從「小乘」到「大乘」,稱為「轉小向大」;從「大乘始教」到「大乘終教」,稱為「轉權成實」;從「大乘終教」到「頓教」,稱為「轉漸成頓」;從頓教到圓教,能夠究竟圓滿,則稱「轉偏成圓」;此稱「五教」,華嚴是這麼劃分的。這一條路、這個過程,我們一旦能完全了解、真正體會,便稱為「菩提道」。

從小乘感受到人生是苦,已經是在「真」的立場了;如果他又覺得這樣不對,應朝更大的目標前進,這時候《金剛經》這類大乘經典才有用。假如各位其它佛經都不認識,只知道一部《金剛經》,還聽說碰到鬼時念《金剛經》可以把它空掉……你若帶著這種心境來聽《金剛經》,那就無有是處了。

一般人對《金剛經》難以真正了解。我們必須在人生中歷經了掙扎,真正放棄了相對,追求絕對的那種成就產生、證阿羅漢以後,此時才講「轉小向大」。現在一般人都還在生死輪迴的泥濘中混,怎麼講空性嘛?未達此一階段,空言《金剛經》何用?這就是為何前面經文說:「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關鍵就在這裡。有此基礎和層次,才能「聞此經典,信心不逆」,所以前段經文才會講,這是「為發大乘者說」。現在我們什麼心都未發,知道嗎?

有些人是怎麼來聽經的?「在家老是被人念,與其這樣,不如去聽經。」於是他就跑來了。這樣的人,《金剛經》他怎麼聽得懂?遺憾的是,台灣人喜歡聽這些「膨風經」,也就是毫無小乘基礎,光聽大乘經典,聽起來都是膨風的啦!為什麼?大乘境界都很高,你聽完經回家,還不是照樣跟別人吵架?這樣修學經典有用嗎?如果沒有基礎,最好先修《八大人覺經》,甚至先回去讀四書五經,而不是讀這種大乘經典。你為人處事、人格都有缺陷了,怎麼修習大乘經典?沒有那種「南無人格不健全菩薩摩訶薩」,也沒有那種人生觀不健全的菩薩,絕對沒有。所以一開始我們就要注意,人格、人生觀及人性的具足與完美,乃是成就阿羅漢的基礎。

要記得,絕無人格不全、人性破碎的阿羅漢。所謂完美,並非一定要達百分百,只要八十五分以上就夠了,但總不能不及格嘛!倘若每次和人講話就吵架,做點事就東推西推,如何成就阿羅漢,為眾生服務呢?因此,健全的人格是阿羅漢的基礎,而阿羅漢又是菩薩的基礎。當今眾生是一點基礎都沒有,一發心就要當菩薩,結果就像之前提的那位比丘菩薩,平常都要人家煮飯給他吃,輪到他煮個飯,煮沒幾次就落跑了。

有人問道:「師父,我要出家,應具備什麼條件?」這部分可要講清楚,至少要會自己煮飯、打掃,否則要先在家裡學,基本的出坡工作都要會做。出家後,只是鍋子尺寸變得比較大而已,其它基本工作都一樣。我們道場的執事是大家輪流,台北道場的住持安居後比較有空,所以排執事時也將他排進大寮了。有一天輪到他洗碗,一堆人在旁邊訝異道:「你也會洗碗喔?」「欸,奇怪!我怎麼不會洗碗?」因為人家看慣了他貴為住持,平常都在罵人,所以沒人相信他會洗碗。

即使是住持,也是要做,沒有特權。修行講什麼特權?擔任住持是職務所需,僅此而已,時間一到就換人當了。若是住持這份工作做不好,說不定時間還沒到就被撤換掉了,那是「工作能力」的問題,在生命的本質、修行的領域,人人都一樣。

健全的人格是證阿羅漢的基礎,而阿羅漢是成就菩薩的基礎,修行必須具備這樣的觀念。你不要一直打妄想:「我要發心講經,將來像師父那樣。嗯,水果很棒,以後不用買就有人切給我吃……現在修行,將來怎樣又怎樣……」你想怎樣?很多債未清、業未了!事情沒你想的那麼簡單。也許你覺得當師父不錯,但你不了解這個業很重啊!因此,修行的基本功課、基本工夫,你都要有。所謂「發大乘者」,是指到達這樣的層次。

「發大乘者」是指依層次上來的,我們現在都還在因地,所發的大乘心都只算是膨風,這不算,我們必得紮實地來。現在發「志求無上菩提」並沒錯,但這是什麼意義,眼前你完全感受不到。就像「追求人生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這句話誰都會寫,聽起來也很美,卻不是真懂其義啊!要達「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首先必須養成健全的人格,待人格完美,再談進階阿羅漢,阿羅漢證成後,再談菩薩。

諸位務必記得,要做菩薩、要想成佛,不是說當就當,要先懂得如何為眾生做牛做馬。眾生有好多苦難和貪瞋痴,他家裡的不如意通通往你身上倒。「師父啊!我這樣念經,為何家裡還那樣?」這下慘了!他不念經,我沒事,現在聽我說學佛念佛很好,回家開始「結界」做功課,哪知道還是出了問題,於是全都變成我的事了。怎麼辦?度眾時若碰到這類問題,仍舊必須面對,解決其問題。「菩薩行」就是如此,眾生有苦難,你不能逃避。

最清楚的例子就屬證嚴法師了,眾生有難,即使她沒辦法,也坐在那邊哭啊!一堆媒體電視正在拍她,她也不在乎,照哭不誤。為什麼?她沒辦法啊,眾生有難有苦,她使不上力時,也只能為眾生禱告,不然又能如何?證嚴法師幫助那麼多人,勞心勞力,從未批評過別人,但她還是不免遭受批評。當菩薩就是這樣。所以,要想成佛作祖,先做眾生牛馬。常聽人說:「做得半死,卻被罵得要死。」告訴你,發大乘心當菩薩百分之百如此,即使做到死了,搞不好還會被人罵上好幾輩子,知道嗎?

這世間,我只看到釋迦牟尼佛沒被罵過,即使外道也不敢罵他,只有人去研究他的思想,卻從未有人罵他。至於其它菩薩,歷來的祖師大德、後來的學者,哪個沒被罵過?證阿羅漢沒什麼,證果之後就可以入滅了,反正別人也不知所以,但一輩子為眾生、三寶服務,死了還得被鞭屍,這叫菩薩,發大乘者要有這個心。

要知道,發大乘心不容易啊!剛才提的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皆稱為「大乘」。經文這裡談「為發最上乘者說」,「最上乘」即「圓教」;圓教有二種,一是「共同別圓」,一是「不共別圓」。譬如《法華經》屬於「共同別圓」的圓教,也就是一般所講的「天台宗」,「華嚴宗」則屬於「不共別圓」的圓教。

「共同別圓」意指「攝三歸一」,將大、小乘一體融攝進來。華嚴的「不共別圓」,意思是:真理即是如此,與三乘無關。

這部分歷史上有很多爭論,蓋因《法華經》的〈譬喻品〉里,長者說三界火宅,小孩子都在裡面玩,不想出去,於是他告訴小孩子們外面有羊車、鹿車、牛車……他用種種善巧方便把這群小孩子哄出來。小孩子出了火宅,沒看到羊車、鹿車、牛車,只看到很遠的空地上,有大白牛車。

天台宗說羊車、鹿車、牛車之外,露地上還有一個大白牛車;華嚴宗說,沒有三車,只有露地大白牛車。《華嚴經》的意思是,只要一出三界,通通證入大白牛車的境界,更無羊車、鹿車、牛車之分,故曰「不共別圓」。「共同別圓」則雲大白牛車之外還有三車,這三車比較小。這個爭論誰對誰錯,歷來各有支持者,這裡我們不論,等判教時再講。現在僅指出,至少「最上乘者」乃指這兩個部分。《六祖壇經》中,惠能說神秀大師度的是上根器者、大乘根器者,但他的法卻是度那最上根器、上上根器者,其差別就在這裡。

因此《金剛經》一類的大乘經典,是給大乘行者讀、最上乘的「一佛乘」行者讀。最上乘又稱「一佛乘」,亦稱「普賢乘」或「金剛乘」,大家知道這種差別就好,它跟大乘有一點點不同。大乘另有兩個名字,一稱「波羅蜜乘」,因為都談六度波羅蜜、六度萬行的緣故;或又稱「菩薩乘」。大乘、菩薩乘、波羅蜜乘,都指同一個。最上乘又稱一佛乘、普賢乘,兩者也都相同。

以下經文接著說,假如有人能夠受持、讀誦這部經,廣泛地為人演說、逢人便說,這樣的人,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來」,意即自性能夠顯現出來。一般銷文解義都解釋成「佛在天上看得到」,這就差很遠了。能如此顯露自性的人,一定可以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知、不可思議功德,其功德無量無邊。「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樣的人便能承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荷擔如來家業。

台灣有很多人天天讀誦《金剛經》,但他能否真正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家業」呢?這部分必須從真實義上來探究。而由此來看,這樣的人蓋已達阿羅漢以上。我們還在「因地」,尚未證得阿羅漢,無法如此要求,但至少要以至誠之心朝此方向邁進。

修行的要領有三:緣念道場、緣念善知識、緣念法門。修行欲有所成就,必須「四具足信」:對道場有信心、對善知識有信心、對法門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各位自我醒思一番,是否已具足這四個信心?你老是說:「反正有人講經,我就聽聽看嘛!」這沒有信心;問你那法師如何?「嗯,馬馬虎虎。」問你修的法門怎麼樣?「嗯,好像還不錯。」問你那個道場如何?「算一算,全部不超過三十坪。」這些都是沒有信心。那麼,你的信心到底在哪裡?

四具足信,一定要有;若能具足這四信心,定然能成就。很多人修行常常舉棋不定,這無非是四者當中缺其一。所以我常提醒各位,不要猶豫!不要缺少信心!不要擔心!「師父,我交給你了,一切看你!」這種人最聰明了,一切丟給師父,連因果也丟給師父了。反之,每次教你,你總是推託:「不過……但是……」只要有一點點「不過」,因果就被你拉回去了。你想全部交出來,但又覺得不太放心,這是習氣使然。什麼習氣呢?我執!要能完全信託出去,並非易事,由於「我執」的習氣,你放不下、你會怕。

有個女兒要出嫁了,媽媽告訴她:「要注意,嫁過去之後,有些錢要偷偷『捏起來』,藏一些私房錢,不要讓先生知道。」耶!這女孩果然照媽媽說的,經常偷藏私房錢,藏到後來被夫家休掉了。媽媽問她總共藏了多少?女兒說,回來之前通通被沒收了。為什麼要偷藏?因為沒有信心。成家就必須和夫家有所共識,可是媽媽竟如此誤導,教她存私房錢、教她防範等,這都是信心不足使然。接下來繼續看經文。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為什麼呢?佛陀告訴須菩提,假如有人樂小乘法,那就著了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前面說「我相」,這裡講「我見」。一般言「我相」乃指「我執」,而「我見」則指「法執」。誰有法執?從《華嚴經》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單破阿羅漢都有法執,所以世尊的那些聲聞弟子雖在逝多林中,卻不見如來神變;同樣地,《金剛經》這裡也談到,這些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對於《金剛經》便難以聽受、讀誦。

《金剛經》前面說「信心不逆」,而這些樂小法者在此就無法「信心不逆」,因為要他「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他沒辦法聽下去。既然不能聽受、讀誦,那就更別提「為人解說」了。換言之,樂小法者對於《金剛經》經義不見不聞。既連《金剛經》都不見不聞,更何況是華嚴境界?

由此可知,這樣的人是無法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他不在菩提道上,不在普賢行願上,以致於不能成就,難以見聞覺知「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殊勝境界,就因有「我見」。樂小法者,可以破我執,但因這些單破阿羅漢法執還在,對於這最終的殊勝境界便無法聽受、讀誦,即所謂「不能知、不能見」。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這點對於修行人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啟示。前面說,樂小法者對於此經難以聽受、讀誦及為人解說,但這裡為何又緊接著這段話?這當中的關連是如何建立的?

前面經文闡述過,若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金剛經》中「無住生心」的這個法要,這個人即能荷擔「如來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而,對於樂小法者而言,實難以承擔。佛陀講到此處,其實是在提醒我們││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無邊功德。所以這句是不是跟前面的「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相應?

因此,經文來到「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實是一個轉折、一個關鍵,在此轉過來「若樂小法者……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這就跟前面「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相對應;接下來的「在在處處若有此經……」則跟前面「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相對應了。經文如此鋪陳,有如山丘棱脈走到最高點,然後綿延下來,左右兩邊互相對襯。

「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因為前面講過,此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所以不管在何處,只要有此經在,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都應供養。既然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那大家為什麼不供養呢?所以這句和前面的經文是有相對應的旨趣在。

這裡有個情況,雖然天、人、阿修羅也知道「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然而,可能見不到此一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的無邊功德。

「天」與「阿修羅」曾發生過一場戰爭。眾所周知,男阿修羅是很醜的,因為他愛發脾氣、愛計較、善嫉妒,而女阿修羅卻很漂亮。阿修羅有天的福,但不具天的德,所以不能當天王。這個阿修羅王之女,嫁給釋提桓因(天王)當太太,而釋提桓因常常跑去佛那裡聽經,久而久之,釋提桓因的太太就吃醋了,於是便回去跟父親告狀,說釋提桓因可能金屋藏嬌搞外遇,常常出去不回家。阿修羅王聽了很生氣,於是率兵攻打忉利天,天兵天將們被打得一塌糊塗,輸慘了,釋提桓因趕緊找佛陀求救。釋迦牟尼佛教他用「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去跟他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大智慧,也就是用大智慧與阿修羅的瞋恨心相對抗。結果,阿修羅當然被打敗了,急忙躲到蓮藕根的絲裡面去。

這是告訴我們,智慧相當重要。所以「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任何地方只要有這個智慧在,天、人、阿修羅都應該供養。什麼樣的智慧呢?即「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無住生心,不住色香味觸法生心」的這種智慧。因為,若能恭敬供養,便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而出離三界,不再六道輪迴,便是此中最大的功德,並非只是福報很大。

功德和福德不同。功德之所以甚大,在於能出離三界,此其一也;其二,乃在於能成就佛果。成就佛果是目標,是最究竟的功德。而我們在人、天之間的種種福報,不稱功德,僅稱福德。

「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經、法所在之處即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用香花供養。這裡所強調的,其實是經、法。經上的法,是一切佛所從出的依據,佛之所以成佛是依經上的法而來。世尊在世時並無《金剛經》,然而他是依《金剛經》的法而成就的,不是依據經本本身;這個法永遠存在,「法如是故」,真理永遠即是真理,它並非不存在,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譬如,寒流來了天氣會變冷,這是真理。你不能強辯:「我不知道啊!寒流來為什麼要變冷?」真理就是真理,不是懂不懂的問題。佛要成佛也是依據這個法、依據真理。佛是在無依的情況下成就的,現在他以這個法教導我們,那我們就是有依了。

佛是「無依道人」,我們則是四依道人。佛是不依而自己能夠成就,成就以後他還是不依,這叫「如如不動」。我們不一樣,現在修學要依據四個法,即: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這是修學的標準,所以學佛人又稱四依道人。

既然,世尊已將經法講出來了,同時也被結集做成了記錄,經法在哪裡,哪裡就有佛,必須如尊重佛一樣尊重它。佛本身即依此成就,所以尊重經法,不只是尊重佛,也有如尊重佛的老師。我們雖然不見得對每部經都造塔,但要視其如佛塔一般。佛塔是放置佛像、佛經、佛舍利的地方,所以佛塔很殊勝,應該作禮圍繞,並以香花供養,散在其處。

非常金剛經(三)──第三章

〈頁46-頁62〉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這段經文很短,但裡面蘊含著《金剛經》一個很重要的思惟模式。我們該如何解讀佛法的思惟方法?很多東西經典並未明示,我們又從何得知?因為經典中蘊含著「模式」,我們運用這種「模式」便可得知。我先談這個「模式」的理論,稍後再解釋經義。

佛法的理論眾多,古代人都沒去整理,「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一句就是一個很標準的例子,經文先把這一點標出來了,假如有人讀誦這個經,而這位讀誦的人被人家輕賤、藐視,那表示此人先世造有罪業,在惡道里苦報受盡了,方來到人間,在人間又被人輕賤,但因此一緣故,其先世罪業即為消滅。關鍵在這個地方,我們被人輕賤,那表示我們在消業障。這個意思看過來很清楚,這是一個模式。

反之,你輕賤人家,是不是在消人家業障?所以你最好少去輕賤人家,少去消人家的業障。故而受人批評、辱罵、輕視時,我們一方面要反躬自省,另一方面要穩定,因為有人在幫我們消業障;其次,也要同時提醒自己,莫輕賤、辱罵、誹謗別人,否則即是在消其業障,即使此一批評是事實,對我們本身也沒有好處,假如不是事實,那更要背因果了,他的因果會轉到你身上。這又是一種思惟模式。

這段經文可從深淺兩個層面來作解釋。當我們實際遭受逼迫,尤其面臨口舌是非的困境時,那種痛苦其實很抽象,當我們無由無處可解時,經典這裡提醒我們,轉一下!這是本段經文最表面、最膚淺的意義。但,它還有另一層深義。表面上看起來,雖是「相」,然而業障就這麼消了。這告訴我們,「輕賤」本身是相對立的,你留意一下!世間法很重視「相對」關係,譬如這裡有個大磬,那旁邊就得放個木魚,這兩個只是對稱的關係而已,沒有大磬,沒有木魚時,引磬即可,但為何又非得有這兩個呢?莊嚴性!此其一也。

第二,世間任何萬法都是對立的:總統很殊勝,百姓就貧賤;反之百姓殊勝,總統又算什麼呢?這些都是相對性或對立的位置,因此有高下尊卑之分、貴重輕賤之別。「空性」就在於提示我們,沒有這種相對性或對立性,只要有相對關係存在,就無「空性」可言。

要感受「空性」的存在,要發揮般若智慧,必須不受相對性所左右。尊卑也是相對的,一個乞丐和一個富翁在一起,貧富立顯;大官和部屬走在一塊兒,尊卑立判。但那些長官回到家裡,太太說:「馬桶漏水了,去修!」他不去處理不行啊!然而在辦公室,他一呼百諾,說聲:「馬桶壞了。」那一堆下屬就得趕緊去處理。因為這是相對立的關係,有尊卑的存在。回到家裡太太萬歲,馬桶漏水,他就得去弄,即使是五星上將也一樣,對不對?都是相對關係嘛!

所以,當我們「為人輕賤」時,要看得開啊!修行人這一點絕對要能看開,否則就稱不上修行人了。人間再殊勝、再了不起,也不過是在人間而已,無法跟天上比;人間當中,你再怎麼下賤,比起那三惡道仍舊殊勝很多。娑婆世界就提醒我們這「相對關係」,因為相對關係的存在,讓我們一直無法掌握到「空性」何在?如果能夠進入「絕對」的領域,「空性」即刻顯現,絕對、唯一,獨一無二!

「絕對」是什麼?一般所謂「絕對」乃相對性的絕對,因為我們沒有絕對的標準。佛法告訴我們,真正的絕對是真理,是那個止於至善的最高境界,但那個境界,如你、我凡夫之流根本無由知之、無從體會,我們從未到過那個地方、蒞臨此境。例如攀登到阿里山的最高處,那個頂峰是就阿里山本身而言,而和玉山相比,那就不是最高的了,玉山若與聖母峰相比,也矮上好大一截,可是聖母峰又不及須彌山高,所以這些都是相對性的。

那個最高的、止於至善的部分,我們自己必須能去覺知,佛法中將這個最高的目標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部分無法言說,只有自己慢慢去參、慢慢去體會。當我們到達了某個階層,便馬上去求證,有沒有比這個更高的?然後再更上一層,到達那個地方以後再求證、再檢驗那是否即為最高境界?目前來講這裡是最高的,可是我們要以目前最高的這一點作為基礎,再找一個更高的。修行即是如此無止盡地超越、無止盡地成長。哪天達到止於至善呢?其實到達那個階段的境界後,這也已經不重要了。

「成佛」即是到達最高的境界,但成佛以後要做什麼呢?還是一樣啊!成佛後還是得講經弘法度眾生,難道成佛後便高高坐在供桌上讓人膜拜?成佛若如是,不如不要的好,否則盤腿盤久了也會酸,這種不能叫「成佛」,而是「雕刻完成的佛像」。

成佛之後依然得吃飯、睡覺,不同的是,他在利益眾生時「大概」沒有副作用。我只能說「大概」,因為我也還沒有成佛。我們在利益眾生時,肯定都會有很多副作用,有時為了救某個人,卻可能同時傷害了其它人。

諸如此類,都提醒我們這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絕對的那個境界,我們目前完全感受不到。它提供我們了解,佛法中有很多思惟模式,現代用語,一套思惟模式就是一個理論。佛法中這種理論很多,現在提供給各位參考的只是一個小理論,但我們已經運用很廣了。接著來看經文。

這分叫作「能淨業障分」,能夠淨業障,這個名稱是昭明太子訂的,我們不一定要照此題名,但它主要是在點出前面這段經文的意思。「複次」,世尊再告訴須菩提。「複次」二字是經家填上去的,它屬另外一段,故云複次。下面則為世尊所言:「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受持和讀誦兩者不同。「受持」是照著去做,「讀誦」是一種模擬,尚未去做。

佛法的理論都是談生活中的事務,所以很多人都會講,講的人就是在「讀誦」。譬如別人正陷入痛苦的情境時,我們常會勸他:「一切是空,沒有什麼好執著的。」這句話對著人家說很清楚、很簡單,然而當自己真正遭遇同樣的情境,就怎麼也轉不過來了。我們告訴人家「觀空就不苦」,那叫「讀誦」,輪到自己面臨同樣處境而又真的能這樣做,方得以謂之「受持」。

各位稍微留意,一個人遇到痛苦,譬如被倒會了,有的人是氣得半死、看不開,有些人則能豁達以對,看開就沒事了。看不開的,錢被倒是第一次傷害,氣出病來是第二次傷害,所以還是看開得好,免得氣出病來更不值得。看得開,就能避免二度傷害,這就是「受持」、「實踐」。不管受持也好,讀誦也好,勸別人時就叫讀誦。我們勸別人時,有時可能會遭到反譏:「講的比較快,換成是你,你做得到嗎?」好了,這時你是不是「為人輕賤」?

另一種狀況是被人倒會,他看開了,看開也就沒事了,可是依然會有人說:「那是他的業,他上輩子倒人家的會,這輩子才會被人家倒。」有沒有?為人「輕賤」,你看到了,這就消業障,此即下面經文所說的,「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人生過程中,每個人都經歷過這種被「輕賤」的狀況。不用擔心,你已經是走在菩提道上了,你會說:「師父,我學那麼久,怎麼都沒有什麼效果?」不是沒有效果,其實通通都有兌現,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佛法教導我們的都是生活中的事,經典偉大之處,就是能夠把生活中的東西很具體地「量化」。數學、經濟學名之為「量化」,我們就以經濟學來說明量化。欲望和銷售量有關聯,當「欲望指數」大於「痛苦指數」時,你一定會去買。譬如有個東西要價五百,當你對這個東西的欲望大於花五百元所產生的痛苦時,你就會毫不吝惜地掏錢出來,把東西買回去。反之,如果你認為五百元可以過活一星期,這時欲望指數低於痛苦指數,你就不可能會狠心消費。

經濟學家能夠把這個欲望指數和痛苦指數變成數字,然後加以衡量。當價格上漲,需求量會減少,這叫需求曲線;價格上漲,生產者因為利多,於是增加生產,這叫作供給曲線。供給和需求綜合後,當價格發生變化,銷售量變化多少,所連結起來的曲線名為供給需要曲線,也就是消費者曲線。經濟學能夠把那麼抽象的行為,變成一個很具體的數字表列出來,甚至畫成圖形,所以經濟學會很發達。

人類的行為確確實實是可以量化的,只是我們佛教徒尚未去進行。我所提倡的華藏工程,是希望各位能將人性的這個部分具體化落實,將來各位都是偉大的覺者,可以實際從這方面引導眾生走向正確的道路,不再是抽象的理論說明。

我們這樣講是很抽象的。把經濟學拉回頭去看,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亞當斯密斯寫的《國富論》,那時有的說是政治學,也有人將它歸為經濟學;等馬歇爾的「個體理論」一出,它就被量化了;凱恩斯出現後,總體經濟學也誕生了。這兩個理論,對現代社會影響如此深遠。由此可知,佛法的理論也是可以具體化的,並非不行。不能因為我們目前做不到,就斷定不行,這方面,相信未來的子孫會表現得非常好。這是讓我們了解,佛法在實際生活中就可以真正感受到,這從經文裡可以很明確地看到。

接著看本段經文的最後一句:「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一個結論,也是一個標竿。假如活在這個世間,不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終極目標和方向,處於這個世間就會經常遭受痛苦、逼迫。不僅僅是這輩子,而且生生世世均是如此。也許過去、未來我們都可暫且不管,但這輩子一定要管。人生的終極目標在哪裡?你不知道,誰都不知道,只有佛跟佛才知道,但我們可以去體驗別人正確走過的路,然後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為指導,即便只是當成口號也沒有關係。

現在重點就在於「止於至善」的目標那麼高,或許這輩子你永遠做不到(其實也不是不行,絕對可以),但你先不用管,就現況言,假設目前做不到,那該怎麼辦呢?我們必須以正確的方法,走在正確的路上,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修學佛法最大的缺憾,就是常常被自己設定的意識形態所牽引,以致於陷入錯誤的漩渦而不自覺。因為你受限於意識形態,所以未遑求證,也沒去檢驗,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應該要這麼做。但你錯了!希望各位不要被意識形態所操縱、所纏縛。

再提醒一遍,很多人學佛以後,一直想著要到極樂世界去,這是很痲煩的事。因為你所設定的極樂世界,其實跟瑤池老母或天堂、天國沒有兩樣,尤其那種買票要到極樂世界的觀念││信我者得救││完全是天國思想。現在只要信他,拿著這張簡單的票,就想要去了,這無有是處。這其實是很實際的問題,你一定要做到提升生命的質量,當你生命質量由人道提升至天道之時,下輩子肯定升天。反之,你不好好提升,反而把讓質量墮落到三惡道去,那怎麼到得了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絕不會在三惡道。

生命質量提升至何處,自然往生到那裡,這不用求。所謂求「往生淨土」,是要將生命質量提升到淨土的境界,這是很公平的真理。你的生命質量未達淨土的境界,那要如何往生淨土呢?

不要把台灣人的那套想法拿到極樂世界去:「帶些新台幣到那兒賄賂一下,南天門就為我而開!」這套用在貪官污吏身上也許可以,但用在求生極樂世界絕對行不通。一定要真正將生命質量提升,才有可能。當你的生命質量提升到富翁的程度,下輩子就肯定是富翁;提升至國王的地步,下輩子一定當國王;提升到天人的境界,就進到天堂;提升到淨土的境界,自然進入淨土,這是個很簡單的狀況。因此,你可得好好修行,不要坐在那兒發獃,夢想著極樂世界有多美、有七寶池……現在七寶池已經落伍了,都用鑽石,那個寶池裡說不定都是五百克拉的鑽石和祖母綠,但你的寶池裡什麼也沒有,只有瑪瑙,那在澎湖外海很多,不值錢。實際上,這都與我們所想像的、與意識形態無關,因為你未經求證。七寶池有沒有日月潭潭或澄清湖那麼大?你的七寶池又有多大?那麼大要幹什麼,游泳還是划船?很顯然地,七寶池、八功德水都不是指這些,那我們到底要進行些什麼?

我們必須了解,學佛修行的整個過程中,「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一個前提性,在這個背景、前提之下,你來受持、讀誦此經,按照《金剛經》「空性」的指導,予以宣揚、實踐,卻還被人輕賤,那你的先世罪業就可以消滅;不但消滅,更可以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前提下,很快到達目標,經文旨意在此,並非罪業消除後即可升官、發財。「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終究得以呈顯,這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鍵。

要知道,「受持、讀誦」是指宣揚和實踐《金剛經》的般若空性,千萬不要弄錯喔!它有一個基本的標準,也就是扣緊殊勝的菩提道、菩提法。然而這種講法其實是大腦傾向的思惟模式。我們常說這種思惟模式是運用合理的推理,而合理的推理不一定是真理,經文此處雖也是合理的推理,但的的確確是真理。

你留意看看!世間人在吵的,不都是合理的推理?而當中所爭執的未必是真理。核四停建、復工,這都是合理的推理。假如停建是真理,那就用不著復工了,假如復工是真理,那也毋需停建了,所以皆屬合理的推理,但不是真理。你要留意,經文這裡所提的是真理。

我們所提醒各位、訓練各位的,是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這部分大家應該要記取才是。大腦的思惟是在既定的基礎下累積知識,然後再予以推理,基本上若不合理,你就不會接受,至於合理的標準怎麼定,那是另外一回事。

合理的推理其實是人定的,它既然要往前推進,就得有個目標。大腦取向的思惟有兩個前提,第一是以記憶所得的知識作為基礎。例如這叫木頭、稱紅色,沒有為什麼,把它記起來就對了;那叫白色,英文叫「white」,沒有為什麼。不叫白色行嗎?也行。它是人定的,定了以後,你才能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所以也會找個標的。合理的推理演變到最後,你會剪貼、創造、發明,然後產生新東西出來,那就是你的目標。

由此可知,大腦取向的思惟模式有基礎、有目標,而生命取向的思惟模式則既無目標,也無基礎。人來人往,他都怡然自得。為什麼?你來了我欣賞,你走了我享受,聽懂沒?不會生活的人,人家來了他喊累,人家走了他又覺得寂寞。生命的思惟模式是什麼?就是欣賞、不記憶。任誰來去都一樣,因緣如何都可以。

所謂「運用生命的思惟」,是在我們人生旅途中,就生命所存在的這種環境,有多少因素都加以珍惜。欣賞就是珍惜嘛!珍惜每個存在的因素,才能欣賞生命的存在,倘若無法珍惜,那顯然也無法有欣賞的心境的。欣賞完便即結束,不會執著,然而一旦用上了記憶,便落入了執著。因為有記憶的基礎,才會去推理、設定目標。其實生命沒有目標,你來我往,大家珍惜這份因緣,但不執著,這就是生命中的欣賞能力。

欣賞的能力愈高,生命質量就愈高,欣賞能力高,就表示欣賞的範圍廣。你留意看看,有一種人神經很大條,看到別人事情弄錯了,反在一旁講笑話講得很好聽。為什麼?他不知道弄錯了,他純欣賞,因為他沒有壓力。別人洗碗,摔破了,他說:「哇!好厲害喔,碗都洗破了。」假如他記得:「這是從國外千挑萬選帶回來的,三萬塊耶……」你看他還能欣賞得起來嗎?

沒壓力、沒記憶嘛!所以能夠欣賞。我們有記憶的影子,這個影子會設有一個目標、用途,但對於一個不知道的人,他沒有這些記憶基礎,因此也無逼迫,對於別人把碗弄破這件事,他便能輕鬆以對。欣賞的能力就在這個地方!若能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人生便會完全轉過來。這是我們自己可以運用到的,也是修行所需要的一種歷練。古代人單純,所以這些可以不懂,現代人太複雜了,噪聲知識太多,如果能將以上那層道理稍加整理,對於我們在佛法中的精進會有很大的幫助,而不致於一直猶豫、一直懷疑。

現代人修學不得力就一再懷疑。這是真的啊!各位,依止善知識你就依止,不要問為什麼?「欸,假如他是個壞蛋怎麼辦?」那就不要修學嘛!你若是真的用心修行而心在道上,那麼不管對方是誰,你一定是對的。然而你就是無法放心,你會說:「他要是姓盧的或姓青的呢?他要是姓妙的、姓宋的?那就痲煩哩!」痲煩不在他們,在你自己。你要能夠先將這些噪聲撇開,而撇開的首要先決條件就是建立正知見、建立正確的理論基礎。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