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法師:法會因由分第一  


甲一、序分

乙一、證信序(通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先講『如是』兩個字,我們看『彌勒上生經』,窺基法師的註疏,有十六種解釋,他還說明,他見過古時大德解釋『如是』一共有三十多種,他將最好的解釋選擇出來有十六種。我們的智慧趕不上大師,所以我選擇最好的解釋和容易記到的有三種,由淺入深。第一種解釋,『如是』兩字是『指法』之詞,『如是』就是指這部『金剛經』這叫『如是』。第二種解釋,『如是』就是『信順』之詞,由釋迦佛說的經,阿難尊者相信順從,才結集經藏,所以『如是』是表示順從之意。這兩種解釋就是淺顯的解釋。第三種解釋,『如是』即『顯理』之詞,顯真如實相之妙理。在每一部經上都有講妙理,名字儘管不同,妙理只有一個,在『金剛經』上,『如是』兩字是顯『三般若』之理。這個『如』就是『觀照般若』和『實相殷若』,因為『觀照般若』是智慧的智,『實相般若』是所觀照理體的理,理智不二,叫做『理智如如』,所以名為『如』。『如』也可說是『不異』之謂也。所謂不異即是不變異、不動。如果是有個智慧有個理,就成了二,成了二,就是動,動了就不叫『如』。這個始覺智慧是由本覺理體啟發出來的,我們的觀照智慧從那裡起的呢?即是在我們本具的實相理體上啟發出來的。這等於電燈與電燈的『光』,並不是兩個,燈光就比如觀照之智即始覺智,電燈的燈等於本覺理體,說是有二個,實際就叫電燈,這是二而不二。始覺智合乎本覺理,它是如如不動的,這就叫『如』。『是』者『無非』謂之是,非就是過錯,沒有過錯,沒有過非,這就叫『是』。什麼法才沒有過錯呢?即『文字般若』,『文字般若』絕對沒有過錯。所以『文字般若』才稱為『是』。由於已顯『三般若』之理,所以叫做『如是』。再解釋『我聞』兩字,『我』是阿難尊者自稱,因為結集小乘經是阿難尊者結集的,結集大乘經也是阿難尊者結集的。阿難尊者他是多聞第一,他的智慧甚深廣大,一切佛說的大小乘經他都能聞到而且還能背誦出來。阿難尊者自稱『我聞』,再把『如是』二字合到『我聞』來,就叫『如是我聞』。『如是』者則是信順之詞,就是說世尊在世講的『金剛經』,我非常信仰,非常順從,這是我阿難親從佛聞的。要是顯理之詞即是這『三般若』的妙理,『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二而不二的『如』,『文字般若』無非的『是』,這『三般若』的『如是』也是我阿難從佛聞的。再淺顯的解釋,『如是』二字是指法之詞,就指這部『金剛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叫『如是我聞』。講佛經可以講深也可以講淺,但是不可以講錯,講錯了瞎害眾生的智慧眼,那功德就變成罪過了。自己不開智慧,亂說一通,這叫自己沒有開眼。假如有一大群的人聽你講經,那便變成了一大群盲人,叫做『一盲引眾盲,相偕入火坑』,那罪過可大了。所以講經可以講深講淺,千萬不能講錯。『如是我聞』包括了六種成就的二種成就。『如是』二字是信成就,『我聞』二字是聞成就。釋迦佛說法,聽法的人第一要有信心,『如是』二字既然是信順之詞,所以要是不相信不順從就不是『如是』了。『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所以第一得有信心。光有信心沒有聞也不行。像現在我們佛教的在家弟子,他們都有信仰心才來寺院拜佛祖、燒香、獻供養,很誠懇地叩頭禱告,但是他沒有聞到佛法,有信無聞。所以得有『我聞』之『聞』成就。佛法非聞不行,要是佛法無人說,雖慧未能解,你本來就有智慧,但是沒有遇到別人說法,因此佛法一點也不能了解,你去看經,看不懂,因為它是專門的學問。必須有人說法,光有人說沒有人聞也不行,比如我道源是發了心,要講經說法,你們諸位不來,我跟誰講呢?所以要有聞法的人,這個法會才會成就。第三個成就就叫時成就,時間沒有定體,但時間很重要的。沒講經說法的時間,這個法會不能成就。譬如說現在住在台灣還太平,『太平』這時間很好,就可以講經說法了。或者天氣太冷,冷到零度以下,講堂里坐不住人,這也不是好時間。或者天氣太熱,熱到講堂里也坐不住人,那也不是好時間。所以天下太平,天氣不太冷,也不太熱,這正是講經說法聞法的好時間,因此時間很重要,沒有好時間,法會亦不能成就。『一時』為何不載年、月、日而載個『一時』呢?釋迦佛他有大智慧,不要載年、月、日,因為佛法要流通到此世界、他世界、無量世界,假如記載釋迦佛在印度國某年某月某日講的,到我們中國是中國的年、月、日,那必須先用歷史的考據學來考證印度的時間,這樣不是費了很多冤枉力嗎!實際上這是不相干的事,而且釋迦佛說法,有時在人間,有時在天上,那時間更無法考證,所以說不能立某年、某月、某日,只用個『一時』。這個『一時』在古人的註解叫做『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師是老師,資是弟子。資是可以資助老師的叫做弟子。師資之道相合了即我要講佛法,你要來學佛法,老師跟弟子之道相合叫『師資道合』。我講一部『金剛經』,你聽一部『金剛經』,我講完,你聽完,這叫做『說聽究竟』。就這麼一個時間叫做『一時』。現在這個『一時』也就是講『金剛經』的一個時間,其他的經上也是如此。地藏經的『一時』,是講地藏經的時間,法華經的『一時』,是講法華經的時間。總之,無論何經,凡是『師資道合,說聽究竟』就叫做『一時』。

時間有了,得有個說法主人。『佛』的梵語尊稱佛陀,翻到中國話叫覺者,為什麼不翻成覺者呢?這叫『含多義不翻』,就是前面講過的『五種不翻』之一。梵文佛陀,含有三覺的意思,這叫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即自己覺悟了,超越六道凡夫法界。覺他,即是自己覺悟後講經說法,使他人覺悟,這是自利利他,超越二乘法界。覺行圓滿,就是自利的覺行,利他的覺行,統統圓滿,自己能成『佛』,也能令他人成『佛』,這覺行圓滿超越了菩薩法界。『佛』超九界以獨尊,這是『佛』的德號。具足三覺才叫佛陀。但中國人說話愛簡單,譯經的法師,知道我們的根性,他把梵語簡略翻譯,因為完全的翻譯是叫『佛陀耶』。耶是尾音略去了,因而翻成『佛陀』。這些翻譯的法師,也正是了解中國人說話愛簡單,因而把『陀』字也略去了,翻成『佛』,佛是說法的主人,這是主成就。何以要有說法的主人呢?若你去辦法會,一切都辦好了,沒有法師來講經怎樣能成就呢?所以要有一個說法的主人。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個處成就。處者即處所,處所得有一個講經的所在,這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我發心要講經,你們大家都想聽道源法師講經,如果找不到講堂,一切就免談,所以處所沒有,則講經法會便不能成就。『佛』也是一樣的,佛也得有個處成就,即在『祇樹給孤獨園』成就。釋迦佛說法四十九年,光在此說了廿五年,由此你就會明白處成就是很重要的。『舍衛國』是當時印度中部的一個大國,翻成中國話叫聞物,亦名豐德。聞是名聞,物是物產,豐是豐多,德是道德,意即這個國家在印度是個大國,物產很豐富,道德很高尚,這叫豐德。還有名聞全印度,凡是印度人民都知道有個『舍衛國』,所以叫聞物也叫豐德。這就是波斯匿的京都,他們的京都就如我們這個台北一樣,這『舍衛國』不指全國,是指京都而言。現講『祇樹給孤獨園』,『只』是只陀太子,『樹』是只陀太子布施的樹,『給孤獨』是給孤獨長者,『園』是指『給孤獨』長者所布施的花園。現講這個公案:就是說這個花園是『給孤獨』長者用黃金鋪地買來布施,做為佛講經說法的處所。『給孤獨長者』是翻成中國話的稱呼,他的梵語叫『須達多』,翻到中國話,簡單翻譯叫好施,好行布施或是樂施,他專門以布施為樂。那麼把他翻譯『給孤獨』又怎說呢?以此標明他好布施是有一個對象,就是世間上最苦的人,他先布施。『孤』者,幼而無父曰『孤』,在幼小孩童時代就沒有了父親,當了孤兒,這孩童太可憐、太苦了,他要去救濟他。『獨』者老而無子曰『獨』,也稱『獨夫』,這種人最苦,老年無依無靠,碰上做事又做不動,吃飯也成問題,又沒有兒子養活他,對這種老者,他要布施給他。救濟這些『孤獨』的老幼。因此大家給他送了個德號叫『給孤獨長者』。他在舍衛國還是一位大臣,又是一個富翁,他的錢多得不得了。因此他的兒子要娶媳婦,也要找個門當戶對的女兒家,就找到王舍城國家的一個大長者的女兒,那大長者叫珊檀那。須達多為了要替兒子娶太太,就到王舍城珊檀那家裡去,本來是為了兒子的婚姻而去的,睡到半夜,珊檀那的家人,全家都起來了,起來打掃房屋,莊嚴這房屋,還有廚房也忙著備辦好吃的菜飯。須達多在想,以為他們家人是為了他的兒子和他們的女兒婚姻,一定是邀請國王來參禮,因為我是舍衛國的大官大富長者,請國王來光榮光榮一番,他心裡這麼想著就問他親家珊檀那,是不是請國王來為婚姻之事。珊檀那答說不是,我是為了請佛,明天佛答應要上我家來應供。這個須達多,他的善根深厚,一聽到一個『佛』字,渾身汗毛皆豎起來。若他沒有善根,聽見『佛』字汗毛也不會豎。再沒有善根的話,他聽見『佛』就會罵起來,由這一點證明他有大善根。須達多問:『什麼叫佛?』珊檀那就向他講、向他解釋,他聽後很感動,讚嘆說:『啊!佛的功德原來是那麼大,大到無量無邊。』因此急問:『佛,現在那兒呢?』答曰:『就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住』。再問曰:『我可以見他嗎?』答曰:『他是什麼人都可以見的。』於是這『給孤獨』長者,不等佛來,便立即動身先去見佛。一見到佛,佛給他說法,便證得了初果。這時他便明白了佛理,大生歡喜,但他並不自私,他問佛說:『世尊啊!我是因世尊慈悲而得到了利益,可是我們國人,卻沒有聞到佛法,太可憐了。世尊可以不可以慈悲答應我到我們舍衛國去說法?』世尊說:『可以的,不過光是安排我這些弟子,你就得有個大的講堂,還要有一個大宿舍才行呀!因常常跟隨我,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而且還有其他的比丘。』給孤獨答說:『這個容易,沒有問題,我自會安排,因我是大官又是大財主,我有的是錢。』他答應了佛,就回到舍衛國,要找個好地點做講堂,找來找去,認為只陀太子的花園最為理想。用我們台灣話來說就是這裡『真清幽』,太好了,他一心想要給佛造講堂,要買地,但他忘記了太子是不賣花園的,他把這世間法也忘記了。就直接找只陀太子要買他的花園。只陀心想:多可笑,我是一國的太子,我怎能賣花園呢?就問他:『你買花園幹嗎?』答曰:『我要起一個講堂』,問曰:『起講堂作什麼?』答曰:『我要請佛』。只陀太子善根就差一些,他聽見『佛』,身上汗毛沒有豎。因此問道:『這個「佛」是個怎樣的人呢?』給孤獨長者於是告訴只陀,佛是怎樣的偉大,其偉大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其時,他已證得初果,故能講幾句佛法了。只陀太子的善根就差一點,你說『佛』怎麼樣好,他不知道,因此太子就給他開個玩笑,他說:『我太子怎能賣花園呢?你發心要供養「佛」我不知道,你要買我花園可以,你得用黃金鋪地,用金磚把我的花園鋪滿,這個事誰做得到,我就賣給他。』他不曉得這給孤獨長者,有的是黃金,就怕你沒有價錢,你開出價錢,我絕對不還價,因此他毫不猶豫的回答太子說:『好,一言為定,你是一國的太子,你說話得有信用,我一定要用黃金鋪地。』他家養的象,如中國人養的牛一樣,一下子把幾百隻長鼻子的大象牽出來,打開金庫,讓這些大象拖這黃金,就往只陀太子的花園運來,又叫工人給他鋪這些黃金,就是把黃金鋪滿了整個花園的地。有人去告訴太子,太子一聽真有這回事,他一看是真的,就對給孤獨長者說:『這是我跟你開的玩笑,你怎麼認真做起來了呢?』答曰:『你是一國太子,怎能說戲語呢?你叫我黃金鋪地,就不能更改。』太子說:『你不要黃金而要我的花園,要請什麼......啦!』答曰:『請佛,他一說法,我們舍衛國的人民都得到利益,我的黃金算得了什麼呢!你安心吧,你只管收下黃金,我給你擺滿你就收起來吧。』經這一說,黃金是這麼多,簡直是把太子看得很輕,但因此把只陀太子感動了。他急說:『花園我不能賣你,我是一國太子,你如一定要,我就送給你好了,我不能要你的黃金呀!這個名堂太難聽了。』長者是初發心的居士,他珍惜這個功德,他答說:『那不行,你答應過,你要賣,我就要買。』他一定要買,只陀太子更加感動了,黃金硬是不要,於是就想起一個理由:你的黃金只能鋪到我空地上,花園裡有很多樹,樹的上下你可沒有鋪到,樹是我的,樹我沒有賣給你,那麼,你要是光買我的花園,我把樹拔掉,這一來,一點也不莊嚴了,也不好看了。因此太子建議說:『這樣好嗎?功德算是我們兩個的,樹算是我布施,花園空地算是你黃金鋪地買的,這樣子好不好?』長者答應了,答應了就起講堂,起了講堂就把佛請來,諸大弟子也都跟著佛來聽經聞法了。佛一到來,一看花園所蓋的講堂,蓋得很莊嚴,很清幽,就問起了這一段因緣,花園是黃金鋪地買的,樹是只陀太子布施的,於是請佛題一個名,就叫『祇樹給孤獨園』,因為只陀是太子,就把他的名字擺在前面,『給孤獨』長者就擺到後面,這是『給孤獨園』這個名號的因緣。還有『祇樹』這個『只』字,還沒有講出來,梵語只陀,翻到中國話叫戰勝,他是波斯匿王的兒子,波斯匿王跟外國打仗,戰勝了回來,回到宮裡,皇后生了個小孩,為了紀念他的戰功,就為孩子取名為『只陀』意即戰勝,這是他名字的來源。以上『處成就』講完。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眾成就,六種成就最後的一種。佛是說法的主人,也有了說法的處所,若沒有大眾聽經,也不成法會呀!所以一定要有這個『眾』成就。『與』這個字是同在的意思。佛在這裡講『金剛經』『與大比丘眾』同在一處的意思。『大比丘』是梵語,翻到中國話有三種意思,一、是怖魔,二、是乞士,三、是破惡。凡是一個出了家的比丘要受比丘戒,登比丘壇的時候,魔王的宮殿要震動,魔王指的是誰呢?就是欲界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名叫『波旬』。他心裡頭一驚說:『啊!又有一個人出家了』,多一個人出家受比丘戒不是很好嗎?他恐怖些什麼呢?驚懼些什麼呢?這個魔王他認為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這一個人出了家,就是要超出三界,自然先超出欲界,他的子孫也就少了一個。這種心理就等於我們現在的父母親聽說兒子要出家會嚇一跳,就是信佛的居士,他也不可能會把親生兒子歡歡喜喜送來出家的,假使一聽說他兒子要出家,同樣也會嚇一跳的。『嚇一跳』是土話,就是恐怖也就是『怖魔』的意思。出家人必須守戒律,凡是家裡所有的財產都要舍掉,是舍掉財產出家的,但他還是個凡夫,還得要吃飯的,吃飯怎樣吃呢?於是托缽去乞食,化飯吃,所以叫做『乞士』。這個『士』字,就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之稱。這與我們社會上一般的乞丐並不一樣,他不是貧窮,他家裡有很多財產,他舍掉,他是很有學問、道德的出家人。身為比丘須實行出家的戒律,佛叫他這個樣子去做的,所以他就叫『乞士』。第三叫『破惡』,他出了家,把家產都舍掉了,天天去托缽化飯,受這種勞苦幹什麼呢?這是為了破除煩惱惡法,要了生脫死,超出三界,這叫做『破惡』。『惡』就是惡法,也就是煩惱。以上所說的是指著『比丘』兩字,『比丘尼』也是這三種意思的解釋。『尼』者女也,叫做『比丘尼』,若是順著中國話的口氣則叫『尼比丘』。『比丘』兩字,翻譯成中國話有三種意思故不能翻,這叫『含多義不翻』是五種不翻的一種。這『比丘』前面還有個『大』字,『大比丘』就是回小向大的比丘。比丘是聲聞乘的比丘,聲聞乘本來是小乘,可是這『金剛法會』是大乘法會,他們這些小乘比丘連阿難尊者都算上,都是小乘,以及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小乘比丘,如今這大乘的『金剛法會』他們怎會來參加呢?因為他們都回小向大,回小乘向大乘,所以現在稱他們為『大比丘』,這是標出人數。還有『眾』字沒有講,『與大比丘眾』的『眾』字是指僧伽的『僧』。我們晚上念的『彌陀經』,那個字沒有翻譯成中國話,就叫做『大比丘僧』,你念『阿彌陀經』要注意呀!他是個僧沒有翻譯過來,若翻譯中國話,就是『眾』字。但這個『眾』字得有個解釋,他叫『和合眾』,不是普通社會上很多人稱為『大眾的人』的那個『眾』,這裡的『眾』是『和合眾』。這『和合眾』有理和、有事和,大家出了家,同是要去追求無為之理,證無為之理,目的是一個,而且是和的,所謂和即和而不爭,這叫理和。這『事和』就指著在事相上和,這『事和』含有六種叫『六和僧』。『六和』是指那六種呢?就是身、口、意、戒、見、利,這六種事相都是和的。

(一)身和同住,即行、住、坐、臥都要一樣的規矩,要起床大家一齊起床,做早課一起做,這是按我們現在中國的規矩,要吃飯大家一起吃,要休息大家一起休息,睡覺也是一樣的。總之這身體的行動是一致的,這叫『身和同住』。(二)口和無諍,即出家人學佛法要講佛法的話,講佛法的話,目的是一個,即都要學無為之理,有不懂的大家互相討論,沒有起諍論的地方,叫『口和無諍』。(三)意和同悅,即兩個人口沒有吵架,但心裡起嫉妒,你不高興我,我不高興你,這叫『意不和』。心意不和就發生不歡喜,一見面就互相瞪眼,把臉拉得很長,大家都不歡悅,這叫沒煩惱找煩惱,所以要『意和同悅』,大家看到都是同學,都是辦道,在這末法時代,尤其在這裡,大家能夠出了家,能在同一個佛學院學佛,這很難得,因此都要彼此尊敬,彼此相愛,彼此和悅歡歡喜喜的學佛法。出了家還嫉妒些什麼呢?既不爭名又不奪利,因此要『意和同悅』。以上這三個叫身、口、意,還有下面三個戒、見、利。(四)戒和同修,即以比丘來講,大家互相受了戒,比丘戒是一樣的,一樣就共同修持,這叫做『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見是知見,這知見是正知正見,要學無為之理,目的是一個,大家依著佛經來研究佛理,這個知見都相和的,解釋佛的道理也是無諍的,沒有兩樣的,要是解釋有兩樣,就不是佛理,這叫『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即我們所得的利養,佛有個規矩,就是出家弟子不許做生意買賣,也不許種田種地,要吃飯就向在家弟子化飯吃,而在家弟子因為可以做生意買賣、種田種地,所以出家弟子就由在家人來供養。那麼出家弟子得了利養,大家平均分,這叫『利和同均』。雖然佛法到了今天,這個樣子還可以看到,但不講,就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也就是說我們吃飯吃菜要一樣,有人打齋送襯錢也要一樣,為什麼呢?因為這叫『利和同均』。身、口、意、戒、見、利,這叫做『六種事和』,再合起理和就叫『和合眾』,也叫『和合僧』。

現在講『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俱』字跟『與』字一樣是『同在』的意思。這『千二百五十人俱』,就是佛成道後,先到鹿野苑度五比丘,就有了五個出家弟子。次度三迦葉,佛弟子中有五個迦葉,行頭陀行的,站在佛像旁邊的老比丘,就是摩訶迦葉,也叫大迦葉。另外在五比丘裡面有個叫十力迦葉,還有就是現在要講的三迦葉。三迦葉就是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這裡要提一下,就是『迦葉』的『葉』字,一定要念『攝』,那提迦葉也要注意『那』是這個那個的『那』,但要讀『nuó』,不是這個那個的(nà),這跟寺院職事『維那』的那字讀音相同,這是為了要合乎梵音故。你不能說我過去念書都是念這個音,那你這是存心來抬槓子的,你念那(nà),比如維那師,你念維nà師,你就念白念錯了,不但白而且錯,故應念那(nuó)提迦葉。現在言歸正傳,這三迦葉,是親兄弟,學外道,都很有本事,都帶了很多弟子,尤其是優樓頻螺迦葉,他的名氣在印度很大,若依我們中國話來說,就等於是成仙了。釋迦佛當時要去度他,於是就跟他論起道來,無論說什麼道理都勝過他,論道論理都能超過他,但是他還是不接受,他跟他的弟子老是有一句話,就是:『他的道沒有我的道高明』,明明別人講得比他的道理高,他硬是不承認,硬是不服,這就是外道的執著,不可以理喻。他不講道理是不行的,於是釋迦佛就得用神通降服他,這個神通是不能隨便顯的。最後釋迦佛就跟他說:『我跟你辯論了很多,今天晚上,準備在你這兒住一晚上。』優樓頻螺迦葉跟釋迦佛辯論道理輸了,心裡已經很不高興,再聽釋迦佛要住下來,更增加了討厭佛的心理,於是回答佛說:『我看你還是走吧!』佛說:『你要我走,天這麼晚了,我走到那裡去呢?我住一個晚上,隨便那個地方都可以,我打打坐,天一亮我就走。』這個外道因此起了噁心,這外道還有外道的本事,這山上有條毒龍,口會吐毒氣,還會放火,這外道把他降服住了,毒龍就在山上護他的法。他起了噁心,心想:你要住到我這裡,就是命中該你死。因此對佛說:『你想住下來可以,我這裡只有一處可安歇,叫做火龍洞不曉得你怕不怕?』他不說毒龍,以便用它好來對付釋迦佛。釋迦佛不當一回事說:『不怕』,外道說:『你不怕的話,可以住下來。』於是答應釋迦佛的要求。這個外道弟子中有慈悲心的,聽別人講道理講得很好,但我們的師父硬不服氣,這已不對,而今人家借宿一晚上,叫他住在火龍洞,那個火龍定會加害他的,覺得很不忍心,就跟師父說:『啊!那個火龍洞怎能住人呢?那個毒龍定會把他害死。』外道說:『害死他,那是他該死,他自己要住,我跟他說明白了。』這就是外道心腸惡毒,釋迦佛當然無所畏,當天晚上一口氣就答應,就住到火龍洞。洞內這隻火龍,一見有生人進來洞內,又不是他擁護的道士,於是就放火要燒釋迦佛。當時佛就一下子入火光三昧,這火燒不了,火龍無可奈何,於是又動起嗔念,口裡噴出毒氣,想要毒害釋迦佛,釋迦佛於是入了慈心三昧,他毒不了。火也燒不了,毒氣也毒不了,就這樣把這條火龍降服住了。這條毒龍乖乖的盤繞在釋迦佛打坐的地方,擁護到第二天。

相反地,這老外道,一夜沒睡好覺,他心想到夜裡來跟我辯論道理的釋迦佛一定會死在火龍洞,天一亮,立即叫弟子去看,認定會給毒龍燒死、毒死的釋迦佛。可是一看,釋迦佛威嚴十足的盤坐著,而那條毒龍卻乖乖的盤繞在佛座下,這時候,優樓頻螺迦葉才心服口服承認釋迦佛真是智慧神通廣大,因此率領了他的弟子一共五百位,皈依了釋迦佛,並且都出了家。在這裡附帶講講佛教的規矩,要是你沒有神通,你不能說你有神通,這叫『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犯大妄語根本戒,是不通懺悔的,小妄語還可以懺悔,也就是:『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此是小妄語。要是真正得了神通呢?還不許隨便顯神通。要到什麼時候才可以顯呢?要到為了要降服外道才可以顯神通,好比釋迦佛他有神通,他要度化優樓頻螺迦葉,他跟他們見面,並沒有一下子就顯神通,而是為了外道叫他住火龍洞,用火龍來加害他,他才顯出神通,為要降服火龍,使得優樓頻螺折服,所以要降服外道才可顯神通。像我們佛教是在漢明帝時代傳進中國的。當時摩騰及竺法蘭二位高僧受請來中國,翻譯了『四十二章經』,並且講經說法,他們也沒有顯神通,直到了五嶽道士,要來跟佛教鬥法、比賽,比個高低,那時候就不得不顯神通了,這才一舉把道士降服住了。

釋迦佛度了優樓頻螺和他的弟子出了家,這就增加了五百比丘,他還有兩個弟弟,就是伽耶迦葉和那提迦葉,他們一聽說他大哥跟著佛出家,也發心跟著佛出家,他們二位也是外道頭子,各有二百五十弟子,二人一共是五百,這又度了五百比丘,這合起三迦葉,就有一千個比丘。再又度化了舍利弗跟目犍連二位外道頭子,他們二人各有一百個弟子,這樣又增加了二百個比丘。再又度了耶舍長者子,他有五十個朋友,先是學外道,後來也跟著出家,這共有五十比丘。經上所說:『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指這一班人,還有佛最初在鹿野苑度的五比丘也在內,可是經上把這五個人都輕略掉,不說:『一千二百五十五』,只說:『一千二百五十』。這叫常隨眾,過去修行外道,而毫無所得,受些無益的苦行,到了遇見佛後,聽佛一說法,就證了阿羅漢果,因為感念佛恩難報,發願要當佛一生一世的侍者。無論佛走到什麼地方,他們就跟到什麼地方,所以佛經上一說就是『千二百五十人』。只有這『一千二百五十人』嗎?不是的,這是佛的侍者,是佛的常隨眾。其他的弟子很多,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聽經時,有四眾弟子,並不是只有『一千二百五十人。』講到此把『眾成就』講完,也就是把六種成就都講完了。以上證信序(通序)竟。

乙二、發起序(別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現在講序分的第二科叫做別序,也叫做發起序。這一段經文是能發起正宗分的經文,所以叫做發起序。每一部經都有一段發起序的經文,但是發起講經的因緣各有不同,因而發起序也有所不同,因為每一部經都有各別不同的因緣說法,是故發起序又名別序。別序者是別在此經。這一部經的發起序是怎樣來的呢?就是佛到了吃飯之時,托著缽去化飯,化飯回來,洗洗足,就打坐,是藉此平常的日常生活發起的。

『爾時』,就是在那個時候。那是什麼時候呢?也就是要說『金剛經』而尚未說,已到了要吃飯的時候,叫『爾時』。『世尊』就是佛的尊稱。佛有十個德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大家做晚課,拜八十八佛時,先念此段,『世尊』就是佛的十個德號之一的尊稱。在這十個德號里,『世尊』就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連世尊算上十個,具足前面九個德號,這就叫做『世尊』。第二種解釋連世尊算上十一個,即具足前面十個德號,這才叫做『世尊』。這裡所講的『世尊』就是為世出世間之所尊。此『世尊』包括世間六道凡夫,屬於世間的眾生,還包括了出世間的三乘聖人,即聲聞、緣覺、菩薩,也就是說佛的德號都是超九法界而獨尊,而九法界的眾生都尊重這個佛,所以叫做『世尊』。

『食時』即到了吃飯的時候,吃飯是在什麼時候呢?天亮以後,日中以前,這是出家人吃飯的時候。一天一夜在印度叫晝三時、夜三時,分為六個時間。在我們中國叫子醜寅卯......等分十二個時,這十二個時辰中,六道的眾生各有個吃飯的時間,即是分為:(一)醜、寅、卯這是天上的眾生吃飯的時候,(二)辰、巳、午是人吃飯的時間,(三)未、申、酉,這是畜生吃的時間,(四)戌、亥、子這是鬼神吃的時間。懂得這個規矩,就知道放焰口沒有早起放的,齋天沒有晚上齋的道理。牛、羊、馬上午不吃沒有關係,下午要給他吃好的。至於人,社會上有一句土話說:『早起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不吃也罷了』。這是養生之道。那麼,釋迦佛定的出家人吃飯是應在什麼時候呢?就是早晨天亮明相出了以後,日不過中,不是日不過午,我們的習慣話叫做持午,實際上應該叫持中。即是明相出現之後,日不過中以前是比丘吃飯的時候。佛本來不吃飯也可以,但他要以身作則,佛不現特別的相,吃飯跟我們比丘一樣吃,化飯也一樣的去托缽,因為他要以身作則,給我們做榜樣。釋迦佛住在祇樹給孤獨園,那是給孤獨長者用黃金鋪地買的,難道他供養不起釋迦佛吃飯嗎?足佛叫他不要供養,因為出家人不能養尊處優,要行苦行,而且出家人不能光說法度你一個給孤獨長者,要度的話,一切眾生都要去度。要吃飯的話,每天要到有人家的地方去托缽。人家請問佛法就跟人講一講,這就度了眾生,度眾生就是叫眾生植福培慧。他供養佛吃飯,供養比丘吃飯,就培了福。他請問佛法,得到佛法的開示,他就得了智慧。這就是給眾生求福求慧,並不是給孤獨長者供養不起佛,而是佛不叫他常供養,所以佛就提倡托缽化飯的規矩。他要以身作則,這叫以身教導。請經說法是以口教導,現在佛是以身教導來叫比丘們學他的樣子。『食時』就是明相出來以後,日不過中以前,是佛及比丘吃飯的時間。

要去托缽化飯吃,要先『著衣持缽』。先講『著衣』二字,『著衣』現在叫披衣,就是袈裟。比丘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大衣。五衣梵語叫安陀會,它是五條格,一長一短,故叫五衣。五衣也叫作務衣,就是作務時所披的袈裟,因為在印度的比丘沒有我們中國這些便服,也就是沒有我們現在穿的短衫乃至中褂和褲子。佛世時比丘沒有褲子,現在泰國的比丘還是不穿褲子,下邊穿的是件裙子,上邊披的是平常的作務衣,也就是五衣。就等於我們穿的小褂子和中褂這個樣子。第二件是七衣,梵語叫郁多羅僧,翻到中國話叫入眾衣。加入大眾要披七衣,他是七條二長一短,這叫七衣。譬如要跟大眾一齊誦經,在一塊兒參禪打坐,按現在規矩,就是做早晚課,過齋堂,都要搭七衣。這加入大眾所穿的衣,則叫做入眾衣。第三叫做大衣,這名稱是我們中國隨便翻成的,梵語叫僧伽黎。這個衣分九品,即下三品、中三品、上三品。下三品的衣跟七衣一樣,二長一短、中三品是三長一短、上三品是四長一短。我們現在講經說法都是披那二十五條衣,四長一短,共有一百廿五個框對起來的,這叫上上品的僧伽黎。它用來做什麼呢?有三個用處。(一)見國王,入王宮,按現在來說去見總統,一定要披這個大衣。(二)講經說法(三)托缽化飯都要用這個衣。『新眼疏』里把僧伽黎翻譯成福田衣。因為托缽化飯要叫眾生種福田。這袈裟的相,為什麼要分條、要分長短呢?這是仿造種田的相,要種稻就得往稻田種,要種福,就得往福田裡種。比丘就是眾生的福田,所以叫『福田僧』,福田衣就是僧伽黎衣。比丘在廟裡跟大眾坐禪的時候搭七衣,作務的時候搭五衣,托缽化飯的時候披上僧伽黎,這是佛定的戒規,佛當然要以身作則。『著衣』二字,就是披上僧伽黎的的袈裟。這再講『持缽』,『持』是手裡拿著叫持。『缽』是梵語的略稱,梵語叫缽多羅,中國話叫應量器,應量器就是體、色、量都要合法,合佛的規定。第一先講它的體,即鐵瓦二種為體,或用鐵造,或用瓦造。現在我們傳戒還有這個紀念品,每個人還是給一個缽,雖是瓷做的,還是同於瓦。第二講它的色,它的色像斑鳩脖子的顏色,這色也要合法。第三講它的量,量要看各人的飯量,小飯量就用小缽,中飯量就用中缽,大飯量就用大缽,這體、色、量都合法,才叫應量器。現在中國人用飯碗不用缽,這個缽可要失傳了。這個缽除了傳戒時做出一個紀念品,只是象徵性而已。因傳戒總是三衣一缽傳給你,這叫衣缽相傳。但受戒以後就沒有用,何以故?因為缽的形狀是佛親自用泥巴捏成一個模形造出來的,口小肚子大,吃飯很不方便。佛為什麼做這個不方便的飯碗呢?中國的飯碗是大口的,不是很方便嗎?因為他們都要出去化飯,要小口才方便,而肚子大容納的飯量就多,而且人家供養的菜湯也不容易潑出來,口小尤其不容易冷,缽上有一個蓋,要蓋起來非小口不好蓋。現在到泰國去,人家還是一樣托缽的。這就可以看到缽的樣子和我們中國傳戒的一樣,不同點只是他們的缽很大。為什麼那麼大呢?因為他們一天只出去托一次缽,託了就是一天的飯,早餐吃一頓,中餐還要吃一頓,過中不吃,所以缽要很大,這是講缽的來源。中國出家人為何不用缽呢?這是因為中國出家人不去化飯,天天在齋堂用齋,用缽沒有碗方便,尤其是齋堂里的行堂師,他是管洗碗的,不同佛世時比丘們自己吃了飯,自己洗缽,洗了缽就裝在袋子裡收起來。而我們中國比丘的團體生活,大家過堂,碗是行堂師洗,如用缽的話,缽口小,擦起來,沒有碗方便,吃起來也沒有碗方便,而且收碗的時候,可以很多碗疊在一起,缽則不能,這就是中國比丘用碗而不用缽的原因。現在講佛在世時的規矩,佛要以身作則,他自己出去托缽化飯,還是要著衣,披上僧伽黎,而且捧起缽來。『入舍衛大城』,這個祇樹給孤獨園在舍衛大城東南方,離城有五六公里,要走一段路。我去朝拜過印度,還去朝拜過給孤獨園,也到舍衛大城裡去參觀,確實是有五六里那麼遠。可是所看到的令人傷感萬分,佛法不但衰落,連那舍衛城波斯匿王的國家也變了樣子,這就是地方的運氣。聖跡祇樹給孤獨園淒涼地連一間房間也沒有保存,就只剩下五根柱腳,那個舍衛大城連城牆上的一塊磚也看不見,只剩下個土圍子,裡邊有很多破的塔,這種殘敗的景象,都是匪徒破壞的。據說在一千年以前有一種武力外道的回教國,占據了印度國。因此,全印度的塔廟都被破壞!印度佛教也就從此滅亡!但佛在世時,舍衛國是個大城,按註解上說大城是波斯匿的京都,裡面住有九億人,這要注意一點,印度的億不像中國死板板的叫做萬萬為億,他是十萬為億,也就是說這個大城住了九十萬人。祇樹給孤獨園是在城外,要到城裡去叫『入』,『入』這個舍衛大城。『乞食』是乞求飲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於』字作『當在』講,『其』是指去之詞,『於其城中』意即正當去舍衛大城之中。『次第乞已』即不分貧富,挨家挨戶去化飯吃。『次第乞』也是戒規,因為佛過去沒有定這個規矩,於是各人便依著各人的見解去化飯。迦葉尊者他乞貧不乞富,即專化貧人,有錢人家他走過去也不跟他化,大迦葉是頭陀第一,常行苦行,不怕吃苦頭,所以要去化貧窮人不化富人。而須菩提他專化富人,不化貧人。其他比丘見他們兩人古怪,到底是什麼道理?於是就問迦葉尊者:『你怎麼化緣不化富人而專化貧窮人呢?』迦葉尊者答說:『我聽世尊說過,貧窮人是前生沒有行布施,沒有修福德,以致今生貧窮,所以我要去給他種點善根,叫他行點布施,他給我一點飯也好,一點點粗菜也好,那他就培了福積了德,來生來世,不再貧窮,就會成為富人,這是我度貧窮人的原因。』大家聽了覺得很有道理,這才是發菩提心度眾生。『那麼,須菩提你也講講看,你為什麼專化富人不化窮人呢?』須菩提說:『你們聽世尊講過嗎?富人怎會富呢?因他前生前世種了善根,修了福德,怎麼修呢?即多行布施;多行布施,今生可要享受,假如把福報享完了,來生又變成貧窮人,我怕他福報享完,所以叫他繼續行布施,叫他繼續修福德,來生來世還做個富人,這樣他不是得了利益嗎?』大家一聽也有理。於是這兩個人走兩條路,分道揚鑣。這兩個人都有理,究竟誰對呢?就去問世尊,世尊說:『兩個人都對也都不對。怎麼說兩個人都對呢?因為他們都是發心利益眾生。怎麼說都不對呢?因為行不平等,各有所偏。要度眾生也得普渡,也得平等的度,須菩提為什麼度富人不度貧人,迦葉為什麼度貧人不度富人,這是因為心不平等。』從此以後佛就定個規矩,比丘們進城裡不分貧富,挨門挨戶去乞取,這一家供養我們的飯我們就接受,不供養我們,我們就走第二家,或第三家,這叫『次第乞』。『已』即是滿缽。缽是應著自己的飯量叫應量器,你是大飯量就用個大缽,中飯量就用箇中缽,小飯量就用個小缽,這一缽飯夠你吃就不要再托,也就是說這一家供養滿了就不要托,這一家沒供養滿就再托第二家或第三家,一直到滿了缽,這就『已』了。這就是佛以身作則,他要去托缽化飯,在城裡不分貧窮,不分富貴,次第行乞,乞到滿缽為止。

今時去佛已遠,在印度這實行托缽的古規,已將絕跡,但是現在東南亞的泰國比丘還實行托缽,將來你們有機會到泰國,可以去參觀那兒的比丘托缽的情況。要參觀可要早起,從早上六點鐘到七點鐘到達有人家的地方就可以看見,這個時候滿街都是穿黃色袈裟的比丘,持著很大的缽,沿門行乞,在家的信徒要供養他的時候,都在門口捧了飲食等著,他來了就倒到缽里,那一碗倒到缽里若是很少,他還往前走,他那缽的蓋是開著,等到滿了就把缽蓋蓋上,就離開人家遠一點,這表示滿缽,不再化了。

『還至本處』就是回到本來的地方即給孤獨園。『飯食訖』這上面的飯字念『翻』音,食字念『四』音,兩個字把它顛倒過來講,上面的飯字作動詞,作吃飯的吃,下而的食字作飯字解,因為經文是這樣。順著中國的意思是吃飯訖,因為飯是名詞而食是動詞,它沒有倒過來,那就順著中國的音,中國有這樣的音也有這樣的解釋,飯字念成平聲就是吃的意思,食字念成去聲就是飯的意思,這就是把飯吃訖了,『訖』就是完了,飯食訖,即是吃完了飯。『收衣缽』,飯吃完了,還有持戒的規矩,『收衣缽』即收這個衣,是什麼衣呢?是僧伽黎,把這僧伽黎衣收起來,把缽洗一洗,然後裝到缽囊里去,把它掛起來。衣折好,裝在衣袋裡也把它掛起來。這是有一定的地方來收衣缽的,所以我們在這地方還要注意,吃飯的時候也是披著這僧伽黎的。所以我提倡大家要持戒,可是大家認為三件衣有兩件沒有用,即做事務披上五衣不方便故沒有用,如不去講經說法,托缽化飯,則僧伽黎沒有用,只有七衣還用得著,即做早晚課,參禪打坐,大家念佛,所以七衣還在。現在我們台灣傳戒,一定要提倡三衣缽具來給大眾戒子。可是大家很討厭,因為大衣五衣給了都沒有用,因此我要提倡有用,把三衣掉換來搭,即做早課時搭五衣,做晚課時搭七衣,因早晚課入眾去誦經,作的是法務。中餐要過齋堂就搭大衣,如此三衣不就有用了嗎!至於過齋堂的規矩,住持、方丈、大和尚是坐在中間,搭的還是大衣,清眾則搭七衣。過齋堂可以搭大衣,這是在那裡看見的呢?在『金剛經』上。釋迦佛是飯食訖才收衣缽的。去托缽化飯時就把僧伽黎衣著起來,回來吃了飯才收起來。由此可知比丘吃飯時所搭的還是僧伽黎,這是順便講一講。

『洗足已』,把衣缽收起來了,還要洗足,為什麼要洗足呢?釋迦佛定的規矩是不許穿鞋子,在印度有鞋子沒有襪子,那釋迦佛的規矩是怎樣的呢?即是要比丘行苦行,不許驕傲怠慢,故平時只許赤足走路。那麼要在什麼時候才可以穿鞋呢?即在瓦、礫、沙磧之地,會把腳刺破流血的時候,才許穿鞋子。釋迦佛還是以身作則,他托缽化飯時,還是赤足走的,走六里路到舍衛國大城去次第乞食,乞完再走路回來,這麼一往一返地走了十多里路,足有塵土,若是這樣就去打坐於心不安,因為兩足骯髒,於是就要洗足,洗足後再去打坐心裡就安了,這叫『洗足已』。

『敷座而坐』,『敷』就是展開這個座具,我們中國這個座具要廢掉了,不知那個祖師有智慧把它改成拜具,因為拜具在上殿拜佛還是用得著。在佛世時,比丘打坐時就要用這座具,它也叫臥具,在睡覺時把它撐開,那就是特色的床單,把它反過來時就是坐墊。『敷座而坐』,就是展開座具,然後結跏趺大座而坐下來。

發起序包括消文釋義和顯理,消文消過了,釋義也釋過了,現在要顯理。顯理分兩段,一段是淺的道理,一段是深的道理。不顯理不行,因為發起序所發起的正宗分會接不上頭。這正宗分講的道理是什麼呢?正宗分講我空法也空,至少講二空的道理,連空也空就是三空的道理。這個發起序寫了一段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吃了飯,打坐,這跟『金剛經』講的三空道理怎麼會發起呢?『金剛經』下邊須菩提請問,釋迦如來解答,問的是什麼道理,答的是什麼道理呢?『安住其真心,降伏其妄心』,全部『金剛經』貫始貫終都圍繞著這兩個問題和答覆這兩個問題並發揮這個道理。那麼發起序文內托缽化飯,回來洗足,吃後打坐,這又跟『安住其真心,降伏其妄心』有什麼關係呢?所以就要顯理,否則便接不上頭。第一按淺的道理講,這個發起序是發起正宗分,而正宗分是講般若智慧,講『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般若就是智慧,發起序講的是『持戒修定』。釋迦如來說了四十九年法,不出於三大科,也就是不出於三個字,叫『戒、定、慧』。目的是開智慧。智慧從何來呢?智慧人人本具,為什麼我們的智慧不現前呢?因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所以須要開,開是啟開,也叫啟發,即要依著佛說的道理啟發出來,這叫開智慧。智慧要怎樣才能啟開呢?必須得修定。怎樣才能入定呢?必須得持戒。所以第一要持戒,第二要修定,第三開智慧。故楞嚴經上說:『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發起序這一段托缽吃飯,敷座而坐的經文,怎能發起般若智慧呢?因為他是講戒講定的,就如『爾時世尊食時』就絕對要遵守吃飯的時間,即是過中不食的戒律。一定要『著衣持缽』這也是戒律。到了『舍衛大城乞食,次第乞已』,還是戒律。『洗足已』還是戒律。戒律就是規矩,是佛定給出家人的規矩。講了戒,就要修定,『敷座而坐』是修定。這就是依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發慧。若沒有戒,沒有定,般若智慧便啟發不出來,所以這一段經文最要緊,叫做發起序。講這段發起序要顯理,不顯理就跟正宗分接不上頭,發不起正宗分。顯理有二種,先講(一)淺的顯理,再講(二)顯深的理。淺的顯理就是持戒修定才能發起般若智慧,剛才已講過了,這段經文從『世尊食時』......至『洗足已』就是講持戒,最後一句『敷座而坐』是講修定。若不持戒,不修定,般若就發不出來,從此知道發起序跟正宗分是有著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緊密的連帶關係。

現在是末法時代,我們要特別注意,尤其我們中國人跟『金剛經』特別有緣,可是『金剛經』好念不好講,也就是好念不好懂。所以不要以為看了幾遍『金剛經』便認為懂了,沒有聽善知識講過,自己也沒有參考古人的註解,怎麼會懂呢?比如『金剛經』內有很多『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經文,他看了以後以為懂了,以為『金剛經』是叫我們不要著相。甚至於到了後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以為佛的相,法的相都不能著,他認為這個不著相是『金剛經』的要義,那麼全部『金剛經』他都懂了。可是他卻不知道不著相有錯誤沒有錯誤。『金剛經』上不著相,是不著什麼相呢?不著我相、不著法相、不著空相、不著佛相。而他認為不著相是不著喝酒吃肉的相,依著他的嗜好歡喜喝酒就喝酒,歡喜吃肉就吃肉,誰要是說他犯戒,他就說持戒是著相,學佛法的人不能著相,因為他是真正的持戒,因為『金剛經』上講什麼相都要空掉。其實『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四個相應怎樣解?他也解不清楚,就只知道這叫不著相。他不曉得不著相,要先把善惡分開,這喝酒吃肉是一種惡法,是犯戒的,就先把戒持好,戒持好了,那個持戒的清淨相就不要著,再去修定。修定還得著相修定,等到真正入了定,則入定的相不要著。不著相是高一層的道理不是低一層的道理。可是他不了解經文,把它講成低一層的道理,於是就順著他的煩惱性,歡喜吃肉就去吃肉,還認為這是『金剛經』的道理。一切不要著相。因此誰要是持戒他就批評你著相,再來就說你是學的小乘法,像這種人不但破戒而且破見,就等著墮阿鼻地獄,釋迦佛出世也救不了。破了戒還可以求懺悔,要是破了見,見即知見,知見破了就是錯了不認錯,還把錯誤的知見認為是對的,是佛的知見,這種人佛出世也救不了。現在就在阿鼻地獄掛了號,將來非到阿鼻地獄掛單不可,這道理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持戒而去修走,是絕對入不了定的,何以故?因為戒律不清淨。戒是防非止惡,而你卻天天的為非作惡,不能防非,不能止惡,就是增加煩惱,煩惱即紛煩惱亂,有煩惱坐下來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這樣又怎能入定!不能人定有二個大魔,一個是散亂,一個是昏沉。散亂也叫掉舉,一坐下來,妄想紛紛,東想西想,越不叫他想就越想,剛剛不想,瞌睡來了,坐著睡了一個大覺,還以為坐了一枝香,這怎能開智慧呢!打妄想是不能開智慧,睡覺亦不能開智慧,不持戒,不修定,般若智慧更是永遠啟發不出來。智慧是人人本具,我們為什麼從無始劫來到現在還沒看見呢?因為沒有持戒,沒有修定,所以『金剛經』這一段發起序,尤其對我們現在末法時代,雖然是淺的道理,但卻是很重要的道理。這一段由持戒修定才能發起般若智慧,就跟正宗分有很大關係了。

再講第(二)深的道理,『金剛經』上講的是什麼功夫呢?『安住真心,降伏妄心』。須菩提在上半卷提出這兩個問題,下半卷還是提出這兩個問題。這個真心如何安住?真心不能安住,就是妄心打了閒岔。那麼妄心如何降伏?上半卷釋迦如來解釋如何安住真心,如何降伏妄心,到了下半卷還是提出,如來還是答覆。全部『金剛經』講的就是『住心、降心』這四個字的道理。安住這真心,簡單說叫做『住心』,降伏這妄心,簡單說叫做『降心』。這一段『金剛經』釋迦佛沒有開口就在那兒講『金剛經』這叫以身教,不是以言教,等到下面開口說『金剛經』,這就是言語之教,這個地方叫我們要學佛以身作則修行的方法。釋迦佛到了吃飯的時候,就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金剛經』上釋迦佛是否任運自然,有著相的意思嗎?他託了缽,化了飯,慢步很有威儀地還至本處吃飯,吃了飯,收了衣缽、洗足;洗了足,敷座而坐。你看他有著相的意思嗎?他並沒有著相,出、入、往、返,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在這日用尋常的生活中,都是任運自然,一點都不著相。不著相,妄心就不起,這就是降伏妄心的方法。妄心不起真心就沒有走動,這就是安住真心的方法。所以下面再告訴你怎麼樣降伏妄想心,怎麼樣安住真心,都得加上一個方法上去,加一個方法就不任運,不自然了。所以就在日用尋常的生活上給你說這般若妙法,叫你了解『住心』、『降心』的妙用自然。我(道源)給他取個名字叫『離言般若』,即離開言語說般若,下面就是『依言般若』,即依著語言說般若。這兩個名字是依著『起信論』出來的。因『起信論』前面講的是『離言真如』,後面講的是『依言真如』,因為『起信論』上的法體叫『真如』,『金剛經』上的法體叫『般若』,所以我給它換個名字叫『離言般若』,下面開口說法叫『依言般若』。這個言語相說般若經是一種深的道理,你要是想安住真心,無住而住才是真安住,要想降伏妄心,不降而降才是真降伏。要是加上安住真心的方法上去,這就不自然不任運,你也不要加上降伏妄心的方法,若這樣也不自然,所以不要加上一個方法,不安住,他自然安住,這才是真安住,永遠不會走動。你不加個方法來降伏妄心,無降而降才是真降。釋迦佛在這一段日常生活中給我們說『實相般若』,由『實相般若』而起妙用。釋迦佛的本意,是叫我們這些當佛弟子的,看他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做,我們就照著做,這樣就能得到『實相般若』的理體,得到『實相般若』的妙用,能在日用尋常生活中得到利益,那才算是真正的了解般若經。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走路不著走路相,做事務不著事務相,尤其是吃飯穿衣的時候,穿衣服不著穿衣服相,吃飯不著吃飯相,這才是會用功,會修行。『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經文開頭就講這兩句話,看來好像是最沒有意思,不要以為講『金剛經』是講玄妙之理,講那吃飯穿衣的事幹什麼呢?不曉得這穿衣吃飯兩件事上污染人心可真厲害,無始劫來就在穿衣服,就在吃飯,到現在這習氣深厚,不要說不用功的人這兩個關你過不來,真正修行用功的人,穿衣吃飯不著相還是很難做到。不相信的話,等下了課,有一個賣海青的來了,有長衫也有中褂,那裡面各種的料子都有,有一個同學買了一件,料子還好,價錢還便宜,一穿上去還很漂亮,於是大家都圍著看,都用手摸摸,都說這料子很好,由此可知這東西染污人染污得很厲害。再說到吃飯,今天飯菜不大好,就生煩惱,動嗔恨;今天菜飯對了口,就是吃飽了,還要加上半碗,肚子脹得要命還要吃,這就是被好菜轉動了,自己還不知道。所以說要是曉得這道理,穿衣吃飯都能夠用功,古人說:『我終日穿衣不著一條紗,終日吃飯沒有嚼到一粒米』。這樣子才算是穿衣吃飯,不著穿衣服的相,不著吃飯的相,就叫無掛無礙,不然的話,就會被衣服飯菜所掛礙了,這些都是無始劫來的習氣,因此要好好的注意,不用功則已,要用功就要從對治穿衣吃飯下手。那麼不穿衣服不吃飯吧!凡夫不穿衣服怎麼可以呢?我們又不是倮體外道,不吃飯餓死了當餓鬼,這又怎麼修行呢?所以說衣服要穿、飯要吃,但不要著相,打從這地方用功。要擺脫這個相很困難,這是無始劫的習氣。現在講一個公案:永嘉禪師著有『證道歌』,這是很多人知道的。這位永嘉禪師在六祖惠能大師座下開悟的叫『一宿覺』,意即給他睡了一個晚上就大徹大悟。實際上那還是六祖大師門下給他起的德號,這是尊重六祖的意思。其實他在還沒有見六祖之前就已經大徹大悟了,不過是請六祖給印證一下,並不是在六祖那裡睡了一夜就開悟的。永嘉大師有一個妹妹,也是出了家當比丘尼,也了不得,是大善根利智的人,她跟他哥哥一樣喜歡參禪。當永嘉禪師從六祖那兒印證回來,這位比丘尼也要求永嘉禪師為她印證一下。永嘉禪師就向她說了禪宗的道理,談到最後這位比丘尼答了他一句:『寸絲不掛』,就是說這身子雖穿了一身衣服,但一寸的絲,一寸的線都不掛在身上,也就是等於無掛無礙,通身放下的意思。當時永嘉禪師一聽也就跟她印證說:『如是如是』,表示她所說的道理是對的。這位比丘尼也就謝法而去了,要出去之際,永嘉禪師要再考驗一下說道:『餵!你那袈裟角已經拖到地下去了』,這時她就回頭望一下,永嘉禪師就大喝一聲:『嘿!好一個寸絲不掛』。由這公案你就知道這個穿衣服的習氣是很難把它擺脫的,但你不把它解脫,永遠不能開般若智慧。釋迦佛他當然是究竟解脫,穿衣服不著衣服的相,吃飯不著吃飯的相,乃至於出入、往返,行、住、坐、臥,一切解脫,這些都是給我們做樣子,叫我們能在日用尋常中能找一個下手處,能找一個立據點。在這日用尋常生活之中能給你功夫,打不死,不叫他走動,這才是真功夫,那你的般若智慧就會很快啟發出來,這是講深一步的道理,也就是說出入往返、穿衣吃飯、日常生活,無非是顯『實相般若』的理體,顯『觀照般若』的妙用。合起來這個穿衣吃飯,出入往返也就是文字相,『文字般若』,那就是一部『金剛經』的道理都在這裡。釋迦佛把『金剛經』說完了,但須菩提長老他確實看到了這個訊息,所以他向下才開口讚嘆。那麼其他中根下根的人呢?沒有看到這訊息,於是須菩提才替眾生請問。世尊每說法,無非是對中、下根說的,那些上根利智及須菩提已經聽懂了『金剛經』,不說也可以了。

你們若要印證我講經的方法,第一消文,第二釋義,第三顯理,不顯理不行,就以『金剛經』來說,要是不講顯理這一段經文,那就與正宗分接不上頭。講到此,這三大分中的序分已經講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