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講解第十一講
主講:釋慧祥法師
日期:2007年02月25日
現在請大家合掌!
請至心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祈請本師力加持,願我早開智慧眼,速知一切法實義,直趣菩提廣度眾。
並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並願以此誓願之福。回向給佛弟子(自己的名字),願弟子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身體健康,家庭和樂,事業順利,生生世世不墮三途八難,生生世世見佛聞法隨佛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早登正覺,廣度眾生。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
三稱:「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
稱念畢者,請放掌!
眾佛友!
上次我們在解說「佛」字時,提醒了大家我們本具如來智慧。
今天,我們還是要來解說「佛」字,讓大家更加深入了解如何是「佛」,所以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如何「學佛」。才能真正知道如何來成就如來智慧。
如《放光般若經》記載:「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佛?』
佛言:『以道覺故言佛。
又須菩提!逮審諦法,法覺故言佛。
超越審諦法故,故名為佛。
又須菩提!真覺諸法,故名為佛。』」
眾佛友!
如經所載,佛陀所說,「以道覺故言佛。」所以我們要學習「道覺」,就是「學佛」。
又「逮審諦法,法覺故言佛。」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逮審諦法,法覺。」
又「超越審諦法故,故名為佛。」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超越審諦法」。
又「真覺諸法,故名為佛。」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真覺諸法」。
眾佛友!現在我用經典的故事來說明這些道理。
有一次,佛陀在忉利天宮,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
世間人三個月,沒見到佛陀,心生渴仰。
後來佛陀在快滿三個月之前七天,令阿那律等有神通的弟子們,可以覺察到佛在忉利天,並通知大家七天後將從忉利天宮,以步行的方式下天王所建天階下忉利天。
當時間到時,各個國王,及大眾在家出家弟子,及看熱鬧者,都到現場,等候要迎接佛陀。
在等候之時,很多人,心想要第一個迎接佛陀,表示禮敬。
這時,有位比丘尼,名蓮華色。
因為當時有很多國王,都是站在最前頭,無人敢跟他們強站在最前頭的位置。
這時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力化為轉輪聖王。
一切人等,見轉輪聖王出世,七寶隨從,皆起歡喜心,而讓出位置。甚至連國王們,也都歡喜讓位。
當佛陀從天王所建七寶天階下到人間時,蓮華色比丘尼,就立即變回比丘尼的樣子,以弟子之禮,向佛陀行禮敬。口說:
「我第一個來向佛陀禮敬!」
這時佛陀說:「第一個禮敬我的是須菩提,因為須菩提禮我的法身,您只是禮我的色身。」。
如《大智度論》所記載:「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歲已,還下閻浮提。
爾時須菩提於石窟中住自思惟:『佛從忉利天來下,我當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
又念言:『佛常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則為見佛中最。』
是時以佛從忉利天下故。閻浮提中四部眾集。諸天見人,人亦見天。座中有佛及轉輪聖王諸天大眾。眾會莊嚴先未曾有。
須菩提心念。今此大眾雖復殊特勢不久停。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無常觀之初門。悉知諸法空無有實。作是觀時即得道證。
爾時一切眾人。皆欲求先見佛禮敬供養。有華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惡。便化為轉輪聖王及七寶千子。眾人見之皆避坐起去。化王到佛所已還複本身為比丘尼。最初禮佛。
是時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禮。須菩提最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以致敬生身為供養也。』」
眾佛友!
當知,如經所載,就是在教我們要真供養佛,當觀法,修法,證法,名見佛法身。
又如《了本生死經》「佛說是。若比丘見緣起為見法。已見法為見我。」(CBETA,T16,no.708,p.815,b6~7)
眾佛友,當觀緣起真義,則為見法。
以見法故,名為見法身。
以見法身故,名為見佛。
什麼叫「見緣起真義」呢?
如《大寶積經》記載:「甚深緣起。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CBETA,T11,no.310,p.207,b1~2)
眾佛友!當靜心深思我現在接著所要說明的。希望令大家能進入緣起觀的大門。
我先來說明「有」、「無」、「生」、「滅」四字之義。
一、有:所指定的現象,在所指定的範圍中,是存在著的。名為"有"。
二、無:所指定的現象,在所指定的範圍中,是不存在著的。名為"無"。
三、生:所指定的現象,從無變成有。名為"生"。
四、滅:所指定的現象,從有變成無。名為"滅"。
接著來說明,「彼」、「此」二字之義。
一、此:指自己當下的行為現象。
二、彼:指自己未來的行為果報。
好了!現在我將經文依我所理解來說明:
一、此有故彼有:當自己當下還存在著怎樣的行為習慣,是故自己的未來就會有這樣的行為果報。
二、此生故彼生:當自己當下養成怎樣的行為習慣,是故自己的未來就會創造出怎樣的行為果報。
三、此無故彼無:當自己當下不存在著怎樣的行為習慣,是故自己未來就不會有這樣的行為果報。
四、此滅故彼滅:當自己當下去除了怎樣的行為習慣,是故自己未來就能去除這樣的行為果報。
眾佛友!
例如:喝水時,從來不注意水熱不熱者,就往往會被熱水燙到。
這就是因為喝水時不注意水溫的行為習慣存在著,則未來就會因不注意而喝水時,被熱水燙到的行為報果就會存在。
這就是「此有故彼有。」
又喝水時,每次都有在注意水溫,但是有一次因為跟人說話說過頭了,而忘了注意,所以就被燙到了。
這就是因為,還沒有完全養成好習慣,所以果報就產生了。
這就是「此生故彼生」。
又喝水時,「忘了注意水溫這事」不存在。則因不注意而燙到的現象,就不存在。
這就是「此無故彼無」。
又喝水時,過去雖曾因不注意而被燙到,而現在記得提起注意,所以這次就沒有再一次因不注意而燙到。
這就是「此滅故彼滅」。
眾佛友!
就如同喝水一樣,我們一切的行為,包含一切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待人接物等等,都要去觀照,我們的當下的行為習慣,將會創造未來什麼樣的行為果報。
我們要將一切有危險,有後患,無效的行為習慣,都去除。
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
如此,則我們就能成就真正的解脫自在。
眾佛友!
我們要先去除會引發苦厄的行為習慣。
才來發展快樂。
如果我們不去除會引發苦厄的行為習慣,就只想要發展快樂。
這快樂,只是假相。非真快樂。
因為這快樂,都還會引發出新的苦難來的。
又眾佛友!
不要因為為了要去除引發苦厄的行為習慣,而什麼都不敢做。
因為什麼都不敢做,也還是會引發苦厄來的。
又眾佛友!
我們就是要觀察清楚,懂的將行為習慣,調整到恰到好處,不會引發新的苦難。
又眾佛友!
當我們懂的將行為習慣,調整到恰到好處,不會引發新的苦難時,就是在這安全有效無後患的範圍內大玩持玩,大大發展快樂的最佳時機。
眾佛友!
我們學佛!
就是學緣起法!
學緣起法!
就是去如實了解自己的行為習慣,會引發怎樣的果報。
當我們如實了解自己的行為習慣,會引發怎樣的果報後。我們就能分清楚,怎樣的行為習慣,是安全的。怎樣的行為習慣,是不安全的。
所以我們就養成安全的行為習慣。
又當我們如實了解自己的行為習慣,雖然是安全的。但深入觀察在安全的行為習慣中,怎樣的行為習慣是有效的,怎樣的行為習慣是無效的。
所以我們就能再進一步養成安全有效的行為習慣。
又當我們如實了解自己的行為習慣,雖然當下是安全有效的。但是還需要再深入再深入觀察在這安全有效的行為習慣中,怎樣的行為習慣是會引起後患的,怎樣的行為習慣是沒有後患的。
所以我們就能再進一步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
眾佛友!
當我們養成了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時,就叫「離苦」,就叫「解脫」。
當我們對一件事,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則就離這件事的苦,就解脫這件事。
當我們對三界中一切事,都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則就離三界的苦,解脫三界。
當我們對法界中一切事,都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則就離法界一切苦,解脫法界中一切境界。名為佛。
眾佛友!
能離苦,才能真正得樂。
眾佛友!
「做任何一件事,能成就真正的快樂」,都是在對這件事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後,才能得到的。
又眾佛友!
做任何一件事,自以為得到真正的快樂,而實際並沒有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者,將會樂極生悲的。
眾佛友!
養成安全的行為習慣,就叫「正行」。
養成有效的行為習慣,就叫「法行」。
養成無後患的行為習慣,就叫「清淨行」「梵行」「戒行」。
如《雜阿含經》載佛說:「欲求斷三結。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無量神通。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離欲。所願必得。」(CBETA,T02,no.99,p.273,a22~26)
眾佛友!正行(安全),法行(有效),持戒清淨(無後患),就是「正法律」,就是「正法」。
我們一天到晚說,我在求正法,傳正法。而如果行為習慣,還未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都不叫正法。
當有人所教導我們的,是可以幫助我們行為習慣,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者,就是在教我們正法。
我們就要對他恭敬供養。
因為他就是佛。
因為他讓我們看到自己的行為習慣的緣起法,
所以就讓我們能修正行為習慣,令安全有效無後患。
所以他就是佛。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眾佛友!請歸依正法律!
佛陀也是如此歸依!
所以我們今天在解說「佛」之一字時,要教大家了解「正法」。
如《雜阿含經》記載佛初成佛時:「作是念:
『無有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能於我所戒具足勝.三昧勝.智慧勝.解脫勝.解脫知見勝。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者。
唯有正法令我自覺。成三藐三佛陀者。我當於彼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
所以者何。過去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諸當來世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
眾佛友!
三世諸佛,皆依正法。
我們學佛,也就是學三世諸佛,依於正法。
什麼是「正法」?
就是「正、法、律」。
什麼是「正、法、律」。
就是「正行、法行、持戒清淨行」。
什麼是「正行、法行、持戒清淨行」?
就是養成安全的行為習慣,養成有效的行為習慣,養成無後患的行為習慣。
眾佛友!
怎樣養成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呢?
就是當看到別人的行為習慣,或過去自己的行為習慣中,有危險的行為習慣,就要修正該行為。
就是當看到別人的行為習慣,或過去自己的行為習慣中,有無效的行為習慣,就要修正該行為。
就是當看到別人的行為習慣,或過去自己的行為習慣中,是會有後患的行為習慣,就要修正該行為。
眾佛友!
當我們的行為習慣是會引發危險、無效、後患的,就要修正之。
眾佛友!
修正行為習慣,就叫「修行」。
將危險、無效、有後患的行為習慣,修正為安全、有效、無後患。就叫「真修行」。
就是住持正法。
如果自己的行為習慣,是會引發危險、無效、後患。但是修正時,雖有改善,還未能澈底,就叫「像法」,而非正法。
如果自己的行為習慣,是會引發危險、無效、後患,而修正時,也沒有改掉原來的習慣,只是換湯不換藥。
所以不但沒有改善,反而引來更多的危險、無效、後患。這就叫「末法」。
眾佛友!
別感嘆,古佛已遠,正法不再。
眾佛友!
正法、像法、末法,皆存於吾心。
正所謂:萬法皆備於吾心。
只是我們擇法時,擇什麼法來運用呢?
眾佛友!
如果您不重視自己的行為習慣,是不是安全有效無後患,則您就很難成就解脫自在,就不是住持正法。
眾佛友!
如果您重視自己的行為習慣的安全有效無後患,但是修正的不夠澈底,所以未能令苦永遠止息,則您就只是治標而已,非治本也。所以也還不算是住持正法。
眾佛友!
如果您重視自己的行為習慣的安全有效無後患,併力求修正令澈源底,令苦永遠止息,則您就是拔除苦的根本,真離苦也。如此就是住持正法。
眾佛友!
當我們能住持正法後,也就是隨時都是保持在安全有效無後患的行為習慣之下來做事。這時所發展的一切就是正解的解脫境界之下的「解脫知見」了。
眾佛友!
佛身,即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所成就之最高境界。
眾佛友!
「以道覺故言佛。」
請您覺悟安全有效無後患之道,就是佛。
「逮審諦法,法覺故言佛。」
請您做到如實觀照諸法實相,了解任何的行為習慣,將會引發怎樣的結果。就是佛。
「超越審諦法故,故名為佛。」
請您做到完完全全無論遇到任何境界,一切的行為習慣都一定是安全有效無後患的,所以不需要再去觀照諸法實相了。就是佛。
「真覺諸法,故名為佛。」
請您做到任一眾生來求助我們時,我們都不需要起念,就自然能以最安全、最有效、最無後患的方式來幫助對方,只要對方正確選擇,則能朝向安全有效無後患來發展。這就是佛。
眾佛友!
佛之一字,說難不難,說易非易。全憑一心,心行正法律,則佛在汝心。即心即佛。
心不行正法律,則佛在汝心,但不放光。即心非佛。
念念行正法律,則念念佛。
一念行正法律,則一念佛。
眾佛友!
您當下這一念,是佛耶?非佛耶?
下課!祝正行、法行、清淨行,所願皆成就。
人多就不一一回禮,祝大家:
新的一年裡,快樂又健康,平安並吉祥,順利成諸事,道業亦進步!
現在來說今天的功課(作業)。
一、什麼是佛?
二、如何學佛?
三、如何即心即佛?
請申論之!
注意:
申論題的寫作方式是:
(一)上課老師如何說?
(二)所查到的經典中佛菩薩們如何說?
(三)您自己觀照後或修證後如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