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師:《楞嚴經》輕鬆學 卷三(之五)  


《楞嚴經》輕鬆學卷三(之五)

在開示了「五陰」、「六入」和「十二處」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以後,接下來,關於「十八界」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說道:

複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還有,阿難,為何說『六根』、『六塵』和『六識』所組成的『十八界』,本來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呢?」

【十八界】「六根」、「六塵」和「六識」之合稱。

這個「界」是內、外、中間的界限之義,「六根」屬於「內六界」,「六塵」屬於「外六界」,以根塵為緣所生的「六識」,則屬於「中間六界」,合稱為「十八界」。

其中,自然分為六組:以「眼界」和「色界」為緣生「眼識界」;以「耳界」和「聲界」為緣生「耳識界」;以「鼻界」和「香界」為緣生「鼻識界」;以「舌界」和「味界」為緣生「舌識界」;以「身界」和「觸界」為緣生「身識界」;以「意界」和「法界」為緣生「意識界」。

在「十八界」當中,「六根」和「六塵」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前文「十二處」裡面已經論證過了,因此,以下主要論證「六識」,即「六識界」,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首先,來看第一組:以「眼界」和「色界」為緣生「眼識界」,這三者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這樣說道: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

「阿難,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樣,以『眼根』和『色塵』為助緣,就產生了『眼識』。」

「那麼,這個『眼識』,到底是因為『眼根』而產生的,以『眼界』做為它的『眼識界』;還是因為『色塵』而產生的,以『色界』做為它的『眼識界』呢?」

所謂的「緣」,就是條件,當「眼根」對應著「色塵」的時候,有了這兩個條件,「眼識」自然就產生了。

有人會問了:這不就是「因緣所生」嗎?為何世尊最後竟然說「本非因緣,非自然性」呢?

答:無論「眼識」也好,還是其它法相也罷,僅從現象來說,似乎是因緣所生的。但是,大家不要忘記了前文當中,世尊對於阿難尊者的開示:「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

因緣也罷,因果也罷,一切建立在因緣果報基礎上的生死輪迴也罷,其實,都不是了義之說,而是世尊隨順世間法的方便開示。

實際上呢?一切法本自無生,終究無滅。生生滅滅的只是其「假象」而已,不生不滅的才是其本來。

關於「眼識」的非生滅性,就是說,為何「眼識」不屬於因緣所生,世尊分三種情況予以論證:第一種,是否緣於「眼根」所生,以「眼界」作為「眼識界」;第二種,是否緣於「色塵」所生,以「色界」作為「眼識界」;第三種,是否緣於「眼根」和「色塵」共同所生,並形成「眼識界」。

總共只有這三種可能性,先看第一種,是否緣於「眼根」所生,以「眼界」作為「眼識界」:

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

「阿難,如果『眼識』是因為『眼根』而產生的,既然沒有了『色塵』和虛空的參予,它也就沒有什麼好分別的了。縱然有了你的『眼識』,又有什麼用呢?」

「而且,你的『眼根』之見,沒有青、黃、赤、白等各種顏色,它根本無法表示,就算是它產生了你的『眼識界』,又從什麼地方來確立界限呢?」

這就證明,第一種情形,「眼識」緣於「眼根」所生,並以「眼界」作為「眼識界」,不能成立。

再來看第二種可能性,看它是否緣於「色塵」所生,並以「色界」作為「眼識界」。世尊繼續說道:

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

「如果『眼識』是因為『色塵』而產生的,以『色界』為『眼識界』的話。那麼,當你面對虛空,沒有任何『色塵』的時候,你的『眼識』就應當消滅了。可你為何還能夠識別,知道所面對的是虛空呢?」

「當『色塵』發生變化的時候,你的『眼識』也能夠識別出『色塵』形相的遷流變化,這恰恰證明,你的『眼識』不曾隨著色相而遷流變化。那麼,一個變化,一個不變化,這個『眼識界』應該隨著哪個來確立呢?」

【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當「色塵」發生變化的時候,你的「眼識」也能夠識別出「色塵」形相的遷流變化,這恰恰證明,你的「眼識」不曾隨著色相而遷流變化。

這顯示出世尊,以及古代印度人非常嚴密的思維邏輯。因為,假如「眼識」是由「色塵」產生的,當「色塵」變化的時候,「眼識」也就應當隨著「色塵」變化才對。這樣一來,「眼識」反而無法覺察出色相之遷流變化了。

可事實呢,並非如此,咱的「眼識」隨時都可以覺察到「色塵」的變化。這就說明,咱的「眼識」,並不是「色塵」產生的,它不隨「色塵」變化,其「識性」本來如此。

【界從何立】那麼,一個變化,一個不變化,這個「眼識界」應該隨著哪個來確立呢?

此時,「色塵」在變化,而「眼識」之「識性」不變化,可前提又說「眼識」是由「色塵」產生的。那麼,「眼識界」應該隨著那個來確立呢?

——這成了一對無法調和的矛盾,接下來,世尊繼續對此詳加論證: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如果『眼識界』隨著變化的『色塵』而確立,那它就會一同變化,所謂的『眼識界』將會從屬於『色塵』,而沒有了獨立界相。」

「如果『眼識界隨著不變的『眼識』來確立,那它就應當是恆常不變的。既然說『眼識\』是從『色塵』而產生的,同時又是恆常不變的,那麼,它就應當從屬於『色塵』的特性,而無法識別出虛空在哪裡了。」

這兩個推論都是荒謬的,也就反證出,第二種情形,說「眼識」產生於「色塵」,並以「色界」作為「眼識界」,不能成立。

那麼,第三種情形,「眼識」是否緣於「眼根」和「色塵」共同所生,並形成「眼識界」呢?請看世尊的論證:

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

「如果兼具了上面兩種情況,說『眼識\』是由『眼根』和『色塵』共同產生的。那麼,如果是『眼根』與『色塵』相結合而生『眼識』的話,它倆當中夾著眼識,中間就會出現距離和縫隙。」

「如果是『眼根』與『色塵』分離而生『眼識』的話,這個『眼識』就會變成一半兒隨著『眼根』而有知,另一半兒隨著『色塵』而無知的混合體。」

「於是,『眼識界』的體性,要麼因為它倆結合而夾雜,要麼因為它倆分離而混亂,怎麼能夠成為『十八界』當中獨立的一界呢?」

於是論證出,第三種情形,「眼識」由「眼根」和「色塵」共同產生,並形成「眼識界」,也是不成立的。

以上論證過程,讓人想起了龍樹菩薩《中觀論》當中的開示:「諸法不自生,亦不從它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大家可以對照參考。

綜上所述,「眼識」不是「眼根」所生,不是「色塵」所生,也不是「眼根」和「色塵」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緣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眼識」也不可能憑空發生,不可能是某種「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則,咱的「眼識」自動就會出現各種景象,而且,永遠也不會再消失。這,太荒謬了。所以,世尊並未加以論述。

同時,「眼識」也絕不屬於斷滅和虛無,它確實有著種種識別作用。因此,「眼識」和前面「十二處」當中的「眼根」及「色塵」一樣,本來就是不可思議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對此,世尊小結說:

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雖說以『眼根』和『色塵』為助緣,產生了『眼識界』,而實際上,這三處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眼界』與『色界』,以及『眼識界』,這三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及色界三】其中這個「色界」是「色識界」之簡稱,也就是「眼識界」的別名。

下面,在「十八界」當中,接著看第二組:以「耳界」和「聲界」為緣生「耳識界」,這三者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開示: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

「阿難,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樣,以『耳根』和『聲塵』為助緣,就產生了『耳識』。」

「那麼,這個『耳識』,到底是因為『耳根』所產生的,以『耳界做為它的『耳識界』;還是因為『聲塵』所產生的,以『聲界』做為它的『耳識界』呢?」

關於「耳識」的非生滅性,就是說,為何「耳識」不屬於因緣所生,也存在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否緣於「耳根」所生,以「耳界」作為「耳識界」;第二種,是否緣於「聲塵」所生,以「聲界」作為「耳識界」;第三種,是否緣於「耳根」和「聲塵」共同所生,並形成「耳識界」。

首先,來看看第一種情形,「耳識」是否緣於「耳根」所生,並以「耳界」作為「耳識界」。世尊說道:

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

「阿難,如果『耳識』只是因為『耳根』而產生的,那麼,既然沒有了動、靜兩種『聲塵』的參予,這個『耳根』就無法形成聽覺。一旦沒有了聽覺,『聞知』尚且無法形成,那個『耳識』又能是什麼樣子呢?」

——所謂的「耳識」,是建立在「聽聞」基礎上的「了別」,也叫做「聞知」。如果沒有了「聲塵」的參予,「聽聞」就無法形成,「聞知」也不存在,「耳識」更是子虛烏有了。

這就論證出,說「耳識」單由「耳根」所生,無關於動、靜「聲塵」,不能成立。

另外,接著再來看看,以「耳界」作為「耳識界」是否成立。世尊繼續說道:

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

「如果把『耳根\』當中那個沒有動靜『聲塵』的聽聞,叫做『耳識』的話,其實,這個聽聞根本就不成立,因為它沒有聽聞的對象。」

「怎麼能夠把這個耳朵形狀的,一片肉色的『觸塵』,叫做『耳識界』呢?那麼,除此之外,這個『耳識界』又能從哪裡確立呢?」

【雜色】非紅、黃、藍、白等等純色,而是多種純色混雜以後的顏色,通常不再鮮艷,比較樸素,也叫做「壞色」。在這裡,指的是人體的「肉色」,一般由紅、黃、白等純色混雜而成。

當沒有了動靜「聲塵」的時候,「聽聞」就無法形成,此時,咱這肉色的耳朵,即「耳根」,它其實屬於「觸塵」,不可能成為「耳識界」之所在。可是,既然說「耳識」是由「耳根」所產生,除了它之外,還能從哪裡確立「耳識界」呢?

因此,第一種可能性,說「耳識」緣於「耳根」所生,以「耳界」作為「耳識界」,不能成立。

其次,再來看看第二種情形,「耳識」是否緣於「聲塵」所生,並以「聲界」作為「耳識界」。世尊說道:

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

「如果說『耳識』緣於『聲塵』而產生,那麼,『耳識\』既然因為『聲塵』而有,就和聽聞沒有關係了。一旦沒有了聽聞的參予,也就失去了『聲塵』動靜之相的所在。」

「如果說『耳識』確實是從『聲塵』產生的,也認可聲音是因為聽聞才有了『聲塵』的動靜之相。那麼,你就應當能夠聽聞到你的『耳識\』才對。」

其中的邏輯很嚴密。確實,「聲塵」的動靜之相,必須藉助於「聽聞」才能夠觀察到。既然說「耳識」單由「聲塵」所產生,那麼,「耳識」也就具備了「聲塵」的屬性。於是,咱的耳朵,就應該能夠聽聞到「耳識」,這才對。

到底能否聽到呢?請看世尊進一步的論述:

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

「如果不能聽聞到『耳識』的話,就說明『耳識』不在『聲界』當中,『耳識界』就失去了所在;如果能夠聽聞到『耳識』的話,這個『耳識\』就和『聲塵』一樣了。」

「那麼,既然『耳識』已經被聽聞了,請問,由誰來知道『耳識』被聽聞了呢?假如沒有誰能夠知道的話,你阿難就和無知的草木一樣了。」

——假如不能聽聞到「耳識」,那麼,以「聲界」作為「耳識界」就將會無法成立;假如能聽聞到「耳識」,「耳識」就成了被聽聞對象,那麼,它的「識別」功能由誰來實現呢?

這裡需要注意,「耳識」不可以既是「被聽聞的對象」,又是能「識別」的主人。因為,這兩者是「對立面」,一個是「所知」,一個是「能知」,不可以混淆。

——當然,依據教法,到了將來,咱大家證法身的時候,會做到「能所一如」,徹底超越心和境界的對立。那是後話,如今咱還做不到。

通過世尊如此精確的論證,大家可以看到,無論「耳識」能否被聽聞,從中都將得出荒謬的結論。這就說明,「耳識」產生於「聲塵」,並以「聲界」作為「耳識界」,不能成立。

最後,再來看看第三種可能性,「耳識」是否緣於「耳根」和「聲塵」共同所生,並形成「耳識界」。世尊說道:

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

「也不應當是『聲塵』和『耳根』之聽聞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中間區域,並成為『耳識界』。因為,『聲塵』和『耳根』一旦發生混雜,當中的界限就沒有了具體位置,那麼,內里的『耳界』和外面的『聲界』,將從哪裡劃分成立呢?」

一旦形成這個混雜的「中界」,即中間區域,那麼,有知覺的「耳根」,和無知覺的「聲塵」也就混淆了,根本沒有了確定界限。那麼,「耳界」、「聲界」與「耳識界」三者,也就無法區分了。

這就證明,第三種情形,說「耳識」緣於「耳根」和「聲塵」共同所生,並形成「耳識界」。不能成立。

綜上所述,「耳識」不是「耳根」所生,不是「聲塵」所生,也不是「耳根」和「聲塵」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緣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耳識」也不可能憑空發生,不可能是某種「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則,咱的「耳識」自動就會現出各種音樂,而且,永遠也不會再消失。這,太荒謬了。所以,世尊並未加以論述。

同時,「耳識」也絕不屬於斷滅和虛無,它確實有著種種識別作用。因此,「耳識」和前面「十二處」當中的「耳根」及「聲塵」一樣,本來就是不可思議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對此,世尊小結說:

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雖說以『耳根』和『聲塵』為助緣,產生了『耳識界』,而實際上,這三處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耳界』與『聲界』,以及『耳識界』,這三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及聲界三】這個「聲界」是「聲識界」的簡稱,也是「耳識界」之別名。

下面,在「十八界」當中,接著看第三組:以「鼻界」和「香界」為緣生「鼻識界」,這三者為何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世尊繼續開示: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

「阿難,就像你所知道的那樣,以『鼻根』和『香塵』為助緣,就產生了『鼻識』。」

「那麼,這個『鼻識』,到底是因為『鼻根』而產生的,以『鼻界』做為它的『鼻識界』;還是因為『香塵』而產生的,以『香界』做為它的『鼻識界』呢?」

關於「鼻識」的非生滅性,就是說,為何「鼻識」不屬於因緣所生,也存在三種可能性:第一種,是否緣於「鼻根」所生,以「鼻界」作為「鼻識界」;第二種,是否緣於「香塵」所生,以「香界」作為「鼻識界」;第三種,是否緣於「鼻根」和「香塵」共同所生,並形成「鼻識界」。

首先,來看看第一種,「鼻識」是否緣於「鼻根」所生,並以「鼻界」作為「鼻識界」。世尊說道: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阿難,如果說『鼻識\』是因為『鼻根』而產生的,那麼,在你的心裡,把什麼叫做『鼻根\』呢?你到底是把雙爪形的那團肉叫做『鼻根』,還是把呼吸動搖當中的那個嗅知性叫做『鼻根\』呢?」

既然說「鼻識」緣於「鼻根」所生,那麼,首先應當找到這個「鼻根」,才方便討論。其中,咱的「鼻子」就是一團肉,它在呼吸當中有「嗅知」的性能,那麼,哪個才是所謂的「鼻根」呢?

通常說來,這兩者都叫做「鼻根」,其中,鼻子這團肉,叫做「浮塵根」;而鼻子的「嗅知性」,叫做「勝義根」。其它五根也是同樣的道理。可實際上,無論是「浮塵根」,還是「勝義根」,都並非實有,都了不可得,都無法成為產生「鼻識界」的緣由。

原因何在?下面就是詳細論證,世尊說道:

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

「如果把那團肉當做『鼻根』,可它其實屬於身體的一部分,而身體的知覺性,恰恰是觸覺。所以,這團肉應當叫做『身根\』,而不是『鼻根\』;它所覺知的內容,也應當叫做『觸塵』,而不是『香塵』。」

「這樣的話,連『鼻根』都找不到了,又能從哪裡確立『鼻識界』呢?」

因此,如果把鼻子這團肉,即所謂的「浮塵根」,當做是「鼻根」,並說「鼻識界」由它產生,無法成立。

再來看另一種情形,把鼻子的「嗅知性」,即所謂的「勝義根」,當做是「鼻根」,說「鼻識界」由它產生,是否成立。世尊繼續說道:

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

「如果把那個『嗅知性』當做『鼻根』,那麼,在你的心中,把什麼叫做『嗅知性』呢?」

對於「鼻根」之「勝義根」,即「嗅知性」來說,它的來源有三種可能:來自於鼻子這團肉,來自於虛空,或者來自於「香塵」。

下面,世尊一一論證說明:

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

「如果把鼻子那團肉的知性當做是『嗅知性』的話,可是,肉的知性,本來就屬於『身根』之『觸覺』,而不是『鼻根』之『嗅覺』。」

因此,鼻子這團肉的知性,不可以叫做「嗅知性」。把它當做是「鼻根」之「勝義根」,不能成立。

再來看其它兩種情形:

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

「如果把虛空當做『嗅知性』之來源的話,那麼,既然虛空自身已經具備了知覺,你的鼻子還有全身的肉反而應當沒有知覺了。」

「這樣的話,虛空才應該是你,你的身體卻失去了知覺,那麼,如今的阿難,就應當不存在了。」

這是一個荒謬的結論,從而反證出,「嗅知性」來自於虛空,根本不成立。

再看最後一種情形,世尊說道:

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

「如果把『香塵\』當做『嗅知性』的來源,知覺既然已經屬於『香塵』自身,那與你還有什麼關係呢?」

——這也同樣荒謬,從而反證出,說「嗅知性」來自於「香塵」,不能成立。

這樣的話,「鼻根」之「勝義根」,也就是這個『嗅知性』,它既不來自於鼻子的肉,也不來自於虛空,更不來自於『香塵』,它就沒有了來歷,而了不可得。

「鼻根」之「勝義根」尚且了不可得,那麼,說「鼻識界」緣於「鼻根」所生,就更加虛妄了。

此外,為了論證充分,世尊還從另外的角度,對於第一種情形,即「鼻識」緣於「鼻根」所生,以「鼻界」作為「鼻識界」,再次進行了破斥。

世尊說道:

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

「如果香、臭的氣味以及『鼻識\』,確實產生於你的『鼻根』,那麼,香和臭兩種氣息,就應當不產生於栴檀木和伊蘭了。當沒有這兩種東西的時候,你嗅一下自己的鼻子,它到底是香還是臭呢?」

「它如果是臭的,就應當嗅不到香氣;它如果是香的,就應當嗅不到臭氣。」

【伊蘭】印度一種臭味極濃的樹。

既然香臭氣和「鼻識」都來自於「鼻根」,也就是咱的鼻子,可是,一個東西只應當散發出一種氣味,不可能一會兒是香的,過了一會兒又是臭的,這不符合生活常識。

因此,世尊繼續說道:

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

「如果『鼻根\』對於香氣和臭氣,都能嗅聞的話,那就說明,你一個人,應該有兩個鼻子。要麼,面對我詢問教法的,就應當有兩個阿難,每個阿難有一個鼻子,一個聞香,一個聞臭,到底哪個阿難才是你呢?」

這是荒謬的,也就反證出,「鼻識」緣於「鼻根」所生,不能成立。

接著,在這種情形下,以「鼻界」為「鼻識界」是否成立呢?

世尊繼續說道: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

「如果說鼻子只有一個,而香、臭氣可以被鼻子同時嗅聞,它倆的來源都是鼻子,沒有差別。」

「這樣的話,香、臭氣就混淆在一起了,臭裡面有香,香裡面有臭,連香、臭兩種特性都無法獨立存在了,『鼻識界』又從何處確立呢?」

所謂的「鼻識」,就是用來識別香、臭氣之差別的,如今既然連香、臭兩種特性都混淆了,「鼻識界」也就無從確立了。

通過以上一系列論證觀察,第一種情形,「鼻識」緣於「鼻根」所生,以「鼻界」作為「鼻識界」,不能成立。

其次,來看看第二種情形,「鼻識」是否緣於「香塵」所生,並以「香界」作為「鼻識界」。世尊說道:

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

「如果『鼻識』因為『香塵』而產生,因為『香塵』而有『嗅覺』。這就好比,『眼識』因為『眼睛』而有『視覺』,所以,『眼識』反而無法看到『眼睛』。」

「同理,『鼻識』因為『香塵』而有的緣故,它就應當無法嗅知『香塵』之氣味了。」

「如果『鼻識』能夠嗅知『香塵』之氣味的話,就說明它不是『香塵』產生的;如果『鼻識』無法嗅知香氣的話,那它就不能叫做『鼻識』了。」

毫無疑問,咱的「鼻識」能夠嗅知「香塵」的氣味。於是,恰恰證明,「鼻識」不是「香塵」產生的。

另外,以「香界」作為「鼻識界」,也同樣不成立。關於其中的原因,世尊繼續說道:

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

「如果『鼻識』能夠嗅知『香塵』之氣味,可『香塵』並不因為嗅知而有,它不具有嗅知性,而『鼻識界』卻具有嗅知性,兩者屬性相反。因此,以『香界』作為『鼻識界』,不能成立。」

「反過來,如果『鼻識』無法嗅知『香塵』之氣味,就說明兩者沒有關聯,那麼,『鼻識界』建立之因,當然也就不來自於『香界』了。」

總共只有這兩種可能性,「香界」卻都不能夠成為「鼻識界」之來源。

通過上述論證可知,第二種情形,「鼻識」緣於「香塵」所生,並以「香界」作為「鼻識界」,不能成立。

最後,再來看看第三種可能性,「鼻識界」是否緣於「鼻根」和「香塵」共同所生,並在中間形成「鼻識界」。世尊繼續說道:

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

「也不應當是『香塵』和『鼻根』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中間區域,並成為『鼻識界』。因為,『香塵』和『鼻根』一旦發生混雜,中間的界限就模糊了。」

(經文當中,此段省略,依據「耳識界」之前文,同理補出)

「既然中間沒有了確定分界,那麼,內界和外界就無法形成。於是,作為『十八界』當中的一組,內里『鼻界』對於外面『香界』之嗅聞性,以及中間所生的『鼻識界』,三者同屬虛妄,了不可得。」

這段經文有省略,可參考前面論述「耳識界」的經文:「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其論證方式完全一致。

綜上所述,「鼻識」不是「鼻根」所生,不是「香塵」所生,也不是「鼻根」和「香塵」所共生。因此,它非因緣所生,乃是幻有。

另外,「鼻識」也不可能憑空發生,不可能是某種「自然而有」之存在,否則,咱的「鼻識」自動就會現出各種香氣,而且,永遠也不會再消失。這,太荒謬了。所以,世尊並未加以論述。

同時,「鼻識」也絕不屬於斷滅和虛無,它確實有著種種識別作用。因此,「鼻識」和前面「十二處」當中的「鼻根」及「香塵」一樣,本來就是不可思議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對此,世尊小結說:

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所以,應當知道,雖說以『鼻根』和『香塵』為助緣,產生了『鼻識界』,而實際上,這三處都沒有可以安立的地方。因此,『鼻界』與『香界』,以及『鼻識界』,這三處都是虛妄而不真實的,根本就不是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而有,它們本來就是無處不在的『如來藏妙真如性』。」

【及香界三】此處的「香界」指「香識界」,是「鼻識界」之別名。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