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沙門釋成觀撰注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注釋】
「楞伽」:楞伽是山名,也是城名,以此城在楞伽山頂,故以山名為城名。楞伽為梵語,中文譯為「不可往」、「不可到」、「難入」。因為此山城極高,原為夜叉王所據,在此啖食生靈,無路可通,無神通者不可往,故名。又楞伽山在今之錫蘭島上,錫蘭古名斯里蘭卡(SRILANKA),其中「蘭卡」即為楞伽之今譯。再者,以佛在龍宮說法後,自龍宮出,降服夜叉王,即於此山城開演此大乘無上經典,故以楞伽為經名。又,此經乃佛以自證境界,為諸大菩薩開演之無上圓頓法門,非凡愚可入,故名不可入。
「阿跋多羅寶」:阿跋多羅寶是梵語,中譯為「無上」。阿跋多羅寶即是無上寶。以佛在此經中所開演之五法、三性、二無我、八識,會歸於唯心現境界,乃為無上之法寶,故名此經為無上寶。
「經」:梵語是修多羅(Sutra),中文譯為契經,簡稱為經,義為契合、貫通。謂上契佛心自證境界,下契眾生根機。如是佛心與眾生心得以貫通,故名為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注釋】
「宋」:為劉宋,非趙匡胤所立之趙宋。劉宋系在晉末南北朝,為南朝之始,乃劉裕所立,故史稱「劉宋」,其年代為從西元四二○年至四七七年。
「天竺」:印度古譯名。
「三藏」:經、律、論為佛法中之三藏教典。後世乃以通達三藏教典之法師名為三藏,或三藏法師。
「求那跋陀羅」:漢譯為「功德賢」,中天竺人。因他好學大乘,故號為「摩訶衍」(摩訶衍漢譯即是大乘之義。)求那跋陀羅法師於劉宋文帝、元嘉十二年(西元四三六年)時,從海路來廣州。廣州刺史車朗,表奏文帝,文帝遂遣使迎至京師,深為崇重,京城大臣多師事之,並請講《華嚴經》。
法師以不精通華語,引以為憾,便乞求觀音菩薩為他增加智力,後夜裡夢見有天神替他換頭,於是遍通華語,便為眾開講《華嚴》。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注釋】
「一切佛語心」:「一切佛語」就是一切諸佛所共說之法門。「心」是精要之義,以此品乃集一切諸佛所共說之法門之最精要者,故名此品為「一切佛語心」。
又,諸佛所說法門之最要者,無非心地法門。故《起信論》雲:「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故心為一切佛法之本,是故名此品為「一切佛語心」。
又,此經共四品,即是四卷,每品皆名為「一切佛語心品」,這是本經最大的特色。這表示諸佛所說之法門原無二致,又表示此無上圓頓法門,乃大菩薩頓修、頓證、頓入佛地之不二法門,故各品皆同一名,此不二之義也。
「品」:即卷、目之義,等於現代所稱之章、節。
「之一」:即第一品。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南海濱楞伽山頂,種種寶華以為莊嚴,與大比丘僧,及大菩薩眾俱,從彼種種異佛剎來。】
【注釋】
「如是我聞」:「我」是指阿難尊者,謂此經為我親從佛聞。佛將入涅槃,阿那律教阿難問佛四件事:佛滅度後,佛弟子依誰而住?以誰為師?結集經典時,一切經首當安何語?惡性比丘如何處之?佛答:依四念處住;以戒為師;當來結集經時,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某大眾俱」;惡性比丘,默而擯之。
「一時」:因印度與中國記載年代之方法不一樣,故但稱一時,亦即:在某一個時候之義。
「佛」:梵語「佛陀」,中譯為覺或覺者。覺,即是離念、無念之義。故《起信論》雲:「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此即以達無念,名之為佛;若有念,則不名為覺,故《起信論》雲:「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又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故知離念方名為覺,有念則不得名為覺者。又覺有三種意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是故心體離念。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是真如,亦以此法令眾生覺。三、覺行圓滿:以上二覺皆達究竟圓滿,故稱覺行圓滿。
又,以此經言之,所謂覺者,則為覺自心現;以心外無境,一切唯心所現,若於此覺了,則名為覺。
「南海濱楞伽山頂」:「南海濱」,以楞伽山所在之錫蘭島位於印度南方之海中,故稱南海濱。「楞伽」,義如前說。
「大比丘僧」:「大」是形容名高德著。「比丘」是梵語,有三個意義: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戒。「僧」梵語全文是「僧伽」,簡稱為僧,意思是和合,或眾。因僧團是眾所和合,故名僧伽。
「菩薩」:梵語菩提薩埵之略。菩提是覺的意思,薩埵為有情,合稱覺有情,意義為:求覺的有情,及欲令有情覺悟之人。此即上求下化之義。
「俱」:在一起。
「從彼種種異佛剎來」:從各種不同的佛土來。「異」是不同。「佛剎」即佛土。一佛土即是三千大千世界。
【是諸菩薩摩訶薩無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遊戲,大慧菩薩摩訶薩而為上首;一切諸佛手灌其頂,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於五法、自性、識、二種無我究竟通達。】
【注釋】
「菩薩摩訶薩」:「摩訶」,梵語,大的意思,合稱:大菩薩,通常是指住、行、向三賢或登地以上的菩薩。尤於此經乃專為根熟或地上菩薩所說,故與會當機多是登地之大菩薩。
「三昧」:梵語三摩地(Samadhi),音譯為三昧,乃一音之轉。三昧為正受之義,俗稱為定。「三」是正,昧(摩地)為受。正受者,謂一切受不受。一切受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稱苦、樂、舍三受。何以一切受不受名為正受?以此一切受皆為依於意識取著分別六塵而有,修定者必須離於六塵之妄想分別取捨,故無所受,其心得於正定,名為三昧正受。
「自在」:解脫、無礙之義。
「神通遊戲」:其神通變化已達到自在無礙之境,故有如遊戲一般;又以其無所著故,故其視神通如遊戲。
「上首」:即是「為首」之義,亦即居大眾中之主位。
「一切諸佛手灌其頂」:「灌頂」為等覺或十地菩薩,受佛職位之儀式。有如王子在登基受王位前,由前王以水灌其頂;法王子(菩薩)亦如是,於十地中,由法王(諸佛)親「手」以一切智水「灌其」頭「頂」,令得一切智,與諸佛無二,而得成佛,即授其佛之職位。佛之職者,謂度一切眾生;佛之位者,謂佛果菩提。
「自心現境界,善解其義」:此為倒裝句,其序為:「善解」「自心現境界」之(「其」)「義」。「自心現」,謂一切法唯是自心所現,外境實無,以心執著故有,不執即無,故一切境唯在一心之用,故稱「自心現」。菩薩修行達此境界者,稱為通達而善解「自心現境界」。此實為本經一經最重要之大旨。
「種種眾生,種種心色,無量度門,隨類普現」:謂:為度「種種眾生」,皆觀其「種種心色」不同,而以「無量度」化之法「門」,各「隨」其「類」,於十方佛土中「普」遍示「現」,而度化之。「種種」即各種之義。「心色」即是色心;色即是色身,故心色即是身心;以一切法由心所造,眾生色身之別亦由其心,故先言心,後言色。「種種心色」即是《金剛經》所稱之四生九有,以六道四生眾生之身心皆有所區別故。
【詮論】
此句謂大慧菩薩已得大神通智慧,為度眾生,能化身千百億,化成與其同形同類,然後以無量方便法門度化之,此即菩薩四攝法中之同事攝。此亦即《金剛經》所云:「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而滅度之。」此為菩薩之大機大用,亦即《普門品》中所云:「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乃至「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佛在《大般涅槃經》中亦自說於因地為菩薩修行時,為度某類眾生,常示現與其同類,而度化之,如為度鴿子,則示生為鴿身,乃至示生為鹿、牛、羊、豬、蜜蜂、昆蟲等,乃至示現生為聾、盲、闇、啞、貧窮、屠夫,以至生於邊地、外道,而度化之。然此等示現皆為菩薩以大悲願力之所成就,非是菩薩有此等罪報也。又,菩薩為何隨類現身,以同事攝攝化眾生?此有二義:一、以眾生皆著我相,若示與其同,則容易攝化;二、此亦菩薩之修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亦是修行隨順眾生,即十大願王普賢菩薩之第九大願:恆順眾生。
【注釋】
「五法」:即相、名、妄想、正智、如如。
「自性」:即三種自性:妄想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亦即唯識學上之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識」:即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二種無我」:即人無我與法無我。
【詮論】
此段贊大慧菩薩於此諸法已究竟通達。上之「自心現境界」乃一經之總綱,此四類法門乃此一經之別目。佛所說種種法門,不外此一綱四目。
【爾時大慧菩薩與摩帝菩薩,俱游一切諸佛剎土,承佛神力,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贊佛:】
【注釋】
「爾時」:那時。
「摩帝菩薩」:「摩帝」即三摩地,意義為正定;以此菩薩主定,故名摩帝。定與慧乃為一體,而大慧菩薩主智,故摩帝菩薩常與之共行。
「俱游一切諸佛剎土」:「游」字非為遊玩義,乃現身度生之義,由於此二大菩薩已得自在神通,故視於十方佛土度生有如「游」戲、或旅「游」,故云「游」。
「承佛神力」:以下大慧菩薩要以偈贊佛,所贊者,為法王之境界,非大慧菩薩所能得知,故須承佛威神方能知而讚嘆。
「偏袒右肩」:「偏袒」是袒露之義。佛制將袈裟搭在左肩,露出右肩,表示恭敬,稱為偏袒右肩。《釋氏要覽》引《舍利弗問經》雲:「『於何時披袒?』佛言:『隨供養時,應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時,應覆兩肩,現福田相故。』」隨供養,例如見佛、禮佛、問訊、入眾等時候,須偏袒右肩以示恭敬。作福田,如臨齋、坐禪、誦經、入聚落、樹下坐時,令人見田相端嚴,故須通披。
「右膝著地」:又名胡跪。「胡」是西方人之義,以此禮乃西天之儀。右膝著地為單腿高跪之姿勢。
「偈」:梵語「偈陀」(Gāthā)為一種文體,譯為頌。通常以四句為一偈,且字數有一定,如為三言、四言、五言之偈等。又,偈頌常用來讚美之用,亦有用來說法者。
【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義貫】
一切「世間」之法,本「離」於「生滅」,其生滅之相「猶如虛空華」,如來以「智」照了,「不得」其「有無」、來去、生滅等相,究竟遠離一切二法之情計。然佛愍眾生迷物執妄,故「而興」起「大悲心」而普為濟度,令離於此虛妄有無之法,而得證法身。
【詮論】此偈贊佛離於凡夫妄見。
【一切法如幻,遠離於心識,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注釋】
「一切法」:指世出世間、內外、根塵識等諸法。
「心識」:指心意意識而言。
「遠離」:謂本性即離,當體即離,非作而令離,如二乘之所為。
【義貫】
「一切」諸「法」本來「如幻」如化,不可執取,其性本「遠離於心」意「識」之分別取著,如來以「智」照了,故於一切法「不得有無」、來去等相;然以二乘之人雖離我執,猶未達法空,故執法為實有,是故見有生死可離,有涅槃可證,不得究竟。
又,唯識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雖已達境空,猶執心為有,亦未達究竟。佛以愍此等權小之機,故「而興」起「大悲心」,廣為濟度,令見實際。
【詮論】此偈為贊佛離於二乘、權小之謬見。
【遠離於斷常,世間恆如夢,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
【注釋】
「斷常」:為外道之邪見。「斷」謂斷滅,謂死後即一切皆無,所謂「一了百了」。「常」謂一切永遠如是,恆常不變:如生為人,生生世世皆為人,如生為豬,生生世世皆為豬。又,執常論者,多執一切皆為大自在天所造,故一切恆常不變。此斷、常二見,皆為撥無因果,與一切法因緣生之正理相違,故稱邪見。蓋若執此二見,則無因無果:若執斷見,則計雖造善造惡,亦無來生受果報;然實有果報,因果昭然,故知此斷見為非。若執常見,則計一切皆由大自在天所決定,一切法無論如何皆常恆不變,如是則亦同於無因無果;然實有造惡墮生死,修道而出輪迴、證聖果者,故知一切皆在眾生自心為之,非由大自在天一人所造。此斷常二見即所謂撥無因果者,執此二邪見者,其罪甚重,死後當墮地獄,以其壞一切法故,不但壞世間因果,亦壞出世間因果,如是則無人修行;不修行,則眾生永無出離生死之期,是為斷善根佛種,故學佛人最須遠離此二見。
【義貫】
佛已「遠離於」外道之「斷常」二種邪見,觀了一切「世間恆」悉「如夢」,亦如夢境,乃唯自心所現,本離於斷常二相;佛以無上正「智」照了。故於一切法「不得有無」斷常二相。然而佛以憐愍凡夫外道執斷常邪見之人,自害害人,當受大苦,故「而興」起「大悲心」而度化之。
【詮論】此偈為贊佛離於外道邪見。
【知人法無我,煩惱及爾焰,常清淨無相,而興大悲心。】
【注釋】
「人法無我」:即人無我與法無我,亦即人空及法空。此為佛與大菩薩所證之境界,已超乎二乘之人無我,而達法無我,因此人法雙空。「無我」即是空義,亦即不執為我、我所之義。
「煩惱及爾焰」:「煩惱」即煩惱障,亦即是事障。「爾焰」為梵語,即是智障,亦稱所知障,此為理障。此理事二障斷盡方能證人空、法空:煩惱障盡時,證人空(人無我);所知障斷盡時,則證法空(法無我)。
【義貫】
佛如來以智證「知人」及「法」二者皆「無我」;故如實了知「煩惱」障「及爾焰」(所知障)之本性「常」自「清淨」、無相,了「無」能證所證、能斷所斷等之能所二「相」。菩薩於斷證雖已造極,然能所之相猶昭然未泯,故仍未達究竟,佛因是「而興」起「大悲心」而教化之,令境空心泯,速入佛地。
【詮論】此偈為贊佛已離菩薩微細之能所斷證二相。
【一切無涅槃,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遠離覺所覺,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
【注釋】
「一切無涅槃」:「涅?」:即是滅度義、謂滅生死、度煩惱;亦即寂滅,離生死、出三界,得解脫之義。「一切無涅槃」,謂一切法其自性本來涅槃,本來空寂,無有生起,既無生起,則無有滅,因此不用更求寂滅,否則即是頭上安頭,一切法當體即是涅槃寂靜。此是佛所自證之極理,是故能夠度而無度,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無有少法可得。
「無有涅槃佛」:意即「無有」證入「涅槃」之「佛」,或「無有」在「涅槃」之「佛」。第一義:若有證涅槃之佛,則佛有能證、所證,則不得謂為佛,以佛已離一切相故,故《金剛經》雲:「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一切相皆離,更何況能證所證相,因此不可謂有證涅槃之佛,故偈雲:「無有涅槃佛」。第二義,無有在涅槃中之佛:若佛在涅槃之中,則不能大作佛事,度化眾生,若不度生,則不得謂為佛,因此說「無有涅槃佛」,此則贊佛度生無盡也。
「無有佛涅槃」:從來沒有一尊「佛」是入於「涅槃」的。因佛已證一切法皆自性涅槃,因此不更須再證入涅槃,否則即如上所言之頭上安頭,床上架床,而成二乘之顛倒。以此之故,佛不用再入於涅槃,即於生死而見涅槃,此即《大般涅槃經》中所明之無相涅槃,亦即不用取涅槃相而涅槃,以佛已離一切諸相故,連涅槃相亦離。此句之第二層意義為:佛以如是大智,而起大悲度世,是故諸佛皆不究竟涅槃,此即上偈所云:「智不得有無,而興大悲心」,蓋佛已自證一切皆自性涅槃,則不見有眾生、煩惱、生死,如是佛亦可入於涅槃矣;如佛初成道時,即因此而思欲入於涅槃,然念眾生猶迷諸法自性,枉受辛苦,故不入於涅槃,而由梵天王之勸請,轉於正*輪。是故,佛以大悲故,皆不究竟涅槃,故云:「無有佛涅槃」。
「遠離覺所覺」:「覺所覺」是能「覺」與「所覺」。能覺即是指佛,所覺即是指涅槃理,亦是泛指一切佛所證之理。此謂:佛已「遠離」能「覺」與「所覺」,是為總結佛已離能所之相。蓋佛名覺者,今既連能覺、所覺皆離,是故《金剛經》雲佛於阿耨菩提為無有少法可得;若有少法可得,乃至少許覺相,皆是能所熾然相待,未能達於自覺聖智法性真身,是故佛名「無所著等正覺」者,以此。
「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無有」即是「無」。「若」,語助詞,亦可當「或之義」。簡之,「若有若無有」,亦即「有與無」之義。此二句合謂:佛於有與無兩者,悉皆遠離。「有」與「無」,可指上述之外道所執斷常二見,亦可指凡小之見有見無:凡夫見有,是故貪愛生死;二乘見無,是故憎生死愛涅槃。簡言之,一切凡愚邪小之斷常等見,皆本於有無二法,擴而言之乃至四句及六十二見、一百零八見,皆從見有見無而生。是故宗門謂「離四句,絕百非」者,以此,以斷妄想根本故。
【詮論】此二句為贊佛於「有」「無」等二邊之見,悉皆遠離。
【義貫】
佛已自證一切法自性本來涅槃,是故「一切」法「無」有更須「涅槃」者:是故「無有」一法名為「涅槃」且為「佛」所證者,亦「無有」一人名為「佛」而能證於「涅槃」者。如是,佛則「遠離」於能「覺」與「所覺」,及一切能所相。乃至「若有、若無有」等,「是」一切「二」邊之見,「悉」皆「(俱)」遠「離」。
【詮論】
此段第一句「一切無涅槃」是總說,下二句:「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是別說,即再分別說明一下佛所自證的「一切無涅槃」之結果:因佛已證「一切無涅槃」,是故離能證所證相,而「無有」證得「涅槃」之「佛」,亦「無有佛」入於「涅槃」。
複次,「一切無涅槃」是總說佛已離於能證所證,下二句則分別說離於能證之佛、與所證之涅槃,亦即是謂「無有」一法名為「涅槃」而為「佛」所證者(此明離於所證之涅槃),亦「無有佛」而能證於「涅槃」(此明離於能證之佛)。至此一切能所皆悉已離,以連能證之佛都離,又有何物不離!是故接下去說:「遠離覺所覺」。
複次,有噁心邪見愚痴之人,取斷滅見,見有實法,而謂佛實入於涅槃,而取滅度——而佛實不涅槃,亦不取滅度,以佛已證能所雙泯故,若言佛有實涅槃者,是為謗佛。此不但謗佛無有大悲,棄捨眾生而取滅度,亦復謗佛猶有能證所證,未達究竟,是則於佛之悲智二者起雙謗,是故佛於《大般涅槃經》中雲:若有人言佛有涅槃者,為魔伴黨,非我弟子。然佛之所以示現入於涅槃者,乃為度化愚痴之人,令見有涅槃可入,而不復樂於生死流轉,因此勤修道業,得出離故。而佛實不入於涅槃,以法身常住不滅故。是故六祖大師言:「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凡愚謂之死,外道執為斷。」亦是破斥凡小邪執也。
【牟尼寂靜觀,是則遠離生,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
【注釋】
「牟尼寂靜觀」:「牟尼」即釋迦牟尼佛。「寂靜觀」,即以寂靜無念、無分別之心觀於一切法。蓋佛已離於能所等一切相,故其心究竟寂靜無念,無有作意,而其觀於一切法者,則為清淨之無功用行。再者,前面最初贊佛離於凡見,最後贊佛離於佛見,如是一切見盡,故其心廓然如虛空,亦如虛空之寂靜,故能以此寂靜心觀於一切。
「是則遠離生」:此謂以如是離於諸相諸見之寂靜心觀於一切法,如「是則」能「遠離生」滅等相,而證得無生滅,得無生忍。「生」即是生滅之略。
「是名為不取,今世後世淨」:「不取」是不執取,「取」,即十二有支中「愛取有」之取支。「今世後世」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略稱,以順偈文字數故略。「淨」即清淨。此二句承上言:若人能遠離於生滅等相,證於無生,「是」則「名為不」執「取」一切法,不得一法,不得五蘊、六塵、乃至十二入、十八界等,如是不取,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悉得清「淨」,而證於清淨法身,無有少法可得。
【義貫】
此四句偈合言,則有二義——(一),以佛已泯絕能所等相,是故唯有吾佛釋迦「牟尼」如來,能以離一切相之「寂靜」之心而「觀」於一切法,如是雖本體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如「是則」能「遠離」一切虛幻「生」滅之相,證得無生滅。「是」亦「名為」「不」執「取」一切法,以見一切無有生起故,故不可取著;以此之故,佛如來「今世後世」三世皆「淨」,無所著,等虛空。(二)、若世人能如釋迦「牟尼」如來以「寂靜」無所有之心「觀」於一切法,「是」人「則」能「遠離」於一切「生」滅之相,證得不生滅,入無生忍;如「是」則「名為不」執「取」一法,以不取故不有,於是「今世後世」常得法身清「淨」,無有染著。
【爾時大慧菩薩偈贊佛已,自說姓名:我名為大慧,通達於大乘。今以百八義,仰諮尊中上。】
【注釋】
「自說姓名」:因大慧菩薩為從他方佛土來,非釋迦佛常隨之眾,故於以第一義諦偈贊佛之後,恐海眾有疑:此何人斯?而能作如是獅子吼!是故自說姓名。
「百八義」:為一百零八個問題,此為求其整數,並非正好一百零八個問題。又,百八,通常指其數之多之義。又,一切眾生之迷情,皆由百八煩惱而起,而百八煩惱則由於心中有百八之疑惑,若此百八之惑得解,則煩惱自然寢息,故大慧菩薩以百八疑為問,請世尊決疑解惑。
「仰諮尊中上」:「仰」為敬仰之義,「諮(zī①同「咨」。徵詢;商議[consult]國有大政,必議之於前訓,諮之於故老(《後漢書》)。又如:諮事(詢問政事);諮析(商討辨析);諮謀(商議謀劃)②通「資」。供給[provide]。如:諮酒(敬酒))」為諮詢,請教之義,「仰諮」即為恭敬地請教。「尊中上」即一切「尊」貴人「中」之最「上」者。
【義貫】
「爾時大慧菩薩偈贊佛已,自說姓名:我名為大慧」,為欲「通達於大乘」之理,「今以」一「百」零「八」問題(「義」),恭問(「仰諮」)於一切「尊」貴人「中」之最「上」者。
【世間解之士,聞彼所說偈,觀察一切眾,告諸佛子言:汝等諸佛子,今皆恣所問,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
【注釋】
「世間解」:為佛十號之一。佛之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間解」謂佛於世間之一切法性、法相、因緣、果報等,無不解了。
「佛子」:有二義:一、泛指一切佛弟子,以佛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故。二、特指菩薩而言,蓋佛如父、菩薩如其子,以菩薩為能紹隆佛種,故名佛子。又《法華經·譬喻品》雲:「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故稱佛子。
「咨所問」:「咨」,任也。「咨所問」即隨你問。
「我當為汝說,自覺之境界」:即「我當為汝說」佛如來所證之「自覺」聖智「之境界」。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
【注釋】
「承佛所聽」:「承」,蒙也。「聽」,許也。謂「承」蒙「佛」之「聽」許他發問一百零八個大問題。
「頂禮佛足」:「頂禮」即五輪著地。前面大慧菩薩在開始以偈贊佛時,僅是「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現在卻「頂禮佛足」,為什麼?因此時佛已應許他發問一百零八問題,且佛說他將以自覺聖趣之境界回答這些問題。佛自說自證境界,這是稀有殊勝的因緣,大慧菩薩為感激佛之悲懷,故頂禮以謝。又,諸佛皆在楞伽山說自證境界,今釋迦佛亦如前佛所行而於此說自證境界。
【云何淨其念?云何念增長(1)?】
【注釋】
「云何淨其念」:「云何」即如何。「念」,即是意,或心,或心念。此第一個問題為最緊要者。蓋一切修行最主要者為如何淨其心,《維摩詰經》雲:「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又,「念」亦可作妄念解,若妄念淨,則法身清淨,此即是問如何以定水洗滌妄念。複次,若能淨念,則得離念,離念無念,則與佛等,而名為覺,以無念心體即是法身,以法身離念故。是故若知如何淨其念,即是知如何達於無念,入於佛地。是故六祖言:「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是故大慧菩薩百八問中,以此為第一問,以上通佛地故。
「云何念增長」:「增長」為相續不斷之義,有如枝椏蔓延,綿綿不絕,眾生心念亦復如是,與日增長念念相繼,無有間斷。前面問菩薩如何修行自淨其心念,以達無念,而證佛法身。然菩薩修行,為度眾生故,是故第二問即問眾生之心念或妄念,為何念念增長,不見減少,以致心不得清淨解脫?此即六祖所云:「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系縛。」若得知眾生心念為何相續不斷,則不但可為度生之資,亦兼以自利也。
【云何見痴惑?云何惑增長(2)?】
【注釋】
「云何見痴惑」:即是洞視,照見。「痴惑」即是無名惑。「見痴惑」亦即是斷無明惑,然此為大機者言,故非如小根機者之制之令斷,而是照見透達其體非有無,是故言:「了知而已,不必更斷」,即是此意。
【詮論】
「云何見痴惑」,乃是問菩薩修行時如何斷惑,蓋以斷惑方能證真。下一句「云何惑增長」乃是問眾生因何會起無明惑,而念念增長,無有盡期?此句魏譯本作:「何因有迷惑」,則是問一切眾生無明惑之起因。
綜合而言,此四句偈,則前兩句言:云何眾生於其本來無念之心體中,而有妄念產生、增長?及如何淨此妄念?接下來兩句言:此最初一念之妄動,又如何發展成無明妄惑,及如何斷此惑?
【何故剎土化,相及諸外道(3)?】
【義貫】
佛如何於諸「剎土」(佛土)中,「化」現種種「相」,度化眾生「及諸外道」?
【云何無受次(4)?何故名無受(5)?】
【注釋】
「無受次」:即是無覺「無受」亦無「次」第之真空理定,此為佛定,故無有次第之相可言,故除佛外無有能入者,亦無覺受之相,以凡小之定皆仍有喜、樂、舍等相,以依於心意識故。
「無受」:即是滅受,亦即二乘之滅受想定,或稱滅盡定,亦名第九次第定。此定名為第九次第者,蓋為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定)之上,此九種定為有一個接一個,次第而上之序,故名九次第定。此處「無受」而不如上句之言無次第者,即說是無受且依次第而得之定,亦即是凡小之滅受想定,非如上句之佛定。
【義貫】
如何是佛之「無」有覺「受」之相,亦無有「次」第之真空理定?又如何方是二乘之滅受(「無受」)想之第九次第定?
【詮論】
此為問佛定與二乘定之差別。
【何故名佛子(6)?解脫至何所?誰縛誰解脫(7)?】
【義貫】
菩薩「何故」而「名」為「佛子」,菩薩依教修行便能得解脫,「解脫」以後,到哪裡去了呢(「至何所」)?既有解脫,一定有系縛,則迷時「誰」受「縛」?悟時又是「誰」得「解脫」?
【何等禪境界(8)?云何有三乘(9)?唯願為解說。】
【注釋】
「何等禪境界」:「境」與「界」須分開講。「禪境」,為禪觀所緣之境;「界」為界限,指此等所緣境之界限、範圍。蓋修習禪定必須作禪觀,而禪觀又必須有所緣之境:如修四念處觀,其所緣境為身、受、心、法;修十一切處則緣青、黃、赤、白四種顏色;修四空定則緣空、識等;其它如白骨觀緣骨相及其白色,九想觀緣死屍變異壞滅相,以及慈悲觀、淨土十六觀等。此等觀境必須有界限,不可漫無止境,是故此句魏譯本作:「禪者觀何法?」簡述此句之義為:修「禪」定應觀何等「境」?其「界」限、範圍為何?
「云何有三乘」: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乃為欲令眾生入於一佛乘,為何又說有三乘?為何不直說唯一佛乘,唯此為真,無若二若三?
【詮論】此問究竟與方便,權與實如何相融?
【緣起何所生(10)?云何作所作(11)?】
【注釋】
「緣起何所生」:佛說一切法因緣生,是名為「緣起」。然此能生一切諸法之因緣,究竟從哪裡來的呢?
「云何作所作」:「作所作」即能作與所作。謂一切法既然因緣所起,為何還有能作與所作。
【詮論】此二句問善惡緣起,及所作業果。
【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12)?】
【注釋】
「俱異說」:外道之妄執多端,然不出於有無四句。四句者為: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俱」即是「亦有亦無」之雙亦,「異」即「非有非無」之雙非,然此四句皆以有無為本。
「增長」:外道以四句為本,展轉增長而成百非,故稱增長。
【義貫】
外道之有、無、雙亦(「俱」)雙非(「異」)四句為從何而來,又此四句又如何「增長」發展成百非,及一切邪見,令人增長痴惑?
【云何無色定(13)?,及與滅正受(14)?】
【注釋】
「無色定」:為無色界之四空定,為凡夫之最高定。
「滅正受」:「滅」為小乘之滅盡定;「正受」為三昧正受,義為正定,以其為小乘聖人所修,故為正定,以別於凡外所修四空定之為邪定。
【義貫】
凡外所修之「無色」界四空「定」,「與」小乘聖者所修之「滅」盡定之三昧「正受」,有何差別?
【云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15)?】
【注釋】
「想滅」:為凡外所修之無想定,此定抑制意識,令不起現行,而現出無想之狀態,故稱「想滅」。
「何因從定覺」:凡外修無想定,灰心泯智,命終後,可感生無想天,壽五百劫;其壽將盡時,又於定中有覺想生。此問:既然已滅了想,而入於無想之定,為何於壽將盡時,又會「從定」中生出「覺」想?
【義貫】
凡外所修之無想定(「想滅」),其行相如何?又,無想天之天人於壽將盡時,「何因」又令其「從」無想「定」中生出「覺」想?
【云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16)?】
【注釋】
「所作生」:「所作」即禪定所起之神通妙用;「生」即生起。
「進去」:即往來。
「持身」:即持身不動。有二義:一、謂恆於定中;二、謂菩薩能身不離本處,而於各恆沙剎土現身度生,此乃得意生身之謂也。
【義貫】
為何從禪定中,有種種神通妙用(「所作」)「生」起?又為何此神通能令菩薩往來(「進去」)諸佛剎土,且又能令之「持身」不動,不離本處?
【詮論】
此二句為問從禪定所起之神通妙用之行相。
【云何現分別(17)?云何生諸地(18)?】
【注釋】
「云何現分別」:此問如來如何「現」身說法,而「分別」諸法之種種性相差別?
「云何生諸地」:「諸地」即菩薩之十地。此問:菩薩云何而得悟入於諸地?此句唐譯作:「云何入諸地?」
【義貫】
如何「現」身說法,而「分別」諸法之種種性相差別?菩薩如何而得悟入(「生」)於「諸地」?
【破三有者誰?何處身云何?往生何所至(19)?】
【注釋】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亦即三界。
「何處身云何」:應作「何處、身、云何」,亦即「何處?(以何)身(及)云何?」。義為:此佛子破三有時,是在「何處」破?以何「身」破?及如何(「云何」)破?
「往生何所至」:謂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後,又往何處去受生?
【義貫】
能「破三有」而出三界的人是「誰」?此佛子在破三有之時,是在「何處」破?以何「身」破?又如何破法?且既破三有出三界之後,又到何處去受生?
【云何最勝子(20)?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21)?最勝為我說。】
【注釋】
「云何最勝子」:「最勝」為佛,「最勝子」為佛子,亦即菩薩。此問:如何才能入菩薩位,為法王子?
【義貫】
如何才能入菩薩位,堪稱為「最勝子」?如何才能「得神通,及」身心「自在」之「三昧」?「三昧」之「心」相為何?希望「最」殊「勝」之法王「為我」解說。
【云何名為藏(22)?云何意及識(23)?云何生與滅?云何見已還(24)?】
【注釋】
「藏」:即藏識,亦即第八識,阿賴耶識;以阿賴耶為我愛執藏,故名藏識。又此識亦是貯藏一切善惡業習之體,故名為藏。
「意及識」:「意」即第七末那識,又名第七意識,故簡稱「意」。「識」,即第六意識,以其功能為以了別為主,故簡稱「識」;「識」者,識別也。
「云何生與滅」:此問七識為何有生滅?
「云何見已還」:「見」是指七識緣自心與外境諸法,而生起諸見。「見已還」,是指既起諸見之後,如何此諸見又於剎那之間「還」歸無有?「還」,亦即滅之義。此末二句,魏譯作:「何因見諸法?何因斷所見?」唐譯作:「云何起諸見?云何退諸見?」
【義貫】
為何第八識「名為藏」識?為何第七識稱為「意」識,而第六識稱為「識」?
為何前七識緣自心、外緣六塵之境,而現有「生與滅」,而起種種「見」(亦見自心、外境有生滅之相)?又為何此種種見生起之後,又於剎那間「還」滅無餘,是何道理?
【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量(25)?】
【注釋】
「種性」:三乘共有五種性。
「非種」:指一闡提,一闡提為不信三寶之人,以其信不具,不在三乘之內,故稱「非種」性。
「心量」:即唯「心」現「量」,謂一切法唯心現也。
【義貫】
眾生為何會有三乘五「種性」及一闡提(「非種」)之種種差別?既然有各種種性之別,為何又說一切法為唯「心」現「量」?
【云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26)?云何無眾生?云何世俗說(27)?】
【注釋】
「云何建立相」:「建立相」即如來所建立施設之種種法相。此句問:為何如來建立種種法相?
「及與非我義」:「及與」,疊詞,即是「及」、或「與」之義。「非我」,即無我。「義」,即理。此句問:又為何建立無我之義理?
「云何無眾生」:「無眾生」即是一切法空,以第一義諦中,不見有一法生起,亦不見有眾生生滅。又,一切法依眾生而生,既無眾生,則無一切法,是故一切法空。因此,「無眾生」即是第一義諦一切法空之代詞。
「云何世俗說」:「世俗說」唐譯作「隨俗說」。此即世諦。蓋世諦乃如來隨眾生心所樂者而說,令其易入故。
【義貫】
為何如來「建立」施設種種法而顯現有「相」?又同時亦建立諸法無我(「非我」)的道理(「義」)?為何如來開示「無」有「眾生」生滅,無生無滅、一切法空之第一義諦,而同時又隨世俗而開演世諦(「世俗說」)?(如是,真俗二諦如何並立?如何融通?)
【云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28)?】
【注釋】
「不生」:為不起,即是不起斷常二見。
【義貫】
如何是「斷見、及常見」,以及如何方能遠離、「不生」起此二邪見?此二句唐譯作:「云何得不起,常見及斷見?」魏譯作:「何因不見常?何因不見斷?」大意與宋譯相同,然似乎宋譯於意義上稍勝,雖然於文字上比較難了解一點。蓋若依宋譯,則為先問明什麼是常見與斷見,然後再問如何遠離,於理較明。
【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違(29)?】
【義貫】
為何「佛」與「外道」,「其」行「相」上,多有「不相違」之處?如外道有苦行,而佛亦曾示現行苦行;外道亦有仿效佛行者。如是邪與正如何分辨?
【云何當來世,種種諸異部(30)?】
【注釋】
「當來世」:即未來之世。
「異部」:即不同之部派。
【義貫】
為何如來滅後,於未來世中,佛法中會產生「種種」不同之部派(「異部」)?
【云何空何因(31)?云何剎那壞(32)?】
【注釋】
「剎那」:梵語,中文譯為一念,或念頃,為極短促之時間。《探玄記》雲:「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大藏法數》曰:「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中有九百生滅。」
「壞」:即變異與滅之義,亦即生住異滅四相中之異滅二相。
【義貫】
「云何」名為「空」?又,「何因」名為空?「云何」一切法生起之後,又於「剎那」間便變異「壞」滅?此問既然一切法性空,為何又有剎那變壞?
【云何胎藏生(33)?云何世不動(34)?】
【注釋】
「胎藏」:因含藏在胎中,故稱胎藏。人、畜、龍、仙都是胎生。
「世不動」:「世」指世間。依理言,出世間方有不動者,世間而有「不動」者,指四禪天,因四禪天不受壞劫之三災所及,故名世間之不動者。(三災:為壞劫中最後一增減劫——即第二十增減劫——所起之火災、水災與風災,此三災為壞器世間。)
【義貫】
為何眾生有從「胎藏」而「生」的?為何「世」間有「不」為壞劫之三災所「動」之四禪天?(蓋胎生即有動,以相對於四禪天之不動。)
【何因如幻夢,及揵闥婆城?世間熱時焰,及與水月光(35)?】
【注釋】
「如幻夢」:即「如幻」亦如「夢」。
「揵闥婆城」:即海市蜃樓。
「熱時焰」:又稱陽焰,亦即莊子所謂之「野馬塵埃」。此為初春時,於原野上,由陽光照射空氣中之浮塵,產生折射、反射等作用,而造成有如水波形相之幻象。因此渴鹿或其它動物見了,便會去趨向它。本經中佛說:「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
「水月光」:為水中之月光。
【義貫】
為何世間如夢似幻,如海市辱樓,如陽光與浮塵所產生的虛幻水影?及如水中之月,皆非實有而現有相?眾生因此迷其表相,執以為實,趨之不捨。
【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36)?】
【注釋】
「覺支」:為七覺支(一、擇法覺支,二、精進覺支,三、喜覺支,四、輕安覺支,五、念覺支,六、定覺支,七、行舍覺支)。
「菩提分」:即是三十七助菩提法,又稱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義貫】
佛因何「說」七「覺支」及三十七助道品法?
【云何國土亂(37)?云何作有見(38)?】
【注釋】
「國土」:即世間。
「亂」:即戰亂。
「作有見」:即於空無一法中作有法之見。
【義貫】
為何世間(「國土」)會有戰「亂」?為何眾生會於空無一法中執有諸法之見?(此「作有見」實為一切爭執,及國土有戰亂之主因,以見有法可執取、可爭,故興戰而爭,若不見一法,見法實相,則國土無爭無亂矣。)
【云何不生滅,世如虛空華(39)?】
【注釋】
「虛空華」:謂生翳眼病之人,妄見空中有花,稱為虛空花,翳眼比喻眾生智眼本淨,為妄想所迷覆,故於一真法界中妄見有諸法生起,此諸法猶如虛空華,本自無生,以翳眼故見有生,諸法亦如是,以眾生迷真故見妄。故若言見虛空華,即知有翳眼,亦知空華為自心妄見之相,本無所有。
【義貫】
「云何」證悟「不生滅」之人,便可觀一切「世」間猶「如虛空華」,無體無相?(因唯有悟無生者,始能解了空華相,非凡小境界,故問「云何」。)
【云何覺世間?云何說離字(40)?】
【注釋】
「覺世間」:謂說法令世間人覺悟。
「離字」:謂「離」文「字」語言相也。
【義貫】
為何世尊自以說種種法而令「世間」之人「覺」悟,然卻又「說」:若欲自覺覺他,必須「離」於文「字」相,不著文字相?(言與無言,如何調合?)
【離妄想者誰?云何虛空譬(41)?】
【義貫】
能「離妄想」之人是「誰」?離於妄想,即是離念,若離念,即等虛空界;故問:為何以「虛空譬」喻離念之心相?
【如實有幾種(42)?幾波羅蜜心(43)?】
【注釋】
「如實有幾種」:此句唐譯與魏譯皆作:「真如有幾種?」「如實」,即如實之理,亦即真如之理。
「波羅蜜心」:即發心修行波羅蜜(到彼岸)之心,亦即自度度他之心。「波羅蜜」即是度。
【義貫】
真「如實」在之理「在幾種」?欲自度度他,而修六「波羅蜜」之「心」有幾種?(真如為理,波羅蜜為行,理與行必須調配,故問有幾種,以便套用。)
【何因度諸地(44)?誰至無所受(45)?】
【注釋】
「度諸地」:「度」是超越,「諸地」之「地」是地位,即十信以上之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總名為地位,在此稱「諸地」。「度諸地」即是不由階次,頓超諸地之義。
「無所受」:即是無所得,此為佛果之極證。
【義貫】
以「何」原「因」具圓頓根機之人能不由階次,而頓超「諸地」?又,能達無所得之極證者為誰?
【何等二無我?云何爾焰淨(46)?】
【注釋】
「二無我」:即人無我(人空),與法無我(法空)。
「爾焰」:即智障,或理障。
【義貫】
如何即是達人法二空之境界?如何方能淨除智障?
【諸智有幾種(47)?幾戒眾生性(48)?】
【注釋】
「幾戒眾生性」:眾生之根性慾樂各不同,如來制戒為適合眾生根性,故問戒及眾生根性各有幾種。
【義貫】
聖「智」共「有幾種」?佛所制「戒」共有幾種以適應「眾生」之根「性」?
【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49)?誰生諸語言(50)?眾生種種性(51)?】
【注釋】
「寶」:為珠寶。
「摩尼」:即摩尼珠;為如意寶珠。
【義貫】
世間之一切珍寶如摩尼珠等,以及世間語言,眾生種種根性,究竟是誰生起的?
【明處及伎術,誰之所顯示(52)?】
【注釋】
「明處」:即五明,為印度最主要的五種學術。稱為「明處」是指此五者為學術中人所必須「明」了之「處」。五明(或五明處)為:一、聲明,即文字音韻學;二、工巧明,即工技學;三、醫方明,即醫學;四、因明,即邏輯學;五、內明,亦即各家學者的專長,如婆羅門以四吠陀為內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經為內明。
「伎術」:「伎」同「技」字。伎術即種種世間方外之技藝學術。
【義貫】
五種學術(五「明處」)「及」世間種種「技」藝方「術」,最先是由「誰」所傳授的?
【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成為有幾種?(53)云何名為論?(54)】
【注釋】
「伽陀」:亦即偈頌,亦稱孤起,與重頌不同。孤起頌為單有頌,沒有長行;重頌則為在長行後,再以偈頌重宣一次長行所說之大義。
「成為有幾種?云何名為論」:「成」,為成就之義,亦即如來所成就之理。「論」為解釋如來所成就之理者。
【義貫】
孤起的偈頌(「伽陀」)共「有幾種?長頌及短句」頌各有幾種?如來所「成」就的法「有幾種」?解釋這些法的「論」又有幾種?最後這兩句,魏譯作:「法復有幾種,解義復有幾?」唐譯作:「道理幾不同,解釋幾差別?」
【云何生飲食(55),及生諸愛欲(56)?】
【義貫】
為何有「飲食」產「生」?眾生為何會有種種「愛欲」產「生」?此為問飲食、男女。蓋經雲:一切眾生依食而住;又雲:眾生皆以淫慾而正性命(「正」為得之義。義為眾生皆因淫慾而得性命)。
因此,飲食與愛欲為眾生性命之最要者:飲食以維持此一期報身之性命,得以延續,淫慾為延續後代之性命,而實亦為眾生生死流轉之關鍵也?故問從何而生?
【云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57)?】
【注釋】
「轉輪」:即「轉輪聖王」,略稱轉輪王,或輪王。轉輪王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天感得輪寶,轉其輪寶而降伏四方,故曰轉輪王。轉輪王出世之時為在增劫,人壽至二萬歲以上時,及在減劫,人壽自無量歲至八萬歲之間時。轉輪王之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金輪王統領四大洲;銀輪王統三大洲,銅輪王統二大洲,鐵輪王統一大洲。《俱舍論》曰:「《契經》雲:若王生在剎帝利種,紹灑頂位,於十五日受齋戒時,沐浴首身,升高台殿,臣僚輔佐,東方忽有金輪寶現,其輪千輻,轂輞具足……。」
「小王」:為臣屬於輪王,為輪王所封之地方之王。
【詮論】此為問人間之帝王。
【云何守護國(58)?諸天有幾種(59)?】
【義貫】
為何世間之「國」土有許多人、神「守護」?及三界之「天」人共「有幾種」?
【云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60)?】
【詮論】此問欲界諸天、大地及日月星辰之相。
【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61)?弟子有幾種(62)?云何阿闍黎(63)?】
【注釋】
「解脫」:為已證解脫之無學人,亦即四果阿羅漢。
「修行」:即未證第四果者,仍須有所修學,亦即是有學人,以四果以下,諸漏未斷故。
「阿闍黎」:為軌範師,亦名教授師。
【義貫】
已證「解脫」之無學人,與未證解脫而仍須有所「修行」之有學人,「各有幾種」?佛「弟子有幾種」?如何才能稱為佛法中之教授師(「阿闍黎」)?
【佛復有幾種(64)?復有幾種生(65)?】
【注釋】
「生」:即本生之義。
【義貫】
「佛」「有幾種」?以佛有法佛、報佛、化佛三種之別,故問。又問佛有多少本「生」之事,亦即宿世所行事。
【魔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66)?】
【注釋】
「魔」:梵語魔羅(Mara),譯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以其能害人命,障礙人之善事,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之天主為魔王,其眷屬為魔民。魔共有四種: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大智度論》曰:「除諸法實相,余殘一切法,盡名為魔……問曰:何以名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
「異學」:九十六種外道皆稱異學。
【義貫】
壞人功德善事之「魔,及諸」外道「異學」「各有幾種」?
【自性及與心,彼復各幾種(67)?】
【義貫】
「心」與「性」各有「幾種」?(佛於此經中言有三種自性。)
【云何施設量(68),唯願最勝說。】?
【注釋】
「施設量」:「量」為凡是有名、有相之事、理等皆稱為量,以其可以稱「量」、比度、思「量」,故稱為量。(如「現量」、「比量」、「非量」之量,亦是此義)。「施設」,為建立、設立、締造、創設、及成就之義,亦含假設之義,故此第一句,魏譯作:「云何施假名?」唐譯作:「云何唯假設?」如來所以施設有名、有相、可稱量、思量之量者,蓋以法本無言、無相、不可言說,唯可頓契;然眾生根器欲望種種不同,非皆是上上圓頓之根,故無法當下皆直趨第一義無相門,以無相門為無門故;於是如來以大悲願力,方便設教,於不可說示之中,強而為說為示,以無住本立一切法,普令眾生得悟得入,此為如來設教之本懷,即是以指指月之義也,非以指代月,行者當善思念之。
「最勝」:即是佛,諸參見前注。
【義貫】
為何佛設立(「施設」)此一切可以比度思「量」、有名有相之事、理、法?(義含:為何不稱理單說無相?)請佛為我解脫。
【云何空風雲(69)?】
【義貫】
為何「空」中有「風、雲」產生?
【云何念聰明(70)?】
【注釋】
「念」:即心念。
「聰明」:即智慧。
【義貫】
為何有情的心「念」能生出智慧?
【云何為林樹?云何為蔓草?(71)】
【義貫】
為何有「林樹」與「蔓草」之生長?此為問無情之生起之由,及其差別。
【云何象馬鹿(72)?云何而捕取(73)?】
【義貫】
為何有「象馬鹿」等種種傍生之出生?為何人慾「捕取」而殺之?
【云何而卑陋?何因而卑陋(74)?】
【義貫】
為何有人生「而卑陋」下賤?(如為淫人、盜賊等);及他們是造作「何」業「而」今生感此「卑陋」之果報?
【云何六節攝(75)?】?
【注釋】
「六節」:印度以兩個月為一時,一年分為六節。
【義貫】
何以用一年「六」個時「節」來含「攝」歲月?
【云何一闡提(76)?】
【注釋】
「一闡提」:梵語,義為信不具,亦即不具備信根,不信受三寶之人。以不信三寶故,不能修集善根,修出世道;又,以信根為一切善根之本,故一闡提人稱為斷善根者。
【義貫】
為何會有不信三寶的「一闡提」之人?
【男女及不男,斯皆云何生(77)?】
【注釋】
「不男」:即不男不女之陰陽人。
【義貫】
眾生為何會有「男女,及不男」不女之陰陽人之別?他們各以何業而感「生」?
【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78)?】
【注釋】
「修行生」:「生」即是進之義。魏、唐二譯皆作:「修行進」。
【義貫】
為何「修行」有「退」、有進(「生」)?蓋修行之進退都因為勤與墮所致:精進,則修行進;懈怠,則修行退步。
【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79)?】
【注釋】
「禪師」:《善住意天子所問經》雲:「天子問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禪師?文殊曰: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謂不生,若如是者,得名禪師,乃至無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謂不取此世後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謂一切法悉無,眾生如是不取,得名禪師。無少取,非取不取,於一切法悉無所得,故無憶念;若不憶念,彼則不修;若不修者,彼則不證,故名禪師。」簡言之,所謂禪師者,即為已悟無生、無少法可取、無所得、無憶無念、無修無證之境界者,方得名為禪師。又,《楞伽科解》雲:「禪乃佛祖相授,本源自性情淨妙心,以此示人,故稱為師。然禪乃離心意識參,出凡聖路學……。」
【義貫】
禪乃諸佛祖師代代親授者,何等人方配稱為「禪師」?及禪師以何等法「建立」成就「何等人」?
【眾生生諸趣,何相何像類(80)?】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