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卷
《大乘起信論》,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七頁,「子三、釋發心之益」。
本論造作的因緣,馬鳴菩薩說:「今造此論,為令眾生,除愚舍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馬鳴菩薩造作本論主要是希望:假藉本論的修學,使令我們凡夫妄想的心,能夠「除愚舍邪執」,破除我們對大乘功德的疑惑跟邪執,進一步建立大乘的功德。這個大乘的功德,在本論當中主要的根本,就是講菩提心。就是我們所有大乘的萬德莊嚴,都是依止菩提心,才能夠生起它的作用,所以菩提心是整個大乘的功德。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本論分成了信、解、行、證,有三個次第。首先在修習菩提心的第一個次第叫做信成就發心,這個信成就發心的修學重點有二個:第一個是根本法門。這個根本法門就是說,我們經常要去觀照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剛開始觀察我們這念心是「自性不生」,他明了心性種種的作用,都是假藉因緣所生,所以從本性來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觀察這樣一個無生的真理,就能夠消滅我們凡夫有所得的妄想,使令我們不住生死,遠離對生死果報的愛取。其次,我們應該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性,它是如實不空,所謂的因緣和合,業果不失。我們這念心雖然是清淨本然,但是具足無量無邊的性功德,所以我們應該要發起大悲心,來廣修善法、廣度眾生,成就萬德莊嚴,使令我們能夠不住涅槃。所以我們在修菩提心的第一個重點,就是一種觀照力,所謂的「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中、即假的道理」,在本論當中給它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正念真如」。就是我們從今以後,不要隨順我們有所得的妄想,應該如實的去觀照真如,乃至於安住真如。當我們這念心,能夠平等的即空、即假、即中,這樣子我們叫做安住在真如的理性上,也就是安住在整個大乘的根本法門。有根本法門以後,我們應該從內在的觀照力,進一步產生行動力。這樣的一個行動力,有三個方便法門,前面是根本法門,這是方便法門。第一個行動叫做能止方便:當我們能夠正念真如以後,我們應該要調伏我們身口意的過失,這當中主要是透過對業果的思惟,產生一種增上慚愧,我們內心依止慚愧心,來訶責我們的過失,讚嘆種種善法的功德。依止慚愧心,來消滅我們身口意的惡法,這個叫做能止方便,這是我們在修學菩薩道,所應該採取的第一個方便法門。其次是善根增長方便:善根增長當然是生善,我們應該要經常對三寶的功德,禮拜、讚嘆、隨喜,增長對三寶的歸依。由這樣歸依的心,進一步的聽聞佛法、如理思惟,產生內在的智慧,就是這個善根增長,包括信進念定慧大乘善根的增長。前面的能止方便跟善根增長方便,都是成就一種自力的功德,內心能夠自受用,不能跟別人分享的。第三個方便叫做大願平等方便:當我們經過前面的斷惡、修善以後,我們應該要生起發願回向的心,我們應該要經常在佛前發願,盡未來際的廣度一切眾生,乃至把所修的功德,平等的普皆回向一切如母的有情,也希望他們能夠離苦得樂,修這個大願平等。當我們能夠不斷的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能止方便、善根增長方便、大願平等方便,這三種方便的加持,就能夠加強我們內在的根本法門,正念真如。也就是說在整個信成就發心當中,簡單的說就是「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我們剛開始依止對一心真如的觀照,產生對一心真如的信心,生起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方便,從一真法界,無不從此法界流。修習這三種方便,我們不求人天福報,也不求二乘的涅槃,最後還是在開顯我們內在的一心真如,最後還是無不還歸十法界。如是的展轉經過了一萬劫的時間,我們就成就了所謂的信成就發心,菩提心就真實而堅固的在我們內心當中建立起來。這一科是講到發心的利益。當我們經過信成就的所謂根本法門跟方便法門這樣的熏修以後,生起這樣的菩提心,到底有什麼利益?這一科是講它的功德相,前面是講它因地的修學。這個信成就引生的菩提心的利益有二科:先看第一科「正明勝益」,先說明菩提心所引生的利益。
醜一、正明勝益寅一、約實明能
這當中有二科,先看第一科「約實明能」。這個地方是「約」著「實」,就是約著圓教菩薩在因地當中,依止一心真如,它菩提心的建立有種種的功「能」,先依止圓教的菩薩來說明,我們看論文: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輪、入於涅槃。
「菩薩」在因地的時候,能夠修學根本跟方便二種的加行,這個時候他內心當中生起了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有什麼力量呢?在自受用方面,能夠「少分見於法身」,這個「少分」就是說你不還能夠全部見到法身。蕅益大師註解說:什麼叫「少分見於法身」呢?就是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修學,是從一個無明妄想開始修學,經過一大阿僧劫以後,我們在內心的黑暗當中,出現了第一道的光明,這個叫做清淨法身的出現,這樣子的情況,是約著自受用的功德。這以下講出他受用的功德:「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當我們能夠在黑暗的無明妄想當中「見」到「法身」以後,這樣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可以根據我們過去在佛堂當中所發的「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過去依止無明妄想在心中發的願,基本上只是一種內心的作意,並不能產生實踐的效果;但是當我們成就信成就發心以後,我們內心的願力跟清淨的法身相結合以後,那就不是只是內心的發願,它能夠實際產生八種利益來利益眾生。哪八種呢?「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輪、入於涅槃。」我們能夠在人世間示現八相成道來度化眾生,這個八相成道的成就,主要有二個因緣:第一個是他能夠依止親近法身的力量,第二個是依止大悲願力。
在天台宗的教理上說:我們內心假設是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個時候可以在一百個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假設你是破二分的無明證二分的法身,你能夠在一千個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假設你是破三分的無明證三分的法身,你能夠在一萬個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如是展轉以十倍而展轉增加。這個地方是說明一個觀念:我們的修行不管你修什麼法門,理論上來說就是在修菩提心,就是從凡夫有漏以自我意識的這個私心,要把它轉成菩提心。轉變的過程其實就是二個方法:一個是內在的觀照力,一個是外在的行動力。當然我們說一切法因緣生,你在成就菩提心的過程,有不同的因緣,你產生菩提心的功德妙用就會有所不同。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如果你在因地的時候,你是根據一心真如的實相道理,你能夠真實的了解到我們一念心性當中,「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在因地的時候,就能夠生起正念真如的觀照,這個時候你修能止方便、善根增長方便、大願平等方便,你最後的果報就是「少分見於法身」。假設你在因地的時候,只是依止我空、法空的空性來起修,你不能夠向內觀照,還是去向外追求我空、法空的真理,依止這樣生起三種方便,你最後成就的只是「斷除見惑」的別教初住而已,你當然就不能見到法身了。所以在大乘佛法當中,每一個功德的安立,除了你所產生方便的行動以外,它跟你內在的種姓,就是你內在的觀照力有密切的關係。這一科「約實明能」是約著圓教菩薩他在因地的時候,能夠如實的正念真如所產生的方便,所以他能夠見到法身。
寅二、約權簡過
前面因地的發心是依止真如而發心,這個地方只講到權教菩薩他依止空性而發心,他就會產生一些不圓滿的過失。看論文:
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系。以有大願自力故。
假設我們今天在整個大乘的菩薩道,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沒有如實的產生圓滿的觀照,所謂的「正念真如」,我們只是依止我空、法空的真理來起修,這樣的起修經過一萬劫以後,我們是不能夠證入清淨法身的。這以下講出它的理由:「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因為我們因地的時候,沒有抓到整個大乘的根本,雖然我們在方便的加行當中,也能夠斷惡、修善、度眾生,但是因為我們不能從根本的無明上去扭轉,只是從枝末上的對治,所以在很多很多的生死「業」力當中,都不能作根本性的「決斷」。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在開始修行的時候,是帶業修行的,就是修行的時候,我們不是從清淨的角度開始起修,我們是夾帶了無量無邊的妄想,從這個角度開始修行,這個妄想就夾帶了很多的煩惱跟業力。既然根本的妄想不能扭轉,那只能夠從事相上對治;所以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業力沒有消除,因為妄想它是依止無明而住,無明沒有破壞,當然這個業力煩惱就不能完全破壞。所以有業力就必須在三界得果報,有果報就有這個老病死的痛苦。但是這個地方強調:這個別教的初住菩薩,他雖然還有這些業報身,有業力所系縛的果報身,但是他跟凡夫的業報身有所不同。為什麼呢?「以有大願自力故」。就是說凡夫在三界得果報,完全是憑著業力;這個別教的菩薩,雖然在三界當中得果報,但是他有一部分是業力,又有一部分是他內心的願力。怎麼說呢?比如說這個別教的菩薩,別教初住他可能有因緣能夠到天上去,他不願意到天上去,他願意在人世間求增上身,因為人的果報有利於上求佛道,也有利於下化眾生,人道是整個大乘佛法的法器。所以他不完全是業報身,有一部分是他大悲願力的力量在資持著。所以這個地方法藏大師明顯的說:這個別教菩薩根本的依止點,是我空的智慧。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就是說我們在修行加行的時候,不管你是斷惡、或者修善、或度眾生,你每一個行動從內心發動的時候,這樣的一個行動到底在你生命當中,產生一個什麼樣的影響力?跟你的觀照有關係。我們今天以別教菩薩跟圓教菩薩作一個說明。假設你因地時候發心的起修點是依止空性,你依止空性來修布施,這個布施的法在你內心表現出來的時候,你觀察沒有一個能布施的我,沒有一個所布施的眾生,這樣但能止妄不能顯真,就是你能夠止住你有所得的妄想。當你在布施的時候,能夠觀察「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這樣的布施,不但能夠止住你慳貪的妄想,你還要發明你這種無貪的善根,你又能夠顯真,能夠在內心的清淨心當中,建立一個善良的功能,這樣子的布施,不但能夠止妄,同時又能夠顯真。所以同樣是一個布施,在不同人的內心當中去操作,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有些人布施,他只是止妄;但是有些人布施,他不但止妄,同時又能夠顯真。當然這就是看我們在因地當中,對大乘佛法的學習,產生的觀照有所不同。這二科是就著同樣是信成就發心的圓教菩薩,跟別教菩薩的功德有所差異。
醜二、顯退不退寅一、權說有退
看「醜二、顯退不退」的差異,這一科是約著別教菩
薩來說明退轉跟不退轉的因緣。這當中先講到約「權說有退」,就是從一個不了義的善巧方便的說法當中,安立退轉,我們看論文: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這個「修多羅」就是《菩薩纓絡經》,在《菩薩纓絡經》講到:假設是七住以前的菩薩,如果遇到了惡知識的誘惑,「有」可能會「退」入到凡夫,乃至於種種的「惡趣」當中,就是七住以前的菩薩,都還有退失大乘功德的因緣,就是遇到惡知識的因緣。馬鳴菩薩說:其實「非其實退」,這種「退」是一種方便的安立,在真實義來看不是退轉。為什麼呢?「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這是佛陀的慈悲,看到「初學菩薩在修學大乘佛法的時候,產生了「懈怠」,他覺得他已經成就了初住了,他就開始「懈怠」,這個時候菩薩以三惡道果報的「恐怖」,使「令」他能夠「勇猛」精進的緣故,而安立了退轉。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別教的初住,在整個斷惑上來說,是斷除了三界的見惑,跟小乘的初果是相齊等,從斷惡的角度是相齊等。為什麼說「初住就不退」呢?菩提心的建立,最大的障礙點是我見的煩惱,就是你心中的私慾,這個自我意識、這個自我的保護。我們凡夫在清淨本然的心性當中,捏造出自我意識以後,接下來就是我愛,就是愛著這個我們所捏造的虛妄自我。愛著自我以後,我們在斷惡、修善、度眾生就產生了障礙。但是這個別教菩薩,他自我意識被破壞,即使他還有三界的煩惱、還有貪瞋痴的欲望,但是他的欲望是特別的輕薄。在經論上講一個譬喻說:譬如轉動的輪盤,這個轉動的輪盤,它整個根源,它那個動力已經被消滅了,所以它只是一種剩餘的勢力。所以在小乘的教法當中說:一個證得初果的聖人,他即使整天都不去修習觀照,也不做早晚功課,他依止我空聖道的力量,他決定是七番生死來證得阿羅漢果,七上天上、七來人間,經過十四世的時間,決定證得阿羅漢果。就是說它這艘船只有往前進,不可能往後退。在菩薩經裡面講到的退,是佛陀的方便安立。
寅二、實則不退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以來,自涅槃故。
這個地方是說明他為什麼能夠不退轉?講出這個道理。這個「菩薩」他的修學經過一萬劫,成就信成就「發心」、成就了初住以「後」,他就不再「怯弱」。你跟他講善法的修學是多麼的困難,要種種的難行苦行,他不怕;眾生多麼的剛強難調,他也不怕。他絕對不會放棄他對無上菩提的追求,對度化眾生的希望,他絕對「不」會「墮」落到「二乘地」。即使他聽到:成佛之道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勤苦難行」,來修習六度的菩薩道,他內心當中也不生起「怯弱」之心。為什麼他有這樣的一個堅固的誓願力呢?這以下講出它的道理了:「以信知一切法,從本以來,自涅槃故。」因為別教的菩薩,他對空性的聖解非常堅固,他能夠依止別教的教法,他知道一切法是自性不生,本來畢竟空寂。他以空觀的智慧,來觀察這些上求佛道的障礙點、跟下化眾生的障礙點,都是如夢如幻,都是不可得的。
在《攝大乘論》當中清楚的講到:這個初住的菩薩之所以不退,有三種的力量在支持著。第一個是清淨力:住位的菩薩,他內心當中能夠觀察我空、法空的真理,產生一種清淨的力量,這是根本,這就是所謂的「信知一切法,從本以來,自涅槃故」。第二個是增上力:他內心當中有堅定的誓願在支持著他,所以這種增上的力量,他能夠產生一種行力,不能修要他修。第三個是堅固力:這個初住位的菩薩,遇到種種的惡因緣,他能夠安忍不動,他忍力特彆強,他有堅固力,他不但是行力強,他也能夠安忍不動,他有這種堅固力。這個增上力跟堅固力,主要是來自於清淨力,就是我們這個地方說的「以信知一切法,從本以來,自涅槃故。」他有這種我空真理的觀照支持,使令他不退轉。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退轉的因緣跟不退轉的因緣。大乘佛法,這個退轉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說我們今天因為一時的善根被刺激,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上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生起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四弘誓願,這件事情不是很難,特別是一個初學者,依止一念宗教情操的善根資持,他也能夠生起這樣的一個清淨誓願。但是這樣的清淨的誓願,有些人能夠在心中保持很久,有些人可能沒有幾年就消失掉了。為什麼有這樣的差別呢?就是你內在的觀照力是不是強,有強跟弱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在菩薩道的過程當中,沒有一個人是完全順利的,一定是充滿石頭,充滿著障礙。我們一再強調:菩薩道在凡位起修的時候,是帶著煩惱跟業障在修行,你雖然建立了菩提心,但是你內在有煩惱,它會障礙你的菩提心;你無始劫造殺盜淫妄的罪業,這些業力都保存在阿賴耶識,這些罪業它也會障礙菩提心;我們現前這個果報體,這個老病死的果報體,它也會障礙你菩提心:就是我們雖然產生菩提心,但是有三種違背菩提心的法,在我們生命當中不斷的出現。問題是我們如何去化解這些障礙?那當然就是依止內在的觀照力。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他發了菩提心以後,他能夠從菩提心生的起到他臨命終時,他能夠不退轉,他遇到這些障礙現前的時候,其心安如海,不動如須彌。但是有些人他這個菩提心特別的脆弱,遇到煩惱的刺激、罪業的刺激、老病死的折磨,他菩提心就消失掉了。這個地方就是講到「以信知一切法,從本以來,自涅槃故。」這是一個根本問題,就是你內心當中是不是有觀照力。這一科講到信成就發心,它一個生起的功德。
辛二、釋解行發心
前面的信成就發心的重點,還是偏重在內在的觀照力,理觀的成分多,事修的成分少。在「解行發心」,他就有一種歷事練心,他事相的修學就比較多。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
一個菩薩經過一萬劫的時間以後,他的菩提心從信的
成就發心,而轉成「解行發心」,他菩提心的功德,就比以前更加殊「勝」。這個地方的殊勝,我們先講時間的殊勝,再講內涵的殊勝。先看時間的殊勝:
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
前面的信成就菩薩,是經過一萬劫;這個地方的「菩薩」,是從他剛開始成就大乘的「信」心,所謂的「自信己身,有真如法」而發心修行,在三大阿僧祇劫當中,他經歷了「第一大阿僧祇劫」,而且即將圓「滿」。也就是說他已經經歷過十住、十行、十回向的整個三賢階段,花了一大阿僧祇劫。這十住、十行、十回向都叫做解行發心。從十信位到初住,叫做信成就發心;從二住以後到十回向,叫做解行發心。這個地方是說他修行時間的殊勝,這以下就說明他在修習六波羅蜜的時候的殊勝。
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這個地方就正式說明解行發心在修六波羅蜜的時候,他有這種殊勝的相貌出現。那這當中分二科:先總標,再別名。先看總標:「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一個解行發心的特別相貌,就是他的內心不管是在修習什麼善法,他都能夠具足「深解現前」跟「所修離相」。這個「深解現前」是指他內心的觀照力,能夠真實的了知他內心當中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他有一種堅定不移的理解。這種理解,就帶動他對於這樣一個法的念念隨順,他不再隨順於這種生滅的妄想──有所得的心。他內心當中能夠觀照「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樣的理解經常的現前。當然他不是只是現前,他採取行動,「所修離相」,他在修六波羅蜜的時候,能夠生起能所對立的相,遠離這種能所的對立──沒有一個能布施的我、沒有所布施的眾生,這種我相人相的對立是消滅的,那他的觀照力跟行動力有這樣的殊勝。這是一個總說,這以下別釋。
我們先看第一,「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我們凡位的菩薩沒有去正念真如,沒有正念真如的意思就是隨順妄想,隨順妄想我們也可以修波羅蜜,修布施。我們剛開始修布施,佛陀告訴我們:你應該思惟「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我們剛開始學習布施的思考是說:我現在有三千塊,假設我選擇把這個三千塊占為己有,我死掉以後,這三千塊就消失了,「諸未施財無常滅」,這個錢財就被無常的大火給燒掉了。假設我今天選擇布施,我這個錢不要自受用,把這三千塊錢布施給這些苦惱的眾生,喔!這樣子就把這些無常敗壞的錢財,轉成一種堅固的善業力,那這個善業力當死亡到來的時候,這個死亡不能破壞這個善業,它能夠從今生貫穿到來生,你來生還可以受用。所以我們剛開始布施的時候,思考是從業果的思考,當然這是一個出發點,這也是非常的好。但是這個解行菩薩他在布施不是這種思考,他的思考是:我內心當中本來就沒有「慳貪」,達妄本空,這個慳貪的法是不存在的。你內心當中沒有慳貪,那你內心當中是什麼功能呢?我內心當中本來就具足施捨的功能,既然我有這種功能,我應該「隨順」這種功能來「行」布施,所以行布施是很正常的。為什麼?因為我的本性就是有施捨的功能,所以我的布施只是隨順這種功能而已。他有這種思考以後,他在布施就不是像我們只是成就一個善業力而已,他內心在布施的時候,念念當中返妄歸真,破除無明,開顯真如,他的布施有這種力量。他為什麼有這種力量呢?他內心當中能夠經常的觀照,因為「法性體無慳貪故」,而「隨順修行檀波羅蜜。」這個地方就是為什麼一個菩薩他修布施,我們凡夫也修布施,這個地方有這麼多的差別。
「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波羅蜜。」這個地方講持戒。我們一般人會持戒,主要的理由就是害怕到三惡道去,就是怖畏當來的果報,害怕這個罪業會招感三惡道果報。因為害怕到三惡道去,產生增上慚愧,所以我們不敢去造業,「不敢」,是很想造業但是不敢。當然剛開始這樣子是非常的好,但是我們應該進一步再思考:我們為什麼持戒呢?其實持戒是很正常的,造罪業是不正常的,我們應該恢復正常。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本來就沒有「染」污的煩惱,我們內心當中本來就很適合持戒,就是持戒是隨順我們的本性。我們這念心剛開始設計的時候,是要你去造善,不是要你去造惡的。所以修習持戒,我們姑且不說是來生有個什麼人天果報,這個先不要去思考,你就觀察「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持戒是「隨順」本性,所以你就可以持戒了,這樣子就可以持戒了。
接下來「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我們剛開始修忍辱,是觀察瞋恚的過失。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我們害怕瞋心所帶來的過患,破壞我們的功德林,所以我們不敢發脾氣。雖然不敢發脾氣,但是那個能發脾氣的因種還在,只是我們不敢讓它起現行,所以我們一般的忍辱,只能夠消滅表面上的現行,不能消滅它的因種。但是解行菩薩不同,他在修忍辱的時候,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內心當中根本沒有「瞋惱」的因種,這個瞋惱是顛倒生,因緣有的,是無中生有的。沒有瞋惱,我們內心當中本來就具足安忍的力量,「知真本有」,這個時候既然我有安忍的力量,我應該「隨順」它才對,「隨順」安忍的本性,來「修」習忍辱「波羅蜜」,所以修習忍辱是正常的。
「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毗黎耶波羅蜜。」我們觀察我們身心世界,本來是沒有這種懈怠,沒有這種「身心」世界的業報「相」,所以我們這念心是沒有所謂的疲憊,沒有老病死的。我們一念清淨本然的心,是具足無量的功能、無量的能量,所以遠「離懈怠」。
「以知法性,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我們內心當中,本身就是寂靜不散「亂」的,所以我們應該「修」禪定,「隨順」寂靜。
「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我們自「性」當中,本來就具足「體明」,「大智慧光明義故」,所以我們應該「隨順修」習「般若波羅蜜」。
這個地方等於是說這個解行菩薩修六波羅蜜,的確跟我們有所不同。這樣的一個情況,我們待會再把它作一個總結。好,我們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