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妙莊嚴王本事品──修法華經,當得作佛
此品名為〈妙莊嚴王本事品〉,其實共有四位菩薩的本事:1.華德菩薩即是過去的妙莊嚴王。2.光照莊嚴相菩薩即是過去王夫人淨德。3.藥王及4.藥上二菩薩即是過去妙莊王的二子淨藏及淨眼。
故事發生的時間,是在雲雷音宿王華智如來之世,淨藏及淨眼二子本來就是「久修菩薩所行之道」的「法王子」,母親淨德亦是信奉佛法者,唯父王信受外道的婆羅門法,深著邪見。二子以種種神變,感動其父,棄邪歸正,而成現在的華德菩薩。
此品中的藥王菩薩,已是第四度出現在《法華經》中,第一次在〈法師品〉,第二次在〈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三次在〈陀羅尼品〉;華德菩薩也曾於〈妙音菩薩品〉中出現;而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正好與〈妙音菩薩品〉中,雲雷音王佛及淨華宿王智佛的兩尊佛名相加減的巧合,當然也不必認為是同一尊佛。
「爾時佛告諸大眾:乃往古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有佛名雲雷音宿王華智、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名光明莊嚴,劫名憙見,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二名淨眼。」
這首段經文介紹了此品的四位主要人物,以及他們出現於何佛之時、國土何名。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六波羅蜜),慈悲喜舍,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通達。」
淨藏及淨眼兩位王子,是久修菩薩道的菩薩行者,所修法門包括六波羅蜜、四梵行、乃至三十七道品,也就是所有一切菩薩應修、應行的法門,都已修行很久了。
六波羅蜜即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慈悲喜舍,為四梵行。三十七品助道法,共有三十七項,分作七類,依序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是修持解脫道的根本法門,菩薩法若無解脫法的基礎,就可能僅有菩薩道之虛名而無菩薩行之實質。
「爾時彼佛,欲引導妙莊嚴王,及愍念眾生故,說是法華經。時淨藏、淨眼二子,到其母所,合十指爪掌,白言:願母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我等亦當侍從親近,供養、禮拜。所以者何?此佛於一切天人眾中說法華經,宜應聽受。」
這段經文是說,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為了引導妙莊嚴王信奉佛法,並且悲愍一切眾生,而說《法華經》。淨藏、淨眼則赴其母處,請母同赴法筵。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著婆羅門法,汝等應往白父,與共俱去。淨藏淨眼合十指爪掌,白母: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見家。母告子言:汝等當憂念汝父,為現神變,若得見者,心必清淨,或聽我等,往至佛所。於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
這段經文在母子三人的對話中,說明妙莊嚴王是邪見婆羅門的信徒。母勸其子當念父,為現神變,使得其父見到神變,生起清淨的信心,便可全家同往佛所聽聞《法華經》了。此二王子便受母教,上涌虛空,高七多羅樹,現種種神變。
此處的「七多羅樹」究有多高?《玄應音義》卷二有雲:「多羅」(tārā),按西域記雲:其樹形如棕櫚,極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則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東印度界,其樹最多。」七多羅樹的高度,正好可用肉眼看得清楚的空中。
本品的神變共舉出十四種:
「於虛空中,行、住、坐、臥,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身上出火,或現大身滿虛空中,而復現小,小復現大,於空中滅忽然在地,入地如水,履水如地,現如是等種種神變,令其父王心淨信解。」
此段經文舉出十四神變,另於經律中常見的有十八神變,即是加上了右脅出水、左脅出火、左脅出水、右脅出火。此種神變,屬於六神通之中的神足通。
神變其實有三大類:1.說法神變,如來以無礙之大智,為諸眾生說法,應知善惡業因及善惡果報。2.教誡神變,如來對諸弟子教誡:是法應作,是法不應作,是道得聲聞乘,是道得緣覺乘,是道得菩薩乘。3.神通神變,如來及諸聖者,為了調伏憍慢眾生而現種種神通。此處二位王子的十四種神變,應屬於第三類。在阿含部及律部中記載了許多阿羅漢,為了調伏憍慢的人,現十八神變,故未必要到成佛之後始有神變的能力。
「時父見子神力如是,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合掌向子言:汝等師為是誰?」「我今亦欲見汝等師,可供俱往。」
一般凡夫,不論有多憍慢,見到神變的威力,便會生起信服的心來;這是在不得已時的一種方便,在尋常狀況下,就是世尊也不會輕易使用神變。
「於是二子白父母言:善哉!父母,願時往詣雲雷音宿王華智佛所,親近供養,所以者何?佛難得值,如優曇缽羅華,又如一眼之龜值浮木孔,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是故父母,當聽我等,令得出家。」
此段經文是說,妙莊嚴王願意同往佛所聽法,二位王子即向父母提出「佛難得值」遇,如盲龜值浮木孔,此喻已在前面講過;也像優曇缽羅華(udumbara),三千年方一現;現在金輪王出世亦是那樣的難得,所以要求讓他二人隨佛出家。
其實,淨眼菩薩已久通達「法華三昧」,淨藏菩薩已於無量百千萬億劫,通達「離諸惡趣三昧」,其母已「得諸佛集三昧」,此時也使妙莊嚴王后宮八萬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華經」。
「於是妙莊嚴王,與群臣眷屬俱,淨德夫人與後宮婇女眷屬俱,其王二子,與四萬二千人俱,一時共詣佛所。」「爾時彼佛為王說法,示教利喜,王大歡悅。爾時妙莊嚴王及其夫人,解頸真珠瓔珞,價直百千,以散佛上。」「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四眾言:汝等見是妙莊嚴王,於我前合掌立不?此王於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習,助佛道法,當得作佛,號娑羅樹王,國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王即時以國付弟,與夫人二子,並諸眷屬,於佛法中,出家修道,王出家已,於八萬四千歲,常勤精進,修行妙法華經。」
妙莊嚴王既歸信佛法,並也允許二子出家,便與群臣及其眷屬、夫人及其後宮彩女眷屬、二位王子及其相隨的人員,一齊到了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前,聞法、供養之後,雲雷音宿王華智佛便向四眾宣告,此王應於彼佛法中出家修道,並予授記:「當來作佛」。妙莊嚴王隨即以國家的王位付託於弟,全家四人及其眷屬等,都隨彼佛出家。後歷八萬四千歲,精進修行此《法華經》。此時妙莊嚴王已知二子是善知識,為發起王之宿世善根而生其家,以神變轉其邪心。
「爾時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妙莊嚴王言:『大王!汝見此二子不?此二子已曾供養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諸佛,親近恭敬,於諸佛所,受持法華經,愍念邪見眾生,令住正見。』」
這段經文是說,雲雷音宿王華智佛告知妙莊嚴王,他的兩位王子淨藏與淨眼,曾於過去,供養了六十五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諸佛,親近諸佛、恭敬諸佛,於彼諸佛座前聽聞受持了《法華經》。他們兩位菩薩為什麼要這樣修行呢?就是為了慈愍邪見如妙莊嚴王那般信奉外道的眾生,使之住於佛法的正見。
《法華經》中常常以兩個名詞連用,來形容數目之龐大,即是「那由他恆河沙」。恆河是印度主要河流,源遠流長,河中之沙極小極細,即使一握之量,已難數清,何況整條河流的全部沙數,何況是無量百千萬億的恆河沙數。其實凡有物質,就有數量,只是無法以人類的知識數得出來。
至於「那由他」,梵語nayuta是個大數,譯作「億」,但是漢地諸家解釋,頗有不同,略有十萬、百萬、千萬的三等,《本行集經》卷十二雲:「那由他,隋數千億。」該經由隋代闍那崛多譯成漢文,故即以「隋」代表中國。
妙莊嚴王因而讚嘆佛已,「復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如來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議微妙功德,教誡所行,安隱快善。我從今日,不復自隨心行,不生邪見、憍慢、瞋恚、諸惡之心。說是語已,禮佛而出。」
妙莊嚴王聽了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的告知,他的兩位王子,不是普通人,而是已經親近供養了無量無數諸佛,並在彼諸佛所受持了《法華經》的菩薩,是為慈愍邪見眾生,令住正法,而生於其家。所以使王覺悟到佛法成就了如此不可思議功德,從今日之後,他不會再生邪見憍慢等諸種噁心了。說畢他便禮佛而退。
本品三次提及「邪見」,一次提及「邪心」,都是指的妙莊嚴王原來信受的外道婆羅門法。《法華經?方便品》的解釋是「入邪見稠林,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也就是說,當時的印度,以著有著無為中心,共有六十二種,稱為六十二見,都是邪見。
《長阿含經》卷十四之〈梵動經〉有雲:「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種種無數,隨意所說,……盡入十八見中。」「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無數種種,隨意所說,彼盡入四十四見中。」十八見加四十四見,即是六十二見。其所謂本劫是過去時,本見是於彼之過去起常見;其所謂末劫是未來時,末見是於未來世起斷見。
本劫本見的十八種,是四種常論,四種亦常亦無常論,四種邊無邊論,另四為種種論;末劫末見的四十四種,是有想論十六種,無想論八種,非有想非無想論八種,斷滅論七種,現在泥洹論五種。
為何沙門婆羅門著有著無,執常執斷?因為沙門是當時外道之中有出家的教團,稱為沙門團,及婆羅門教的修道者們,都會有人具有若深若淺的宗教經驗,有的是從禪定中能見過去世及末來世中事,有的則是本從天上下生人間,尚能憶及過去世、見及未來世,這就出現了本劫本見、末劫末見的執著。
對於過去曾經存在,是神通記憶,歷歷在目,故易起本來永恆的常見;若著重未來,因為尚未發生,不能見到什麼,故易起斷見。這都是以梵名薩迦耶見(satkāya-d??ti)的身見為主,而起我及我所見,推及過去的我及我所、推及未來的我及我所,便衍生出六十二見。均為根本煩惱「惡見──不正見」的延伸,總名之為邪見。
「佛告大眾:於意云何?妙莊嚴王豈異人乎?今華德菩薩是;其淨德夫人,今佛前光照莊嚴相菩薩是,哀愍妙莊嚴王及諸眷屬故,於彼中生;其二子者,今藥王菩薩、藥上菩薩是,是藥王、藥上菩薩,成就如此諸大功德……若有人,識是二菩薩名字者,一切世間諸天人民,亦應禮拜。」
這是此品經文的總結,釋迦世尊告知靈山法華會上的一切大眾:大家知道嗎?本品的主人翁妙莊嚴王,不是別人,正是現在世尊座前的華德菩薩。當時的淨德夫人,就是如今世尊座前的光照莊嚴相菩薩,為了哀愍妙莊嚴王墮於邪見,以及救度相關的眷屬群,所以生在彼王國中,作為國王的夫人。當時的兩位王子淨藏及淨眼,即是現在佛前的藥王及藥上兩位菩薩;他們有大功德,若有人識得此二菩薩之名者,世間的一切諸天人民,也都應該禮拜此人。
本品之中,六度提及演說《法華經》及聞持《法華經》,一度提及通達法華三昧,故其內容雖在介紹妙莊嚴王本事,而其宗旨仍在於鼓勵讚嘆流通此《妙法蓮華經》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