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素食護生: 健康

做好四件事,記住八句話,活到百歲挺簡單


時間:2016/9/6 作者:君合

著名心血管專家洪昭光教授說,人生無非就是吃、喝、睡、拉,管好這四件事,想要長壽就不難。

1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

早在公元前400年,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說過:「壽命是從嘴裡省出來的。」

古代老中醫有一句話:「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

美國白宮保健醫生來中國講學時,送了一句話給聽眾:「吃飯七八分飽,走路爬樓慢跑。」

說的都是同一個道理:吃飯別吃太飽,七八分飽就足矣!

2寧吃開胃粥,不吃皺眉飯

民間就有了「寧吃開胃粥,不吃皺眉飯」的民諺。其情緒和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著緊密的聯繫,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人體的消化功能。所以,中醫強調吃飯的時候要心情愉悅,這樣才能保證規律的飲食和營養的攝入。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今天心情不好,不想吃飯,一點食慾都沒有……」人在情緒舒暢的時候,食慾往往也很好,情緒低落的時候,胃口也會不好。

當胃口不好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有順氣作用的食物、水果和茶飲,比如蘿蔔、蓮藕、魚片、葡萄、香蕉、蘋果、橙子、綠茶、玫瑰花茶、菊花茶等,它們能幫助你擺脫不良情緒的影響。

3吃得太精細,人就會生病

吃太精細的食物,食物中的很多微量元素、維生素和植物纖維會丟失。如果人體缺少這些必需的物質,就會生病,比如很常見的便秘,很多情況下就是因為攝入的植物纖維太少。

很多粗糧還具有藥用價值:

※蕎麥含有其他穀物中沒有的「葉綠素」和「蘆丁」,可以治療高血壓;

※玉米可加快腸部蠕動,降低患大腸癌的機率,還能有效地防治高脂血症、膽結石、動脈硬化等。

所以,患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便秘的人應該多吃點兒粗糧。

但是,粗糧一般會含有過多的食物纖維,食用過量就會阻礙人體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4湯可治百病,看你怎么喝

大多數人都喜歡喝湯,中醫相信,湯可治百病。在不同地域、不同季節有喝不同湯的習慣,其中卻大有講究。

不同的湯有不一樣的特效:

※體形瘦弱的人,餐前多喝一些含糖及高蛋白質的湯,有利於增強體質。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多喝一些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湯,如瘦肉湯、蔬菜湯,不但可以給產婦增加營養,促進產後健康及形體的恢復,而且可以催乳。

5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健康諺語說得好:「早喝鹽湯如參湯,晚喝鹽湯如砒霜。」

研究發現,早晨飲淡鹽水能夠被機體迅速吸收,起到稀釋血液、增加血流量,預防腦血栓、動脈硬化的作用。因此,「早喝鹽湯如參湯」也是預防習慣性便秘及養生保健的好方法。

但如果晚上喝鹽湯,就可能使食鹽超過人體的需要,因此就有了「晚喝鹽湯如砒霜」的說法。

出汗較多時,就要補充鈉和鉀。一般的方法就是多飲用淡鹽水和含鉀較高的食品或者飲料。可是,不少人都是在出汗之後,有的甚至出現疲乏無力、口乾、暈眩、肌肉疼痛、手足痳木等低鈉血症狀或低鉀血症狀時,才想起喝些淡鹽開水。如此只會加重腎臟負擔,往往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6吃麵多喝湯,別倒清麵湯

很多人吃麵只吃麵條,而把湯倒掉,這是不科學的。倒不是捨不得那一碗清麵湯,而是麵湯里含有大量的營養。

麵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在酸性環境中,維生素B1是比較穩定的,但加鹼做面時,這種穩定性遭到了破壞。煮麵條時,大量的營養素會流失到麵湯中,一般可損失49%的維生素B1、57%的維生素B2和22%的維生素B3。

煮餃子時,髙溫也會使大量的營養素流失。在吃完麵條和餃子之後應該把麵湯喝下去,這樣可以很好地防止麵食中營養素的損失。所謂「原湯化原食」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7前30年睡不醒,後30年睡不著

人們常說前30年睡不醒,後30年睡不著。不怕睡得少,關鍵睡好子午覺。中醫所提倡的人必須睡子午覺,子是夜晚11點到次日凌晨1點,午是白天中午11點到13點,如果能每天中午小睡一會兒,對養生是有一定益處的。

很多老人,晚上睡不著,好不容易熬到早上睡著了,這時候又要起來了,心情很煩躁。早上一旦出現緊張、焦躁這些不良情緒,就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有些人起床很快,起來就走,早飯也來不及吃,於是心跳加快了,血壓升高了,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8排便別用力,有尿不能憋

老年人常大便乾燥,這時千萬不可過度用力屏氣。很多老年朋友大便時一使勁,心腦血管硬化,生命就有危險。人在排便時屏住呼吸用力,血壓急劇波動,可使血壓急劇上升。老年人猝死衛生間並不少見,便秘者一定要小心。

憋尿會讓血壓上升。有個動物實驗,從尿道向動物的膀胱中注入生理鹽水,使膀胱充盈,膀胱壁處於緊張狀態,同時監測動物的血壓,結果血壓迅速上升。這是因為膀胱壁張力增大後,膀胱反射性引起血壓升高。

排尿時血壓波動多數發生在夜間。因為人在夜間一般都要把尿憋到最大限度,容易引起膀胱反射。為了減少夜間的尿量,晚餐過後,特別是睡前一小時之內,要減少飲水量。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