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修心門扉》並不是觀察別人的過失,應該衡量自己究竟是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不是,以後在修行中就要注意。不然現在的大多數人對自己很有信心,自認為是一地菩薩,認為自己很了不起,我們暫且不談一地菩薩,凡夫人中上士道、中士道和下士道的修行人中你自己有沒有資格身列其中?所以我們不要自我讚嘆,自我標榜對修行人來講不是好事,應該潛心學習。
確實要觀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被出離心或菩提心所攝,如果都沒有,那麼我們就是形象修行人,這個問題一定要注意。
上中下三等士夫的劃分,僅僅是以發心而安立的,所以,應當透徹深入地思考並善加取捨。
現在許多人是很顛倒的,看到一個人修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殿堂的話,都會認為這個人很了不起,看到一個人有幾百個眷屬,也會認為他很不平凡,可是他的發心到底如何我們誰知道呢。如果他是以利益眾生的菩提心來攝持是非常了不起,我們讚嘆、恭敬、供養他也是值得的,如果他連菩提心還尚且不知,那會不會有自欺欺人的味道呢。所以,大家應該審慎地思考、深入地觀察,並善加取捨才是關要,我們是人,不是氂牛,是不是修行人並不在乎形象,所以,無論是我們寧瑪巴還是薩迦派的高僧大德都異口同聲地說修行不在外表,在於心,自心清淨則修行也會清淨的。
其當務之急,就是必須捨棄對今生一切享樂的貪執。
現在我們最關鍵最急迫的事情就是要捨棄今生的一切享樂貪執,對衣食住行方面的資具絲毫也不希求不是凡夫人能做到的,但是最關鍵的是不要把它當成生活的目的和主流就可以了。比如農民最關要的事情就是耕耘,但他也會停下來吃一點飯以充飢,但這並不是他最重要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務農。商人的目的就是賺錢,為此他會不分晝夜,寢食難安地思索獲得錢財的方法。同樣的,我們修行人就是為一切眾生成佛為目的,這是我們生生世世唯一的目的,這很重要。如果我們學修佛法,沒有任何目標,念經、供佛、修加行都不知道為了什麼,只是完成一個任務,就像工人在老闆面前打工。
不該如此!目的應該是為一切眾生獲得成佛,這非常重要。如果目的明確,暫時今生的事宜只不過是一個客人在路途中稍作休息,根本不會把它看作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因此,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在什麼地方,主要的目的是什麼,這些要記在心間。
我們很多人想要即生成佛,但是不是為一切眾生而即生成佛?倘若心清淨,最終會成功的。
看破今生是一切修法首當其衝之關要。如果沒有捨棄今生,則只是徒有修行人之虛名,毫無實在意義。
此處又說道:看破今世是所有修行人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我們沒有看破今世,只做徒有虛名的修行人並無意義。
文殊菩薩親自對薩迦班智達傳授了四種離貪之教言,其中有一句叫做「耽執今世非修行人」。剛才也講了,並不是要唾棄一切飲食或賣掉房子才是不耽執今生,我們暫時修一個茅棚,不為享受而只是依靠假合的房子求得妙法,為了一切眾生獲得佛果。如果每一個修行人能這樣做到,那麼說明在他的心相續中目標已經清楚了,然而很多修行人卻在迷霧中迷了路,為什麼這麼講呢?現在很多修行人的目的、出家的目的根本沒有明確,所以,為什麼很多世間人認為出家的佛教思想是一種逃避,一種閉塞的思想,實際上所謂的避世絕俗的思想和佛教超世脫俗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別,只是很多人沒有分析而已。捨棄今世對一個修行人來講的確很重要,但是捨棄今世並不是要你穿一件百衲衣在眾人面前表演。
——恭錄於索達吉堪布仁波切《開啟修心門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