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悟顯法師: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時間:2018/1/9 作者:白

要想到經典是祖師大德以捨身求法的精神,翻山越嶺,經過沙漠從印度帶回來的,看看義淨大師的那首取經偈,你就知道去的人很多,回來的沒幾個:「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現代印刷術發達,印經書、請經書都很容易,甚至精舍還幫你做宅配,這麼容易就取得你所需要的經書,要做難遭想,請經典要有恭敬心,最好親自來道場請。我們是對一些想學佛又沒有因緣的,盡力幫助你,如果你家裡不方便收件,可以寄到附近的便利商店,或是你公司,我們替你想得周全,幫你順利請到你要的經書。

請法寶越是容易,就越要有恭敬心,要想到在古代,沒有那麼容易取得,所以有一句話:「莫因容易得。便作等閒看。」不要因為容易得到,就不當一回事,不知珍惜。我們現在為什麼有《無量壽經》這個會集本?因為在古代有五種本子,王龍舒居士的第一次會集,他只看到四種本子,他是國學進士,家裡相當的顯赫,也只看到四種《無量壽經》的版本,他根據這四種版本做成會集本。到了清朝魏默深居士才看到五種版本。《無量壽經》總共有十二種版本,因中國歷代戰亂,佚失了七種,只剩下五種。所以這戰爭自害害他,搞得典籍統統都不見了,在以前要看到經典,確實沒有這麼簡單。

反觀現代的人因為經典隨手可得,不知珍惜,我還聽到有人反應,印太多了不要再印了,你們有沒有想到,還有很多的地方沒有經典。我們看看這個世間,還是不學佛的人多,這表示推廣得還不夠,自己積極推廣的心還不夠,或是看到人家請法寶就心生障礙,像流通法寶,如果人家願意受持,不要障礙,也許他是一時興起,你也送給他,一時興起願意請法寶,這也不簡單。他為什麼不一時興起想造業?一時興起想請法寶,這是好事,供養他。請回去,哪一天善根發起來了,他就會看。

所以經書一定要印得精美,要印得讓大家看了生歡喜心,請回去不看,放在那裡當擺飾也好,哪一天善根成熟了他會看,看了大徹大悟,看了他真正發心學佛,那你印經流通法寶的功德就無量。不要想他是一時興起就不給他,我就碰過這種人,他管著法寶,你要跟他請,千百個不願意,不想給你,後來得現世愚痴的果報,跟他講話,他完全聽不懂。據我們觀察他確實在流通法寶的時候,給人家作了很大的障礙,不願意流通,所以這一生馬上得到果報。

現在末法都是感現世報,報應是很嚴重的,不用等來生,馬上就看到,因為他掌管的法寶流通量大,造的業就大,所以要幫助佛法流通,幫助正法久住。那些嫌法寶太多,主張不要再印的人,就是得到容易,不知珍惜,而且自己有,也不想去幫助眾生聞法。你知道阿彌陀佛為什麼名聞十方嗎?是他的願力成就的:我作佛時,十方眾生,都能普聞我的名號。就是因為他願意去幫助眾生。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名遍十方呢?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他願意幫助一切眾生,觀聽十方圓明,願意幫助眾生明心見性,願意幫助眾生脫離煩惱,脫離業障,所以他名聞十方,所行之處大家都歡喜,與人結好緣。

所以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讚嘆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你看法藏比丘在因地時發的願:「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就是念念都想幫助眾生,念念都想弘揚正法,跟眾生結最廣大、最殊勝的緣,希望眾生能夠趕緊超脫輪迴,因為他知道輪迴的苦,這個苦眾生還不自覺知,沒有辦法體會到。你有所罣礙、有所執著就很苦,得不到時苦;得到了亦是苦,愛保貪重怕失去。

《無量壽經》講:「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只是勞心勞力而已,講到究竟,沒有一樣帶得去,帶走的是對妄想境界的那個貪念,那個堅固的妄想,帶走的是業,那叫業隨身。能帶走的是對於妄境的貪取心,這貪取心牽引眾生去三惡道,牽引去六道輪迴。所以為什麼佛教大家不要貪愛、不要罣礙,無論是世間、出世間的,都不要罣礙,你有所著,那就出不了三界、出不了輪迴。

所以要除的是「貪心」,除的是「執著心」,不是除對象。你原來貪世法,現在學佛了,不貪世法貪佛法,想要多知多見以資談柄,顯示自己博學多聞,這就增長我慢,貪佛法一樣是輪迴。喜歡在大眾面前乍現威儀,假裝禪相,好像看起來很有定力,求彼恭敬,這也是貪佛法、貪人恭敬,這些自己都要覺察。

在不知不覺當中習氣就冒出來,顯示自己懂得多、聽得多,很有見識這都不行,這都是我慢、我相,存這種心學佛不會有成就。或是有些人覺得自己是老修,在佛門是老修,在公司是老員工,這些要退休的人不要倚老賣老欺負新進;你要是新進,剛進去被欺負,也不要滿心的怨恨,老資格了我一定要報復回來,存這些念頭都不對,這是冤冤相報。要往佛法上去轉、去想,不要整天就在愛憎分別裡面打轉,愛憎分別取捨都墮落,這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就被不到你,因為你不想學,雖然三根普被,是被想學的人。

所謂:大地普降甘霖,難被無根之草。不想學佛、不想轉,佛也幫不了你,如果你想轉,即使業障再重,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十念一念必然得生,這是真實話,對真正願意轉的人講的。我們發菩提心、發慚愧心、發勇猛心,要警覺不要隨順煩惱習氣,不要隨順貪瞋痴慢。

我們的講座即使再講一百年,都還是講這些東西、講這些內容,但是我們貪瞋痴的業習太重,沒有辦法馬上轉過來,就要常常薰習,常常親近善知識、親近善友。我們的心太粗不能覺察世間的苦,自己掉到苦裡面,還認為這個苦舍掉了不行,舍掉了難受,所以真正學佛會得到快樂,這種快樂不是世間欲求之樂,世間樂會樂極生悲,以苦為樂不是真的,它會變壞,是假的、是短暫的,實際上在大乘經裡面講,根本連一絲毫都不可得,連短暫的念頭都沒有,沒有起時沒有滅時。

你受樂的感覺有起有滅,那樂的感覺滅掉了,既是滅相何來起相,何來生相?既然是起相,就沒有滅相可得,沒有滅相那生相應該常相續,所以樂的覺受仍舊是假的,仍舊是虛妄,應該這樣子觀察。如果認為這樂是實有的,你去看它有起處嗎?有滅處嗎?若有起處,樂從何而生?生起應該常樂不應該滅,若滅了應有滅處,既已滅了應該不再生,所以它不是實有的。

我們眾生不能覺察,不能覺悟,或是知道這個道理,但是你不肯接受,不願意轉變,那三根普被就被不到你了,佛菩薩就加持不上。所以自己要肯轉、肯發心,不要怕難、怕苦,告訴你,這苦還是你這個妄想給自己的,還是自己給自己的,我們修行不是像世間人得到世間虛妄的快樂,那種快樂會變滅,有一句話講,樂是壞苦會變壞的,不能相續,不會長久。

法性的真樂不從外得,不是從刺激感官而來,不是六根攀緣六塵而來,這種樂是舍妄,把妄想分別執著給舍掉,心不攀取,這種樂勉強說是一種安定,是一種輕安,實際上連輕安的境界都沒有,都不可得,這就是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的地方。有人說佛法就是世間法,那是從體性上可以這樣說。無論是夢中的境界,或是夢中的心,和你覺醒的心都是同一心,但夢境不會是覺醒的境界;不然永嘉大師怎麼會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那是不一樣的。會講這種話的人,多半都是貪著這個世間,放不下、舍不掉、不肯舍,所以用這種話來安慰自己。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不要認為這個法門,既然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就可以懈怠一點,也不用聽經、不用看經教,認為一句佛號就能往生,心裡要是真的有這一句很好,大家可以試試看,念佛一個小時不打妄想,能做得到嗎?有人念佛連十聲佛號都還打妄想,他的境界只能說: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我做不到,連十聲佛號都還要打妄想,那要成就太困難了,最起碼十聲佛號不要打妄想,可以做得到,要有信心、要有自信我決定可以,我絕對做得到,我一定轉得過來,沒有疑惑,慢慢增進。

但是叫你們不要打妄想,不是刻意壓念,不是以念止念,若刻意壓抑自己的妄想,到時候念佛會出問題、會著魔,這話要先說在前頭,正確的方法是,妄想起來不要管它,你就是念佛,跟著佛號走,不要隨順妄想。什麼叫跟著佛號走?注意力放到佛號上,不要看到妄想起來就緊張,像看到蟑螂一樣,趕快把它打死,不要亂殺生。你這樣常常練習,久而久之,生處轉熟,熟處轉生,跟佛號越來越熟悉,功純自有佛加持。

我們要有決定力,不要壓念,壓念會得病。李炳南老居士以前帶佛七,有幾個人發瘋,就是因為求快、求速又求成就,得了病,是要很自然的這樣去用功才對。所謂「外若遲緩。內獨矢急。」你們是外若矢急,內獨遲緩。「外若遲緩。內獨矢急。」還有一種是表面上看起來很定,裡面卻亂七八糟,不是這個意思,很多學佛人,緊張起來的時候,外表看起來很定,裡面已經七上八下不知道幾回了。是要外面安定徐為,威儀不失,裡面用功綿密不斷,不間斷不夾雜,這樣會有工夫。

如果連十句佛號都還起妄念,那個斯義宏深非我境界,跟法藏比丘見世間自在王如來「斯義宏深。非我境界。」可是大大的不同。你們要學六祖: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要向法師說:弟子心中常生煩惱。學了幾十年還生煩惱,那就不好了,發了心決定可以做到,不要氣餒。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