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原創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九 永離瞋恚 對治傲慢習氣


時間:2018/4/21 作者:尚賢

《十善》心得分享之二十九/永離瞋恚/對治傲慢習氣/傲慢是瞋恚的根苗

佛弟子

《文鈔》復楊典臣居士。「習氣存時,自己有所不知。如官僚派之習氣,唯無此派者知之。自己有此派之習氣,雖他人說之,自己尚不知其何所指」。印光大師的書信寫給不同的人,但是對治的習氣是連貫的。十善在這裡,是講到永離瞋恚。昨天跟著印光大師的文字,我們知道瞋恚的根是傲慢,人在自己的各個地位,都會沾染不同的習氣。只有地位低下,處處不如人,幾乎是沒有一樣比得過人,這個人一定有謙卑。哪裡有資格在人前傲慢呢?

當年六祖慧能大師是處在這個地位上,所以對任何人都謙卑有禮。印光大師在我們常見的開示中講:「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就是讓我們後人都有謙卑、恭敬,不生傲慢。「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也是從這個心態中生起來的。恭敬要有謙卑的前提,才容易做到。

這件事不是大師發明的,在《華嚴經》善財童子參訪的時候,所用的心態就是這個,「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連一個同學都沒有,都是佛菩薩,都是我的善知識,是我的老師,唯有我一個人是學生。這樣的謙卑心態,就是我們今天所應該有的學生心態。長此以往,我們的心態就不會有一絲毫傲慢,處處對人生起謙卑,那裡會有瞋恚呢?

我在這個事情上也是練習謙卑,對治傲慢。老法師常常講:「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也」。自己本來沒有比人好的地方,卻處處有傲慢心起來,故而老法師讓我以謙卑對治傲慢。這個傲慢不猛烈,比較好對治。遇事逢緣,知道處處比不上人,沒有別人富有,沒有別人聰明,沒有別的地位,沒有別人的學歷,學佛也比不上別人能夠在生活中用上佛法,哪裡有資格傲慢?

這個傲慢是我的大習氣,尤其是回到自己離別已久的家裡,和誰都有脾氣,脾氣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好像是無名火,生起來都是沒有道理。我在寺廟的時候,好在有佛菩薩加持我,在夜夢中點化我,指給我看牆上的八個大字,「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從此改變修學態度,處處給人做好榜樣,不敢有一點傲慢習氣生起來。什麼習氣也都不敢生起來,受苦受累是自己的,沒人幹的事是自己的,生活上給人做出學佛人的好樣子,哪怕是走在街上,遇到紅路燈,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這些年來,守規矩雖然很累,但總算沒有給佛菩薩丟臉,警覺不到的還不算,凡是明明白白的事,都能夠守規矩。總算是把傲慢心克服了,但這也是大體上的事。遇到特殊的緣分,仍有把握不住的時候。但是克服嗔恚確實很見效。

那是兩個老朋友當面挖苦我,真欺負人,我都能夠忍住習氣不被動搖。這時的心態和以往不一樣了,沒有瞬間的爆發,所出現是沉穩,卑而不阿。

「學道之人,須去習氣。傲慢習氣,實為入道之障。閣下於言動中詳審體察,或可能知。知則尚有勝益可得」。學道之人要克服習氣,就像儒家所說的,「讀書志在變化氣質」,從一個沒有氣質的人,到很有修養的人,都是修道人的成績。我們學佛人,學了好多年,心態沒有進步,行為依舊,以至於還比不上世俗人,我們不敢批評他,但是他起碼沒有學到佛法的好處。

沒有人處處批評,我們哪裡會有進步呢?有人當面批評,我們接受不了,聽經時接受批評,你不會和老法師起瞋恨心吧?他老人家只對著麥克風講經,不知道有你這個人存在。要是知道有你的存在,你得(dei)多幸福啊!

會聽經的,每天聽經時可緊張了,句句話都是在批評我,乃至於生活中也不敢放肆,總提著這根弦。

點我打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