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發現自己充滿著疑惑,沒有辦法從「我執」圈定的疑惑桎梏中走出來。其實,「疑」每個人都有,但有大和小疑的區別。大的疑惑,是因為人們對很多事情本來就迷茫,比如自己的人生。「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最大的疑問。儘管現在很多人的生存狀態是過了今天沒明天,渾渾噩噩的,甚至如行屍走肉一般,但是這樣的人,也依然相信明天會到來。用「相信」在今天做著準備,並迎接著明天的朝陽。而小的疑惑就更多了。
人們從古至今對待子孫後代的「相信」,非常一致。相信他們會長大,相信他們有一天會有出息,生兒育女,幸福快樂,一生平安……並將這樣的預構想象為一個美好的蛋糕,然後往那個方向追尋著,期待有一天能夠品嘗到。實際上,孩子在接受這些祝福的時候,在朝著這些長輩給出的方向時,根本上還是帶著疑惑去的。其實大人們也疑惑,只是大人們都從他們的長輩那裡,學會了用非常堅定的「相信」,來編織一個個「謊言」,告訴孩子們:只要你努力,那些都是會實現的!
其實,曾經的那些「相信」會不會實現,誰都不知道,很多事情一定要等到那一天,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而人們的努力,並不會帶來一模一樣的成功。這就是每個人生活當中都會迷茫的部分。原因是什麼呢?因緣和福報不一樣,而且人的思想太雜、太亂!前面一分鐘他所肯定的,過一分鐘也許他就會去否定。悉達多王子要成佛的時候,魔王波旬幻化成另一尊佛的樣子,坐在他的前面和他作對,告訴他,「你要跟我學!」
「疑」對凡夫俗子而言,真的是難免的。那怎麼針對「疑」呢?念經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但要長期念經持咒,系統地聞思修佛法。我們從小在寺廟裡長大,對佛菩薩的信仰非常虔誠。但是,當學佛學到一段時間以後,不斷重複地念經持咒,因為很多內容本來都是重複的,重複久了以後就會痳木。突然有一天,你的大腦裡面會說,「我這樣老是重複,有啥意思?應該去念一個沒念過的。」但是為什麼要重複呢?因為在我們沒有領悟它之前,就必須得重複。道理,講起來很簡單,付諸實踐就難了。如果讓每一個人講一個炒菜的經驗,可能個個都能講得頭頭是道。但是,真的讓大家都去炒菜,能炒出一盤好菜的人,就沒幾個了。
現在大家都是讀過書的人,美其名曰「有文化」,其實是腦筋里的雜念越來越多,所以需要很多理論去掩蓋自己的各種疑問。抱著理論是解決不了疑問的,實踐,最重要。當一個人善的念頭慢慢增多,他的負面能量就會慢慢消耗,雖然還是會有,但久而久之會變少。你們不要期待一學佛就什麼都有了,不會的。會看菜譜,和會做出美味佳肴是兩碼事。
以前的很多老人沒讀過書,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是懂得一些社會常識與道德規範。告訴他們,你這樣做,就對了;那樣做不行。他們就會照著做。不像現在有些人,滿腦子都是反駁的意見:為什麼那樣?為什麼不能這樣?沒有那麼多雜念的人,也不需要那麼多所謂的理論去掩蓋他的雜念。
有些所謂學佛的人,以前愛罵人的,學佛後還是愛罵人;以前愛講是非的,學佛以後,他講的是非可能更多了。以前他還只是東家長、西家短,現在一大堆師兄弟姐妹,看不順眼一個人,就開始搬弄是非。他會說:東邊說你這樣,西邊說你那樣,中間他是傳話者。我們說:傳是非的人,即為是非的製造者,而最大的是非製造者,就是我們的思想。思想上還沒有真正因為學佛而受約束,就會慫恿著人們在身體、語言等方面造作惡業。
大家可以慢慢來,系統地去聞思修佛法。但光看書,是沒什麼用的。炒菜的書到處都是,你不會沒有關係,上個網,想要學個什麼菜,整個流程都清清楚楚教給你。食材怎麼選,菜怎麼切,油怎麼下鍋,香料什麼時候放,什麼時候能裝盤,怎麼裝盤才好看等等,頭頭是道。你要是看過了,和人家談起來,別人還以為你是個大廚呢!其實你都沒有做過這道菜。這就像你們看書,在網上看一些介紹佛教的文章,甚至你可能和這個老師,那個師父學過一些,但是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怎麼辦呢?之前你看了那麼多文章,這個時候真能幫你解決問題嗎?
你雖然會背菜譜,也看了不少炒菜的流程,但是這些,你都要去實踐,去操作,才能提升你的經驗。佛教稱類似這種操作,叫做實修。當你皈依之後,就要逐步跟著具德上師系統聞思修佛法,學習如何操作,而不僅是去看、去聽一些理論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