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普度眾生,就得先讓自己成佛。因為自己成佛了之後就可以轉法輪,轉了法輪之後,就有自己的教法。眾生在你教法下獲得解脫成就,都算是你所度化的。可能有其他佛菩薩來協助你弘法,但是這個教法畢竟是你的,所以功勞都歸你,這樣你才是真正度化眾生。之前都不算你的,因為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其他佛菩薩都是協助釋迦牟尼佛度眾生。
所以真正要度化眾生,還是要有自己的教法。用世間的企業來比喻,就像是給別人打工,你再厲害,這個企業也是別人的。等你有了自己的企業,一切都是你自己的了。所以要想度化眾生,首先自己要修持成佛。「為了普度眾生,所以我要成佛」,這樣的決心叫菩提心。
我們現在通過儀軌每天都在發利他菩提心,但是還沒有發出來。也就是說在我們的相續中還沒有真正產生這種心,只是在特意想的時候才有這種願望。但是通過不斷地提起正念,反覆通過儀軌發菩提心,我們的相續中慢慢就可以產生這種心。當菩提心真正生起來之後,就可以放鬆了,這時一點都不耽誤生活和工作,也不耽誤正常所做的一切。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裡講,當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之後,即便在睡眠、放逸的狀態中,或到公園、遊樂場遊玩,善根也不斷地增長。因為已經發出了利他菩提心,一切就都是為了眾生。進入睡眠狀態是修行,是在調整自己。人肯定需要休息,不休息身體受不了,修行需要健康的身體,為了更好地修行,需要保護好身體;而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普度眾生,這樣睡覺也是為了眾生。
適當的出去玩也是可以的,因為修行需要放鬆心態,有好的心態,是為了修行;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普度眾生。所以菩提心發出來了之後,即使玩也是在修行。
以前我經常給居士講這些,所以很多居士會說:「我在為眾生吃飯,我在為眾生玩,我在為眾生……」後來我糾正了,因為也不一定。要到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之後,睡覺、吃飯、遊玩才是為了眾生;沒有發出來之前不一定是為了眾生,也許是造業。普通凡夫的所做所行、所思所想、所言所語無不是造業。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之後就不造業了,而是時時刻刻都在修行。所以發菩提心很重要,大家先在這一點上下功夫。
——摘自十四屆萬盞法會開示二《文殊儀軌傳承與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