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之勸大眾發願歸三寶(一)


時間:2018/8/15 作者:信願法師專頁

信願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之勸大眾發願歸三寶(一)

今天我們再共同來探討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

上回我們講到《四帖疏》的跋文。善導大師說明自己著作這部《觀經四帖疏》的緣由,使我們了解,原來《觀經四帖疏》是請諸佛菩薩證定。如果這樣,《觀經四帖疏》的義理,是經過佛菩薩的印可,值得我們來探討。今天我們就開始來探討《觀經四帖疏》的第一卷〈玄義分〉。

【玄義分】

「玄義」這兩個字,就是幽深的義理,玄妙幽深的義理,就是要將《觀經》比較被人誤解,不容易體會的地方顯露出來。

【沙門善導集記】

「沙門」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出家人當然是以佛陀的三無漏學來修學,修學戒定慧,目的就是息滅內心的三毒煩惱,斷惑證真。

「集記」這兩個字,就是指善導大師著作這部《觀經四帖疏》,每一夜常常有一位出家人來指授玄義科文,集夢中所得而記叫做集記。

首先來看「歸三寶偈」。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還沒有註解《觀經》經文之前,要將《觀經》幽深的義理彰顯出,先勸大眾發願歸依三寶,這就是善導大師要顯明,急勸在五濁惡世的眾生歸入三寶,念佛成佛。三寶是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解脫的依止。我們入佛門,第一步就是先歸依三寶。歸依三寶,以三寶為依止,成為我們救度的寶筏,就像我們在生死大海當中,要從娑婆此岸到西方彼岸,度過這個生死流,要坐寶筏、寶船,三寶就是我們眾生度脫生死的寶筏。因此不論我們在佛門修諸六度萬行,以哪一宗、哪一派、哪一法在修學,都是不離開歸依三寶。淨土法門深奧無比,唯佛與佛乃能窮盡,所以善導大師要註解《觀經》,也先祈求三寶的加被。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世尊有對三寶的恩德不可思議,做了很詳盡的開示,在此我簡要將三寶的恩德,透過世尊的開示,向諸位報告。世尊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

「佛寶具足無上的功德,常能利樂一切眾生,是名佛寶不可思議恩。」三寶對眾生有護持之恩,佛就是經常在利樂一切眾生,所以我們歸依佛寶。寶就是尊貴的意思。

法——法寶,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到彼岸。法寶是使一切眾生能出離生死的依靠,因為法就是在教導我們修行,斷煩惱、證菩提,所以世尊說:「法寶不思議恩。」

「僧寶利樂有情,恆無暫舍,是名僧寶不思議恩。」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世尊也指出僧有三種:第一菩薩僧,第二聲聞僧,第三凡夫僧。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等就是菩薩僧。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等就是聲聞僧。以佛陀的戒法依教奉行,具足一切正見,為眾生開示佛陀的教法,利樂眾生,就叫做凡夫僧。凡是出家人都在做利樂有情,因此所有一切出家人都是眾生的福田僧。

這是世尊在《心地觀經》對我們的開示。因此任何一個人,不論出家在家,三寶都是依止的明燈,從黑暗走向光明。也因為歸依三寶,會帶來無量無邊的真實利益,所以善導大師要註解《觀經》,要開講玄義之前,先勸大眾發願歸依三寶。

疏文,善導大師說:

道俗時眾等各發無上心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

這兩行八句,是善導大師鼓勵大眾先發願。

第一句「道俗時眾等」,「道」就是出家五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與式叉摩那。「俗」就是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時眾」就是與善導大師同一時代的一切眾生。「等」這一個字就包括滅後一切有緣的眾生。也就是這句「道俗時眾等」包括一切七眾弟子。

「各發無上心」,發無上菩提之心。當然不用善導大師勸我們,我們也知道,身為佛弟子,要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在佛門學佛修行,目的就是為了要成佛。可是對凡夫眾生而言,「生死苦難厭」,對生死的解脫是很難厭離。一般的人,雖然歸依三寶,但是往往出離生死之心還很薄弱,所以善導大師教我們發願,歸入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因為「佛法復難欣」,佛所證悟的教法,要欣求也很困難。在此也是善導大師勸告大眾,信知自身是罪惡的生死凡夫,難有欣厭之心。欣求極樂,厭離娑婆,這是念佛的人一定要有的心。若沒有欣厭之心,又如何與這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相應呢?

所以善導大師鼓勵我們「共發金剛志」。「金剛」這兩個字是譬喻。「志」就是心,從用來講是志,從體來講是心。要有金剛不退之心。學佛修行的人,往往一開始,初入佛門很發心,可是時間一久,恆久心難持,因為種種惡緣,就退失道心。金剛就是指金剛寶石,在人間而言,金剛寶石是最堅硬的東西,不為一切物所壞,能壞一切物。善導大師鼓勵我們發金剛之心,就是學佛修行,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斷煩惱、證菩提,這份心要堅定不移,如金剛寶石,不要退失。往往在家居士因為家業、事業的繁忙,就荒廢道業。我們如果接受善導大師的鼓勵,一生不退,虔誠念佛,求願往生西方淨土。

「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橫超的法門,不是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斷惑證真,是當生能夠成就,古德有一個很好的譬喻,譬如:念佛橫超三界,就像竹筒裡面的蟲,在竹筒的中間咬一個洞而爬出來。如果歷劫修行的法門,就是這隻蟲在竹筒之內慢慢咬,一節一節將竹筒咬開,到竹筒的最高處才爬出來。念佛是「橫超斷四流」法門。「四流」是三界的見思二惑,第一欲流,第二有流,第三見流,第四無明流。我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要斷除我們的見思二惑、塵沙惑、無明惑,斷除一切的煩惱業障,開顯我們的真如本性,與阿彌陀佛同證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因為我們的真如本性原本有如來智慧德能,只是被我們的煩惱無明遮障住,不能起用,所以我們念佛,藉著南無阿彌陀佛的威神加持,光明普攝,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開顯我們的真如本性。

「願入彌陀界,歸依合掌禮」,善導大師希望我們發願進入阿彌陀佛的淨土世界,所以歸依合掌禮,歸順阿彌陀如來的敕命,任憑阿彌陀佛的救度,對阿彌陀佛頂禮歸依。這段話也是在舉出他力法門橫超的殊勝利益,也就是善導大師殷勸我們信法。

雖然短短的兩行八句,善導大師殷勸我們要發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要發菩提心,上求下化;也有善導大師教我們深信機與深信法的內涵。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教法,始終不離開「信機與信法」這最主要的宗旨。「信機」信知自己是一個具足煩惱的凡夫,「信法」就是信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就是專門要救度這種充滿煩惱的眾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