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問答

定力(清淨心)決定去向


時間:2018/8/21 作者:定英蔣德英

問:修行的時候會被果報所障礙,怎麼才能知道這些果報的因是什麼?有什麼方式可以對治這些果報呢?

師:當果報現前的時候,再去追究它的因,已經沒多大意義了。所以果報現前的時候,第一要懺悔,第二要轉變心態,儘量用智慧去化解痛苦,轉化業力。並不是像一般學佛的人所說的那樣,要一味地忍耐。如果只是忍耐,你會永遠痛苦,所以要學會化解。人之所以有很多痛苦,是因為心態轉變不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十有八九的事情都不能令我們滿意,如果仔細分析,會發現不是外面的人與事讓我們不滿意,而是我們自己不會圓融,心態轉變不了,心靈的空間沒有打開,成見太深,太固執,太狹隘,凡夫評論事情的好壞,往往是看自己是不是喜歡,是否能接受。如果智慧打開了,任何道理、任何事,我們都能接受,都能看懂。

為什麼佛什麼都能包容,所有眾生來到他面前,都能和他相應呢?因為他內在具有大智慧。而凡夫心胸狹隘,內在的智慧太少,所以無法和外界的萬事萬物相應。有時候生活中出現的一些令人傷心、痛苦的事情,是為了打開我們心靈的另一道大門;有時候正面的教材對我們沒有多大觸動,往往需要用反面的教材,或者另外一種手法。就像過去的祖師教育眾生一樣,跟你講道理講不通,你接受不了,就不跟你講道理,而是用香板打你,逼著你接受。當你接受以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祖師說的是對的。為什麼說學佛首先要除掉我執呢?因為學佛最忌諱的就是用個人的成見給眼前的一切下定義,做判斷。佛曾經說過:眾生之所以不了解佛菩薩,是因為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看問題,其結果就如同螢火蟲照虛空。試問,以螢火蟲的光怎麼能照亮虛空呢?所以你想要了解什麼,一定要讓自己融入其中。

好多人認為佛是沒有七情六慾的。如果佛沒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他怎麼能感客群生的痛苦,怎麼能拔除眾生的痛苦,我們整天向他祈求,他又怎麼會有感應呢?之所以他有感應,是因為他有人性的一面,也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一個明師、一個佛菩薩不僅有喜怒哀樂、七情六慾,而且比眾生的還要細膩、強烈,只是他把它轉化了,升華了,變成了慈悲和博愛。因為他能付出,能奉獻,所以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在他身上就成了悲心和博愛。而我們凡夫恰恰相反,我們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不是給予,而是索取、占有。

當一個人越向外追逐,越索取,他就越痛苦,內在越空虛。

有好多人說學佛很難,實際上學佛比在社會上做事容易得多。因為學佛只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只要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學佛就會進步,就能上路。而在社會上做事,通常要八面玲瓏,方方面面都要做得很到位。所以在社會上工作是最好的訓練。如果在社會上你的工作做得不好,事業不成功,你想學佛是很難的。你能在自己工作的領域裡做得很成功,遊刃有餘,你入佛門學佛也會遊刃有餘。只是我們沒有完全深入到學佛的領域,對它不了解,所以把它想像得很複雜。過去的祖師一輩子幾十年只做一件事。你們在家菩薩如果幾十年做一件事,同樣也會很成功。

問:我的膽子小,走夜路的時候老是懷疑後面有什麼東西。這種情況怎麼才能改變呢?應該怎麼做才能去掉這些不良的心理暗示?

師:古人講膽由氣生。陽氣足,膽量就大。實際上什麼都沒有,怕什麼呢?通常都是自己嚇自己。

問:我也知道是自己嚇自己,但就是改變不了。

師:心念改變不了,一直住在這上面,所以就痛苦。如果你的心念能轉變,不住在上面,就不會有這鐘痛苦了。所以對任何一件事情執著,不轉移,就會痛苦;即便是一件好事,你住在上面,很快好事也會讓你痛苦。人不能進步,也是因為對某些事情過於執著,一直住在上面。天地間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變化,如果人不能隨著變化而變化,第一是不能進步,第二是會痛苦。

學佛有很多方法,一路走過來,並不是一個方法能解除所有的痛苦。所以我們早課有一句話叫「法門無量誓願學」,在不同階段,要採用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老師。佛門的八萬四千法門,是為了對應八萬四千種類型的眾生。就如同在修行途中,身心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反應,對治的方法也很多,不是一個方法就能治百病。尤其在修行的基礎階段,選擇的方法很重要。但是,當你超越了方法,進入心靈的核心以後,任何方法都是多餘的,你只要每時每刻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把握自己的起心動念就可以了。所有的宗教修煉到一定深度,都會歸到這上面——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

很多人剛開始念佛,身體出現反應的時候,他會說:「念佛怎麼不管用呢?」如果你真的不在意身體的反應,身心完全放在念佛上,把身體擱置在一邊,身體的反應很快也能過去。問題是有幾個人的心理能不受生理的牽引呢?如果這時候你懂得對治生理的方法,反應很快就會過去。凡夫的心理都是受生理的制約和牽引,對凡夫而言,要降伏心,首先要降伏身體。按佛教的說法,修完四禪八定以後,才能降伏自己的心理,才能達到「唯心所造」,在此之前全都是唯生理所造,受生理的主宰。修道無非是修生理和心理,道離開了生理和心理,還有什麼可修呢?雖然我們信教的人知道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東西,可是眼前的、當下的、我們的身體都超越不了,主宰不了,又談什麼修心性呢?就像剛才那個同修講到晚上不敢走夜路。這樣的人即便打坐,他的心也沒辦法安,他也主宰不了,因為身體上有問題。如果他的心力很足,就可以轉變。問題是他的心力還達不到這個水平。所以必須先從身體上下功夫,提升精氣神來解決問題。

學佛的人往往喜歡好高騖遠,基礎的東西不願意去學,不願意去做,總想當下馬上就能成佛。雖然頓悟確實存在,但那是因為有一個長時間量的積累,才產生了質變。就如同開智慧一樣,我們連最基礎知識都沒有,能開什麼智慧呢?有相當一部分學佛的人認為文字般若會障礙修道。文字怎麼會障礙修道呢?是因為不懂,一知半解,執著文字,才會被障礙。

是不是李白說過一句話,「不怕聰明能誤人,就怕聰明未透頂」?過去的聖人有兩種,一種是讀了很多書,一種是沒讀多少書,但生活閱歷很豐富。實際上豐富的人生閱歷比讀書更容易獲得智慧,更容易讓人開智慧。古人講讀書是其次,我們更應該學會讀社會,讀自己。如果只會讀書,不會讀社會,讀自己,這種人叫做書呆子,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他都很有主意,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怎麼辦了。這就是因為缺少生活閱歷和人生經驗。

佛教稱文字為「文字般若」,連文字般若都沒有,想進入實相般若是很難的。的確,有一部分人書看多了以後,總在文字裡面打轉,跳不出來。這只能說明他的文字還沒有通透,超越不了文字。佛教講「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是讓你多看多聽多學,有個比較。

過去出家人到一個叢林參學三年,師父就會叫你離開這個叢林,到其他寺廟繼續參學。如果你不去參學,就沒有比較。而且每個人學佛的因緣不一樣,所以過去修行,雲遊參學是非常重要的。今天雖然也有參學,但已經完全落入了形式,到一個廟呆一段時間,看不慣,不適應,不喜歡這個環境,就走了,根本不是為法而來。過去學佛的人真的是為法忘軀,只要這個地方、這個人有法,他馬上就能把「我執」丟掉。而現在學佛的人總是帶著挑剔的眼光,喜歡和人辯論,總認為自己有的會的,對方還沒有還不會。這句話固然沒錯,人各有所長,但我們到一個地方參學,是去學人家的長處,如果你總看人家的短處,每個人都有短處,那你到哪裡也找不到明師。學佛的人都知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他參學的途中,遇到很多在社會上身份很卑微低賤的人,但很有智慧,善財童子也向他們參學。這種行為在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就是現在也還有很多人不理解。古人講「下下人也會有上上智」,就是說一個不起眼的老百姓,一個貧賤的人,他的口裡也會有真理。所以不應該以身份、外表形象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智慧。如果你沒有智慧,你去參學也學不到東西;如果你有智慧,你處處都會發現真理,處處都能遇到有智慧的人。

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身邊的人當佛看,我們學佛修行進步就會很快。問題是我們恰恰相反,把身邊的人都當凡夫看,以這種心態,即便明師來到眼前,我們也會否定他。為什麼佛教講虔誠心、恭敬心是入門的鑰匙呢?如果這兩點你不具備,即便你很有智慧,佛門裡也把它叫做「狂慧」、「邪慧」。即便你入了道,這條道上會有很多岔道,由於你的狂慧,你就會脫離主道,走進旁道。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看到有一種人很聰明,做事轉向很快。而另一種人,你告訴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我們說這種人一條道走到黑,不會拐彎。實際上這種人做事往往更容易成功。真正大智慧的人跟前面這兩種人都不同,他不會被任何方式方法所限制。只是這樣的人有多少呢?

大智慧也是通過累生累世慢慢積累而來的。如果我們能把真正的虔誠心、恭敬心培養起來,龍天護法就會把明師帶到我們身邊。龍天護法是幹什麼的?就是護持真正的修行人,渴望真理的人。你們學佛是否有感受到龍天護法的存在?很多人相信他們存在,但是感覺不到。為什麼感覺不到呢?相信和感覺的區別是很大的。如果你僅僅是相信,當遇到事情的時候,關鍵的時候,你還是會動搖。必須親身經歷過,發生在自己身上,明白了,這樣的信才是正信,你的信心才會堅定。正信包含了正知正見。迷信往往是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過。

世間上有看得見的,就有看不見的,往往看得見的是受看不見的影響,甚至主宰。中醫有這樣一句話:陽性的力量受陰性力量的主宰,補陽就要先補陰。實際上整個宇宙的運行規律都是如此,有形有相、看得見摸得著的,都是受無形無相、看不見摸不著的主宰。我們修行就是要捕捉到無形無相的力量,和它融為一體。只有無形無相的力量才是無窮無盡的。

生活中會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對道深信不疑,當遇到逆境的時候,可以找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把身心調到最放鬆的狀態,在飲食上不要吃太飽,一個人靜靜地坐著,通過祈禱的力量來轉變眼前的逆境,或者觀想眼前的逆境消失了。大家千萬不要小看觀想的力量,世間上任何事情是否能達成,都是由背後那股力量決定的。如果你先和背後這股力量溝通了,日常生活中有形有相的事情就很容易解決了。可是現在學佛的人總喜歡追求方法,忽略了在祈禱上下功夫。當一個人在虔誠地祈禱時,他的我執是最輕的,很容易和靈性的力量溝通。當你入道了,虔誠就可以暫時告一段落,這時候再開始使用方法。所以在修行途中,不同階段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千萬不要迷信一個方法能治百病。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方法,過去的明師就不需要不停地學習,到處去參學了。

問:祈禱是不是祈求?

師:也算是祈求,但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祈求沒有把自己完全融進去。而祈禱是讓自己消失,完全融進去了。一個有我執,一個沒有我執。當一個人用我執祈求的時候,也可以說是祈禱,但這種祈禱往往不會有感應。當一個人祈禱時,是帶著一顆單純的心,所以才會有感應。

問:懺悔和祈禱有區別嗎?

師:有區別。懺悔是事情已經發生了,果報已經現前了,通過懺悔將自己跟所做的業分開,有接受果報,永不再犯的意思。祈禱是某些事情還沒有發生,是一種想達成的願望。當然,果報現前以後也可以祈禱佛菩薩加持,使自己的承受力增強,來轉變眼前的因果,讓不好的果報早日消失。

一般人學佛會有三個階段,剛學佛的時候,覺得學佛特別好,非常有價值,「這麼好的東西我學到了,我要讓身邊的親朋好友都能得到」,於是逢人就談佛法,逢人都像拉客似的想把人拉來學佛。他認為自己得到了,掌握了真理。第二個階段是越學越沒有底氣,越學越覺得自己離道很遠,甚至因為沒有信心而放棄了。如果能熬過這個階段,下一個階段就是總想出去和人較量、過招、交手,喜歡和人家鬥法、辯論,認為自己辯才無礙,天下無敵。這時候你確實上了道,開了一點小智慧,對學佛修道有了個人的知見。但是往往就是這個階段你很難再進步,會一直沉迷下去,因為你認為天下已經沒有明師了。如果你有福報,可能會碰到和你有緣的明師,只有他說的話你才會相信,只有他才能把你從這種狀態中拉出來,否則到臨死前,你都認為自己已經大徹大悟了!

過去叢林裡那些開悟的祖師是怎麼對待這種人的呢?你一開口,他就打。因為這時候你確實很會辯論,無論人家怎麼說,你都能對答如流。實際上無論你怎麼說,都遠離了核心。但外行人以為你已經證得了究竟。所以祖師不會跟你講話,辯論,辯論只會讓你更狂、更邪。

在學佛的第一階段,如果你很虔誠,在沒有開小智慧之前去參學,可能還學得進去,還會受益。如果你到了第三階段,即便佛再來,你也不會相信,去參學根本不會受益。我們往往在最初剛聞到佛法的時候非常精進用功,願意多聞多學。學佛修道,包括做世間上的任何事情,如果前五年你的底子打好了,路子就正,格局就大,以後修行做事就會順利。如果前五年你的底子沒打好,這輩子想再改變,所謂的「回小向大」,是很難的。

一個人一輩子是否能遇到明師和善知識,可以說是註定的。這個「註定」也是由你累世對真理是否渴望和尊重來決定的。一個對善知識,對真理不尊重的人,在他的人生中很難碰到有智慧的人。你渴望什麼,尊重什麼,在你的人生中才會遇到什麼。你不渴望,不尊重,是遇不到的。為什麼有「心想事成」和「感應」一說呢?如果你對道,對真理真的很渴望,佛菩薩和龍天護法就會讓明師出現在你的眼前,怕就怕我們對真理不是真正的渴望。很多人學佛修道只是在嘴巴上喊一喊,實際上可有可無。如果你屬於這一類型,你是很難遇到善知識的。

問:學佛修道為什麼要專一、專注,把思想集中在一個點上?

師:因為我們的頭腦太活躍了,一分鐘,甚至一秒鐘都停不下來。《彌陀經》上講一個人念佛能念到七天一心不亂,那簡直是不可能的。對凡夫來講,不要說七天了,能做到七分鐘一心不亂,都要恭喜你了!既然頭腦不能停止,不能專注,我們乾脆不用它,想辦法放棄它。

我們頭腦儲存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活到一百歲,裡面也只儲存了一百年的信息。可是我們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國度已經輪迴了很多世,這些生生世世的信息都儲存在我們的自性里,也就是我們的自性裡面什麼樣的信息都有。如果我們能通過一種方法進入到自性裡面,就能把裡面的信息調出來,輸送給頭腦。但是對於凡夫來講,要進入自性是很難的。

這個道理就如同我們晚上做夢,夢中發生和經歷的事情非常清晰,醒來後常常卻忘得一乾二淨。什麼時候你能學會把夢境的信息傳輸給頭腦,頭腦就會有所記憶,就可以把夢境回憶出來。我們之所以夢醒後就忘了,是因為自性的信息沒有傳輸給頭腦。

我們學佛,一是把自性的力量和信息輸送給頭腦,二是不用頭腦,隨時把自性的信息調出來使用。可是有一種修行人,當他進入某個階段,處在自性裡面,也就是處在功態裡面,出不了這種功態,我們就說這個人說話神神叨叨的,聽不懂,說他著魔了。如果你處在功態裡面,用這種狀態是無法和一個沒有練功、不信教的人交流的。我們身上有三種力量——身、心、靈。正因為要和不同層次的眾生溝通,所以才具備了身心靈這三種力量。不同層次的人,就用不同的力量和他交往。所以修行如果有功夫的話,可以隨時出一種狀態,進入另一種狀態。不會變化,就不能起用。真正的大智慧都在自性裡面,頭腦儲存的只是這一世的信息,只在這個空間裡面才有用。為什麼佛教說要「無我」呢?無我就包含了要能變化,不能始終保持一種狀態,只有變,才能生妙用。

問:是不是找到了自性,修行就成就了?

師: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並不是找到了自性,就大功告成,或是成佛了。我們通常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在世間考大學,你拿到了入取通知書,算不算是一個大學生?明心見性,找到自性,跟這個道理一樣,你拿到入取通知書,的確是通過考試,可以讀大學了,也算是個大學生了,但又不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大學生。即便成佛了,還需要學習,還需要繼續修行。很多人會說:「已經成佛了,證到三身四智了,圓滿了,還學什麼?還修什麼?」因為眾生的業力是無窮盡的,佛的智慧當然也是無窮盡的。佛是不停地修智慧,眾生是不停地造新殃。

有很多人說既然成佛了,佛應該是萬能的,我們就不用修了,佛把我們全部度走就好了。如果佛真的能把眾生度完,就沒有今天這麼多的凡夫俗子了。為什麼現在的眾生越來越多,成就的明師、善知識越來越少呢?現在學佛的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修行成就的這麼少;過去物質那麼匱乏,沒有保障,修行成就的卻那麼多呢?這說明了一個問題:物質豐富不僅不能助道,反而會障道。因為這個時代的文化都是滿足感官享受的,很少是為心靈而設的文化。古人的文化,古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考慮的是心靈,而不是感官——眼耳鼻舌身意的滿足和享受。所以這個時代的文化都把人往外引導,而不是把人往內,往心靈上引導。一個人越向外追逐,內在越空虛,越搖擺不定。只有找到內在的自性,才會有真正的定力,才是真正的富有。

明心是看到了方向。見性是看到了道,但還沒有完全得到它,和它融為一體。我們現在所知道、所掌握的道理,只是一些知見而已。但是,如果你的知見通透,也不失為一個修行方法。問題是我們的知見都沒有串聯起來,都不圓滿,達不到圓融無礙。過去的修行人,一旦認定了一個明師,確定了一個方法,出去參學之後,在一個地方一呆就是十年二十年。過去的出家人是十年住一個廟。現在的出家人是一年住十個廟,似乎對真理更渴望,亟不可待地尋找善知識,到處參學。可是以這種浮躁的心,怎麼可能修道呢?在沒有明心見性之前去找善知識都是瞎碰。什麼都不明白,怎麼會碰到善知識呢?現在學佛的人總喜歡聽別人說,自己不願意去閱讀經典、祖師語錄。

成佛沒有捷徑,只有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地把基本功練好,基礎打牢後,才有可能頓悟,才有可能十地頓超,否則,一邁步就偏離了道。

過去佛教很少在民間傳播,普通老百姓連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沒有保障,怎麼可能真正用心去修道呢?真正修道的人在物質上是已經徹底滿足了,超越了,不會在修道的時候還留戀、貪戀世間的物質享受。所以只有士大夫、貴族以上的階層才會真正渴望開發內在的精神領域。但是,未必所有的士大夫、貴族階層都渴望開發自己內在的精神領域,還有一部分仍然會沉迷於物質領域的享受。也有極小一部分挑擔賣菜、砍柴的老百姓會進入精神領域。所以過去傳教,善知識通常會先問你一句話。你答得出來,他就跟你談道;答不出來,他說一通你聽不明白的話就走了。

佛法進入中國,說中國有大乘氣象。因為中國人特別喜歡談玄說妙,所以大乘思想確實在中國得到了繼承和傳播。中國自古以來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任何外來文化到了中國都消失了,融化了,被吸收了,最後體現出來的還是中國文化、傳統文化。中國文化這個熔爐太大了。今天中國的佛教看起來似乎很興旺,但真正真修的、有成就的、證果遠遠趕不上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南傳佛教。

問:是不是只要別人需要,我們去幫助他,就是慈悲?

師:什麼叫慈悲?佛教對慈悲的定義是怎麼下的?我們只會背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慈」是給予眾生安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概念上這樣講沒有錯,但是一個真正慈悲,真正做慈善的人,首先是一個大智慧的人。也就是他能分辨是非,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你分不清是非,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你以為你在做好事,做慈善,實際上很可能你在造惡。

判斷一件事、一個人的好壞,首先要有智慧。你沒有智慧,想做一個好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有些人乾脆說:只要別人需要,只要眾生痛苦,我們就去幫助他。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可是若說需要,在座的恐怕沒幾個人說我不需要。你不需要這個,可能需要那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

所以不是一個人需要,我們就應該去幫助他,滿足他。有時候他需要,我們去不滿足他,是對他最大的幫助,最大的慈悲。我經常說對弟子有求必應的明師不是一個好明師,對子女有求必應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但是有些信徒認為有求必應的明師就是好明師,有求必應的父母就是好父母,實際上大錯特錯。教育的方法很多,有求必應固然是其中一種,但有求不應也是一種教育方法,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更適合有求不應。在大街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乞丐,有時候我們的悲心生起來,就會投給他們一些錢,投了以後,我們可能會想:這個人是不是一個騙子?的確路邊上有些是職業乞丐,他們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可是,誰不想活得風光體面,誰不想做個人上人,誰願意以這種方式生存呢?如果你真的想做好事,做善事,不帶任何目的,只是單純地想幫助這個人,不管他是真窮,真需要,還是不窮,不需要,是裝的,只要你是帶著一顆清淨心(無所求、無所住的心)做了這件事,對你來講,它就是善事。至於受者是真需要還是假需要,佛教講因果要辯證地看。相反,如果你帶著一顆有目的、有所圖的心來做善事,雖善也不善。所以善與不善自己最清楚。為什麼佛教講要無相布施?它指的是用一顆清淨的心無相地布施,才會獲得真正的功德、福報和善緣,否則連善緣都得不到。所以做善事,心態非常重要。

問:現在天災人禍越來越多,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呢?是不是成了佛,有神通了,就能避免?

師:世間各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天災人禍,電視、報紙每天都在報導這些新聞。如果某一天所謂的「世界末日」真的來了,大家都死了,就你我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就算我們修得好,得道了,成仙了,但眾生都死了,我們幾個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佛之所以是佛,就是因為眾生都是凡夫,佛的存在才有價值和意義。如果眾生都成佛了,也就沒有佛了。所以眾生都成佛是不可能的。有些人並不想成佛,只想做一個人,相信持這種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但是,如果你能做一個安分守己的人,你就是一個快樂、自在、解脫的人。既然你已經快樂、自在了,你就是佛了。我們通常說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固然有一種佛是這樣。但是,還有一種自在、快樂、無所求的佛,這種佛,當下我們就可以做到。佛就是一個解脫自在的人。

很多有特異功能的氣功大師也有神通,但最後往往生病,得不治之症死了。即便沒死,神通越大,活得越痛苦。因為他對眾生表演得多了,眾生的胃口越來越大,每個眾生都想看到。只有自己的眼睛看到,耳朵聽到,才會相信;只要一個沒看到,都說是假的。眾生恰恰就愚昧在這裡。你的眼睛能看多遠,你的耳朵能聽多遠?難道你看不到的、聽不到的,就不存在了嗎?實際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是我們看不到、聽不到的。

一個人把希望寄托在未來,不如放在當下。正因為我們當下不能解脫,才寄希望於未來。可是你當下都不能解脫,未來又如何能解脫呢?你今天擔憂,明天還會擔憂,後天更會擔憂。如果你今天不擔憂,今天解脫了,明天、後天怎麼還會擔憂呢?

天災是免不了的,人禍也免不了。實際上天災是地球,是大自然自我調整的一種方式。如果大家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凡是有溫泉的地方,就很少,甚至不會發生地震。因為地熱已經得到了釋放。人禍也是一個團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自我調整的一種方式。沒有人禍,這個國家的法律、制度就不會制定和健全。很多事情人想不到,只有當事情發生以後才會想到,才會制定出一系列對治的措施和方法。有的人身上長瘡、長膿包,那也是身體在自我調整,經過了這個過程,身體會變得更健康。地球自我調整之後也會更長久,並不是發生了各種自然災害,就意味著地球要毀滅。用佛教的觀點來講,世間萬事萬物都遵循「成住壞空」的規律,任何事物從形成的那一天開始,就意味著有空亡的一刻。但是,即便空亡也是一種調整,也是為了更好地成住,今天的空亡是為了明天更好地成住。所以天災人禍不需要去擔憂,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安住在當下,就是對社會,對人類最好的回報和保護。為什麼佛教強調修行就是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如果每個人都管住了自己的身口意,這個社會不就安定、和諧了嗎?可是每個人都不想管住自己的身口意,只想管住別人的身口意,所以社會就不安定。

問:走路入定是怎麼達到的?

師:剛開始還是先學會一心一意地工作,在你的工作中入定。工作一心一意和念佛、打坐一心一意有什麼區別呢?只是形式上的區別,實質上都達到了。我是通過盤腿打坐達到一心不亂,你是通過走鋼絲達到一心不亂,彼此的一心不亂有什麼區別呢?沒有區別。你會說:「你這種一心不亂能了生死,到西方淨土。我這種走鋼絲的一心不亂不能了生死,到不了西方淨土。」如果你走鋼絲真的達到了一心不亂,你想到哪裡就到哪裡。並不是信教的人都能到天堂,都能往生西方淨土,沒有達到一心不亂,是往生不了西方淨土的。但是只要你達到了一心不亂,無論你通過什麼方式,臨終的時候,你想到哪裡就能到哪裡。所以臨終往生的去向,取決於生前是否達到了一心不亂,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定力。你有了定力,想到哪裡就能到哪裡。

有的人修定,結合他的職業和工作,非常容易達到一心不亂。如果你硬讓他放下他的工作,跟你一樣吃齋念佛打坐,訓練一心不亂,往往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比如一個舞蹈家,一個音樂家,在歌唱舞蹈的時候,他已經與音樂、舞蹈融為一體了,忘我了,你再讓他學盤腿打坐,對他來講是非常難的。既然這樣,為什麼不他就通過他的工作來訓練禪定呢?佛教講凡是用心達到一心不亂都是禪。所以帶著覺知,認真投入地把你的工作做好,就是修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