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度般若,他是一種指導,也是像人的眼睛一樣。你這個六度,前五度都是以第六度為指導的。沒有第六度的指導,前五度不為了脫法,可以是外道,外道也有前五度。比方說信其他教的,他也會很心善地給你幫助,會不會有?會其他的教的,其他宗教的,所以說這個布施,我們說我們拿自己的東西給人以幫助,其它宗派也會有,但是佛教是以般若度為指導的、為眼目。前五度他是成就佛的色身的因,第六度般若度是成就佛的法身的因。所以成佛以後,他成兩種,成佛以後也叫二足尊,這個兩足尊知道吧?
兩足尊,佛叫兩足尊,具足尊貴圓滿,兩種具足尊貴圓滿。哪兩種?一個是智慧,再一個是方便。這個方便是說的色身、身形,智慧是說的法身。法身怎麼來的?般若空性而證得,唯有般若空性證法身,其他沒有。假如你沒有般若的修持,沒有空性般若的修持,前五個,你使那勁,非常精進地去做,最終也難了脫。就這麼簡單。
所以說大乘佛教都是在空性地攝持下而進行的一切善、善的活動,在空性地攝持下進行地布施供養,在空性地攝持下進行地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等,這個必須要知道。可能這些對我們一些人來講不太好理解,但必須要知道。這個是講到般若蜜多。
這個六度,我們在這裡也沒法展開,因為單純講六度的話,就相當於把整個菩薩道的主要內容講完了,我們現在只是了解這個六度的基本內容,就是六種,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和禪定,這個相對應的菩薩十地的修持法門,這個不再展開了,我們在經典上已經講到了。般若波羅蜜多,禪波羅蜜多,毗梨耶是戒的意思、持戒波羅蜜多,羼提波羅蜜多,這是定的意思、禪定的意思。「屍波羅蜜。檀波羅蜜」,這個檀波羅蜜是指的布施,就是這個六般若蜜多。
如果我們想成佛,離開這六種是成不了佛的。所以我們即使是念佛求往生的人,也在念佛的同時,也要大行佛道,大行菩薩道,就是像布施、嚴持戒律、禪定等等,這個必須要做的。作為我們來講,像經常地放生、印經這一些,這些都是六度萬行當中的前五度的一些內容,但是你必須都得要用空性來做攝持,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剛才講到「一實道」,「一實道」實際屬於大乘道,大乘道分兩類:一個是發菩提心;一個是菩提行,菩提行就屬於六度,這裡我們知道就行了。
這是講的此經奧義,就是這部經典當中重點的東西在哪裡。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什麼讀一部經就能消多少業?這個他有非常深奧的道理。如果說你對十二因緣理解了,而且是奔著那個方面去行持的,這就是相當於我們前一段時間講的《眾生因何輪迴》,就等於說你自己就斷了輪迴的鏈條了,那為什麼不能消業、為什麼不能轉變命運呢?大乘道也是這樣,你奔著一實道這個大乘菩薩道去行持的話,最終是能夠成佛的,為什麼沒有消業的功德呢?這個我們正確理解就行了。
——摘自仁清法師《消災長壽護童子,懺悔墮胎度嬰靈》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