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錯誤的「回向」所獲福德小,善根也容易被毀壞!


時間:2018/11/18 作者:定英蔣德英

初學佛者對佛教的道理不太懂,回向善根時希望自己貪執的人多得一點功德,以自私和偏執的想法不捨得把積累的念佛、磕頭、放生等福德善根回向給眾生,其實這樣回向所得反而福德非常小,而且善根很容易就被徹底毀壞。

作為大乘行者,發願或者回向必須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且不僅是利益個別眾生,應該是利益一切眾生。

以前一個農夫的妻子去世了,他請無相禪師為亡妻誦經超度。佛事完畢後,農夫問:「禪師,我妻子能從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禪師說:「佛法如慈航普渡,不只你妻子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都能得到利益。」農夫不高興地說:「我妻子非常嬌弱,其它眾生也許會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奪去。能否請您把善根只回向給她,不要給其它眾生?」禪師開導農夫:「如果將善根回向給一切眾生,就像陽光普照大地,既能利益無量眾生,你妻子也不會有任何損失,這樣何樂而不為呢?」

農夫聽後勉強答應了,但又提出一個條件:「我的鄰居姓趙,這個人經常害我,你在回向一切眾生時可不可以把他排除在外?」禪師以嚴厲的口吻說:「既然是一切眾生,哪裡來的排除在外?」農夫聽後一片茫然。

很多世間人就是這個農夫的心態,回向善根時希望自己貪執的人多得一點功德,不希望自己討厭的人得到功德,甚至個別沒有真正發起菩提心的大乘行人也是這樣的。這種有親怨分別的回向就是有毒的回向。

今後大家在回向善根時最好安住於無緣的境界中,如果做不到這樣,也要想到: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怎樣回向,我也如是回向。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不會將善根只回向給家人親友,更不會排除損害過自己的人。如果回向時真要排除損害過自己的眾生,那一個一個算下來,最後可能剩不下幾個人了。

以自私或者偏執的想法來回向善根,其實這樣回向所得的功德很小。如果能以廣大心回向善根,比如自己讀誦、思維《普賢行願品》以後,發願讓所有眾生獲得這些善根,尤其是與自己關係不好的眾生獲得這些善根,這樣回向不僅功德很大,而且自己會很快獲得成就。

做了善事以後,一定要如理回向。因為善業在沒有成熟前,就有可能遭到損壞。什麼情況會毀壞善業呢?

四種摧毀善根的因:

有些未發大乘菩提心的人,積累的念佛、磕頭等福德善根,基本上沒有回向給眾生。其實這樣不是很好。如果沒有回向給眾生,善法很容易被毀壞。記得《極樂願文大疏》有一個偈頌,講了四種毀滅的因,如云:「積累善根後,顛倒不回向,宣揚生悔心,滅善根四因。」也就是說,積累的善根若沒有回向,通過四種因可以摧毀:

一、顛倒回向:自己聞思、布施等善根,回向讓某某眾生生病、某某眾生痛苦、摧毀某某怨敵……這樣的發心叫顛倒回向。

二、不回向:假如行持善法而沒有回向,善根很容易耗盡。當你生嗔恨心或者做一些不如法行為,原來的善根就會毀壞。

一般而言,藏傳佛教對善根回向非常重視,我今天轉完塔以後,馬上要念一個偈頌回向,沒有回向就比較擔心,好像出門沒上鎖,害怕小賊把家裡的東西偷走了一樣。藏地很多人從小就有這種觀念,包括我自己在內,還沒有上學時,每天晚上父母和我們幾個孩子吃完飯,就開始念一些蓮師心咒、觀音心咒。有時候還沒有念完,我們小孩就睡著了,父母馬上把我們叫起來,要求回向善根再去睡。所以長大之後,我不管做什麼樣的善法,都會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回向。不僅僅是我,我附近很多同齡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包括一些在家人,每天工作特別忙,但有時到寺院聽經聞法、作一些布施,最少也是念一個偈頌作回向。這種傳統非常好,如果沒有回向,毀壞善根的因比較多,因此一定要回向。

三、宣揚:到處說自己做了什麼功德、積累了什麼善根,這樣炫耀功德,也容易毀壞善根。但如果回向完了,再怎麼宣揚也沒事,因為你門鎖得緊緊的,就算四處說「我家有好多錢,保險柜里有什麼存款單」,別人也只是羨慕而已,想偷也偷不了。

所以回向的確很重要,畢竟我們凡夫人的習慣是:做一點善法就昭告天下,生怕別人不曉得,而若造了很大惡業,想方設法隱瞞,不讓大家知道。華智仁波切和紐西隆多也講了,很多人哪怕念的咒語多一點,也喜歡告訴大家——我念了10萬遍啊!我修了3遍五十萬加行!……如此炫耀則會毀壞善根。當然,你回向完了再說,那就沒什麼問題了。

四、生後悔心:你以前行持過一些善法,但因惡友、惡劣環境的影響,事後產生一種悔心,這也會毀滅善根。

以上是毀滅善法的四種因,大家一定要注意,若遠離了這四種因而回向,功德是很大的。回向的功德,偈頌中是這樣說:「回向無盡道,增上並轉變。」回向是不可思議的一種方便,依靠回向,就像把錢存在銀行里,利息不斷增長一樣,自己的功德將越來越增上。通過回向還可以轉變善根,這一點更為重要:回向給今生,就會成熟今生的善根;回向給來世,就會成熟來世的善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雖然理想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講,想快樂這一點是每個人的願望。快樂的途徑各種各樣,有些人想即生快樂,有些人想來世快樂。即生快樂的,有些喜歡錢財;有些喜歡打扮;有些喜歡地位、名聲。來世快樂的,有些想再來人間享受快樂;有些想獲得天界的快樂;有些覺得這些是束縛,理應超越而獲得解脫。而解脫當中,有些只想得到聲聞緣覺的解脫;有些則不願獨自解脫,唯一的目標是利益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

人人的目標都不相同,但皆可依靠回向來實現。就相當於一塊金子,金匠可用它來做不同的東西,它可以做成佛像,也可以做成耳環,甚至可以做成盛不淨糞的器皿。若是如此,它的價值是不同的,做佛像的金子,會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做耳環的金子,只是一個裝飾品;做盛不淨糞器皿的金子,誰見了都非常唾棄。我們回向也是這樣,比如念了3萬遍觀音心咒,有些人回向自己健康,這相當於把金子做成盛不淨糞的器皿;有些人回向自己獲得寂滅果位,這相當於把金子做成裝飾品;有些人回向給天邊無際的可憐眾生,這相當於把金子做成佛像。同是一個善根,通過發心和回向可轉變為不同的功德,因此,我們以後做善事時,務必要以大士道的發心來回向。

回向能滿足你的意願,實現你所求的目標。《文殊剎土功德莊嚴經》云:「何人發何願,如是而實現。」故而,發願和回向很重要。善根回向給菩提和眾生,這個功德永遠也不會耗盡,《慧海請問經》中說:「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乾涸其不盡,回向菩提善亦爾,未獲菩提其不盡。」一滴水落入大海里,大海沒有乾涸之前,這滴水也不會幹涸。同樣,哪怕一個小小的善根,今天布施一毛錢,或者念1遍觀音心咒,或者用1分鐘的轉經輪,若回向給一切眾生證得菩提,那麼你沒有獲得佛果之前,此善根永遠不會消失。反之,假如你做了非常大的善法,卻沒有回向,善根則很容易毀壞。

因此,以後做大大小小的善法,最後一定要回向。我們藏傳佛教的修行人一般都是這樣,我不是說藏傳佛教如何了不起,但這個傳統非常符合佛經。我小時候也不太清楚,放氂牛時跟大人一起轉佛塔、轉嘛尼堆,轉完了以後,大人都會要求:「先回向了再下來。」我回向了才允許去說話、做事。

有些人恐怕沒有這個規矩,念完觀音心咒也不回向,就隨隨便便做其他事情,或者去聽課時,沒聽完就中途走了,即使聽完了也不回向,這些行為都說明你對佛教還不不了解。

當然,你回向的時候,如果有時間,應該完整念一遍《回向品》或《普賢行願品》,這是最好不過的了。但若沒有這麼多時間,我們也可以念誦從「文殊師利勇猛智」至「為得普賢殊勝行」的八句兩個偈頌。龍樹菩薩說過:這八句兩偈是整個《普賢行願品》的精華。

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