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修行中第一件事情是什麼


時間:2019/1/29 作者:王習訓

憨山大師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這個是他回答人的問題。有人就問呢,為什麼念佛不能成片呢?憨山大師的回答。

這就是‌“行”了,念佛這是‌“行”啊。所以也有人常常來討論這問題,老是說我是用什麼方法呀?我老是回答,不是方法的問題啊。

我們現在可以看出來,憨山大師的回答,這一切都不是方法的問題。憨山大師說,‌“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修行中第一件的事情是什麼呢?生死心要切啊!

‌“生死心切”是佛教的一個術語,就是說要痛念生死啊,知道這個生死啊,這個問題嚴重啊!這個生死不等於說我這個今生我要死啊,今生要死,死後他不完嘛,這六道輪轉,無量的生死啊。

這生死它是苦啊,生也是很苦啊,生老病死。生了之後就要有老啊,生的過程中就會有病啊,而他壽命終了就要死嘛,死了之後又生嘛,無窮無盡的這個生老病死。

生的時候往往太小就忘了,但是病,大家就還都有體會過嘛,老啊、病啊,這種苦,但是一切都沒有死這么苦啊。死如活的烏龜,把它的殼子剝掉,如活的牛把它的皮剝下來啊,它這個是如風刀解體,這個痛苦不可言啊。

它還不僅僅是一次的事情啊,這個是無量次的要受這個苦。你本來是佛,可是你顛倒了,你在虛妄之中很冤枉地受這些苦,你不了怎么辦?如果死了就完了嘛,那倒也省事了,但是它不完哪!

不但是這樣啊,而且你自個兒無量的劫來,所有自個兒的眷屬,也同樣的在生死苦海中輪轉啊。我們是人道之中,是三善道了,很多自個兒的父母眷屬現在轉到三惡道裡面去了,那就是多少劫多少劫,無窮無盡地受苦啊。那地獄中苦不可言哪!所以生死之苦的問題在這呢。

所以必須這個心要切,知道這個無常啊,一切都在變化。尤其老年人啊,日子恐怕不多了,所以這個生死心,就剩下這一點點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呀。所以這個修行第一件事啊,就是生死心要痛切,感覺這個生死嚴重啊。所以印光大師就把一個大的‌“死”字寫在床面前,天天看著它。

‌“生死心不切,如何能念佛成片?”大師說,你生死心要是不切,你怎么能夠念佛成片呢?

‌“且眾生無量劫來,念念妄想”,其實眾生啊,你多少劫以來,一念一念都是在妄想之中。你的‌“情根”,這跟前頭一樣,那個情、那個感情的根啊,‌“固蔽”,很堅固啊,它障礙一切啊。

過去是如此,那么今生呢?大師說,‌“今生出世,何曾一念痛為生死?”過去生生世世都是情根,都是入生死的。就說今生吧,今生你雖然表面上是個修行人哪,你何曾有一念是痛為生死啊?大家可以自個兒反躬自問,你想一想,有沒有啊?

是‌“日用念念循情”,在日用之中啊,這個一切之中,這一天天的這個過日子裡頭啊,是‌“念念循情”,一念一念都是想到情啊。自己怎么把屋子布置得好一些啊,自己怎么得到點好名譽啊,自個兒怎么為兒女做些事情啊,還有一些要恨人啊,種種的都是情啊,情念啊。在日用之中,起心動念,念念都是在情裡頭流轉。‌“未嘗反省”啊,沒有反省啊,沒有覺悟啊。

‌“今欲以虛浮信心”這樣虛浮的一點信,相信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我願意往生,這個是個信心,這個信心是虛浮的,你那種情念是真實的。拿這樣虛浮的信心,‌“就要斷多劫生死”,你多劫來的生死心,‌“念念循情”,你現在就有這么一點很虛浮的信心,你拿這樣的一點虛浮的信心就要來斷多劫的生死。

憨山大師說了,‌“所謂滴水救積薪之火”,你這個一車的柴火要著起來了,你這個功德、你這個修行啊,只是一杯水啊,杯水車薪哪。這能解決問題嗎?‌“豈有是理哉?”有這個道理嗎?所以大家有許多人哪,還埋怨呢,我這個火我都澆了水了,火還這么著。你也不想想,你這個是一杯水呀!

‌“若果為生死心切”,如果真正是生死心切,‌“念念若救頭然”,如頭髮著了火一樣那么樣的專一啊。不要人身一失,就萬劫難復啊。要將一聲佛號咬定,就是靠這一句佛號,咬定!一念跟著一念。‌

“定要敵過妄想”,不是隨著妄想去流轉啊,我就是一句佛號老現前哪。如果‌“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這么樣去下一個苦的、切的功夫的話,‌“久久純熟,自然相應”,久久就純熟了,自然就得到相應。

‌“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你不要去求成片,自然就成片了。所以這個念佛要念得‌“一心不亂”很難,所以先要成片哪。所以念不到‌“一心不亂”,還是可以往生啊。

如果你能念到成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啊;一個是《阿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念不到‌“一心不亂”還可以往生,你要不能一向專念,念佛念不成片,那就難了。所以就是說啊,你要生死心切,你不求相應,自然相應了,自然成片了。(《再談信願行(下)》,黃念祖講述,轉載自黃念老法音網站)

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雲念佛成片?且眾生無量劫來,念念妄想,情根固蔽,即今生出世,何曾一念痛為生死?日用念念循情,未常返省。

今欲以虛浮信心,就要斷多劫生死,所謂滴水救積薪之火,豈有是理哉?若果為生死心切,念念若救頭然,只恐一失人身,百劫難復。要將此一聲佛咬定,定要敵過妄想,一切處念念現前,不被妄想遮障。如此下苦切工夫,久久純熟,自然相應,如此不求成片,而自成一片矣。(《示念佛切要》,憨山大師著)

《報恩談》原文

大家要知道,“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真正信了淨土宗的道理,彌陀的大願,這些道理——信自信他、信事信理,要相信我們的念佛,就以這個為因,就能得念佛的果、往生的果、成佛的果。這個就是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

這六信都具足而且我們不留戀娑婆世界,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很懇切,你就是有信有願,深具信願。深具信願你決定往生!(《淨修捷要報恩談·第25拜》,黃念祖講述,未經校對,僅供參考)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