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智旭大師:楞嚴經文句玄義著15


時間:2019/3/5 作者:清淨心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玄義

智旭大師著

15

次釋通名為二。初正釋經字。二曆法明經。

初正釋者。梵語修多羅。或雲修單蘭。或雲修妬路。或雲素怛纜。總是彼方楚夏不同。此土或翻為契。或翻法本。或翻為線。或翻善語教。或翻為經。或雲無翻。含五義故。一法本義。亦云出生。二微發義。亦云顯示。三湧泉義。四繩墨義。五結鬘義。智者大師和融有無。復於翻五含五。各作三義釋之。卽是教行理三。所謂契緣。契事。契理。乃至結教。結行。結理。教指世界悉檀。行指為人對治二種悉檀。理指第一義悉檀。具如法華玄義廣明。茲不具出。今約此方經字訓法訓常釋之。法者。可軌義。常者。不變義。可軌者。教可軌。行可軌。理可軌。經雲。是佛頂光聚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又雲。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又雲。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教可軌也。經雲。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行可軌也。經雲。妙性圓明。離諸名相。又雲。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生死及諸塵垢。理可軌也。不變者。教不變。行不變。理不變。經雲。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卽波旬說。教不變也。經雲。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又雲。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行不變也。經雲。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又雲。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理不變也。

二曆法明經者。若從佛及四依聞法。則音聲為經。若從卷帙。則色塵為經。若法行人曆法觀察。則法塵為經。若他國土。有以光明作佛事者。亦是色塵為經。香積佛國。卽是香塵為經。以香飯作佛事。兼取味塵為經。或有佛國以天衣作佛事。卽是觸塵為經。複次悟者一切是經。迷者一切不知是經。且如佛正說法。有時四百九十八人意中罔罔。則與清風過耳何異。而古人或聞擊竹。或聞**詞。或聞估肉俚言。皆卽悟道。則何聲非經。又如黃卷赤牘。種種莊嚴。牛羊雞犬視之。則與草木瓦石何異。而古人或見桃花。或觀流水。或觀塊破。皆卽悟道。則何色非經。複次佛斥阿難雲。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旣曰非得法性。是未悟理。旣不悟理。卽不成行。旣不成行。則教道亦虛。而憍陳那於佛音聲悟明四諦。旣已悟理。驗必成行。旣已成行。則驗教非謬。故知經體不殊。迷悟自異。且尼沙陀觀色。色卽是教行理。童子聞香。香卽是教行理。藥王嘗味。味卽是教行理。畢陵傷刺。痛卽是教行理。乃至六裉六識七大。亦復如是。以要言之。根塵諸法。一一本卽如來藏性。性不可變。法爾可軌。舉體旣卽理經。那得不是教經行經。故於一一法中。能見大佛頂理者。則一一無非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一一無非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矣。此經一名中印度那爛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卽是以處彰名。言灌頂部。卽密部也。若經中所結五名。顯密互彰。若今題存三略二。以顯該密。乃結集家善巧。若後世稱此經名。畏於繁文。直雲大佛頂首楞嚴經。妙合經中王三昧名。亦復略攝性修旨趣已盡。誠為無過。若近世喜簡。直呼為楞嚴經。理固無礙。奈與藏中首楞嚴三昧經相濫。今謂圓頓妙詮。互融互攝。旣可直雲楞嚴經。亦何不可直雲萬行經。了義經。密因經。佛經。菩薩經耶。然雖互攝互融。而性修理事。亦仍不分而分。自應以性攝修。以理攝事。似宜直稱大佛頂經。則經體旣顯。不濫他帙。亦兩便也。釋名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