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舟大師傳
慈舟大師,是湖北隨縣人,俗姓梁,父親名諱禮簡,法名真法,母親黃氏,法名寂智,大師幼年學習儒教,又隨父母學佛,長大後常懷有出世的志向,但因為親老不能如願。清朝光緒辛丑年,大師二十五歲,開始教書,當儒家老師十年,宣統二年春天,真法老居士往生後,大師傷痛先父的早逝,感到人生的無常,於是再向慈母請求出家,母親哭泣說:「你父親往生,你侄子很多,不能再因為我使你不如你的願,你出家可以啊。」於是拜別慈顏,帶著妻室同時出塵,大師投奔本縣的佛垣寺,禮敬照元老和尚為剃度師,改法名叫普海,慈舟是他的別號啊,當時三十四歲了。當年冬天在漢陽歸元寺,大綸心經律師座下受具足戒,第二年回剃度本寺,侍奉照老念佛,中華民國元年,在本縣天齊寺,結夏安居,民國二年夏天,遠赴揚州長生寺,親近元藏老法師,聽講學習《楞嚴經》。在冬天到鎮江金山江天寺,依止慈本禪師參究禪法。民國三年夏天,又到揚州寶綸寺聽元藏老人講《法華經》,當年秋天,月霞老法師在上海哈同花園創辦華嚴大學,大師去當弟子學習,不料開學未久,回到故里。冬季全校遷到杭州海潮寺,大師隨往專門研究《華嚴經》。直到五年畢業,朝拜普陀、九華兩處聖地。民國六年春天,在漢陽歸元寺侍奉月老,講《楞嚴經》,以及武昌中華大學,講《起信論》。月霞老法師,實在是中興華嚴宗的大德,如近年以來,宏法南北的,如應慈、戒塵、持松、常惺等龍象,都是當年華嚴大學的學子。大師在當時獲益獨深,歷年以來專門宏揚《華嚴經》,是有原因的啊。民國七年春天,應河南信陽賢首山的邀請,開講《大乘起信論》,這是大師宏法的開始。講完後與慕西法師結伴,朝拜五台山。回到北京,聽諦閒老法師講《圓覺經》。民國八年在武昌普度寺靜修。民國九年春天,在歸元寺聽德安老法師講《觀經疏鈔》,當年秋天,在漢口九蓮寺輔助了塵、戒塵兩位法師辦華嚴大學,這是大師辦僧教育的開始。到了十二年春天,華校圓滿,住持漢口棲隱寺,當年夏天,應杭州靈隱寺的邀請,開辦明教學院,不幸因為江浙戰事而中斷。秋天到上海寶山寺,講演《普賢行願品》。冬天又應常熟虞山興福寺惠宗和尚的邀請,籌備法界學院,民國十三年春天,正式開學。民國十四年,到河南開封講《地藏經》。民國十五年,到安徽當塗講《般若經》。民國十七年春天,大師因為歷年積勞身弱多病,於是離開學院到蘇州靈岩山念佛靜養,靈岩山是近代著名十方專修淨土道場。當時學子中不忍遠離大師,隨侍入山念佛的有十八人。當年秋天,應鎮江竹林寺的邀請,創辦竹林佛學院,仍然因病體不能支撐,在民國十八年春天,返回靈岩山。大師應印光老法師、真達老和尚的邀請,接任靈岩寺住持,妙真法師任監院。民國十九年夏天,大師下山到漢口武昌兩佛教會各講《大乘起信論》一部,講完就回山,民國二十年春天,又應武昌洪山寶通寺的邀請,講《圓覺經》,再應該省佛教會的邀請,在武昌抱冰堂,再講《圓覺經》,當年秋天,福州鼓山虛雲禪師派人來鄂迎請,大師不辭山水路途的辛苦同往鼓山,籌辦法界學院。民國二十二年秋天,正式開學,講演《華嚴》大經,直到民國二十五年春天圓滿。又應各大護法的邀請,在福州城內法海寺,再辦法界學苑。而當時青島湛山寺的倓虛老法師派人蒞福堅請,不能推辭,於是一同到青島講演比丘戒相,提倡結夏安居,教風因此大變。當年秋天,倓老法師同王湘汀居士等邀請,到主持北平淨蓮寺,因為南北遙遠,無法兼顧,就在民國二十六年春正月,將福州的法界學院遷移到北平,二月初開講《華嚴》大經,到民國二十八年秋天圓滿,這期間常應本市的廣濟寺、拈花寺、居士林以及外埠、天津、濟南各處禮請,講演的經論沒有都詳細記錄了。民國三十年春天,大師的《開示錄》出版,這是大師的言教刊行勸化世間的開始。當年秋天《開示錄》第二集出版。民國三十一年,大師結夏在安養精舍,為眾人講演《普賢行願品》紀錄成冊,以及大師所集的《毗尼作持要錄》同時出版。民國三十二年春天,天津功德林請大師講《阿彌陀經》,那講記就隨即刊出。民國三十六年夏天,大師在極樂庵講《盂蘭盆經》,那講錄也隨即印行。當年秋天,應靳雲鵬老居士的邀請,到天津居士林弘法,並在當地監獄講《地藏經》。接著因福建陳大蓮老居士的邀請,到天津居士林弘法,路途經過上海訪問興慈、持松等同學,駐錫普濟寺,居住半月後到了福州,羅鏗端居士等迎接大師駐錫舍利院,院中供有印光、弘一兩大師的舍利,環境清幽,是福州郊區的勝地,又有海潮寺、地藏庵等堅持留住,於是暫住下來。民國三十七年春天,鼓山湧泉寺,曾有請大師復興法界學院的倡議,事情沒有決定而陳大蓮居士以及邵武雙泉寺已經一再催促,就在初夏,大師終於率領隨從學僧數人到閩北,先到雙泉寺,寺在邵武城外三十里遠,山中是閩北名剎,大師結夏在這裡,為寺眾以及四方參學人等,講《四分戒本》,以及《四諦要義》。安居期滿後,到泰寧,該地是陳大蓮居士的家鄉,抵達那天,縣民手持香花,在郊外迎接,從南門到北門外的天王寺,途程約二里左右,經過的地方,民眾瞻禮萬人空巷,鞭炮聲不絕於耳,盛況空前。大師在天王寺講《普門品》半個月,圓滿後又應善信的邀請,到距城四十里遠的「古台岩」,當年冬天講《大乘起信論》在岩洞中,住洞四個月,頗為靜謐,因為能為隨從學人,專心講解,精審透闢,聽眾都沾到法益,該論的述記也已經問世。民國三十八年春天,應香港的邀請,離開泰寧,到福州因為不能成行,仍然住在舍利院,為學人講《梵網經》以及《四分律要義》。台灣的信眾曾來信請大師去台灣,終究因為因緣不足,沒有能去台。後來應北京信徒的堅請,於是返回北京,仍然駐錫在安養精舍,不幸在丁酉年彌陀誕辰日,大師竟舍報西歸。嗚呼時至今日,眾生的苦,已無法述說了。而能救眾生的苦,除了佛教還有誰呢?但是看佛教的信眾,正在度那狂然茫然的生活,誰知道負起這責任,誰能負起這責任?自己的苦不救,怎麼談得上救別人,幸好這時有應運而生的大德興起來。慈舟大師,因為佛徒的不識教義啊,就創辦了法界學院培育僧才。雖然南北奔忙,不以為辛勞,又認為僧人的教育,必當用毗尼作為基礎啊,於是提倡戒律,不違佛制。近年南北各佛剎寺院,多有遵行「安居」「持午」的制度的,實在是大師提倡的動力啊。至於用淨土法門普攝眾生根機,啟建四眾共修念佛法會,與創辦互助往生會等,都是規模顯著,不用多說了。嗚呼!正希望大師常住世間,使佛教處在復興之地,救眾生到慈航船上,突然聽說往生西方,不禁為佛教悲,為眾生悲了。大師示現出生在前清光緒三年九月十九日,往生在公元一九五八年一月六日(農曆丁酉年十一月十七日)。世壽八十二歲,僧臘四十八年。火化後靈骨舍利供奉安放在蘇州靈岩塔院。(中輪沙門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