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品有一百四十一個願,在每一願,都為眾生而修行。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在說淨行品的時候,這位智首大菩薩代表大眾向文殊師利菩薩問法。怎樣能令眾生知道修行的法門呢?怎樣能得到菩薩的果位?
在這一品提出二十個云何,分為十一段,每段有十句。「十」表示重重無盡,無盡重重的道理。華嚴經就是這種道理,是圓融無礙,無礙圓融的境界,盡未來際,說不可盡。為什麼?因為它重重無盡,無盡重重。在這一品有一百四十一個願。在每一願,都為眾生而修行。凡是佛教徒,都應該發願,依願修行。立定目標,貫徹始終,很快就會有成就。
這一點,希望大家特別注意。
願是怕意志不堅,
所以發願是幫助自己的志氣。
志在聖賢,則為聖賢;
志在英雄豪傑,則為英雄豪傑;
志在佛菩薩,就是佛菩薩。
我們立志是立了,
恐怕意志不堅,於是要發願。
發願就是表示自己願意這樣做,
不退悔、不退心。
我要念不退,念茲在茲,
本著我的願力去做;
行不退,
我的行為也本著我的願力去做。
然後得到果位,也就是位不退,
得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所以發願就是幫助自己的志氣。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淺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