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境遇不嘉者,當作退一步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復不少。但得不飢不寒,何羨大富大貴。樂天知命,隨遇而安。如是則尚能轉煩惱成菩提,豈不能轉憂苦作安樂耶。
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吾人當以病為藥,速求出離。
須知具縛凡夫,若無貧窮疾病等苦,將日賓士於聲色名利之場,而莫之能已。誰肯於得意烜赫[1]之時,回首作未來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2]其身,行拂亂[3]其所為,所以動心[4]忍性[5],增益其所不能。
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6]天者宜順受也。然孟子所謂大任,乃世間之爵位,尚須如此憂勞,方可不負天心。何況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覺道[7],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借挫折於貧病,則凡惑日熾,淨業難成。迷昧本心,永淪惡道。盡未來際,求出無期矣。古德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者,正此之謂也。但當志心念佛以消舊業,斷不可起煩躁心,怨天尤人。謂因果虛幻,佛法不靈。[(正)復鄧伯誠書一](《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線裝書局,2014年版)
註:
[1]烜(xuǎn)赫:名聲或威望盛大的樣子。
[2]空乏:缺少財物,指貧窮。
[3]拂亂:指違反其意願而亂之。
[4]動心:受誘惑而動搖心志。
[5]忍性:堅忍其性。
[6]祗(zhī)承:敬奉。
[7]覺道:大覺之道。正覺之大道。(後略)(《佛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