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勸持
【「是故眾生,皆當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這一段無需特別說明其中意思,就是表明前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冥益,是真實不虛的,是一定能夠得到的,並不是空而不實的。所以一切眾生都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並不是像供了木頭做的牌子,拿了紙上畫的符咒,就算數的。
然而,你供了木造的牌子,拿了紙畫的符咒,就能安心了,所以並不能說不好,但在根本上講,應該要在深心之中,受持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慈悲、勇猛的三德,令其不失,這才是要緊的!
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個功德究竟有多少呢?我們看釋尊的比喻就可知道。
釋尊向無盡意菩薩問道:
「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名號,一直到他死的時候,他都是熱心的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那麼,這個善男子或是善女人的功德,是多呢?還是少呢?」
「那個功德太多了,世尊!」無盡意恭敬的回答著。
釋尊聽後,復又說道:
「如果再有一個人,只一時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並非是一生的來受持,在那一時,能受持禮拜供養,則與先前終身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功德相同,一點沒有兩樣。這種功德,在百千萬億劫的漫長時間中,是沒有窮盡的。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就有這麼的多,這麼的大!」
上文所說的六十二億,是形容數目的多,言其多至數不窮盡,與無量無數相同。
在佛教中,無論說什麼數目,必定都是有所根據的,如同說是六十二億,或是多少億,都是有他的定義。六十二億的六字,就是指的組織宇宙萬象的地、水、火、風、空、識的六大。在這六大中,地水火風空是色,識是心,即相當於心與色,主觀與客觀,物質與精神。可是這個再加上恆河(即印度的大河殑伽河)沙那麼多的數目,所以可以解為無量無數的菩薩。
一個是終身的對那無量無數的菩薩禮拜供養,一個只有一時對觀世音菩薩的禮拜供養,說這兩種功德相同,這實在是大乘實教的妙旨。
在大乘實教中,是說萬物一體,萬物相關,顯示了一多不二之理。一與多,相容相入,舉一即含一切,舉一切即含一,所以在華嚴經里,甚至於觀察一塵之中,即括盡法界。雖然說是桌上的一粒灰塵,如果要找他的由來,就是集合了一切萬物的力量才能落到桌上的。這個一粒灰塵,如果是由紙屑而生,則紙與塵不能離開了關係,再來進一步的探求,紙是楮木製造的,則制這個楮木的機械,工作的人員,養活那些工作人員的衣食住,都是有密切的不能離開的關係。衣食住從何而來?那又不能離開供給衣食住的世界上一切的人,還有,產生這些資料的土地,與熱和光的太陽,如果缺了一個,這個塵都不能做成。
所以說,一中含多,多中含一。一與多是表里的關係,並沒特別的兩樣。照這樣看,供養觀世音菩薩,與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的菩薩,其功德相等,當然是沒有什麼可疑惑的了。
盡形的長,與一時的短,仔細的想來,也沒有什麼不同。
本來說多少、長短、遠近、大小,都是比較上的說法,是相對的。在絕對的境地看來,並沒有像多少、長短、大小、遠近的分別。都是渾然地融合,不能夠分開,完全是平等一如的。
說到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一切諸佛菩薩皆在其中,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皆可看作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從主觀方面來講,已如前面所說,人人都是一個觀自在,那個數目實在是無量無邊,可是,又都同一尊觀世音,所以並不可以用多少,長短來比較。
佛說這個道理時:
「無盡意」!釋尊又招呼代表一切眾生髮問的無盡意:「人人都要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如能受持,就可以『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這是冥益的結文。
在文中顯示,供養一切菩薩的功德,攝於供養觀世音菩薩,把無量菩薩的名號,攝歸觀世音菩薩名號,這就是宗教的信仰應該歸於一致,能住心於一,就不會迷惑。同時,由這一致的心,能引發出慈悲、智慧、勇猛的活動來,可以脫離一切的危難,充實一切的希望。
至於分心雜念,則心成為散亂,不能夠得到真正的安住地,所以,一心不二,才是主要之道。
關於這個,有這麼一段有趣的話:
過去有兩個人:一個人信仰很多的神仙,在他的袋子中放著好些神仙的名號或符咒;另一個人,只信仰觀世音菩薩,他的袋子中,也放著觀世音的名號。
有這麼一個時候,兩個人走在路上,不意的路旁跳出一個凶漢來,向他二人連砍了幾刀,一個人被砍傷了一點,另一個人則一點傷都沒有。那個沒有被砍傷的人,打開了袋子來看,見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被刀切斷了一點,這個一定是因為他信仰觀世音,觀世音庇佑他而以身代替的,他從此更加信仰觀世音。被砍傷了的那個人呢,心中大不高興,他就喋喋不休的說:
「我的信心比那個男子一點都沒有差,我是這樣熱忱的信仰,神仙的木牌和符咒,放了很多在我的袋子裡,怎麼就一點都不給我保護呢?」
那個被砍傷了的人,正在滿肚子懊惱時,袋子裡的神仙忽然說話了:
「真對不起你!我們並不是不想幫你的忙,可是你袋子中的神仙很多,如果在其他神仙之前而來保護你是很失禮的。當你危險的時侯,我們請天帝來救你,他又推請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推請媽祖,媽祖又推請北斗星君,正是這樣推讓的時候,你就被砍傷了。那個人的袋子中因為只有一尊觀世音菩薩,所以很快的就救了他。」
這真是一段很有趣的話。如果我們信仰一致,方能得到所求。如果說是不信仰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而去信仰其他很多的神仙,那種不純潔的信仰,是不能達到信仰宗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