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現在就來探討《緇門崇行錄》這個〈序文〉,這篇〈序文〉蓮池大師寫得非常地好,我們就一段一段地跟各位解釋。
《緇門崇行錄·序》:
「僧問:『沙門奚事?』曰:『事道。』『事道孰為本?』曰:『德行為本。』僧云:『甚矣!子之固也。利以慧入,鈍以福修;沙門者,取慧焉,足矣,德行奚為?』予曰:『先民有言,德行本也。又雲士之致遠者,先器識,況無上菩提之妙道,而可以受非其器乎哉?』師子之乳,匪琉璃瓶,貯之則裂。舉萬鈞之鼎,而荷以一葉之舟,不顛趾而溺者幾希矣!」
蓮池大師是慈悲到極致,他告訴我們怎麼樣作一位沙門,怎麼樣作一位出家人,出家到底是為什麼呢?在這一篇《緇門崇行錄·序文》講得非常清楚。雖然我們是在家居士,但是蓮池大師,祖師大德這樣的一個期許,我們在家居士也要心嚮往之,我們要學習這個精神。所謂身出家,心出家,身出家,心沒有出家,有時候在家居士是心出家,身不出家,那業障眾生心不出家,身也不出家。那我們在家居士要學什麼?要學心出家,身不出家。所以《緇門崇行錄》也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來看這一段的白話:
有一位僧人就問說了,出家人要做什麼事情呢?老法師說,五門功課是基本功課。蓮池大師就回答說,在辦道,在求道啊。怎麼叫做辦道?怎麼叫做求道?辦道就是為眾生做事,求道就是明心見性。辦道就是什麼?利他。求道就是自利。所以在事相上說辦道求道,在佛法上講叫自利利他。那位僧人就說,求道最根本、最要緊的是什麼呢?那位僧人也是很有智慧,就問蓮池大師說,求道最根本是什麼呢?蓮池大師說,德行。性德啊,藉修德顯性德啊。他說,那位僧人就說,唉呀,你真頑固啊,你真頑固,上根利器的人修慧而入道,下根鈍器的人修福而已,所以出家人主要是在求得智慧,有智慧就足夠了,要德行幹什麼?這位出家人來問道,也是很有,好像很有修一樣,他就跟蓮池大師說,誒,你真頑固啊,上根利器的人修慧而入道,下根鈍器的人他修福而已,所以上根修慧,下根修福,所以出家人就是在求得智慧就好了,有慧就有福報了,有智慧就夠了,要德行幹什麼?
蓮池大師說,古人嘗說,德行是為人處世之根本。又說,立大志做大事的人,要先衡量自己的器質跟識見。你要立大志做大事,你要看自己的根器是什麼呢?你的見地到哪裡呢?就是識見。何況佛門至高無上的正等正覺的妙法,無上正等正覺的妙法是成佛,豈是隨便什麼人就可以修成的嗎?佛陀說要三大阿僧祇劫,你就算帶業往生,也只能說凡聖同居土,再提升也是方便有餘土,要到實報莊嚴土不簡單啊,那常寂光淨土更不用說了,那究竟成佛。所以豈是隨便什麼人就可以修成無上正等正覺的妙法?
裝貯獅子的奶水如不用琉璃的瓶子,那就會裂開。這什麼意思呢?師子代表獅子吼,代表一切種智,奶水代表智慧法水,你要裝的一切種智的這個般若法水,你不用琉璃,那個瓶子是會裂開的。也就是說,你不是那個根器,你沒有四十一品無明都破盡了,你身口意沒有轉識成智,你雖然會滿口講一大堆的這個佛言佛語,好像是你也懂這些佛言佛語,好像你也有般若法水,但是你不是用琉璃的瓶子,什麼叫琉璃?清淨透明的,你還有貪瞋痴沒有斷乾淨,無明沒有斷盡,那個瓶子是會裂開的。換句話說,你是會承受不了這個因緣果報。
好比手舉萬斤的鼎,萬斤重的鼎,這個萬斤重的鼎就是,你這個手要舉起來萬斤重的鼎,你還不到華嚴的境界,一多不二,你想乘坐一葉扁舟,絕對沉下去的,因為那個萬斤重的鼎太重了。無上正等正覺你可以直下承擔嗎?這個意思。你可以直下承擔,你可以見法身嗎?證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嗎?你要是承擔得起,你那個般若法船就是大願船,你不是一葉小舟,不是只有你,靠你一個人啊,這個意思啊。萬斤重的鼎就是表示什麼?一切種智,就無上正等正覺,佛陀所講的三藏十二部經典。你去乘坐那個一葉小舟,保證你沉下去的,幾乎沒有不翻跌淹死的人啊,你承擔不起啊,不是那麼容易的。
諦閒老法師的弟子顯蔭法師,印光大師說,他的佛知佛見愚夫愚婦跟不上,愚夫愚婦的念佛功夫顯蔭法師根本沒有辦法。到日本高野山去修東密,回來以後講經說法,諦閒老法師說,你那個聲音太小聲了,就講這樣而已啊,顯蔭法師就受不了,生氣了。他師父說,我給你一間小廟,你在那邊閉關好不好?他不要,他偏偏要到上海一家佛教雜誌社,當社長還是主編。最後二十三歲就死掉了,死掉時候,印光大師說,昏迷不醒。旁邊有人幫他助念,印光大師說,都已經昏迷了。昏昏沉沉,剛才這裡面講的,「神識昏迷,前途不見光明」,那你如何去承擔這個如來家業呢?
再來,我們看下面第二段的〈序文〉:
「今沙門稍才敏則攻訓詁,業鉛槧如儒生,又上之則殘摭古德之機緣而逐聲響,捕影跡,為明眼者笑。聽其言也,超佛祖之先;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後。蓋末法之弊極矣!」
你看蓮池大師的文言的功底有多深啊,現代的人哪個看得懂。他儒家轉佛家,他本來是儒家,後來是禪宗大德,最後轉禪宗為淨土宗,成為一代的祖師,我們第八祖的祖師,淨宗,淨土宗第八祖。
我們看這一段白話:
蓮池大師說,現在的出家人。那還是講明朝,不是講現在,已經五、六百年前了。他說,現今的出家人,稍具聰明才智的,專門攻註解考據之學,就是訓詁之學,跟儒家書生一樣,努力研究這些典籍。聰明才智再高一點的,則零碎地拾撿古來祖師大德應機說教的機鋒語。就是他在講,指那些禪宗了,你只會去撿那些祖師大德,禪宗的祖師大德他們應機說教的機鋒語。譬如說,狗子有沒有佛性?這個意思了,念佛者是誰?你講都會講,這些機鋒語你都會講。來唱和自己,來表示說你也能夠講經說法,你也能夠談玄說妙,也能夠像古德的這樣,應機說法的機鋒語你也會。
其實你是怎麼樣?拾撿古來祖師大德的,拾人牙慧,說食數寶,畫餅充飢,簡單說就是這樣了,來唱和自己,捕捉到只是祖師的皮毛殘渣。蓮池大師真是了解地透澈,他說,你撿到的只是祖師的皮毛殘渣,據為己有,數佛陀的財寶,你數他人財寶,你講的都是別人所領悟的境界,你根本沒有悟入嘛,這樣說了。乃是捕風捉影來的不實在東西,捕風捉影就是拾人牙慧,就是講別人的東西,數佛陀的財寶,你沒有實證的功夫,乃是捕風捉影來的不實在的東西。反而受到明眼人的譏笑,人家開智慧的一看就知道你講的都是別人的東西,不是你實證的功夫。就是明眼人就是開智慧,證正法眼藏的。
這些人講起話來,他講的就是這些捕風捉影的,捕風捉影這些,拾撿古來祖師大德這些機鋒語這些法師了,他說,這些人講起話來,句句仿佛比佛祖還要高明,講得比佛祖還厲害、還高明。但考察他的行為,比凡夫庸碌的人還不如。他說,看他的行為,貪瞋痴一品都沒斷,習氣毛病還是一大堆,看他的行為,比凡夫還不如,比凡夫庸碌的人還不如。末法時期這種現象實在是很糟糕啊。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予為此懼,集古善行,錄其要者,以十門羅之。何者?離俗染之謂僧,故清素居其首。清而不嚴,狂士之清也,攝身口意,是諸佛教,故受之以嚴正。嚴正繇師訓而成,師者,人之模範也,故受之以尊師。親生而後師教,遺其親是忘本也!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故受之以孝親。忠孝無二理,知有親,不知有君,私也。一人有慶,而我得優遊於林泉,君恩莫大焉!故受之以忠君。忠盡於上交,而惠乏於下及,則兼濟之道虧,故受之以慈物。慈近於愛;愛生著,出世之礙也,故受之以高尚。高尚,非潔身長往而舍眾生也,欲其積厚而流光,故受之以遲重。遲重而端居,無為不可也,故受之以艱苦。勞而無功,則苦難而退,因果不虛,故受之以感應終焉。」
這一段的白話的意思就是說:
蓮池大師說,我很怕修行人落到這種地步,就是剛才講的末法時期,他說起話來,好像句句都仿佛比佛祖還要高明,但是考察他的行為,比凡夫庸碌的人還不如。蓮池大師說,我最怕修行人落到這種地步,所以我蒐集古來善行的記事,摘錄重要的幾則,分成十大類發表出來。
《蓮池大師全集》我有一套,我常常自己告訴自己說,我發願在今生今世要把這個蓮池大師的八大冊給它看完。我現在只看了兩大冊而已,現在六大冊我還沒有看完。我感覺我在明朝,雖然過去心不可得,但是我總感覺我好像跟蓮池大師特別地親近。我以前的住家,現在改成電視台,孝廉文化網路電視台,我以前住家的那個佛堂,我自己題偈語,我那個佛堂的名稱叫「蓮池」兩個字。那是在差不多一九九二年,我那時候住在現在電視台這個地址住家,我那個佛堂名字叫「蓮池」,我那時還不知道第八祖他叫蓮池大師。那我看到他的著作,我就法喜充滿,我不會形容。我特別喜歡看他的,早期我看他《緇門崇行錄》,還有《竹窗隨筆》,是後來我才去請到全套的《蓮池大師全集》,同樣的蕅益大師的《全集》就非常地深,但是蓮池大師也是很深,但是我特別喜歡看,也特別喜歡舉他裡面開示的這些智慧的法語。
所以蓮池大師慈悲到這種地步,他說,我根據古來的善行的記事,我把它整理以後分成十大類出來,就是剛才講的《緇門崇行錄》。他說,哪十大類呢?
遠離世俗的污染才算出家人,出家首先要講到清高樸素,所以第一類叫清素,清素之行,出家人就要修這個清淨、潔白,皎白如月,叫清素之行。所以蓮池大師說,出家人應該要做到清高樸素,所以第一類的善行叫清素。但是清高而不嚴肅,蓮池大師說了,如果你清高而不嚴肅,你就變成狂狷之士的清高啊。所以學佛的人必須要收攝身口意業,才能成就。所以第一點要修到清素之行。
那麼第二個是嚴正之行。蓮池大師說,你嚴正之行要靠老師的教誨才能秉持不誤,也是要有師承。就像李炳南老師傳承自、師承自什麼?印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的法號叫德行居士,他是傳承自印光大師。老法師傳承自什麼?李炳南老居士。所以嚴正的行為要靠老師的教誨才能秉持不誤,老師實在講是做人的模範,所以嚴正之行要依什麼?要師承。老法師依止這個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師,這個都是一種師承。這是第二類,嚴正之行。
第三個是尊師之行,要孝親尊師。所以蓮池大師說,雙親生養你,長大之後要接受老師的教導,遺忘其雙親而不孝是忘本,且戒行律儀雖然很多,但最要緊的事還是要孝順。所以第三類就是尊師,要尊敬師長。
第四類要孝親,孝親之行是第四。所以忠臣出自於孝子,忠孝的道理是一致的,只知道有親情而不知道有君恩,乃是自私的行為。我們現在講國家恩。《書經》上說,一人有慶,萬民鹹賴。有了君主的德政,國泰民安,才能出家,而我得於悠遊於林泉,君恩莫大。所以是說,有了君主的德政,國泰民安,你才能出家,清閒自在地悠遊于山水林泉下,所以君主的恩惠實在是大啊。這個是孝親之行第四,忠君之行第五。
再來,慈物之行第六。但是忠道較偏於對上級的交往,缺乏對下級恩惠的施予也是不對的,所以必須要兼顧到貧困的人,所以第六大類就是慈物。
慈和愛,慈悲和愛很接近,出家的人容易產生愛染,這是修道的一個大障礙,就是情執,所以第七大類叫高尚。你慈愛、慈物以後,你還要第七類,要高尚。
你高尚不是要孤芳自負,遠棄眾生,一方面還期望修行人能夠充實自己,功夫要高深,自己的才學德行光芒才能四射,所以第八大類就是遲重之行。
為了遲重才隱居,清閒無事也是不可以的,所以第九類就是艱苦之行,艱苦之行。高尚之行是第七,遲重之行第八,艱苦之行第九,感應之行第十。所以第九大類是艱苦之行,艱苦的善行。
有人怕勞苦而無功,所以不再艱苦卓絕,退了道心,其實因果感應是絲毫不爽的,所以第十大類取感應之行善行做結束。
再來看下面這一段:
「十行修而德備,則任法之器也。地良矣,而後佳種投;心醇矣,而後至言入。無上菩提,庶可希冀。不然,一鄙夫耳。」
這一段的白話意思是說:
以上十種善行都修齊了,德行才算完善,方堪任修習佛法的人才,才可以成為佛門的龍象。好比地質改良了,土地肥沃了,就可以播種好的植物;心地精純了,然後至理名言才能信解受持,你才能依教奉行。至高無上的菩提大道,庶可期望成就。不然的話,只能算是一個鄙陋的凡夫而已,也就是說你不能成為聖賢僧,只能成為凡夫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