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不斷的重複是學習的真理,聽教亦如是


時間:2019/8/22 作者:妙音

淨土法門:不斷的重複是學習的真理,聽教亦如是】

現在極少人相信聖賢的教誡,我們卻不能因此而不講,人們愈不相信,我們愈要講,愈要多講,愈要普遍地講,聽多了自然就相信了。假話說一百遍、一千遍,人們都會信以為真,何況真話!我們說一千遍,一萬遍,人們怎麼會不相信?怎麼會不回頭?

有人擔心,我們講多了會惹人反感。講一遍,他反感;講十遍,他反感;講百遍千遍,他就不反感了;講萬遍,他就相信了。佛菩薩教化我們,也是講了千遍萬遍,我們才相信。

我們應該幫助那些不信聖賢教誡的人,讓他們從自己的切身經驗中體會,我們要不斷地重複,認真努力表演給他們看。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法弱,指修學佛法者的信心、定力太弱。魔強,指外界的誘惑太強。

現代人迷得太久,社會誘惑的力量太強,我們更要天天反覆叮嚀,在今日世風之下,若能不受誘惑,不甘墮落者,必定是再來人,絕非凡夫。

不斷的重複是學習的真理,聽教亦如是。

【淨土法門:一切眾生種種示現都是來度我一個人的】

這個世間人好人也好、壞人也好與我統統不相干,我見如不見、聞如不聞,就用一個清淨平等心去念阿彌陀佛,那麼你走的路是成佛之道。決定不受外面境界影響,你成功了。《華嚴經》真的是無上法寶,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世間種種現象,都是諸佛如來變現的,是不是真的?完全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用個什麼心看?清淨平等心去看,統統是諸佛菩薩示現的,凡夫只有我一個,我一個人是凡夫,這個話很有道理。

肯定是諸佛如來示現,為什麼會這麼肯定?《華嚴》上說「唯心所現」,心就是真如本性,心就是圓滿法身。大家常常在經上念「清淨法身」,清淨法身變現出來的境界,這就是諸佛如來應化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所以一切的示現是來度我一個人的,幾時我明白,覺悟過來,看到大地眾生統統是諸佛如來,那自己就成佛了。佛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凡夫眼睛看諸佛菩薩都是凡夫,《華嚴》上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今天是動的什麼念頭,你就是在那個法界。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樣去修,如何成就自己無上菩提。這是修行證果絕妙的方法,使自己在一切境緣當中,真正成就清淨心,真正成就平等覺。

所以一切眾生種種示現、種種作為,我們不要放在心上,要曉得自己應該怎樣作法。我們知道種種示現都是為度自己,都是叫自己這個心在境界裡頭平下來,我們看到不平,那是我們自己還有煩惱、習氣,還有妄想、分別、執著,過在自己。所有一切境緣,我們接觸到之後心是平靜的,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時候你接觸外頭境界生智慧,清淨平等覺現前。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二十六集)1998/5新加坡淨宗學會檔名:14-012-0026

【淨土法門:別人錯了也是對的,我對了也是錯的,為什麼?】

所以我教同學們,話說的是不好聽,也不容易做到,可是你非做不可。那就是永遠要記住,別人都是對的,我錯的,別人錯了也是對的,我對了也是錯的,為什麼?你懂得見思煩惱,你就承認我是錯的,別人是對的。

為什麼別人錯了也是對的?跟你說老實話,他根本就沒錯,你以為他錯了。這個話的意思深,太深太深。

你要真懂得,真能回頭,你就能成無上道。為什麼?你的清淨心現前,你的平等性現前。

你還要認為別人有錯誤,我錯在哪裡?我的妄想分別執著這麼堅固,我就是不肯放下。他就是錯,我就是對,最後對到哪裡去?最後對到三惡道去。我跟大家講真話,最後他對的時候,都對到三惡道去,三善道都沒有他的分。

如果你要承認錯,一切都是我錯,說老實話,你就是不知道往生淨土,你也不會墮三惡道,來生至少人天兩道你有分。

所以我錯,那就真的對,你對了是真錯。這裡頭的理很深,事很複雜,很不容易搞清楚。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五五集)2004/2/8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檔名:02-034-0155

【淨土法門:不是冤家不聚頭,要懂得化解怨恨】

我們一定要用真誠的心、清淨的心、平等的心跟整個宇宙一切眾生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以往沒有學佛,不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也害了不少眾生,所以菩提道上的路難走,為什麼?冤家債主太多。過去我害他,現在他要害我、要報復。所以遇到這種情形,歡歡喜喜忍受,知道討債的來了、要帳的來了,趕緊還給他,歡歡喜喜,不要有絲毫計較。特別是毀謗的、侮辱的、陷害的,不論是有意無意,我們知道都是過去生中,或者是這一生沒有學佛之前,跟眾生結的冤業。遇到之後,雖然我們每天誦經念佛拜佛都回向給冤親債主,他接受了,這個怨就化解了;還有怨恨很深,他還不服氣、還不接受,偶爾也會碰到,碰到了我們歡歡喜喜接受,帳就了了、就結了。下一次再遇到就是好朋友,就是同參道友。

所以佛門裡面、道場裡面,為什麼大家相處不能夠和睦,都是勾心鬥角,你要曉得都有原因的,都不是簡單的,過去生中都有冤業,現在遇到,所謂是「不是冤家不聚頭」,道場也不例外,道場也是冤家來聚頭。所以明了之後就好處了,不明了很難處,每個人心裡不服,心不平;明白之後心就平,心平氣就和,就能跟這些人和睦相處,不管他用什麼態度對我,我對他都誠心誠意,他板著面孔對我,我笑臉相迎,慢慢的就化解。這都是在大乘教裡面學到的,懂得理事因果。所以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化解怨恨,要化解無量劫以來跟一切眾生這些怨懟,要懂得化解。老子所說的「和大怨」,他後頭有一句「必有餘怨」,這是寫現實的環境,必有餘怨,余怨怎樣化解這是大學問,正定聚能化余怨。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六一集)2004/4/22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檔名:02-034-0161

【淨土法門:為什麼善言好語勸人,人家不接受、還要反駁?】

更重要的是時時刻刻知道放下。我們看到人做了一樁不好的事情,心裡動了念頭,想去教訓教訓他,這個念頭才起來,放下!從這個地方去練,這真正叫學佛,真正叫練功夫。我對他好!好也放下。難道他犯的錯我就不告訴他?過幾天再告訴他。現在告訴他,你有那個氣,衝上去,言語不好聽。過幾天就軟了,你告訴他會和顏柔語,那就不一樣!所以一定到自己心平氣和的時候去告訴他,去幫助人很容易接受,感激你。你現在雖然跟他講,那個言語、態度很粗的時候,他就反抗,不會感激你,甚至於根本不能接受,會爭吵起來,那就沒有意思。所以放下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你要有智慧,要真正在這上做功夫,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常常記住放下。

唯有放下才能看破,看破就是明了,對於事實真相就明白了,你處理就不會錯誤,得心應手,讓別人心服口服。你自己的心態正確,心平氣和來處理事情。我們一般事情處糟了,心不平,氣不和,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善言好語勸人,人家還要反駁?還不接受?一定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當時的心態、當時的言語、當時的態度,你就明白了,所以佛菩薩教我們放下是有道理的。這樣才能夠很快的契入佛境界,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五三五卷)2006/4/2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12-017-1535

【淨土法門:真修行,就有魔來障礙;假修行沒有,魔不找你】

真修行,就有魔來障礙;假修行沒有,魔不找你。你真修行,等於說魔要來考驗你,你到底是真是假。魔用什麼東西來考驗你?名聞利養,用這些方法。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在小乘有降魔,降魔錶什麼法?表不受外面境界誘惑,不受外面境界干擾,他的心如如不動,他的智慧光明遍照,一定要懂這個意思。現在的人,幾個人能禁得起魔的考驗?高名、厚利、美色,幾個人能逃得過?這魔掌,逃不出魔掌。唯有真正發菩提心的人,他不受干擾了。

菩提心是什麼?就是我們經題裡面講的「清淨、平等、覺」。我們在最近二十多年,講菩提心都用這個題,前後加了兩個,前面加了「真誠」,真誠是菩提心的體,決定沒有虛妄,後面就加個「慈悲」。真誠心起用,對自己就是清淨平等覺,自愛,對別人就是大慈大悲,愛他,不自愛的人不會愛他。不明白真相的人,很容易受外面境界誘惑,了解真相的人不會受誘惑,世出世間一切事都叫做無事,哪來的事?沒事。環境是什麼?環境是業力在轉變。佛菩薩聖力,世間眾生是業力,你就看到了,業力在轉,在轉動,自己不要卷到裡頭,卷在裡面就參加他的輪迴了。怎麼叫不捲?不放在心上,好事不放在心上,惡事也不放在心上,你對於善惡才看得清楚。你的功夫不到你必定卷在裡頭,都不好。卷在裡面,善,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將來頂多生天而已;不善的業,你就到三惡道去了。所以都是痲煩。

我們淨宗真的是方便當中的方便,它方便在哪裡?方便在一句佛號。心裡頭,就像六祖所說的,不思惡、不思善,善惡都沒有,只有阿彌陀佛,這就叫淨宗。你只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中,你心就放光,什麼境界到你面前,照得清清楚楚,你處理得非常妥善。沒有阿彌陀佛就不行了,沒有阿彌陀佛就變成自己的意識,自己的意識就會產生過錯,這個過錯帶給你很大的痲煩,說不定造很重的罪業,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我們一句佛號念到底,心裡頭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第一樁大事,念佛,第二樁大事還是念佛,第三樁大事依舊是念佛,你就成功了,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個世界有緣,等到眾生回頭,喜歡佛法,喜歡淨宗了,我們再來。他還沒有搞清楚,我先成就自己,重要,比什麼都重要!世間一切事隨緣,好事,利益眾生的事情,隨緣;搞自私自利的事情,我們不搞,不參與,我們就念阿彌陀佛。所以於他也沒有妨礙,於自己得真實利益。所以不是到極樂世界享福,是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的,到那邊成佛,成佛是為度眾生,不是為別的。

【淨土法門:念佛人要傻一點,痴一點】

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不要太較真,不要太計較,不要太認真。最好傻傻的,痴痴的,讓別人去耍小聰明,我們做一個笨人就好了。

被別人欺負了,怎麼辦?若無其事就好,若無其事,你得大自在。不要對這個世界那麼認真,你要知道一切都是假的,虛幻的。《金剛經》裡佛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要時時把這句話記在心裡,你就沒有那麼多煩惱。

假的,虛幻的,假不是沒有,是短暫而不永恆,轉瞬即逝,逝去了怎麼辦?不可挽回,不可捉摸。所以現在就沒必要執著。不認真,不是說做事情不認真做,做是認真做,心裡不執著,不當一回事,就沒有掛礙。佛告訴我們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別人看不起我怎麼辦?看不起就看不起,看得起又怎樣?看不起又怎樣?人的一生太短了,你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有時候是突如其來的,你沒有預料的。生死一到來,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你不要被假象給欺騙了,否則只會在無始無終的輪迴中,越迷越深。

那麼我們修淨土法門,是死了心這一生一定出輪迴,去西方,西方是真的,這個世界是假的。從根本上來說,西方也是假的,但那個假的世界沒有苦,比我們這裡好太多,所以就不要留戀這裡。你想去西方的願望不夠切,是因為你沒有見到西方世界的好處,到底那裡好在哪裡呢?你不了解。所以你還在迷戀這個世界,認為這個世界裡還有些好東西。這就是顛倒了。多看看《初機淨業指南》。你就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好。

我們不要和別人爭,讓別人贏,讓別人去出頭。這個世上聰明的人太多了,可是聰明和智慧不一樣。聰明出不了六道輪迴,智慧可以出,你不明白,你去處處占別人便宜,頂多可以占幾十年,上百年,好了,占夠了,該去輪迴了,該下三途了。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到時候誰能幫你,到時候該怎麼辦。佛菩薩要救你,神通不敵業力,完了。

這一輩子傻一點,痴一點,所謂傻也不是真傻,痴也不是真痴。這個世界完全顛倒了。世人認為我們傻,我們痴,不要管那麼多,越傻越好,越痴越好,後面你的福報就來了。最大的福報,世出世間,不但是這個世間,出世間也有了,我們說,宇宙間最大的福報是什麼?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愚痴的人,他喜歡占便宜。有智慧的人,他喜歡吃虧。吃虧了後面就有福報。你占便宜占多了,後面災禍在那裡跟著你。所以太聰明了,聰明反被聰明誤。

你不要計較太多,吃了點虧,一句阿彌陀佛,消業障了,後面有福報,福不唐捐。福不會少的,積在那裡。我們要知道,吃再多的虧,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時間而已,一晃就過,我們在六道里輪迴了不知道有多少億劫,現在吃虧幾十年,就了生死,超出六道輪迴去做佛去。你說這是吃虧呢還是占便宜呢,占了大便宜了。

所以你心在道上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別人說你傻,對,我很傻,你很聰明。你繼續你的聰明,我繼續我的阿彌陀佛。這就好了,沒事了,天下太平。你太認真了不行,太認真了容易造業。這個世上的人有個特點,非要贏了別人,如果不贏,要爭到贏為止。既然這樣,我一開始就讓你贏,這就沒事了。是不是?我還是我的阿彌陀佛。

【淨土法門:回向就像蠟燭光,點燃給他,自己的還有】

問:這位也是哈爾濱的同學,六十八歲,學佛二十一年。他說我在學佛的路上遇到很大的障礙,聽經念佛常常有幾個鬼阻攔,這些鬼能控制電視、電腦、電話,誦經時,眼前被蒙上白紗,真是苦不堪言。我不敢接近善知識,怕給善知識造成痲煩,我非常孤獨痛苦,常有求死之心。在無助之中,才來求恩師開示,幫助我們化解的方法。

答:這是怨結,冤親債主。冤親債主要化解,要跟他談條件,一般都會接受,接受之後他就離開了。我們自己把自己修學的功德統統回向給他,回向給他,並不是你都沒有了,怎麼樣回向,你自己還是有。就好像佛祖常常比喻,我們自己像一支點燃的蠟燭,光明遍照,他們迷惑顛倒的也是一支蠟燭,沒有點燃。我這個光借他,把他也點燃,把他點燃他亮了,他也開智慧,他得利益。我這個光明有沒有損失?沒有損失,這就是回向的意思。我們修積的功德完全回向給他,我這支蠟燭燭光一絲毫損害都沒有。並不是我回向給他,我就沒有了,沒這個道理。我這個燈給他點燃了,我就滅掉了,沒有這個道理,愈回向愈殊勝。所以,不可以小氣,不可以說我做得好,這個功德不肯給人,那叫吝法,吝法果報是愚痴。

所以,我們有的東西,財富、聰明智慧,都可以幫助別人。我們的健康長壽是為別人服務,為人家服務總得要好身體,沒有身體,想給人服務做不到。健康長壽不是我的享受,是替別人服務的,這就叫回向。所以,誦經、念佛、吃長素很好,這些功德都回向給冤親債主,他接受了,那你往後修行就一帆風順。決定不能有求死之心,不可以,要知道自殺都墮地獄,自殺不能解決問題,自殺只是自找痲煩。你這一生不能解決,來生還是不能解決,這個痲煩太大了,所有宗教都禁止自殺,你要曉得這個道理。可是今天這個社會上,每天自殺的人不曉得有多少,這是不懂得事實真相。我是有個同修剪個訊息告訴我,說日本平均每天自殺的一百多人,去年一年有四萬多人。這是嚴重的社會問題,這是決定不能解決的,只有給自己增加痛苦。

【淨土法門:有師承,這是正法,沒有師承不行】

【一】、正法久住、佛法的興旺決定要靠護法。佛法裡頭兩種人,一種弘法的,一種護法的,我常常說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為什麼?沒有護法的,弘法沒有道場,就是現在講沒有弘法的平台,一定要有護持的。這些道場,建道場,請法師。法師,諸位要知道,不一定是出家的,在家也稱法師,只要他講經教學都是法師,也不分男女老少,他能講經教學就是法師。但是講經教學得要有師承,你是跟誰學的?你的老師是誰?你說我沒有老師,沒有老師不行,不能請你,沒有老師是外道,那不能請。我以古人做老師呢?那行,這個算數。譬如我學佛,我依古人,我專學蓮池大師,蓮池大師的全集在,我只看這一部書,只聽他的教誨,依教奉行,你就是蓮池大師的學生;你看印光法師的《文鈔》,依照《文鈔》去學習,你就是印光大師的學生。這個有師承,這是正法,沒有師承不行。不一定現前的,現前法師當中你跟誰學的?都要講究師承。

現在弘法的人愈來愈少,什麼原因?沒人護法,不容易!在這個時代,跟從前不一樣,從前弘法,社會大眾尊敬你,照顧你很周到;現在弘揚佛法,人家瞧不起你,沒人護持你,你的生活都非常困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現在沒有弘法的人。我自己親身的經歷很多同修都知道,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發心走這個路子,走得真是很辛苦,走到什麼程度?寺廟裡不收你。到人家寺廟去拜拜佛、吃一餐飯還可以,想在寺廟裡住一天,不行,不收你。這個寺廟裡有法會、有經懺佛事,你參與,歡迎你,你說我到這裡來講經,沒人要你,沒有一個會接受你。所以我這一生活動,誰請我?居士道場請我。在國外講經,居士們成立很多淨宗學會,都是淨宗學會來邀請我。這個地方,本來香港要成立淨宗學會,這個招牌別人拿去了,香港有個淨宗學會,所以這裡只好改名,改成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香港有個淨宗學會,那個淨宗學會也是我勸他們大家,應該有二十年前的樣子,我勸他們成立的。所以非常不容易,我們看到這一條感觸非常深。沒有人護持就不會有法師出現,無論在家出家都需要有人護持。護持的人是菩薩,不是菩薩他不懂,護持的功德非常大,佛法能不能常住世間靠護持。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一一集)2010/12/1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39-0211

【二】、要想真正成就,一定要師承,沒有師承,想自己成就的,跟諸位說沒有這樁事情,看你相信不相信?你要不相信,你去念《六祖壇經》。《壇經》裡面,玄策禪師對永嘉講:「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後,無師自悟,儘是天然外道。」威音王以前,你自己修行成就還能說得過去;威音王佛以後,如果說沒有師承,自己學出來的統統是天然外道。威音王佛,在經典上所講的,是久遠劫以前的古佛。這實際上就說明佛法一定要有師承,沒有師承,實在講非常危險。

我們自己修錯了,將來墮落,自作自受,那還沒什麼話講。你如果領導別人,指導別人,你把別人的路統統指錯了,這個要負因果責任。古人講: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說錯一個字要背這樣大的因果責任,這怎麼得了!人家來問我們路,指路,自己沒有確切的把握,不認識路,怎麼可以隨便指示別人?現代這個社會無師自通的人太多了,這個不是好現象,這是天下大亂之相,不是興旺之相,是衰相。

所以學佛一定要有師承,也就是一定要遵守老師的教導,才能成就。特別是戒律,最近我講戒律都是講老師的教誡,不能聽從老師的教誡,自作主張,那還談什麼戒律?佛經里戒律,你統統都把它做到了,你不尊重老師,什麼都沒有了。尊師重道,尊師是戒律的地基,好像蓋房子,這是基礎,佛講那個戒律是高樓,你沒有基礎,哪來的高樓大廈?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師道非常的重要。

博學多聞是有階層的,不是一開頭就能學得到。博學多聞在佛法裡面講是後得智,不是根本智,後得智從什麼地方來?從根本智來的。好像樹一樣,它先有根,然後有本,本就是主幹,然後才會分枝,才會開花結果。所以,枝條花果都從根來的。根本智從哪裡來的?根本智從清淨心生的。佛告訴我們「因戒生定,因定開慧」,你沒有定,哪來的慧?沒有定的慧是邪慧、狂慧。所以慧一定建立在定的基礎上。

所以師承跟一個老師,老師教你什麼?老師就是訓練你的根本智。根本智,《般若經》上講得很好,「般若無知」,那就叫根本智。無知是什麼?就是定。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你要想開智慧,先要求無知;你不能先求有知,從有知裡面去求,永遠求不到真智慧。無知怎麼求法?古人教我們念經。念經就念一部經,這部經念個十年八年,心定了。這十年、八年是修根本智,就是修清淨心,這是修定、修慧。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一三六集)1984/12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檔名:01-003-0136

【三】、修學最要緊的是師承。古時候不但是佛法,世法裡面也非常重視師承,你是跟哪一個老師學的,老師只有一個人。今天跟這個人學,明天跟那個人學,那不叫師承。老師教你什麼?老師就是以種種方便成就你根本智,把你心裡的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洗刷得乾乾淨淨,你的清淨心現前,你的戒定慧現前,根本智得到了,這是老師幫助你最大的成就。到達這個程度,老師就不再叫你跟他在一起,就請你出去參學。根本智得到之後才有資格參學,參學是廣學多聞,成就後得智。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二三五集)1984/12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檔名:01-003-0235

【四】、在中國過去,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從修清淨心做基礎、做根本;這個基礎如果不真正奠立,成就就很難說了。儒佛講師承,師承也是從這個地方所說的,師承,老師不一定天天在身邊,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給你講的這幾句話,你真正接受了,一生依教奉行,這就是傳法的師資道合,哪裡要天天跟在身邊!沒有這個必要。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一九一集)1984/12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檔名:01-003-0191

【五】、良師難遇!好老師到那裡去求啊?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才遇到。一生遇不到的人太多。所以有人說:『法師!你很幸運,遇到好老師。我們到那裡去找?我們跟誰去學呢?』這是真的!師資之道,真是可遇不可求,非常難得,這是機緣。自己真的要種善根、培養善緣。若是實在遇不到,也有方法,那就是學古人。往昔李炳南老師教我,他非常謙虛的說:『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他教我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他勉勵我以印光法師為師。我那時候初學,還沒有出家。他告訴我:『古人不要學蘇東坡,今人不要學梁啓超。這兩個人都是大佛學家。他們在佛學上是大家,但在學佛上沒有成就,不能學這兩個人。』所以他就叫我學印光大師。這是今日之下最好的模範,最好的典型。

這也就說明,當我們找不到真正善知識時,可以找古人,做古人的私淑弟子,用這樣的方法成就的人很多。在中國第一個以古人為師的是孟子。孟子學孔子,孔子那時已經不在世了,但孔夫子的書在世間,他就專門念孔子的書,由書中接受孔子的教訓,一心學孔子。他就是跟定這一位老師,專學一個人。他學得很成功,所以中國歷史上稱孔子為大聖、至聖,孟子是亞聖。

以後採取這個方法得成就的,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最著名的是漢朝司馬遷,他寫中國第一部史書『史記』。司馬遷學左丘明,他只學一家,專門讀誦左傳,學左傳的文章、學左傳的修養,他學成功了,成為一代文豪。

又如唐朝的韓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昌黎。韓昌黎的老師是誰呢?就是史記。他學司馬遷,專攻史記,學史記的文章、教訓,而成為唐宋八大家的首領。

在佛門,明朝的蕅益大師,這是淨宗祖師。他的老師是誰?是蓮池大師。當時蓮池大師已經往生了,蓮池大師的著述在世間,他就完全依照蓮池大師的著作來學。等於跟一位老師學,聽一位老師教導;就像李老師當年教我一樣。能找一位古大德做老師,這是決定不會有差錯的。跟一個人學,學一家之言,學成功了,這也是有了『師承』。

我今天介紹給諸位同學,不要跟我學,我沒有能力做你們的老師。李炳南老師教我學印光法師,我今天介紹你們一位最好的老師——『阿彌陀佛、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一同依照無量壽經來修學,學成功就是成佛了。諸位必須要知道,學習講究一門深入,一門通達,便能得定、開慧。古人在此階段修學一般是五年。這五年專精一門,五年之後,才開始廣學經論,那時眼睛放光,經義自然明了,假如不開智慧,還用意識虛妄分別,這樣學佛即使學三百年,不要說經看不懂,看古人的註解也會錯解其意。一定要自己真正有了悟處,再來看古人的註解,就曉得他的境界,和他對此經義理所了解的程度。

李炳南老師往年教給我的三條戒律。我以為是他獨創的。前年(一九八九)我在新加坡弘法,演培老法師邀我講演。我看到青年學生很多,就把我過去修學的經歷,介紹給青年學生,希望他們能跟演公老人修學;跟他一個人學,學一家之言,必有成就。我講完之後,演公老人拉著我的手到客廳裡面去喝茶,告訴我:他做小沙彌的時候,在觀宗寺,諦閒法師也是給他這三條。我這才明白!原來這三條,是中國祖師,代代相傳收學生的三個條件,不是某一個人的啊,這才知道真正的『師承』。

老師看重的學生,一定叫你遵守這三個條件,先把你的眼睛遮起來,耳朵堵起來,煩惱都進不去——『煩惱無盡誓願斷』。真正斷了之後,煩惱輕、智慧長;然後放你出去參學!那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廣學、博聞是在第二個階段,絕對不是一開頭就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就糟了,就害死人了。你們今天若不相信,下面的比喻也許能體會到。你聽一位法師教導,便修一個法門;兩位法師教你定是兩個門路;三位法師,則如置身三叉路口;四位法師,如在十字街頭,不曉得應該怎樣學好。疑問馬上就出來了。所以跟一個人學,是對的、有道理的。我們看古大德,在高僧傳、居士傳里,常見學人跟一個老師,有跟二十年、三十年的,一直到開悟,才出去參學。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修學佛法能不能成就,若不懂這個秘訣,不遵循這個道理,想要成功實在太難太難了。

你們找不到好老師,我給你們介紹『阿彌陀佛』做老師,『無量壽經』就是課本。死心塌地念這一部經,念上五年,再看別的經。這要有很大的耐心,這就是『定慧等學』。除此一經,別的經都不可以看,就看這一本。五年之後,再看別的經,體會就不一樣了。真的不一樣了。因為你有相當的定慧修養,所以樣樣都通達了。

佛法的教學與世間的教學,在觀念和方法上皆不相同。譬如世間人讀書,在大學裡選科系,要很慎重,要多方去選擇。佛法教學不是如此!他是希望你開啟圓滿智慧,將來這所大學所有的科系你統統都明了。他是這樣的教。從那裡學起呢?從一門深入學起,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都通』。因任選『一部經典』都可以,最重要的就是『一門深入』。這一經未通,決定不能去看第二部經。什麼叫通呢?通是開悟。從這一部經上得定、開慧,這才叫通達。然後你看其他一切經典,一看就通達了。

這有個比喻,世間人做學問,常說:做學問要像金字塔,先博,然後再精、再專精。是由博而精。諸位想想,金字塔無論怎樣高廣,它有極限的,到達頂點,就終止了。佛法則不然,佛法像種樹一樣,先有根、有本,然後慢慢再長成枝葉花果,無量無邊。他是從一點發生出來的、散發出來的,到最後是大圓滿。結果是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所以他的教學方法不一樣,未來的結果也不一樣。世間法的學問,往往到了極限就沒法突破,沒有辦法再擴展,也沒有法子再提升了;佛法則是沒有止境的。諸位仔細、冷靜的去想一想,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佛法教學的善巧,教學法的高明,絕對不是世間一般淺識之士所能夠明了的。開頭好像是沒有什麼,後來的成就真的不可思議。世學開頭好像是廣學多聞,到後來往往觸處不通。它與佛法所採用的方法不一樣,結果自然不相同。

【徹悟大師開示:諸方皆有淨土,為何專贊西方?】

【弟子問】:諸方皆有淨土,何專贊西方,求願往生耶?

【徹悟大師答】:

1、大乘顯密諸經,同指歸故;

2、令初發心人專注一境,三昧易成故;

3、四十八願為緣,緣強故;

4、十念為因,因勝故;

5、佛與眾生,偏有緣故。

師又說:十方諸佛,雖皆證窮法界,然我感之不易,縱感極而見,不過暫時離苦,終非究竟,唯阿彌陀佛,但得一見,即頓脫生死,永斷苦根矣。唯此一句阿彌陀佛,是所當盡心竭力者,予曾有偈云:「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師又說:但信貴深,願貴切,持名貴專勤,果以深切專勤之心,信願持名,即是以佛知見為知見,亦即是念念中,以佛知見,治眾生知見也。熾然十使心中,但置一信願持名之心,即轉生界緣起,為佛界緣起,此於修道門中,乃點鐵成金極妙之法耳。

【淨土法門:印經,是最大的福田】

古大德為我們說,「世間好語佛說盡」,世間的好話在哪裡?都在佛經上。所以,我自己對於佛法弘傳方面,我重視印經。

印光大師,這是我們近代淨土宗祖師,他老人家一生印經傳法。他把所有一切供養全部印經、印善書,勸勉世人斷惡修善,老實念佛。

他叫這些在家弟子們辦了一個印刷廠,蘇州弘化社,信徒對他的一切供養,他統統拿到那邊去印書。書印成後,他普遍布施,與大眾結緣,他做這個事情。

弘化社的經書在當時流通到全國,那都是印光大師的功德。他自己一分錢都不亂用、不享受,都拿去做這個好事,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我們同修當中,有許多人發心印經,這是好事。印經是修大福報,發心印經,教化眾生,這是真正福田!

印經布施,這是三種布施具足。印經需要錢,這財布施;經典是法,法布施;別人接觸了經典後,破迷開悟,遠離一切顛倒恐怖,這是無畏布施。印經布施,就包含三種布施,這叫圓滿的布施功德。

我們發心印經,把這個法門盡心盡力介紹給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能得真實的利益,這叫報佛恩,我們要發這個願。

我們要真正報佛恩,唯有流通經典,讓正法久住世間。所以,這些年來,幾十年了,我完全稟承印光大師的遺教,我只做一樁事情,印經布施。

所以聖賢的教學,佛菩薩的教學,這個現實的難關不容易衝破。所以真正有志好學之士,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耐心,別人不肯做,我們自己做,我們要堅持。無論在怎樣困難險阻的環境當中堅定不變,我咬緊牙根,還是做下去。這個世界什麼時候才會有安定和平?我們預估大概三代、四代以後。我們這一代怎麼辛苦經營,不會看到的,能夠留幾個種子就不錯了。

現在雖然說有災難,災難沒有現前,科學技術裡面,媒體的傳播這是非常好的工具,我們儘量去用它。一旦災難來了,這些東西全沒有了。往後依靠的是要依靠書本,這些科學的東西全沒有了。

所以書本還是必要的,現在多印一些書本是好事情,因為將來唯一依靠還是書本。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