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無量壽經(1992年16-20集)


時間:2019/8/22 作者:心源

無量壽經(第十六集)1992/6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檔名:02-012-0016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五頁第四行,看第七段:

【平等覺:經云: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不二法門。】

昨天跟諸位簡單的報告過。

【今題中平等覺有四解:】

綜合它有四個意思。第一個是:

【平等普覺一切眾生。即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

這個意思非常重要,因為佛可以說在所有大乘經典裡面,跟我們講許許多多理論與修學的方法,但是從來沒有說平等成佛的方法。天台講四教:藏、通、別、圓,換句話說,就是四種不平等的佛,四教都稱佛;賢首講五教,內容跟天台大致是相同的,大同小異。為什麼不能平等?這個不能平等,在我們想像當中是合理的;因為人的根性不平等、智慧不平等、能力不平等、修學的功夫也不平等,怎麼可能會平等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說,因不平等,果一定不平等,這是非常合理的,我們很容易接受,很能夠理解。

但是這個法門很特殊,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這個法門是如來果地上的法門,它不是因地上的。就是佛在其他經論上所講的,全是修因證果,是這個說法;唯獨這個法門,跟從前講法完全相反,它是從果地上下手的,以果為因,因就是果,果就是因,這就平等了。

所以這個法門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難信,因為佛從來沒有這麼說過,突然之間這樣說,我們乍聽起來會懷疑,不知道佛在說些什麼。這是乍聽,如果你要是深入,冷靜仔細去研究,不難體會到它的道理。佛給我們提出來修行的方法是「信願行」,信願行是一而三,三而一。你信了,真正相信,你才會發願;你有願,才肯念佛。換句話說,真肯念佛,這個信願行統統都具足了。為什麼?行裡面一定有信、願,願裡面一定有信。信,不見得會有願;有願,不見得會有行。真正到肯念佛,這些條件統統具足了。

這一種修因,與如來果地上最接近;所有一切修行的方法,我們講修學的因緣,都是向成佛這一個目標、這一個方向,但是距離有遠近不相同,這個方法是最貼近的。為什麼說如來是以果地的方法傳授給我們的?這就是講所有一切菩薩,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他到最後成佛用什麼方法修的?就是最後那一個階段,前面不算,只說最後那個階段,他怎麼成佛的?就用這個方法成佛的。所以學這個法門,等於前面所有一切方法我們可以統統不理,單取這個方法,那就妙不可言了。

單取這個方法,我們要問了,我們是業障這麼深重的凡夫,也行嗎?大家總以為單取這個方法;等覺菩薩用這個方法馬上就成佛,這個我們點頭,這是應該的!我們用這個方法也行嗎?殊不知道也行。為什麼行呢?前面你聽過我昨天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把這個道理會通了,你就不會懷疑了。

何況淨宗在理上講得非常透徹,言語很簡單,「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淨宗所依據的理論,話只有兩句,含義極其深廣、究竟圓滿。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既有佛性,就應當成佛。我們今天用諸佛修學的方法,同樣有效,同樣的成就。所以這個法門,不但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也幫助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我們現在要問,跟誰平等?跟阿彌陀佛平等,跟釋迦牟尼佛平等,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平等。它是個平等成佛的心,平等成佛修行的方法,這個要知道。第二是:

【以平等法覺悟眾生。】

平等法是什麼?就是佛講的這一部《無量壽經》。有很多同修,初學佛的人來問我,我們初學佛的人從哪一部經學起?這個話問得好。你看《楞嚴經》裡面一開端,佛就講到最初方便;我們學東西總按次第,有程式的。最初方便,再到初方便,慢慢往上提升。像一般教下所講的由小乘到大乘,這都是次第;大乘裡面,由方等到般若,再到法華、華嚴,也是有次第的。要曉得從哪裡入門。

經典這麼多,宗派也這麼多,到底學哪一個好?這個就一定要有有經驗的人,有修學的人,請他們來幫助我們,這就是要有好的老師、善知識指導,協助我們。可是這個法門是平等法,平等法就是我們初學的人也可以修。

實在講,介紹這一本經給初學的人入門,比選擇大小乘要妥當得太多了。為什麼?大小乘經論非常之多,未必選擇的很適合,這是真的;選擇不適合,不僅修學困難,學了之後,用不上。世出世間法都一樣要學以致用,學了馬上就能夠套用在生活之中,這個學習就有價值,就有意義,沒有白學了,學了立刻就得到好處。這一部經是非常恰當的,學了之後,立刻就能用。你懂得一句,有一句的受用;懂一段,有一段的受用。所以這個經,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統統用的上。

這種教科書很特別,就是這本教科書。拿我們現在這個學校來講,從幼稚園一直到博士班,都用這一本書,這個書很奇妙,實在講是找不到的。所以它這個法,才叫真正平等法;幼稚園可以用它,國小、中學、大學、博士班都可以用它,這叫平等。如果一定把它限定在某一個階段、某一個年級來學,這就不平等了。這個法門是平等法,平等覺悟眾生,所以我們介紹這一部經是非常非常妥當的,決定沒有過失,不會誤導大眾。第三是:

【平等覺指如來之正覺。】

我們曉得,阿羅漢就稱為正覺了,菩薩稱為正等正覺,佛稱為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覺,諸位立刻就能夠明了,它不平等,它有三個階段,這是不平等的。可是我們這個地方講平等覺是平等的,不但緣覺、菩薩、佛平等,以至於到六道眾生、十法界,凡聖統統平等,這是這一部經裡面所說平等的意思。唯有真正平等,這叫成佛。

所以此地這個平等覺,就是具足包含著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在;而這個無上正等正覺用這個法門來修,初發心的人都可以修學,初發心的人都可以成就。這個到以後跟諸位介紹三輩九品時,會詳細跟大家報告。第四個意思是:

【專就本經平等覺,亦即極樂教主之聖號。】

這個「平等覺」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導師阿彌陀佛的稱號,所以阿彌陀佛也稱作平等覺。這個怎麼解釋?佛這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就是覺;佛翻作覺者,前面跟諸位說過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阿彌陀就是平等的意思。前面跟諸位介紹過,阿彌陀是無量的意思,它的本意是無量,無量是平等的,無量不是有差別的,有差別就不平等了,所以阿彌陀佛就是平等覺。本經裡面,佛曾經叫著阿難,你願不願意見平等覺?就是你願不願意見阿彌陀佛。所以稱阿彌陀佛為平等覺。

經題中,別題裡面的意思,我們把它合起來看一看。「佛說」是釋迦牟尼佛看到我們與會的大眾,在現前,就是這個時候,成佛的機緣成熟了,這是希有難得的因緣。你現在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成佛的機會到了,在這個時候幫助你一把,使你立刻圓滿成就無上菩提,這是佛度眾生的本願。佛對於一切眾生,念念期望的,希望他立刻成佛。現在機會到了,你說他怎麼不歡喜!他這種歡喜,我們沒有辦法想像得到,無法想像的。

這才給我們說出成佛的方法,這個經典就是成佛的法門。無論什麼人,講這個成佛機緣成熟是不分在哪一個等級的,或是菩薩,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羅漢,或者是天人,或者是畜生,或者是餓鬼、地獄,不論在哪一道,他這個緣成熟了,再給你講這個成佛的方法,無論在哪一道統統可以成佛,平等法!因平等,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平等。

說實在話,我們跟羅漢、跟菩薩比,智慧不如他,我們的神通道力不如他,我們的福德也不如他,這就有差別了。但是今天我們接受佛教給我們修行成佛的方法,佛傳給我們《無量壽經》,傳給阿羅漢也是《無量壽經》,傳給菩薩還是這一本《無量壽經》,我們得的這個經本相同;佛教給我們修學,用「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修學,我們用信願行,菩薩也用信願行。換句話說,我們修行的方法相同,依據的經典相同,那果報怎麼可能有差別?當然沒有差別。

所以西方世界是什麼世界?是平等世界。不管你在九法界,你是哪一法界的人,你統統依據一個理論、一個方法到達極樂世界去的。我們把這個事實搞清楚了,對於西方世界這個平等的受用、平等的果報,才不會懷疑,才會相信。所以經上講得很清楚,就是連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說得很明白,任何一個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的相貌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你的身體也跟阿彌陀佛一樣;絕對不會阿彌陀佛長的比我們好一點,個子比我們高一點,那就不平等了;面貌完全相同。

也許有人就懷疑了,這面貌都相同,我還認得誰?到底哪個是佛,哪個不是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自己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都恢復了,自自然然認得,不會認錯一個人;雖然面貌完全相同,不會錯的。阿彌陀佛無量壽,生到那邊的人個個都無量壽,無論在精神、物質受用上,統統是平等的;這個平等叫真平等。真平等,隨心所欲,那叫真平等;不能隨心所欲,他喜歡的,我不喜歡,這就不平等了;隨心所欲是真平等。所以「平等覺」是阿彌陀佛的聖號之一。這是佛給我們說出這樣殊勝圓滿的法門。

「大乘」,是特別揀別有一些人誤會修念佛法門是小乘,為什麼?叫自了漢,逃避現實,這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沒有廣大的慈悲心,發度眾生的願望;說我們念佛人逃避現實,世界太苦了,趕緊自己躲避。佛在此地,特別給我們說出,這個法門決定不是小乘。不但不是小乘,實在講是大乘當中的大乘,真實究竟圓滿的大乘,那我們這個心定了。我們學到這個法門,這是至高無上的法門,不是人家所說的權巧方便,這是接引初機,度沒有知識老太婆的;不會受他們這些影響,題上就給我們說清楚了。

如果說是佛度這些知識水準很低的人,沒什麼知識人的,那我們在《華嚴》上看到,文殊菩薩知識水準很低嗎?普賢菩薩能力很差嗎?這些人都是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他怎麼去的?他也是信願、老實念佛,他用這個方法去的。我們今天效法文殊普賢,難道錯了嗎?所以自己要冷靜,要有智慧,要有判斷的能力,不能隨人家說,我們的心就動了,這是錯誤的。看看別人幾本書,信心就動搖了,說實在話,這是根性沒成熟;成熟的人,不會動搖。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學什麼?念佛求生淨土,那是廣學多聞,還是一心歸向淨土。這是大乘。

「無量壽」,是本體,是自性,是理體,我們今天哲學裡面所講宇宙萬有的本體。

「莊嚴」,是現相,佛經裡面常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現代的名詞叫宇宙人生,這是講現相。莊嚴,不但講現相;現相裡面,極其美好。

「清淨」,是德用,清淨平等是用,無論是自受用,或者是他受用,你能夠守住這個原則,才會得到真實的自在幸福。自在幸福美滿,從哪兒來的?從清淨心來的,從平等心來的。世間事,不平等,不清淨;別人對我不平等,不清淨,那是外面的事情,不要叫外面的事情擾亂了自性,這叫功夫。我們佛門有個術語常說「八風吹不動」,風是什麼?是外面的境界。遇到外面境界,我的心還是清淨,還是平等,絕對不被外境動搖,這個修行功夫才叫得力,有一點功夫。外面一點風吹草動,這個心就動搖了,這是修行沒有功夫,不得力。修行沒有功夫,不得力;換句話說,還是要搞六道輪迴,在這個境界裡自己作不了主宰。

說實在話,不但是世間人事不能動搖我們,佛菩薩也不能動搖我們,這就本事大了。佛這麼說,我就跟他這麼走;佛那麼說,我就跟他那麼走,你就被佛玩弄了。說老實話,佛菩薩不玩弄人,是人迷了佛菩薩,這個事情就痲煩了。佛菩薩無意玩弄你,但是你迷了佛菩薩,佛菩薩這麼說,你這麼做,那麼說,你那麼做,不是佛錯,是你錯了。

佛為什麼說許許多多法門,佛是對不同人說的。佛這個法子,對他說的,不是對你說的;你聽了之後,你也去學,這個錯了。佛對另外一個人又說一個法門,你聽到這個不錯,好,你又跟他學,還不是給你說的。所以,佛沒有冤枉人,人自己冤枉自己。由此可知,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佛都是有對象說的,都是對某個人說的。

我們讀小本《阿彌陀經》,小本《阿彌陀經》是無問自說,沒人問他,佛自己說的;自己說的,對象是哪些?對象是我們現在這些人,沒有見到佛,沒有跟佛見過面的,所以這個方法是留給我們的,這個要懂得。

何況佛在《大集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佛講他滅度之後,這個佛法分作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正法時期,戒律成就。這是距離佛很接近的時代,一個人真正能夠持戒,依照佛的規矩去修行,都能證果,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他能成就。

像法時期,距離佛遠了,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比從前人來得嚴重,持戒不能成就了,所以要修定,禪定成就。佛法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正是像法;正法是一千年,佛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所以正好是佛的像法時代。在這一千年當中,禪定成就,在中國禪宗最發達,成就的人不少。

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今天生在佛兩千年以後,這是末法。照中國的算法,今年是佛滅度之後三千零十八年;末法已經過了一千年,末法是一萬年,我們在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在這個時代。佛講這一個時代,淨土成就,我們接受淨土教,老實念佛,那這個就是佛針對我們說的,這是佛在《大集經》上所講的。所以我們修什麼?我們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心。

【經。】

末後一個字是『經』。經是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

【義為契經,第一契理,第二契機。】

契是契合的意思。「契理」,我們世間人常講的真理。真理是什麼?真理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這是真的;只有這個是真的,其他都不是真的。因為所有一切法,都是真心自性變現出來的,能變的是真的,所變的是虛妄的。所變的千變萬化,它不穩定,它會變化;能變的這個東西,它是永遠不會變化的,所以它是真的。

佛所說的一切經論,絕對不違背自性。因此,佛所說的經,我們為什麼要相信?因為自性是一,不是二,佛的自性跟我們的自性是一個自性;換句話說,相信佛的自性,就是相信自己的自性。昨天也曾經跟諸位提出,這一部經通了,為什麼一切經都通了?這一部經通,通什麼?通達自性,所有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他怎麼會不通!道理在此地。

所以你只要證得了自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你見了性,見到自性;這個自性,就是此地講的理。不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你通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經,你也通了。為什麼?還是這個自性變現出來的。佛法通達了,那世間法呢?世間法也通達了。這個世間法,六道輪迴,過去、現在、未來也是自性變現的,哪一樣不通?樣樣都通了。

今天佛傳授我們這個方法,就是教我們如何證得自性的方法,這個契理,這是真實不虛。所以學佛,絕對不是學我們心外的東西,完全是修學如何恢復自性。所以佛學稱之為「內學」,是向心性裡面去求,然後才能夠一切都得到。

第二個「契機」。這個機,就是根機,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適合修學人的程度。無論哪一種人,他的程度統統適合,這就很奇妙了,這個法門能夠適合一切不同的程度。文殊普賢程度高的,非常非常之高,適合他;阿羅漢、辟支佛比菩薩程度差遠了,比我們也高出多多,也適合;我們今天煩惱重重,智慧沒有,但是這個法門還是適合;不但適合我們,比我們智慧更差的,能力更差的,畜生、餓鬼、地獄統統都適合。因為它是平等法,所以它也是平等的契機。

這個法門難信,真難信!佛講其他的經典是適合於某一階層程度的,不是完全都適合。譬如,六祖在《壇經》裡面講的這個禪,他說得很清楚,他教學的對象是上上根人,他契機就能契上上根,就這一個階段;換句話說,上上根以下不適合。他教學確確實實是契合一類的根機,這個我們聽了覺得很合乎道理。

譬如,我們今天學校教科書,這個課程擺在第幾年級、哪一班來教學,我們會點頭,這是對的。這一本教科書是從幼稚園念到博士班,我們都會搖頭,哪有這種道理!沒有這個道理。世間有沒有這個事情?有。你舉個例子我聽聽。我們中國人念的《四書》。在從前,小孩七歲去上學念書了,老師就教他念《四書》,將來念到鬍鬚白了,還念《四書》。那一本教科書不是念了一輩子嗎?這給外國人講的話,講不通,外國人搖頭,怎麼會相信?怎麼可能?在外國找不到這樣的教科書。

在佛法裡面,雖然它不像世間這麼樣的嚴格,它還是有層次。唯獨淨土法門,它這幾部經典特別奇怪,能適合所有不同的根機,個個都能得利益。換句話說,你程度淺的,程度深的,所得的利益是相等的,這個奇怪了,真叫人難信!或者講程度淺的得淺利益,程度深的得深利益,這個我們也能懂得。像我們念《四書》,念《四書》的確程度淺的,懂的就少一點;程度深的,他明白就多一點。這一部書裡面趣味無窮,深廣無邊,所以念一輩子都有味道,都有興趣,不會念厭。它雖然是一本教科書,裡面所得到的東西,還有淺深次第不同。不同這本經,這本經你的程度不同,你所得的利益也相同,這不可思議!

我跟大家講的是真話,但是你們很難相信。我們現在讀這個經,明明我們感受的就有淺深差別,這個淺深差別的現象從哪兒來的?是從你自己清淨心、平等心上面差別出來的,不是別的;除這個之外,你所得到的絕對是平等的。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四土三輩九品不平等,從哪兒出來的?就從我們清淨心、平等心,我們這裡有差別,有這麼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在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很不明顯。我們這個地方給你講,你想像到這個差別會很大;西方極樂世界看不出來,這個差別是你內心裏面的。你所表現在外面,你的智慧、你的神通、你的道力、你的才藝,你的才華、能幹幾乎都平等,幾乎都一樣;換句話說,就是那個清淨心、平等心的純度不一樣,這還是自己功夫沒有圓滿的關係。除這個之外,沒有一樣不平等。這都是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的許許多多事實的真相。

所以此地講的契機,那個意味就非常之深了,跟其他經典上講的契機不相同。我們把這一些事實真的搞清楚了,自己的信心十足,決定沒有懷疑,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哪有不成佛的道理!下面說:

【具貫攝常法四義。】

這是一般經典裡面的解釋,這個經字,就它的含義來講,它有四個意思。第一個「貫」,貫是貫穿。

【貫則貫穿所說之理。】

這個意思,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這個經典裡面所說的言語、文字,它有組織,有體系,有條不紊;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符合於科學的原則。言語文字有條理、有層次、有體系,也就說明它的思想是有系統的,它不是紊亂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科學的精神。特別是佛經,佛經如果我們看到科判;這個科判,中國古代講的章句之學;這個章句之學是從佛法科判裡面演變過來的,所以佛教對於中國文化有很深的影響。像這個拼音,拼音是從佛法來的;因為佛法梵文,它是四十個字母拼音的。所以中國古時候反切法,就是從梵文演變過來的,那麼科判就是組織體系。這個經無論大小、無論長短,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把它分析出來,把它排列出來,才知道言語文字之美。中國人批評一篇文章,最好的文章是做到一個字不能增,一個字不能減,這個文章就作絕了。多這一個字,可以把它刪掉,沒有妨礙;少了一個字,這個文章就不通了;做到一個字不能增加,一個字不能缺少的時候,這個文章就到了極處。

如果用這個態度來看佛經,佛經確確實實是達到這個標準。從科判一排列就曉得了,如果裡頭漏掉一句,這就斷掉了,這有缺陷了;你再添幾個字的時候,添不上,那沒用的可以去掉,可以刪掉。像《華嚴經》,《華嚴經》有科判表解,現在台灣我們印的有單行本,諸位可以看看,那很有趣味。你看《般若經》,六百卷《大般若》,那麼大部頭的書,也有精確的科判,那個科判就很多冊了。

像我們這一部經,夏老居士會集的初稿,第一次印出來,還沒有經過修訂的,那個時候慈舟法師就依照這一部經來講演,在濟南講過。他當時給這一部經作了一個科判,這個科判我們後來印的這個經本附印在後面,諸位同修可以能看到。因為這個科判非常珍貴,在大陸文化大革命時沒有被毀掉,黃念祖老居士還保留著一份,我到北京之後,他把這一份東西拷貝給我,我拿來之後,真的視同珍寶,唯恐遺失,所以就把它印在經的後面,印多了就不會失掉了,也是對研究這一部經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我們現在的經本是經過多次修訂的本子,跟他那個科判裡面有許多地方不同。因為夏老居士在修訂的時候,曾經增訂了很多的經文。他最初的原稿分為三十七品,現在我們這個經本是四十八品,所以這個段落的分法也有變更。但是他那個科判能作參考,從那個科判看到夏老最初這個經本的面貌,所以我們保存它。從這個能夠看出貫穿的意思,貫穿的形式都能看的出來。第二有「攝」的意思。

【攝則攝持所化之生。】

這個「生」,就是學生,凡是接受這一門科目修學的學生,這個經的能力就像一個磁鐵一樣,它能吸引住你,叫你接觸之後,欲罷不能,有這麼強大的力量。

世間的文學作品,好的東西,你讀了一遍,還想讀第二遍,這就是攝受的能力。你看一般的報紙雜誌,看一遍,絕對不想再看第二遍,這個攝的能力沒有,你不會想去看第二遍。好的書會看二十遍、三十遍,但是三十遍以後,就不想再看了;換句話說,它這個攝受的力量有限度的。中國著名的好小說,現在人看得少了;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這四大小說,我在念國小的時候,小說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大概每一種我都看了十遍以上,有些特別好的、特別喜歡的看二、三十遍;現在聽都不想聽,那個力量沒有了。《四書》可以百讀不厭,真的讀到一生都不會厭,這個攝受的力量強,這些小說不能跟它相比,它有耐力。

佛經更不得了了,像《無量壽經》,從初發心到成佛都念不厭,這個時間要照一般經典來講,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這一本東西都念不厭,你才曉得它這個攝受力量,強大的無比!為什麼會有這麼強?為什麼有這麼濃厚的興趣?每念一遍,有一遍新的發現,所以它就念不厭了。假如這個書是死的,遍遍都一樣,頂多二、三十遍,不再想念了,都一樣的。遍遍都有新意思,遍遍都不相同,那這個味道就長了。確實如此。你們諸位要是去讀這個經,讀經要用清淨心讀,要用平等心去讀;心地清淨平等,讀經的時候什麼念頭都放下,什麼事情都放下,專心去讀,就有悟處;不要去研究,自自然然有悟處,這個就很有味道了;天天念,天天有悟處。

我講這個經,講了十多遍了,有很多同修聽過的,遍遍不相同。為什麼不同?每一天都有悟處,不一樣!讀一遍,有一遍悟處;讀十遍,有十遍的悟處;積小悟就有大悟處。所以這個經典,深廣無邊。而且這一部經,這裡面你所覺悟的,能夠通達一切經,這很有味道!其他的經典,從來沒有接觸過,你拿到手上時候,你明了,你能夠講解。

所以,講經跟學校教書不一樣。學校教書老師要準備,要找資料。經典不能準備,不能找資料,你要是準備找資料,全是死的。它是活的東西,最要緊的,就是要清淨平等覺,就要這個東西。這個不在文字裡頭,不在書本裡頭,不在經典裡面,是在你自己心裡頭。所以任何經論展開面前,你一看就明了,你所明了的深度、明了的範圍,與你的清淨平等覺成正比例。換句話說,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你看這個經,一天比一天深,一天比一天廣;心要不清淨了,馬上就迷惑了,裡面意思都沒有了,什麼也看不出來了。

初學的時候會有這個現象,有時候清楚,有時候迷惑顛倒,到你修學到相當一個程度,就不會了,至少可以保持住,不會退轉,不會迷,會漸漸的有進步。初學的時候,會有退轉。這是它攝受能力非常的強大。第三有「常」的意思。

【常則古今不易。】

這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真理,永遠不變;也是現在人所講的超越時空。這一本教科書,三千年前那些人讀這個有受用,三千年之後我們念了還有受用,沒有被時間所淘汰掉,這是真理。三千年前,印度人讀這個有受用;三千年之後,中國人、外國人念了也有受用,沒有被空間淘汰掉,超越時空。任何時代,任何地區,任何國家民族的人民,讀到這個課本,統統有受用,這叫真理。這在佛法叫「常」的意思,永遠不變,萬古常新,這是經典的特色。在世間法裡面,也有這個意思,像我們中國,儒家的經典、道家的經典,有一部分的子學,諸子百家,但不是全部,有一部分它到達這個境界,也能夠超越時空。

第四個是「法」的意思。法是方法,也是我們今天講的原理原則。

【法則近遠同遵】。

遵是遵守。它所說的理論、它所講的方法,因為超越時空,所以古人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修學,他成就了;現在人依照這個方法修學一樣成就。古時候印度人用這個方法,他成就了;我們中國人用這個方法也成就。現在人學佛,成績不如古人,不是現在人的根性不如古人,也不是現在人的智慧不如古人,而是沒有遵守古人的方法,總認為古時候這個方法舊了,應該淘汰,要找一套新的方法來。殊不知這個新的方法沒有經過考驗,新的方法是個錯誤的方法;古時候這個方法用了幾千年,經過考驗的,確確實實是一個正確的方法,我們要知道。

在中國有一句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人是他有經驗,他看多了,絕對不是胡思亂想,虛構出來的。他有他的經驗,他有他歷史的累積,不是隨便說出來的。佛法可以說是無量劫累積下來的經驗,這要知道,要相信,哪裡會有錯誤!

學佛的次第,最常見的,清涼大師在《華嚴》裡面給我們判教,「信解行證」這四個階段:第一個你要相信,第二個你要理解,第三個你要做到,最後你才把你所信的證實,再證明了。

通常我們一般人,人人都會念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也是修學的四個次第,非常重要。第一個教你發心,發什麼心?發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什麼教你發這個心?如果沒有這個心,你修學會懈怠,會懶惰,沒有力量把你推動。

今天我們看到社會上這麼多人,每一天非常勤苦的工作,他為什麼?有個力量在推動他。什麼力量?名利。假如沒有名、沒有利,你還乾不乾?不幹了。過去中國文化大革命以前那個階段,你看尼克森最初去訪問,回來的時候很感嘆的說,中國人是全世界最懶惰的民族,沒有一個人願意做工。為什麼不做?做也三十六,不做也是三十六,每一個月只能拿三十六塊,這個動力沒有了。台灣同胞為什麼這麼勤快,平均每一天做工十個小時到十二個小時,星期天也不休息,為什麼拚命乾?有錢可賺,愈做錢愈多,是這個力量在推動他。現在大陸上人勤快了,為什麼?個體戶,賺的自己可以得到了,大家拚命乾,有個力量在推動他。

那麼佛法,既不求名,也不貪利,什麼力量推動他?是為了慈悲心,憐憫一切苦難眾生,我要幫助他離苦得樂。你有這個大願心,這個力量比那個名利,不曉得要大多少。你在佛法修學的過程當中,會勇猛精進,不會退轉。為什麼?一退轉的時候,看到這麼多苦難人等著我去幫助他,我沒有能力、沒有學問,我拿什麼幫助他?我今天的修學,成就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學問,使我真正有能力去幫助這些人。所以這第一願是動力,今天講能源,這是無盡的能源,是從自性裡面發出來的,這個力量太大太大了;所有的菩薩、諸佛都是這個力量把他們推上去的。

那麼從哪裡下手?斷煩惱下手,「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今天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就是斷煩惱。如何修清淨心?把心裏面的五欲七情淘汰乾淨,你的心就清淨了。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樣,這是煩惱。把這個洗滌乾淨,恢復了清淨心,這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修平等心,把我們自尊、自大、貢高我慢的這個習氣把它斷盡,知道萬事萬物與我是平等的。所以清淨平等是斷煩惱的結果;煩惱斷了,清淨平等的性德就現前了。

底下還有個「覺」,覺就是破所知障的結果。所知障是什麼?妄想,妄想斷掉就覺悟了。所以佛說我們不能覺悟,就是妄想執著,執著是煩惱。妄想執著斷盡了,我們的清淨心、平等心現前了,覺也現前了。

四弘誓願的第二願是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修學下手處先斷煩惱;然後進一步,再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法門成就智慧,斷煩惱成就品德、德行,然後學問才踏實,這都給我們講的次第。

現在人學佛,前面第一個願不要,第二個斷煩惱也不要,從哪裡下手?「法門無量誓願學」,從這下手。這不學還好,愈學愈不得了。怎麼個不得了?貢高我慢,眼睛慢慢長到頭頂上去了,誰也瞧不起,愈學愈自大,愈學愈貢高,愈學愈瞧不起人。錯了!愈學煩惱愈重,愈學業障愈深,毛病發生在這個地方,沒有按照次第。

最後這是圓成佛道,「佛道無上誓願成」。它真的是有次第,有方法的。按照佛菩薩、古聖先賢教給我們這個方法,沒有不成就的。方法錯誤了,不能怪佛法,只能怪自己迷惑顛倒,不聽佛菩薩祖師的教訓,才落得這樣的結果。

經題裡面含攝的意思很豐富。通常,我們在佛法裡面講的是「戒定慧」三學,我們這個題目上有沒有?三學具足,清淨是戒,平等是定,覺就是慧。戒定慧三學就包括了三藏經典,包括了整個的佛法。我們學這一部經,三藏具足,三學具足,所以這些意思不能不明了。

無論大小乘,一入佛門先受三歸依;三歸依是自性的三寶,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明白,什麼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覺而不迷。什麼是法?法是正知正見,佛的知見、正知正見,自性正,正而不邪。什麼是僧?僧是自性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一入佛門想學佛,佛將修學的三大綱領教給我們;我們從今以後依照「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個綱領修學,這是佛的學生,這是佛弟子。

這個三寶,我們這裡也具足,佛寶是覺這個字,法寶平等,僧寶清淨。所以這個題目裡面三寶具足,三學具足,三藏具足,到哪裡去找!能把無盡的佛法,融會在一部經上,而且這一部經不長,很容易受持,很容易讀誦,真正明了了,你接受它,學習它,立刻就得到受用。因為我們所學的東西,一定要套用在生活上。我們從早到晚,穿衣吃飯,處事待人接物,是什麼?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我們物質的生活;無量壽莊嚴,變成我們精神的生活,你說多美!

在這個世間不管你從事於某一種學術的研究,社會上無論你從事哪一種行業,都會給你帶來真實的幸福,真實的美滿;什麼人修,什麼人就得到。這個不是我一個人得到,得到的人很多;他們得到都來告訴我,我很歡喜;有這麼多人得到,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愈是認真學,你得到的受用愈多,愈豐富。所以佛給我們講的離苦得樂,破迷開悟,一點都不錯。

由此可知,這個經典講到契機,非常適合於我們現代人,非常適合於現代的社會,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比起其他法門,確實要容易很多,修學起來便利很多。

這個題目後面還有一些意思,底下是七種立題。這是古人講經的時候,告訴我們佛經的題目它也是有原則的,它不是隨便定的。我們看所有的經典,《大藏經》裡面幾千部經典,你仔細去觀察,它的題目確確實實不超過這七個範圍。如果在這七個範圍之外的,那這個經一定是假的,一定不是真實的。

這七個範圍就是人、法、比喻,以這個為三綱,這就三種形式。另外有人跟法的,有人跟比喻,法跟比喻,這就變成六種;還有一種人法喻統統都有的,所以總共是七種,這是題目的原則。

像我們常常見到的《佛說阿彌陀經》,這個經裡頭,純粹是以人立題的。第一個佛說,釋迦牟尼佛說的,釋迦牟尼佛是人;說的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佛,也是人,這叫單人立題。

我們看到《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是兩種立題。「金剛」是比喻,「般若波羅蜜」是法,是法跟比喻合起來建這個題目。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所以它是人法喻三種統統都有,叫具足立題。

我們這一部經,也是人法喻統統都有。「佛」是人,「無量壽」這是無量壽佛,也是人,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清淨平等覺」,這是法;「大乘」是比喻。所以在這一個題目當中,也是人法喻具足立題。

下面三段,我們留到底下一堂課,我們就講到經文了,經文非常有趣味。這個經本我們印得很多,諸位同修可以帶回家去;帶回家多讀幾遍,你再來聽,你的感受會不相同。

無量壽經(第十七集)1992/6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檔名:02-012-0017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六頁,看第四段:

【諸經皆具教行理。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故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

這個地方的「教」,就是教學,也可以說是教科書,經本就是教科書,包括學習以及方法。「本理立教」,這個教學是有理論依據的,可見得不是隨便說說就算了,它一定有。特別是這一部經,有非常圓滿深廣的理論基礎,這樣說出這一部經典。

佛對我們的期望,是期望我們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來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將經典所說的理論境界,完全變成我們自己生活當中的事實,這個就是佛經上常講的證果,這是「信解行證」。證是什麼?證是證明,證明這個理論方法就是實際的生活,證果是這麼一回事情。

由此可知,佛無論在哪一種經論裡面,所說的理論境界都可以證實的;如果不能證實,那這個理論就不是真實的;真實的理論,一定會被我們證明出來的。本經經題裡面,這三個意思也非常圓滿,也非常的明顯。

【佛說大乘,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

『佛說大乘,是教』,在經題裡面,這四個字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這一句說得非常好。這個大經,就是這一本《無量壽經》;在淨土宗裡面,它是屬於第一經,最重要的一部經典。這一部經典是諸佛如來所證的理體與境界,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自性當中本來具足的。本來具足,當然可以證實,不是自性之外的,自性之中的。

【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一句彌陀,莊嚴自心,清淨自心。】

『莊嚴清淨平等覺,是行』。我們今天講修行,這個修行的依據就是經上所說的這幾句。莊嚴,底下講是用『一句彌陀,莊嚴自心,清淨自心』,怎樣莊嚴?前面曾經跟諸位介紹過,莊嚴是真善美慧。我們這個世間,真善美慧有這些名詞,但是沒有事實;西方極樂世界有這個事實,確確實實是真善美慧。

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沒有?環境上沒有,環境是心性變現出來的,我們的心不是真善美慧。心不真,妄心,虛情假意,心沒有真;善,一天到晚起惡念,打妄想,哪來的善?美,就更不用說了,迷惑顛倒,沒有智慧。所以我們這裡真善美慧,有這個名,沒有事實;西方極樂世界有這個事實。

那個事實,怎麼修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是方法,是一個技巧。經題上告訴我們,要修清淨心,用什麼修?用這一句佛號修清淨心,同樣用這一句佛號修平等心,還用這一句佛號修覺悟之心。所以「清淨平等覺」統統用這一句佛號來修,這個方法簡單容易。

我們再說一句,這個真善美慧,真心用阿彌陀佛這個方法來修,善心也用阿彌陀佛來修,美心、慧心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具足了,全都圓滿了。這樣殊勝的法門,在一切經論當中找不到。一切經裡面,有單單教你修清淨心的,不一定能得平等;有教你修平等心的,不一定能生智慧;唯獨這一句阿彌陀佛,一修一切修,這個就太奇妙了。

【無量壽,是理。表三際一如。】

第三,『無量壽,是理』。在前面題上跟諸位說過了,用壽『表三際一如』。三際就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一,這個就是理了。我們一般人把三世分作三樁事情,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這是迷,這個不是覺,這是幻相,不是事實;事實三際是一。唯有三際是一,才叫真正的無量壽。如果有過去、現在、未來,壽再長都有盡的時候;換句話說,不是真正的無量壽。真正的無量壽,一定要突破時間,時間沒有了,那個壽命才叫真正無量。還有時間,還有空間,總是有量的,不是真正無量的。我們的心性,超越時空,所以是真正的無量。這個理,我們學佛就是要把它證實。

【涅盤常住之法身本體。】

這就是無量壽。涅盤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滅。滅什麼?滅妄想,妄想沒有了,滅掉了;滅煩惱,煩惱沒有了,滅掉了;滅生死輪迴,生死輪迴也沒有了。不但這個沒有了,連十法界也沒有了,這個意思就叫涅盤。到達這一個境界,你就見到常住的法身。常住的法身,簡單的說,一切萬法都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就常住了。有生滅是無常,沒有生滅就常住了。萬法就是自身,就是自體,這叫做法身,這個意思後面還會詳細說到。

【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

無量壽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不是別的。所以我們念佛,必定能夠見佛。見佛,是不是見到阿彌陀佛?不是的;見到阿彌陀佛,不算是見佛,這一點諸位同修總要知道。什麼叫見佛?見到本性了,這叫見佛;禪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是見佛;見性,就是成佛,是這個意思。

我們淨宗的學者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也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是見老師阿彌陀佛。老師教導我們,幫助我們,在那一邊見性成佛,是這麼一樁事情。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哪一個人,只要去了,你在一生當中決定成佛,這是沒有懷疑的。什麼原因?經上就說得很詳細很透徹。

【是心是佛之本心。】

這是《觀經》跟我們講出淨宗這個原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個真心就叫做無量壽。

【實際理體也。】

這個「實際理體」是佛經上的術語,如果用現代哲學名詞來講,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哲學裡面講本體論;它講的本體,就是佛經上講的實際理體。所以宇宙之間萬事萬法都是從這裡生的,這是能生;宇宙萬事萬法是所生。從經題上,能夠看出它的「教理行」。

【以經題配三覺。】

這個三覺是本覺、始覺、究竟覺,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說的。

【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莊嚴自心,是名始覺。】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兩句話是本經修行的綱領,我們要怎麼個修法?記住這兩句,照這兩句去做就對了。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是一個徹底覺悟的心,真正覺悟的心,諸位要知道,真正覺悟了,這個心裏面就沒有妄念了。心裏面有妄念,心裏面有執著,心裏面有煩惱,這個煩惱就像貪瞋痴慢,這都是煩惱。《百法》裡面講煩惱,一共講了二十六大類;有這些東西,這個心就不覺了,這個心就迷了。這些東西統統都沒有,這個心是覺心。

我們要問,這個太難太難了。剛才說過,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覺,所以我心裡念佛,心裏面想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念,什麼也不想,這個心就是覺心,這就是菩提心。換句話說,佛號要是放下了,丟掉了,你的菩提心也沒有了。這一句佛號,真正能夠做到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那就是念念覺悟。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就是一念覺;念念相應念念覺。念久了,不念阿彌陀佛,心也清淨,也沒有妄想,也沒有煩惱,這個時候功夫就得力了。所以念佛人,除了自己在生活上必須處理的事情之外,其他的應當統統放下,不要想它,不要念它,專念阿彌陀佛,這就對了。這就始覺,開始覺悟了。

【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是題中清淨平等覺也。】

由此可知,經題上跟我們講的清淨平等覺,就是用執持名號這個方法,可以圓滿的證得。

【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莊嚴,是為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

經題上這些名詞,到底哪個是體,哪個是相,哪個是作用,可以互相用的。正顯示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尤其《華嚴》十玄裡面所講的主伴圓融,妙不可言!隨便拈一法,你說它是主,其他都是伴,可以互為主伴;換句話說,它可以互為體用。這個經的意思非常非常圓融。

【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無量壽是我果覺。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古云: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

這個話是真實的,一點都不假。所以有一些人他不念經,專門念經題,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經題一定要曉得它的含義,如果不曉得它的含義,只念這個經題,真正的利益是很難得到;只可以說在阿賴耶識裡頭種一個大乘種子,這個功德是確實的;就是這一生當中,想得到什麼殊勝的解脫利益,他得不到的。一定要能夠理解,從經題把經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統統都能夠現前,都能夠提醒自己,使自己心行與經訓能夠相應,這個經題的功德就非常非常的殊勝。

像我們看到日本日蓮宗,他們是依《法華經》修行的,他不讀經文,他單念「南無妙法蓮華經」。我到日本去參學的時候,參觀他們的大本山,他們館長也很客氣,接待我們這個訪問團,我們就特地向他請教,這個《法華經》的大義。他說不出來,他只會念,不知道《法華經》大義。就像我們台灣,大家都喊三民主義,小孩也會念「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什麼叫三民主義?不曉得。這個念,沒有用處的。所以你念這個名詞,要知道它圓滿究竟的含義,使心行與它相應,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了。

【正釋經文。】

概要就跟諸位介紹到此地,下面是『正釋經文』,就講到經本了。這個經,總共有四十八品;品是品類,就是類別。我們也可以稱它為四十八篇、四十八章,都可以。我們中國人講「篇章」,跟佛經裡面「品」是一個意思,意思相同。全經可以分為三大段:

【第一品至第三品為序分。】

序分裡面,又有通序,有別序,所以佛經本身它有序。不像我們一般的著作,自己的著作請一個人給我們作一篇序,序是什麼?序是介紹這一本書,序是介紹的。佛經本身它自己就具足了序分。

【初二品為通序。】

前面兩品是通序。通序是一切經都有的,但是本經很特別,它的通序很長。在一般經典這個通序,就是六種證信,經文都不長;除非是特別的大乘經典,像《華嚴經》它的通序很長,《法華經》也很長。本經這個經本子分量不大,它完全是大經的這個架勢,所以它的序分跟流通分都有相當長的經文。

【後一品為別序。】

第三品是別序,別序就是發起序,說明這一次法會發起的因緣,這叫別序。

【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為正宗分。】

這是最主要的,是正說,就是世尊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事理因果,介紹得非常詳細。

【第四十三品至四十八品為流通分。】

這一部分經文也相當長,這是屬於流通分。流通,佛是勸我們,我們自己得到這個利益之後,要輾轉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這是佛對我們特別的囑咐。

我們現在看到有許多佛法的經典,乃至於祖師大德們的著作,今天有人翻印,後面著作權頁上印上「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八個字放在後面,這就是不可以流通,不準流通。現在講智慧財產權,每一個國家現在都保護智慧財產權。釋迦牟尼佛這個智慧財產權,到底什麼人繼承了?這一點同學們要注意,要特別的注意。有這八個字,說實在的話,慈悲心已經沒有了,決定沒有度眾生的心,沒有度眾生的願,眾生要想讀我的書,要想聽我的講,要拿錢來。

所以我聽說有講佛法是賣門票的,經書講義是要賣錢的,這個完全不符合佛門慈悲度眾的精神,完全不符合。我看佛書,古書也好,現在書也好,我第一個看的是著作權頁。如果著作權頁印上「著作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本書我就不看。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不看?這個人心量很小,一定沒有什麼高明東西,我何必浪費時間!真正有慈悲心的,人家後面必然是「歡迎翻印,功德無量」,我要看這個,這也可以貢獻給諸位同修作參考。

【法會聖眾第一。】

好,我們現在翻開經本,在第十二頁,『法會聖眾第一』,第二段是「德遵普賢第二」。這兩品都是本經的序分,序分裡面的通序。

【如是我聞。】

通序裡面主要是講六樁事情,六種證信。「信」,「如是」這兩個字是信成就,因為我們相信才叫如是,不相信就不如是了,所以這兩個字是信成就。不信,這個東西我們就不屑去研究它了,也不需要去看它了。「聞」,是聞成就,「我聞」是聞成就;到底是什麼人聽說的?那是聽釋迦牟尼佛說的;什麼人聽說的?靠得住、靠不住?是親聞、還是傳聞?親聞比較可靠,傳聞就不一定靠得住。「一時」,是時成就,佛在什麼時候說的?下面「王舍城,耆闍崛山中」,這是地點,這是講經的處所,這個經到底在哪裡講的。「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這是聽眾。這就像我們現在開會會議記錄一樣,佛說這個經有時間、有處所、有當時在一起聽經的大眾,可見得它是真實不虛。

大論裡面說,信為入道初門。我們想修行證果,從哪裡進去?從信進門。實在講,世出世間法都不例外。譬如這個學校,這麼多學生到這邊來求學,他對這個學校一定有信心;他沒有這個信心,他絕對不會到這兒來念書。他跟這個老師學習,他對這個老師有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他一定也不會上他的課。佛法也不例外,要從信心下手;而且無論在解、在行、在證,他的成就與信心,決定是成正比例。

但是要生起一個圓滿的信心,確實相當不容易。所以佛經上說得好,我們真正在歷史上看到許多的證明,中國古時候講「師承」,佛法裡面講師資道合,就是老師與學生,什麼人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學生?對老師有圓滿的信心,沒有一絲毫懷疑,老師怎麼樣教,他百分之百的奉行,他就決定有成就,往往成就超出了老師,我們中國俗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是一定的道理。換句話說,不能成就的,對老師沒有圓滿的信心,對於老師的教訓一定要打折扣,不能全部依教奉行,那就難了。這是我們真正想在這一生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換句話說,首先要建立清淨堅固圓滿的信心。

這個地方「如是我聞」一行半,這樣的經文在所有一切大乘經前面都是一樣的,所以叫通序,能通一切經的。雖然每一部經上一開端都有「如是我聞」,實際上它的意思還是有淺深廣狹不同;換句話說,看它講的是什麼內容。

本經的「如是」,依據本宗建立的理論基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如」是講的是心是佛,這是如;「是」,是心作佛。蕅益大師說「依實相理」,這個實相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給我們講西方極樂世界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事實,不是理想,不是虛構的。教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決定不錯,這叫「是」。

所以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我們這個心就在作佛;心本來是佛,現在又作佛,他怎麼會不成佛!這就解答了淨宗成佛為什麼那麼快,快到叫人不敢相信,是他不懂得原理;懂得原理,這個疑問就沒有了。佛是什麼?佛是我們的真心,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真心;一心緣阿彌陀佛,就是這個心念念念阿彌陀佛,念念開發自性,念念把自性佛給念出來,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這個法門不可思議。

其他的意思,諸位可以在一般註解裡面看到,我們就不必說了,註解裡頭看得到的都不講,名詞術語也不講,佛學字典、黃念祖老居士注得很詳細,我們可以省很多的時間。我所講的,大概註解裡面都沒有的。

【一時。】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對於佛的經典,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還是有個疑問。疑問在哪裡?就在「一時」,為什麼阿難尊者不把那個年月日記下來,含糊籠統說個「一時」,總叫後人懷疑;有這麼一個妄念,這個妄念存在了很多很多年;到後來真正覺悟了,才曉得他用「一時」用得太妙了。如果寫上年月日時,這個時間就定死了;「一時」是活的,活的才妙。

前面跟諸位說過,三際是一,過去、現在、未來是一,「一」當然知道過去,也知道未來。我們現在為什麼不知道過去、不知道未來?我們把這個三際分作三,不是一;過去的,過去忘掉了;未來,未來還沒到,我怎麼知道?所以過去未來就不曉得了。什麼時候我們也進入「一時」,進入一時,就是現在科學家講的打破了時空;破了時空,過去你也曉得了,未來你也看到了。

這個可能不可能?可能。科學家也認為是可能的,但是現在不知道用什麼方法。理論上他們同意,他們懂得,所謂時光倒流;時光能倒流,這種講加速度,把這個速度能夠超過光的速度,就能夠回到過去了,就看到過去了。那麼如何能看到未來?這還沒搞清楚,現在科學還沒有辦法超越光速。我們佛法裡頭懂得,佛法用什麼方法?用定功。這是兩極的,科學家用動,加速度在動;佛法不動,用不動這個方法可以打破。所以定中的境界,能見到過去,能見到未來。

這個境界是真實的,所以很多的預言,預言它的根據,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用數學來推斷,數學是科學之母;人的命運,用數理也能夠推算得出來;國家的命運、世界的命運,都可以用數學來推演。中國那個《易經》,就是數學的老祖宗,都出不了這個《易經》的理論、範圍。但是有的時候會算錯,會推算錯,因為它裡面這個變化太大了。另外一個原理,就是禪定。假如從禪定裡面,他是親眼看見的,無論是過去、未來,他都是自己看到的,絕對不會錯。所以全世界這個預言,它的理論依據不外乎這兩大類。

那麼佛經裡面,「一時」這兩個字,用的就太妙了。就本經來說,這個「一時」怎麼講?本宗要求我們的往生必須要具備「信願行」三個條件,信願行合一了,就是「一時」;換句話說,信就是願、就是行,行就是願、就是信,一而三,三而一;你念的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具足了圓滿的信願,這就是「一時」了,這個就相應了。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信願行合一,這個境界就現前。

釋迦牟尼佛這個經是在靈鷲山講的;王舍城,耆闍崛山,就是我們常講的靈山。佛在靈山講的最大的一部經是《法華經》,《法華經》在這個地方講的;《無量壽經》也在同一個地方講的。智者大師是我們中國隋朝的人,他出生在梁朝,圓寂在隋朝,距離釋迦牟尼佛滅後,大概有一千五百年;詳細的年歲我記不得,大概有一千五百年的樣子。他老人家有一天念《法華經》,念到「藥王品」他入定了,在定中他看到靈鷲山,這就是我們講時光倒流了,他回到一千五百年之前那裡去了,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還聽了一次;出了定之後,告訴別人,靈山一會至今未散,佛還在那裡講,沒有散會。

如果我們在這個經上,也入了「一時」的境界,你會看到釋迦牟尼佛在靈山講《無量壽經》,這一會也沒散。這個「一時」就好,「一時」就是我們自己還有機會參加;要寫上某年某月某日,則我們沒有緣參加了,沒有機會參加了。所以它這個字是活的,不是死的。什麼時候我們心到「一」的時候,這個「一」也可解釋為一心不亂,這就與佛相應了。

通常一般大乘經裡面講,這個「一時」是講師資道合,就是老師跟學生都是一心,同心同德這個時候;這個教學,教的人最舒暢,學的人最有心得,是指這個時候,師資道合的時候。

【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佛』,是講這一部經的人,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王舍城是一個大的地名。『耆闍崛山』,王舍城城外的一座山,通常我們叫做靈鷲山。因為上面有一塊石頭,石頭長的像個老鷹一樣,所以把它翻作靈鷲山。這個山上修行的人非常之多,所以一般講這個山很有靈氣,何況佛菩薩常常住在這個地方,山有靈氣。

此地有一個字要注意的,就是「佛在」。為什麼不說佛住,我們今天問一個人你住在哪裡,沒有問你在哪裡?這個「住」跟「在」到底有什麼差別?古時候這個差別很大,世間一般人都有一個住處,唯獨皇帝沒有住處,皇帝那個國就是他的家,你說他住在哪裡?所以對皇帝就稱在,行在,他現在行在什麼地方,不能說他住什麼地方。佛的教區比皇帝的國土還要大,釋迦牟尼佛教區是三千大千世界,你說他住哪裡?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他的住處,所以只好說佛在什麼地方,不能說佛住在什麼地方。不能講住哪裡,要講在哪裡。經上用這一個字,我們要曉得它的含義。

【與大比丘眾。】

這個大比丘,揀別不是小乘的比丘,這是大乘比丘;換句話說,這些人實際上都是大乘菩薩,但是在外表現的這個樣子,是一個小乘比丘的樣子,實際上他是菩薩。

【萬二千人俱。】

大家如果佛經讀得很多,你在這裡會覺得奇怪,一般經上,就是連《金剛經》都不例外,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地是一萬二千人,比平常聽眾加了十倍。這些地方不能不留意,顯示出這一個法會、這一部經典,與眾不同。我們讀《法華經》,《法華經》在這個地方講的聽眾也是萬二千人,所以這個架勢跟《法華經》無二無別。從這個地方,你就曉得這個經跟《法華經》平等,這個不能不留意。

【一切大聖。神通已達。】

這個地方讚嘆他們的德行,雖然只有兩句,這兩句讚嘆到了極處。「一切」,是指萬二千人;這萬二千人是什麼人?大聖,這不是普通菩薩,普通菩薩不能稱大聖。如果比丘要稱大聖,那就是四果羅漢;初果、二果、三果稱小聖,四果羅漢稱大聖。這個地方是大比丘,那這是菩薩;菩薩裡面稱大聖是地上菩薩的稱呼,就不是普通菩薩了。我們常在經上念的三賢十聖,三賢是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十個位次的菩薩是賢人;十聖是十地,從初地到十地,再到等覺,總共是十一個位次,這稱為大聖。換句話說,照這個字面上來看,與會的這些大眾,至少都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不是普通人物。

「神通已達」,達是通達無礙;換句話說,不是小神通。神通是講他的能力,能力是從智慧裡面生的。能力到通達無礙了,智慧當然就接近圓滿了。

這是總贊。下面是略舉上首的大德。好像在這個與會當中,哪些是大眾裡面的首領,好像一個班裡面,我們有班長、副班長,學生裡面帶頭的。佛在每一部經上,都會列這幾個上首;列這些名字,含義很深,不是隨便列的。諸位要是展開經本看,列的人都不一樣,不是隨便列的。為什麼?如果講他們的德能,換句話說,個個都是通家,沒什麼差別;而佛的十大弟子當中,每一個弟子標榜一門,表法就容易了。通常舍利弗代表「智慧第一」。難道舍利弗的神通就不是第一嗎?目犍連代表「神通第一」,目犍連沒有智慧嗎?統統平等,每一個人用一個專長作代表。

佛舉這些人的名字,我們一看到這些人,就知道這一部經典的特色,也能夠看出這一部經典在整個佛法的地位。正如同我們這邊開會一樣,假如這一次開會,出席的都是學校的校長、教務主任,我們立刻就知道他們一定是討論教育的,就能知道它的內容性質了。佛法在這三千年前,它就用這個方法,所以從經典上列的名字,就認識這部經典的性質。本經列舉的上首很特殊。

【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

舍利弗、目犍連、迦葉、阿難,大家在大乘經典裡面都常看到,唯獨這個憍陳如,你們平常看經留意一下,有沒有看到他的名字?這個經上把他擺在第一;說實實在在的話,如果列名有憍陳如,憍陳如一定擺在第一,不能擺在第二。這是什麼人?原來是釋迦牟尼佛最初成道,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這是我們人間肉眼能看得見,釋迦牟尼佛開始弘法利生的工作了,在鹿野苑最初遇到這五個人,為他們講經說法。這一講經說法,憍陳如第一個開悟,第一個證阿羅漢果,所以他是釋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把他擺在這個地方,這就說明什麼?這個經是所有一切法門第一開悟的法門,第一成佛的法門,依照這個法門來修學,就是如來第一弟子,代表這個意思。這是一切經裡頭看不到的;佛在本經後面也確確實實講到,依照這個法門修學,真的是如來第一弟子,前後照應。

憍陳如,在大乘經典裡面,《涅盤經》上說到他,《金剛經》上也提到。實在《金剛經》是略說,詳細的故事在《大涅盤經》裡面,《金剛經》很簡單提了一提,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是釋迦牟尼佛沒有成佛以前,修菩薩道的時候,而這菩薩修忍辱波羅蜜。歌利王,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暴君,是個不講理的人,看到這個仙人在山上修行,他是打獵遇到了,這一下不高興,問他修什麼?他修忍辱。試試看,用刀子給他割一刀,你能不能忍?能忍;再割,還能忍;一刀一刀的凌遲,慢慢的割,把他割死了,看你還會不會發脾氣。國王就希望他發脾氣,希望他不能忍,結果他統統能忍,這是忍辱波羅蜜圓滿的相。

佛當時就發了個願,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先度你。所以釋迦牟尼這一次示現成佛,憍陳如就又遇到了,果然是第一個得度的,第一個開悟的,第一個證阿羅漢果的。他代表法門第一,成佛第一,修行第一,代表這個意思。

舍利弗代表智慧,目犍連代表神通,這是一般大乘經典上統統都有的,甚至於小乘經上也有。可是在此地,他們的智慧神通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前面加上憍陳如,換句話說,就是第一智慧,第一神通,就是接上去了。所以他們表的神通智慧,不能跟其他經上一般的看法,以一般看法那就錯了,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神通。這是兩位尊者代表。

迦葉尊者,大迦葉代表的是禪宗。釋迦牟尼佛拈花微笑,佛拈花問大家,大家不曉得什麼意思。迦葉破顏微笑,佛是以心傳心,禪宗第一代祖師就是迦葉尊者,他代表禪宗。把他放在這個地方,表禪淨不二,裡面含的這個意思。

阿難是集結經藏的人,阿難是多聞第一。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經,佛滅度之後,都由他來編輯,等於說是佛經的總編輯,他代表教下。

我們中國人把整個佛教,分成兩大類:宗門、教下。在此地意思就很明顯了,宗門教下,處處指歸,歸到哪裡?歸到這個第一念佛法門。結果事實如不如是?如是。你看在宗門,禪宗在中國,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等於佛教在中國一次革命的行為,在中國提倡共修,就是把它正式的建立成一個學校,叢林就像現在的大學一樣。

在叢林之前,這個教學就像從前教私塾一樣,一個老師教幾個學生,沒有學校這種規模,沒有這個制度;叢林的建立,就是制度化了,有很大的規模。清規裡面定的晚課,就念阿彌陀佛,禪宗裡面晚課念阿彌陀佛,禪宗裡面,人到臨命終時,也念阿彌陀佛助他往生。教下就更不必說了,華嚴宗,《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還有什麼話講!天台宗,智者大師就是念佛往生的。確實宗門教下,處處指歸,都歸到這個第一法門。這幾個人,表的意思很深;所以這幾個人在此地合起來看,這一部經典確確實實像古德所說的,是一大藏教的歸宿。

這是說大比丘眾們。下面再看菩薩表法。

【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講經的處所聽眾,剛才說過了,跟《法華》相同。《法華》在中國稱為一乘圓教的大經,除《法華》之外,一乘圓教還有一部《華嚴經》,《華嚴經》上的上首菩薩是普賢、文殊。我們看看這個經上,菩薩第一個是普賢菩薩,第二位是文殊菩薩,這個架勢跟《華嚴經》相同。特別是底下這一品「德遵普賢」,與《華嚴經》完全相同。無怪乎彭際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他有根據,他不是隨便亂說的。一般人讀這個經沒發現,彭際清發現了。

普賢、文殊,不但代表華嚴,同時普賢菩薩代表密宗。我們這個世間的密宗派別很多,不管是哪一派,最初的老祖宗是誰?普賢菩薩。密宗傳承比較晚,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六百年,出現了一位龍樹菩薩,在北印度。龍樹菩薩這個人聰明絕頂,《華嚴經》是他傳的;他曾經到龍宮讀到這一部經典,從龍宮裡面帶出來。他在南印度開鐵塔,鐵塔打開之後,遇到金剛薩埵菩薩;金剛薩埵在鐵塔里,一打開之後,見了面,金剛薩埵把密法傳給龍樹,所以金剛薩埵是密宗第一代祖師,龍樹是第二個祖師,這樣傳下來的。金剛薩埵是什麼人?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密宗很多是菩薩化身。也叫做金剛手菩薩。金剛薩埵或者叫金剛手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他在此地代表的是密淨不二。

密宗裡面準提菩薩,我們中國人供養得很多,念準提咒的人也很多,準提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的;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密到後來,還是要歸淨土;不歸淨土,不能圓滿成就。這一樁事情,黃念祖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寫得很詳細,他本身也是密宗的上師,你看晚年專修淨土,專弘淨土。密也歸到淨。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大乘裡面的禪宗。中國的禪宗是達摩傳來的,達摩是在梁武帝時代到中國來的;在南北朝的時候,五傳到弘忍,弘忍再傳給惠能,這一支是這麼傳下來的。惠能大師,中國人差不多都知道他,他留下的一部著作是《壇經》,他自己不認識字,這是平常他所講的,學生們記錄下來的。

中國的禪,從印度達摩傳下來的禪,不是六度裡面的禪定波羅蜜,而是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羅蜜。你看,打開《壇經》,第一章第一句裡面,六祖大師就講得很清楚,教大家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可見得開宗明義就指出,大乘禪宗是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菩薩代表菩薩之中,智慧第一。文殊師利過去曾經是七佛之師,七尊佛的老師,學生都成佛了,他還在當菩薩,這叫倒駕慈航,這叫大慈大悲;留在菩薩的位次上,幫助一切大眾。跟地藏王菩薩一樣,地藏王菩薩的學生不知道有多少都成佛了,他還在作菩薩,這個願力不可思議。

彌勒菩薩是本經的當機者。當機,就是接受佛教學的代表人物。這一部經,前面一半阿難當機,後面一半彌勒當機。彌勒現在在兜率天,將來到這個世間來作佛。什麼時候來?佛在《彌勒下生經》裡面給我們說,要照我們這個世間年代來算,大概要五十六億年。這個年代好算,諸位自己可以算的出來,它是根據兜率天算的;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它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兜率天人看我們人,很可憐;人縱然活上一百年,在兜率天來算起來才六個小時,六個小時的壽命就完了,朝生暮死還十二個小時;我們壽命活一百歲才六個小時,不到一百歲就更短了。假定一年也照三百六十五天計算,他的壽命是四千歲,四千歲之後,他的壽命到了,下生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作佛。所以這個年代是照兜率天算的,這個我們可以算的出來,四百乘三百六十五,再乘四千,這個數字就對了。

彌勒既然是當機,又在這一個法會上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要他護持這個法門,弘揚這個法門。我們就能夠想像得到,將來彌勒菩薩到這個世間來作佛,一定宣講這個法門,一定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這一點很重要。為什麼?我們這個世間嚮往彌勒菩薩、羨慕彌勒菩薩的很多,有不少人學佛,希望來生生到彌勒淨土,就是生到兜率內院去。好不好?當然好,可是要想到彌勒內院,可不簡單!不是想去就去了。

彌勒菩薩在我們佛教裡面是法相唯識的專家,法相宗最重要的一部論典《瑜伽師地論》,就是彌勒菩薩作的,這是他的根本論。他修行是唯心識定,換句話說,你的定功要不能成就,你就去不了他那個地方。唯心識定,絕對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在一生當中修成功的,所以那個門檻很高!

近是近。有很多人批評我們修西方淨土的,西方離我們這裡十萬億佛國土,那麼遠,捨近求遠,彌勒菩薩就在面前;是沒錯,彌勒菩薩就在兜率天,第四層天,可是不容易去。不像彌陀淨土,執持名號就能去。彌勒菩薩沒有開這個方便法門,這一點我們要明了。

如果真正要想親近彌勒菩薩,不難,往生西方世界,到了西方淨土,你就天天看到彌勒菩薩了,彌勒菩薩在那裡上課。你去跟他講一下,「彌勒菩薩,我想到你那裡去參觀參觀」,他一定歡迎,就帶著你一道去了。這叫走近路,走後門,比走前門容易太多了。所以,這個淨土法門,一生一切生,統統都到了,這真正是不可思議。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佛告訴我們,現在這一個大劫叫賢劫。為什麼叫賢劫?因為這一個大劫當中,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彌勒是第五位,往後還有九百九十五尊佛,都會在這個世間示現作佛。這一個大劫,在整個時空來講不算長,有這麼多人在這裡示現成佛,賢人多,所以稱為賢劫。由此可知,賢劫裡面,這些菩薩將來都是在這裡作佛的。最後一尊佛就是韋陀菩薩,現在的護法神,他是最後成佛的,第一千尊佛是韋陀菩薩。他們統統在這個法會裡面,統統接受釋迦牟尼佛的囑咐。

由此可知,將來的千佛,沒有一尊佛不宣說這個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弘揚這個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的。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確實殊勝無比,這些人「皆來集會」。

無量壽經(第十八集)1992/6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檔名:02-012-0018

請掀開經本,我們最好統統都用大本,頁數就相同了。大本頁數在第十二面,第二品,倒數第四行:

【德遵普賢第二】

這一品是接著前面一品而來的。在本經序分這六種成就,前面第一品已經圓滿的具足了,這一品是前面一品的補充;經文也相當之長,內容非常的豐富。補充的,就是前面在嘆德裡面有「一切大聖,神通已達」,這兩句是略贊;第二品是廣贊,就是詳細的給我們敘述這一些大菩薩,他們的智慧慈悲、神通德能。請看經文。

【又賢護等十六正士。所謂善思惟菩薩。慧辯才菩薩。觀無住菩薩。神通華菩薩。光英菩薩。寶幢菩薩。智上菩薩。寂根菩薩。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香象菩薩。寶英菩薩。中住菩薩。制行菩薩。解脫菩薩。而為上首。】

一上來就給我們舉出十六位菩薩,這十六位菩薩全都是在家的菩薩,要以我們中國人來講,他們都是在家居士,他們不是出家人。前面講的普賢、文殊、彌勒是出家的菩薩,出家的菩薩只舉了三個人,而在家的菩薩舉了十六個人。這個意思就非常的明顯,這一部經、這一個法門,主要的是以在家同修為度脫的對象。

這十六個菩薩也是表法。因為這個經在前面我們看出它的大義,實實在在像我們佛門一般所講的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各宗各派的教義都不出本經,所以本經是圓融圓滿到了極處。密宗是以「十六」表圓滿。顯教裡面,像《彌陀經》用「七」代表圓滿。七不是數字,是圓滿的意思。七從哪裡來的?是講東、南、西、北、上、下、當中,這個就圓滿,一點缺陷都沒有了。七是這個說法,不是數字。《華嚴》用「十」代表圓滿,十是一個整數,從一到十,十十就是百,它用十代表圓滿。密宗裡頭用十六代表圓滿。所以在此地舉的這十六位菩薩,是代表圓滿之數。

十六位菩薩,除了第一位賢護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跟著佛學佛的一位菩薩。其他的十五個人,都是他方世界來的,不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的;要用現代的話來說,他們都是外太空人,從外太空來的。這是代表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一切諸佛如來統統講這一部經;今天釋迦牟尼佛也講這個經,他們聽到非常歡喜,來參加這個法會,替釋迦牟尼佛作證明,證明這一部經、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所說的,有這個意思。

這些菩薩們,究竟是什麼樣果位的菩薩?這是我們非常關心的。如果他的地位很低,這不必說了;如果很高的話,我們就覺得非常的驚奇了。此地所舉的十六個人,統統是等覺菩薩,換句話說,他的地位跟普賢、文殊、彌勒、觀音、大勢至,完全相等。出家可以成等覺,在家一樣能成就,而且成就的人比出家的還多,這是給在家同修修學一個很大的鼓勵,這裡面的含義就非常非常的深廣了。所以在家修行,一樣成大菩薩,一樣成佛。

說到修行,在過去出家的環境比在家好,因為出家可以說是遠離社會,都在深山裡面建這個道場,與外界隔絕,環境清淨,心就清淨了,所以比在家人容易修。現在這個世界顛倒了,在家人修學比出家人要殊勝,為什麼?這個寺院叢林都變成觀光旅遊的重點,出家人一天到晚接應不暇,哪有時間來修行?倒不如自己在家庭裡面,你接觸的人事都少,反而容易成就。

特別是在美國的家庭,我覺得美國的家庭都是非常理想的道場,應酬少。台灣的家庭比美國的家庭繁忙多了,應酬多,客人多,交際多,也很難用功。我到美國來,兩、三天接不到一次電話,真清淨!在台北,這個客人是每天都不間斷的。所以只好定一個時間,下午三點以後見客。凡是來找我的,下午三點鐘以後來找我。如果不定個時間,從早就忙到晚,那電話就更多了。所以,美國是修行非常理想的一個處所,在這個地方如果不肯真正用功,實在很可惜。有許多人在美國,尤其是老人住不慣,太寂寞了。實在講,修行就要寂寞,就要清淨,功夫才能夠綿綿密密的不間斷。這個機緣不容易得,所以能住在這個地方,真正用功,那是很有福報的人。

菩薩名號也是表法,這一點佛學常識諸位也必須要知道。佛菩薩沒有名號,名是假名;名號的建立,不是自己建立的,是因眾生的需要而建立的。因此,這一尊菩薩在我們這個世界叫這個名字,可能到別的世界,他的名字就換了。譬如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他叫這個名字,假如他到極樂世界去作佛,這是比喻,這個名字用不上,就不能用這個名字了,為什麼?名字就是這一個時代、這一個地區教學的宗旨,以這個為名號。我們這一個時代、這一個地區眾生,當然業障很重、也很多,許許多多業障裡面,哪一種最嚴重?這個最嚴重的先要對治。

佛觀察我們這個世間眾生,沒有慈悲心,這是最嚴重的,自私自利,利己損人,所以佛的名號裡面,就有釋迦。釋迦是梵語,它的意思就是仁慈,這就是佛教給我們的一個教學目標。第二個我們的心散亂,一天到晚妄想紛飛,心不能得定,這是大病,所以名號就用牟尼;牟尼是寂滅的意思,清淨寂滅;心地清淨,寂滅是把妄想煩惱統統都消滅掉了,心得清淨了。所以他的名號,就是他此時此地教學的宗旨、教學的方針。

他要到極樂世界去作佛了,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大慈大悲,每一個人都清淨寂滅,用不著這個名號了,這個名號到極樂世界一點用都沒有。在這個地方很適用,到那裡去就不適用了。到那個地方去作佛,一定要叫阿彌陀;阿彌陀是西方極樂世界需要的。阿彌陀佛到我們這個地方來,假設來作佛,他也不能用阿彌陀,還得用釋迦牟尼才行,才能夠對症下藥。所以,佛沒有固定的名號,菩薩也沒有固定的名號,所有一切名號統統是教學的作用。

第一位「賢護菩薩」,這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這是本地的菩薩。這個名詞,它代表如來善護念諸菩薩,《金剛經》上說的,這個「正士」是菩薩的稱呼。通常我們稱菩薩大士,像我們一般稱觀音大士,也可以稱正士;正士跟大士,這個意義是相通的,正是正等正覺,都是對大菩薩的稱呼。另外一個稱呼叫「開士」,開就是開悟,開悟之士。這個對於圓教三賢菩薩都可以稱呼;圓教初住以上,都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是禪宗裡面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可以稱他為開士,這是通常對菩薩的稱呼。

下面這都是他方世界的菩薩來參與這一個法會的。第一尊是「善思惟菩薩」,他代表這一個法門、這一部經典,必須要有真實的智慧。正智明了叫善思惟。思惟是表智斷的意思,有智慧就有決斷,他就不懷疑。這個法門要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夠接受它,不懷疑,肯定它,這一位菩薩代表這個意思。

我們知道名號的表法,也就曉得賢護菩薩他所表的是十方聖賢都護念這一部經典,都護念這一個法門,也都護念依照這個法門修學的人。所謂善男子、善女人,只要依照這個法門修學,必定得十方聖賢的護持。我們常在大經裡面看到,諸佛護念,龍天擁護,都在這個意義裡面包含著。

第三位「慧辯才菩薩」。第一位善思惟菩薩是自受用,是自利;我們有智慧能決斷,無量法門我們能採取這個法門,這是善思惟菩薩所表的。自己得到好處,要把它輾轉介紹給別人;介紹給別人,那就得要有辯才,說的能讓別人聽了生起信心。所以必須要有真實的智慧辯才,才能把這個法門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

底下一位「觀無住菩薩」。剛才說過,這一個法門是宗教顯密、諸宗圓融的法門,因此無論在教義裡面、在表法裡面,幾乎各種宗派的教義統統有。「觀無住」是表宗門的,你看《金剛經》上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位菩薩表無住生心。這是宗門裡面所景仰的,他也在這個法會,也聽世尊講《無量壽經》。

第四位「神通華菩薩」,這一位菩薩代表他有善巧方便,能夠教化眾生。神通,「神」是說他的能力非常的神奇,超出我們的想像之外,他有這一種特殊的能力;「通」是一切通達,沒有障礙,這叫做神通。換句話說,神通是智慧套用在日常生活之中,使你在生活裡面,無論對人對事對物都通達無礙,這叫神通。

底下一位「光英菩薩」。光表智慧,光明英發的意思。這個光明,表現在外面,非常的熾盛,像火燒的非常猛烈一樣,舉這個比喻。

「寶幢菩薩」。幢是屬於旗幟一類的。在佛門裡面最常用的是幢幡;幡是長的,那個形狀是扁的。在台灣,一般寺廟裡面常常見到,寺廟佛殿大概兩邊都懸掛著幡。幢,在台灣比較少見,在大陸、在日本比我們台灣多,它也像幡一樣,但是它是圓形的,當中是空的,也是布做的,有一點像我們現在飛機場那個風筒差不多,很長。這兩種東西,在佛門裡面不僅僅是莊嚴具,它有用處的;從前寺廟前面都有旗桿,現在寺廟沒有了;旗桿上,它不是升國旗的,它是升這個幡幢的。

佛教是教育,教育一定要保持它的尊嚴,所謂「只問來學,未聞往教」,教學一定要尊師重道。如果學的人對於老師沒有尊敬心,他決定得不到東西;學生能得到東西,與他對於老師、對於課程這種敬重,完全成正比例。所謂「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老師到學生家裡去教,學生對老師一定會輕慢,「這個老師沒什麼了不起,我叫他,他就來;不想叫他,就叫他走」,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老師不值錢;換句話說,老師再好,學生也學不到東西。

佛門沒有招生的,諸位打開《大藏經》,你看看哪一尊佛菩薩、祖師大德,當年在世曾經招過生的?沒有招生,也不會勸人來聽講;勸人來聽講,覺得自己太傲慢了,自己究竟有什麼能力、有什麼資格去教人,不可以勸人。那講經說法怎樣叫人家自己來呢?這個旗桿上就懸掛幢幡。幢是圓形的,升在旗桿上,外面人看到了,曉得今天這個道場講經說法;喜歡聽經的,他自然就來了,所以是一個信號,他自己來了。如果懸掛的是幡,幡多半是做法會,今天這個道場有法會,喜歡來參加法會的,他就來了。

從前沒有通知、沒有宣傳,用這個標誌告訴大眾,我們今天道場有些什麼活動,向大家報告。你喜歡來參加,不喜歡也可以,很好,一絲毫勉強都沒有,這個方法非常之好。即使講經,這個法師講得不好,法師沒有請你來,是你自己來的,所以法師也非常謙虛。這是道場對於大眾的一個宣傳。

現在資訊發達了,許多地方比從前方便太多了,現在我們可以登廣告,可以發通知,甚至於可以用電話聯絡,把這個活動的訊息傳播給大眾,等於從前幢幡的效果。所以現在幢幡變成沒用處了,只有在佛殿裡面掛起來,當作莊嚴的工具了,不像從前有實際的用途。

寶幢,這是法幢高豎,代表這個地方經常不斷的講經說法。寶幢代表智慧殊勝的意思,表弘法利生。

「智上菩薩」,這個名字的意思非常顯明,代表無上的智慧。這一些德號,可以說全部都是讚嘆本經,都是讚嘆這一個法門。

「寂根菩薩」。根是講的六根,寂是寂淨。我們通常講六根清淨,六根清淨特別是指戒律,戒律的精神,就是幫助我們達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要淨六根,也是最殊勝的戒律、最圓滿的戒律,還是在這一部經上,還是在這一句阿彌陀佛當中。所以這十六個菩薩名號,不但是贊經,贊法門,同時就是讚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阿彌陀佛的人很多,真正對這個名號裡面的含義、名號功德,知道的清清楚楚的人不多。

「信慧菩薩,願慧菩薩」。這裡非常顯然告訴我們,「信願行」都是以真實智慧為基礎。沒有真正的智慧,你不會相信這個法門;沒有真正的智慧,你不會發願求生淨土;同樣,沒有真智慧,你就不肯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所以這兩位菩薩,顯示淨宗三資糧不可思議的殊勝。

底下一位是「香象菩薩」,再下面是「寶英菩薩」。這兩位菩薩,特別表示眾生求生淨土的大願,不可思議。在古代沒有機器,那個笨重的勞動力,都需要牲口來幫忙,所以馬拉車、牛耕田,要借重牲口的力量。在畜生裡面,力氣最大的是象,所以表願力不可思議,用這個香象代表。寶英是表願海德嚴,萬德的莊嚴,莊嚴什麼?莊嚴求生的大願。我們真正發了真實的願心,這一生當中我什麼都不求,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裡面所有的德能智慧,你統統都具足了。

「中住菩薩」,表安住中道。在大乘圓教經典裡面,都讚嘆中道。有一些人對淨宗沒有深入的研究,以為念佛偏在有門,認為念佛法門不是中道第一義。這個實在是看得太淺了,太膚淺了,不知道念佛是真實的中道。中住菩薩在此地表這個意思。

「制行菩薩」,代表持戒念佛。制是法制,行是行持,所以制行表律儀。前面我們念過寂根,寂根菩薩是律儀的效果。如果從因果上來說,制行代表持戒的因行,寂根代表持戒的果德。

末後一位「解脫菩薩」。這一位菩薩他所代表的是得大自在,像我們普通念《心經》,《心經》上觀自在菩薩,怎樣才自在?必須要具備「深般若波羅蜜多」,要具足真實甚深的智慧,淺智慧不行;然後才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就得大自在了。解脫就是自在的意思,所以解脫菩薩是表修行的成果、果德。

「而為上首」,這是說明這十六位是在家菩薩的上首。底下一句:

【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我們先看這幾句,這幾句含的意思既深又廣。「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鹹」字是總指前面所說的,從大比丘眾到出家的菩薩眾,再到賢護這一些在家的菩薩;換句話說,這是全體大眾,我們在經文上面是看這個意思。其實,它意思外面還有意思,我們要能夠更深一層去觀察,不能只看到這個現場,那我們看的很淺,就不夠透徹了。深一層是什麼?深一層是表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廣一層是講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所有一切菩薩眾,全都遵守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上的教誨,修行普賢大士之德。

普賢大士之德都在《華嚴經》上,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說的是什麼?可以說就是講的普賢大士之德。諸位想想,彭際清居士將這一部經稱為中本華嚴,不能說他說錯,不能說他沒有根據。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大士之德,在我們本經裡面濃縮成一卷,我們想一想,我們願意學哪一部經?當然願意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文字少,內容跟《華嚴經》無二無別,所以這個經一展開,就是八十卷的《華嚴經》,《華嚴經》濃縮成《無量壽經》。

普賢大士之德,在《華嚴》最後歸納為十大綱領,我們稱作「十大願王」,是他所修學的十大綱領。《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菩薩如果不修普賢行,就不能證得無上菩提。換句話說,圓滿的佛果菩薩不能證得;他要想證得,一定要修普賢行。

我們今天在本經裡面修普賢行,實在是萬萬想不到,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把普賢行圓圓滿滿的含攝在其中,這個太妙了!照《華嚴經》那個方法去修,我們決定做不到;縱然做到了,那真是萬分之一、千分之一,沒有辦法圓滿的。換一個法門用執持名號,不但簡單容易,而且圓修圓證。

諸位如果真正能夠透得這一層意思,你對古人所說的,《華嚴》、《法華》只不過是本經的導引而已,你才會對這一句話會心微笑,點頭同意,說得沒錯。然後才認識,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典,這一部經確確實實是第一。絕對不是我們學淨土,念這個經,自己誇大自己,不是的;沒有一絲毫誇張,它確確實實是如此,我們說的一絲毫都不過分。

既然說到普賢大士之德,也要略略的介紹一下,《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非常重要。我們念佛人,剛才說過,這一句名號圓攝十大願王,那是不是真的圓攝了?要看你怎麼個念法。你這一句名號裡頭沒有十大願王,那就是一句空的名號,沒有內容;你這一句名號裡頭,確確實實有十大願王,那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所以大菩薩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跟我們念阿彌陀佛的音是一樣的,裡面境界不相同,用心不一樣。他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真的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感應。為什麼沒有感應?心跟佛心不一樣,願跟佛願也不一樣。所以雖然念這一句佛號,沒有那麼大的力量。因此,經不能不明了,對經義明了通達,對於念這一句佛號相應,那有很大的幫助。

十願裡面,第一願是「禮敬諸佛」。普賢行的特色,就在本經的經題上,普賢菩薩的心是清淨心,普賢菩薩的心是平等心。假如我們的心不清淨、不平等,去修禮敬諸佛,那個不叫普賢行;以清淨心、平等心修禮敬諸佛,那叫普賢行,跟普賢菩薩修的完全一樣了。

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法界,所以生到西方之後,從實報土的上上品到同居土的下下品,為什麼都平等?因為他的心平等、心清淨。在我們這個世界,世尊給我們說有四土三輩九品,真正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無論在哪個階層,他有沒有這個念頭?沒有這個念頭。為什麼?他們已經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了;離開分別執著,還有什麼四土三輩九品,沒有了。起這個念頭,就是分別執著。這是佛對我們有分別、有執著的人說的,到那裡念頭都沒有了。

但是程度上有沒有參差不同?有,事實上有,大家都沒這個念頭。等覺菩薩也沒有「我是等覺菩薩,你是凡夫」,沒有這個念頭。那個人見思煩惱斷盡了,你還是帶業的,他不會說「我斷盡了,你還帶業」,沒有這個分別,沒有這個執著,沒有這個念頭,所以大家在一起統統平等。

你要問,實際上來說,確實有帶業,有不帶業的。可是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分別執著妄想統統沒有了,所以它是平等的法界。這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事情,西方世界特別。

我們現在看「禮敬」。禮是外表的,敬是內心的。禮是禮節,表里一如;內有恭敬,表現在外面自然就有禮節。敬是真誠心的流露,真心、誠心,真誠心的流露。

禮是表現在外面,表現在外面一定要知道現代化與本土化。因為表現在外面,我們從禮節來說,古今的禮節不相同,中國跟外國的禮節不相同,所以古人常說「入境隨俗」,你到別的地方去,一定要隨順那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一切的禮儀,要隨順它,你才能夠跟那些人相處,跟那些人在一起共修。

入境,最重要的先要了解風俗習慣。古人旅行,先要講解,怕你到那個地方生疏。在過去,因為每一個地區風俗習慣不同,有很多的忌諱,說錯話,做錯事情,引起別人的忌諱,那真正是得罪人,真正是惹大眾生煩惱,絕不是自己有意的,是無意的。所以入境問俗,非常非常的重要。

現代比從前方便太多了,縱然沒有出過國,每一天看電視、看電影,差不多世界上各地風土人情都會知道很多,這個隔膜愈來愈少了。所以一般出國的時候,也用不著特別請教別人,特別去問了。從前確實不行,從前交通閉塞,資訊不發達,隔一縣、隔一省就非常生疏。這是古今情況不一樣。

禮節,這個禮有對人對事對物,因為普賢行非常廣泛。對人,譬如從前帝王時代,老百姓對於皇帝,國家的元首行最敬禮。最敬禮規定是三跪九叩首,這是最敬禮。到民國,皇帝沒有了,國家元首是總統,我們禮節上規定的最敬禮是行三鞠躬禮。你看外表這個儀式上變更了,內裡面誠敬之心,沒有兩樣,還是一樣的,這個要知道。

不能說這個儀式改了,裡面誠敬心也打了折扣,那就錯誤了。誠敬不變,外面的禮節隨俗。哪一個朝代,隨順哪一個朝代,隨時間。在中國,用中國的禮節;在外國,用外國的禮節,隨地區。它是活的,不是死的。

所以一般人為什麼樂於接受佛法,它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呆板的;它講的原理原則不變,但是套用在生活上是千變萬化,絕對不是一個呆板的,是活活潑潑的,這就叫人生歡喜心。

「諸佛」,是指誰?諸位要曉得,十法界裡面佛最高,九界眾生對於佛都是真誠的恭敬。佛在《華嚴》、《圓覺》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諸佛就是一切眾生。我們要把對佛真誠的敬意,用來對人對事對物,這才叫禮敬諸佛。我對佛很恭敬,對人就瞧不起他,錯了!那就不是普賢行了。普賢行是平等的,對善人恭敬,對惡人也恭敬。

不但對人如此,對物也要恭敬。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的眾生,這是物質,我們講植物、礦物,無情眾生有法性。法性、佛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在動物,我們叫做佛性;在植物、礦物,我們叫做法性。它是一個性,所以《華嚴》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圓是圓滿,種智是一切種智,圓滿一切種智,就是證得無上的佛果。

有情眾生可以成佛,那桌椅板凳哪一天成佛?磚頭草皮什麼時候成佛?《華嚴》講統統成佛。你要問這些無情的眾生什麼時候成佛?你成佛的時候,它就成佛;你不成佛,它也成不了佛。什麼道理?依報隨著正報轉。到自己成佛了,你看到山河大地全是自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山河大地全是自性,沒有一樣不是自性,怎麼不是佛!

好像我們作夢,夢境是我們自己心變現的,大家知道,夢裡面有自己,除自己之外,也夢到很多人,夢裡也有山河大地,也有動物、植物、礦物,也有虛空,統統都是。夢醒了之後,自己好好去想一想,夢中哪一樣不是自己的心?全是自心變成夢境。所以全夢即心,全心即夢,那就叫同圓種智。你一下覺悟了,原來整個夢境就是自性,整個夢境就是自己的法身,這叫同圓種智。

所以我們對物要敬,對它要有禮。這個禮怎麼個行法?我們現在見了人,在外國點點頭就行了,它這個禮就是如此;你要給他九十度的鞠躬,他覺得奇怪,覺得不合適。到哪個地方,用哪個地方的禮節,日本的禮節是九十度的鞠躬。對桌椅板凳的禮節,就是要把它擺的整齊,把它擦得很乾淨,這就是對它的禮敬。對事,無論公事私事、大事小事,認真負責,把這一樁事情做得很圓滿,這就是對事的禮敬。所以諸佛的範圍非常非常的廣大,一切有情的眾生、無情的眾生統統包括在其中,以真誠之心來修禮敬。

普賢行,這一條擺在第一。第一,就是根本的修持;沒有第一,就不會有第二、第三。好像蓋房子,這是第一層樓,沒有這一層,怎麼會有上面第二層?第二層是建立在第一層的基礎上。這樣我們就曉得禮敬的重要性!

我們再看看世間聖人的教學,《五經》是儒家讀的經典,最重要的五種,擴大就是《十三經》,那就多了;《十三經》不能讀,最低限度要讀《五經》,我們講四書五經。《五經》是易經、詩經、書經、禮記、春秋。春秋是左傳。這個五種,從前讀書人必讀的。翻開《五經》之一的「禮記」,第一句話就是「曲禮曰,毋不敬」,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句「禮敬諸佛」,那個意思完全相同。

儒家建立教學的儀式,佛法沒有傳到中國來,釋迦牟尼佛跟孔子也沒有見過面,他們兩個人教學有許許多多地方相同,幾乎完全相同,都是把禮敬擺在第一,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世法佛法要想成就,都在這個地方建立。

今天世界亂了,病根在哪裡?人與人互相沒有尊敬心,這就亂了。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尊重別人,即使沒有法律,沒有警察,社會一樣有良好的秩序。為什麼?每一個人的心裡存的有誠敬,這個世界不會亂。儒佛的教學,教什麼?就是教我們敬,教我們用真誠心,教我們敬人敬事敬物,這是聖教的總綱領,這一句決定不能夠輕視了它。

我們學佛,就在這個地方學起。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對於佛號有懷疑,或者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有懷疑,或者我念佛心裏面還有雜念,這都是不敬。普賢菩薩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跟我們念的為什麼不一樣?人家念這一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我們念這一句佛號,懷疑、夾雜、間斷,所以不一樣。他這一句佛號裡面有禮敬諸佛,我們這一句佛號裡頭沒有。他這一句佛號句句喚醒自性,怎麼喚醒自性?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平等,對人對事對物要清淨,對人對事對物要禮敬。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含這麼多意思在裡頭,不是光念這一句就行了。所以他這一句佛號與自性相應,與十方一切諸佛的心愿解行沒有一樣不相應,你才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跟我們念的,怎麼會相同!

所以人家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這個念佛,不知道念佛的真實功德,只學這一句音聲,只學了「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符號,這個不管用。所以古人常常諷刺,你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有口無心,口念的沒錯,音聲很正確,心行不相應。必須要心行統統相應,這才叫念佛人。

第二「稱讚如來」,稱讚是讚嘆。這個讚嘆,它不用「諸佛」,換「如來」了;諸佛跟如來,是一還是二?如果是一樣的,為什麼第一句用禮敬諸佛,第二句為什麼不用稱讚諸佛,要換個如來?諸佛跟如來確實不一樣。稱諸佛是從外表稱的,稱如來是從性德上稱的,那就不一樣了。所以禮敬是從外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統統要禮敬。稱讚就不是這樣的,與性德相應才稱讚,與性德不相應,不稱讚。

我們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個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什麼一回事?給諸位同修說,就是我們從早到晚,看到這個社會上許許多多的人物,把它歸納起來分為五十三大類,這就是善知識。這五十三位善知識裡面,出家的有五個,出家的少,在家的多。在家裡面,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就是你從早到晚所接觸的。善財五十三參,我們天天接觸,不知道參!這一些人物裡面,有心善行善的,你要讚嘆;有心惡行惡的,不讚嘆,不讚嘆對他要有禮敬。所以禮敬裡面沒有分別,稱讚裡面有分別。

譬如,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裡面,我們看到有三個人他有禮敬,沒有讚嘆。第一個是勝熱婆羅門,這個人愚痴,所以善財童子對他禮敬,沒有讚嘆。第二位甘露火王,這一位善知識瞋恨心很大,報復心很重,你稍稍得罪他,他那個報復就不得了,把你送到刀山,下油濎來對付你。善財童子去參訪他,禮敬不讚嘆,代表瞋恚。第三個伐蘇蜜多女,代表貪愛,伐蘇蜜多女是什麼身分?是個妓女,善財童子對她有禮敬,沒有讚嘆。這三個人代表貪瞋痴。所以這個稱讚要用如來,不能用諸佛。

對人誠敬,決定沒有分別;稱讚,那就要看他的德行,這裡面有差別的。他是善人善心善行,我們為什麼要讚嘆他?絕對不是他喜歡我們讚嘆;我們讚嘆他,宣揚他的德行,希望別人跟他學,是這個意思。我們贊佛、贊菩薩,佛菩薩自己不會稱讚自己,自己都很謙虛,我沒有智慧,我沒有能力,我也沒有東西教給人,你到我這兒來幹什麼?都是自己非常謙虛。沒有一個說,我有智慧,我很能。現在有很多人這麼說;從前沒有,從前沒有這個說法的。

以前選舉,我們中國選舉制度從漢朝建立的,選舉不是自己出來競選,是別人推選的;別人覺得我們這個地方,某個人很有智慧,很聰明、能幹,又很熱心為大家服務,我們推選他出來,不是他自己要出來的。所以稱讚是介紹這個人的德行,標榜這個人的德行,希望大眾效法他,希望大眾向他學習,是這個意思。

這個善心善行,我們就要讚嘆;噁心惡行,那就不能讚嘆。儒家也常說「敬而遠之」,對待這些惡人,恭敬心絕對沒有差等,完全一樣。遠,就是不學他,不效法他,不跟他學,這個叫遠。遠,不是躲著他遠遠的,不是這個意思。天天接觸的時候,我知道你哪些地方不足以取的,我不學你就是了,但是一定要恭敬。所以禮敬底下說的是諸佛,稱讚必須要用如來。

無量壽經(第十九集)1992/6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檔名:02-012-0019

請掀開經本:

【德遵普賢第二】。

昨天講到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將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略為介紹了兩段,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第三段是「廣修供養」。供養裡面包含的內容非常的廣泛。我們對上,譬如父母師長,對長輩我們稱供養;對平輩、對下輩,我們稱布施。所以供養跟布施是一個意思,供養是比較恭敬一點的稱呼,它的目的是在拔除我們的根本煩惱。

這個根本煩惱是什麼?佛在經論裡面,將凡夫的煩惱說之為無量無邊;無量無邊就太多太多了,說話就不方便了,所以把它歸納成八萬四千。這個八萬四千,確確實實是一條一條能說得出來的,不是一個籠統的數字,是確確實實有八萬四千條。八萬四千要在平常講演的時候,那也太瑣碎了,所以就再把它歸納,歸納成一百零八,一百零八類,叫百八煩惱。我們這個念珠是一百零八顆,它的意義就是斷百八煩惱,是這個意思,把煩惱念掉。可是百八雖然是不多了,說起來還是很羅嗦,再歸納,像天親菩薩在《百法》裡面給我們歸納成二十六個,這個就比較簡單了。通常講經說法要說得詳細一點,都講二十六個煩惱。但是一般情形,還不說這麼多,這麼多太痲煩了,再把它歸納成六個,六個叫根本煩惱。這六個還嫌多,再歸納成三個,這三個是貪瞋痴。所以「貪瞋痴」稱作三毒煩惱,所有一切煩惱都從這三個根本煩惱生出來的,所以叫做根本。貪瞋痴如果再要歸納,就歸納成一個,那就是最毒最毒的「貪」,貪心最毒!歸納到最後一個是貪心。

布施,就是把貪心破除掉。所以菩薩修行的綱領有六個,第一個就是布施,布施度慳貪。我們知道它真正的用意,我們才會認真的學習。古人常講「愛不重不生娑婆」!你為什麼會生到娑婆世界?為什麼會去搞六道輪迴?說實在話,都是貪愛的心太重。

貪愛的對象非常廣大,世間的五欲六塵,出世間的大小乘佛法。世間法不貪了,貪佛法,行不行?還是不行,還是搞六道輪迴。佛是教我們斷貪心,不是教我們換貪的對象,這一點要搞清楚。所以世法不可以貪,佛法也不能貪。貪是生死輪迴的根本,這一個煩惱最難拔除,可是非拔除不可;你要不能拔除,就不能出三界,就不能夠免輪迴,這個事情痲煩。

我們講了生死、超三界、出輪迴,有一個很簡單的定律,不管你修學哪個宗教、哪個法門,你那個貪的念頭是不是真的斷盡了。貪瞋痴果然斷盡了,那你就決定能夠超越輪迴。你修行得再好,這個貪瞋痴念頭不斷;換句話說,你決定還是在輪迴之中,你出不去。由此可知,這個布施供養是佛門裡面最重要的一個修學的手段。

用什麼心來布施?用恭敬心修布施,就叫做供養。所以此地供養的對象,跟前面兩條所說的一樣,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個話要聽清楚,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佛,我們知道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介紹了很多;現在佛,像藥師佛、阿彌陀佛都是現在佛,沒有滅度,還住世的;未來佛,所有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由此可知,這個布施供養的對象是一切眾生,他們才真正需要。

用什麼方法布施?佛告訴我們,世間人沒有一個不求福報的,福報可以分為三大類:一個是財富,這是世間人拚命在追求的;第二個是智慧,聰明智慧;第三個是健康長壽。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人不追求,能求得到嗎?佛法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換句話說,一定能夠求得到的。能求得到,為什麼許多人在那裡求,沒求到呢?求有理論有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有求必應。什麼叫如理如法?這裡面有因有果,我所求的是果報,果必有因,你要知道它的因,我們在因上下功夫,果報必定得到。要懂得理論、懂得方法,這個原理是因果。不但世間法是因果的定律,出世間法還是出不了因果的定律。

實在講,這個因果律是真理,諸佛菩薩都不能夠推翻,沒有人能推翻的。在佛法裡面講得詳細一點,因緣果報;通常我們把緣省掉了、報省掉了,單稱因果;實際上,因果具足的稱是「因緣果報」。

佛告訴我們,財富從哪裡來的?財富是從財布施得來的,原來財布施是因,得財富是果報。我們施財得財,施衣得衣,施食得食。這個財裡面包括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你布施什麼,就得什麼。可見得如果要是昧了因果,昧了就是不明了因果,顛倒了因果,我想求財富,不肯修布施,要求神、求佛菩薩怎樣保佑我,就發了財,這是昧了因果。佛菩薩、神明沒有這個能力,沒法子幫助你,是要你自己真正去修。

佛菩薩幫助我們的,是把這一樁事情的真理,就是真相告訴我們,方法告訴我們,我們依照這個事實、依照方法來修,別人可以得到,我們當然也能得到。因此,財物不要藏在自己家裡,那個是沒有福報的,應當要布施;要以清淨心、平等心,廣為布施。哪個地方有需要,我們有多餘的就幫助他,這是你真正在種福,哪有不得福報的道理!

你施的愈多,施的心愈清淨,你得的財富愈多,得的財富也很順利。我們看這個世間人有的人賺錢賺得很容易,沒有操一點心,這個錢財就滾滾而來了;有人財是發了,賺得很辛苦,這裡頭都有因果。布施的時候,施得很痛快,心裏面沒有計較,這個布施得很舒暢,得來就很容易;布施得很勉強,聽到別人勸請,好不容易布施一點,布施之後又後悔,這個將來得的果報(果報是一定有的),就得來很辛苦。

實在講,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命是什麼?命是你自己造的,不是別人定的,這個一定要知道。善因,決定有善果;惡因,決定有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尤其是佛法講的透徹,果報通三世。因為我們世間人眼光短淺,往往看到那個人不是一個好人,為什麼他發財,作大官,非常有地位,而且還長壽,好像老天爺非常不公平,這樣的惡人為什麼給他富貴。諸位要曉得,他這一生的果報,是他前世所修的;這一世作惡,實在講,他的果報已經逐漸逐漸在打折扣,已經在消失掉了。如果這一生再要行善,他的福報就大了,這一生享不盡,生生世世還在享。這一生如果作惡的話,那前生果報決定在這一生當中消耗殆盡,他這一生所造的惡業,來生得果報,這一點要知道。來生不報,如果他的福報很大,還有餘福,來生再享福,他有後報,後報就是第三世以後,一直到無量劫,什麼時候他這個惡的因緣成熟了,惡報自然就現前。這是說我們布施供養是修行的手段,非常重要。

人為什麼造業?人會造業是沒有智慧,是迷惑顛倒,不能辨別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才會造業。因此,聰明智慧非常重要。佛在大小乘經典裡面常常勸我們,寧可沒有福,不能沒有慧;有福沒有慧,享福就造業;唯獨有智慧、再有福報能夠普度眾生,那是福上再加福,那個福報就大了。

智慧從哪裡求?智慧從法布施,世間法布施得世間的聰明智慧,佛法裡面行布施得般若智慧。世法裡面,範圍非常廣泛;凡是我會的,我通達的,遇到別人不會,我以非常歡喜幫助他的心來教導他,讓他也會,這叫法布施。舉個小例子,我會燒菜,他不會,這是很小的事情;像我們佛門同修,我們在此地沒有道場,但是有許多地方可以借,像活動中心可以借,其至學校也可以借,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一次,或者一個月一次,我們在這裡教烹調,有喜歡學的同修到這一天來,都可以參加,這都叫法布施。

如果收費,那就不是,收費那是買賣,那個福報得不到。為什麼?因為福報你立刻就得到了,一個人交多少錢,馬上就得到了,這個叫現世報,馬上福報就報掉了。如果不收費的,這個福報就大了,這個福報留在後面再報。所以諸位你儘管布施,後福無窮!我會什麼樣東西,好好的去研究它,找機會來幫助需要的人,世法裡頭任何一樣都好。

佛法當然就更殊勝了,普賢菩薩在《行願品》裡面給我們說,一切財布施之中,都比不上法布施;法布施的功德,無量無邊。這個法是指的佛法,把佛法介紹給別人。佛法裡面,有權實、大小,這就不一樣了。因此,你布施佛法給別人,就是我們把佛法推薦給別人、介紹給別人,將來所得果報的大小,與你布施的法,與你布施的心,決定是成正比例的。

一切法門當中,我們今天知道了,念佛求生淨土是第一法。從前不曉得,我們在大乘法裡面,樣樣都好,都來布施;現在知道了,當然要把最殊勝的法門,作為我布施眾生的手段,你將來得的果報是第一。

現在修法布施比從前方便,從前這個經本是手寫的,你一年能寫幾部經;到後來有木刻版,這個木刻版也相當費事,先要寫出來,然後雕在木板上,從前印刷是用松煙,沒有油墨;就是松子的煙,用棕的刷子刷,一張一張的刷。諸位如果有機會到大陸去觀光旅遊,可以到南京去參觀金陵刻經處,因為金陵刻經處還有舊的書,老的方法還在那裡刷,你就可以去參觀參觀,知道從前的書是怎麼印出來的。現在他們進步了,不用松煙,用油墨。但是用油墨還是刷,油墨比松煙好,松煙的那個古本的書,你用手摸摸的時候,手上就有灰,黑的,這個污染,油墨不會,這也是常識。

現在我們可以印經,印經是法布施。現在印刷術發達,也很進步,印的東西好,價錢很低廉;像我們現在送給諸位這些經本,我們每次都印一萬冊、兩萬冊,到處送給人結緣,這是法布施。

法布施裡面,選擇經典,這是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布施假的佛經,誤導眾生,這個罪過就非常非常重;你布施的是正法,功德無量無邊。過去大慈菩薩曾經說過,他說你在一生當中,能夠勸兩個人念佛,這兩個人念佛真的往生了,就比自己精進。你如果真的勸兩個人往生了,說老實話,你自己往生就很有希望。縱然臨終有業障現前,都有辦法,為什麼?這兩個是你勸他念佛,他們兩個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你臨命終時,他看到了,他一定拉著阿彌陀佛一同來接引你,為什麼?因為我到這邊來的是他幫助我來的,不是他,我不知道,我要報恩。確實如此。這是一切佛法當中,沒有比這個更殊勝,這個果報真正不可思議;你要是真正曉得這個好處,你就會認真去做了。幫助別人,真的是幫助自己。

大慈菩薩說能勸十幾個人,福德就無量無邊了。如果能夠勸幾百人、幾千人,你就是真正的菩薩了。如果能超過一萬人,那你就是阿彌陀佛再來。這是大慈菩薩偈裡頭說的。《龍舒淨土文》裡面,曾經多次的引用大慈菩薩的這個偈子。我這一次印了一個單張的,這裡面就有。

所以我們要隨時隨處,凡是認識的人,親戚朋友,都用這個方法去勸他。我們這裡經書很多,歡迎大家拿,拿回去寄給你的親戚朋友,輾轉布施,輾轉供養,功德無量無邊。你不要客氣,拿一本、拿兩本不好意思;我拿的這麼多了,起貪心了;不是的,你拿去送給別人,這是好事情;統統發完了,我們台灣會再寄過來,這個書我們一年總要印幾十萬冊,向全世界贈送。

台灣這個社會,在全世界來講,可以說是最亂的社會。最亂,它還能維持下去,各方面都還不錯,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實在講,世界上許許多多人都找不出這個因素,這麼混亂的一個社會,年年賺錢。諸位要是懂得一點佛法就恍然大悟了,台灣人布施供養是世界第一。印經要錢,財布施;佛經是法寶,也是法布施。那他為什麼自己沒有聰明智慧?他不念,他把法送給別人,他自己不要。如果自己照佛法修學,確實台灣是我們這個地球上的極樂世界,這是一點都不假。台灣比不上外國的,只有三樁事情:第一個是污染,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第二個是社會不安定,風氣很壞;第三個是交通混亂;能把這三樁改進,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地區能比得上台灣。今天是整個台灣人都在修福,沒有不修福的,所以今天享受這樣的福報是有原因的。

無畏布施是別人身心不安,有恐怖的時候,我們幫助他,使他離開恐怖,身心得到安穩,這叫無畏布施。無畏布施裡面最具體的是放生,是素食;素食就是無畏布施,使一切眾生對你沒有恐怖之心,知道你不會傷害它,這是得健康長壽的果報。

素食裡面,養分是非常非常的充分;不要以為吃素沒有營養,那是心理作祟。佛法告訴我們,「一切法因心想生」,可見得確確實實如經論所說,心生法,法生心。最要緊的還是自己的信念,念頭能決定一切,你的心清淨,營養就足夠了。

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的比丘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那個時候的制度是托缽,托缽就不能講求素食了;如果素食,人家供養你,一定要供養素齋,會給別人帶來不方便,那這就不慈悲了。所以佛法說的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吃什麼,就供養什麼,不要特別替出家人去準備。佛教傳到中國之後,生活跟大家還都是一樣,沒有吃素的;素食運動是梁武帝提倡的。這些事情都必須要知道,一定要曉得。

現在交通便捷,常常到外國去觀光旅遊參學,佛教徒無論在家出家吃長素的只有中國,日本的佛教徒不吃素,韓國也不吃素,泰國、錫蘭更不吃素。我們到這些佛教國家,他看到我們吃素很奇怪,為什麼不吃肉?我們看他們又吃肉又喝酒,看起來也很彆扭,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相同。

佛的制度裡面,沒有教我們吃長素,只教我們不殺生,吃三淨肉,三淨肉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你在市場裡面買的統統是三淨肉。所以學佛的佛弟子,絕對不買活的動物回家來殺,也不可以在市場裡買活的東西,叫他殺了帶回去,這個不可以,這是犯殺生的罪過,這是破戒了。特別像美國,冷凍的這些魚肉,那絕對是三淨肉。

梁武帝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是佛教的大護法,他讀《楞伽經》,讀到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吃眾生肉。他讀到這一段經文非常感動,於是他就下定決心,不吃眾生肉,這就是素食的來源,是從他這兒來的。他是佛門護法,在佛門裡面鼓吹,於是出家人首先回響,中國佛教素食從這兒來的,不是從印度傳過來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建立的。梁武帝以前的出家人都吃肉,梁武帝以後,才真正把這個素食運動在佛門裡面推動,而且非常有成就。我們知道這個歷史,知道這個事實,絕對不是說佛教徒一吃肉,那就犯了天大的罪過,好像就不得了了;沒這回事情,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更重要的一點,我們必須要知道,這個身體就像機器一樣,機器每一天都在那裡運動、在那裡運作,它需要能源,需要熱能來推動它,飲食就是能量的補充。每一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人這個身體非常消耗能源,換句話說,他補充就要多;有些人消耗的量就少,他補充就不需要很多。

這些能量消耗到哪裡去了?我給同學們說,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所以一天到晚胡思亂想的人,那個能量就消耗得太大太大了。出家人心地清淨,他的妄念少,煩惱少,需要量就少,所以他的身體很健康,他需要的量很少。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羅漢的定功很深,那不是平常人,我們比不上的,阿羅漢七天吃一餐,他就夠了;辟支佛,就是緣覺,他那個定功比阿羅漢還要深,人家半個月吃一餐。你在經上看到,阿羅漢跟辟支佛去托缽,半個月出去托一次,一餐就夠了,他消耗的少。所以能量的消耗與勞心勞力都不相干,一個操心的人,勞心勞力的人,消耗都少;唯獨妄念煩惱,那個消耗就太大太大了。

這一樁事情,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實際的例子。我在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日中一食,他每天吃一餐。我跟他在一起,他告訴我,他吃一餐吃了差不多將近有四十年了;學佛沒有多久,他就吃一餐,一直到我跟他的時候,他七十多歲。我觀察他的工作非常繁重,不但講經教學,他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俗話說能者多勞!建立「台中蓮社」這個道場,蓮社裡面蓮友有十幾萬人,他把它分班,分成四十八個班,每一班跟老師一個月見一次面。你們想想看,四十八個班,李老師每一天都要接見大眾,都要跟大家講開示,勉勵他們念佛。那個大的班,一天一個班;如果班上人少一點,就兩個班、三個班合在一天;因為一個月只有三十天,有四十八個班。天天要開會,接觸這些大眾。

大眾老師跟他們講開示之後,還有一些疑難雜症要問的,要跟他解答的。老師醫道很高明,他這箇中醫確實非常高明,同修當中生病都找他,他也不能拒絕。還要到學校上課,到孔德成先生那裡去上班,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一般人想見他,必須在兩個星期以前跟他約定時間;在一般講,一個星期之內要跟他約時間,是約不到的。他每天這個時間排得緊緊的,非常忙碌,一天吃一餐。

一餐吃多少?那個飯量之小,一般人想像不到。台灣那個小饅頭,一點點大的兩個;一碗稀飯,兩個饅頭,兩個小菜,他的生活就這麼簡單。你要去看,這哪有營養呢?沒有營養。人家活了九十七歲往生,不要扶拐杖,不要人照顧,眼睛不要帶眼鏡,說話音聲宏亮。今天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是決定研究不出來的。所以勞心勞力消耗能量都不多,統統消耗在妄念上。

因此,飲食的多寡,一定要看自己的體力,這個東西不能勉強學;勉強學,你的身體一定會出毛病。現在有不少人持午,好像持午是一樁很了不起的事情,很榮耀的事情。他一天到晚妄想多,能量補充都來不及了,他還要裝著持午,晚上不吃,充面子。晚上一餐不吃怎麼辦?中午一餐把晚上也吃掉,吃那麼一大盤,結果腸胃壞了,沒幾年就得胃病。這個病從哪裡來的?從面子上來的,何苦!真正持午,或者是一天吃一餐,跟平常飯量一定是正常,不能夠加一點,加一點那已經錯了,這是我們說到飲食起居一定要知道的。所以無畏供養裡面,這個素食就已經做到了。

持戒是無畏布施,忍辱是無畏布施。譬如一個人他修忍辱波羅蜜,平常我們言行不小心得罪他,我們不會擔心,因為他不會怪罪,他也不會報復,我們身心能得到安穩。持戒,我們守法,譬如持不殺生的戒,動物看到我們不會害怕,知道我們不會傷害它。持不偷盜的戒,人家的財物擺在面前,他離開了很放心,這個人持戒,他不會動我的,他沒有恐懼的感覺。這都是屬於無畏布施。

因此,「廣修供養」這一條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大,特別我們要注重在法供養,就是如何將佛法普及到一切眾生。在這個時代尤其需要,而且特別需要這一部《無量壽經》。為什麼?前面跟諸位介紹過了,這一部經是最契現代人之機,最適合當前的社會;要想個人這一生幸福快樂,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和平,這一部經統統都可以達到。

經文並不算很長,讀誦研究修學都非常方便。如果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力量,可以再研究其他大乘經典。如果覺得時間少,工作很繁忙,不願意深入經藏,那麼這一本一生足夠用了,我們修學世間的目的、出世間的目的統統都能夠達到。真正能夠依教修行,那是真實的供養;能把這一部經普遍的宣揚介紹,幫助佛接引一切大眾,這是供養如來。說實在話,諸佛如來對我們什麼都不需要,一個是希望我們自己這一生決定成就,第二個希望將這個法門普遍的宣傳。

第四是「懺悔業障」。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我們業障很重,用什麼方法去消業障?用什麼方法懺除業障?念經行不行?拜懺行不行?修福行不行?說實在話,念經、拜懺、修福都是好事,未必能消除業障。為什麼?你先要曉得什麼叫做業,什麼叫做障,你總得要把這些搞清楚。障是什麼?障礙了自性。自性有無盡的智慧、無盡的德能;我們今天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了,這裡頭有障礙;如果沒有障礙,當然現前,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

現在有障礙,障礙是什麼?障礙是業。什麼是業?業是造作。正在造做的時候叫事,造作完了叫做業。你們在學校念書,發給你這個本子叫作業本,在作業;作業圓滿了,就畢業。那個業,就是障礙。所以你誦經、拜懺、修福,都是在造業,造業如何能消得了業障?消不掉。只有不造業,業障才能消掉。哪有造業能消業障?不過你誦經、拜懺、修福,你造的是善業,不是惡業。善業在三善道享福,這是果報;惡業在三惡道受苦。善惡統統是業,統統障礙自性,這叫業障。

因此,你念經,你拜懺,想一想你的心是不是清淨,你的妄念是不是少了?假如妄念煩惱減少了,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個月少,你這個業障逐漸逐漸在消除。如果你的妄想雜念還是一樣的多,甚至於一天比一天多;換句話說,你所修的與消業完全不相干,這一點要知道。我們明了這個事實,你就曉得什麼是真正的懺除業障;心清淨了,心平等了,業障就消除了。

我們還舉前面「誦經消業障」的例子來說,會念經的人消業障,不會念經的人造善業,不但不能消,他在造善業。怎麼叫會念、怎麼叫不會念?會念的人,念經是修清淨心,是修平等心,這個人就會念了。怎麼個修法?經本展開,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直念下去,不打一個妄想,不起一個雜念,豈不是念這一部經的時候在修定,在修清淨心。經文一個字沒念錯,一個字沒念漏掉,這個叫消業障。如果一面念經,一面想裡面的意思,業障就消不掉,那就造業了。所以不能想意思,是用讀經的方法修定,修一心不亂。

讀經跟念佛同樣一個道理,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就能消業障。拜懺也是如此,全心全神聚會在懺儀上,依照這個儀規來做,哪個地方是拜、哪個地方是念、哪個地方是觀想,也不雜妄想,這個拜懺收的效果就大了,他在修行。修什麼行?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正淨,這個能消業障。

修福要三輪體空,不著相。不要做了一點好事,經常掛在心裡,我做了多少多少好事,去年做多少好事,今年做多少好事,那叫造善業。好事做完之後,忘得乾乾淨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個修福是消業障,這個要知道。

譬如我們印經,把自己的名字印在後面,這個是我印送的;如果你真有這個念頭,你著相了,你是在修善業,不是在消業;自己確實沒有這個念頭,後面這樣寫著,是寫的給別人看,希望他們來仿效,這個意思可以,這是對他的,不是對自己。對自己是三輪體空,對別人是故意標榜,讓別人學習。因為世間人名利心很重,這個好事情,我也留個名,好吧,讓他也去做一點善事,這是鼓勵人做善事的。如果自己真有這個意思的時候,你也是在做善事,你不能消業障。所以消業障就是心地清淨,覺而不迷,淨而不染,這才能夠消除業障。由此可知,佛法教學絕對沒有迷信,你仔細去想,非常的合情合理合法。

第五是「隨喜功德」。這一條非常重要,因為一切眾生貪瞋痴三毒煩惱是與生俱來的,不要學就會了,貪瞋痴不要學的。除貪瞋痴之外,還有一個嚴重的煩惱,那個妨礙的程度,不亞於貪瞋痴,那是什麼?嫉妒傲慢,這個也不要學的。你看看一、兩歲的小朋友,沒有人教他,他有嫉妒心;兩個小朋友吃糖果,那個吃多一點,他就不高興了,他就要鬧了,他有嫉妒。這是嚴重的障礙,必須要把它拔除。

用什麼方法?用隨喜功德。你要認清楚事實的真相,它有好處,這個好處是能夠利益眾生的,能夠利益社會的,他的好處就是我自己的好處;絕對不可以嫉妒,絕對不可以障礙。因為你嫉妒障礙不是對他一個人的,這個結罪不是對他一個人的,是對整個社會、對一切眾生,那這個罪過就大。如果你隨喜,你的功德跟他的功德一樣大。所謂隨喜是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就他,這個功德就大了。萬一我沒有能力幫助他,我生歡喜心,我讚嘆他,讚嘆這個人的善行,讚嘆這個人的好事,這也是隨喜功德。

所以,隨喜是度自己無始劫俱生煩惱裡面的嫉妒心。明了這個事實,最聰明的人,自己的心愿讓別人幫你做圓滿,最聰明的人不必自己去做。自己去做,多辛苦;有別人做,讓人家做,好!我們在旁邊幫他促成,圓滿功德就是自己的心愿,就是自己的圓滿功德。那一個做事情的人,我感激都來不及了,怎麼會去嫉妒他!

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成人之美」,成就別人的善行善事,就是成就自己的善行善事,在佛法裡面就是莊嚴自身,這個一定要懂得。今天社會大家在競爭,用不著爭,要知道讓賢,要知道培養賢能,有這個能力的人要好好的培養他來接班;看到這個人確實有能力,智慧才幹絕對不亞於自己,立刻就要讓給他來做,這是對的。在我們中國,大家知道禪宗有個六祖惠能大師,大家對他都非常尊敬。實在講,與惠能法師沒有兩樣的有個印宗法師,這個人的智慧德能絕對不在六祖之下,很了不起。

印宗當時在南方是第一高僧大德,沒有人不尊敬的。六祖惠能出來之後,誰認識他,哪個人理他?印宗一發現,馬上把他抬起來,六祖惠能出家是印宗替他剃度的,換句話說,惠能是他的徒弟,印宗給他剃度的;剃了頭之後,印宗再拜他作師父,跟他學。這一種肚量,古今中外,少有!

在我們一般人看到這個現象,發現這樣的人,想方法貶他,想辦法排斥他,想辦法壓迫他,唯恐超過自己,這是一般人的心態。印宗不是這樣的,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完全奉獻給他,倒過來拜他作師父,這把惠能法師一下就捧上去了。惠能大師一生度眾生所有的成就,就是印宗的;印宗聰明,自己不要去做,把住持的位子、教學統統讓給他,這叫真正聰明人,這是真正隨喜功德的一個最好的榜樣。絕對不爭名,不爭地位,不爭利養,絕對不爭,完全推讓。當時佛門出家在家四眾緇素,對於印宗非常的敬仰,印宗推崇的人大家都有信心,決定不錯,沒有懷疑,完全接受六祖的教導。我們今天讀「隨喜功德」這一句經文,學學印宗就對了,隨喜功德怎麼修?學印宗就對了,能夠退讓。

第六個是「請轉法輪」。轉法輪,就是指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所以講經說法比喻轉法輪。法輪在佛教裡面是一個標誌。佛門裡面通常用的標誌有三個:第一個是法輪,第二個是蓮花,第三個是卍字。卍字是佛三十二相之一,在胸口有這個卍字相,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我們台北基金會,在過去用「卍」字這個標誌,印在運送經書裝的紙箱子上。現在改了,改成一個「佛」字,為什麼?經書寄到加拿大,海關全部打開檢查,他說這是希特勒的符號,給我們帶來很大痲煩,所以通知趕快改掉;改掉之後,他看到佛字都不要檢查,全部通過了,很順利就通關了,這是受了納粹的影響。

法輪是最早用的,輪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一個象徵,它確確實實代表了佛法的內涵;在所有一切物質裡面,唯有這個輪接近。輪是動的,圓周是動的,輪要不動就不起作用了,它的用就是在動,它的周邊在動,它心不動。佛給我們講的是動靜不二,動靜不二到哪裡去找?輪可以找得到。空有一如;輪周是有,心是空的,心沒有;不能說它沒有,也不能說它有。你說它有,心找不到;你說它沒有,它確實存在;雖存在,而不可得。與佛法裡面講的空有、性相、動靜,它統統能代表,代表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用它來表法。

蓮花是表清淨的意思,輪是代表不二的意思,代表一如的意思。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佛將這個泥土比喻作六道,它的根生在這個裡面,莖在水之中,水是清的,把水比喻作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蓮花開在水的上面,不但世間法不染,佛法也不染,取這個意思。所以你要懂得佛說法,你只要懂得佛的意思,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佛法決定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換句話說,一執著,像蓮一樣就永遠不能開花了,蓮在水裡面沒出來,怎麼能開花?必須要超出水上,連佛法也丟掉,那你就成功了,取這個意思。

我們看佛像、菩薩像都是坐在蓮花上,站在蓮花上,是不是真的腳底下有個蓮花?不是的,是表法的意思,表超越世出世間一切法,取這個意思。西方極樂世界叫蓮花世界,那個地方是蓮花化生,是不是真正是這個情形?是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那邊的蓮花跟我們這邊的蓮花決定不一樣,不相同的。不要想像到我們這邊蓮花,我們怎麼能站在裡面,怎麼能生在裡面?名字相同,形相相似,而實際上不相同。經上給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這個花瓣是細長的,像我們這邊菊花一樣是細長的,花瓣多,千葉寶蓮;不像我們這邊這個蓮花花瓣沒有幾個,不相同;蓮花之大,也不可思議。

所以請轉法輪,延申的意思就是把佛法普遍介紹給大眾,使佛法能長住在這一個地區,使這一個地區的人都能夠接受佛陀的教育,目的在此地。因此,要知道禮請法師大德到這個地區來弘法利生。一般人不知道佛法的好處,他不會請;法師大德也不會自己來。現在自己來的很多,從前不請他是不會來的,一定要有人禮請,他才會來。因為禮請有尊重之心,這個地方的人才能夠得利益,而且禮請愈隆重,來參加聞法的人恭敬心能生的起來;不是法師大德要大家恭敬,不是的,有這個想法就錯了。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是自己得真實利益。如果大眾對於佛法、對於這個講經的人很輕慢,他在這裡講是白講了,大家一定得不到好處。因此,他也不必浪費這個時間,也不必耽誤大家的光陰,彼此都沒有利益。所以這個禮請一定是非常的隆重。

像經上所講的給孤獨長者,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你們去讀讀這一段故事就曉得,你看給孤獨長者請釋迦牟尼佛那一種真誠、恭敬達到極處,使只陀太子都感動。這樣隆重的禮請,當然這個地方的人都會感覺到驚奇,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這麼隆重?使那個對佛法沒有好印象的人,他也會起恭敬心,覺得有這麼多人對他特別恭敬,他也會來聽聽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這就能給他種下善根。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我們佛弟子一定要懂得。

真正想度化眾生,度化眾生是大家共同的事業,決不是法師一個人,法師一個人沒有力量。剛才講的,像六祖要不是印宗這個樣子,六祖的影響力不會太大,也是很平常的,而是印宗幫他製造的。

一個地方迎請法師講經弘法,要真正影響這個地方,是要這個地方真正熱心於佛教的人,大家共同來參與,會產生影響力,這就是前面講的法供養,上供養如來,下供養一切有緣的眾生。所以道場裡面,有一類叫影響眾,他真正有修有學,甚至於境界修持比這個法師大德還要高,法師講經他每一會必到,為什麼?給別人作榜樣的,某人都在聽,一定講得不錯,能夠激發聽眾的信心、尊重之心。所以他是來加強大眾得佛法利益的一種方式,叫影響眾。

實在講,他不一定要來聽,但是為了大眾得利益,他一定要來。我們過去在台灣,周邦道老居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影響眾,國學佛學都好;在台中李老師講經,每會必到,那是沒話說的。李老師的學生學講經,他也每會必到;不但到,他聽經還寫筆記。我們李老師常對他讚嘆,這是影響眾,使初學的人來聽這個學生學講,練習講經,看到周老居士都在那裡聽,而且寫筆記,大概這個人講得不錯。其實講經的人,無論在學養上、修持上,沒有一樣比得上周老居士。

要知道請轉法輪裡面的內容,也是無盡的深廣,要我們冷靜去思惟,真誠的去做,這樣才能夠報佛恩,才能夠與普賢行相應。

無量壽經(第二十集)1992/6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檔名:02-012-0020

普賢十願底下的一條是第七「請佛住世」,這一條也非常的重要。假如只是請佛來給我們說法,畢竟利根的人很少,有幾個人聽一次經就會開悟?大部分人的根性比較遲鈍,那就必須要長期的薰習。如果真正能夠達到長期薰習的效果,一定要請佛常住在這個地方。

在我們中國過去的道場,可以說都是專科大學,而且建立之後,有許多是幾百年、一千多年不斷的講經教學,所以成就的人就很多很多了。我們看近代的情形,雖然表面上看佛法挺興盛的,實際上看不到一個有成就的人,原因在什麼地方?就是沒有一個法師常住在一個地方,講一次經講完就走了,正是古人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只可以說他到這裡來做一點佛教宣傳的工作,充其量讓大家對佛法多了解一點、多認識一點;除此之外,其他的效果都談不上,這是我們要重視的。

像我們在台灣,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建立「台中蓮社」,他在台中四十年如一日,沒有到其他地方去暫住過;不要說住的久,暫住都沒有。他到外面去,人家請他弘法講經頂多只有一、兩天,可以說四十多年沒有離開台中,台中成就的人有這麼多,與這個關係很大。

同時佛法修學一定要一門深入,這一點決定不能夠疏忽。特別是修行,自己還沒有成就的時候,要守住一門;等到真正開悟了,悟後起修,那就可以涉獵其他的法門,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在佛門講參學;沒有到這個程度,一定要守一門,這是自古以來教學都不離的一個原則。

但是現代人修學就不一樣了,可以說與古人這個方式恰恰相反。現在一入門就是博學多聞,樣樣都學,樣樣都接觸,樣樣都聽,樣樣都看,結果不知道哪一個法門好,不曉得應該走哪一條路;換句話說,反而迷失了方向。這個樣子不僅是浪費時間,實在講把自己清淨心擾亂了,清淨心變成混濁了,這是非常大的傷害。縱然遇到真正的善知識,他也沒有法子幫助你,所以這是我們應當要注意的。

請佛住世,一個道場一個老師,我們始終就跟他一個人,接受一個人的指導,不但有成就,而且成就快速,教學的效果才能真正的見到。在今天,真正在佛法上有造詣、有修行的人愈來愈少了,我們到什麼地方去親近善知識?這在學道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今天修學的環境不如古人,但是得科技的發達、交通便捷,在這一方面可以補救一點,但是還有許許多多條件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不難想到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老實念佛,唯獨這個法門自己修學比較容易,不須要依靠善知識時常的教導,只要你老實念,你就決定成功;除這個法門之外,離開善友,就很難自己成就。所以這個法門在現在這個時代,實在講是最為契機了。

第八願是「常隨佛學」。我們學佛,「學佛」跟「佛學」是兩樁事情。「佛學」是把佛法當作一門學術來研究,與了生死、出輪迴不相干。「學佛」就不然,佛是我們的典型,佛是我們的榜樣,我要學的跟他一模一樣,他能成佛,我也要成佛。

這一句裡面,關鍵的字在「常隨」,常是不可以間斷的;間斷,那就不叫常隨了。也許我們要問,佛在世的時候,我可以跟他學;佛不在世了,我很想常隨佛學,我到哪裡去學?一切大乘經典裡面所說的,都是佛的言行,都是佛的存心,所以依照大乘經典修學,就是常隨佛學。

一切大乘經裡面,特別是這一部經,這一部經是什麼?這一部經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願、阿彌陀佛的行,都在這一部經上;我們如果能夠死心塌地依照這一部經典來修學,這不是跟一般的佛學,是常隨阿彌陀佛學,跟他學了,這是我們在第八願很具體的舉出來。這一部經典,不但要熟,不但要正確的理解,而且要把它變成自己的心愿行為,這個就是普賢菩薩的第八願。

第九願是「恆順眾生」。眾生有迷有悟,迷的多,覺悟的少;縱然覺悟,覺悟的程度不相等,一定要隨順,決定不能勉強。譬如這個法門,我們自己明白了、認識了,它是所有法門裡面最究竟、最圓滿、至高無上的法門,我們認識了;但是還有許許多多雖然覺悟了,他不承認,他不能接受,這個時候怎麼辦?要隨他去,不要勉強,勉強不得的。諸佛如來都不能勉強一個眾生,我們有什麼能力?這個一定要知道。有勉強勸人的心,自己就會生煩惱;換句話就,障礙了自己往生的法門,這是不值得的。

你有大慈悲心,憐憫這一些眾生,先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在那裡成菩薩、成佛之後,這些眾生無論他在哪一道流轉,你都會看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他到什麼時候需要這個法門,你就可以把這個法門傳授給他,正是佛家所說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是慈悲到極處。

一定要他善根成熟,什麼叫成熟?你給他介紹的時候,他歡喜接受,他不懷疑,他能夠理解,他能夠認真的去修持,這個人就是善根成熟。善根沒有成熟,幫助他一把,幫他成熟;沒有善根的人,幫他種善根,這就好了,這就是恆順眾生。

至於眾生的習氣煩惱更應當隨順,不要去計較。為什麼不要去計較?因為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間一切人一切事,得過且過,何必跟他們認真?何必生煩惱?修行人我們只要過一個基本的生活,衣服穿得暖,三餐能吃得飽,有一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足矣!別的不要了。人家要的都給他,人家不要的我們來享受。我們的目標跟他不一樣,他要繼續搞六道輪迴,我們今天真正覺悟了,輪迴太苦,希望這一生在這個世間是最後的一次,最後身,來生不幹了。下一次再到這個世界來,一定是佛菩薩的身分,乘願再來,是應化來的,不是真正來受報的,是來度眾生的。所以什麼事情都可以隨順,都應當隨順,不要去計較。

最後一條「普皆回向」。佛法裡面對於回向非常重視,為什麼要回向?回向是破執著,你就曉得這個很重要;把自己所修學一切功德,我都不要了,都送給一切眾生。這個話如果聽不明白,我們說的再粗俗一點,譬如我種的很多福報,我有大福,我不享福,我把我的福報分給大家共享,這叫回向;決定不自己獨享,分給一切大眾共享。不回向,你所修的福報功德是有範圍的、有限的;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變成無限的。

怎麼變的?唯心所變,你的心量大,所以把你的福德、功德、智慧統統變大了。佛與大菩薩他們的智慧、福德不可思議,原因是他們的心量不可思議。經典上常說,他們的心量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周是周遍,他的度量多大?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他的心量,所以他的福德、智慧才是圓滿的。

這些我們要學,回向給眾生、回向給菩提、回向給實際。實際就是真如本體,這才是我們真正要求的;除此之外,都不是我們需要的。這個十願裡面,回向顯示出普遍廣大的意思,恆順眾生顯示真正賢德,從這裡能夠體會到普賢菩薩名號的甚深含義。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他發願求生西方淨土,文殊菩薩也不例外;不但這兩尊菩薩求生淨土,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等於說那個大會裡面的全體,都能遵從普賢菩薩這個十大願王,嚮往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華嚴會上的一樁大事。這正是彌陀大願,我們還沒有講到,四十八願第三十六願的廣述。

可見這一會的大眾,我們在前面看到大比丘眾、菩薩眾,乃至於後面講的在家的賢護等十六正士,這是在家的等覺菩薩。如果我們深深體會到這一句經文的含義,一定會想到釋迦牟尼佛與這一些聽眾,統統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個個都是普賢大士的化身,是到這兒來唱戲,表演給我們看的;他的真實面目,統統是從西方極樂世界出來的,到十方世界普遍去招生,把這個法門來推薦、來介紹,所以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

十願是綱領、是總綱,十願一展開,就是無量無邊的大願,願願都是度眾生,都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圓滿佛道。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是什麼?從一般大乘經裡面來講是如來,就是成佛之後,他所住的果地,這是佛的境界;沒有成佛之前,我們通稱為因地;修因證果,這是如來果地的境界,是一切圓滿的功德法。

若就本經來說,諸佛如來究竟圓滿的功德法,就是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佛教我們念佛,佛自己也念佛;佛教我們心裏面常常有阿彌陀佛,諸佛如來心裡頭也是有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切圓滿的功德法,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知道的人不多。知道的人,沒有一個不死心塌地去念,一時一刻他也不會休息。你要問他為什麼?因為他知道這六個字是一切諸佛如來究竟圓滿的功德法。

下面這是讚嘆與會的這一些菩薩,他們自行化他圓滿的功德,也就是把心裏面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何套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下面給我們講這些。

【游步十方。行權方便。】

這個住,不能住在那裡不動,住著不動,就不起作用了,那就不叫功德。不叫功德,叫什麼?叫享受,只有自利,不能利人。自利不礙利人,利人也不妨礙自利,這個功德才是究竟圓滿。所以這一些菩薩「游步十方」,十方世界哪個地方眾生緣成熟了,他就到那裡去度化眾生,把這個法門跟大家講解,也就是講這一部《無量壽經》,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

「行權方便」,權是權巧,我們一般講善巧方便,這個權就是善巧的意思,他所表演的恰到好處;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樣的身分;《楞嚴》上所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所以你見到諸佛菩薩就會非常歡喜,為什麼?是你喜歡那一種人,他就變那一種人;喜歡什麼樣的相貌,他就現什麼相貌;一切都叫你稱心如意,你才願意學,才歡喜學。如果示現這個相貌,一看就討厭,他有再好的東西,你也沒辦法接受。所以隨心現量,這是大權方便。

【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這一句話是雙關語,「究竟彼岸」是成佛。菩薩沒成佛,菩薩要成佛,菩薩這樣做,目的是為了自己成佛,這是一個意思;他把成佛這個方法,介紹給大眾,希望大眾個個都成佛,這是幫助他成佛。所以,這一句是自他雙關語。

我們要問成佛的方法,「入佛法藏」,藏就是藏在這個地方。成佛的方法藏在哪裡?指的就是這一部經;你深入這一部經論,就是入佛法藏。依照這個方法修行,這個方法修行的綱領很簡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換句話說,念佛成佛是究竟彼岸。這兩句統統落實在本經,統統落實在執持名號。

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其他的經典可以放下,心安了;沒搞清楚,放不下。怕什麼?怕這一本不夠,還要多學一點;搞清楚之後,才知道原來所有一切經論都在裡頭。拿到這個,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全在此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量無邊法門,也統統在裡頭。這才曉得,這一部經是一切諸佛經典裡面的大總持法門,真正不可思議!

下面舉出事實,他們這個菩薩的事業,這些菩薩、這些諸佛每天究竟在幹什麼?我們看看他在做什麼?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值得我們學習的。

【願於無量世界成等正覺。】

剛才我們說出佛菩薩隨類化身,隨類化身要一樣一樣的講解,那個經文就太長、太羅嗦了,沒有這個必要。隨類化身舉一個,化什麼樣的身分?佛的身分。諸位想一想,以佛的身分能出現,佛以下那當然更不必說了,那就太容易了。就是《普門品》上所說的,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甚至於還有應以餓鬼身得度者,即現餓鬼身而為說法,眾生的根性不相同。

為什麼見鬼,他會相信呢?有,還真有不少人。我過去遇到一位老居士,叫朱鏡宙老居士,在台灣佛教界也很有名,他跟李炳南老居士同年,往生的時候九十一歲高齡。他三十八年到台灣,到台灣之後,大概沒有幾年,他在台北辦了一個台灣印經處。那個時候印經處的場所都沒有,就在他自己住的房子,他自己搞一個台灣印經處,找幾個朋友到處勸大家捐錢來印書。這是最早台北市有佛經,是他老人家提倡的。

我那個時候剛剛學佛,有一個朋友跟他是同鄉,介紹我認識老居士,他對我幫助很大,凡是他印的書,都會送一本給我。所以,這個經書源源不斷,我可以收到,可以讀到。

那個時候他七十多歲了,這個老人告訴我他學佛的因緣。他在抗戰期間住在重慶,那個時候他是西康、青海這兩個省稅務局的局長,管財稅。他是學科學的,對於佛法他不相信。他說有一天晚上,跟朋友在一塊打痲將,打完太晚了,大概到夜晚兩點鐘為止,散場之後就回家。

那個時候的路也不太好走,雖然有路燈,距離很遠,路燈是二十燭光的,若有若無。在路上就遇到一個女人,原先也沒有在意,這個女人走在他前面,他走在後面;走了差不多有半個小時,可見得這個路相當長;走了半個小時,他忽然一想,不對,一個單身婦女半夜出來,這一想就寒毛直豎;再仔細往前面一看,這個女人有上身,沒有下半身,這一下嚇壞了。從這個地方他就學佛了,他相信了,親眼看到的。以後他說她大概是觀世音菩薩化身,變化的身,他要不親眼看到鬼,他不相信;這是親眼看到的,不是短時間,跟她在一塊走路,走了半個小時,絕對不是眼睛看花。這是《普門品》上,應以餓鬼身得度者,即現餓鬼身而為說法。他是這麼學佛的。以後在佛法相當有成就,也很難得。

我們這個經上舉的例子是作佛,像釋迦牟尼佛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八相成道。

【舍兜率。】

凡是在我們這個世間成佛,沒有成佛之前作後補佛。後補佛住在哪裡?住在兜率天。兜率內院,現在彌勒菩薩住在那裡,將來要到這個世界來示現成佛的,是後補佛居住的道場。「舍兜率」,就是降生,從兜率天下降到人間。

【降王宮。】

八相成道,第一個是降生,從兜率下降,必定佛一定出現在帝王家,這個諸位要知道。佛菩薩要到這個世間來,要用什麼身分,他是隨意的。不像我們,我們來投胎,不能選擇,沒有法子選擇,是受業力的支配。他們是願力,喜歡到哪裡去,就到哪裡去,都喜歡到帝王家。為什麼?到帝王家,將來出家弘法利生,有很多的方便。因為世間人所貪的名聞利養,他示現的是名聞利養我都有,我一樣都不缺,這些東西沒有真正的價值,可以把它統統舍掉,出家修道;出家修道,那個成就決定高過帝王,它含的這個意思在,這個就是現身說法。

「降王宮」裡面,這是八相裡頭有二相,一個是托胎,到皇宮裡面來入胎;第二個是出生。所以這一句就有二相。

【棄位出家。】

這是八相成道的第四相,將人間榮華富貴統統捨棄,示現出家修道。

【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

可見得他是來表演的,故意用這種方式出現在人間,使大家對他的修行、對他的成就、對他的教化眾生,真正生起仰慕之心,不會懷疑他。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這一句是八相成道裡面的第五:降魔。出家之後,底下一個重要的是降魔。用什麼方法降魔?用定、用慧。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妖魔鬼怪很多,一不小心就上他的當,就受他的折磨。我遇到的人很多,這個受傷害重的,就是我們一般醫學裡面講精神分裂,我們中國人俗話講神經病,那個很痲煩,沒有辦法治好的。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受過高等教育,他也叫佛法,跟他去學佛,學個半年、一年就得神經病了,送到神經病院的人很多,非常悽慘,這是誤入歧途。在中國、在外國常常會遇到,不能不小心謹慎,所以要有定力,要有智慧。

什麼是定力?遇到這個境界不動心,智慧能夠辨別。今年年初,我在舊金山大覺寺講過一次經,講《清淨心經》,就遇到一個同修;這個同修是男的,他有魔鬼纏身一年多了,找了許多人給他做法,想把身上這個魔鬼趕走,都沒辦法,他現在還在,常常給他講話,搞的他日夜都不能夠安寧。你看他的面孔就不是一個正常人,一般人講氣很衰。問我有什麼方法?我反過來問他一句,我說你是不是很喜歡神通?他說是的,就為這個得病的。凡是惹上這些痲煩,都是喜歡神通、喜歡感應,魔得其便。

所以念佛的同修要記住,我們只求清淨心,只求一心不亂;除這個之外,什麼都不要求。你天天想求見阿彌陀佛,魔會變成阿彌陀佛來誘惑你,你的痲煩就大了。

所以黃念祖老居士勸大家,真正念佛人,老實念佛,神通、感應、禪定統統都不要求;到你功夫成熟了,自然現前;功夫沒有成熟就見佛見菩薩,那都靠不住。功夫真正成熟的時候,會有境界,也是自然現象;不是我天天想,天天求;天天想,天天求,這個事情就痲煩了。這是降伏魔,要用定,要用慧。

這個地方講的「魔怨」,含義非常的深廣。魔,原來的意思是折磨,你受到許許多多的折磨。早期的佛經,魔不是這個字,是折磨的磨,下面是個「石」字,不是個「鬼」字。這個「魔」字是梁武帝造的,梁武帝認為折磨太苦了,比這個惡鬼來折磨還要苦,就把這個石字去掉,換個鬼字。所以,這個字是後來造的。早期佛經翻譯沒有這個字,那是折磨的磨;以後經典用這個新字。所以他並不是代表魔鬼,所有叫你身心受到苦惱的都叫魔。

在佛經裡面,將這個折磨分為四大類。第一大類叫「五陰魔」,就是任何一個人都免不了五陰的折磨。五陰是什麼?「色、受、想、行、識」,這是五陰。「色」是我們的身體,你只要有身體,你就有苦,你有「生老病死」之苦。除這個身體之外,你還有「受」,受就是感受,感受裡面就有「苦樂憂喜」這些煩惱。你有「想」,妄想,想前想後。你有「行」,行就是它不會止住,遷流變化;人會衰老,衰老不是一年一年衰老,剎那剎那在衰老,這叫行苦。

所以真正覺悟了的人,人生有什麼意思?從出生下來,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往哪裡去?往墳墓里去,一天比一天接近,叫真精進,它不肯停止。幾個人覺悟?看到棺材才流眼淚,糊塗到所以然處!一生下來,就是那個目標,就是那一條路,你說多可憐!有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真正覺悟,真正有價值、有意義,如何能從這一條路岔過去,那就高明了;岔出這一條道路,最穩當、最可靠的是念佛成佛,帶業往生,你這一生真正有意義、真正有價值了。如果這一生當中,不能往生的話,那這一生毫無價值。世間事業做的成就,事業那有果報的,有因果報應的;事業愈是做的大的,罪業也重,後面的苦果也比別人要多。「識」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記憶、印象。這是我們認識什麼叫做魔,要認識他,五陰魔這個五陰,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是「煩惱魔」。煩惱能夠折磨人,「貪、瞋、痴、慢、疑、惡見」六種根本煩惱,這個煩惱太多,能夠折磨我們。

第三類是「死魔」,死怎麼折磨我呢?折磨我們道業不能成就,我們修道還沒有成功,壽命到了,這個無可奈何!再一隔世,再一投胎來,至少要退步幾十年;縱然再遇到佛法,還要從頭學起,生生世世都從頭學起,這個折磨很大很大!

如果我們自己冷靜想一想,我們對於佛法的修學,不是這一生才開始;依照《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你對這個法門,聽了能夠生歡喜心,能夠接受,能夠發願求生淨土,是你過去生中學佛,那是無量無邊劫,曾經供養過無量無邊諸佛如來,這樣深厚的善根,你今天聽到才生歡喜心;換句話說,我們學佛是生生世世無量劫以來都在那裡修學。那今天怎麼樣?這個自己清楚、明了,退轉了,一次生死就退得乾乾淨淨,把前面所學忘得乾乾淨淨。我們現在這個狀況能想像得到,無量劫的修學,現在不過如此;來生再接著乾,來生恐怕還不如今生,那就更糟糕了。這叫死魔。

這三類都是屬於本身的,不是身外的;身外一種,就是外面給我們的這些折磨,統統把它歸成一類,叫「天魔」。天魔就是指身外,所有能夠影響我們的,能夠折磨我們的,通稱之為天魔。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外在的誘惑,這是天魔。外面的五欲六塵,今天的花花世界,處處在誘惑你,叫你身心不安,叫你起煩惱,這些叫天魔。

所以,你要有定,你要有慧,你就能夠降伏這一些魔怨。怨是怨家,怨家債主。怨家也有內外,內裡面的十惡怨家,「身」造殺盜淫,「口」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意」貪瞋痴,這是怨家;人人都喜歡這些怨家,那就痲煩大了,所以他沒有辦法超越輪迴。一定要認識這是怨家,害的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裡面受苦,害的我們生生世世不能夠成就道業,一定把它認識清楚。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

這是成佛,這是八相裡面的第六相。有能力降魔,換句話說,你的「戒定慧」三學成就了,這才能成佛道。所以成佛道,魔是一大關,這一關你能不能突破?突破了,道業就成就了。

「得微妙法,成最正覺」,最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成佛了。微妙法是什麼?我們有沒有得到?得到微妙法才能成佛,得不到成不了佛。這個微妙法,就是念佛成佛。換句話說,此地講微妙法,就是指的這一本《無量壽經》;依照這個《無量壽經》的方法去修行,你決定成最正覺。

夏蓮居老居士說過,他在會集這個經本之後,題了三首詩,印在本經的前面,就把這個法門給我們介紹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這個經本第十面,在經題的前面,諸位自己回去好好去看看。末後兩句說得好,「佛說難信誠難信,萬億人中一二知」,真正知道的人太少太少了!即使這個經本擺在面前,明了這個意思的人也不多。這個經的好處,就是它所講的真實義都在表層,你真用心,冷靜的去讀誦,都能夠看的出來,這是它最殊勝之處。

向下這一段經文很長,是八相裡面的第七相轉法輪。前面七種都是他自己示現修學成就的過程,成就之後,他的事業就是幫助一切大眾。

【天人歸仰。請轉法輪。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這個就是我們常講的,他的法緣成熟了。怎麼知道法緣成熟了?天人歸依、敬仰,有這麼多人對他尊重,能夠接受他的教學,這就是教化眾生的緣成熟了,來請轉法輪,請他講經說法。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這個法音是指佛所說的一切法,因為一個時代眾生的根性不相同。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有根已經成熟了,還有未成熟的,再有一類沒有善根的,所以可以把它分列為三等。已經成熟的,是說他這一生成佛的機緣到了,他這一生可以作佛了,這是非常非常的希有,一定要把成佛的法門教給他,就是這一部經、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是專門度根熟眾生。因為往生不退就成佛,一生的事情,這是最難得、最希有的,這一類眾生。

根沒有成熟的,雖然相信這個佛法,不相信念佛法門;跟他講其他法門,他歡喜,那佛一定恆順眾生。喜歡《華嚴》的,給你講《華嚴》;喜歡《法華》的,給你講《法華》;喜歡唯識的,給你講唯識;喜歡小乘的,給你講小乘;統統能夠滿眾生的願,這是恆順眾生。佛不勉強,為什麼?不能勉強。你要曉得這個根熟的眾生,他過去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哪能勉強?他真有這麼深厚的基礎,諸佛看到歡喜,久遠劫的善根,不是一朝一夕的,不是這一生才修的,這一生修是決定不可能的。

所以這個法門,不要說普通一般人不相信,許多羅漢、菩薩都不相信;雖然證羅漢果了,雖然證菩薩果位了,他沒有這麼深厚善根,這個一定要懂得。這一句是說,佛為一切眾生宣揚佛法。

【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這幾句可以說是一切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為眾生講經說法的宗旨。佛給我們說些什麼?就說這些事情,教我們覺悟。「覺諸世間」,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

下面這個文,非常具體給我們把他教學的方針說出來了。「破煩惱城」,城現在沒有了,從前城都有城牆,建築的非常堅固,像堡壘一樣,是防禦的工事。這是比喻我們煩惱堅固,不容易破壞,就像城堡一樣。縱然是堅固的煩惱,也要想辦法把它打破,幫助眾生打破煩惱。

「壞諸欲塹」,塹是護城河,從前築城的時候,外面一定有人工、或者是自然的河流,保護這個城,它有護城河。把這個比喻作欲望,欲望是煩惱的根源,一定要懂得知足,然後才有常樂。要知足常樂,多欲就多苦。

「洗濯垢污」,這是破迷;「顯明清白」,這是開悟。垢污,是我們今天所講的污染。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身心的污染是過去任何一個時代所沒有的,我們心地的混濁,也是史無前例的。我們如果稍稍冷靜一點,能想像的到,過去的人他們知道的事情少,他們接觸的人也少。知道的事情少,煩惱就少;接觸的人少,是非就少;所以心地比我們要清淨多了。我們今天就是坐在家裡不出門,電視會把全世界的事情都搬來,讓你都知道;電視是污染,染污你的清淨心、染污你的思想、染污你的見解,這個很糟糕!報紙、雜誌、廣播統統是污染,最嚴重的污染,從前沒有,這個事情很痲煩。

大概在二、三十年前,那個時候我好像剛出家沒多久,有一天我去看方東美先生,正好遇到教育部有幾位官員也去拜訪方老師。政府當時正在提倡文化復興運動,教育部幾位請教方老師,對於文化復興請他提供一點意見,應該怎麼個作法?這個題目很大。

當他們提出來之後,方先生靜默了大概有二、三分鐘,非常嚴肅的答覆說:方法是有。教育部的官員就瞪著眼睛問,什麼方法?他說:首先要把台灣所有的報紙、雜誌停刊,廣播電視一概都取消。這些官員搖搖頭,做不到。

方先生就說,這個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文化。今天想復興文化,還讓這個東西天天加速度的破壞,文化復興做不到。很肯定的說一句,它是個口號,做不到的。

他們以後談得很多,談到美國,美國在世界上是第一個強大的國家,他說它將來會不會滅亡?方先生說,哪有不會滅亡的;羅馬帝國盛行一時,也亡國了。這些官員就問,將來美國亡國,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方先生沒有一點疑惑,立刻答覆,電視。美國將來亡國,第一個因素是電視。他就提出警告,台灣的電視還沒有美國這麼嚴重,所以特別交代他們內容要改善,要特別注意。這是心地、精神、思想、見解的污染,都從這個地方來的。

我們今天念佛學佛,應該怎麼學法?眼睛要看佛像,耳朵要聽佛號,鼻要聞佛香,口要稱名,這才行!對這些污染要有高度的警覺,家裡有家人,家人需要看電視,也不能不陪他;不陪他,你的家庭不和睦。同樣看電視,你要記住,他們這個心被電視污染,你在那裡念阿彌陀佛,觀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在那裡看虛妄!電視是虛妄,人生是虛妄,世界也是虛妄的。這樣的時候,你看電視也能修淨土,也能修清淨心,不被它污染,這才行。真正能夠功夫到這樣,這是功夫得力了,不受外界影響;也能夠勘驗自己的功夫。一句佛號決定不能夠中斷。

「顯明清白」。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顯明就是淨念相繼,清白是自得心開,清淨心現前了。佛的教學,無論對什麼人,無論說什麼法門,總而言之,它的總目標、總方向就這幾句。宗門教下、顯教密宗,統統都是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只可以說,佛對眾生所採用的方式不一樣,手段不相同,講法、作法不一樣,目標是相同的。所以,法門平等,殊途同歸。這是將教學的宗旨說出來了。

下面是教學方法的原則,也是通一切法門的。

【調眾生。】

調是調伏、調和。眾生的煩惱、習氣、嗜好、欲望個個不相同,彼此相處他有衝突、有摩擦。在佛法裡面講到調和,最具體的就是佛教給我們的「六和敬」。每一個人都能遵守六和敬,家庭、團體、社會才會和睦,才能真正得到幸福。六和敬到後面再給諸位介紹。

【宣妙理。】

這個妙理,我們通常講的真理,也就是事實的真相,妙理就是這個。如果我們能夠真正把人生宇宙、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都了解了,我們的想法、看法、作法自然就合理就如法了。所有一切過失、錯誤都是在不了解不認識事實真相造成,佛為我們宣說。

【貯功德,示福田。】

也就是常講的積功累德,你了解事實真相,才知道積功累德是最正確的想法、作法。福田,是教我們種福,也就是教給我們怎樣去修福,這個福報是真實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求福報,求福報你要曉得怎麼個修法?真實的福田,真正的修福得福,佛知道,他會詳詳細細的告訴我們。大小乘經典全是說的這些東西,我們這一部經說的非常具體、非常詳實。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

「三苦」是指三界,欲界苦,色界苦,無色界也苦。三界就是六道輪迴,六道統苦!三惡道苦,人也很苦。我們人生當中嘗過這味道了,天上怎麼樣?天也有天的苦處,不是沒苦。欲界天,三種苦都有,苦苦、壞苦、行苦。到色界天,欲斷了,苦苦沒有了,但是他有壞苦、有行苦。到無色界天,這是最高等的凡夫了,他連身體都不要,我們通常講靈界,他沒有身體,沒有身體就沒有壞苦,他有行苦。三界統苦!佛所說的一切法好比是藥,藥是比喻,苦是病,佛說一切法是治我們苦病的。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

灌頂是密宗的,是密法。這個密法,怎麼個灌頂法?拿一點水在你頭頂上滴幾滴,這叫灌頂;那是表法,是個形式,這個諸位要知道。形式不重要,實質重要。實質,灌頂怎麼講法?灌是以真實大慈悲加持你,這叫灌;頂是至高無上的佛法。換句話說,把至高無上的佛法傳授給你,這叫灌頂。頂是頂法。大家要真正明白灌頂的真實義,你才曉得這一部經典是十方如來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真實頂法。

我們今天把經典展開,從頭到尾恭恭敬敬念一遍,就是十方如來給你灌頂一次。你每天念一遍,就是一切諸佛每天給你灌頂一次,這個功德不可思議,沒人知道,很可惜!如果幾滴水在頭頂上灌一下,那就算灌頂;你每天晚上洗澡的時候,不是在大灌頂。這個頂法灌了之後,你有沒有開悟?你到底得了什麼好處,你自己應該知道。這個經念一遍,有一遍的好處;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念一遍,有一遍的境界;你會真正體會到諸佛確實給你灌頂。這是密法。

「授菩提記」,就是給你預授成佛之記,告訴你,你在什麼時候你成佛。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什麼時候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什麼時候圓成佛道?都可以預先告訴你。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