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讀懂《金剛經》,天下無敵


時間:2019/9/3 作者:紫竹林中觀自在{釋新善}

《金剛經》全文共6516字,三十二品。

開篇第一品便是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陀生於印度舍衛國並講經於「只樹給孤獨園」(給獨孤長者和只陀太子共同發心建造,故得名),內有浮圖十二,講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樓閣五百,始建於釋迦牟尼佛成佛後第六年。

釋迦牟尼佛主修今生,是現在佛,燃燈佛則修過去為過去佛,彌勒主修未來,為未來佛。

三千大千世界:一千個一小世界稱為一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

須彌山:相傳周圍有鹹海環繞,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須彌山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構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約13公里,即110萬公里),山頂為帝釋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

《金剛經》裡全文圍繞一個問題講經:「應云何祝云何降伏其心?」(怎樣才能守住心念,排除邪念的干擾呢?)

佛陀開示眾人:

-01-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薩修行佛法不應執著於聲音、香氣、味道、觸摸、意識的布施,只要不著於表相其福德便大到不可思量。

可我本眾生乃肉體凡胎,皆為表相看人,又如何可以脫離表相呢?當我們看到的,聞到的,感知到的,想到的都是我們實實在在的人可以做到的,又為何不可?

佛陀開示須菩提,說了如下這句: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都是虛空不真的,如果能把各種有形有相的看作是非身相,你便可見到如來的法身了。

我們被太多的世間表相所迷惑,以為這些都是真實的,最典型的便是我們從小聽過的「猴子撈月」的故事。

眾猴子們看到的,在水中去撈月時所感知的,這種有相實為非相,都是虛無的,皆不存在。可他們又明明看見了,能說這是真嗎?

我們感受到的空氣,用的電,光,雷等等,這些都能感知到,但又不知它的存在,如此皆是虛妄。

那我們所認為的真實難道就真的是事實的全部嗎?非也。人的認知有限,全憑自己的見解來評判對錯真假,而數人皆有數種理解,又何來正確真相之分。

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如果人的心中存有相狀,那便會執著於自我相,他相,眾生相,長壽相,如無這四相,便無任何惦念,也不會執迷於任何佛法的表相了。

人只要心中沒有執念,才可以真正看到你想看到的,感受到你從未感知到的,才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人一旦有所著相,有所偏見,便不能很好的運用自如,不能走近真實的內心去公正的看待任何一件事或人。

人沒有了勝負心,鬥爭心才是最高的境界。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02-

又應當如何修持清淨心呢?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不應當固持聲、色、香、味、觸、法而生成心念。應該無所執著而生成空靈潔淨的心念。

世間所有的一切並非就是如此,只是我們喚作它名叫此而已。比如我們把天叫天,我們

就認知為這是天,但如果把它叫做其它的名字,它也還是如此,只是取的名字不一樣罷了,又有何干係。我們說世界而也可認為是非世界,只是名字叫世界而已,又可喚作其它,難道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嗎?

所以,我們不能任借佛的三十二相來認識佛的本性,也不能憑藉物質本身來認識它。當脫離了所有的相,才能大徹大悟。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因為過去了的心念已經過去了,現在的又過去了,而未來的還未來,也便不可得。

「活在當下」,不念過往,不畏將來。佛早已開示了眾人生活的真諦,只是人類愚鈍終不明所以而老是沉迷過去的,期盼和幻想將來的,而把現在拋在腦後不懂珍惜。

世人總是如此,對於過去所做的一切懊悔不已,終日沉浸在早已不可挽回的悲傷痛苦之中而讓當下的分分秒秒又成為苦悶的過去,要不就是痴迷於做白日夢,整日好高騖遠構想自己的美好明天,而從不在乎和為當下拼搏,把大好的光陰浪費在悔和想上,卻忘了當下的行動。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我們常見的都會聽到或看到眾人以「佛說……」為由引出一段話,那是對佛的誤解和謗佛。

我們去寺廟裡燒香拜佛、捐獻功德都是對佛的誹謗。如果可能以聲音和相來求佛,那便是人走了邪道,不能見真如來。

如果菩薩以有相貪念福德,而非真菩薩,是故不能得道,不能謂其真佛。

-03-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真正悟得佛法的義理,便不會說佛的相貌、音色、動作、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如此等等,沒有種種才會叫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所有世間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般轉瞬即逝,讓人無需執著,人生如夢,爭來爭去一場空。

無論我們爭與不爭,看見或看不見,它都在那裡,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固執的是人的起心動念,你認為他是好的便是好的,認為他是骯髒醜陋的便是不堪的,一切都在於人心。

如果我們太固執得認為這一件事,太鑽牛角尖而讓自己走不出去,那當你身於廣闊天地也如囚於狹隘鐵籠;當你的心放開了,不拘泥於任何一件事一個人這般固定的東西,那你即使生於幽僻山洞也如浩瀚大海廣袤天空。

人的心有多大生命力就有多大。

當我們的眼界只局限於現下而看不到更多的面,著相於當前,便只能是井底之蛙。

例如一個人看見一堆木柴,他的眼界只能讓他想到利用柴生火做飯求於溫飽。

另一個人卻能從這堆木柴里看到整個世界,他把這些木柴做成一艘船,撐起竹竿任其遨遊於五湖四海,見山河,見天地,見眾生。他的心裡便是一葉大千世界。

人的所有煩惱往往都是來自於內心。只要心路打開了,活著的每一天便都是艷陽天。

不著相,不執迷不悟,不心生貪念,便可萬事周全。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