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大士之德,在《華嚴》最後歸納為十大綱領,我們稱作「十大願王」,是他所修學的十大綱領。《華嚴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菩薩如果不修普賢行,就不能證得無上菩提。換句話說,圓滿的佛果菩薩不能證得;他要想證得,一定要修普賢行。
我們今天在本經裡面修普賢行,實在是萬萬想不到,就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把普賢行圓圓滿滿的含攝在其中,這個太妙了!照《華嚴經》那個方法去修,我們決定做不到;縱然做到了,那真是萬分之一、千分之一,沒有辦法圓滿的。換一個法門用執持名號,不但簡單容易,而且圓修圓證。
諸位如果真正能夠透得這一層意思,你對古人所說的,《華嚴》、《法華》只不過是本經的導引而已,你才會對這一句話會心微笑,點頭同意,說得沒錯。然後才認識,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典,這一部經確確實實是第一。絕對不是我們學淨土,念這個經,自己誇大自己,不是的;沒有一絲毫誇張,它確確實實是如此,我們說的一絲毫都不過分。
既然說到普賢大士之德,也要略略的介紹一下,《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十大願王非常重要。我們念佛人,剛才說過,這一句名號圓攝十大願王,那是不是真的圓攝了?要看你怎麼個念法。你這一句名號裡頭沒有十大願王,那就是一句空的名號,沒有內容;你這一句名號裡頭,確確實實有十大願王,那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所以大菩薩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跟我們念阿彌陀佛的音是一樣的,裡面境界不相同,用心不一樣。他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真的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感應。為什麼沒有感應?心跟佛心不一樣,願跟佛願也不一樣。所以雖然念這一句佛號,沒有那麼大的力量。因此,經不能不明了,對經義明了通達,對於念這一句佛號相應,那有很大的幫助。
...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對於佛號有懷疑,或者對於西方極樂世界有懷疑,或者我念佛心裏面還有雜念,這都是不敬。普賢菩薩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跟我們念的為什麼不一樣?人家念這一句佛號,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我們念這一句佛號,懷疑、夾雜、間斷,所以不一樣。他這一句佛號裡面有禮敬諸佛,我們這一句佛號裡頭沒有。他這一句佛號句句喚醒自性,怎麼喚醒自性?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平等,對人對事對物要清淨,對人對事對物要禮敬。這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含這麼多意思在裡頭,不是光念這一句就行了。所以他這一句佛號與自性相應,與十方一切諸佛的心愿解行沒有一樣不相應,你才曉得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跟我們念的,怎麼會相同!
所以人家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這個念佛,不知道念佛的真實功德,只學這一句音聲,只學了「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的符號,這個不管用。所以古人常常諷刺,你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有口無心,口念的沒錯,音聲很正確,心行不相應。必須要心行統統相應,這才叫念佛人。
無量壽經(第十八集)1992/6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檔名:02-01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