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是愛心,我們現在講的護念、愛護、關懷、照顧,這都是慈悲,這是從真心裏面流出來。我們今天最大的痲煩,是不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同體。如果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同體,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戰爭?人為的災害一定斷絕了。因為不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同體,所以才發生許多的矛盾。發生誤會,發生衝突全是錯誤的,這就是迷惑顛倒,就是佛經講的「痴迷」。
痴迷眾生多,迷得很深,迷得很重,迷得很廣,諸佛菩薩很有耐心的去幫助他們。最主要是幫助他覺悟,其他的幫助都是屬於枝葉、皮毛,幫助他覺悟,那是根本,他一覺悟就成佛,就超凡入聖。悟什麼?悟同體。世出世間一切法,情與無情同一個法性,法性是體,能現能變,虛空法界依正莊嚴是所現所變,所現所變雖然不同,體是相同的,稱「同體大悲,同體大慈」。慈是與樂,悲是拔苦,也就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離苦得樂這樁事情要怎麼做?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他的痴迷破了,苦就沒有了,他真正覺悟「同體」,樂就現前。這個樂就是佛經講的「大自在」,我們這部經一開端,世尊放光裡面「大圓滿」、「大自在」,那是真樂。很可惜的眾生迷得深,幾個人一聞佛法就覺悟?不能說沒有,但是太少了!
從前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他說在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惠能?惠能以前沒聽說一個,惠能以後也沒有聽說有一個,那是聽一次就覺悟了。他是在賣柴,聽人家念《金剛經》,就那麼短的時間,他一聽他就破迷開悟,這個希有!我剛學佛方老師就勸我,惠能法師是學不到的。以後我親近章嘉大師、李老師也告訴我,不能學,我們決定學不到;因為我最初接觸的經典是《壇經》,就特別喜歡。方先生勸我學法相,李老師勸我學淨土,勸我讀《印光大師文鈔》,他們說的的確是有道理。可是在那個時期,我對於般若,對於宗門這些典籍語錄,我還是有濃厚的興趣。這就是說,所謂是「一聞千悟」的這種人是少數,太少太少了,大多數的人是中下根性。自己一定要曉得自己的根性,要接受善知識的誘導,我們跟著他走,隨順他的引導,我們會走出一條光明的大道。這樣的人已經就很難找,已經很不容易,這是做學生的態度,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對老師有信心。《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是你將來證道的根源,是修積一切功德之母。母是能生,能生一切真實功德,這是信心。
如果我們對於善知識沒有信心,你就不必跟他學,為什麼?浪費光陰。這個善知識縱然是佛菩薩再來,你跟他沒用處,你學不到東西。如果這個知識,沒有什麼學問,也沒有什麼德行,如果你對他充滿了信心,他講一、兩句好話,你真聽懂接受了,反而你一生受用無窮。信心重要,你成功失敗的關鍵,就在對老師有沒有信心。所以不是我們心目當中最佩服的、最敬仰的、最羨慕的,這個老師你不要跟他,你跟他真的是浪費精神與時間,這非常可惜!所以我們選擇善友要很慎重,固然有人跟我們介紹,我們自己還要仔細觀察,然後親近才得大利。
你真正想學,善知識沒有不肯教的,這是說真話,方老師、李老師閒談當中都說得很多。一個真正有智慧、有學問的人,他一生最大的期望就是有傳人。他傳給誰?這樣的學生可遇不可求。李老師告訴我,自古以來傳人不容易得,他說學生找老師難,老師找學生更難,到哪裡去找?這都得靠緣分。我們在古籍裡面看到,代代相傳,一脈相承傳下來,真正能傳法的人記載的不多。還有許許多多善知識,一生遇不到傳人,他走了,那也就完了,這個太多太多了。所以遇到真正肯接受的人,哪有不全心全力照顧?比照顧自己兒女還要親切十倍都不止。這是什麼?法身慧命的寄託,比我們世間人傳宗接代看重得太多。傳宗接代是你一家的家族,而這個傳承是續佛慧命,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他怎麼不重視?但是學生到哪裡去找?找不到。
我早年在世界各地方弘法,做得很辛苦,為什麼?只有一個人,沒有助手。所以在那一段時間,我每年都會回台灣一趟,我回去一定去看李老師。我一定會勸請,請他多培養幾個學生,讓我們在外面弘法有同學、有伴侶、有助手。他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大概說了十幾次,最後一次他聽到就說:「你替我找學生」,從此以後我再不敢說了,我想想,我找不到學生,真找不到。在這個時代,找一個百分之百服從聽話的學生,沒有,而陽奉陰違的學生很多。李老師在台中講經說法三十八年,親自聽他講經說法,最保守的估計也超過五、六十萬人。我在台中的時候,那個時候他講經十年,聽眾已經達二十萬人。這裡面有沒有學生?經常跟隨他,接受他教導學習講經的也有幾十個人,這幾十個人真正能傳他的,找不到。現在在台中有周家麟居士和徐醒民居士兩個人,他們年歲都大了。周家麟居士大概也有七十六、七歲,徐醒民居士今年也七十一歲了。底下還有沒有傳人?難說了,所以很不容易!
我們要發心,什麼人發心續佛慧命,佛菩薩必定加持他,必定把他當寶貝看待。為什麼?太希有了。你要發心弘法利生,首先要把分別執著舍掉,這是感應裡面第一個條件。你有分別執著,佛菩薩想幫助也幫不上,那是障礙,障礙不在佛那邊,在我們自己本身這邊。你要把「我」舍掉,把「私」舍掉,起心動念,念念希求正法久住,念念希求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心就相應。你能發這樣的真心,就得諸佛菩薩的感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幾句話說明,諸佛菩薩沒有離開我們,只是我們自己有嚴重的障礙,抗拒了佛的慈悲,使佛力對我們加持不上。這個抗拒就是妄想、分別、執著,特別是執著,就是我執,嚴重的執著我與我所。我,任何人不能侵犯,我所有的,任何人也不能侵犯,這個事情痲煩了。要破除我執一定要從事相下手,我所有的任何人都可以拿去,都可以享受,你的心量就開了,就不執著了。我享受跟他享受有什麼兩樣?我跟他是同體,所以你這麼一想開,每個人把我的拿去時,我都很快樂、很自在。先破我所,然後才能破我執,從我所有的先舍。佛法菩薩法門,第一是布施,「布施」就是你要舍,你能放下。你樣樣都能捨得,樣樣都可以與一切眾生共享,不獨享也不歡喜獨享,這是我們要學習,真正講修行,第一個就要修這個。
佛接觸眾生是有原則,這個原則就是「四悉檀」、「四攝法」。四悉檀是什麼意思?悉檀是梵華合譯,「悉」是普遍,「檀」是布施,悉檀就是遍施,無條件的遍施。第一條是「世界悉檀」,它是什麼意思?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我們能不能做到?四攝法里第一條布施,施捨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個太重要了!重要在哪裡?破我們堅固的執著,堅固就是慳貪,破慳貪。我們一切都能施,外財能施,內財也能施。佛經講「內財」,指的是耳目心髓,指我們這個身體都能布施。可是你聽話要會聽,你不要聽到佛說耳目心髓都可以施,好了,我就布施器官,我就捐贈掉了。你把你全身的器官統統布施掉,這不是遍施,你只布施幾個人,你哪裡是遍施?你要想到「遍施」是什麼意思?要用我的眼幫助一切眾生看,一切眾生沒看清楚,我看清楚了,我這個眼就是布施一切眾生;我用耳幫助一切眾生聽,一切眾生沒聽清楚,我聽清楚了,這叫遍施。換句話說,這個身活在這個世間為誰?不是為自己,為一切眾生,我這個身就全布施了。你每一天穿衣吃飯都是布施,為什麼照顧這個身體?為了照顧一切眾生,佛說話真正的意思在此地。
你們看經文沒看懂,我看懂了,我布施,你們聽沒聽清楚,我聽清楚了,我再轉告你們。不是為我活的,也不是為我家族傳宗接代活的,我們是為正法住世,是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而活著,這樣你就全布施了,內財、外財統統施了,這才叫遍施。你有一點自私自利,有一點分別執著就錯了,就又迷了,又回頭了。特別是初學的階段,進進退退,一會兒開放,一會兒收縮,這是正常現象,這不奇怪。我們今天如是,我們想到諸佛菩薩在因地,又何嘗不是如是!一念覺就開了,一念迷就收縮了,這一生當中能夠有一、兩次開放就很難得了,從來不肯開放,居然開放個一、兩次就很希有,希望開的次數愈多愈好,時間愈長愈好,要在這上面下功夫。我們決定不為自己,佛所講的這個話,我們就聽懂了。世間再聰明的人,再有智慧的人,如果自私自利不肯放下,諸佛如來當面給他講經說法,他也聽不進去,他也聽不懂。所以我們要接受佛法,先要把心理的障礙去除,然後才不辜負諸佛菩薩永恆無間的在照顧我們,這是「劫劫救援而未艾」。地藏菩薩是代表一切諸佛如來。
地藏經玄義(第四集)1998/12新加坡淨宗學會檔名:14-014-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