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4/6

喜悅人生 自在生命

──知足第一富 無憂第一樂

2014年1月10日晚上七時至九時香港中文大學佛學講座

前言、

據佛教的說法,我們眾生所處的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娑婆」,是梵語(Saha)的音譯,意譯「堪忍」、「能忍」、「忍土」。為什麼叫做「堪忍」呢?就是說,我們世界的眾生安於十惡,堪於忍受種種苦惱而不肯出離,所以說,這個世界是苦多樂少的世界;而這個苦達到了什麼程度呢?達到了剛剛可以忍受的程度,所以就用「堪忍」來形容。由於這個世界,也就是三惡五趣雜會的地方,所以又稱為「五濁惡世」;而「五濁惡世」是相對於「極樂淨土」而言的。

因此,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輪時,為五比丘所宣說的即是「四聖諦法」:苦、集、滅、道。集諦為因,苦諦是果。世尊為何先說苦諦?就是希望先讓眾生對「苦」有足夠的認識,從而產生厭離心,希求解脫。因為人生往往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雖然有樂,總是短暫而稀有,樂少苦多。所以說,人生的真理必須從苦諦中方能領悟。

壹、人生是苦是樂?

一、三苦與八苦

佛經中說到苦的地方很多,而其性質和分類也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種類說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十八苦等,這裡不再一一敘述。現在只就具有代表性的三苦和八苦,來加以說明。

佛教中以老、病、死三者為基本上的身苦,以貪、瞋、痴三者為基本上的心苦,此兩種苦是諸苦的代表。如果從苦的性質來說,非可意的受稱為「苦受」;可意的受稱為「樂受」;非可意非不可意的稱為不苦不樂受。以上三種受,其性質全是苦,即所謂「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三苦」,是依苦的性質而分類的。

(一)苦苦:不適悅的苦受名為苦苦。如貧窮是痛苦,加上疾病纏身,或諸多災難,就是更加苦了。又人身本為苦,若再受到各種寒熱、饑渴、勞役、刀杖的逼害時,豈不是苦上加苦嗎?

(二)壞苦:又稱樂苦。就說是,世間上能感受到的「樂」,其本質也是苦的。為什麼?因為快樂過後,就會覺得寂寞無聊,況且快樂的境界往往是暫短的,當緣盡而散或樂極生悲之時,終歸是苦。

(三)行苦:行是遷流不息的意思。人生的一切都是在遷流變異中而不是常住的。當這不苦不樂的境界保持不住時,還復是苦的。

三、如何才能離苦得樂?

1.涅槃寂靜之樂

「樂」與「苦」原是相互對待而安立的。人們因苦而追求快樂,試問誰不希望離苦得樂?可是世人所追求的「樂」,以佛法來看其實都是「苦」。世人所感受的,不外是依於身、心順益之事。一般人所追求的快樂,大部份離不開財富、名譽、地位、健康、家庭和睦(事業、婚姻、感情、家庭)、五欲之樂(財、色、名、食、睡)等,就好像上文所說四小王的願望一樣。佛法認為這些快樂都是暫短的、不真實的,況且當一個人沉迷於五欲之樂時,身、口、意三業往往不循正理、正道,一舉一動都是起惑造業,如是便種下了未來的苦果。所以,佛法所講的真正快樂,如經中所說:「寂滅為樂」或「涅槃第一樂」。

但如何才能達到這第一樂的涅槃境界?正如《大莊嚴論》中云:「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無病第一利」,利是利益,什麼叫真實的利益?沒有病。「知足第一富」,世間人追求富貴,什麼是富?知足是富。過去佛弟子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所以說第一富是「知足」。「善友第一親」,諸佛菩薩就是我們的善友。「涅槃第一樂」,「涅槃」的意思,根據玄奘大師的翻就是「圓寂」,也就是功德圓滿,清淨寂滅,這是第一樂。末後還有兩句話:「此乃受即不受,無受即受。」其中的意義特別深長。接著論中繼續說下去:「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這個「勝妙樂」,決不是世間五欲六塵之樂,決不是世間名聞利養之樂;世間種種之樂,在佛法裡面稱之為「壞苦」,不是真樂。「勝妙樂」才是真正之樂。如果我們能夠明白其中的真義,果能回頭、覺悟、認真的修行、學習,最後定能將一切煩惱滅盡,到達涅槃的妙境,那是一種不被系縛、寂靜、清涼、自在的快樂,此時「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也就是將苦痛的根本徹底消除,證為涅槃之樂。

當然了,上面所講的「涅槃之樂」,是離欲法、是出世法。然而在世間法裡,什麼是真正的快樂?怎樣才是喜悅的人生?

而世間人認為人生最快樂的事又是什麼?

一次,孔子去泰山旅遊,在半路上遇到一位老先生自彈自唱,神情十分愉快。

孔子頗為訝異,便問老先生:「你為何這麼快樂呢?」

老先生回答:「我怎能不快樂呢?人為萬物之靈,我幸運能出生為人而不是禽獸,這是我第一件樂事。在這個時代男尊女卑,地位相差很遠,我又能生為男人,這是第二件樂事。人的壽命長短不一,我沒夭折,而活到九十歲,這是第三件樂事。」

孔子又問:「你有三件樂事,可是我看你衣物簡陋,就知道你生活貧困,難道你一點都不擔憂嗎?」

老先生笑著說:「哈哈!錢財是身外之物,貧窮也是一件平常的事,只要淡泊明志,身心安泰,消遙自在,貧窮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孔子再說:「你年紀這麼大了,不怕死之將至嗎?」

老先生回答:「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死亡只是人生暫時的終點,好像坐車到了終站就要下車,我心無牽掛,有什麼事讓我害怕呢?

說完,老先生又繼續彈他的琴。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所謂「知足常樂,多貪則憂。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心寬必然自在,放下自得安樂。

2.心靈源泉之樂

不過有多少人能像上述自彈自唱的老先生那樣灑脫自在?相信世俗一般人都會發出類似的疑問:人生既然有如此多的無可避免的痛苦,追求快樂是不是一種奢望呢?快樂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其實快樂是無法定義的,因為快樂就好像活潑的清泉一樣,你想一嘗它的甘甜清澈,就必須找到它真正的源頭;然而它的源頭究竟深埋在何處呢?由於每個人的生命觀、價值觀不同,所以所追求的目標也就不一樣。

有些人,一生拼博,只想賺錢,他以為金錢里有快樂,但是金錢太多了,可能也是痛苦,人成為了金錢的奴隸,所謂「人為財死」,財富有什麼快樂呢?有些人認為家庭最快樂,但是如果家庭里的兄弟姊妹相處不和諧,彼此勾心鬥角,家庭有什麼快樂呢?有些人以為愛情里有快樂,終日追求,魂牽夢繫,但是愛與恨是雙生兒,由愛生恨,愛得越深,恨得也就越重,夫妻反目,情侶背叛,多情往往為情所苦、被情所害。

也有些人醉心於權力、地位,認為權位里有快樂,所以希望做高官、任高職,要與人競爭、要出人頭地,豈知爬得越高,就跌得越重,權勢高位也未必是快樂啊!

有些人則以事業為快樂,例如做生意的人,每天耗盡精力去盤算,可是許多時候,生意越大,風險越高,一旦失敗了,千萬家財一夜散盡,一敗塗地,一貧如洗,淒涼慘澹,那裡有快樂可言呢?

有些人隱居山林,與清風明月為伍,在山林中找到了快樂;有些人在平淡樸素的生活中,找到了安份滿足的快樂;有些人喜好讀書,他在古今的書海里,找到智慧的泉源,找到了人生的快樂。

有些人覺得無求就是快樂,善念就是快樂,平安就是快樂。有些人覺得為人服務,廣結善緣就是最大的快樂。

所以說,快樂到底在那裡?

問飛鳥,為何要在天空裡飛翔?飛鳥說:天空中最快樂!問游魚,為何要悠遊在水裡?游魚說:水裡最快樂!問湖泊,為何要在山林里奔騰?湖泊說,山林里最快樂!

由此可見,快樂無處不在,其實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心中,這個快樂的寶藏我們原本就有,只是沒有發現而已。

貳、做個喜悅的人

一、喜悅是什麼?

前面說到,快樂是沒有固定的形象或面貌的,在現實人生之中,很多時候,快樂也許就像一道美麗的彩虹,它的出現往往是在風雨之後,雲層經過陽光的折射,因而幻變成七彩繽紛的顏色──試問人在一生中到底要經歷多少風雨,也就是順境與逆境,挫折與磨難才能成功?其實順、逆因緣都是生命成長的歷練,唯有順境、逆境,才能歷練我們的身心,這是人生的事實;世間之所以稱為「有漏世間」,就是因為世間是有漏的、不圓滿的,所以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但依佛法來看,無論順境或逆境都是因緣法,緣生必會緣滅,緣聚必會緣散;因此,在因緣的順逆當中,立足於生命的成長觀點來看,順因緣固然是一種歷練,逆因緣又何嘗不是一種磨鍊?問題就看我們如何去體會。對於逆因緣,開始時可能難以接受;明明是苦惱折磨,又如何能從中得到喜悅?但是,正如古人所言:「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千迴百轉,當我們經過了人生的種種歷練再回頭去看時,則不難體會當中成長的喜悅。

所以,生命的喜悅不一定來自順心順意或一帆風順,反而是從逆境的歷練中才能有更大的成長,從成長中才能體會到人生真正的喜悅;如果把喜悅只設定在人生的稱心如意或榮華富貴上,那就太過於狹隘了。甚至有少數人一生中從未經歷過逆境的考驗,就像溫室中的花朵,這樣的生命又有何意義呢?

所以,喜悅比快樂更恆久、更超越,是一種生命的自我升華與呈現。

喜悅,是一種心態。

心態,是指心裡的態度。世俗一般人都會「心隨境轉」,對於外界事物的變化,心理會隨之而變;因此,若無正確的心態,則遇喜即喜,遇憂即憂,實實在在是一個平凡庸俗的「凡人」。可是,一旦擁有了喜悅的心態,則逢喜逢憂,均能以樂觀而平常的態度去對待之,試想世間那有一事一物不是因緣和合而成?得到的不一定是長久,失去的,也不一定是遺憾。人生,就是在得此失彼,得彼失此間轉換變幻,無有窮盡,若心隨境轉,只會徒然疲累自己的身心。因此,我們要學懂隨緣放下或捨棄,這就是喜悅的心態、喜悅的人生。

喜悅,是一種感覺。

感覺就是自己告訴自己的說話: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但我們要明白,人的感覺,粗分起來,尚有六根對六塵而有六識,更不必講到第七識、第八識,又能分出多少枝節來了?誰也保證不了自己的感覺,一定是對的、正確的。那麼,何妨先給感覺戴上一副喜悅的眼鏡,然後再跟著感覺走,看見美好的事情,喜悅、讚嘆、隨喜而為;看見醜惡的事物,亦不起厭惡想,只是不讚嘆,而遠離之。這就是平常心,對任何境界,首先均以平等、無分別心去對待,再進一步或深一層認真看清楚的時候,才以「正」、「邪」的尺度去衡量看是否應該讚嘆、隨喜。善者,歡喜;惡者遠離。其中毫無執著,就好像明鏡照物,「物來影現,物去鏡空」,物去而不留影,影去而鏡常在;這種態度,正如《菜根譚》中所云:「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事來心起、事去心空。這就是喜悅的感覺、喜悅的人生。

喜悅,是一種性格。

大多數人會說性格是天生的。但喜悅這種性格,卻可以是後天培養或添加的。一個人若處六塵境很歡喜,六根自然愉悅,則六識都是喜悅的。若有其中一根不愉悅,就會影響到整個喜悅的不完整。因此,如何協調六根,使之時時愉悅滿足,就取決於個人嚮往的目標。

目標越是高尚、純潔、超然,喜悅就會增加,反之,喜悅就會減少或消失。在此必須特別指出的是,喜悅不同於高興或快樂,那只是身體或情緒的短暫滿足感,而喜悅則是深植於精神、心靈內的一種恆久的、內在的品質。喜悅,同於其他的品格,將會帶給我們人生無窮的意義。

所以說,喜悅是一塊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品出來的、甜味的蜜糖,它一直隱藏在我們內心最深處,只待我們一嘗其味,而終生不會忘記。

喜悅,是一種動力,是一種無形卻最有力的能量,使人在任何境遇,都能泰然處之,灑脫無執,出於喜悅,歸於喜悅。這就是自在的人生。

二、安貧樂道.知足常樂

在我們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特彆強調「安貧樂道,能忍自安」、「知足常樂」的思想,孔子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其中闡述了孔子的苦樂觀。孔子說如果財富可以求得的話,即使做市場的守門卒他也願意。如果求不到的話,還是從事他自己所愛好的事情。孔子還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作枕頭,也有樂趣。這裡,孔子形象生動地刻劃了「苦中有樂」、「以苦為樂」的情景。為不義之事得來的富貴,看來就好像浮雲一樣;表明了孔子對它的輕視與鄙視。

而在《孔子.雍也》中,記述了他誇獎學生顏回的事,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孔子讚譽顏回有修養,一竹碗飯,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裡,別人都受不了窮苦憂愁,顏回卻改變不了他自有的快樂──而這種喜悅人生的態度,實與孔子同出一轍。孔子為有這樣的學生而驕傲。

當葉公沈諸梁問子路孔子為人怎樣時,子路不回答。「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論語述而》)這裡可以概括為「三忘」:「忘食」是不知疲倦、不懈奮鬥;「忘憂」是不知苦難和道路艱險;「忘老」是不知年老和生死,展示了孔子一生好學不倦、倡導積極進取,為創立自己學說安貧樂道、孜孜以求的精神風貌。

三、智者不惑.仁者不憂

孔子把生命的喜悅標出了一個很好的意義,就是--「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不惑」、「不憂」、「不懼」是生命喜悅的最佳狀態,以佛法來體會生命的三達德(智、仁、勇),實是一種非常完美的人格。「不惑」是指思想、心靈及智慧方面;對「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宇宙人生的迷惑,自古即是人生最大的問題;有了智慧就可以提升我們的靈性、引導生命的成熟而達到一種喜悅。

我們時常讚嘆佛陀為最高的覺悟者,亦即「一切智者」;《法華經.藥草喻品》中佛說:「我是一切智者、一切見者、智度者、開道者、說道者。」佛之所以是具備最高智慧的人,就在於他的徹底覺悟。然而佛與眾生的最大差別是什麼?差別其實就在於「迷」與「悟」;正如《六祖壇經》所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因此,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佛的「悟」,也就是由迷轉悟,轉苦為樂,轉凡為聖。

前面說到,在我們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必然要面對種種順、逆境,因此,佛法就是教我們要以平常心面對順、逆境,要以感恩心轉化阻力,要以智慧心明暸因緣。我們的心不能隨萬物而轉,我們要令世間萬物都為我們所用,只要我們心能轉境,還有什麼苦、樂不能轉?懂得「轉」、能「轉」,就是真正的智慧;諺語所謂: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境轉,境不轉心轉;我們要做到心能轉物,而不是心隨物轉,如此的話,和佛的距離就不遠了。所謂「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也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都知道,古代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是個追求智慧的愛智者,他和學生柏拉圖及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被並稱為希臘三哲人。這麼偉大的哲學家、聖人,他曾經說過,在他的字典里沒有苦。那麼,我們一般的凡夫俗子,如何才能不憂愁、不苦惱,生活常在喜悅之中?我們往往為了金錢、名譽、地位、感情、事業等種種挫折而煩惱,而且我們常常喜歡和別人比較,你長我短,你有我無,你多我少,心裡總是不高興;沒有時很想去擁有,擁有時又擔心會失去,每天總是形形役役,患得患失,這樣的話,又怎可能會有快樂的時候?

由此可見,我們煩惱、痛苦的根源,往往在於分別、比較;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佛的平等心、無分別心。但是,我們如何才能做得到?以佛法來說,只要有慈悲心與菩提心,就能把種種的分別、計較、執著化除掉了。不過,在《莊子.逍遙遊》的〈齊物論〉中,也給予我們很好的啟示:所謂「齊物」,就是把萬物等量齊觀──教我們不應該「以人觀物」,而要「以物觀物」,萬事萬物本身就具備其自身充實的條件美:醜有醜的美、缺陷也有缺陷的美,不同的生命形態,各自展現生命的特定意義。如此的話,生命才能坦然無罣礙,無罣礙才能不憂,唯有不憂才能呈現生命的大美與喜悅。

結語、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呱呱墜地,就開始了苦樂交織的人生。雖然人人都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人生的狀態,到底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呢?就是心態與行為。學佛修行就是要修正我們不良、不正確的心態與行為。有了好的心態、好的行為,我們就能好好地做人、做事;既然有幸生而為人並且有機會聽聞佛法,我們就應該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個學佛的因緣;要知道,美好、高尚的人格必然是在人情世故中歷練得來的。有人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在人生多變難測的旅程中,我們如何才能安然自得、歡喜快樂地渡過一生?

作為學佛之人,我們怎樣才能做到「人生改善,後世增勝,了生脫死,法界圓明」?正如古詩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什麼是人間最好的時節?心中沒有任何閒事的牽掛、滯礙,那就是最快樂的時候了。經上說:「快樂無憂是佛。」外錶快樂,內心不喜悅的人,是凡夫;內心喜悅,外表不快樂的人,是聖人;內心喜悅,外錶快樂的人,就是菩薩;內心喜悅,外錶快樂,而且完全沒有執著、無憂無慮、無罣無礙的人,那就是佛了。所以我們要學佛菩薩,做個開心、快樂、喜悅、自在的人。

因此,這個「苦諦」,若要詳細說明,實有無量諸苦。

而「八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僧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所以說「苦」是人生的實相,而一切之苦莫過於身;我們由於一念無明貪愛得受此身,「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總結的說,即「純大苦聚集」。什麼是「大苦聚集」?也就是「身心皆苦」,正如《佛說稻芊經》所說:「五情違害名為身苦,意不和適名為心苦。」如果我們繼續貪求名利聲色,那麼我們的得失、苦樂何時能了?因此佛陀教我們要依「四念處」而住,那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並不是叫我們厭苦毀身,或去消極逃避。而是要做到:「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由知苦而斷集;斷集即能切斷痛苦的來源,繼而慕滅、修道,也就是懺悔過往惡業,積極改往修來,廣作善行,廣種善因。

二、世間之樂無非是苦

不過,佛陀並不否認人生有樂,譬如世俗間的天倫之樂;修出世法的厭離之樂、無著之樂等。但這一切樂,都包含在「苦」之內。為什麼呢?因為根據緣起的法則,快樂是因緣所生法,會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化,變化即是無常,而無常就是苦。所以總括地說,「樂」的本質是無常的、是苦的,也就是空的。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五位國王,雖國界相近,但從不相互攻打討伐,常互相友好往來,彼此都是好友。其中最年長的國王,叫普安王,跟隨釋迦牟尼佛修習菩薩行,其他四個年紀較小的國王,則常習邪行。普安王憐憫四小王,想要度化他們。

一天,普安王請四小王上殿,共相娛樂,連續七日七夜。七日後,四小王一起對大王說:「我們還有很多國事要處理,請允許我們先行告辭了。」於是大王就派人備好車馬,和群臣大眾一起給四小王送行。

半途中,普安王為了度化他們,說:「請您們各自說一下自己的人生的願望和認為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好嗎?」

一王說:「我希望能在陽春三月,樹木蔥綠鮮花滿枝的時候,在田野上遊玩娛樂。」

另一王說:「我希望能夠常作國王,好鞍寶馬服飾端嚴,樓閣殿堂明亮輝煌,臣民圍繞左右,鐘鼓齊鳴,出入之時路人都傾心瞻仰。」

另一王說:「我的願望不一樣。我希望有好妻子、好兒子,都端正無雙,我們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第四小王說:「我的願望也不一樣。我希望父母常在,有很多的兄弟、老婆和兒女,一起享受錦衣美食,聆聽美樂,共相娛樂。」

四小王說完各自的願望後,都異口同聲地詢問大王:「那麼,您的願望又是什麼呢?」

普安王回答:「我先說一下你們的願望,再說我自己的吧。你們一個人說在陽春三月,樹木蔥綠、鮮花滿枝的時候遊戲原野;可是秋天來了樹木鮮花都會凋零落敗,到時天有何樂可言?所以這不是長久之樂。另一個人說希望常作國王很威風;自古以來的帝王,雖然很神氣、很快樂,但是當福德耗盡的時候,國家之間互相征戰討伐,瞬間國破人亡,這是如何悽慘的下場?所以這個不是長久之樂。另一個人說希望有好妻子、好兒子,共享天倫之樂;可是一旦妻子、兒子生病了,就難免憂愁萬分,又或者因事兩地相隔,因而牽腸掛肚、寢食難安,所以不是長久之樂。另一個人說希望父母常在,有很多的兄弟、老婆和小孩,一起享受錦衣美食,聆聽美樂,共相娛樂;可是萬一有一天出了事,被關進牢獄,無人救護,那就很悲慘了,所以不是長久之樂。」

四小王聽後於是問道:「那麼大王的願望是什麼呢?」

大王答道:「我的願望是不生不死、不苦不惱、不飢不渴、不寒不熱,生死自在。」

四小王連忙追問:「這樣的快樂在哪裡?您應該是有明師指點吧!」

大王回答:「我老師的尊號是『佛』,他就在附近的祇園精舍。」

四小國王聽了非常歡喜,一起隨著普安王來到佛陀住處,頂禮世尊后退坐一旁。聽世尊為宣說「苦」的真諦。

佛陀就給他們詳細解說,人生在世必須經歷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憂悲苦惱等八苦。

五位國王,聆聽佛陀慈悲宣說人生八苦的真諦,心開意解,實時證得初果須陀洹,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四小王隨即棄捨王位,將國政託付給弟弟,都出家學佛修行,每日精進不已。

以上的故事說明了,真正的快樂到底是什麼?就是普安王所說的:不生不死、不苦不惱、不飢不渴、不寒不熱,生死自在。但是這種境界如何才能獲得?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